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李清照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da3356fd0a79563d1e7202.png)
【篇一】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一課《古詩三首》課文原文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篇二】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一課《古詩三首》同步練習題第一課時一、用“√”給下麵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人未還(hái huán)飛將(jiāng jiàng)在生當(dāng dàng)作人傑死亦為(wéi wèi)鬼雄不教(jiāo jiào)胡馬度(dùduó)陰山二、看拼音,寫詞語。
chūsài húzi jiéchūguǐxióng cuīrén luòxià()()()()()qín cuīxiàng zhēng zuì()朝()促()羽長()喝()三、先解釋加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的意思。
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使:__________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沙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huán jiàng dāng wéi jiào dù二、出塞鬍子傑出鬼雄催人淚下秦催項征醉三、1.只要令;使。
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
2.戰場在沙場上醉倒了請你不要笑話我,古往今來,奔赴沙場的人中有幾個人能平安歸來?第二課時一、選擇填空。
1.《夏日絕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別是()和()。
A.李清照王翰B.李清照王昌齡C.王翰王昌齡2.“欲飲琵琶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
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9a0954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6.png)
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阳山。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一首边塞诗。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王翰的《凉州词》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同负盛名,作品于旷达、豪纵、谐谑的背后,表达了将士们豪爽的性格及征战之前悲壮的感情。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素材-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素材-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5a572cec3a87c24128c404.png)
2.怎样理解“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诗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深切这同情,同时又从空间上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作者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之外的边塞,让读者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回忆,体验、思考。
3.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4.“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后两句诗追思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思项羽呢?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过江东”,在乌江自刎。南宋统治者却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者的无耻行径。
知识点
01
我会读组词
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
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06
问题归纳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9ef45a7c1cfad6185fa727.png)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全解、知识点、导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全解、知识点、导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461d060912a2161479295f.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全解、知识点、导学
导读
这首诗借古讽今,抒发出极其悲愤的情怀与强烈的爱国之情。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古诗今读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读背韵律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背诵技法:怀古抒情法
前一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句直抒胸臆,说得直截了当,铿锵有力;对句大义凛然,赞颂失败的英雄虽死犹荣。
这一联写出了作者当时面对入侵者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
后一联:“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出句怀古抒情,由衷赞颂项羽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对句继续运用典故,礼赞项羽那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鞭挞了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对外妥协、苟且偷安的卑鄙行径。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2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2](https://img.taocdn.com/s3/m/964817c183c4bb4cf6ecd1dc.png)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 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写 作手法?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逃到洛阳。 南宋君臣苟安偷生,人民生活困苦。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且偷安的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一、解诗题,知诗人
李清照:
(1084年—1155年),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 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
夏日绝句
(1084年—1155年),
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的(
至今思项羽,
南宋君臣苟安偷生,人民生活困苦。
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且偷安的谴责之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抓字眼,明诗意
夏日绝句
夏日:夏天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
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1084年—1155年),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赞颂项(
死亦为鬼雄。 )表现手法。
)之情,表达了诗人(
)
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逃到洛阳。 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亦:也。 鬼雄: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
项羽:秦末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 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24dc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8.png)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 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 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 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 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 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 的《夏日绝句》。
词语解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 天下,失败自杀。 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拓展延伸
出塞(其二)
[ 唐 ] 王昌龄
骝(liú )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
城头铁鼓声犹震,
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
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
匣(xiá )里金刀血未干 。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
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课堂演练
一、形近字组词。
赛(赛跑) 秦( 秦朝 ) 征( 征战 ) 塞( 边塞) 泰( 泰山 ) 证( 证明 )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 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词语拓展。 与战争有关的词语: 金戈铁马 枕戈待旦 烽火连天 浴血奋战 兵连祸结 大动干戈
兵荒马乱 枪林弹雨 兵戎相见
不能
万里长征人未还。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
令,使。
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 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 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他们在盼望谁呢? 李广
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呢
?
英勇善战
词语解释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 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 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必背课文内容归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必背课文内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e62c2da216147916112812.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必背课文内容归纳第一单元1 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https://img.taocdn.com/s3/m/bd8f63974028915f814dc20e.png)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一)《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一、说教材《出塞》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夏日绝句》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说教学建议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诗人?你对这些诗人了解多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首先学习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4b8ad6bcd126fff6050bbd.png)
sài
qín zhēng jiàng jié
塞秦征 将杰
“秦”是前鼻音,“征”是后鼻音;“塞” 可以通过扩词“边塞、要塞”来理解字义。
我会认
sài 塞外
塞 边塞
zhēng 征用
征 长征
qín 秦朝
秦 秦王
我会认
jiàng 将帅
将 将领
jié 杰出
杰 豪杰
我会写
sài
塞
cí
词
qín
zhēng
秦征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参考答案:句意是: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
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从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 与统一能够实现的爱国情怀。
课后习题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参考答案:句意是: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 你不要笑话我,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从中我体会到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敬仰之情。
【人杰】 【鬼雄】 【思项羽】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怀念项羽。 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雄杰,用于称颂壮 烈死去的人。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填一填。 1.《出塞》是__唐____朝诗人__王__昌__龄__ 写的,是一首__边__塞__诗。 2.《凉州词》是__唐____朝诗人__王__翰__写的,描写古代战争的诗。 3.《夏日绝句》是__宋____朝诗人_李__清__照_ 写的,说明人活着就要
多音字
思考:作者借用项羽的典故用意何在?
