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旌介青铜器铸造工艺分析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深度剖析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深度剖析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沉淀。
本文将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进行深度剖析,介绍其制作过程、技术要点和艺术特点。
一、材料准备青铜器的主要原料是铜和锡。
在制作前,需要仔细选择纯度高、质地均匀的铜、锡原料,并将其熔化成液态。
二、模具制作制作青铜器需要模具,模具是制作青铜器的关键。
通常采用"失蜡法"制作模具。
首先以植物蜡为原料制作器型,然后用粘土将器型包裹,再烘烤使蜡融化并流出。
铜水倒入模具,冷却后,取出模具,得到初步成型的器物。
三、铸造工艺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可分为"一次成型"和"多次成型"两种。
一次成型是指将铜液一次性倒入模具,等待冷却后取出即成青铜器。
多次成型则需要将青铜器分为几个部分进行铸造,最后再用焊接等工艺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
无论是一次成型还是多次成型,铸造过程中需注意控制铜水温度、流速和压力,以确保成品的质量。
四、打磨和雕刻铸造完成后,青铜器还需要进行打磨和雕刻。
打磨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毛刺,使其更加光滑;而雕刻则是为了给青铜器增加装饰和纹饰。
青铜器的纹饰通常以神话传说、宗教意象、动植物和几何纹样为主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点。
五、氧化和防腐青铜器制作完成后,为了增加其色泽和保护其表面,需要进行氧化和防腐处理。
氧化通常采用火烧或堆土法,使铜表面产生致密均匀的氧化物层,赋予青铜器特殊的色泽。
而防腐则通过在青铜器表面涂抹一层蜡或其他保护层,防止其受到氧化或腐蚀。
六、青铜器的艺术特点青铜器作为古代工艺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首先,青铜器的造型庄重大气,线条流畅优美,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
其次,青铜器的纹饰繁多多样,线条纤细,纹理清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表现欲。
此外,青铜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作为酒器、食器、礼器等使用,同时也用于宗教祭祀和权力象征。
从灵石旌介商墓青铜器看族氏铭文与纹饰的关系
从灵石旌介商墓青铜器看族氏铭文与纹饰的关系作者:王源来源:《文物世界》 2016年第4期摘要:族氏铭文与纹饰历来是青铜器研究的重要问题,其内容涉及古人的族属、审美及政治势力的变革,对我们全面认识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以灵石旌介三座商墓所出的青铜器为例,从图像角度分析青铜器纹饰与族氏铭文可能存在的关系。
并以此为基点,探讨纹饰的内涵及原始意义。
关键词:灵石旌介商墓青铜器纹饰族氏铭文一、遗址概况灵石旌介商墓位于山西省晋中市西南的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南距河南省安阳市约240公里,北距太原市123公里,南距临汾市96公里,西南距灵石县城13公里。
墓葬位于汾河中游,已发掘墓葬位于旌介村东北高地。
共发掘3座墓葬,其中M3为村民1976年修筑窑洞时发现,地层关系已难以辨清。
M1、M2均科学发掘。
出有青铜器、陶器、骨器、玉器等。
其中陶器数量较少,出土遗物以青铜器为主,部分青铜器上有纹饰与族氏铭文。
我们认为,这两者对研究族属、社会状况、政治变革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一般的研究中,有研究者从墓葬的形制、出土遗物器型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甲骨文对晚商时期该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纹饰大多数情况下只作为类型学分析的一部分,大多用于分期断代,判断文化交流。
笔者通过对该遗址纹饰的观察、族氏铭文的分类,试图以此遗址为例,从其他角度探讨纹饰与铭文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并对当地的社会变化作出一定阐释。
二、青铜器纹饰与族氏铭文的关系灵石旌介商墓共出土青铜器117件,其中M1有41件,M2有69件,M3有17件,其中有铭青铜器有43件,约占总数的36.75%。
根据所出版的报告,铭(徽识)可分为9种,分别为A:丙、B:邑、C:亚羌、D:卷、E:辛、F:、G戈、H:天、I:(这种徽识与记载历史事件的铭文还有所不同,有学者将之称为“图像铭文”,认为其是介于青铜器纹饰与图形文字之间的中介)[1]。
而其青铜器上所带有的主体纹饰主要有8种:兽面纹、夔纹、鸟纹、蕉叶纹、蛇纹、云雷纹、凸弦纹、饼状纹[2]。
山西博物院兽形觥的讲解
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兽形觥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精品。
这件兽形觥是在1976年于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出土的,其规格为高21.5厘米,长24厘米。
兽形觥作为一种酒器,其整体形状类似于蹲兽,具有宽流和高圈足的特点。
觥盖的前端设计成龙首形状,与上翘的流口结合形成颈部,上面有高浮雕的粗角和尖耳,眉目突出。
颈部起扉棱延伸至盖面中部,而盖后部则装饰有兽面图案,双耳高耸。
器腹的前部、左右两侧都有扉棱装饰,后面有兽首形状的鋬(即把手)。
在纹饰方面,盖部以云雷纹衬托两个兽头,器身则以三条扉棱为中心轴组成兽面主纹。
口沿下装饰有昂首卷尾的夔龙纹,圈足部分则饰有夔凤纹,这些纹饰均以云雷纹为底纹,形成了三层花纹的设计。
此外,兽形觥的立体感较强,满花浮雕,展现出商代青铜器的精湛工艺。
它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酒文化和青铜器制作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件兽形觥不仅是一件实用的酒器,也是一件艺术价值极高的文物,反映了商代晚期青铜器制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青铜时代的铸造技术
青铜时代的铸造技术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时,由于遗址中曾出土过孔雀石和坩埚片等遗物,有人认为遗址区内有冶铜遗存。
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掘,诸如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陕西周原、洛阳北窑等地商周都城遗址中发现的青铜业作坊址,都是铸造作坊。
