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精)口腔组织病理实验教学教案

(精)口腔组织病理实验教学教案

口腔组织病理实验教学教案(首页)教案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年级专业:2006级口腔本科主讲教师:刘婷姣职称学位:副教授博士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2008--2009学年第1学期口腔组织病理实验教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总学时44学时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选修课()授课班级2006级2班学生人数30人授课方式(大,小班)小班专业,层次五年制本科授课教师刘婷姣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基本教材1.口腔组织病理学(第5版),主编:于世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指导,主编:朱恩新,刘婷姣,内部出版,1998主要参考书1.Barnes L. et al: Pathology & Genetics of Head and Neck Tumors.Lyon; IARC Press, 20052.Neville BW. Et al: Oral & Maxillofacial Pathology. Philadelphia;Saunders, 20023.Dardick I. et al: Color Atlas/Text of Salivary Gland TumorPathology. New York; IGAKU-SHOIN Medical Publisher, 1996.4.授课时间2008/9/17~2008/12/5 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口腔组织病理实验教学教案页教学主要内容时间分配备注实验用品:幻灯;牙齿磨片及切片;图谱1.看幻灯片复习理论课内容30 min2.牙体纵磨片:牙釉质牙本质40 min周次第3周,第1次实验,2008年9月17日授课章节牙体组织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牙体各组成部分的组织结构;2.熟悉牙体各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特性及牙体硬组织的理化特性;3.了解釉质的超微结构、牙本质的神经支配、牙骨质的分类及功能。

口腔组织病理学 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内容及学时数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4学时)1、神经嵴、鳃弓、咽囊掌握:神经嵴、鳃弓、咽囊的概念及形成过程;熟悉:神经嵴、鳃弓、咽囊形成的组织结构;了解:神经嵴、鳃弓、咽囊形成过程中的信号调控。

2、面部发育掌握:面部发育的基本过程;熟悉:面部发育畸形的胚胎学背景;了解:面突的衍生组织。

3、腭的发育掌握:腭发育的基本过程;熟悉:颌骨发育的基本过程及面部、腭和舌发育畸形的胚胎学背景;了解:涎腺、颞下颌关节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口腔颌面部发育的基因调控。

4、舌的发育掌握:舌发育的基本过程;熟悉:舌发育畸形的胚胎学背景;了解:舌的神经支配。

5、唾液腺及口腔黏膜的发育掌握:唾液腺及口腔黏膜发育的基本过程;了解:唾液腺发育的调控机制。

6、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发育掌握:颌骨发育的基本过程;熟悉:颞下颌关节发育的基本过程;了解:颌骨发育的基因调控。

第二章、牙的发育(4学时)1、牙胚的发生掌握:牙胚的概念、组成和各部分的来源及所形成的组织;成釉器的蕾状期、帽状期及钟状期的结构特点;牙乳头及牙囊的结构。

熟悉:牙板的发生、结构及结局及临床意义,前庭板的发生及口腔前庭的形成;了解:牙发育的基因调控。

2、牙体组织的形成掌握:牙本质的形成、釉质的形成、牙髓的发生、牙根的形成和牙周组织的发育;熟悉:上皮剩余的来源,侧支根管的形成及牙颈部牙本质暴露形成的胚胎学背景;3、牙的萌出和替换掌握:牙萌出的过程;熟悉:乳恒牙交替的过程,牙萌出的次序和时间;了解:牙萌出的机制。

第三章、牙体组织(4学时)1、釉质掌握:釉质的组织学结构,包括釉柱的走行及排列、釉柱横纹、釉柱(光镜和电镜)、釉质生长线、釉板、釉丛、釉梭及釉牙本质界及形成;熟悉:釉质中无机物及有机物的种类和功能,无釉柱釉质的分布,釉质的裂沟形态,釉小皮及釉面横纹的形成;了解:釉质的代谢特点。

2、牙本质掌握: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细胞间质的组织学结构,小管间牙本质、小管周牙本质、前期牙本质、小球间牙本质、生长线、托姆斯粒层、罩牙本质的形态及形成;熟悉:牙本质的增龄和反应性变化及临床意义,包括继发性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透明牙本质及死区。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 学会识别和分析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4. 能够运用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1.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定义和范围研究方法和手段2. 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黏膜3. 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龋病牙周病口腔癌4.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5. 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正常结构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2. 示教法:展示病理切片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观察病理切片,进行病例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病理切片观察:评估学生对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和写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科书。

