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全文)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全文)一、概述局部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消融及化学消融。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0 MHz的电磁波(通常在375—500 kHz 之间)所产生的电磁热能造成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
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3种。
经皮RFA是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影像引导方式包括x线透视、超声、CT和MRI等,具有微创、相对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应用等优点,是不适合外科切除或肝移植的早期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对不适合外科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转移癌,RFA也是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另外,RFA也可应用于肝脏良性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
经皮肝脏肿瘤RFA虽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但也存在潜在的治疗风险,甚至有可能产生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规范操作技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人学组特制订此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
二、影像引导x线透视、超声、CT和MRI等均可用于经皮肝脏肿瘤RFA治疗的引导及监控,目前多应用超声和CT引导及监控,不推荐x线透视引导。
1.X线透视引导:X线透视引导穿刺定位,需结合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或动脉栓塞(transe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0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或TAE),通过碘化油标记肿瘤后再行RFA治疗。
缺点是术中难以评估消融效果.操作者及患者均受到一定剂量的X线辐射。
2.超声引导:超声引导的优点是实时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可根据消融过程中产生的一过性高回声区评估肿瘤损毁大概范围;超声造影还可即刻评价肿瘤的灭活情况。
超声引导的缺点是影像引导存在盲区:图像质量易受消融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伪影干扰,影响下一位点的消融治疗。
肝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和优缺点
肝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和优缺点
肝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利用高频电能产生热能来破坏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导入穿刺针或导管至肿瘤部位,针尖放出高频电流,使组织产生剧烈摩擦,进而引起组织的局部加热。
高温能够破坏肿瘤细胞的蛋白质结构,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和坏死。
肝射频消融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无需开刀:相比传统的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可以直接通过穿刺针或导管操作,无需开腹手术。
这使得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时间更短。
2. 安全性高:射频消融术可以通过影像学技术实时监控穿刺针或导管的准确位置,确保只有肿瘤组织受到破坏,减少非目标组织受到伤害的风险。
3. 创伤小:射频消融术仅需要几个毫米大小的穿刺口,不像手术需要大的切口,因此术后的伤口愈合更快,疤痕更小。
尽管肝射频消融术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处理范围有限:肝射频消融术主要适用于肝脏大小较小、肿瘤较小的患者。
对于大肿瘤或位于肝脏深部的肿瘤,射频消融术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
2. 治疗周期较长:射频消融术通常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完成消融
过程,每次操作之间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恢复。
这意味着整个治疗周期可能较长,对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计划的合理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3. 部分复发的可能性:由于肝射频消融术只能治疗单个肿瘤,而肝癌常常是多个病灶的集合,因此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对于有复发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射频消融术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肝射频消融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
但治疗适应症选择、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相关专业人员的丰富经验等因素也需要考虑。
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分析
例、 6例 , 两组 不 良反应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见表 2 。
观察组行 P R F A治疗 : 术前常规凝血检查 、 药敏试验, 禁食 8 h 。 C T与超声联合介导定 位下行经皮经肝穿刺治疗 。持续硬膜外麻
醉, c T与 超声 联合 介导定 位下用 电极针 穿刺 进入肝 肿瘤 深面 , 打开 电极 。 对肿瘤 及其周 同 0 . 5 1 . 0 e m的肝组织进行 消融 , 射频 消融仪功率为 1 5 0 W, 频率 为 5 0 0 k H z 。对 于肿瘤较大患者 采取 多方 位 、 多针、 多点 、 多角度治疗 , 确保治疗 范围囊括整个肿 瘤及
临 床 医 学
C h i n a & F o r e i g n
经皮经肝 穿刺射频消融 术( P RF A) 治疗肝脏肿瘤 的 疗效 分析
黄 朝 刚 蔡 翔
郴 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南 院肿瘤科 , 湖南郴州 4 2 3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 术治 疗肝 脏肿瘤 的临床疗效 。 方 法 将该 院收治的 1 4 2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 为
例, 女2 9例 , 年龄 2 6 — 7 6岁 , 平均年龄 ( 5 1 . 5 + - 7 . 3 ) 岁, 其 中原 发性
肝脏 肿瘤 5 8 例, 转移性 肝脏 肿瘤 1 3例 。
肝癌射频消融术PPT课件
概述
概念 适应症和禁忌症 特点 术前准备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
什么是射频消融?