在北宋南迁的动荡年代,李清照亲眼看到当局 面对强敌仓皇渡江逃窜的丑态,与“不肯过江东”的 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李清照借古喻今,既歌颂了 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又不着痕迹地痛斥了南宋 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 弱行径。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222dbb1711cc7931b716f3.png)
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1.古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作者简介:3.主旨:《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4.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当时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常发生战争。
“胡马”指袭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5.译文: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6.赏析:1)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边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2)后两句诗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心愿,即希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战乱,安定边防。
1.古诗: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作者简介:3.主旨:《凉州词》这首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写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4.注释: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沙场:战场。
5.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6.赏析:前两句诗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欲饮”二字进一步写热烈的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四年级上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四年级上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c278e8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1.png)
四年级上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四年级上 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其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深沉的情感。
李清照,这位宋代的女词人,以她独特的笔触和敏锐的感知,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坚定不屈的精神风貌。
在这首《夏日绝句》中,她开篇就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豪迈的语句,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
她认为,活着就应当成为人中的豪杰,即便死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两句话,犹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壮志豪情。
这种对于英雄气概的崇尚,并非空穴来风。
当时的社会背景,可能给予了李清照诸多的感慨和思考。
也许是看到了国家的动荡,也许是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她渴望有更多的英雄能够挺身而出,拯救苍生。
而这两句诗,正是她这种渴望的强烈表达。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两句则通过对项羽的追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楚汉相争中遭遇失败。
但他在最后一刻,却选择了宁死不屈,不肯渡过江东以图东山再起。
李清照在这里思念项羽,其实是在借项羽的故事,来讽刺当时南宋朝廷的软弱和退缩。
在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南宋统治者面对金兵的入侵,不是积极抵抗,而是一味地逃避求和。
他们丢弃了大片的国土,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李清照用项羽的英勇和决绝,来对比南宋统治者的怯懦和无能,其批判的意味不言而喻。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强烈的爱国情怀。
她虽然身为女子,但心系国家安危,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关切。
她以诗歌为武器,抒发着自己的悲愤和不满,呼唤着人们的觉醒和抗争。
对于我们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更是在接受一种精神的洗礼。
它让我们明白,人生要有追求,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去拼搏。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0f1078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d.png)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 塞》《夏日绝句》。
朗读指导:先要反复朗读,做到准确 流利。在朗读时,要注意体会诗人在诗中 所表达的情感。
背诵指导:背诵本课的三首古诗要在熟练 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用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默写指导:默写需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 书写时,注意“未”上横短,下横长。另外, 注意“征、胡、杰、亦、鬼、雄、项”等字的 写法。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怀念。
项羽(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名籍,字羽, 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 古代起义军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大泽乡起 义后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率军入关 中,将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号称“霸王”。 后与刘邦展开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于公元前202 年被围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 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21 古诗三首
出 塞
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698—约757),字 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主要作品:《从军行》《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等。
诗词朗诵
朗读《出塞》,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sài(塞外) 塞 sāi(塞车)
sài
出塞
将
jiànɡ(将士) jiānɡ(将军)
随堂练习
一、将下列字词与其对应的意思连一连。
但使 沙场
教 飞将
战场。 令,使。 英勇善战的将领。 只要。
二、根据诗词内容填空。
① “凉州词”是__唐__代的一种__曲__名__。 ② 《出塞》的作者是___王__昌__龄___,唐代著
名_边__塞___诗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古诗三首第三首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古诗三首第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25e4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2.png)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人不论是生还是死,都应 该具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忆项羽败而不屈
齐读诗的后两句,思考:作者思 念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朗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频
自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读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jiàng
长征 将领
易错音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边塞(sài shài) 长征(zēng zhēng ) √ √ 秦朝(qíng qín) 飞将(jiàng jiāng)
自读诗句,体会诗句间的节奏和停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 江东。
项羽是谁呢?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 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 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 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 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 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 刎,时年31岁。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停顿。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019-2020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3)
![2019-2020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3)](https://img.taocdn.com/s3/m/6f3fc312bd64783e09122bdd.png)
宋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 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享年七 十二岁。历史上与辛弃疾并称“济 南二安”。早期生活优越,公元 1127年,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金兵入侵中原,砸 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 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 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丈夫赵明诚病死,境遇更是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表达了诗人(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 情怀
)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不肯过江东。
注释
活着的时候,应当 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 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 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 之时,宁可自杀,也不 肯逃回江东。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南宋 )的
(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
现手法,诗人用了( 三 )个典故。赞
颂了( 项羽的宁死不屈
),
讽刺了( 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
2019/6/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6/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杰死 亦鬼 项羽
夏日绝句
南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 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死亦为鬼雄。
亦:也。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人教版语文小学4上_第21课_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人教版语文小学4上_第21课_古诗三首(夏日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f9bcc8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6c.png)
工
课文研读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西楚霸王,追随项羽的精神和 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工
课文研读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思考: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不想”、 “不能”?为什么?
工
夏日绝句
工
作者简介
李清照(1 0 8 4 -约1 1 5 5 年), 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 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 生活优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情调感伤。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工
课文研读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工
课文研读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
工
课文研读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鬼雄:鬼中的英雄。
工
课文研读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译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 即使是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
答疑解惑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这首诗。 说说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体会到了 什么?
体会到了诗人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和其崇 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
工
总结全诗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 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 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新版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 (共15张PPT)
![新版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7218f8a6c30c2258019e62.png)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肯逃回江东。
十八岁时她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居住在汴京,生活幸福。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的(
),采用了(
)表现手法,诗人用了( )个典故。
李清照生活在动乱的年代。
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切地干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 “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
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船应该,做鬼破中的釜英雄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
“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
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思考: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不想”、“不能”?
赞(
),讽刺了(
), 表达了宋朝女诗人李清照(
)。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超过河越后就天命令下士兵人把锅。都打形破,容把船力都弄大沉,勇激励猛士兵,拼死无作战人,不能打胜比仗决。不生【还。出自《史记•项羽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
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现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脉泉边都建立了李清照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