2. 病理切片:各种口腔疾病的病理切片。

3. 图片和视频:展示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4. 显微镜:用于观察病理切片。

5. 病例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堂理论课和16堂实践课。

2. 进度安排: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课时)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4课时)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8课时)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4课时)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8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2. 教学难点: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八、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籍。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供七、五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课程号:50300540(7年制)50301140(5年制)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64 学分: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联系医学基础和口腔专业知识的桥梁和纽带。

它的内容包括了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胚胎发生和组织形成,包括了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组织发生和临床病理表现。

口腔组织病理学涉及面广、内容深刻,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理解领会能力。

针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知识特点,和其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划。

首先本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对牙齿的发生、组织特点以及颌面部组织的发生和组织特点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且在每堂大课后均有同等学时的实验课程,通过大课多媒体系统和实验课显微图像互动教学系统相结合,促进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理论。

长期以来,我们在大课讲授和实验课指导相辅中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工作,并且随着教学设备和方法的改进,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讲授与实验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自学、教师辅导、实验课和笔试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口腔组织胚胎学一牙釉质、牙骨质1目的要求:①掌握牙釉质和牙骨质组织结构及理化特性②掌握釉质中有机物集中处的组织学现象③熟悉了解釉质的生活代谢及超微结构特征,了解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釉牙骨质界和釉牙本质界2讲课内容:①釉质和牙骨质的理化性质②牙釉质和牙骨质的组织结构及有机物集中的组织学现象③牙釉质的增龄变化、临床应用;牙骨质生物学特性及釉牙骨质界、釉牙本质界3实验内容:①牙齿纵磨片②牙齿横磨片二牙本质、牙髓1目的要求:①掌握牙本质和牙髓的组织结构及前者的理化特性②掌握牙本质中钙化程度差异的组织学现象及反应性变化③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及感觉、熟悉牙髓的增龄变化2讲课内容:①牙本质的理化特性②牙本质牙髓的组织结构、功能及反应性变化;牙本质钙化差异的组织学现象③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和感觉3实验内容:①牙齿纵磨片②牙齿横磨片③牙齿脱钙片三牙周韧带(牙周膜)1目的要求:①掌握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的组织学结构及牙龈的表面解剖②熟悉牙周韧带的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和牙龈的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2讲课内容:①概述②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及其它成分,牙槽骨与牙龈的组织结构,牙龈的表面解剖③牙周韧带的形态和功能,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3实验内容:①矢状切面牙体牙周组织切片②冠状切面牙体牙周组织切片四口腔粘膜1目的要求:①掌握口腔粘膜的一般组织学结构②掌握口唇及舌背粘膜的组织学特征③熟悉腭、颊、口底及牙槽粘膜的组织学特征2讲课内容:①口腔粘膜的一般组织学结构②口腔粘膜组织学类型及各类粘膜的组织学特征③口腔粘膜和皮肤的异同点3实验内容:①口唇切片②舌背切片五涎腺.1目的要求:①掌握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②掌握大小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征③熟悉涎腺的性质及组成2讲课内容:①概述②涎腺的性质及组成③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④三对大涎腺的组织学特征及各小涎腺的组织学特征3实验内容:①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的组织结构六面部、腭部和舌、涎腺的发育1目的要求:①掌握面部、腭部发育的正常过程要点及主要发育异常②掌握舌、涎腺的发育步骤及发育异常2讲课内容:①概论②面部、腭部的发育及畸形③舌、涎腺的发育及畸形④颌骨的发育七牙齿的发育1目的要求:①掌握牙板、牙胚的发育及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组织学特征②掌握牙板的结局及牙胚异常发育所产生的主要畸形2讲课内容:①概述②牙板的发生及牙胚的形成和发育.③冠部牙体组织的形成④牙根的形成⑤牙髓及牙周组织的发生3实验内容:①牙板的组织切片②牙胚的组织切片③钟状后期冠部牙体组织形成④牙根的形成口腔病理学一龋病1目的要求:①掌握釉质龋和牙本质龋的发生和发展②掌握釉质龋和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③了解龋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2讲课内容:①概述龋病的定义、发病情况、好发部位及病因②病理改变:釉质龋:早期釉质龋的病理改变;平滑面龋与窝沟龋的形态特点牙本质龋:牙本质龋的进展过程;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牙骨质龋停止龋③龋病发病原理及龋病病因四联学说④龋病的研究进展3实验内容:①釉质平滑面早期龋磨片②釉质窝沟早期龋磨片③牙本质龋切片④猛性龋切片.