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记叙的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事件为线4、以情感为线5、以某物为线6、题目为线7、明暗两线二、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注:插叙就是在叙事时暂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事件。
它有作用有: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推动情节发展。
3、烘托主要事件,拓展丰富主要内容。
4、突出人物形象。
四、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1、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描写方法及作用: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某某身份、某某地位、某某处境、经历以及某某心理状态、某某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体现人物性格、品质。
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某某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某某性格特征或某某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某某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某某性格或者某某品质,突出中心。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季节和环境特点。
32、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2)预示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
(3)渲染的气氛。
(4)烘托人物的感情(或心情、形象)(5)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深化主题(6)象征或暗示、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感观(听觉,触觉,嗅觉..)描写五、关键词语的赏析(或分析其表达效果,或分析其作用)答题要点:1、指出词语的词性或所用的描写方法(如:煤炭工用力地握着——动作描写)..2、说出词语所表达的含义或所反映的人物的情感。
3、如有修辞,须指出。
1、含义:字面义语境义(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词的言外之意、一词多义等)2.作用:动词: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人称:①第一人称(我、我们):便于直接表情达意,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②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③第三人称(他、他们):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
(3)线索: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
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时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方法显示,有时文章的题目就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4)详略:突出中心的主要材料详写,次要材料略写。
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5)顺序:①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
顺叙容易把事情叙述得有头有尾,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鲜明。
②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6)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说明、议论和抒情。
(7)人物五种描写方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8)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此外还有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9)语言风格:亲切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朴素自然、生动形象、新颖精美等。
(10)常见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
作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作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作文的类型1. 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2.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进行介绍和解释。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等。
3.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 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启事、申请书、演讲稿等,具有特定的格式和实用目的。
二、作文的结构1. 开头:引出主题,吸引读者兴趣。
可以使用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用名言等方法。
2. 中间: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主题内容。
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记叙文要叙述事件的经过,说明文要说明事物的特征,议论文要论证自己的观点。
注意段落的划分,使文章层次分明。
可以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也可以提出展望或呼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作文的语言1. 准确性: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避免模棱两可或产生歧义。
2. 生动性: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 简洁性:避免冗长繁琐的表达,简洁明了地传达信息。
4. 多样性:丰富词汇量,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和句式,使文章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四、作文的审题与立意1. 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理解题目含义,明确写作范围和重点。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和提示语。
2. 立意: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立意要新颖、深刻,能够体现作者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五、作文的素材积累1. 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如人物、事件、景物等。
2. 阅读书籍:广泛阅读各类书籍,积累知识和素材,提高文学素养。
3. 关注时事:了解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为作文提供新鲜的素材和观点。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1、修辞方法及其作用⑴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感情。
⑵拟人:赋予xx以人的情态(动作、心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感情。
⑶排比: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写出了xx……的特点,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突出作者……感情。
⑷反问:加强语气,强调突出了……,突出作者……感情。
⑸反复:强调……内容,突出作者……情感,富有感染力。
⑹设问(自问自答):强调……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的思考。
⑺夸张: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突出事物……特征。
⑻对比:把xx和xx对比,突出xx……特点。
⑼引用:引用……,增添文章文采。
⑽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⑾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2、表达方式(5种)记叙、议论(对人或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抒情(抒发感情)、描写(生动具体的描绘,刻画)、说明(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人增长知识)。
3、描写方法⑴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人物出场设置典型环境,突出人物性格;交代天气时令;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预示人物命运象征等意义。
⑵人物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的作用:运用了……描写,写出了……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性格或心理,表现出……中心情感。
4、写作手法: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多种感官角度相结合、衬托、联想、想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古讽今、作铺垫、卒章显志、欲扬先抑、以小见大。
5、题目作用:(1)是文章线索;(2)概括文章内容;(3)点明主旨,表达感情;(4)交代对象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吸引读者阅读;(6)具有某种象征、比喻意义。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散文)知识清单
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让复杂、抽象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具体化。
(7)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浅显易懂。
(8)引资料
引用具体事例、数据、名言警句、诗词、俗语、谚语、神话故事、新闻报道、谜语等,准确说明事物特征,富有趣味,或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
(1)写人类(2)记事类(3)写景类(4)状物类
记叙文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
线索
①以实物为线索:如张之路《羚羊木雕》。
②以人物为线索:如胡适《我的母亲》。
③以事件为线索:如孙犁《芦花荡》(复仇事件)。
④以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鲁迅《故乡》。
⑤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魏巍《我的老师》。
(3)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说明,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顺序主要有以下七种: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⑥从一般到个别;⑦从总到分。
说明方法
(1)举例子
列举真实典型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
(2)分类别
(2)并列式:文章的段落层次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并重的。
(3)层进式:文章采取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方式,从而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
也叫例证法。就是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事例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
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包括一些对结果的推导过程。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中考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答题技巧)汇总