因为这些地点都没有见到冶铜的炉渣和其他遗物,而采矿场附近却发现了炼铜炉、木炭及炉渣等遗物,说明冶炼铜金属的工作大多是在采矿遗址附近进行的。
人们在考察中发现,冶铜所需的原料(矿石与木炭)及筑炉用的耐火材料,在古矿址及其附近都能找到。
当时的工匠们在采掘矿石以后,就地取材进行冶炼,可以省去运输矿石、木炭等原料,这是省工、省时的合理安排,也反映了当时在采矿、冶炼与铸造之间已有了更细的分工。
这种专业化手工,使专业技术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条件。
工匠们在冶炼成铜金属以后,只将铜金属及其配料运至各个都邑。
各都邑中都划出专门的地点作为铸铜的作坊,在那里专门铸造王公贵族们所需要的青铜器具。
在安阳殷墟的铸铜作坊遗址中出土的一块红铜,其含铜品位高达97.2%,这是已经炼成的铜金属,被作为铸造青铜器的原料而从冶炼场所运来的。
青铜作为铜与锡或铅的合金,最初是将铜矿石和锡矿石或铅矿石与木炭合在一起在炼炉中冶炼而获得的。
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方法。
上面提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金属制品,可能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冶炼的。
以后则发展为先炼出红铜,再加锡矿石或铅矿石一起冶炼,使之合成青铜。
随着冶炼工艺的提高,最后发展到分别炼出铜、铅、锡,或铅锡合金,然后再按一定比例放在一起熔炼。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金属,其合金成份比较稳定,熔炼时较易控制,工匠们可按不同器物的要求来掌握合金中铜与铅、锡的合理配比,进行铸造。
商代与西周时期的冶炼工艺均已相当发达,工匠们已经掌握了后两种比较高级的方法。
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铅锭,墓葬中出土的铅器和镀锡的铜盔等等,也证明当时已能冶炼纯铅与纯锡了。
经过发掘的铸铜遗址中,以偃师二里头发现的铸铜作坊年代最早,发现了用草拌泥制成的坩埚残片、铜渣、陶范和小件铜器等遗物。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源自古代中国的青铜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铸造的雏形形状:在青铜器铸造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雏形的形状和尺寸。
可以使用木雕、泥雕等方法制作出要铸造的器物的尺寸,然后用蜡制作雏形,也可以直接用泥土或木材雕刻成形。
2. 制作整套铸造模具:将雏形放置在浇筑框中,用湿沙或泥土将雏形包裹起来并压实,形成外壳。
然后将整个框架倒置,用铲子或其他工具挖出雏形的周围土壤,留下不动的外壳。
这个外壳就是铸造的模具。
3. 塑造内芯:在青铜器的模具中,需要另外加入一个内芯。
内芯可以根据器物的中空部分,用泥土或蜡制成与其形状相符的雏形。
然后将内芯放入模具中,固定好并留出通道以供熔化的青铜液体进入。
4. 准备熔炼青铜的材料:青铜是由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
在铸造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铜和锡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5. 熔炼青铜液体:用铜器铸造的熔炼通常采用青铜熔炉进行。
将准备好的铜和锡材料放入熔炉内,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并混合均匀。
6. 青铜液体的浇铸及冷却:当青铜液体准备就绪后,将其倒入装有模具和内芯的浇注通道,使其充满整个模具和内芯的空间。
待青铜液体冷却凝固后,可以取出模具和内芯,得到成型的青铜器。
7. 底盘处理和打磨:青铜器成型后,需要进行底盘处理和打磨。
底盘处理包括修整底部,使器物能够稳定地站立。
然后使用砂轮等工具对青铜器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8. 文字和纹饰的镶嵌:有些青铜器会在表面镶嵌文字或纹饰。
这通常是在成型后,用其他材料进行雕刻或镶嵌装饰。
以上是青铜器的常见铸造方法,每个时代、每个地区的铸造技术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流程基本相似。
铸造出的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青铜器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古代铸造工艺的精华,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首先,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包括铸模、熔铸和后续加工三个主要步骤。
在铸模阶段,铸造工匠需要根据青铜器的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铸造模具。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以确保最终的青铜器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在熔铸阶段,铸造工匠需要将铜和锡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熔化,然后将熔化的青铜液倒入铸造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取出成品。
最后,在后续加工阶段,铸造工匠需要对青铜器进行打磨、刻画等工艺处理,以使其更加精美。
其次,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青铜器的铸造需要使用高温熔炼的青铜液,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熔炼设备和工具。
其次,青铜器的铸造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铸模、熔铸、后续加工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操作,以确保最终的青铜器质量。
另外,青铜器的铸造需要考虑青铜液的流动性和凝固性,以确保青铜液能够充分填充模具,并且在凝固后能够保持形状和质量。
最后,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商代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并且在后来的周、秦、汉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工艺体系和风格特点,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古代中国铸造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对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铸造工艺,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青铜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锻造工艺和传承价值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锻造工艺和传承价值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指从商代到西周时期的铜器文化。
