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宜化氯乙烯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确保氯乙烯生产过程的安全、环保和高效,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宜化集团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
三、氯乙烯的基本性质1. 氯乙烯(简称VCM)是一种无色、易燃、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毒性。
2. 氯乙烯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2.8%-36%,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静电、摩擦等易发生爆炸。
3. 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氯醇,具有腐蚀性。
四、安全操作规程1. 进入氯乙烯生产区域,必须穿戴好防毒面具、防酸碱手套、防酸碱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2. 氯乙烯生产区域禁止吸烟、动火,严禁携带火种。
3. 氯乙烯生产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有毒气体及时排出。
4. 氯乙烯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
5. 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禁止将氯乙烯与其他物质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6. 氯乙烯生产设备停车时,应关闭所有阀门,确保氯乙烯不外泄。
7. 氯乙烯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防止扩散。
如遇火情,应立即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8.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条件符合氯乙烯生产作业要求。
五、应急处理1. 发现氯乙烯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泄漏源,使用防毒面具进行隔离,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氯乙烯泄漏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如发生氯乙烯火灾,应立即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现场。
4. 如发生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六、附则1. 本规程由宜化集团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认真贯彻执行。
4. 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氯乙烯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宜化集团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管理。
氯乙烯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氯乙烯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致癌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氯乙烯(乙烯基氯)chloroethyleneC2H3ClCAS号:75-01-4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59.8 闪点:无意义沸点(℃):-13.4相对密度(水=1):0.91饱和蒸气压(kPa):346.53(25℃)危险特性本品为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本品为致癌物,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无资料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氯乙烯的危害特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oethylene中文名称2:乙烯基氯英文名称2:vinyl 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64CAS No.:75-01-4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氯乙烯≥99.99% 75-01-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环境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英文名称: polyvinyl chloride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 PVC技术说明书编码: 1310CAS No.: 9002-86-2分子式: [C2H3Cl]n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氯乙烯[稳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乙烯[稳定的]化学品英文名:vinyl chloride,stabilized;chloroethylene;vinyl chloride化学品别名:乙烯基氯CASNo.:75-01-4ECNo.:200-831-0分子式:C2H3Cl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1;化学性质不稳定气体,B类;高压气体,压缩气体;致癌性,类别1A。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在高压和/或高温下即使没有空气也可能发生爆炸反应,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可能致癌。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存放处须加锁。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爆炸危险。
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氯乙烯[稳定的]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氯乙烯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编制日期:2019年9月10日 SDS编号:版本:1.1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Chloroethylen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聚氯乙烯(PVC)。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易燃气体。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严重急性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中毒慢性中毒可引起肝硬化。
可引起出现硬皮病。
可导致肝血管肉瘤。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1,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高压气体致癌性,类别1A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急性中毒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可致癌,可致肝血管肉瘤,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源、火花、热表面。
禁止吸烟。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
——火灾时,切勿灭火,除非能安全地切断泄漏源。
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
·安全储存:——在通风良好处储存。
——上锁保管。
·废弃处置:——本品、容器的处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执行。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冻伤,出现局部麻木、继之出现红斑、水肿,以至坏死。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通用格式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通用格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氯乙烯单体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化学品英文名称:VINYL CHLORIDE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地址邮件: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年月日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氯乙烯单体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氯乙烯单体-00075-01-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A2.1 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健康危害:极可能造成冻伤,高浓度会造成意识丧失或死亡。
为致癌物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极高度易燃,可能发生危害聚合。
气体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
高温可分解产生氯化氢、光气等毒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1 .尽速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患部10 分钟以上。
2 .冲洗时小心切掉黏在受伤皮肤附近的衣服,并除去其它外衣。
3 .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1 .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 分钟。
2 .立即就医。
吸入:1 .施救前先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2 .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3 .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过训的人施以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施行心肺腹苏术(避免口对口)。
4 .立即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1 .低引火能量,火场中可能产生危害聚合。
2 .氯乙烯气体为未抑制状态,火场中可能聚合于安全阀,造成阻塞。
3 . 气体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
高温可分解产生氯化氢、光气等毒气。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1 .当泄漏的气体已着火,最好的处理为阻止气体流出而非灭火。
2 .灭火而允许气体继续流出是很危险的,其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一且引燃,可能引起比原来火势更大的危险。
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氯乙烯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危化品中文名称
氯乙烯;乙烯基氯
危化品英文名称