中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知识小结1、记叙文是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4、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使文章更亲切或更真实,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亲切,如同面对面说话,真诚)、第三人称(客观、实际、灵活、自由,不受时空限制)。
5、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事线、物线、情线、地点为线、时间为线。
一般只有一条线索,特殊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通常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复杂的记叙文,往往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7、描写的表达方式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以此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或心理活动)。
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此外,还可以从描写的角度来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常叫作细节描写。
有的则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
8、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9、记叙文阅读的一些具体技巧(1)先从原文找现存语句(有特别规定除外),再做适当调整、提炼。
(2)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有文采,更突出某事物……的特征。
反问、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增强表达的语气和语势。
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的作用:通过两类事物的鲜明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某事物……的特征(3)记叙中的议论语句一般是点明中心,画龙点睛。
①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②文章的结尾: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
初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基本常识
(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识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人称:①第一人称(我、我们):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如《孔乙己》。
②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③第三人称(他、他们):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
(3)线索: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
可作记叙线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A、物线,即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如《小橘灯》以“小橘灯”为线索。
B、事线:即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例如《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统领全文。
C、人线:即以人物为线索(或以人物的某一特征),如《背影》。
D、情线: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荔枝蜜》等。
E、时线:即以时间为线索。
F、地线:即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如《桃花源记》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时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方法显示,有时文章的题目就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如何找文章的线索:①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表现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②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直接提示文章的线索,特别是标题是事物名称的。
③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
④有时候用议论和抒情来显示线索。
中考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知识点整理大全
中考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知识点整理大全一、记叙文1.记叙文是通过叙述事情的发展经过,来表达其中一种思想感情或者传达其中一种目的的文体。
2.记叙文的结构一般采用线性结构,即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
3.记叙文的描写手法包括描写外貌特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等。
4.记叙文要注重情节的安排,要有起承转合、高潮迭起、情节紧凑的特点。
二、说明文1.说明文是对一些事物的特点、原理、方法等进行解释和阐述的文体。
2.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等两种方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选择。
3.说明文要注重采用科学的、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主观色彩。
4.说明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举例说明、比较对照、定义解释等。
三、议论文1.议论文是对一些问题或者其中一种观点进行陈述、分析、讨论和辩证的文体。
2.议论文可以采用正反两种观点进行对比、列举事实和论据、提出自己的观点等。
3.议论文要注重文中论据的有力性和说服力,可以使用实例、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进行论证等。
4.议论文的结尾一般要简明扼要地总结自己的观点,并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四、小说1.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发展反映社会生活、人物命运、情感体验等的文学作品。
2.小说通常包括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四个部分。
3.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栩栩如生,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感情。
4.小说中的叙述要有情节的起伏、张力的凝聚和冲突的引导,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这些是中考阅读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考阅读题目。
当然,在备考的过程中,还需要多做阅读练习,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语文作文分类: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汇总大全(史上最全)
作文的分类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1、按照文学的体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写作内容)2、按照文章的体裁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类。
(写作方式)一、记叙文(写人、写事、写景、写物)1、含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结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地点和时间六大要素。
(可根据内容需要,穿插使用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手法。
)3、写作手法:我们可以用顺叙、倒叙、插叙或补叙法写作。
4、记叙文的一般要求:(一)感情真实。
(二)内容具体而有重点。
(三)结构清晰而完整。
上中学后的第一件事上中学后我遇到了一件事,它刺伤了我的心,也使上初中已有一个多月的光景,可班里的大、中、小队干部都尚未确认。
袁老师说,在下午的班会课上做一次评比,把它定下来。
我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演讲。
星期一的下午,阳光明媚。
刚一走进教室就感到不太寻常,三五个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也不知在议论些什么,热心肠的同学还在问我,想当什么?演讲稿写好了吗……我总是笑容可掬地答应着,可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反复地自问着:“我行吗?我行吗……”随着铃声的响起,评比开始了。
上台演讲是自愿,同学们一个个精彩地说着,一个个都比我准备得要好。
我胆怯了,迟迟拔不动腿,在座位上越坐越稳当。
正当我铁了心想要放弃时,袁老师问:“有谁还想再说一说?”话音刚落,有些曾询问过我情况的同学就不断喊着我的名字,我“被迫”上了阵。
台词早就背好的,可总有一种“自卑感”在作祟,声音越说越小,脸却越说越红。
到了最后,也不知是怎的,站在那里摇摇晃晃,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
好歹说完了,我一溜烟儿“奔”回座位上,趴在桌子上,不想去看,也不想去听……要唱票了,我紧张得不得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黑板,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
但事实证明,我落选了。
第二天,袁老师宣布,要另选两个班委,因为昨天选的人数不够。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知识归类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知识归类一、记叙文基础知识(一)记叙文的特点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分类:A、按样式分:通讯、回忆录、游记、新闻、参观访问记、民间故事。
B、记叙内容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二)记叙的要素和人称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A、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
B、地点:单一地点,事件在一处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转换。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D、起因:指引发事件的原因,一般在开头,也有在后头(倒叙)E、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可先概括再综合。
F、结果:指事件的结尾,一般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
如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不能当作结果。
记叙的人称:A、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
“我”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文章记叙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而亲切的感觉。
文中如有心理活动描写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是“我”猜测的,不可直接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
B、第二人称: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出于直接抒情的需要。
但记叙文通篇一般不采用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称谓,没有“我”这个代词。
其好处在于人物事件的展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文中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可描写。
