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湿度的观测与测量

合集下载

大气中的气象观测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

大气中的气象观测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

大气中的气象观测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天气对于我们的日程安排和出行计划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预测和了解天气情况,气象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状况。

一、温度观测温度是气象观测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常用的温度观测仪器是温度计。

根据观测范围和准确度的要求,温度计有多种类型,例如普通气温计、温度计穿插计及红外线测温仪等。

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直射日光、防止风速过大以及避免近距离热源的干扰,以获取准确的温度数据。

二、湿度观测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指标,也是影响人体舒适度和农林渔业等行业的重要因素。

湿度观测仪器常用的是湿度计,主要有干湿球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等。

观测时需要注意设备的放置高度和环境条件的稳定,避免附近有水源或者引起湿度改变的其他物体。

三、气压观测气压是大气中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是天气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常用的气压观测仪器是水银气压计和无汞气压计。

观测时需保持气压计垂直并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尽量避免人为操作对气压计产生错误读数。

四、风向观测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对于气象和航海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风向观测仪器是风向标和风向传感器。

观测时需确保风向标稳定且不受高楼、树木等物体的遮挡,以获得准确的风向数据。

五、风速观测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气流通过的距离,常用的风速观测仪器是风速计。

根据实际需要,有迎风式风速计、热线风速计等多种类型。

观测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速计,并尽量避免大风和风向改变时进行观测,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六、降水观测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以液体或固态形式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常用的降水观测仪器是雨量计。

雨量计的常见类型有翻斗式雨量计、浮动球式雨量计等,观测时需注意观察量表的精细度,并将观测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七、云量观测云量是指天空中云量的百分比,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有重要意义。

观测云量通常使用肉眼观测和自动观测相结合的方式。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件02空气温度、湿度观测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件02空气温度、湿度观测

2. 最高温度表
最高温度表也是一种水银温度表。用以测定一定时间内 的最高温度。它与普通温度不同的地方在于球部。最高 温度表的球部有一玻璃针,伸入毛细管,使球部与毛细 管之间形成一窄道。温度升高时,球部水银体积膨胀, 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因而水银柱就在狭管处 断裂,于是狭管以上这段水银柱的顶端,就保持在过去 一段时间内温度表所感受到的最高温度示度上。最高温 度表为了防止重力作用,应水平安放,为了防止水银柱 滑向头部,也可将头部稍放高一点。
测温原理
水银和酒精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热胀冷缩的特性。水 银和酒精相比较,具有导热快,比热小,易提纯,沸点 高(356.9℃)蒸汽压小,不与玻璃发生浸润作用等优 点,所以用水银用感应液的温度表灵敏度和精确度都较 高。但是由于水银冰点比酒精高(-38.9℃),测定低 温不适宜,而酒精冰点低(-117.3℃),用来测定低 温比较好。但酒精本身具有膨胀系数不够稳定,纯度较 差,容易蒸发,以及与玻璃起浸润作用等缺点,所以一 般情况下,不使用酒精温度表,只有在气温低于-36℃ 时,才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使用酒精温度表。 因此,除了最低温度表用酒精作为感应液外,一般温度 表多用水银。
百叶箱分大小两种,大百叶箱是安装温度、湿度自 记仪器的,小百叶箱是安装干湿球和最高、最低温 度表的。
箱内仪器的安装 小百叶箱内的各种温度表都安 置在箱内特制的铁架上,干湿球温度应垂直固定在铁 架两侧,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离地面1.5米,湿 球的下方是一个带盖的水盂,水盂口离湿球约3厘米, 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通过杯盖上的狭 缝引入水盂内。
3. 最低温度表
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最低温度,用最低温度表。 它的构造特点是:毛细管较粗,内贮透明的酒精,在 毛细管内酒精中有一个哑铃形的玻璃游标。当温度下 降时,酒精柱收缩,由于酒精柱顶端与游标接触时, 其表面张力作用,带动游标下降;当温度上升时,酒 精膨胀,酒精柱可以经过游标周围慢慢向前流动,而 游标因顶端对管壁的摩擦力及本身的重力作用,仍停 留在原位不动,因此它可以指示出一定时间间隔内曾 经出现过的最低温度。

