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光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场与电磁波3.3无线电通信3.4电磁波家族教师用书沪科版选修3-4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场与电磁波3.3无线电通信3.4电磁波家族教师用书沪科版选修3-4

3.3 无线电通信3.4 电磁波家族学 习 目标知 识 脉 络1.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知道调制、调谐、电谐振、解调(检波)等概念的意义及区别.(难点)2.了解无线电波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及其特点.(重点)3.知道电磁波谱及其组成部分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重点)4.了解电磁波的利用及其危害的防护措施.无 线 电 波 的 发 射 与 传 播[先填空]1.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广播传递的是声音信号,无线电广播是先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将此电信号加载到等幅的高频信号上,并进行放大,再通过发射塔发射出去.图3­3­12.振荡器的作用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等幅高频信号.低频音频信号只有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形成随音频信号而改变的高频信号、才能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出去.3.调制器的作用(1)调制器的作用就是把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2)调制方式有调幅和调频.⎩⎪⎨⎪⎧ 调幅是使高频振荡信号的振幅随低频信号变化.调频就是使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随低频信号变化.4.电磁波的传播(1)无线电波通常有三种传播途径:地波、天波和空间波.①地波:沿地球表面空间传播的无线电波.在无线电技术中,通常采用地波的形式传播长波、中波和中短波.②天波:靠大气层中电离层的反射传播的无线电波.短波最适合采用天波的形式传播.③空间波:像光束那样沿直线传播的无线电波.这种传播方式适用于超短波和微波通信,此外卫星中继通信,卫星电视转播等也主要是利用空间波作为传输途径.[再判断]1.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直接通过天线向外发射.(×)2.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必须“加”在高频振荡电流上,才能向外发射.(√)3.同步卫星进行无线电通信只能利用微波.(√)[后思考]1.通常情况下如何对电磁波进行调制?【提示】有调幅和调频两种:(1)调幅是使高频振荡信号的振幅随低频信号变化.(2)调频是使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随低频信号变化.2.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为什么要采用调制技术?【提示】像声音这样的信号,一般频率相对较低,而电台要向外发射电磁波,要有足够高的频率.实验证明,发射能量与发射频率的4次方成正比,可见只有提高发射频率才能提高发射能量,为此要把这些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就好像人的远行能力不足,要乘汽车、飞机一样.这个加载的过程就是调制.[核心点击]1.无线电波的发射:由振荡器(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用调制器将需传送的电信号调制到振荡电流上,再耦合到一个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出去.2.电磁波的发射示意图(如图3­3­2所示)图3­3­23.“调幅”和“调频”都是调制过程(1)高频振荡信号的振幅随低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叫调幅,一般电台的中波、中短波、短波广播以及电视中的图像信号采用调幅波.(2)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随低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叫调频,电台的立体声广播和电视中的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波.1.要提高LC振荡电路辐射电磁波的本领,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辐射波的波长B.增加辐射波的频率C.使振荡电容的正对面积足够小D.尽可能使电场和磁场分散开E.减小回路中的电容和电感【解析】提高电磁波发射本领(功率)应增大f,电磁场应尽可能扩散到周围空间,形成开放电路.f=12πLC,C=εr S4πkd,要使f增大,应减小L或C,故正确答案为B、C、E.【答案】BCE2.为了把需要传递的信号(图像、声音等)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________.(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解析】信息(声音或图像等)转化为电信号后,往往由于信号频率低不能直接用来发射,需要把要传递的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这就是调制.【答案】调制无线电波的发射及相关问题1.无线电波的发射:由振荡器(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用调制器将需要传送的电信号调制到振荡电流上,再耦合到一个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出去.2.一般电台的中波、中短波、短波广播以及电视中的图像信号,都采用调幅波;电台的调频广播和电视中的伴音信号,都采用调频波.低频信号类比成货物,高频波类比成运载工具,调制的过程类比成将货物装载到运载工具上.无线电波的接收[先填空]1.电磁波的接收原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接收天线——导体,会在天线上产生微弱的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的频率跟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2.电谐振现象与调谐(1)电谐振现象: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电流最强的现象.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类似.(2)调谐:在无线电技术中,对空间存在的各种频率电磁波,需要选择某一特定的频率接收的过程.3.检波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调谐电路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来的过程,它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做解调.[再判断]1.无线电波的接收需要经过调谐、高频放大、检波、音频放大的过程.(√)2.调谐就是使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与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3.检波就是从众多的电磁波中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号.(×)[后思考]1.调谐电路能进行调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提示】调谐电路能进行调谐的基本原理是电谐振,即让接收电磁波的频率和被接收电磁波的频率相同.2.如何才能从经过调制的电磁波中得到声音、图像信号?【提示】要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去掉高频成份,只保留声音、图像这些低频信号,即从振荡电流中“检”出声音、图像信号.[核心点击]1.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声音、图像等信号频率相对较低,不能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出去,而要将这些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信号上去.将声音、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中的过程就是调制.而将声音、图像信号从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就是解调.2.正确理解调谐的作用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无线电台、电视台及各种无线电信号,如果不加选择全部接收下来,那必然是一片混乱,分辨不清.因此接收信号时,首先要从各种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选台.在无线电技术中利用电谐振达到目的.3.关于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使振荡电路有效地向空间辐射能量,电路必须是闭合的B.音频电流的频率比较低,不能直接用来发射电磁波C.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D.要使电视机的屏幕上有图像,必须要有检波过程E.振荡电路的频率越高,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越快【解析】有效发射电磁波,必须采用开放电路和高频发射;一般的音频电流的频率较低,不能直接用来发射电磁波;电磁波接收原理是一种叫电谐振的现象,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有些相似;电视机显示图像时,必须通过检波过程,把有效的信号从高频调制信号中取出来,否则就不能显示,B、C、D正确.【答案】BCD4.有一个LC接收电路,原来接收较低频率的电磁波,现在要想接收较高频率的电磁波,其调节方式应把可动电容器的动片适当________一些.【解析】增大LC接收电路的频率,由公式f=12πLC可知应减小电容或电感;把可动电容器的动片适当旋出一些即可.【答案】旋出5.世界各地有许多无线电台同时广播,用收音机一次只能收听到某一电台的播音,而不是同时收听到许多电台的播音,其原因是因为接收到的电台电磁波与收音机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解析】选台就是调谐过程,使f固=f电磁波,在接收电路中产生电谐振,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答案】相同电谐振相近概念的辨析技巧1.调频和调幅:这是调制的两种方式,使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使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2.调制和解调:把低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叫作调制;把低频电信号从高频载波中检出来叫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电磁波家族[先填空]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就组成了电磁波谱.按波长由长到短依次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2.电磁波家族成员的特性(1)无线电波:波长较长,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雷达、微波炉等.(2)红外线:不能引起人的视觉,热效应作用较强.波长比可见光长,衍射现象明显.所有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能在云雾、烟尘中传播得较远.主要应用于红外线摇感或红外高空摄影.(3)可见光:引起人类视觉的部分,万物生长靠太阳.(4)紫外线:频率比可见光要高,不能引起人的视觉.化学作用较强,应用于杀菌消毒;还有较强的荧光效应,用来激发荧光物质发光.(5)X射线:频率比紫外线还高,当高速电子流轰击固体时能发出X射线,又叫伦琴射线.穿透力较强.用来检查工业部件的内部有无裂纹或气孔,医学上用于人体透视.(6)γ射线:频率比X射线还要高,穿透能力更强,主要应用它的穿透能力.[再判断]1.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2.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3.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后思考]1.为什么超远程无线电利用无线电波中的长波波段,而雷达利用微波波段?【提示】根据波的衍射特性,波长越长,越容易绕过障碍物,所以超远程无线电利用长波波段.微波波长短,传播时直线性好,雷达正是利用了微波直线传播性好的特点.2.红外体温计不用与人体接触便可以迅速测量体温,如图3­3­3所示,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图3­3­3【提示】根据体温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的原理.[核心点击]1.电磁波的共性(1)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它们的行为服从相同的规律,各波段之间的区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2)都遵守公式v=λf,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3.0×108 m/s.(3)它们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4)它们都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的特性.2.电磁波的个性(1)不同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波长越长越容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2)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速度越小.(3)产生机理不同无线电波振荡电路中电子周期性运动产生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X射线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γ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4)菌消毒,X射线应用于医学上的X光照片,γ射线检查金属部件的缺陷等.6.无线电波的中波波长范围为200~3 000 m.求该波段的频率范围.【解析】根据频率公式f=cλ得f1=cλ1=3×108200Hz=1.5×106Hz,f2=cλ2=3×1083 000Hz=1.0×105 Hz,即该波段的频率范围为1.0×105~1.5×106 Hz.【答案】 1.0×105~1.5×106 Hz7.下面列出一些医疗器械的名称和这些器械运用的物理现象,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运用这种现象的医疗器械后面的空格上.(1)X光机,________.(2)紫外线灯,________.(3)用理疗“神灯”照射伤口,可使伤口愈合得较好,这里的“神灯”是利用________.A.光的全反射B.紫外线具有很强的荧光作用C.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X射线的很强的贯穿力E.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F.红外线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解析】(1)X光机是用来透视人的体内器官的,因此需要具有较强穿透力的电磁波,但又不能对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因此采用了穿透能力比较强又不会给人体造成太大伤害的X射线,选择D.(2)紫外线灯主要是用来杀菌的,因此它应用的是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而非荧光作用,因此选择C.(3)“神灯”又称红外线灯,主要是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它利用的是红外线的热效应,使人体局部受热,血液循环加快,因此选择E.【答案】(1)D (2)C (3)E巧记电磁波谱的性质1.电磁波谱中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都等于光速;2.电磁波谱中都是波,具有波的一切特性.例如,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3.由于频率和波长不同,各自特性又有所不同,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第2课时)全反射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3-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4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第2课时)全反射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3-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4物理教案