(三)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指记叙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记叙的材料按时间推移、地点转移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法。
用顺叙写的文章、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可从时间推移、程序推进、空间转换等标志着手,理清思路。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整理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阅读步骤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容的一种文体。
一、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二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白礼赞》以白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语文基础知识点 文章体裁详解
语文基础知识点文章体裁详解一、定义文章体裁是指文章的文体形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二、记述文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其突出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感人,内容应是真人真事,使人产生共鸣,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1、六要素“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个别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2、顺序3、表达方式以叙事描写为主,抒情、议论(点睛之笔)、解说为辅。
三、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文体,旨在给人知识;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物。
1、分类(1)根据解释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物的解释和物的解释。
(2)根据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性论述和文学性论述。
2、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3、说明顺序(1)时问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4、语言特点(1)准确严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特别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木语和修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活言的准确性。
(2)风格多样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5、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等,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
四、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钓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1、分类- 按议论内容的不同- 政论文- 评论- 杂文- 感想- 按论证方法的不同- 立论文- 驳论文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初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基本常识
(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识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容的文章。
(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人称:①第一人称(我、我们):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如《孔乙己》。
②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③第三人称(他、他们):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
(3)线索: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
可作记叙线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A、物线,即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如《小橘灯》以“小橘灯”为线索。
B、事线:即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例如《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统领全文。
C、人线:即以人物为线索(或以人物的某一特征),如《背影》。
D、情线: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荔枝蜜》等。
E、时线:即以时间为线索。
F、地线:即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如《桃花源记》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时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方法显示,有时文章的题目就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如何找文章的线索:①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表现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②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直接提示文章的线索,特别是标题是事物名称的。
③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
④有时候用议论和抒情来显示线索。
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文体知识
十五、说明文的文体知识1、说明文文体: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都是介绍建筑的,但是两事物的特征不同。
故宫是古代君王的活动中心,它的设计就处处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特点,而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点。
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顺序:(1)空间顺序任何事物都有空间性。
说明文抓住这个特点构成自己的条理,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整体到部分。
在介绍某有建筑物的结构,说明某种产品的构造,介绍某一地方情况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是读者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都有较明晰的认识。
(2)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
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有些说明文根据事物的时间性,把事物的各部分组成先后关系,这也是一种条理性。
介绍生物知识的说明文一般都是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介绍生产技术和工作方法的说明文,一般按照生产和工作的程序,逐一说明。
(3)逻辑顺序有些说明文主要是剖析事理的,在说明时就按照事理的逻辑关系进行安排,或者从主到次,或者从浅到深,或者从原因到结果,构成严密的条理性。
有些说明文还可以按事物的性质分几个方面来安排,这几个方面的材料就形成了一种并列关系。
5、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1) 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3)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4)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5) 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6)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7) 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
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
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
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
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
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
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或事物的来龙去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注
重情节的安排和时间顺序的组织,以描述事实真实性为要求。
2. 描写文:描写文是以描写人、物、景物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描写文注重细致
入微的描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人物、物品、景物等产生直观感受。
3. 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解释或阐述事物的来龙去脉、原理、作用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
文体。
说明文通常采用分析、解释、举例等方法,使读者理解和掌握被说明的事物。
4. 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论述某一问题或主题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要有明确
的观点立场,使用有说服力的理由和证据,通过分析和比较等方法来论证观点。
5. 诗歌:诗歌是一种具有韵律和格律的文学形式。
诗歌通过押韵、节奏和对比等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6.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语言、自由写作方式和散文形式表达个人感受、思考和观
察的文体。
散文常常具有随笔性质,展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7. 寓言:寓言是一种常以动物、植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为形象,通过谐趣、象征等手法,寓言故事中所包含的寓意可以启迪人们对社会生活和人生道理的思考。
这些是初中语文文体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分析不同文体的文本。
三大文体知识
议论文答题技巧一: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1、注意问题:( 1 )论点应是明确的判断。
如:谈骨气,怀疑与学问,美的断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不是论点。
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 2 )论点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陈述性判断句。
如:抱着长不大,不应该压制大胆设想,孝心无价可作为论点2、论点的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概括注意:当开头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是呼应论点。
(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四个地方,(一)、开门见山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开篇就闪亮登场。
《敬业与乐业》首节末尾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揭示出中心论点。
(二)、承前启后,中部出示中心论点。
《鱼我所欲也》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提出中心论点:“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三)、篇末现中心论点。