空气湿度小实验报告

空气湿度小实验报告

空气湿度小实验报告引言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程度,是气象学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了解空气湿度对我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空气湿度,探究空气湿度与温度、季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气象学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方法实验器材1. 湿度计2. 温度计3. 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打开湿度计和温度计,让其处于稳定状态。

2. 将湿度计和温度计分别放置在测试环境中。

3.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湿度计和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

4. 记录湿度计和温度计的读数,并填写在记录表格中。

5. 更改测试环境,如调整室内温度、户外温度等。

6. 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数据。

7. 回到实验室,整理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首先,我们发现温度与空气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相同的季节下,随着温度的增加,空气湿度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水蒸气的逸出速度增快,从而增加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其次,我们观察到季节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在夏季,湿度通常比较高,而在冬季,湿度会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夏季高温下蒸发水份较多,而冬季气温较低,湿度较低。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地理位置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在同一季节下,不同地区的空气湿度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的湿度通常比内陆地区高,这是因为海洋饱和蒸汽会通过海风被带到沿海地区,使其湿度相对较高。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温度与空气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温度升高会导致空气湿度增加。

2. 季节对空气湿度有较大的影响,夏季湿度较高,冬季湿度较低。

3. 地理位置对空气湿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沿海地区的湿度通常较高。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正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气象观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防雾霾、防干燥等措施,保障身体健康。

改进意见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仅考虑了温度、季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湿度的观测与求算方法实验报告

湿度的观测与求算方法实验报告

湿度的观测与求算方法实验报告好嘞,以下是一篇关于湿度的观测与求算方法的实验报告: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湿度这个有点神秘又超级重要的玩意儿。

湿度啊,就像天气的一个小秘密,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咱先来说说怎么观测湿度。

这就好比是我们要抓住这个小秘密的尾巴。

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用湿度计啦!那小小的仪器,就像一个小侦探,能帮我们把湿度的情况摸得透透的。

你把它放在那里,它就能乖乖地告诉你湿度是多少。

是不是很神奇?然后呢,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哦。

比如说,你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

如果感觉空气闷闷的,好像有一层潮气在身边,那大概率湿度是比较高的啦。

这就好像你能感觉到有只小猴子在你身边蹦跶,那就是湿度在捣乱呢!那怎么求算湿度呢?这可就有点技术含量啦。

咱可以通过一些公式和数据来算。

就像是解一道有点复杂的数学题,但别怕,咱一步步来。

比如说,可以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来计算。

湿球温度计就像是湿度的小跟班,它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呢。

通过对比干球和湿球的温度差,再结合一些公式,就能算出湿度啦。

这感觉就像是在玩一个解谜游戏,找到线索就能揭开湿度的真面目。

还有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还有更高级的仪器和方法呢。

就像我们有了更厉害的武器去对付湿度这个小怪兽。

想想看,如果我们能准确地知道湿度,那对我们的生活可有大帮助啦。

比如在潮湿的天气里,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防潮措施,免得东西发霉;在干燥的季节,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湿度,让自己更舒服。

总之啊,湿度的观测与求算方法可不是随便玩玩的,这可是很重要的呢!我们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去了解它,掌握它的脾气,这样才能和它好好相处呀!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湿度的小专家,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舒适!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湿度也挺有意思的?赶紧去试试这些方法,看看你能不能抓住湿度的小秘密吧!。

3、空气湿度的观测

3、空气湿度的观测

n
8
11
附表 附表5 附表5
△tw(℃) -0.4 -0.7
tw+△tw 1.0 -8.9
e(hpa) 4.4 0.5
U(%) 54
12
Td (℃) -4.3 -30.0
湿球结冰
表1
表2
利用干湿球查出订正参数n值
本站气压值
根据湿球型号查附表得到△ tw
表1
tw+△ tw
得 e、U、Td
表2
用气温和相对湿度反查t、Td:
• 相对湿度(U)——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 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取整 数。
• 露点温度(Td)——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 的条件下,降低气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以摄氏 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测定湿度度表 毛发湿度表 毛发湿度计 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三、湿球温度表的使用
•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 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 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 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 球部向下,干球在东, 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 地面1.5m高。湿球温度 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 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 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 球球部约3cm,杯中盛 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 蒸馏水),供湿润湿球 纱布用。
三、安装、观测和记录、维护
1、安装
凡冬季使用毛发湿度表作正式记录的气象站,应 配备两个毛发湿度表,并妥为保管。在气温降到10.0℃的多年平均日期以前约一个半月内,用软 刷蘸蒸馏水对毛发湿度表的毛发进行预湿,并将 两个毛发湿度表都安装好。一个作为现用表垂直 地悬挂在温度表支架的上横梁上,表的上部用螺 钉固定;另一个固定在百叶箱南壁上或备份百叶 箱内。若现用毛发湿度表出现故障,可将备份毛 发湿度表安装到温度表支架上。