第2课时全反射研究学考·把握考情]知识内容全反射考试要求加试b 教学要求1.区分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2.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知道全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3.知道光导纤维和全反射棱镜,了解它们的应用4.会计算全反射临界角知识点一全反射基础梳理]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1)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

(2)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2.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离法线会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却越来越强。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3.临界角(1)定义: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2)临界角C与折射率n的关系:sin C=1n。

4.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要点精讲]1.对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而言的。

(2)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

(3)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光疏和光密是从介质的光学特性来说的,并不指它的密度大小。

2.全反射(1)临界角: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称为全反射的临界角,用C 表示,sin C =1n。

(2)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全反射遵循的规律:发生全反射时,光全部返回原介质,入射光与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由于不存在折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不再适用。

[例题 ] 某种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是2,一束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是60°,那么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图中Ⅰ为空气,Ⅱ为介质)( )解析 由题意知,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由sin C =1n =12,得C =45°<θ1=60°,故在两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应选项D 正确。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大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学生已有几何光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2)在复习机械波干涉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产生光的干涉的条件和杨氏实验的设计原理。

(3)使学生掌握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原因及条件,并了解其有关计算,明确可以利用双缝干涉的关系测定光波的波长。

(4)通过干涉实验使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加深认识。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的主要设置了两个探究的问题(1)在机械波产生干涉现象的知识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光的干涉条件,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原因及条件。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学生循着科学家足迹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教学重点】(1)使学生知道双缝干涉产生的条件,掌握干涉图样的特征。

(2)理解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3)理解相邻的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对双缝干涉图样中亮条纹和暗条纹产生原因的正确理解(2)理解影响双缝干涉图样中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因素【教学方法】类比、实验、分组探究【教学工具】PPT课件、玩具激光光源、光栅(双缝)【教学过程】课题引入:问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许多光学的现象,这些自然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图片展示:如光的直线传播、彩虹、“海市蜃楼”引入: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此丰富多彩,人们不禁要问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新课教学:一、两大学说之争:在17世纪以牛顿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以惠更斯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学生讨论: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一说赞同的原因。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光的波动性3光的衍射与偏振4激光教师用书教科版选修3-4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光的波动性3光的衍射与偏振4激光教师用书教科版选修3-4

