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篇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篇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教材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P106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3、通过合作交流,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的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建构植树问题模型,并灵活地解决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一一对应思想”的运用教学准备:课件、10根小棒、尺子、白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1、师:今天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怎么欢迎?(学生鼓掌)师:手不但能表示情感,还藏着数学奥秘呢!伸开你的右手,你找到了数字几?生:5师:5是什么?生:5个手指师:就是手指数,那还能发现哪个数?生:4个空隙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师:像这样每两个手指之间的空隙,在数学上叫做间隔。

(板书:间隔)师:4根手指几个间隔?三根呢?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间隔有关的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发现规律课件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500米长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

(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数?(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一边”“每隔5米”、“两端都栽”什么意思?(解释“一边”、“500米”是全长和“每隔5米”是间距)(2)那么我们需要种多少棵树呢?(3)请同学猜一猜、算一算预设:100÷5=20?100÷5+1=21?100÷5-1=19(4)引导验证:现在有不同的猜想,到底谁的对呢?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验证呢?如果我们画图来验证,你觉得好不好?(太麻烦)三、建立数学模型1、化繁为简师:我们可以先从简单数据开始研究。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总长500米改成5米、10米、15米20米、30米,请你选一个来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规律验证下吧。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三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培养意识1、师:同学们好!一起来看两组画面。

(给学生播放荒漠化严重的和绿化优美的两组图片。

)师:看了这两组画面,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美丽的环境呢?生:植树。

师: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拥有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绿色花园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师:说到植树,大家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植树可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板题2、出示教学目标3、师:见过路边种树吗?一般情况下,每两棵树间距离怎样呢?(相等)一般情况下路边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也可以叫做等距离植树。

师:在路的一边等距离地植树会有几种情况呢?大家想不想亲手种种看?二、动手种树——探讨规律1、动手“种”树师:大家先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师介绍)出示操作要求:在路的一边,等距离植树,种完后小组里交流看看有几种情况?学生动手植树,师巡视。

2、交流方案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组的种树方案。

两端都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3、仔细观察,每棵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植树的棵数跟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生仔细观察,得出猜想: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种棵数=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三、验证规律1、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猜想。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尝试解决以下问题:如果要在一条长100米的街道两侧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3.拓展作业:
-探究植树问题中的其他情况,如:三角植树、方形植树等,总结规律,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植树问题中,除了间隔、间距等概念,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树的方案?
4.实践作业:
-组织一次校园植树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3.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冷静分析、耐心求解的态度,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4.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本次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1.基础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植树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景,如公园、街道等,设计一个植树方案。要求包括:植树的位置、棵数、间隔长度等。
-完成课本第页的练习题,对植树问题进行巩固练习。
2.提高作业:
-在家庭、学校或社区附近找一个实际的植树场景,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如:总长度、植树棵数、间隔等,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展示校园内植树活动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植树的意义,进而引出植树问题的探讨。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新课导入后,教师提出植树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间隔、间距等概念,并尝试运用数学运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从而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植树问题,二是引导学生探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并总结出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总结。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可能缺乏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植树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植树问题,并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植树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如学校植树、公路两旁植树等问题。

2.准备课件,展示实例和计算方法。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实例:“学校要在校园里植树,如果每棵树之间要隔2米,那么50米长的校园需要多少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树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个类似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公路两旁植树,每棵树之间隔3米,15米长的公路需要多少棵树?”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过程。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117-P118页《植树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

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baihuawen〕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1、创设情境,理解概念(1)出示:“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总务主任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2)理解题意。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在直线、封闭曲线和网格上植树的方法。

(2)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在直线、封闭曲线和网格上植树的方法。

(2)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植树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直线、封闭曲线和网格上植树的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过程,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

(3)教师总结并板书植树问题的方法。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4. 实际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

五、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2. 板书内容:(1)在直线、封闭曲线和网格上植树的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

六、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方法?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植树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植树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背景介绍2.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3. 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4.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5.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植树问题的背景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树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如树苗、树坑、植树间距等,帮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3. 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将植树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4. 探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探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5. 分析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两端要栽)。

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间隔。

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请边上的2名同学站起来。

师用手指着他们之间的空,问:有几个空?(1个)像这样的空我们也可以叫做间隔。

师让旁边的第3位同学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左边一排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让第一排的同学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几个间隔?学生依次作答。

师:在生活中和间隔有关的例子很多,大家能说一说吗?生:种树(树与树之间有间隔)、栏杆、电线杆、摆花(花盆与花盆之间有间隔)、插旗……师: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孩子,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间隔。

(播放课件)(此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看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间隔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和间隔相关的事情很多,看来很有研究的必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师板书课题。

二、验证新知,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审题: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信息。

生汇报数学信息:长100米、每隔5米、两端都栽,小路一边。

(“全长100米”是指小路的总长;“一边”是小路的一侧,指小路的左边或右边;“每隔5米栽一棵”是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简称间距:“两端要栽”指起点与终点处都要栽。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篇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118页。