空气湿度的观测与查算

空气湿度的观测与查算
在表1(湿球结冰部分,p16)找出干球温度-4.2栏,在此栏中找到 tw=-5.6,与它并列的e=3.0hPa,U=67%,td=-9.4℃
例2:t=17.6(℃),tw=13.2(℃),P=997.5(hPa)
在表2(湿球未结冰部分,p96)找出干球温度17.6栏,在此栏中找到 Tw=13.2,与它并列的e=12.2hPa,U=61%,td=9.9℃
观测时间:
毛发表 (%)
气压:
气象观测场 毛发表 (%)
干球
湿球
最高
最低
干球
湿球
最高
最低
湿度计 :湿度计是自动记录相对湿度连续变化的仪器,它由感 应部分(脱脂人发)、传动机械(杠杆曲 )、自记部分(自记 钟、纸、笔)组成。
通风干湿表:通风干湿表主要用于野外考察或自动气象站在气 温或湿度采集出现故障时进行补测时使用。 它由干湿球温度表、通风装置、金属管套、双层保护管和 上水滴管等组成。其作用、原理与百叶箱干湿球温度表基本相 同。 主要不同: 温度表球部装在与风扇想通的管形套管中,利用机械或电 动通风装置,使风扇获得一定转速,球部处于≥2.5m/s的恒 定速度的气流中。 由于球部双层金属护管表面镀有镍或铬,还良好的反射体, 能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
课前准备
(1)地温四组 遮蔽地、水浇地、沙地、裸地。
(2) 百叶箱 清洗及仪器摆置。 (3)温度表调试: 地面最低、最高。百叶箱最低、最高 湿球蒸馏水 (4)演示仪器:毛发湿度表、湿度计 湿度查算表 最后一组读数后撤仪器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干湿球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和湿度计的构造原 理和安装使用方法; 2、掌握空气湿度观测、查算和记录整理方法。
查算方法: 若气压不是1000hPa 表1或表2,则必须对湿球温度进行气压订正。 Twn 订正方法: 表3 tw P,n △tw 先在干球温度栏中找出与 并列的订正参数 n(在首行或末行), 然后用n值和当时的本站气压(个位数四舍五入)在表3中查出 Tw’=tw+△tw 湿球温度订正值△tw。当气压P<(>)1000hPa时,△tw为正 值,将在湿球温度tw加上(减去)此值。再用干球温度和订正后 表1或表2 t,tw’e,U,td 的湿球温度tw,从表2(或表1)中查取其他数值。 例3:t=12.4(℃),tw=6.5(℃),P=1018.4(hPa)

气象数据的测量

气象数据的测量

1.3.表示湿度的常用方法
• ⑴ 用质量方法表示湿度,使用绝对湿度(a),它表示空气中 水汽的绝对含量,单位用克/立方米表示 • ⑵ 用对比的方法表示湿度,使用相对湿度(f),它是水 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的比值,即f=e/E*100% 注:空气中可容纳水汽,空气中水汽的压强称为水汽压;在一定温
度下水汽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时的空气叫做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 压叫饱和水汽压.
气象气候数据的测量
.
气象气候要素
• 气候要素是用来说明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 量和基本天气现象,也被称作气象要素。 如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 雷暴、雾、辐射、云量云状等等。
一.湿度的观测
1.1空气湿度的定义
• 概念:空气湿度,简称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汽 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 地面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米高度处的 湿度.
4.1降水现象的观测
• 就是把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雹等 降水形式用符号记录下来.
4.2降水量的观测
• 降水量:降水在水平面上未经蒸发,渗透,流失
所积累的水层厚度,以毫米为计算单位。 • 降水量的观测,一般用雨量筒和雨量杯来测定。
•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定义为风向,共分16个方位。 • 方法一:用旗子或烟柱来测定风向(先确定所在位置的方位) 观测风向的时候,人站在风向杆下面,注视风物体在两分钟内摆 动的范围,确定它的中间位置,即为当时的风向。 • 方法二:利用电接风向风速仪观测 在指示器前观测两分钟。
2.2风向的记录
.
.
风向的记录采用符号来记,如东风记E,西南风记SW,北西北风记NNW
1.4 常用测湿仪器
• • • • • 干湿球湿度表 毛发湿度表和湿度计 露点湿度表 电学湿度表 电磁辐射吸收湿度表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篇一: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一、引言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参数,对气象、环境、农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日测则是指对某一天的气象数据进行观测和记录。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空气湿度和日测的数据,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湿度计、气象仪2. 实验步骤:a. 在不同的时间点(例如早上9点、中午12点、下午3点和晚上6点)分别测量空气湿度。