Chloroethylene;Vinyl chloride;分子式:C2H3Cl;分子量: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类 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时,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造成死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出现红斑、水肿、坏死。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四肢末端麻木、感觉减退,并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和消化功能障碍。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手部肢端溶骨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具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25℃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142
临界压力(MPa)
闪点(℃)
-78
爆炸下限[%(V/V)]:
聚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第十废弃处置措施三部分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和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化学乙烯(高分子量)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VC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CASNo.:9002-86-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和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和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氯乙烯 MSDS(标准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由于其挥发性强,在大气中易被光解,也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即能被特异的菌丛所破坏,亦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成苯甲醚、甲醛及少量苯乙醇。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纯度≥99.9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pH:
熔点(℃):
-159.8
沸点(℃):
-13.4
相对密度(水=1):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15
饱和蒸气压(kPa):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MSDS-PVC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英文名称2:PVC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CAS No.:9002-86-2分子式:[C2H3Cl]n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不详侵入途径: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在土壤中不能分解。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氯乙烯[稳定的]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氯乙烯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编制日期:2019年9月10日SDS编号:版本:1.1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Chloroethyle n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聚氯乙烯(PVC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易燃气体。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严重急性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中毒慢性中毒可引起肝硬化。
可引起出现硬皮病。
可导致肝血管肉瘤。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1,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高压气体致癌性,类别1A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急性中毒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可致癌,可致肝血管肉瘤,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源、火花、热表面。
禁止吸烟。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
――火灾时,切勿灭火,除非能安全地切断泄漏源。
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
•安全储存:――在通风良好处储存。
---- 上锁保管。
•废弃处置:――本品、容器的处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执行。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冻伤,出现局部麻木、继之出现红斑、水肿,以至坏死。
眼部接触有明显刺激症状。
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C 2 H 3 Cl分子量:62.5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含量:纯度≥99.99%。
CAS No.:1975-1-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玻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氯乙烯的危害特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oethylene中文名称2:乙烯基氯英文名称2:vinyl 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64CAS No.:75-01-4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氯乙烯≥99.99% 75-01-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环境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氯乙烯75-01-4
-78℃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碳氧化物,氯化氢气体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消除所有火源。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 域。注意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可蓄积在地面低洼处。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灼伤感:,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头痛,恶心,呕吐,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 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Aldrich-387622页码4的9
无数据资料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GHS02:易燃物; GHS06:急毒性物质; GHS08:健康危害;
信号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的液体和蒸气。
H301
如果吞食将中毒。
H311
皮肤接触将中毒。
H331
吸入将中毒。
H370
Hale Waihona Puke 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警告申明
聚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VC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 CAS No.:9002-86-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聚氯乙烯安全专业技术说明书
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VC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 CAS No.:9002-86-2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聚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聚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VC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CASNo.:9002-86-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6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ethylene
中文名称2:
分子式:C
2HCl
3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三氯乙烯
含量:
CAS No. 79-0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
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
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
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
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
可有肝肾损害。
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
慢性中毒:尚有争议。
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
可致皮肤损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监测方法:吡啶-碱比色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循环式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
熔点(°C):
沸点(°C):
液碱相对密度:
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32℃)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C):271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
引燃温度(°C):420
闪点(°C):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用于脱脂、冷冻、农药、香料、橡胶工业、洗涤织物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铝、镁。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2402 mg/kg(小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45292mg/m3,4小时(小鼠吸入);137752mg/m3,1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 小时,中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重度刺激。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的污染。
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发生生物蓄积。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61580
UN编号:1710
包装标志:有毒品
包装类别:O53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
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