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杀伤肿瘤较多、损伤机体较 轻的微创“间质疗法”。它通过插入肝肿瘤内的 射频针 尖发出中高频的射频波造成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 擦产热,使 局部温度达到 70-100℃,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并 能使肿瘤周 围血管凝固闭塞,阻断瘤体血供,防止发生转移
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患者面色、心率、心律及血 压的变化,及时设定射频功率,准确记录射频治疗时 间。在治疗过程中,嘱患者严格保持固定体位,以保 证穿刺部位准确,及时询问其感受。术中会出现轻度 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区、剑突下及右肩背部疼 痛和出汗多,给予心理安慰及局部按摩后能够缓解。
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认不 足,导致心理恐惧和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治 疗效果,因此我们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及 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使其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2)肝癌患者多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比较小,肠管易于覆盖肝 表面,为了避免术中损伤相邻脏器和刺激引起 呕吐。所以要求患者术前需禁食。
禁忌症
主要为严重的 肝肾功能衰竭、凝血障碍和大量腹腔积液。
特点
(1)微创 经皮穿刺治疗可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反应 轻微,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当天可下床活动进食。 (2)对于直径<5cm的肿瘤,治疗效果与手术切除相 仿,可达到局部根治的标准。 (3)适于反复多次治疗,对于多发和复发性肿瘤更 能显示出射频治疗的优越性。 (4)避免了切除治疗过程中挤压和触摸肿瘤可能会 引起的医源性转移
术后护理
医学专题肝癌射频消融术1PPT9495
观察治疗(zhìliáo)效果;有效性的临床 依据:
肝区肿疼消失或明显减轻(jiǎnqīng);②精神 好转、食欲增加、乏力减轻(jiǎnqīng)或消 失、体重增加;③甲胎蛋白的含量均 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恢复正常;④ 治疗1个月后复查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并发症
n 腹膜炎 如患者术后出现腹部剧痛、压痛、反跳痛、 腹肌紧张及腹式呼吸消失,提示可能发生胆汁性 腹膜炎。
n 误穿其他(qítā)脏器 仔细观察尿液颜色,如出现血尿、 腰痛.提示可能误穿肾脏。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并发症
3、肝功能损害 以转氨酶升高和黄疸指数升高为主,经 保肝、降酶、退黄短期治疗(zhìliáo)后,肝功能都在3周 内恢复到术前的水平。这是由于射频治疗(zhìliáo)引起 癌周围的肝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吸收加重了肝脏的 负担,护理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 消化饮食。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情况,定期检查 肝功能和电解质的检测。
(4)避免了切除治疗过程中挤压和触摸肿瘤可 能会引起的医源性转移。
第七页,共十九页。
术前准备(zhǔnbèi)
➢ 常规行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血、尿、粪常 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检查;床边备齐氧气、 中心吸引器等抢救(qiǎngjiù)物品;术前禁食4-6h。
第八页,共十九页。
术前护理(hùlǐ)
3.大部分患者术后均有肝区疼痛,持续1周左右,
这是由于治疗后肝组织水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 疼痛的程度与肿瘤的部位、范围有关。应向患者解 释疼痛的原因,予以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如果出现 疼痛逐渐加重,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chū xiě)及其他 并发症,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肝脏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
肝脏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引起肝脏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的社交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都是在晚上下班以后进行,大多都离不开酒,常常是喝的酩酊大醉,其实这样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过量饮酒和严重的睡眠不足,这些都是引起肝脏疾病的重要源头,所以我们大家一下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下面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肝脏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
什么是射频消融?1、肝脏射频消融术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杀伤肿瘤较多、损伤机体较轻的微创“间质疗法”。