b. 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点使用气象仪进行日测,记录气温、风速等数据。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空气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早上的空气湿度较高,因为夜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导致空气湿度升高。

而中午和下午的空气湿度较低,因为此时太阳升高,温度升高,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导致空气湿度降低。

晚上的空气湿度又会再次升高。

2.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气温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气温较高时,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导致空气湿度降低。

而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减慢,导致空气湿度升高。

3. 日测的其他气象数据,如风速、风向等也会对空气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更深入地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观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空气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与日测的气温有关。

2.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其他气象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来确定具体的影响因素。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测空气湿度和日测的数据,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其他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对气象、环境、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篇二: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空气湿度对日测的观测结果的影响。

空气湿度的观测与测量

空气湿度的观测与测量

空气湿度的观测与测量2020-3-15 14:30:51 来源:上海懿凌环境科技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寡亦即干湿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湿度。

湿度的大小经常使用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等表示。

公众天气预报中最经常使用的是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最大可能水汽含量)的百分比值。

它只是一个相对数字,并非表示空气中湿度的绝对大小。

在必然的气温条件下,必然体积的空气只能容纳必然量的水汽。

若是水汽量达到了空气能够容纳水汽的限度,这时的空气就达到了饱和状态,相对湿度为100%。

在饱和状态下,水分再也不蒸发。

高热的夏日碰到这种天气,人体分泌的汗水难以蒸发,感到闷热难以忍受。

反之,秋季有时也会碰到高温这只“秋老虎”,但由于度明显降低,人们满身淌汗却很少会有“闷”的感觉。

若是冬季碰到低温高湿天气,人们又会感到阴湿严寒。

空气中湿度过小,一样会令人感到不舒服。

南方人初到北方,沿海人咋去大西北,常会感到唇干口燥,乃至鼻出血。

固然,这是属于人的适应性问题了。

一样而言,相对湿度的日转变与气温的日转变相反,最大值出此刻日出前后,最小值出此刻下午2时左右。

固然,当某地的天气发生突变时,湿度的这种转变规律就会被破坏。

如高温低湿的午后,突然乌云翻腾,湿空气汹涌而至,本地的湿度就会迅速猛升。

相对湿度的年转变比较复杂,一般是多雨的季节湿度高,晴朗的天气湿度低,但各地的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和雨季情形差异专门大,难以归纳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电视观众朋友们必然会注意到,当要预报一场降水即将发生时,预报员常会给出一张高空形势预报图,图顶用红色箭头表示西南暖湿气流,用蓝色箭头表示来自北方的干寒气流,并预报说这两支气流将在某地域交汇,产生强降雨。

固然,这只是诸多降雨因素中的两个因素,是一种直观的图示。

只是,它至少说明了两个含义:其一,大气中的暖湿气流一样来自南方,干寒气流来自北方;其二,暖湿气流是产生降水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实验三空气湿度的观测

实验三空气湿度的观测

3、观测记录
读数时,视线要通过指针并与刻度盘垂直,读 出指针所在刻度线,取整数记录,也可轻击 现在读出你们面前的毛发湿度表 一下表架,或小心把指针向左轻拨一下,重 的读数,并记录观测时间。 读。毛发湿度表精度较差,只有当气温下降 到-10℃以下时才作正式记录使用,但要作订 正。
四、毛发湿度计


实验二: 空气湿度的测定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空气湿度的测定
一、概述
1、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几种常用测湿仪器构造和基本原理,掌 握百叶箱中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的 安装、观测和维护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湿度 查算表查算空气湿度;领会毛发湿度表和湿 度计测定湿度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仪器