铜器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物之一,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在古代,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礼仪、战争等方面。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铜矿采掘、冶炼、铸造、打制、雕刻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铸造和打制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主要包括模具制作、熔炼、浇铸、冷却等步骤。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需要用泥土和沙子制作成铜器的形状,然后再用蜡制成内模。
熔炼是将铜矿石加热至高温,使得其中的铜熔化。
浇铸则是将熔化的铜倒入铜器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取出成品。
打制工艺则主要包括漆工、锤打、刻画等。
在漆工过程中,需要在铜器表层涂上一层黑色漆,然后再用黄色或红色的颜料在漆层上绘制图案。
在锤打过程中,则需要利用锤子和凿子将铜器表面制成凸凹不平的图案。
刻画则是在铜器上雕刻出精细的图案和文字。
青铜器的传承价值在于其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手工艺术的精湛技艺。
青铜器上的图案和文字也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因此,青铜器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以及推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商代晚期青铜器物龙形觥的艺术考察
这种动物的写照 ,同时也说 明了当时的地理环境适合鳄鱼生 存。 其次是浪漫手法 的纹饰造型艺术 , 夔龙纹 , 云纹 , 旋 涡纹 和 回字形纹都是铸造者为了使器物丰富而刻画 的装饰纹样 。龙 形觥的纹饰 遍布器身 , 刻画清晰 明显 , 但 却不是立体感 的纹饰 造型。 无论是鼍纹 , 夔龙纹还是辅助造型的旋 涡纹 云纹等都是 平展而安静 的感觉 , 并且器物左右两侧纹饰雕刻对称 。 盖面的 龙身纹路与龙首相衔接 , 巧妙且动感十足 。 山西省灵石 县静 升 镇旌介村 出土 的同样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物 的兽形觥 ,它和龙 形觥 的出土地接近而且铸造时间相 同,它的纹饰表现手 法则 是 以浮雕为 主, 立体感强 烈。 龙形觥整体体积感强烈 , 造型独特 , 宛如一艘停在 水中的 龙 舟。从龙形觥 的对称 , 均衡 , 节奏 , 韵律, 等方 面都体 现着龙 形觥 的形式美而且传达 了当时人类 的审美观 。比如龙 首的形 象 和夔龙纹 的样式 , 都具有美 感 , 给欣赏者 以美 的享受 。器物 整体几何化 , 近似于圆柱体。 而纹饰方面来说观察发现云纹和 旋 涡纹也都 近似几何形 中的圆形 。无论是器 物造 型还是纹饰 造 型都 是当时的先民创造 的非现实 的意 向 ,也就是浪漫主义 塑造手法来 展现的龙形觥 中的抽象美 。 龙形觥本身作为一件器 物来讲 是直 观具象的 ,瞬 间永恒 的, 凝 聚着形 式美. 龙形觥 的龙 口微 张 , 眼睛 圆睁 , 并且 将 口中 牙齿全部露出 , 神情生动而略显夸张 , 无 不体 现出一种狞厉之 美。 虽然具有狞厉之美但仍然有贴近生活的因素包含在 内, 而 这种美属于青铜器中特有的审美特 征 ,比如与其 出土地 和铸 造时间想接近的兽形觥同样也具有狞厉之美 。器物 的纹饰 中 的鼍纹也是先人通过扬子鳄这 一动物的观察来绘画 出来 的纹 样, 体现 出纹饰 的写实性 。 同时丰富多彩的纹饰变化 以及种类 体现 出“ 寓动于静 ” , 以瞬间表现 出了永恒 。 总体上龙形觥器 物 造 型比例均衡 , 器 物纹饰虚 实相生 。整体 给人 一种 规整之美 , 简 洁明了 , 让人过 目难 忘。 参考文献 : 『 1 ] 刘 泽民等主编《 山西通 史》 太原 山西人 民 出版社 出版
山西灵石旌介出土的商代方国青铜器
2021年第2期铸造设备与工艺2021年4月FOUNDRY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Apr.2021N q2•艺术铸造•doi:10.16666/ki.issn1004-617&2021.02.019山西灵石旌介出土的商代方国青铜器胡春良(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夏县044402)摘要:灵石旌介位于山西晋中西南,是商代山西的方国,经过专家确认这里是被称为“鬲”的方国,从出土的青铜器看,是当时一个国力强大的方国。
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的铭文用字就是“鬲”,有近百件之多。
考古发现,这个以灵石为中心的方国,尽管国土范围较大,是一个强大的族群,但是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国的史籍中没有记载,出土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殷墟风格。
本文简单介绍了旌介遗址,选介了部分出土青铜器精品。
对于研究商代方国的历史,以及山西商代青铜器形制与铸造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物证,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灵石旌介遗址;方国青铜器;兽形觥;商代青铜器中图分类号:K876.41;K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94(2021)02-0071-04山西灵石旌介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属于典型的方国特色商代青铜器。
根据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苏秉琦先生对“古国”和“方国”的定义是:“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国阶段。
古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古代中国发展到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
现今学者对这些方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商朝晚期的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称呼这些部落国家,所以称作“方国”。