3.光的衍射与偏振4.激光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观察光的衍射现象进一步认识光的波动性.2.了解光明显衍射的条件,了解衍射图样.(重点)3.观察光的偏振现象,了解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难点)4.了解激光的特点及其应用,知道激光和自然光的区别.光的衍射[先填空]1.单缝衍射现象(1)当单缝较宽时,光沿着直线方向通过单缝,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条跟单缝(或圆孔)宽度相当的亮线.(2)把单缝调窄些,可以看到屏上亮线也随之减小.(3)当单缝调到很窄时,光通过单缝后就明显地偏离了直线传播方向,到达屏上以后,不再是一条很窄的亮线,而是照到了相当宽的地方,并且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再调小单缝,条纹也随之变得清晰、细小.2.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狭缝)时,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狭缝传播到阴影区域的现象.3.衍射图像衍射时产生的明暗条纹或光环.[再判断]1.白光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看到彩色光,是光的衍射现象.(×) 2.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3.用两支圆柱形铅笔并在一起,形成一个狭缝,使狭缝平行于日光灯,会看到彩色的衍射条纹.(√)[后思考]1.白光经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产生的条纹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都是中央为白色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2.光遇到小孔、单缝或障碍物时,衍射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光遇到小孔、单缝或障碍物时,衍射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无发生与不发生之别.1.三种衍射图样的比较(1)单缝衍射图样(如图5­3­1所示)单色光衍射白光衍射图5­3­1①中央条纹最亮,越向两边越暗;条纹间距不等,越靠外,条纹间距越小.②缝变窄通过的光变少,而光分布的范围更宽,所以亮纹的亮度降低.③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跟入射光的波长及单缝宽度有关,入射光波长越大,单缝越窄,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就越大.④用白光做单缝衍射时,中央亮条纹仍然是最宽最亮的白条纹.(2)圆孔衍射图样①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周围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如图5­3­2所示.图5­3­2②圆孔越小,中央亮斑的直径越大,同时亮度越弱.③用不同色光照射圆孔时,得到的衍射图样的大小和位置不同,波长越大,中央圆形亮斑的直径越大.④白光的圆孔衍射图样中,中央是大且亮的白色光斑,周围是彩色同心圆环.⑤只有圆孔足够小时才能得到明显的衍射图样.在圆孔由较大直径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光屏上依次得到几种不同的现象——圆形亮斑(光的直线传播)、光源的像(小孔成像)、明暗相间的圆环(衍射图样).(3)不透明的小圆板衍射图样(泊松亮斑)(如图5­3­3所示)图5­3­3①中央是亮斑.②周围的亮环或暗环间距随半径增大而减小.2.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异同点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不同点产生条件只要狭缝足够小,任何光都能发生频率相同的两列光相遇叠加条纹宽度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宽度相等条纹间距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各相邻条纹等间距亮度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清晰条纹,亮度基本相等相同点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1.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入射光由黄光换成绿光,衍射条纹间距变窄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E.条纹间距与单缝到屏的距离无关【解析】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即光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越远,条纹间距也越大,A、C正确;当光的波长一定时,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条纹间距越大,B错误;光的波长一定、单缝宽度也一定时,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也会变宽,D正确,E错误.【答案】ACD2.如图5­3­4甲、乙所示,是单色光通过窄缝后形成明暗相间的两种条纹图样,________为单缝衍射的图样,________为双缝干涉的图样.图5­3­4【解析】甲图中的条纹宽度不等,中央宽,两侧窄,应为单缝衍射图样.乙图中的条纹等宽等距,应为双缝干涉图样.【答案】甲乙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与单缝衍射条纹的方法1.根据条纹的宽度区分:双缝干涉的条纹是等宽的,条纹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而单缝衍射的条纹,中央亮条纹最宽,两侧的条纹变窄.2.根据亮条纹的亮度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从中央亮纹往两侧亮度变化很小;而单缝衍射条纹中央亮纹最亮,两侧的亮纹逐渐变暗.光的偏振[先填空]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2.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只有沿这个方向振动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这个方向叫做透光方向.3.线偏振光:光的振动方向限在一个平面内的光.4.自然光: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是由大量的振动方向不同而互不相干的线偏振光组成.5.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再判断]1.凡是波都有偏振现象.(×)2.反射可以引起自然光的偏振.(√)3.拍摄水中游鱼时,在镜前装一偏振片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后思考]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自然光沿所有方向振动,偏振光沿某一特定方向振动.2.自然光经水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偏振光吗?【提示】经水面反射和折射的光都是偏振光.1.几个概念(1)自然光——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振动的光.(2)偏振光——沿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3)起偏器——自然光通过后变为偏振光的偏振片.(4)检偏器——检测投射光是否为偏振光的偏振片.2.偏振原因光是横波,是电磁波,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振动方向均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所以光有偏振现象.(1)自然光经过反射或折射后会变成偏振光,如自然光射到两介质分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和折射角之和为90°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光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2)光波的感光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因此常将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的方向可以沿任意的方向,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就是自然光,光振动沿着特定方向的光就是偏振光.3.偏振光的两种产生方式(1)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3.在垂直于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前后放置两个偏振片P和Q,在Q的后边放上光屏,如图5­3­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3­5A.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不变B.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C.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不变D.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E.偏振现象表明光是横波【解析】P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Q与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Q的光强最大;当Q与P 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Q的光强最小.即无论旋转P或Q,屏上的光强都是时强时弱.故正确答案为B、D、E.【答案】BDE4.电子表的显示屏利用了液晶的旋光性,当液晶上不加电压时,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这就是液晶的旋光性;如果在液晶上加上电压,则旋光性消失.有一种电子表的显示屏是透明的,而在显示数字的笔画处不透光,则上下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________;笔画处为________电极,因此加上电压时变为________的.【解析】假设光从下向上传播,光线通过下偏振片时成为偏振光,如果不加电压,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偏振方向旋转90°,此时光线能透过上偏振片,可知上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应与此时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即与下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组成数字的笔画处有时透明,有时不透明,可知笔画处为透明电极,当加上电压时液晶旋光性消失,光线不能透过.【答案】垂直透明不透明1.偏振片是由特定的材料制成的,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这个方向叫做“透振方向”,只有沿透振方向振动的光才能通过偏振片.2.偏振片上的“狭缝”表示透振方向,而不是真实狭缝.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4.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可以变成偏振光.5.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光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不同时,透过偏振片的光的强度不同.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先填空]1.激光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度大、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好、覆盖波段宽而且可调谐.2.激光的应用:根据激光的特性,在工、农、科技及社会各方面有广泛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光加工、激光全息照相、激光检测、激光通信、激光医学、激光照排、光盘等方面.[再判断]1.激光可以进行光纤通信是利用了相干性好的特点.(√)2.激光可用做“光刀”来切开皮肤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3.全息照相技术只能记录光波的强弱信息.(×)[后思考]1.利用激光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应用了激光哪方面的性质?【提示】应用了“平行度”非常好的性质.2.在演示双缝干涉的实验时,常用激光作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什么特征?【提示】应用了激光单色性好的特性.激光的应用与对应的特性特点性质应用强度大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激光加工激光医学方向性好激光的平行度非常好、传播很远的距离而不发散,仍能保持其高能量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检测、光盘单色性好激光的频率范围较窄、颜色几乎是相同的激光照排相干性好激光具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偏振方向相同的特点干涉、衍射光源激光全息照相覆盖波段宽且可调谐用不同的激光器可获得从X射线到远红外波段的激光,且像无线电波一样进行调制激光通信5.对于激光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激光B.激光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光C.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D.激光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E.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的特点【解析】普通光源不能产生激光,A错误;激光要通过人工控制才能产生,B错误,C 正确;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的特点,已深入我们生活各个方面,D、E正确.【答案】CDE6.应用激光平行性好的特性,可以精确地测量距离.对准目标发射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与收到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求出激光器到目标的距离.若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测得从发射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的时间为 2.56 s,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解析】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从发射脉冲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时间t=2.56 s,月球与地球距离为:l=12ct=12×3.0×108×2.56 m=3.84×105 km.【答案】 3.84×105 km激光的特点1.激光首先是光,激光遵循光的一切规律,如折射、反射、衍射、干涉等.2.激光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一般光源所不具备的特点,如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3.针对激光的每一个特点,都有很多方面的应用.。