1、构造:是自动记录相对湿度连续变化的 仪器,它由三部分组成: 感应部分:脱脂人发(40-42根),发束两 端用压板固定于支架上(增大灵敏度) 传动放大部分:杠杆 自记部分:自记钟、纸、笔
2、原理

相对湿度增大时,发束伸长,小锤下 降上曲臂压下曲臂,迫使笔杆与另一 端抬起,笔尖同时上移。

二、 通风干湿表

适宜于野外观测,它使用机械或电动通风, 通风速度大于等于2.5m/s,相应A值为 0.000662/℃,还配有防辐射装置,因 此测湿准确度较高。 测定前,把此表挂在测杆上,感应部分高 度1.5m。

通 风 干 湿 表 的 构 造
通 风 干 湿 表 的 构 造
观测方法

读数前4-5分钟,湿润湿球,上发条(13下) 开动风扇,空气由防护管吸入,经过中心 管,由顶部的排气口排出,可保持球部附 近风速稳定在2.5m/s,上发条后4-5分钟, 方可读数。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

空气湿度和日测的观测实验报告数据引言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是气象学中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日测是指每日对空气湿度进行观测的活动。

本文将针对空气湿度和日测的相关实验报告数据展开讨论。

实验目的1.理解空气湿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学习日测的方法和步骤。

3.分析观测数据,探究空气湿度与其他气象要素的关系。

实验方法1.选择适当的观测点,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使用专业的气象观测仪器,如湿度计、温度计等进行观测。

3.每天定时定点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实验步骤1.在选定的观测点进行环境调查,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植被等。

2.根据调查结果选择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

3.在观测时间开始前,确保观测仪器的准确性。

4.按照预定时间和频率进行观测,记录观测值。

5.结束观测后,及时整理和分析观测数据。

实验结果下面是一组观测数据的示例:观测时间空气湿度(%)8:00 6012:00 5016:00 55观测时间空气湿度(%)20:00 70实验讨论根据观测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空气湿度在一天中存在一定的变化,通常在早晨较高,午后较低,晚上略有回升。

2. 空气湿度与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地区和季节的空气湿度存在差异。

3. 空气湿度与降水量、云量等天气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湿度通常伴随着多云和降水。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空气湿度和日测的相关知识。

空气湿度作为重要的气象要素,对天气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日测观测,我们可以获取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和与其他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

希望今后能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些知识,为天气预测和气候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1] 气象学教程. (2005). 气象出版社.[2] Smith, J. K. (2010). Introduction to Meteorology. John Wiley & Sons.。

气象湿度观测实验报告

气象湿度观测实验报告

气象湿度观测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气象湿度来了解湿度对气象变化的影响,并探究气象湿度的测量方法与原理。

实验材料和设备:1. 湿度计:可采用干湿球湿度计或电子湿度计等。

2. 温度计:用于测量室内室外温度。

3. 水桶:用于浸湿湿度计的湿球。

4. 湿度记录表格:用于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湿度数据。

实验步骤:1. 将湿球置于水桶中,浸湿湿球。

2. 将干球和湿球湿度计分别放置在室内和室外的合适位置,并等待湿度计稳定。

3. 同时记录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4.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重复步骤3,记录多组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时间点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湿度变化趋势。

实验讨论:1. 湿度计的选择:干湿球湿度计和电子湿度计是常用的测量湿度的仪器。

干湿球湿度计利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的差异来计算湿度,而电子湿度计则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湿度。

在实验中,干湿球湿度计较为常见且操作简单,但电子湿度计精度更高并且通常集成了温度计功能。

2. 湿度影响因素:湿度受温度和水汽含量的影响。

随着温度升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容纳量增加,逐渐达到饱和,湿度也随之增加。

而湿度越高,蒸发速度越慢,容易造成人体不适感或加重疾病的发生。

3. 湿度与气象变化的关系:湿度是影响气象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湿度的增加会使空气更加潮湿,容易形成云、雨等降水现象。

而湿度的减少会导致空气干燥,易引发火灾和植物干旱等问题。

4. 湿度对人体的影响:相对湿度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呼吸系统,容易导致不适感或疾病。

适宜的湿度范围一般为40%~60%。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湿度对气象变化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不同时间点的湿度观测,我们可以根据湿度数据来预测气象变化,并且掌握湿度的测量方法与原理,为进一步研究和预测气象变化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1. 《气象学实验教程》2. 《气象学实验指导》。