“方国”一词最初由孙怡让在《契文举例》中提出。
《周易•既济》篇载,“方,国也”。
“方”便是“所有的国”,甲骨文中称为“多方”。
在甲骨卜辞中,有称为“X方”的国,又有不称“X方”的国。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龚德才摘要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
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
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
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关键词(主题词)青铜制造技术1.发展历程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1.1形成期距今48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1.2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1.3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
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
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
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
2.主要分类青铜器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清楚地区别青铜器的性质和作用,有利于研究各自所形成的器形体系。
具体分类如下: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具与工具、货币、玺印符节、度量衡器、铜镜等。
下面就各类器物的名称、用途和形制特征做具体介绍:2.1食器。
包括炊煮器、盛食器和取食器。
主要有鼎、鬲、甗、簋、盨、簠、敦、豆、匕等。
2.1.1鼎:古代炊器,有烹煮肉食或盛放鱼肉的用途。
形状大多数是圆形、三足、两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圆形、方形的扁足鼎等形式。
商代晚期青铜器物龙形觥的艺术考察
商代晚期青铜器物龙形觥的艺术考察作者:张婧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山西省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是一块古老的文明荟萃之地。
石楼县出土文物数量很多,本文所要谈到的龙形觥就出土于此。
龙形觥是商代后期盛酒器,为稀世孤品,被誉为国宝。
龙形觥因其形象酷似龙而得名,距今有三千一百年到三千六百年的历史。
本文分别从龙形觥的造型,纹饰来进行考察,文字说明和参阅相关资料等进行分析与研究来认识该器物。
总结出龙形觥在器形与纹饰上的造型特征和审美特征以及出土地的文化意义。
从而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器物。
关键词:觥鼍纹夔纹在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中,青铜器不仅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而且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综合经济水平,青铜器的种类许许多多,有日常生活用具,也有丧葬祭祀用的礼器,很多传世青铜器都是在商代晚期出土的。
龙形觥这件器物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商代墓葬,为商代晚期盛酒器具,它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此件器物造型构思奇特、形象生动逼真,摆放自然生动,纹饰刻画极其精美.因形制及装饰纹样的独一无二而备受瞩目,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那么就龙形觥的整个器形来讲,在古代众多的酒器当中,龙形觥属于“觥”,是一种造型特殊的盛酒器。
从之前的古籍中研究可知“觥”的盛酒容量较大,并且“觥”也可作为饮酒器。
但就本文研究的龙形觥来说它只能做盛酒器。
曾有学者认为有的觥附斗,是盛酒器,而不是饮酒器。
纵观历史,长久以来对觥的形状,可以说都没有完全正确的认识,有关的古籍图录中,也从来未发现著录。
那么就研究来说,觥的样式有以下几种;①脚形圈足式,当为觥的早期式样。
②椭圆体龙首盖圈足式,盖前端为龙首形,顶上有虺龙一条,拱起成环梁。
③椭圆体象首盖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椭圆形略短,圈足亦高,盖前端为象首卷鼻,后部为兽面,器腹饰的兽面纹,和盖的造型纹饰不相连接。
④或者有虎凫合体式,器体为凫形,凫颈即为凿,两翼居中,后尾延及前流,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为竖耳的鸷鸟头,造型特异。
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
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以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为题,本文将介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流程,其包括原料准备、造型制作、铸型制作、熔炼铸造、冷却处理和后续加工等环节。
一、原料准备青铜器的主要原料为铜和锡。
铜是青铜器的主体成分,而锡则是起到合金化的作用,提高了青铜器的硬度和韧性。
在铸造之前,需要对铜和锡进行准备,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二、造型制作在铸造青铜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造型制作。
造型制作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种是通过木模或泥模进行手工造型,另一种是通过雕刻机械进行数字造型。
造型制作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将青铜器的形状和纹饰制作出来。
三、铸型制作铸型制作是铸造的重要环节。
铸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砂型,另一种是陶瓷型。
砂型是最常用的铸型,其制作过程包括选材、配砂、压实、干燥等步骤;陶瓷型则是通过陶土进行制作,其工艺要求较高。
铸型的制作需要根据青铜器的形状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铸型。
四、熔炼铸造在铸造之前,需要将原料中的铜和锡进行熔炼。
熔炼铸造是将铜和锡放入熔炉中进行加热,当达到一定温度后,将铜和锡进行混合熔化,得到青铜的熔液。
然后,将熔液倒入铸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初步成型的青铜器。