⑤示教二牙髓病1目的要求:①掌握各类牙髓病的病理特点②了解牙髓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③了解牙体吸收原因及病理变化2讲课内容:①概述牙髓病的发生和发展②牙髓充血病理变化及临床特点③牙髓炎病因、类型、病理变化④牙髓坏死⑤牙髓变性;各类变性的病理改变⑥牙体吸收:外吸收与内吸收的病因及病理变化3实验内容:①牙髓脓肿②慢性增生性牙髓炎③牙髓造牙本质细胞层空泡性变④牙髓网状萎缩⑤髓石及弥漫性钙化三根尖周炎1目的要求:①掌握根尖周炎的发生病因和发展过程②掌握各类根尖周炎的病理改变及相互关系2讲课内容:①概述根尖周炎的病因、特点②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③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⑤从龋病到根尖周炎的病理发展过程及相互转化关系3实验内容:①慢性牙槽脓肿②根尖肉芽肿③根尖囊肿四牙周组织病1目的要求:①掌握慢性龈炎、牙周炎及青少年牙周炎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相互关系②了解龈增生、龈纤维瘤病的病理类型、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2讲课内容:①慢性龈炎、坏死性龈炎、龈增生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②牙周病的发生、发展、病因、类型③慢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牙周创伤的病理改变3实验内容:①慢性龈炎②慢性牙周炎③苯妥因钠所致的龈增生五口腔粘膜病1目的要求:①掌握口腔粘膜病常见病辨以及白斑、扁平苔藓、疱疹性口炎、念珠菌性口炎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②了解口腔天疱疮、慢性盘形红斑狼疮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意义2讲课内容:①口腔粘膜病基本病理表现现②口腔粘膜白斑及红斑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疱疹性口炎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⑤念珠菌性口炎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⑥慢性盘形红斑狼疮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3实验内容:①扁平苔藓②寻常性天疱疮③口腔粘膜白斑、良性过角化④慢性盘形红斑狼疮六颌骨及涎腺疾病1目的要求:①掌握颌骨骨髓炎的病因、类型、病理改变及其后果②了解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类型、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③掌握舍格伦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④了解涎腺一般炎症2讲课内容:①颌骨骨髓炎的病因、好发部位、病理改变、后果、成年人及儿童及婴儿的异同②慢性低毒性下颌骨骨髓炎的病因、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③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与骨化纤维瘤的鉴别④舍格伦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唇腺活检在诊断学的意义⑤涎腺炎症的分类及病理改变3实验内容:①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②骨纤维结构不良③舍格伦综合症④慢性涎腺炎七口腔颌面部囊肿1目的要求:①掌握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的组织发生、病变好发部位及病理特点②熟悉面裂囊肿的发生部位及上皮来源③了解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2讲课内容:①囊肿的定义、分类、机制②牙源性囊肿的发生、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③非牙源性囊肿的发生、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3实验内容:①大体标本: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腮裂囊肿、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②切片: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腮裂囊肿、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粘液囊肿八牙源性肿瘤1目的要求:①掌握牙源性肿瘤的分类②掌握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及造釉细胞纤维瘤的病理变化③熟悉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和牙源性粘液瘤的病理变化2讲课内容:①牙源性肿瘤的分类②常见的牙源性肿瘤: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及造釉细胞纤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③牙源性粘液瘤、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3实验内容:①大体标本: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粘液瘤和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②切片: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粘液瘤和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九涎腺肿瘤1目的要求:①掌握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腺癌的病理变化②熟悉腺淋巴瘤、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③了解涎腺肿瘤的分类及其它涎腺肿瘤2讲课内容:①涎腺肿瘤的分类②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淋巴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3实验内容:①大标本: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淋巴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②切片: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淋巴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十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1目的要求:①掌握牙龈瘤、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变化②熟悉骨化纤维瘤、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病理变化③了解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肿瘤情况2讲课内容:①牙龈瘤病变性质、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②骨化纤维瘤、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病理变化和生物学行为③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分级依据,发病部位与播散途径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3实验内容:①大标本:牙龈瘤、唇鳞癌、舌鳞癌②切片:鳞状细胞癌、嗜酸性淋巴肉芽肿、骨化纤维瘤及龈瘤附教学时数分配(参考)口腔组织病理学总学时64节,其中32学时为实习,具体教学进度根据每学期安排为准,各章节的时数分配下表。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1207X5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pathology)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学分:4学分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34学时实验学时:30学时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等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参考教材:1.于世风主编,《口腔组织病理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于世风主编,《口腔组织病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包括口腔组织胚胎学和口腔病理学两部分内容。