四空气湿度的观测及查算

四空气湿度的观测及查算

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侯江涛商丘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实验一日照时数和光照度的观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测量光照度和日照时数常用仪器的构造和原理,要求学生掌握日照时数和光照度的观测方法,并能够利用观测的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二、实验原理(一)光照度的观测原理及仪器构造测量太阳光照度的仪器为照度计,它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

它由感应元件和测量仪表两部分组成。

感应元件是光电池,即硒或硅(硅光电池稳定性更好);测量部分是指示电流表。

观测原理是:当有一定光照度照射到光电池上时,便产生一定的电流,其大小与照射到该光电池上的光照度大小成正比,故可以根据产生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光照度的大小。

一般已将电流值换算成照度值,直接刻在电流表读数盘上,单位是勒克斯(lx)。

在农业上,使用照度计直接测量太阳辐射的光照度,只能大致反映作物生长与光照度的关系。

因为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红光与蓝光,其光亮感较差(光照度较小),但植物吸收利用率较高;而硅光电池对该光谱范围反应和灵敏度却不高(小于40%),对光亮感最强的黄绿光,植物有机体吸收利用较少,而硅光电池相对灵敏度反应高达100%。

因此,使用照度计测量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度有其不足之处。

但是,由于目前光在农业上的指标均使用光照度,其资料也多,并且照度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至今仍在农业气象观测中广泛应用。

(二)日照时间的观测原理及仪器构造日照时间的观测就是测定一个地区实际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也称日照时数,实照时间。

日照时间可谓农业生产中的引种、栽培提供依据。

测量日照时间的仪器为日照计。

乔唐式日照计由暗筒(其上有两个进光孔、隔光板、筒内有压纸夹,其底端封闭)和支架底座(其上有纬度刻度盘、纬度记号线、固定螺丝)组成。

乔唐式日照计是利用感光显影的原理,根据感光迹线长度来计算日照时间的。

太阳光线上、下午分别从暗筒不同进光孔射入筒内,到达预先装入暗筒内的日照纸上(其上面涂有感光剂),光线足够强时便在其上面留有感光迹线。

空气湿度 初中物理

空气湿度 初中物理

空气湿度初中物理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质量的百分比。

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即实际水蒸气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质量之比。

初中物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空气湿度。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干湿球法:将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挂在室内和室外,然后将两个温度计的球部包裹上纱布或棉布,使它们暴露在空气中。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温度计的读数。

由于纱布或棉布上的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所以室外的温度计读数会比室内的温度计读数低。

通过比较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可以计算出空气湿度。

2. 毛发湿度计:将一根干净的毛发悬挂在室内,使其暴露在空气中。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毛发的长度变化。

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毛发上凝结成水滴,所以毛发的长度会变短。

通过比较毛发的长度变化,可以计算出空气湿度。

3. 电子湿度计:使用电子湿度计可以直接测量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电子湿度计通常采用电容式或电阻式传感器来检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空气湿度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时间。

此外,空气湿度还会受到季节、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湿度的观测与测量2010-3-15 14:30:51 来源:上海懿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寡亦即干湿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湿度。

湿度的大小常用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等表示。

公众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是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最大可能水汽含量)的百分比值。

它只是一个相对数字,并不表示空气中湿度的绝对大小。

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只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

如果水汽量达到了空气能够容纳水汽的限度,这时的空气就达到了饱和状态,相对湿度为100%。

在饱和状态下,水份不再蒸发。

高热的夏季遇到这种天气,人体分泌的汗水难以蒸发,感到闷热难以忍受。

反之,秋天有时也会遇到高温这只“秋老虎”,但由于度明显降低,人们浑身淌汗却很少会有“闷”的感觉。

如果冬天遇到低温高湿天气,人们又会感到阴湿寒冷。

空气中湿度太小,同样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南方人初到北方,沿海人咋去大西北,常会感到唇干口燥,甚至鼻出血。

当然,这是属于人的适应性问题了。

一般而言,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小值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