五、冷却处理冷却处理是铸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青铜器冷却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以保证青铜器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冷却处理方法包括水淬、空冷和油冷等。
这些处理方法能够使青铜器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提高其硬度和韧性。
六、后续加工铸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加工工艺,以使青铜器完整和精致。
后续加工包括打磨、抛光、雕刻和镀金等。
这些加工工艺可以使青铜器的表面更加光滑、细腻,增加其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造型制作、铸型制作、熔炼铸造、冷却处理和后续加工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才能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铸造工艺流程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继承,也是对青铜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详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详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被誉为世界上最早最精湛的铸造技术之一。
那么究竟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如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详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第一步,选料。
青铜器铸造的材料是铜合金,需要选用高品质的铜矿石,通常是以硬度较高的铜矿石为主,比如赤铜石、辉铜石等。
在选料之后,需要用石锤将矿物敲碎,并进行筛分,得到所需的铜矿粉末。
第二步,炉建。
建炉是青铜器铸造的重要环节,炉子的形式不一,但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一般以白天与夜晚分别行炉。
白天炉火要大,夜晚炉火要小,以防止铜液冷却时间太长。
炉口略带低矮,略呈椭圆形状,方便于铜液的倒注。
第三步,合金制备。
选好铜矿粉后,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的配方制作合金。
合金制备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铜矿粉末为主料,加入锡等辅料后进行一次熔合,另一种则是将铜矿粉末在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锡、铅、镁等辅料,按比例进行混合后,再行熔炼。
第四步,铸造。
完成合金制备后,需要将熔渣倒去,并将洁净铜液倒入模具中,静置一段时间,待冷后,即可得到铸成的青铜器。
第五步,打造。
这一步是指对青铜器进行精细加工。
首先需要将铸成的青铜器进行切割、修整,然后再对表面进行雕刻、打磨等处理,以展现青铜器的完美造型。
第六步,涂饰。
在将青铜器表面处理完之后,需要将其涂上特殊的涂料,以防止氧化反应,延长青铜器的使用寿命。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坚持了珍稀的中华文化传统,它的工艺做到了精益求精,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生活知识的接收。
值得一提的是,在铸造工艺的过程中,独特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学理念,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之中。
但如今市场对于仿制品的需求极高,给中国青铜器市场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唯有加强法制的制订,来规范仿制品的价值以及文化展现价值,才能保护青铜器的独特性,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文化。
青铜器铸造方法
青铜器铸造方法青铜器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产物,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和工艺流程。
本文将介绍青铜器的铸造方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青铜器的铸造需要准备合适的原料。
青铜器的主要原料是铜和锡,它们的比例通常为9:1。
在古代,铜和锡是通过矿石熔炼而来的,因此在铸造之前,需要对矿石进行选矿、破碎、磨矿等处理,将其提炼成纯净的铜和锡。
其次,铸造青铜器需要制作铸型。
铸型是铸造过程中用来容纳熔化金属并使其凝固成型的模具。
在古代,铸型通常是用泥土、木头等材料制作而成的。
首先,铸造师会根据青铜器的形状和尺寸制作木模,然后用泥土包裹木模,待泥土干燥后,将木模取出,留下空腔,这就是铸型。
铸型的制作需要经验丰富的铸造师来完成,因为铸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青铜器的成型效果。
接着,铸造师需要准备熔炼设备。
在古代,熔炼设备通常是用炭火来加热熔炼金属的。
铜和锡熔化后,铸造师将其倒入铸型中,待金属冷却凝固后,将铸型打开,取出成型的青铜器。
这个过程需要铸造师对火候、熔化温度、金属流动速度等有着精湛的掌控能力。
最后,青铜器的成型需要进行后续的打磨和装饰。
在青铜器成型后,铸造师需要对其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同时,还可以在青铜器上进行雕刻、镀金、镶嵌等装饰工艺,使其更加华丽和精美。
总的来说,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包括准备原料、制作铸型、熔炼金属和后续的加工装饰等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铸造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艺,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青铜器。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不仅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们传承了古代社会的技术和美学,对后世的工艺制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铜铸造工艺技术
青铜铸造工艺技术青铜铸造工艺技术是人们在青铜铸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