有些议论文,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水到渠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
《伤仲永》在叙事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看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就在篇末总结。
)二:论据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证据材料。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常见题型:(1)可否替换论据(2)能否证明论点(3)引用这一论据作用(4)补充论据。
(1)调换论据答题方式:往往不能调换,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句子(2)补充论据方法:A、人物+事例+简短评价B、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C、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三论证方法: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证具体有力、真实可信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使论证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3.比喻论证:用……来比喻……,把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论证了论点4.对比论证:把……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人物描写是记叙文中最重要的描写之一,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②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描写之一,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景物描写可以包括对自然环境、建筑物、物品等的描写。
③动态描写:动态描写是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事件的紧张、悬疑或者温馨。
说明文的文体知识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说明为主要目的的文体,通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描述、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来阐明其性质、特点、规律、作用等。
2)特点:客观、准确、简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3)分类:①分类说明文:对一类事物进行分类,阐明各类事物的特点和区别。
②功能说明文:介绍某种事物的作用、功能、用途等。
③原理说明文:介绍某种事物的原理、构造、工作原理等。
④操作说明文:介绍某种事物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等。
4)写作方法:①明确文体: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解释说明,因此要注意客观准确,语言简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②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可以采用定义、分析、比较、归纳、举例等方法,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
③注意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可以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方式进行组织。
5)语言风格:说明文的语言应该简明、准确,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同时也要注意使用一些图表、表格等辅助说明工具。
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辩证为主要目的的文体,通过对某种观点、问题或现象的分析、论证、评价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2)特点:主观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争议性。
3)分类:①议论文的分类:议论文可以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分为说明型、论证型、辩论型、批判型、鼓励型、劝说型等。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考点
记叙文考点1:标题的作用或含义出现形式:方法:内容、主题、线索、设置悬念考点2:概括题出现形式:1.概括段意2.全文3.梳理情节4.人物心理变化5.行文思路6.表格题方法:人+事+结果文章标题拓展考点3:记叙文顺序方法:(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考点4:段落、句子的作用方法: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考点5:环境描写的作用方法:1.交代(暗示)故事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等)2.渲染(烘托)气氛3.烘托人物性格或心情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预示结局5.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6设置悬念等考点6:句义或句子赏析方法:修辞手法+作用句子含义+作者的情感倾向考点7:词语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词语效果、作者的情感态度考点8:修辞手法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人称:
①第一人称(我、我们):便于直接表情达意,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②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③第三人称(他、他们):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
(3)线索: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
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时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方法显示,有时文章的题目就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4)详略:突出中心的主要材料详写,次要材料略写。
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5)顺序:
①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
顺叙容易把事情叙述得有头有尾,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鲜明。
②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6)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说明、议论和抒情。
(7)人物五种描写方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8)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此外还有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9)语言风格:亲切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朴素自然、生动形象、新颖精美等。
(10)常见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
(11)过渡:为了保持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使上下文能自然地衔接转换的结构方法。
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下文既可自然过渡,也可利用词语、句子、段落过渡。
(12)照应:文章后面对前面的内容作必要的回应。
照应可以使文章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13)描写: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①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的直接刻画,以便具体、形象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周围事物间接地表现人物,比如用写景烘托人物性格;借助他人的反映来表现所刻画的人物;用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出主要的描写对象。
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一般用来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表达主题而进行地描写。
说明文知识总结
1、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l)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说明文往往采用这种顺序。
(2)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
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大都采用这种顺序。
(3)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或从一般到特殊,或从整体到部分等进行说明。
说明事理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引资料等。
(l)分类别。
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2)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3)举例子。
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列数字。
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这样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7)画图表。
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8)引资料。
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的词上,因此,研究、体会这些词是如何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4、理解说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为了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文中作适当的叙述和描写。
特别是在说明那些生疏的事物和比较深奥的道理时,如果把说明同叙述、描写恰当地结合起来,就能使文章浅显易懂,引人入胜。
因为说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说明服务的,所以它们的篇幅都很短。
议论文的知识点:
把握文章的论点(2)弄清文章运用的论据(3)搞清文章的论证方法
(4)弄清文章的论证结构(5)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式(6)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
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附答题思路:
附:各类论证方法作用
1、举例论证:列举名人事例或自己经历的事例证明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作用: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等权威言论证明论点。
(运用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注意: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作用: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论证了……(论点),进一步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的对比。
作用: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用比喻的手法证明论点。
作用: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四、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五、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11122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