高中物理 第4章 光 第6节 光的衍射和偏振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4章 光 第6节 光的衍射和偏振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34

第六节 光的衍射和偏振1.(3分)用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用紫光做实验,则干涉条纹间距将变________;如果改用白光做实验,在屏上将出现________色条纹.【解析】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紫光波长小于红光波长,所以改用紫光做实验,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若改用白光做实验,由于七色光的波长不同,各自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在光屏上单色光加强的位置不同,于是出现彩色条纹,即发生了色散现象.【答案】 小 彩2.(3分)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为使光屏上单色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增大些,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换用缝距大些的双缝片B .换用缝距小些的双缝片C .适当调大双缝片与屏的距离D .适当调小双缝片与屏的距离【解析】 根据公式Δx =L dλ知B 、C 两项正确.【答案】 BC3.(4分)两列光干涉时,光屏上的亮条纹和暗条纹到两个光源的距离与波长有什么关系?声的干涉也遵从类似的规律。

设想在空旷的地方相隔一定位置有两个振动完全一样的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长是0.6 m ,观察者A 离两声源的距离分别是4.5 m 和 5.4 m .观察者B 离两声源的距离分别是4.3 m 和5.5 m 这两个观察者听到声音的大小有什么区别?【解析】 观察者A 距两声源的路程差Δs A =(5.4-4.5) m =0.9 m ,Δs A λ2=0.90.3=3,Δs A 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声音在A 处减弱;观察者B 距两声源的路程差Δs B =(5.5-4.3) m=1.2 m ,Δs B λ2=1.20.3=4,Δs B 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声音在B 处加强,所以B 听到的声音比A 听到的大.【答案】 见解析学生P55一、光的衍射1.衍射现象和衍射条纹(1)现象:光通过很窄的缝或很小的孔时,光没有沿直线传播,而是绕过缝或孔的边缘传播到相当宽的地方的现象.(2)条纹:衍射条纹是一些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最宽、最亮,离中央条纹越远,亮条纹的宽度越小,亮度越低.2.光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差不多.二、光的偏振1.横波与纵波的特点横波中各点的振动方向总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纵波中,各点的振动方向总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横波有偏振现象.2.自然光和偏振光(1)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2)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3.光的偏振学生P55一、衍射条纹产生的实质衍射条纹的产生实质上是光波发生干涉的结果,即相干波叠加的结果.当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小孔或障碍物时,小孔处或障碍物的边缘可看成许多点光源(这一点来自“惠更斯原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网站),这些点光源是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二、三种衍射图样的特点比较1.单缝衍射图样(1)缝变窄,通过的光变少,而光分布的范围更宽,所以亮纹的亮度降低.(2)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跟入射光的波长及单缝宽度有关,入射光波长越长,单缝越窄,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就越大.(3)用白光做单缝衍射时,中央亮条纹是白色的,两边是彩色条纹,中央亮条纹仍然最宽最亮.2.圆孔衍射图样(1)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周围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如图4-6-1所示.图4-6-1(2)只有圆孔足够小时,才能得到明显的衍射图样.在圆孔由较大直径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光屏上依次得到几种不同现象——圆形亮斑(光的直线传播)、光源的像(小孔成像)、明暗相间的圆环(衍射图样)、完全黑暗.(3)用不同色光照射圆孔时,得到的衍射图样的大小和位置不同,波长越长,中央圆形亮斑的直径越大.(4)白光的圆孔衍射图样中,中央是大且亮的白色光斑,周围是彩色同心圆环.(5)圆孔越小,中央亮斑的直径越大,同时亮度越弱.3.不透明的小圆板衍射图样(1)泊松亮斑图样中的亮环或暗环间距随半径增大而减小.(2)与圆孔衍射图样比较①均是明暗相间的图形条纹,中心均有亮斑.②圆孔衍射图样中心亮斑较大,而泊松亮斑较小.③圆孔衍射图样中亮环或暗环间距随半径增大而增大,圆板衍射图样中亮环或暗环间距随半径增大而减小.④圆孔衍射图样的背景是黑暗的,而小圆板衍射图样中的背景是明亮的.衍射是波的特有的现象,一切波均能发生衍射现象光遇小孔、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三、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种类单缝衍射可以理解为若干个干涉,从而理解条纹相间排列光波的波长增大,衍射条纹、干涉条纹的宽度都变大复色光的衍射或干涉图样,可认为各单色光单独照射所成图样的叠加四、偏振现象1.横波、纵波的判定方法(1)直接看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若互相垂直,为横波;若在同一直线上,为纵波,这种方法适用于可看得见质点振动方向的机械波.(2)看波能否通过两个互相垂直且共线的“狭缝”,能通过两个“狭缝”的为纵波,不能通过的为横波.2.自然光和偏振光偏振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并不是只有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才生活中除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外,射到水面时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尤其是二者互相垂直时,都是典型的偏振光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现象,光是横波一、光的衍射现象分析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属于光的干涉B.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衍射C.通过捏紧的两只铅笔间的狭缝观看工作着的日光灯管,看到的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色散D.阳光照射下,树影中呈现的一个个小圆形光斑,属于光的衍射现象【导析】正确理解干涉、衍射、色散及小孔成像等光现象的不同成因,是正确做出判断的关键,否则易被这些“彩色”现象所迷惑.【解析】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彩色,属于薄膜干涉,A正确;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天空中小水滴对阳光色散形成的;通过笔间狭缝观看日光灯管出现彩色,属于单缝衍射;而阳光下树影中呈出的小圆斑,则属于树叶间形成的小孔成像,故B、C、D均错误.故选A.【答案】 A本题易误选1.对于光的衍射现象的定性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解析】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无疑地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只是近似的,只有在光波长比障碍物小的多的情况下,光才可以看作是直进的,所以光的衍射现象和直线传播是不矛盾的,它们是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的是A、B、D.【答案】ABD二、光的衍射图样分析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入射光由黄色换成绿色,衍射条纹间距变窄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导析】比较单色光波长的大小关系,利用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进行判断.【解析】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即光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越远,条纹间距也越大;当光的波长一定时,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条纹间距越大;光的波长一定、单缝宽度也一定时,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也会变宽,故B错误,A、C、D正确.【答案】ACD一般障碍物的尺寸都比可见光波波长大得多,2.一束红光射向一块有双缝的不透光的薄板,在薄板后的光屏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现在将其中一条窄缝挡住,让这束红光只通过一条窄缝,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A.与原来相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明条纹比原来暗些B.与原来不相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而中央明条纹变宽些C.只有一条与缝宽对应的明条纹D.无条纹,只存在一片红光【解析】本题要考查学生对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的理解,及单缝衍射图样特点的认识,能够比较双缝干涉图样和单缝衍射图样的异同点.本题中这束红光通过双缝时,产生了干涉现象,说明每一条缝宽都很窄,满足这束红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这束红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特点是:中央出现明条纹,两侧对称出现等间隔的明暗相间条纹.而这束红光通过单缝时形成的衍射图样特点是:中央出现较宽的明条纹,两侧对称出现不等间隔的明暗相间条纹,且距中央明条纹远的明条纹亮度迅速减小,所以衍射图样看上去明暗相间的条纹数量较少.本题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 B三、偏振现象的应用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以至没有光通过.如果将其中的一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述的哪一种现象( ) A.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少到零B.透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减少到非零的最小值C.透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D.透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导析】偏振片允许振动方向与其透振方向不垂直的光通过.【解析】起偏器和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没有光通过;偏振方向平行时,光强达到最大.当其中一个偏振片转动180°的过程中,两偏振片的方向由垂直到平行再到垂直,所以通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小到零.故选A.【答案】 A通过光的起偏和检偏实验,1.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若狭缝与灯泡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B.若狭缝与灯泡垂直,衍射条纹与铗缝垂直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解析】若狭缝与线状灯泡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且现象明显,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缝宽有关,狭缝越小,条纹越疏;条纹间距与波长有关,波长越长,间距越大.【答案】ACD2.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B.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C.光照到不透明小圆盘上出现泊松亮斑,说明发生了衍射D.光照到较大圆孔上出现大光斑,说明光沿着直线传播,不存在光的衍射现象【解析】该题考查衍射图样和对衍射现象的理解.单色光照到狭缝上产生的衍射图样是亮暗相间的直条纹,白光的衍射图样是彩色条纹.光照到不透明圆盘上,在其阴影处出现光点,是衍射现象.光的衍射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D项中屏上大光斑的边缘模糊,正是光的衍射造成的.不能认为不存在衍射现象.【答案】AC3.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光是横波的是(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B.光的色散现象C.光的全反射现象D.光的偏振现象【解析】根据光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具有波动性;根据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同一介质对不同光的折射率不同,也说明不同光在同一介质中的速度不同;根据光的全反射现象,说明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和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会有不同的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说明振动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垂直,即说明光是横波,所以正确选项为D.【答案】 D4.如图4-6-2所示,让自然光照到P、Q两偏振片上,当P、Q两偏振片的透射光偏振方向间的夹角为以下哪个度数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 )图4-6-2A.0°B.30°C.60°D.90°【解析】当两偏振片的夹角为90°时,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透振方向垂直,透射光最弱,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 D。