青铜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和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青铜器制作、雕塑制作、造船和建筑等领域。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青铜铸造工艺技术。
首先,青铜铸造工艺技术包括模具制作、合金熔炼和铸造等环节。
模具制作是青铜铸造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所需的产品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石膏、砂土和金属等,而砂土模具是最常用的一种。
制作砂土模具需要先准备好模具框架,然后将砂土加水掺和均匀,再将其倒入模具框架中,然后压实、整形,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自然硬化。
这样就得到了所需产品的模具。
其次,合金熔炼是指将铜和其他金属原料按特定比例混合后,加热熔化,以得到青铜合金。
在青铜铸造中,最常用的合金是铜和锡的混合物。
通常情况下,铜和锡的比例为90:10或80:20,以保证所得到的青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合金熔炼需要使用特定的炉子和加热设备,将铜和锡按比例放入炉子中加热,直至达到熔点。
然后将熔化的合金倒入模具中。
最后,青铜铸造是将熔化的合金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凝固而得到产品的过程。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熔化铜液的温度、倾倒速度和冷却时间等参数。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青铜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倾倒速度过快或过慢也会导致青铜铸件出现缺陷,如气孔、夹杂物、缩孔等。
此外,冷却时间也要恰当控制,以保证青铜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完全凝固,避免产生缺陷。
总之,青铜铸造工艺技术是一门复杂而精细的技术,其中包含了模具制作、合金熔炼和铸造等环节。
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技术,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青铜铸件。
青铜铸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于保护和传承青铜文化以及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器的分铸技术
青铜器的分铸技术是指将青铜器物的主体与其附件分开铸造或一件青铜器整体经先后两次以上铸造而成的一种铸造工艺。
分铸法可以分为榫卯式后铸法、铆接式后铸法、榫卯式先铸法以及多次铸接的分铸法。
在殷墟时期,分铸法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榫卯式的后铸法和先铸法。
在铸造器体时,于预定部位铸出接榫,然后在器体上安放模具制范,或是安放已经制得的分范,浇注附件,和器体形成榫卯式连接的铸接方式。
这种分铸方式在殷墟时期非常多见,比如殷墟M54∶84方尊,其肩部兽头有明显覆压在器身的痕迹,其铸接结构如图三所示,榫的整个形状可能是束颈状或是通过后部开叉,和器体肩角配合严密,浑然一体。
此外,对于薄壁铸件,通常会采用铆接式的铸接办法。
这是因为较粗的接榫会造成厚薄不匀形成的热结,容易产生裂纹或孔洞,铸接强度较差,甚至造成附件从根部断裂。
如果接榫较细,也同样达不到理想的铸接强度。
总之,青铜器的分铸技术是一种复杂的铸造工艺,需要经过多次铸造和拼接才能完成。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模具的设计、材料的选用、浇注的温度和速度等,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从灵石旌介商墓青铜器看族氏铭文与纹饰的关系
□王源从灵石旌介商墓青铜器看族氏铭文与纹饰的关系摘要:族氏铭文与纹饰历来是青铜器研究的重要问题,其内容涉及古人的族属、审美及政治势力的变革,对我们全面认识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以灵石旌介三座商墓所出的青铜器为例,从图像角度分析青铜器纹饰与族氏铭文可能存在的关系。
并以此为基点,探讨纹饰的内涵及原始意义。
关键词:灵石旌介商墓青铜器纹饰族氏铭文一、遗址概况灵石旌介商墓位于山西省晋中市西南的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南距河南省安阳市约240公里,北距太原市123公里,南距临汾市96公里,西南距灵石县城13公里。
墓葬位于汾河中游,已发掘墓葬位于旌介村东北高地。
共发掘3座墓葬,其中M3为村民1976年修筑窑洞时发现,地层关系已难以辨清。
M1、M2均科学发掘。
出有青铜器、陶器、骨器、玉器等。
其中陶器数量较少,出土遗物以青铜器为主,部分青铜器上有纹饰与族氏铭文。
我们认为,这两者对研究族属、社会状况、政治变革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一般的研究中,有研究者从墓葬的形制、出土遗物器型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甲骨文对晚商时期该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纹饰大多数情况下只作为类型学分析的一部分,大多用于分期断代,判断文化交流。
笔者通过对该遗址纹饰的观察、族氏铭文的分类,试图以此遗址为例,从其他角度探讨纹饰与铭文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并对当地的社会变化作出一定阐释。
二、青铜器纹饰与族氏铭文的关系灵石旌介商墓共出土青铜器117件,其中M1件,M3有17件,其中有铭青铜的36.75%。
根据所出版的报为9种,分别为A :丙、B :邑、C :、F:、G 戈、H :天、I :(这种事件的铭文还有所不同,有学者将之称为“图像铭文”,认为其是介于青铜器纹饰与图形文字之间的中介)[1]。
而其青铜器上所带有的主体纹饰主要有8种:兽面纹、夔纹、鸟纹、蕉叶纹、蛇纹、云雷纹、凸弦纹、饼状纹[2]。
通过对纹饰与徽识的分析,得出下表:表1灵石旌介商墓青铜器主要纹饰与徽识组合统计表纹饰有纹饰青铜器数量有徽识青铜器数量族氏夔纹74A 凸弦纹64A 饼状纹32A 蛇纹21B 鸟纹11F 蕉叶纹32F 云雷纹42A (1)、B (1)兽面纹128A (2)、C (1)、D (1)、E (1)、G (1)、H (1)I (1)上表所统计纹饰仅指青铜器主体纹饰,地纹未算在内。
灵石旌介青铜器铸造工艺分析
灵石旌介青铜器铸造工艺分析韩炳华(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通过肉眼观察、X射线拍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灵石旌介青铜容器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了其合范的规律性,并指出旌介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与同时期殷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接近,有些工艺如焊接,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领先殷墟青铜器。