口腔组织胚胎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部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以及正常口腔组织结构与功能相关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是学习口腔病理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口腔病理学是现代病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口腔各组织、器官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口腔病理学是基础医学课程与口腔医学课程之间的桥梁课,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口腔颌面部发育、牙的发育及口腔正常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口腔病理学的知识,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掌握口腔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态和功能的关系,了解一般的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为向临床口腔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病理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联系,发挥本课程桥梁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基本理论知识1.掌握颌面部的发生过程,掌握颌面部各种畸形的位置及发生原因,了解唾液腺及口腔黏膜的发生。

掌握牙齿发育的过程,熟悉牙齿萌出顺序和时间。

掌握牙体的基本结构,四种组织的分布。

掌握牙周组织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掌握口腔黏膜的分类和组织学结构。

上海交大口病教学大纲

上海交大口病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七年制用)《口腔组织病理学》包括《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两部分,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根据培养要求阐明口腔颌面部器官的组织结构、发育及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等,为学生学习口腔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为防治口腔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

(二)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学时分配】讲课:0.5学时。

【教学内容】(一)《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第一篇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颌面部发育【目的要求】(一)掌握面和腭的发育过程及其发育异常(二)熟悉舌的发育(三)了解颌骨、涎腺和口腔粘膜的发育【学时分配】(一)讲课:2学时(二)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课内容1.介绍胚胎发育早期头颈部发育的概况2.面部的发育及发育异常(唇裂、面裂)3.腭的发育及发育异常(腭裂)4.舌的发育5.涎腺的发育6.颌骨的发育(上颌骨、下颌骨)(二)实验内容口腔颌面部发育模型观察【预习要求】按教学内容和三级要求课前预习【复习思考题】(一)面部是怎样形成的?在发育过程中可发生那些畸形?(二)腭的发育过程如何?腭裂是怎样发生的?(三)舌的发育过程如何?它在发育过程中和淋巴组织的关系如何?(四)涎腺是怎样发生的?它在发育过程中和淋巴组织的关系如何?(五)下颌骨是怎样发育的?【参考资料】同牙体组织章牙齿的发育【目的要求】(一)掌握牙胚的发生以及釉质、牙本质的组织形成的过程(二)熟悉牙髓、牙根和牙周组织的形成过程【学时分配】(一)讲课:3学时(二)实验:3.5学时,小测验0.5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课内容1.牙板的发生。

2.牙胚的形成和发育:造釉器(蕾状期、帽状期和钟状期)。

牙乳头和牙囊的形成、发育及组织学特点3.牙体、牙周组织(牙本质、釉质、牙髓、牙骨质和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形成4.牙齿萌出和乳、恒牙交换的组织学改变5.牙齿萌出的时间和规律6.牙齿萌出后的变化(二)实验内容1.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钟状后期牙胚切片观察2.乳、恒牙交替切片观察3.原始上皮带、Serres上皮剩余和牙根形成切片观察【预习要求】按讲课内容和三级要求作好课前预习【复习思考题】(一)牙板是怎样发生的?它在牙齿发育过程中有何变化?(二)牙胚包括那些部分?以后各自形成什么组织?(三)钟状期牙胚有何组织学特点?(四)牙本质和釉质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如何?(五)牙根是怎样形成的?(六)牙齿萌出过程中有何组织变化?(七)乳恒牙替换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如何?(八)牙齿萌出后有何变化?【参考资料】同牙体组织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供口腔学专业用)病理学教研室2004年8月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总学时:76学时(理论:50学时;实习:26学习)学分:4教学大纲一、编制教学大纲的依据根据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延边大学医学院临床口腔专业教学计划及与先进和后继课程的关系,结合临床口腔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并考虑到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制了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地位和作用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口腔专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课,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从普通医学过渡到口腔医学中的必修课,它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临床对疾病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新知识、新观点,特别是近年来对龋病,牙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有了明显进展。