《全反射》名师教案3

《全反射》名师教案3

《全反射》教学设计南宁四中物理组梁俊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中光学部分第二节的知识。

高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光学知识,而《全反射》在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之后编写的,是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

本节就从光的折射入手,探讨了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以及相关应用。

全反射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逐步体会出教材的思想,但是他们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验指导和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概念及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了解全反射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过程,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全反射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教育。

(2)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临界角的概念及全反射条件难点:全反射现象的应用五、教具:教师自制小实验、光学演示仪六、教学过程1、创设实验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演示自制小实验:水流导光引导学生思考:光为什么没有在水中发生折射现象而是随着水倾泻而下?导入新课——全反射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1)展示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几张图片:光亮的水珠、璀璨的钻石、水中明亮的气泡和音乐喷泉上色彩斑斓的水珠。

教师提问:平时看到的水珠和气泡都是如此明亮的吗?玻璃和钻石的亮度一样吗?说明看到这样的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2)引出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概念:折射率小的介质就是光疏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就是光密介质;学会区分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 特点:振动频率等于外力的频率,振幅受外力大小影响。
3. 阻尼系数:
- 定义:描述阻尼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 公式:c = Δω/Δt
4. 实际应用: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机械系统故障诊断
八、课堂
1. 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 提问:在课堂上,通过随机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3. 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尽量简洁,避免冗长的文字,使用图表、示意图等辅助表达,提高学生的信息接收效率。
4. 突出重点:使用不同颜色或特殊标记来强调重要概念、公式和结论,引起学生的注意。
5. 准确精炼:板书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文字或图形,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
6. 概括性强:板书应能够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回顾和总结。
- 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
-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应用中的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难点知识。
选择几个典型的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生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5光的衍射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3-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5光的衍射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3-4
4.实验观察:在实验环节,观察学生对光的衍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八、作业评价
1.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光的衍射现象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
2.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最后,我注意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提供足够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设计更多的问题和讨论环节,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板书设计
1.光的衍射现象的定义:
-光的衍射现象定义:当光遇到障碍物时,光波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衍射现象的条件:
-衍射现象条件:孔径或障碍物尺寸小于或相当于光波的波长,或者孔径或障碍物尺寸与光波波长相近。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光的衍射教学目标和光衍射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光衍射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光衍射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光衍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的基本概念和波动理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解答:
光的衍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例如,在激光技术中,激光束通过透镜或狭缝时会产生衍射现象,这被用于调整激光束的传播方向和聚焦。在光纤通信中,光的衍射被用于增加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和容量。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中,衍射现象被用于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此外,光的衍射还被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光学成像技术以及光学显示技术等领域。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6惠更斯原理课件选修3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6惠更斯原理课件选修3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方法总结
波面与波线的关系 (1)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波线与波面垂直,一定条件下由波面可确 定波线,由波线可确定波面. (2)球面波的波线是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平面波的波线是垂直于波面的 平行线.
[针对训练1] (2019·江苏宿迁月考)(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平面波的波面才与波线垂直 B.任何波的波线与波面都相互垂直 C.任何波的波线都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D.有些波的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离为 s=v 声 t . 2
(2)当声源以速度 v 向静止的障碍物运动或障碍物以速度 v 向静止的声源运
动时,声源发声时障碍物到声源的距离为 s=(v 声+v) t . 2
(3)当声源以速度 v 远离静止的障碍物或障碍物以速度 v 远离静止的声源时,
声源发声时障碍物到声源的距离为 s=(v 声-v) t . 2
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知识点三 波的反射和折射 [问题导学] (1)对着山崖或高墙说话时,能听到回声;夏日的雷声在云层间轰鸣不绝,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波不仅有反射现象,也有折射现象,请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和折 射现象. 答案:(1)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声波的反射造成的. (2)①波的反射的解释
v2 sin1 >1,所以 v1>v2,选项 D 错误,选项 A 正确;声波在液体、固体中的速度大 sin 2 于在气体中的速度,选项 B 错误.
随堂演练 检测效果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任何波的波线都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B.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C.只有横波才有波面 D.波传播中某时刻任一波面上各子波波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
解析:设汽车在A点发出笛声,A点到山崖B的距离为x1,汽车运动到C点 接收到笛声,设AC距离为x2,CB距离为x,因二者运动时间相同,则有 x1=x2+x, x1+x=v声t,x2=v车t,联立得x=325 m. 答案:325 m