但由于等级地位的区别,在合金上略有差异。
本文的研究填补了商代晚期王畿之外的西北边陲地区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的空白,为进一步探讨殷商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灵石旌介;墓葬;青铜器;铸造工艺旌介墓地位于今山西省晋中市西南的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北附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分别在1976年与1985年对该墓葬进行了发掘,共发现商代墓葬三座①。
三座墓葬共出土青铜器127件②。
这些青铜器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制造精美,多数还有铭文,这对于研究商代边缘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以及商代晚期政治架构、军事部署等诸多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从铸造工艺方面探究旌介青铜器的一些情况,从而更深层次认识旌介墓葬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当时青铜器冶铸工艺水平。
对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仔细观察青铜器上的遗留铸造痕迹,二是用科学试验的方法对传统工艺的复原。
本文主要侧重前者。
本文是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科学仪器形成我们对这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初步认识③。
1.三足器范铸工艺旌介墓葬共出土三足器28件,其中分三类器,鼎4件,斝1件,爵23件。
三类器物以其铸造工艺的相似性分为三种工艺:第一类,三柱足圜底器。
共有三件鼎。
三件鼎从合范的方式看主要有两种区别:一种为鼎M1︰26,此器铸成后使用较多,范线未经过仔细的打磨,故合范情况比较易观察。
腹部中间在圆饼形纹饰下有明显的水平范线,每足的外部中线与两侧为足部的垂直范线,共3条。
器底部的范线为弧边三角形。
从弧边三角形向上至腹部水平范线为一块范,三边共三块外范拼凑。
圆饼状纹饰带一周为三块外范,加上底部一块弧边三角形范,共计7块外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石旌介青铜器铸造工艺分析韩炳华(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通过肉眼观察、X射线拍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灵石旌介青铜容器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了其合范的规律性,并指出旌介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与同时期殷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接近,有些工艺如焊接,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领先殷墟青铜器。
但由于等级地位的区别,在合金上略有差异。
本文的研究填补了商代晚期王畿之外的西北边陲地区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的空白,为进一步探讨殷商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灵石旌介;墓葬;青铜器;铸造工艺旌介墓地位于今山西省晋中市西南的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北附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分别在1976年与1985年对该墓葬进行了发掘,共发现商代墓葬三座①。
三座墓葬共出土青铜器127件②。
这些青铜器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制造精美,多数还有铭文,这对于研究商代边缘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以及商代晚期政治架构、军事部署等诸多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从铸造工艺方面探究旌介青铜器的一些情况,从而更深层次认识旌介墓葬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当时青铜器冶铸工艺水平。
对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仔细观察青铜器上的遗留铸造痕迹,二是用科学试验的方法对传统工艺的复原。
本文主要侧重前者。
本文是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科学仪器形成我们对这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初步认识③。
1.三足器范铸工艺旌介墓葬共出土三足器28件,其中分三类器,鼎4件,斝1件,爵23件。
三类器物以其铸造工艺的相似性分为三种工艺:第一类,三柱足圜底器。
共有三件鼎。
三件鼎从合范的方式看主要有两种区别:一种为鼎M1︰26,此器铸成后使用较多,范线未经过仔细的打磨,故合范情况比较易观察。
腹部中间在圆饼形纹饰下有明显的水平范线,每足的外部中线与两侧为足部的垂直范线,共3条。
器底部的范线为弧边三角形。
从弧边三角形向上至腹部水平范线为一块范,三边共三块外范拼凑。
圆饼状纹饰带一周为三块外范,加上底部一块弧边三角形范,共计7块外范。
一种为:鼎M1︰36和鼎M2︰38,前者的腹部每4个蛇纹与5个蝉纹为一组,交界之处的范线可见,但多被打磨近平,足自上至腹部有三条范痕。
底有垫片,但不见明显合范痕迹。
足自下至腹部有三条垂直范线。
足部外部纹饰水平方向有错位应该是一垂直范线。
一足的内侧有孔,可见内部黑色的木炭痕迹,较为坚硬,此足部从足底到中部已经裂缝。
尽管鼎M1︰36,足底部已经打磨不见明显的范线,但是一足的断裂纹可以明确说明Y形的底部范线式样,该鼎是三块外范浑铸而成的。
在殷墟,形制纹饰与其接近的HPKM1550:R1109,器底为Y形范线,以底中心为交点,三支相距120度,底部三范线外端与足部向内之范线连接。
足部外面的中线范线与器身的范线连接。
④无疑,这两件旌介青铜鼎与殷墟的鼎合范情况相同。
第二类,三足分裆器。
以M3︰3分裆鼎为例。
内部有烟炱痕迹,外底不见,三足断裂,足上无纹饰,从断裂的足部看,足为空心,内有黑褐色泥范,当为盲芯。
但泥范种含有较多的木炭,与其它盲芯的红褐色范有别。
器壁薄,并在使用时经过多处修补。
Y裆线与颈部的短扉在上下一条直线上,以这条竖线为界,足部与器底不通,且结合处器壁较薄,正是三足均在断裂时从结合处脱落。
三足的足跟部的残渣有明显的一致性,而器物的其他部位相对细腻,足根部当是浇口所在。