当然,当某地的天气发生突变时,湿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就会被破坏。

如高温低湿的午后,突然乌云翻滚,湿空气汹涌而至,当地的湿度就会迅速猛升。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比较复杂,通常是多雨的季节湿度高,晴朗的天气湿度低,但各地的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和雨季情况差异很大,难以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电视观众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当要预报一场降水即将发生时,预报员常会给出一张高空形势预报图,图中用红色箭头表示西南暖湿气流,用蓝色箭头表示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并预报说这两支气流将在某地区交汇,产生强降雨。

当然,这只是诸多降雨因素中的两个因素,是一种直观的图示。

不过,它至少表明了两个含义:其一,大气中的暖湿气流一般来自南方,干冷气流来自北方;其二,暖湿气流是产生降水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事实上,空气中的水汽一部分来自其下垫面上江河湖泊和潮湿土壤的蒸发,另一部分(在许多情况下是主要的一部分)则来自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洋面。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因此,偏南或西南气流一般携带有暖湿空气,而西北气流是干冷空气的同义语。

由春至夏,高温高湿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北挺进,我国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

由秋至冬,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步步南侵,我国又自北向南先后经历低温低湿的少雨时光。

中国加湿器网提供空气湿度观测空气湿度即是空气的干湿程度。

根据不同需要,通常分别以绝对湿度、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表示。

它的大小和增减,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云、雾、降水等现象的生消演变。

气象部门测定的空气湿度有好几种,包括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和露点等。

相对湿度是其中最常用的。

相对湿度的单位是百分数(%),空气中没有水汽时相对湿度为零,空气中容纳水汽已达到最大限度时(称为空气已经饱和),相对湿度就是100%。

测量空气湿度通常用干湿球温度表。

它是两支同样的温度表,干球温度表用来测量气温;湿球温度表的水银球用湿润纱布包裹着,纱布下端浸在水盂里。

使湿球纱布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因而称为湿球温度表)。

湿球纱布上的水在空气没有达到饱和时会不断蒸发。

蒸发的快慢决定于空气相对湿度:湿度大时蒸发慢,湿度小时蒸发快。

湿度是100%时,空气中所含水汽已饱和,水分停止蒸发。

水分蒸发是要消耗热量的,这样湿球温度表的读数就会减小。

因此,除了空气饱和,即相对湿度为100%(此时湿球温度表的读数和干球温度表一样)以外,干球温度表的读数总比湿球温度表的读数要高。

两者差值越大表示空气越干燥,相对湿度越低。

因此利用干湿球温度差使可以知道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

利用气象部门已出版的对照表册,可以很方便地查用所需数据。

湿度的测量发湿度表(计)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或干湿程度,在气象观测中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三种物理量表示。

1) 水汽压(e):是水汽在大气总压力中的分压力。

它表示了空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的大小,以毫巴为单位。

空气吸收水汽有一定限量,达到了限量就不再吸收,这个限量叫“饱和点”。

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点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或称最大水汽张力)。

饱和水汽压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在同一温度下,纯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要小于纯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

2) 相对湿度(rh):湿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的百分比,即rh =(e/E)* 100%相对湿度的大小能直接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相对程度。

空气完全干燥时,相对湿度为零。

相对湿度越小,表示当时空气越干燥。

当相对湿度接近于100%时,表示空气很潮湿,越接近于饱和。

3) 露点(或霜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形象地说,就是空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本是个温度值,可为什么用它来表示湿度呢?这是因为,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

所以露点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

测定湿度的仪器常用的有干湿球温度表,毛发湿度表(计)和电阻式湿度片等。

a) 干湿球温度表:用一对并列装置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温度表,一支测气温,称干球温度表,另一支包有保持浸透蒸馏水的脱脂纱布,称湿球温度表。

当空气未饱和时,湿球因表面蒸发需要消耗热量,从而使湿球温度下降。

与此同时,湿球又从流经湿球的空气中不断取得热量补给。

当湿球因蒸发而消耗的热量和从周围空气中获得的热量相平衡时,湿球温度就不再继续下降,从而出现一个干湿球温度差。

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

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大,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慢,湿球温度降得越少,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小。

当然,干湿球的温差的大小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湿球附近的通风速度、气压、湿球大小、湿球润湿方式等有关。