高中物理3-4判断题(教师版)

高中物理3-4判断题(教师版)

非主干知识判断题1(错误)光的干涉和衍射不仅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还说明了光是横波。

2(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3(正确)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4(错误)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5(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7(正确)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

8(错误)爱因斯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9(正确)不同色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但在同一介质中速度不同。

10(错误)可见光在玻璃中传播,紫光的速度最大。

11(正确)对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我们一般所说的“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

12(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13(正确)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14(正确)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15(错误)电磁波和机械波的传播都需要借助于介质。

16(错误)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而机械波的波速大小与介质密切相关。

17(正确)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18(正确)机械波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而电磁波也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19(正确)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

20(错误)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长。

21(错误)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22(错误)电磁波是纵波。

23(正确)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

24(错误)电磁场是一种物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5(正确)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小,频率不变。

26(正确)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就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按照大爆炸理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各星球都离地球而远去,由此可以断言27(正确)1地球上接收到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波长要变长。

28(错误)2地球上接收到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波长要变短。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13.5 光的衍射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13.5 光的衍射

用单色光照射小孔,随着圆孔的逐渐减小,屏上先后有何变化? 提示:圆形亮斑→光源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明暗相间的圆环(衍 射图样)。
3.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在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 要小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 4.光的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的关系 光的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当光的波长比障碍物或孔小得 多时,光可以看成沿直线传播;在孔或障碍物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 甚至比波长还要小时,衍射现象就十分明显。 5.衍射光栅 由许多等宽的狭缝等距离地排列起来形成的光学元件。狭缝的 个数越多,衍射条纹的宽度越窄,亮度越大。
类型一 类型二
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认识 【例2】 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的干涉现象遵循波的叠加原理,衍射现象不遵循波的叠加原 理 B.光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衍射条纹是黑白相间的 C.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衍射现象不能说明这一 点 D.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 点拨:准确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产生原因,条纹形状与特 点等内容是正确分析本题的关键。
一二三
特别警示①缝变宽,衍射角增大,距离增大,能量消耗增大,而光能分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范围变宽,所以亮条纹的亮度降低。
②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跟入射光的波长及单缝宽度有
关,入射光波长越长,单缝越宽,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离就 越大。
③用白光做单缝衍射时,中央亮条纹是白色的,两边是彩色条纹,
中央亮条纹仍然最宽、最亮,其中最靠近中央的色光是紫光,最远 离中央的是红光。
一二三
二、光的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的比较
种类 项目
单缝衍射
双缝干涉
产生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 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 条件 长小或跟波长差不多 恒定的两列光波相遇叠加

13.3 光的干涉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3)

13.3   光的干涉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3)

13.3光的干涉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会观察与描述光的双缝干涉现象,认识单色光双缝干涉条纹的特征。

(2)知道单色光双缝干涉亮、暗条纹形成的原理。

(3)知道产生光的干涉现象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观察分析,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2)尝试运用波动理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

(3)体验观察到光的双缝干涉以支持光的波动说的假说上升为理论的方法。

(4)通过机械波的干涉向光的干涉迁移,经历知识同化、抽象建模的物理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欣赏光现象的奇妙和谐。

(3)了解光干涉现象的发现对推动光学发展的意义。

2、教学重点1.观察与描述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2.双缝干涉中波的叠加形成的明暗条纹的条件及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用波动理论解释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在光的折射一课中,从实验中得出的折射定律1212sin sin n θθ=与从惠更斯原理得出的结论形式一致,是否可以推测光可能是一种波?学生思考与交流后得到:如果光是一种波,则要有波的特征现象作实验支持.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因此可以用光是否具有干涉现象来判断光是不是一种波。

右图是两列水波某时刻干涉的示意图,S 1、S 2是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实线代表波峰,虚线代表波谷,直线OO '是S 1S 2的中垂线,在此时刻介质中a 点为两波谷叠加,b 点、、、为波峰与波谷叠加,c点为两波峰叠加,d点是处于某种中间状态的叠加。

问:a b c d 中哪些是出现振动加强的地方,哪些是出现振动减弱d 地方,哪些是出现振动加强和减弱的中间过渡状态?设问:b点位于什么位置呢?既然S1S2到d点的路程差为零,根据波动理论,两波源在d点处激起的振动总是一致的,虽然该时刻是中间状态的叠加,但两列波在d点处的叠加,激起d点的振动的振幅(教师强调是振幅最大,而非位移最大,即使是振动加强的点,也有位移为零的时候)仍为最大,故d点还是振动加强的地方。

人教版(2023)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3)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3)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教学设计1. 引言本教学设计针对人教版(2023)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进行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该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2.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 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性必修3全册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单元一:力学- 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体的平衡条件- 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实验和应用-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探究、小组讨论3.2 单元二:运动学-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运动状态的变化-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物体的匀速、匀加速运动- 课堂讲授、问题解答、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任务3.3 单元三:热学- 热现象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热传递与保温- 课堂讲授、实验探究、计算练、小组合作任务3.4 单元四:电学- 电荷和电场- 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电流和电阻-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课堂讲授、实验操作、问题解答、小组讨论3.5 单元五:光学- 光的传播和成像- 光的衍射和干涉- 光的色散和折射- 光的谱分析和光的应用- 课堂讲授、实验探究、计算练、小组合作任务4.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质量,可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文件记录等;-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作业和测试评价:通过作业和测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项目评价:根据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考试评价:根据学生的考试表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绩。