二、教材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规律或研究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小树和小路模型。

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呢?教师组织学生认识手中的间隔,并认识它们存在的规律“间隔数+1”(二)探究新知:1.队列问题:出示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植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学生队伍中存在间隔,通过学生站一站,数一数等形式总结人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并出示课题。

2.植树问题:(1)体会“化繁为简”思想:问题导入:同学们到达目的地,又遇到难题了:在全长126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按怎样的方案植,又需要多少棵树呢?突出矛盾:数字太大,不易思考,引导学生转换较小的数。

明确思想:当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板书:化繁为简)(2)设计三种植树方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线段画一画的形式,同桌两人合作设计植树方案。

①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③小结: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命名,突出其主要特征。

教师板书: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3)探究规律:①求间隔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植树过程中的间隔,总结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教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础与基本技能,了解基本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基于此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想想,说说,画一画,议一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并且渗透了“转化”“数形结合”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学情及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植树问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直线上植树,一种是在封闭曲线上植树。

在直线上植树又分三种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这是学习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类似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知识基础上说,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这类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或者练习中都接触过数字较小,表达比较简单的生活原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上看,四年级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本节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数形结合的基础上去探究发现总结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我认为是可行的。

【教学目标】1、知道段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三种数学模型,并能根据数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三种植树模型。

3、渗透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5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5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5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由现实问题到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问题的特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构建模型、用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认识归纳规律对后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探索归纳规律的意识,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在我国的北方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关沙尘天气的图片新闻。

(课件出示沙尘暴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吗?实际呀沙尘天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正因为以前人们的乱砍乱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才会出现今天的沙尘天气。

最近呀咱们这个城市也经常出现雾霾天气,雾霾比沙尘暴天气危害更大,那雾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不便呀?那你们知道治理沙尘和雾霾天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植树造林)。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设计植树方案为了改善我们的校园环境,让大家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学校准备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你们认为应该怎么种树?只让学生口答方案,追问有哪三种方案?(两端种树、一端种树、两端不种)。

(二)、两端都种出示方案一:学校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学生齐读题,理解题意:强调“一边”和“两端”,理解每隔5米栽一棵的意思。

(2)理解示意图展示。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教科书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

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数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索、交流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

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理解在直线上和封闭曲线上植树的不同情况。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和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树活动的场景,让学生了解植树的意义和重要性。

b. 提问:植树时,如何确定植树的棵数和位置?2. 探究直线上的植树问题a. 出示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每隔一定的距离植一棵树,共植树多少棵?b.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找出直线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c. 讨论并总结:在直线上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

3. 探究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a. 出示问题:在一个封闭曲线(如圆形、椭圆形)上植树,每隔一定的距离植一棵树,共植树多少棵?b.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找出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c. 讨论并总结: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

4. 实际应用a.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植树问题解决方法进行解答。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5. 总结与拓展a. 让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明确在直线和封闭曲线上植树的不同情况。

b. 提问:植树问题还有哪些变式?如何解决?c. 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的其他应用,如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教材练习题,完成植树问题的相关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植树问题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了直线和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植树问题的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段数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让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植树与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间隔与发现植树棵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用尺子、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故事:(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说话、做事情时不能信口开河,不加思索来完成。

2、揭示课题: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我们的节日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节?(植树节)其实,“植树”这件事还很有数学上的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去植树,每隔5米分为一段,一共可以分成多少段?100÷5=20(段)2、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读题分析理解:“一边植树,两端要栽”的意义。

可能许多同学列成:100÷5=20(棵)(2)学生试做。

让学生讨论。

3、感知间隔的含义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的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4、学生依次画图,课件依次演示画图过程的算法。

段数棵数12233456通过上面的分析,你发现了什么?棵数=段数+1或:段数=棵数-15、完成例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植树问题”中的基本规律。

2.学生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观察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规律。

•学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植树问题”中线段与点的关系。

•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不同情境下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展示植树问题的示例和规律。

•练习题纸,供学生练习和巩固。

•教具(如绳子、标记物等),用于模拟植树问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自主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加深学生对植树问题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植树问题中的疑惑和难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张公园植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树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在一条直线上植树,如何确定树与树之间的距离?2. 知识讲解•引入概念: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段、点、间隔等。

•规律探究:通过实例展示(如使用教具模拟植树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植树问题的基本规律。

•规律一:如果两端都植树,则树的数量比间隔数多1。

•规律二:如果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则树的数量等于间隔数。

•规律三:如果两端都不植树,则树的数量比间隔数少1。

•示例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详细讲解如何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进行计算。

3. 巩固练习•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植树问题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可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不一定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解释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植树场景,如道路两旁植树、公园里植树等,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吗?”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栽树的问题,如:“如果要在一条长为100米的路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需要植多少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植树的实际问题,并解答问题。