它通过插入肝肿瘤内的射频针尖发出中高频的射频波造成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热,使局部温度达到70-100℃,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并能使肿瘤周围血管凝固闭塞,阻断瘤体血供,防止发生转移。
射频消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射频消融治疗、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
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优点是定位准确、实时监测,且无放射性损伤、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肝脏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1、严重肝硬化估计不能耐受手术;2、肿瘤位于第一或第二肝门,估计手术困难;3、合并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4、肝癌术后复发不宜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5、多发性转移性肝癌,病灶数目在3个以内。
任何技术在临床应用中都有一定的限制,对于肝脏肿瘤做射频消融治疗最重要是肿瘤的大小,大于5cm以上肿瘤射频消融的覆盖面不容易完全,残留肿瘤的比例高。
这种病人首选应该是外科手术切除,如果是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是可以考虑作肝脏肿瘤射频治疗。
另一个影响效果的原因是射频电极针穿剌的准确性,在理论上说在肿瘤的各部位分布的电极针的各点,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位置不好,严重肝硬化结节对超声影像的判断,设备的原因等都直接影响穿剌的准确性,最后都对效果有影响。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排毒器官,肝脏疾病的患者除了积极的治疗以外,调节生活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平时要做到戒烟、戒酒、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多吃一些新鲜的青菜和水果,不要过多的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保护好我们的肝脏是很重要的。
肝肿瘤射频消融操作方法
肝肿瘤射频消融操作方法
肝肿瘤射频消融是一种常用的肝癌治疗方法,操作方法如下:
1. 患者前期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肝功能等。
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消融操作的方案。
2.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医生使用超声或CT等影像学技术确认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制定消融方案。
3. 穿刺导向:医生会在皮肤上作出一个小切口,然后在超声或CT的引导下,通过一根导向针将导管插入到肿瘤附近。
导管可以是单针、双针或多针设计,以确保治疗范围覆盖整个肿瘤。
4. 射频消融:一旦导管正确放置,医生会将射频电极导入导管并对肿瘤区域进行局部麻醉。
射频电极产生高频电流,通过电热效应将肿瘤组织加热至高温,以达到破坏肿瘤细胞的目的。
射频消融通常需要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5. 扩大消融范围:在一次射频消融中,肿瘤可能无法完全被破坏,医生可能会通过移动电极或重复消融程序来扩大消融范围,确保临床治愈效果。
6. 结束操作:消融完成后,射频电极被拔出,皮肤小切口进行处理。
患者可以
进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康复。
总体来说,肝肿瘤射频消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肝癌的方法。
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外科手术配合射频热消融治疗恶性肝脏肿瘤60例临床研究
射频消融 术 是 用于 治 疗肝 脏 恶 性 肿 瘤 的新 方 式 。
瘤 … 。手术是其传统的治疗方 式 , 但 手术治疗 容易遗漏体
积较小 的肿瘤 , 造成肿瘤复发 J 。射 频消融是 用于治疗肝 脏肿瘤 的新 的 医疗 技术 。研 究 即探讨外 科手 术配 合射频 热消融术在 恶性肝脏肿瘤患者 中的治疗效果 , 结果如下。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 0 1 3 年7 月
8 1 3
[ 2 ] 何雁, 李 小晶 , 张玲 , 耿 丽娜 , 李蕾 , 曾金 凤 .超 声造 影 在肝肿瘤 定性及 射频 消融 治疗 效果 的评价 [ J ] .中 国
超 声医学杂志 , 2 0 1 2 , 2 8 ( 7 ) : 6 2 9~ 6 3 2 .
1 . 2 治 疗 方 法
含量 , 治疗效果。 患者治疗差异 比较计量资料 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采 用方 差分 析 检验 , 以 P< 0 . 0 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含量
表 1 可见 , 实验
组及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甲胎蛋 白、 癌胚抗 原含量均较 治疗
学 差异 ( P> 0 . 0 5 ) 。 两组 患者 肿 瘤 标 记 物 甲胎 蛋 白、 癌胚抗原含 量 , 治疗效果。结果 : 实验 组 及 对 照 组 患者 治 疗
后 甲胎蛋 白、 癌胚抗原含量均较 治疗前降低 ,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 实验组 患者治疗后 甲胎蛋 白、 癌 胚抗原含量较对照组低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肝脏肿瘤完全灭活率高 于对照组 , 肿瘤残余率 、 肿瘤复发 率低 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结论 : 外科手 术配合射频 热消融术在 恶 性肝脏肿瘤 患者 治疗 中, 肿瘤灭 活效果显著 , 有效 降低 患者肿瘤复发 率, 值得 临床推 广应 用。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50例