三、课程教学任务和基本要求通过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口腔疾病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有深刻的理解,掌握在口腔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掌握正常口腔组织的基本形态特点,掌握口腔常见疾病的基本形态特点,熟悉及了解牙体、牙周、粘膜、腺体等组织的超微结构,能从亚细胞水平了解组织、细胞的内部及表面病变,并将形态结构与发病机制有机地联系起来,了解一般的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

在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口腔疾病的特殊性和发生、发展规律,将口腔组织胚胎学和口腔病理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口腔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转归和临床病理联系。

为今后能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更好地进行手术设计和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学任务(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深学生对危害我国人民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特点,致病机制及防治的认识,增加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第一章:口腔组织病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定义、发展与重要性掌握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1.2 教学内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口腔组织病理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定义与发展教师讲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案例分析:口腔组织病理学在临床案例中的应用第二章:口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掌握口腔主要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口腔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口腔组织的正常变化2.2 教学内容口腔上皮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神经与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口腔各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图谱分析:口腔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图谱解析小组讨论:口腔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正常变化第三章:口腔疾病的病理机制3.1 教学目标理解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机制掌握口腔疾病的发展过程认识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3.2 教学内容细菌性口腔疾病的病理机制病毒性口腔疾病的病理机制自身免疫性口腔疾病的病理机制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口腔疾病的病理机制案例分析: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小组讨论: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第四章:口腔疾病的临床病理学诊断4.1 教学目标掌握口腔疾病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方法理解口腔病理学的实验室技术与诊断流程认识口腔疾病的病理学特征4.2 教学内容口腔病理学的实验室技术口腔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流程口腔疾病的病理学特征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口腔病理学的实验室技术与诊断流程实验演示:口腔病理学实验室技术的操作演示案例分析:口腔疾病的病理学特征与诊断第五章:口腔疾病的治疗与预后5.1 教学目标理解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掌握口腔疾病的预后与转归认识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5.2 教学内容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口腔疾病的预后与转归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小组讨论:口腔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措施案例分析:口腔疾病的治疗案例与预后评估第六章:口腔黏膜疾病6.1 教学目标掌握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的病理特征了解口腔黏膜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认识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策略6.2 教学内容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特征口腔黏膜良性肿瘤及癌变的病理特征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口腔黏膜疾病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病理切片观察:口腔黏膜疾病的病理切片小组讨论:口腔黏膜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第七章:牙体及牙周疾病7.1 教学目标理解牙体及牙周常见疾病的病理机制掌握牙体及牙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了解牙体及牙周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策略7.2 教学内容牙体疾病的病理机制及分类牙周疾病的病理机制及分类牙体及牙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教师讲解:牙体及牙周疾病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病理切片观察:牙体及牙周疾病的病理切片小组讨论:牙体及牙周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第八章:口腔颌面部疾病8.1 教学目标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病理特征了解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认识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策略8.2 教学内容口腔颌面部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特征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及癌变的病理特征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病理切片观察: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理切片小组讨论: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第九章:口腔颌面部创伤9.1 教学目标理解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掌握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了解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治疗与修复策略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治疗与修复方法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案例分析:口腔颌面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小组讨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预防及修复方法第十章: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掌握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及应用培养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实际操作能力10.2 教学内容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案例分析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实践操作10.3 教学活动实验演示: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案例分析: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案例解析实践操作: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的实际操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定义是教学的基础,对发展历程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的背景知识。

《口腔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口腔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口腔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2037 学分: 2.5 总学时:51 实验学时:17大纲执笔人:钟滨大纲审核人:马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口腔病理学在口腔医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口腔临床课程的基础。

实践证明:没有坚实的口腔病理学知识,就不能对口腔颌面部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本课程主要阐述牙体病、牙周组织病、口腔粘膜病、颌骨及涎腺疾病、口腔颌面部囊肿及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理,以及病理等规律。

二、课程面向专业口腔医学。

三、课程基本要求掌握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病、口腔粘膜病、常见肿瘤及囊肿等内容。