5. 教学资源及参考资料- 人教版(2023)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教材- 实验器材和材料- 多媒体教学资源- 相关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6. 总结本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人教版(2023)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的内容。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辅助材料:收集光的折射现象的相关图片、图表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玻璃棒、水、三棱镜等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4.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以便学生在实验和小组讨论时能够有合适的环境。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思考光的折射定律在其中的应用。
(3)邀请光学实验设备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专家进行讲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组织学生进行光的折射主题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导入环节采用提问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光的折射定律时,学生可能会对光速变化、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此外,进行实验时,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存在困难。此外,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也是学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科版选修3-4》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光的折射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全章》教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全章》教案

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全教案11.1简谐运动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2.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与位移的概念容易混淆;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的变化课型:启发式的讲授课教具:钢板尺、铁架台、单摆、竖直弹簧振子、皮筋球、气垫弹簧振子、微型气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引入]我们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的运动——简谐运动。

1.机械振动振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请举例说明什么样的运动就是振动?[讲授]微风中树枝的颤动、心脏的跳动、钟摆的摆动、声带的振动……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振动。

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的实验,注意边看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演示实验](1)一端固定的钢板尺[见图1(a)](2)单摆[见图1(b)](3)弹簧振子[见图1(c)(d)] (4)穿在橡皮绳上的塑料球[见图1(e)]{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各不相同:运动轨迹是直线的、曲线的;运动方向水平的、竖直的;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的、不同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归纳}物体振动时有一中心位置,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动是机械振动的简称。

2.简谐运动简谐运动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学习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演示实验:气垫弹簧振子的振动[讨论] a.滑块的运动是平动,可以看作质点b.弹簧的质量远远小于滑动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一个轻质弹簧联接一个质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c.没有气垫时,阻力太大,振子不振动;有了气垫时,阻力很小,振子振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第4节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_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第4节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_教案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2.了解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验事实以及实验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2.知道某一物质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规律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介绍讲解,使学生了解科学真知的得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得到纠正与修正。

2.通过相关理论的实验验证,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了解电子衍射实验,使学生了解创造条件来进行有关物理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教学难点】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分立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

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

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是具有粒子性的,那么,实物粒子是否也会同时具有波动性呢?二、新课教学(一)粒子的波动性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考虑到普朗克能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成功,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他认为,“整个世纪以来(指19世纪)在光学中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如果说是过于忽视了粒子的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实物的理论中,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粒子的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忽略了波的图象呢?”1.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之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一个质量为m的实物粒子以速率v运动时,即具有以能量ε和动量p所描述的粒子性,同时也具有以频率v和波长l所描述的波动性。

而且v=εℎ,λ=ℎp。

后来,大量实验都证实了:质子、中子和原子、分子等实物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并都满足德布罗意关系。

结论:一切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高中物理选修34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4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4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线的直线传播原理和规律;
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概念和术语;
3. 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和规律;
2.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
1.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教学准备:
1. 教材《物理》选修34;
2. 实验装置:反射和折射的实验装置;
3. 教学软件:相关光学模拟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平面镜反射和介绍光线传播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讲解(10分钟)
1. 讲解光线的直线传播规律,包括光的传播的方向规律和光速的变化规律;
2. 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现象的解释和实际应用。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平面镜反射和折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讨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规律。

四、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和规律,以及反射和折射现象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和实验规律的掌握,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和规律,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验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现象。

高中物理第六章相对论第3节相对论时空观时间、长度的相对性教案教科版选修3_4

高中物理第六章相对论第3节相对论时空观时间、长度的相对性教案教科版选修3_4

三、时间、长度的相对性教学目标1.理解“同时”的相对性2.通过推理,知道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和长度的相对性 3.了解时空相对性的验证4.了解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物理时空观的主要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难点:相对论的时空观 设计思想本节的重点是以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原理为基础,通过对一些简单现象的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惊人的重要结论,并且所有推论都与事实很好的相符合。

其中“同时”的相对性比较抽象,不宜为学生理解,也是本节难点。

它是理解狭义相对论的关键概念,相对论中关于时空的新特性都与这一基本概念相关,许多有关相对论的佯缪以及对相对论理解上产生的种种疑惑,大都来源于对它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阐述清楚“同时”的相对性,以及它与其它相对论的结论和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个假设的内容。

(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狭义相对论的有关知识。

【课堂学习】学习活动一:“同时”的相对性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事件”的概念,在这里我们说的事件可以指一个婴儿的诞生,一个光子与观测仪器的撞击或闪电打击地面等等.请大家再举几个例子。

(光从光源发出,宇宙中某个星体的爆发,一个车辆的启动等都是“事件”。

)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分析,来看看经典物理和相对论对同时的理解有何不同。

问题1:车厢长为L ,正以速度v 匀速向右运动,车厢底面光滑,现有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球,从车厢中点以相同的速率v 0分别向前后匀速运动,(相对于车厢),问(1)在车厢内的观察者看来,小球是否同时到达两壁?(2)在地上的观察者看来两球是否同时到达两壁?分析:在车上的观察者看来,A 球经时间t A =02v L=02v LB 球经时间t B =02v L=02v L因此两球同时到达前后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第Ⅰ象限存在垂直于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Ⅲ现象存在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

一带负电的粒子从电场中的Q 点以速度v0沿x 轴正方向开始运动,Q 点到y 轴的距离为到x 轴距离的2倍。

粒子从坐标原点O 离开电场进入电场,最终从x 轴上的P 点射出磁场,P 点到y 轴距离与Q 点到y 轴距离相等。

不计粒子重力,为: (1)粒子到达O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之比。

答案:(1)在电场中,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Q 点到x 轴的距离为L ,到y 轴的距离为2L ,粒子的加速度为a ,运动时间为t,有①学生姓名 赖姗姗 年 级 高二 学 科 物理 上课时间教师姓名 田晋臣课 题 光复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 (4)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5)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6)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②设粒子到达O点时沿y轴方向的分速度为vyvy= at③设粒子到达O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α,有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α=45°⑤即粒子到达O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45°角斜向上。