斝M1︰27,铸造工艺较粗糙,三足中两足经过可见有明显的范线,范线没有经过打磨。
除鋬下以外在三足向上至颈部有明显的横向弦纹交错痕迹。
从合范情况看,外范主要有五块组成(不包括鋬),颈部由独立的范构成,鋬是二次铸造的。
三足分裆器铸造的共同特征是,裆部的处理不够成熟。
相对于同时期圜底器的底部处理,铸造一体化的裆部是较为困难的。
两器在合范技法上有相似的一致性,两个器物的颈部都应该为独立的外范单元,在分裆鼎的颈腹相接的地方出现较为薄的铸造缺陷,这便是证明。
分裆鼎颈部的扉棱与裆线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在殷商时期,腹部扉棱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有掩饰腹部合范线的作用,而在这件器物上,腹部月牙似的兽面纹饰中心扉棱仅仅是装饰的意义,真正合范的地方应该在其裆部。
裆部是弧形的,内范外范并不能够像平面合范样式一样紧密,因而,铸成后必然产生裆部的裂缝。
从两器看,这种裂缝是很严重的。
斝裆部可见有较为大的四块补铸痕迹,四块之间有叠压关系,为多次补铸行为,其中位于裆部一侧的补铸痕迹较大,每一个补铸痕迹的中间都有一个突起的小扉棱。
鋬耳一端透过器壁并形成较大的补丁。
从残破的分裆鼎看,其裆部要远远薄于腹部。
第三类,三尖足尖圜底器,此类器主要为青铜爵,其形制差别不大,主要的铸造工艺是相同的。
爵M1︰13柱下可见明显的范线,流下正中线纹饰带有明显的交错的范线,器体上的扉棱也为范线的结合处,在尾部的中线上也有自上而下的垂直范线。
但是从器物遗留的范线看,爵形器没有两节的外范拼凑情况⑤。
从流部到足底可能由四条长外范拼凑,因为流底中心线,总是与一足的边缘在一条直线上,另外,鋬的根部宽度又与三角形扁足一足足根宽度相当,是否可以说明这条足与鋬外范是一个整体呢?既然是一个整体,其他两个足必然是自下而上的整块范交界处。
但由于爵底部又未能看到任何合范的痕迹,因此就不能否定两节外范拼凑的合范形式。
我们从爵M1︰24看到,鋬的右侧的三条凸弦纹的最上一条纹位于鋬与器身的结合处稍下,而左边的却在结合处的中线。
与足一侧向腹部的延长线上三条凸弦纹均向上曲折,而最下一条凸弦纹已经完全打断,尾部的中心线垂直向下均表现曲折。
这些现象均表明,腹部纹饰必然是合范所在,因此我们判定鋬下可能为上下两截的分界线。
下部为独立的几块范组成,内为整体的圜底及三足,外为若干围绕内范的外范,其高度在鋬耳下。
与腹腔的内范连接仅仅需要一块垫片支撑就足够了,这也能从我们拍过得X射线照片中一目了然。
2圈足器范铸工艺旌介墓葬共出土圈足器22件,其中分7类,以铸造工艺分两类器:三段器(尊2、觚9、觥1)12件,两段器10件(簋2、罍2、卣4、觯2)。
2.1三段器。
三段器主要的特征是整器自上而下由颈部、腹部及圈足构成,无论从外观器形,还是从纹饰带的特征都能一眼看出,因此从铸造工艺上来说与两段器是有差异的。
我们观察了尊M1︰34,其器壁靠近扉棱处较厚,扉棱之间较薄。
靠近口沿的扉棱厚1.1厘米,在距离底部17厘米处有明显的上下相接的合范痕迹。
圈足近底部内侧有溢出铜液,圈足足底经过打磨,比较平整。
腹部的扉棱有两条扉棱为合范处,腹部与颈部的结合处扉棱有细小的打磨痕迹,而其余的两条扉棱却不见有打磨痕迹。
扉棱的下部从底向上看可见左右错位的范线,腹底与圈足内侧结合处有大量铜液溢出,圈足缘有磨平痕迹,圈足上两个十字孔都打破凸线纹。
颈部与腹部结合部位内部手触有凸感。
圈足上四条扉棱均见交错的范线痕迹,其合范情况与上面两部分情况不太一致。
我们推断此尊的铸型对开分形,三段六块外范。
同样,我们观察的尊M3︰5也有类似的特征。
另外,觚M1︰20的四组蕉叶纹,有两组的中心线非常整齐,且到最上部三角处,结合部位都非常精细,而另两组中线有时与左线重合有时与右线重合,并且到汇聚的顶点发生错位。
四件觚的蕉叶纹装饰具有同样的特征,很明显是属于对开分型的。
装饰较为精美的觥M3︰1。
其打磨精细难以观察出合范的情况,铸造完美,不见有大的缺陷,在这里我们不作讨论。
2.2两段器。
两段器的情况要比三段器铸型合范简单的多,簋标本M1︰35两耳处腹壁壁正中纹饰呈不规则状,当为范线所在。
卣M1︰17,盖钮下可见红色烧土,盖顶部纹饰的完整性较为好,未见不规则痕迹。
外底部有接近正方形的网格状铸造痕迹。
器身光滑,难以观察出范线。
但是,在器长径两端触摸有不平滑感,应该是对开分型的。
3.耳鋬范铸工艺旌介墓葬共出土的青铜容中,除尊和觚以外,其他器形均有耳鋬。
耳鋬与器体部的结合是殷周青铜器铸造中的难点,通过仔细观察和X射线照射,我们发现旌介青铜器耳鋬与器体部的结合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
尽管如此,它还有一定的规律型,因而显得参差不起,也很难说明哪种工艺是较为先进的,哪种是相对落后的。
第一种:焊接。
仅仅发现在簋M1︰35的耳部。
簋的耳部与腹壁结合处有焊接痕迹,焊接以后又经过打磨。
从焊接的裂缝处可见被焊接覆盖的壁上纹饰,纹饰与正面纹饰浑为一体。
我们通过X射线照射未发现耳根部与体部连接处有明显榫卯结构的迹象,但是单靠焊料来固定耳部与体部,我们猜想不能达到,因此较小的榫卯应当存在,只不过是X射线的功率不能达到穿透要求。
这种用来焊接的金属材料一定是熔点低于铜的熔点,否则焊接时较高的温度会破坏覆盖的纹饰。
我们判断应该是锡一类的金属,因客观原因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第二种:套接。
最明显的例子是斝M1︰27,耳鋬一端透过器壁并形成较大的补丁。
这种铸造方法只能是先铸造好器物的体部,然后将耳鋬范接在铸好的体部上面,将浇口留置在鋬耳外部。
第三种:整体铸造。
在X射线照射下,鼎M1︰36其立耳与口沿的结合处根本看不出一丝痕迹,与口沿俨然为一体。
鼎M1︰26的口沿部位与耳部结合非常紧密,并且从合范情况看,耳部与器体是一块较大的外范铸出的。
另外,所有爵型器鋬部的铸造都与有铭文的那块范在一起,所以我们判断这类器物其耳部与部分体部是整体铸造的。
旌介青铜器器是否还有另外的耳鋬铸造模式,是否有分铸连接法?⑥我们怀疑铜罍M1︰32很有可能,我们尽管用最大能量的X射线照射,也没有清楚看到结合部位的结构,结合处也没有任何铜液溢出的情况,因此很难说明这种工艺的存在。
4.铸造缺陷4.1厚薄不均与垫片放置。
厚薄不均是青铜器铸造中常见的现象,范铸工艺中控制器物壁厚薄的工艺是垫片的放置,垫片支撑内范与外范。
有些垫片我们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出来,有的较为精美的铜器上的垫片多数被打磨掉,有些垫片在铜液浇注时部分融化,其形状要小于原来的样子,因此靠近器壁的不可能发现。
借助X射线,能够把这些细节的东西呈现出来。
垫片放置的不够科学是器物厚薄不均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鼎M1︰36,簋M1︰35的底部几乎是等边三角形的样子,基本上决定的器物底部厚度的均匀。
而分裆类器物的垫片处理,在旌介青铜器中并不是科学的,这样导致后来较多补铸行为的产生。
在垫片保持它的功能以外,也渗透了铸造者的另一种美感意识,如三足器的三个垫片分别置三足之间;有铭文的底部放置在铭文的左右非常对称的地方;底部较小的器物,一般仅仅需要一个垫片就可以支撑外范了,这个垫片一般放置在器物的正中底部。
而有些器物垫片的放置又有显得一些随意,如罍底部放置了四个垫片;簋底部垫片恰恰破坏了兽型纹饰。
尽管这些我们今天不借助X光机是看不到的,但是放置垫片的铸造者在当时应当是十分清楚的。
4.2缩孔一些器物在铸造完成后,从表面就可以看到大量的铸造缩孔,而有些就只能通过X射线的照片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