2 0 1 3年 1月 ・下 半 月 刊
射频消融 术治疗 肝癌 5 0 例
孙高斌 刘 妍 马 波 李 浩 沈东海 罗 锐
(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第 1 5 0中心 医 院肝 胆 0  ̄ C,维持 5 分钟。整个过程 由计算机 自动控制能 量与温度。在整个 R F A治疗过程 中,注意观察肿瘤 组织
种原因 ( 不 同程 度 的肝硬化 、肿瘤 晚期 、体 质差 、多发 远处转移等等 ) ,使肿 瘤 手术 切除 受 到很 大 限制 ,仅有
2 0 %左右的患者可 能有手术 切除机会 ] 。因此 ,对 不能
<6 0次/ 分 ,遵医嘱应用 阿托 品。密切 观察 患者 的反应 , 根据患者 的不适作相应的处理[ 3 ] 。
2 结果
例 ,左内叶 5 例 ,左外 叶上段 2 例 ,第三肝 门附近 5 例。 肿瘤大小 2 . O ~4 . 0 c m。肿瘤数 目:单发 2 0 例 ,2 个病 灶 1 5 例 ,多个病灶 1 5例。乙型病毒性肝 炎 4 0 例 ,丙 型病 毒性肝炎 3 例 。入选 手术依据 C h i l d. P u g h分级 ,肝功能 异常程度评分 5 ~1 0分 。术前均行 B型超声 ( B超 )及 螺旋 C T或 MR I 检查 ,术 中切取肿瘤或穿刺 活检 ,术 后 病理报告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 。 1 . 2 手术探查肿瘤情 况 手术所见 ,部分病例有 明显肝 硬化 ,肝脏呈结节状增生 ,部分病例肝脏有萎缩情况 ,质 地硬韧,通过探查即可发现肿瘤明确定位 4 2 例 ,术 中用 B 超协助定位 8 例。所有病例依据术 中探查情况及术前辅助 检查制定手术方案,联合手术切 除并行 R A F的 4 1 例 ,手 术探查发现考虑患者不能进行肝切除 ,而选择 R A F 治疗的 9例。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影像学检查基本相符 。 1 . 3 R A F治疗技术 全麻下经右肋缘下斜切 口,游离肝 脏 ,充分显露肿 瘤 ,首 先进行判断 ,切 除肿 瘤 ,然后依
特殊部位肝脏肿瘤的射频消融术
R A病例相一致 。我们 的结论是 : F 在邻近大血管旁
开 展射 频 消融治 疗是 安全 、 可行 的 , 治疗 区域受周 但 围血流 影 响明显 。只要 R A电极 不 直接 刺人 血 管 , F 治疗是 安全 的 , 近大 血 管 部位 受 血 流 流速 快 带 走 但 热量 所 致 的 H a s kn et i i n g作 用 影 响 , 发 生病 灶 残 易 留 ; 防止 此现 象 , 以 在近 大 血 管病 灶 治 疗 时 , 为 可 针 张开 的小一 些 , 率 开 的 大 一 些 , A治疗动物有较好的耐 F
受性 和安全 性 ;D I 术 提示下 腔静 脉 血流 动 力学 CF技
【 作者单位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肝胆外科 医院 , 重庆 4 0 3 008 【 作者简介 】 马宽生 , , 。研究方 向: 男 教授 肝脏外科 。 【 收稿 日 】0 7 1 1 期 2 0 — 0— 9
瘤 具有 很 高的安 全性 和较 好 的疗 效 , 无大血 管损 伤 、 血栓形 成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发 生 , 功 能 变 化 和 普 通 肝
m ) m 旁肿瘤 的 R A治疗 , F 许多操作者担心对血管造
成 损伤 , 引起 血管 破 裂 或 血 栓 形 成 , 致 严 重 并 发 导 症 , 限制 了对此 类患 者 的治疗 ; 而 另一 方 面受其 治疗
许多学者建议对近第一肝 门部肝肿瘤 的 R A F
治疗要 慎重 进行 。对 于第 一 肝 门 区的肝 癌 , 凝 范 热 围过 大 , 易损 伤胆 管 , 围过 小又 不易完 全热凝 肿 容 范 瘤 。而且 , 部 位 血管 丰 富 , 量散 失 快 , 该 热 更加 不 易 完全 热凝肿 瘤 。一些 专家 建议对 该 部位 的小肝 癌先 期给予 T C A E治疗 , 阻断 瘤 内和瘤周 动脉 血 供 , 少 减 血流 , 减少 了局 部 热量 的散 失 , 助 于肿 瘤 的热凝 ; 有 然后 根据肿 瘤 的 大小 在 B超 实 时 监 测 下 展 开 射 频 电极 , 而非 完 全 展 开 , 同样 可 以获 得 很 好 的热 凝 效
3-2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术后并发症五:急性肾衰竭
■大量肿瘤细胞坏死细胞液化并使蛋白质被分解,导致肾小管堵塞,进而使 尿液生成出现障碍并导致水钠潴留等,使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
■护理:1)记录患者每小时尿量,并遵医嘱补液或使用利尿剂水化,24 小 时尿量 2000ml以上;2)指导多进食流食,并鼓励其早期排尿,以达到将 坏死组织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目的,3)对患者进行保肝护肾治疗,根据患者 情况给予其透析治疗,使毒性产物尽快排除体外,避免肾功能出现进一步 损伤。
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触痛等情况,保持穿刺处 敷料清洁干燥,术后2d内不能冲凉,只能擦浴; ■回病房后应取平卧位,绝对卧床24h,3d内不做剧烈运动,术后4h 禁食禁饮。 ■ 吸氧持续低流量吸氧 24 小时,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 ■ 开始进食后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 尿量的观察 : 射频治疗因高温使流经肿瘤部位血液中的大量红细 胞破坏,释放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尿,防止血红蛋白堵塞肾血管 , 24 小时尿量保持在 2000ml以上,注意观察尿液性状和量。
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治疗效果:
有效性的临床依据: ■ 肝区肿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 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乏力减轻或消失,体重增加。 ■ 甲胎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恢复正常。 ■ 治疗一个月后复查。
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锻炼。 2.运动量可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可以进行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锻炼。 3.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4.按时服药,射频消融后 1 个月常规复诊。如出现发热,腹痛、腹胀, 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诊。
床边备吸氧、监护、中心吸引等抢救物品;术前常规药物备用苯巴 比妥100mg和哌替啶50-100mg。 5 术晨留置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 6 镇痛治疗前按照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肝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和优缺点
肝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和优缺点
肝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肝癌或肝脏良性肿瘤的介入手术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射频电流的高温作用,通过将电极插入体内,将高频射频电流传输到肝脏病变区域,产生高温能量,破坏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肝射频消融术的优点包括:
1. 高效:肝射频消融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常能在一个疗程内完全摧毁肿瘤组织。
2. 无创伤:该方法通过穿刺入路进行操作,不需要开腹手术,减少了术后伤痛和并发症的风险。
3. 适应病例广泛:肝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各种大小的肝脏肿瘤,甚至可以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肝射频消融术的缺点包括:
1. 局限性治疗:由于射频电流的传导范围受限,对于较大的肝脏肿瘤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完全消除。
2. 并发症风险:肝射频消融术虽然是一种较为安全的介入手术,但仍存在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
3. 对肿瘤位置有限制:由于需要插入电极到达病变部位,肝射频消融术对于位置较深或者靠近大血管的肿瘤具有一定难度。
总体而言,肝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脏病变治疗方法,但仍需要根据患
者病情和医生的个体化意见进行选择和操作。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现状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现状原发性肝癌(HCC)及转移性肝癌(MLC)是两种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
这两种肿瘤预后很差。
已证明包括全身放疗及化疗在内的常规治疗效果欠佳。
手术切除肿瘤被认为是唯一可能取得治愈效果的手段。
不幸的是,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手术治疗。
肝肿瘤切除的禁忌征包括:肿瘤数目过多、肿瘤位于不可切除的位置、肝储备不足以耐受手术以及其它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
据估计只有5%-15%的HCC或MLC患者可接受手术。
HCC或MLC行肝切除后,5年存活率仅为20%~40%。
大多数患者死于肝癌复发病情进展后的肝衰竭。
有报导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42%、61%81%。
虽然在一些病例中,肿瘤复发可再次切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肝切除术只能进行一次。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微创技术就非常必要,这样就可随时治疗复发肿瘤。
近十年来,发展出多项微创治疗技术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
化疗栓塞是其中应用最久且最为广泛的微创治疗技术。
但其疗效差且并发症率及死亡率较高。
冷冻技术已广泛开始使用,为手术切除提供了另一个补充。
冷冻的主要问题是冷冻极较大,不能用于经皮治疗,因此开腹术是标准路径。
大面积冷冻及多点冷冻时,通常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出血症,胸膜渗出。
胆瘘,瘘管,肝外脓肿,组织破裂及肝衰竭。
经皮酒精注射已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欧洲及亚洲。
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尚满意,但继发肝癌较差。
总的来说经皮酒精注射有局限性,原因是即使治疗最小的肿瘤也需多次反复注射。
此外,酒精在肝脏肿瘤内不能精确地均匀分布,因此有肿瘤坏死不全的危险。
酒精注射的缺点还有胆管注入,患者中毒及明显疼痛。
大部分微波消融的研究在日本和中国进行,其他国家对该技术的经验及认识甚少。
微波治疗的主要缺陷是凝固灶范围较小,直径小于2cm的肿瘤效果较好,但治疗较大肿瘤时容易发生肿瘤残留。
激光消融在欧洲国家做的较多。
Vogl等德国的研究人员称这种技术对治疗HCC及结肠直肠癌肝转移非常有效。
B超引导局部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疗效观察及护理
易成 功 。 前 嘱 患 者 禁 食4 防 止 术 中 恶 心 、 吐 。 术 h, 呕
2 2 术 后护 理 .