设粒子到达O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运动的合成有⑥联立①②③⑥式得⑦(2)设电场强度为E,粒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 ⑧又F=qE ⑨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所受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⑩由几何关系可知⑪联立①②⑦⑧⑨⑩⑪式得⑫2.如图M-13所示,一个带电的小球从P点自由下落,P点距场区边界MN高为h,边界MN下方有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还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小球从边界上的a点进入电场与磁场的复合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从边界上的b点穿出,已知ab=L,求:(1)小球的带电性质及其电量与质量的比值;(2)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3)小球从P开始,第四次经过边界MN共需时间为多少?图M-13解: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重力和电场力平衡,电场力方向向上,电场方向向下,则小球带负电,有mg=Eq比荷=.(2)粒子由a到b运动半周,由其受力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有qvB=mmgh=mv2L=2R联立可得B==.(3)小球从P开始,第四次经过边界MN共需时间为t=3+2=3+.光的折射1. 在水中的潜水员斜看岸边的物体时,看到的物体( )A.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B.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C.跟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一样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到直角棱镜的AB面上,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4,则这束光进入棱镜后的光路图应为下图中的( )解析:因为n=1.4,所以根据sinC=知临界角等于45°.光线垂直AB面射入,在AC面入射角为60°>45°,发生全反射.A错误.光线经AC面全反射后射到BC面时入射角为30°<45°,在该介面上既有反射现象又有折射现象,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C错误.答案:D3.如图,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

己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

此玻璃的折射率为A.B.1.5 C. D.2C 解析:如图,为光线在玻璃球内的光路图.A、C为折射点,B为反射点,作OD平行于入射光线,故,所以,玻璃的折射率全反射4. 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所示,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在玻璃砖的右侧且与MN垂直.一光束沿半径方向与OO′成θ=30°射向O 点,光屏PQ区域出现两个光斑.当θ逐渐增大到45°时,光屏上的两个光斑恰好变成一个.试求:①圆形玻璃砖材料的折射率n;②当光束沿半径方向与OO′成θ=30°射向O点时,光屏PQ区域两个光斑的距离.学科问题:1.对概念理解不清晰2.对公式的运用以及几何关系的结合不熟练学生问题:1.计算能力不达标2.不理解公式的由来以及其相关的意义、变形3.对物理题目整个模型的建立不熟悉1.光线由媒质A射向媒质B,入射角i小于折射角γ,由此可知()A、媒质A是光疏媒质;B、光在媒质A中速度比在媒质B中大;C、媒质A的折射率大于媒质B的折射率;D、光从媒质A进入媒质B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答案:C2. 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定律.专题:光的折射专题.分析:根据折射定律垂直于射向界面的光线不发生偏折,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折射角变小.解答:A、垂直射向玻璃时,光线不发生偏折,到达玻璃底面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发生反射,没有折射光线.故A有可能,A正确;B、由空气射向玻璃,时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没有折射光线.故B错误;C、若光线到达玻璃的底面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但应该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玻璃中的入射角,故C错误;D、由空气射向玻璃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但应该玻璃中的折射角小于空气中的入射角,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求解3. 如图所示,AOBC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半径R=10cm 的四分之一圆弧,AB与竖直屏MN垂直,屏上D点为AB延长线与MN的交点,AD=R.某一单色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已知该介质对此光的折射率为n=,求屏MN上光斑与D的距离.考点:光的折射定律.专题:光的折射专题.分析: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由几何知识可求得屏MN上光斑与D的距离.解答:解:由折射定律得n==解得折射角r=60°又DO=2R故屏MN上光斑P与D的距离PD=DOtan30°=2R•=答:屏MN上光斑P与D的距离为.点评:本题首先要能正确作出光路图,并能正确应用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结合进行解题.4. 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当入射角为60时,折射光线与发射光线恰好垂直。

求:光在该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是多少?(v=1.73×108m/s)解析: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1.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当入射角为60º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求该玻璃砖的折射率解析: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可知,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所以,玻璃的折射率为2.已知水、水晶、玻璃和二硫化碳的折射率分别为1.33、1.55、1.60和1.63,如果光按下面几种方式传播,可能发生全反射的是( )A.从水晶射入玻璃B.从水射入二硫化碳C.从玻璃射入水中D.从水射入水晶答案:C3. 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两条平行单色红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1的入射点A为圆柱面的顶点,光线2的入射点为B,∠AOB=60°,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①求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大?②求两条光线经圆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答案:①由n=c/v得v=×108m/s=1.73×108m/s②如图所示,光线1不偏折.光线2入射角i=60°.sin r==,r=30°,i′=60°-r=30°.sin r′=nsin i′=,r′=60°,由正弦定理,得OC=R,则d=OC·tan 30°=R.查漏补缺1.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A.na>nb B.na<nb C.va>vb D.va<vbAD光的折射定律.【分析】由图看出,两束光的入射角相同,玻璃对单色光a的折射角小于b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分析折射率的大小关系,由v=分析光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解答】解:A、B由图看出,两束光的入射角i相同,玻璃对单色光a的折射角小于b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n=得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玻璃对b的折射率,即有na>nb.故A正确,B错误.C、D由v=分析得到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即有va<vb.故C错误,D正确.故选A2.如图所示,AOB为扇形玻璃砖,一细光束照射到AO面上的C点,入射光线与AO面的夹角为30°,折射光线平行于BO边,圆弧的半径为R,C点到BO面的距离为,AD⊥BO,∠DAO=30°,光在空气中国的传播速度为c,求①玻璃砖的折射率及光线在圆弧面上出射时的折射角;②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解答】解:①光路如图所示,由于折射光线CE平行于BO,因此光线在圆弧面上的入射点E到BO的距离也为,则光线在E点的入射角α满足sinα=,得:α=30°由几何关系可知,∠COE=90°,因此光线在C点的折射角为:r=30°由折射定律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由于光线在E点的入射角为30°,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在E点的折射角为60°.②由几何关系可知,CE==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为:v=因此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为:t==答:①玻璃砖的折射率是,光线在圆弧面上出射时的折射角是60°;②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是.举一反三(考虑要全面)1.如图所示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形棱镜的横截面图,圆弧CD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周,圆心为O.光线从AB面上的M点入射,入射角i=60°,光进入棱镜后恰好在BC面上的O点发生全反射,然后由CD面射出.已知OB段的长度l=6cm,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求:①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②光从M点传播到点O所用的时间t.【解答】解:①(5分)光线在AB面上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得:在BC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那么,由几何关系可知:联立解得:②(5分)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从M到O所用的时间2. 如图所示,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o,斜边AB=a。

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与AC方向成45o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 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