然后各组汇报并展示成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问题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如植树节活动安排、园林景观设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植树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解答。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植树问题是研究如何在直线、环形、封闭图形上均匀植树的问题。它在.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一个环形跑道上植树,以及这个规律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直线、环形、封闭图形植树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例子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植树的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植树问题的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高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学会运用植树问题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
(1)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并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运用。
-难点解析:学生容易混淆直线与环形植树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动手操作等方式加强理解。
(2)将植树问题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构建数学模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解决植树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树的棵数=间隔数”这一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将这一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如何将这一关系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本节课的内容、实例及练习题。

2.实物材料:如小树苗、绳子等,用于实例演示。

3.分组标志:如不同颜色的小旗,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材料,展示植树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栽树的棵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树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栽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用实物材料进行实践操作,验证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4篇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4篇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4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孩子透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潜力。

3、让孩子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孩子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必须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

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1、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师:你会计算吗?(让孩子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

②透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此刻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2、孩子自学探讨。

(师巡视)3、班内交流。

孩子回答后,师媒体演示间隔数和间隔点数的关系。

总结规律: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完成例题。

四、变化巩固:1、做一做:118页孩子独立完成。

订正时说说怎样想的,重点让孩子明确先求出间隔数,即36棵树有35个间隔。

2.122页第2题。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可一生板演。

五、检测反馈:(独立完成)1、在一条长400米的马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间隔现象的规律。

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间隔现象,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薄,合适四年级学生探究。

这节课先是体会间隔现象,发现它的规律;然后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对这类探究性比较强的知识的学习上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会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针对学生对间隔排列的规律在生活中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则着力于通过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间隔排列,并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探索从而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的规律。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解决条件开放的植树问题,并借助图式分析题意,初步体验到植树问题的多见类型,建立起相应的表象。

2.通过题组练习、图表分析,发现(两端都种)植树问题中棵数与段数间的关系。

3.学生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与解决问题的化归思想,培养学生
借助图示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 1 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资源: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刚才,在做手操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小手特灵敏,哎,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
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 5 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 5 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2.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们看,这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正在彩排节目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 2 个小朋友之间牵着一根彩带,用了几根彩带,把一根彩带看成一个间隔,那 6 个小朋友之间是几个间隔?
师: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
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瞧
3.再次感知,找到规律。

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

那么8 棵树、9 棵树之间又有多少个间隔呢?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谁来汇报一下?
边板书边说:画了8 棵树,他们之间有7 个间隔数,9 棵树之间有8 个间隔。

(停顿)那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 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
那20 棵树呢?
看来,告诉你们植树的棵数,让你们说出间隔数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接下来,如果一排树之间有22 个间隔,你知道有多少棵树吗?
那30 棵呢?( 2 人说)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

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

边板书
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
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操作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 1 个圆。

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读操作要求。

你知道怎么做了吗?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有没有和他摆的例外的?
师:你们操作的结果也是这样的吗?
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
物体。

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三、题组探索,发现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找一找,解决这类植树问题的规律。

(一)题组呈现,分组合作,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题组)出示:
1.在一条长60米的路的一边种树(两端都种),每隔15 米种一棵,可以种几棵?
2.在一条长60米的路的一边种树(两端都种),每隔10 米种一棵,可以
种几棵?
3.在一条长60 米的路的一边种树(两端都种),每隔()米种一棵,可以种几棵?
4.在一条长()米的路的一边种数(两端都种),每隔()米种一棵。


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合作建议: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广角一一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1.组长分工,合作中遇到困难能互相帮助。

2.表格汇总后,整理小组发现,并准备汇报。

(二)汇报交流,得到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1.我们分两个阶段来完成汇报,首先请小组代表来汇报这 4 道题目你们是
怎么解决的。

(代表上台介绍,并展示线段图与表格)
2.从解决问题到表格整理的过程中,你们小组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路长间距+1=棵数段数+1=棵数
(三)学生质疑学到这里,关于植树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你还想说什么?)
三、应用模型,解决类似生活问题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生活问题在身边还是有很多的,
我们一起去看看:
(1)基本练习:师:你能应用刚才找到的规律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①出示一组气球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 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种规律的现象。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19年雅典奥运会上
一举夺得男子110 米栏的冠
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
110 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师:同学们真聪惠凭着自己的想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②锯木料问题:(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 题)把一根木料锯3 次,能锯成多少段?你
能把这个锯的过程用图表示出来吗?这表示的是什么?这个呢?这里把
什么看作两端的物体,什么看作中间的物体,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所以锯3 次能锯成多少段?如果锯成 6 段,需要锯几次?
③圆周问题:
师:前面我们研究了这些规律的问题,下面我们松弛一下,欣赏一段录象。

(课件出示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 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
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 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
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四、反思学习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在路的一边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请你回忆一下,我们是经历了怎样一个学习过程来得到棵数=段数+1这一规律的?(如果规律忘记了,该怎么办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