2护理 2 1 术前 护理 .
2 1 1 心理 护理 ..
B 引 导射 频 消融 术 ( A) ‘ 新技 术 , 超 RF 种
理 卫 生 杂 志 ,0 6,0. 20 2
多数患者对此 了解不 多, 缺乏治疗信心 。 加之患者身患肝脏肿瘤 , 紧 存在
[】徐巧兰, 3 龙腾 , 张美芬 . 晚期肝硬化行径静脉肝 内门体分流术护理[ . J ] 中华 护理 杂志 , 0 8 4 1. 2 0 , 3:
心理护理 、 治疗后 的护 理观察 , 将 察和 护 理 ( ) . . 1 感染 。 术后 常规 使 用抗 生 素 , 点常规切 口换药 , 防切 口感染 。 穿刺 以 密切观 察腹痛 、 腹胀及发热情
况。 本组病 人均 有不 同程 度的体 温升高 , 体温 波动 在3 .~3 .℃之 7 3 84
显变化 。 温均有 不同程度 增高 , 可达3 ." lN病人 出现转 氨 体 最高 84 C。1
酶升高 ,例病人 出现 黄疸 , 为一过性 ,N之 内均 自行消退 。例病人 9 均 1 8 出现少量腹水 , 配合药物 后缓解。N病 人HC 伴严重肝硬化 门脉高 压 , 1 C 腹壁静脉 曲张 , 肝功 能C i 级 , hl C 治疗后 发生 消化道 出血 , 守冶疗 d 保
响 , 重 者 将 引起 术 中并 发 症 。 严 因此 嘱 患 者 在 术 中配 合 医生 在 行 LV e 针式 电极 定位穿 刺时 , 者应 吸气后屏 气 动 , e en 患 使术者 进针 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电流
摩擦力产热 蛋白质变性 肿瘤组织坏死
组织对热的反应
Cool-tip™ RF 冷尖端的最小靶点温度
蛋白变性
细胞致死 热损伤开始
100 C 90 C 80 C 70 C 60 C 50 C
射频消融在医学上的应用
➢ 1.心脏射频消融:室上速 ➢ 2.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肝癌、肺癌等 ➢ 3.射频消融治疗良性病变 ➢ 4. 射频消融镇痛治疗
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AF)
RAF发展
1891年法国D’Arsonval发现>10kHz射频电流通 过活体组织时无痛可产生热效应,从而产生了Bovie 电凝刀用于外科止血;1980年内镜下RF治疗消化道 疾病,心导管RF技术消融异常传导束治疗室上性心 动过速;1990年MCGAHA首先引入经皮射频消融肝 癌概念,1992年该技术引进国内,1994年在意大利 最先开始利用多极消融电极治疗恶性肿瘤。
CT Guidance
射频消融治疗术的适应症
1.原发性肝癌 2.转移性肝癌 3.外周型肺癌 4.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乳腺癌、肾癌、骨肉瘤、
骨转移癌等实体肿瘤. 5.肝血管瘤、脾亢. 6.脾功能亢进、需做脾切除手术者
近年世界上接受射频治疗的病例
肝脏 肺 肾 骨 其余 合计
增长% VS.前期
2004 12.000
在此基础上,使用一种脉冲方式来发送电流,而不 是持续的发送电流,增加了电极针尖周围的电流密度, 同时允许短时间内热量的扩散,使消融的范围进一步扩 大,为单次治疗较大体积的病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
RFA Technology
传统射频 (直径: 1 - 1.5 cm) - 12 min.