可以根据干湿球温度值,并将一些其它因素考虑在内,从理论上推算出当时的空气湿度来。

干湿球温度表是当前测湿的主要仪器,但不适用于低温(-10℃以下)使用。

b) 发湿度表(计):利用脱脂人发(或牛的肠衣)具有空气潮湿时伸长,干燥时缩短的特性,制成毛发湿度表或湿度自记仪器,它的测湿精度较差,毛发湿度表通常在气温低于-10℃时使用。

c) 电阻式湿度片:利用吸湿膜片随湿度变化改变其电阻值的原理,常用的有碳膜湿敏电阻和氯化锂湿度片两种。

前者用高分子聚合物和导电材料碳黑,加上粘合剂配成一定比例的胶状液体,涂覆到基片上组成的电阻片;后者是在基片上涂上一层氯化锂酒精溶液,当空气湿度变化时,氯化锂溶液浓度随之改变从而也改变了测湿膜片的电阻。

这类元件测湿精度较干湿表低,主要用在无线电探空仪和遥测设备中。

d) 薄膜湿敏电容: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介质的电容器,因吸收(或释放)水汽而改变电容值。

它精巧,性能优良,常用在探空仪和遥测中。

e) 露点仪:能直接测出露点温度的仪器。

使一个镜面处在样品湿空气中降温,直到镜面上隐现露滴(或冰晶)的瞬间,测出镜面平均温度,即为露(霜)点温度。

它测湿精度高,但需光洁度很高的镜面,精度很高的温控系统,以及灵敏度很高的露滴(冰晶)的光学探测系统。

使用时必须使吸入样本空气的管道保持清洁,否则管道内的杂质将吸收或放出水分造成测量误差。

湿度:湿度就是指空气中湿气的含量.物理定义:空气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相对湿度:实际空气的湿度与在同一温度下达到饱和状况时的湿度之比值。

单位:%相对湿度过(RH)= Ma/Mg * 100% / tMa = 空气中水的含量Mg = 该空气可含水的最大容量t= 温度同样体积空气的含水饱和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越高,空气含水饱和度越高。

绝对湿度: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与湿空气的总体积之比。

露点温度:在给定的压力下,混合比为γ的湿空气被水饱和时的温度。

在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等于混合比为γ的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

露点:指空气中饱和水汽开始凝结结露的温度,在100%的相对湿度时,周围环境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越小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结露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意味着空气越干燥,露点不受温度影响,但受压力影响。

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下产生的压力,饱和水汽压间接反映大气中的水汽压力,是温度的系数,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容量水分子数量越多;反之,越少。

饱和差: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之差,间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单位hPa。

d=E-e ,d=0,r=100%。

在讨论水面蒸发强度时,多用饱和差,因饱和差的大小表示水分的蒸发能力,气温越高,饱和差越大,则蒸发进行的越强烈;气温越低,饱和差越小,蒸发进行缓慢。

混合比:湿空气中所含的确定气体质量与它共存的干空气质量之比。

比湿: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体积与干空气的分体积之比。

体积比:水蒸气摩尔数与总摩尔数之比水蒸气摩尔分数:水蒸气摩尔数与总摩尔数之比水蒸气分压:湿气(体积为V,温度为T)中的水蒸气相同V、T条件下单独存在时的压力湿度:湿度就是指空气中湿气的含量.物理定义:空气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相对湿度:实际空气的湿度与在同一温度下达到饱和状况时的湿度之比值。

单位:%相对湿度过(RH)= Ma/Mg * 100% / tMa = 空气中水的含量Mg = 该空气可含水的最大容量t = 温度同样体积空气的含水饱和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越高,空气含水饱和度越高。

绝对湿度: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与湿空气的总体积之比。

露点温度:在给定的压力下,混合比为γ的湿空气被水饱和时的温度。

在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等于混合比为γ的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

露点:指空气中饱和水汽开始凝结结露的温度,在100%的相对湿度时,周围环境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越小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结露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意味着空气越干燥,露点不受温度影响,但受压力影响。

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下产生的压力,饱和水汽压间接反映大气中的水汽压力,是温度的系数,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容量水分子数量越多;反之,越少。

饱和差: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之差,间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单位hPa。

d=E-e ,d=0,r=100%。

在讨论水面蒸发强度时,多用饱和差,因饱和差的大小表示水分的蒸发能力,气温越高,饱和差越大,则蒸发进行的越强烈;气温越低,饱和差越小,蒸发进行缓慢。

混合比:湿空气中所含的确定气体质量与它共存的干空气质量之比。

比湿: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体积与干空气的分体积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