冷循环射频 (直径: 3 cm) – 12 min.
➢ 2.疗效确切:射频消融电极直接插入肿瘤内部,使肿 瘤组织局部温度达90度以上,导致肿瘤细胞变性坏 死,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优点
➢3.治疗时间短:一次射频消融的时间在15 分钟左右.
➢4.治疗后病人恢复快 ➢5.可借助影像技术立即精确观察治疗效
果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
Cool-tip™ RF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原理
➢ 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 肿瘤周围小血管凝固,阻断肿瘤供血,并有
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 射频热效应还能增强机体局部免疫力,抑制
残留和原发肿瘤生长,达到原位灭活的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优点
➢ 1.微创: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情况较差 、重要脏器 功能较差的病人.如: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的病人.
900 700 700 200 14.500
+45%
2005 14.000 1.000 1.000
800 300 17.200
+19%
2006 16.000 3.000 1.500 1.500 1.000 23.000
+34%
2007 18.000 6.000 2.000 3.000 5.000 34.000
➢ 超声 简便、廉价、实时引导(同时显示周围血管)、省时 消融后呈高回声,便于实时监测
➢ CT 明确显示病灶,便于制定消融方案 不能实时监测、耗时
➢ MRI 较少使用 昂贵、耗时
射频消融治疗术方法
➢ 影像导引下经皮穿刺消融 ➢ 经腹腔镜消融 ➢ 手术中直接消融
➢Ultrasound
➢ CT
Cool-tip™ RF
RFA Technology
为什么 Cool-Tip?
避免组织的碳化
保持较低的阻抗, 避免消融区域的局限
传递更高的能量
Cool-tip™ RF
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
Cool-tip™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Cool-tip™ RF
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
➢ 组成
第一代 单电极技术
从治疗效果看,其消融直径很少超过 2.0cm。
第二代 多弹头射频治疗
多弹头射频治疗(多电极阵列):由于组织 的碳化,提高了组织的阻抗,其消融直径大约在 4.0cm左右,消融范围较前扩大。
第三代 冷循环电极技术
电极内部有循环水可冷却电极邻近部分的组织,使 其在治疗周期中处于低阻抗状态,有效避免组织碳化, 可输出最大强度的电流,实现最大范围的消融毁损。 单束治疗毁损的范围为:2.8-4.2cm,使用集束的冷循 环电极针,可以达到3.1-7.3cm的直径。
+48%
超声造影引导下RFA治疗肝癌
➢ 原发性肝癌: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几乎可以 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
➢ 不能手术的肝癌:肝癌较大者;病人年龄较大 者;病人全身情况欠佳者,有其他疾病,如心 衰,严重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等;病人不愿 意接受手术者.
➢ 伴有严重肝硬化的肝癌. ➢ 多灶性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无法切除. ➢ 转移性肝癌:尤其是多发转移的患者.
RFA临床应用(肝脏)
➢ 对于小肝癌(≼5cm)使肿瘤彻底坏死达到 良好的治疗效果
RFA临床应用(肝脏)
➢ 对于无手术指征的大肝癌和多发癌,可与TACE结合治 疗达到减少肿瘤负荷的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原理
(RF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射频治疗仪产生的射频电流在流经电极针与阴极 板之间的环路时,电流强度的改变使位于电极针周围 组织中的离子产生分子水平的摩擦力,经摩擦力产热, 提高细胞内的温度,使局部组织间质加热,温度超过 60摄氏度时,肿瘤细胞迅速发生蛋白变性并凝固坏死。
肝癌治疗方法及RFA产生背景
传统手术 仅20%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肿瘤易复发 化疗 肝肿瘤对化疗药物不敏感 放疗 肝肿瘤对放疗(g刀)不敏感、肝损害大
微创介入治疗: TACE(导管化疗栓塞术)姑息治疗:无水酒精注射
(PEI);热盐水;稀盐酸;50%乙酸;冷冻技术; 微波热凝固;激光技术 射频消融(RAF)是根治性治疗微创手术
1.直视下射频消融: ① 手术开腹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② 手术开胸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 2.超声造影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肾癌、
肾上腺癌、乳腺癌.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
3.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肝癌、肾癌、肾上 腺癌、骨转移癌.
4.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射频消融的影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