了解牙发育异常、颌骨及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及瘤样病变等内容。

四、实验基本要求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牙体疾病,牙周疾病及肿瘤的镜下表现。

五、实验或上机基本内容描绘各类口腔疾病在镜下的表现及阐述病理特点。

六、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七、能力培养与人格养成教育口腔病理学作为基础与临床医学过度的桥梁,学习后使学生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并具有初步诊断口腔病理常见病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能力。

八、前修课程要求以基础医学课程为先导,包括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组织胚胎学等基本知识;以口腔组织胚胎学作为专业基础前提课程;在此基础上学习各种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表现,为下一步学习口腔个专业临床课程作充分的准备。

因此,本课程与各课程的关系是介于基础医学课程与口腔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

九、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1. 实验预习:预习实验课课本图谱的内容。

2. 实验报告的要求:镜下描绘模式图,课后上交作业。

3. 考核方式:依据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

十、教材、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1、《口腔组织病理学》第7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pathology)是口腔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口腔专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课;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从普通医学过渡到口腔医学中的必修课,对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口腔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于世凤主编《口腔组织病理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二)参考书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作业),课终考核(闭卷)(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课外学习(自学)要求,特别是对作业的要求,说明作业的形式(如习题、报告等)、作业量、以及对作业完成时间要求等。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的发育1.目的要求:掌握神经嵴的分化、腮弓和咽囊的部位及概念。

熟悉腮弓和咽囊的发育。

了解神经嵴细胞的分布对头颈部发育的重要性。

掌握面部的发育过程及面部发育异常。

掌握腭部的发育过程及发育异常。

掌握舌的发育过程及舌的发育异常。

了解涎腺的发育及口腔粘膜的发育。

掌握下颌骨的发育。

熟悉上颌骨的发育及颞下颌关节的发育。

了解颌骨发育的调控。

2.学时分配:讲授2学时3.教学重点:(一)神经嵴的分化、腮弓和咽囊的部位及概念。

(二)面部的发育过程及面部发育异常。

(三)腭部的发育过程及发育异常。

(四)下颌骨的发育。

4.教学难点:(一)神经嵴的分化、腮弓和咽囊的部位及概念。

(二)面部的发育过程及面部发育异常。

5.教学内容:(一)神经嵴的分化、腮弓和咽囊的部位及概念。

腮弓和咽囊的发育。

神经嵴细胞的分布对头颈部发育的重要性。

(二)面部的发育:面部的发育过程及面部发育异常。

(三)腭的发育:腭部的发育过程及发育异常。

口腔组织病理教学大纲(定稿)

口腔组织病理教学大纲(定稿)

口腔组织病理教学大纲前言口腔组织学及口腔病理学为口腔医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属于主干课程,是口腔专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课。

这门课程包括口腔组织学、口腔胚胎学及口腔病理学三方面内容。

本大纲内容有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及涎腺、口腔颌面部发育、牙齿发育、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疾病、口腔黏膜病、颌骨关节病、涎腺病、口腔颌面部囊肿、牙源性肿瘤、涎腺肿瘤、口腔颌面部其它肿瘤。

本大纲适用于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使用。

本教学大纲的基本结构及相关问题说明如下:⒈大纲的每章节均有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二部分。

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分为重点内容(下划实线标示)、熟悉内容和一般内容。

⒉教师在保证讲授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各专业的要求不同适当的调整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

⒊教学参考学时72学时,理论与实习比例是2:1;即理论课时48学时,实习课时24学时。

4、第七、八、十五章为自学内容。

第一篇口腔组织胚胎学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目的与要求:1.掌握颌面部的发生过程:面部各突起生长、分化、联合过程及时间。

舌、腭开始发育的时间、组织来源,融合及联合过程。

2.掌握颌面部各种畸形的位置及发生学背景。

3.了解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生。

难点:颌面部的发生过程。

教学内容:1.腮弓及咽囊的发生及演变。

2.面部各突起生长、分化、联合过程,面部各组织来源。

3.腭的发生过程4.舌的发生过程,甲状舌管的形成及意义。

5.面部、舌、颌、腭发育畸形的部位及发生背景。

第二章牙齿的发育目的和要求:1.掌握牙齿发育的过程。

2.掌握成牙上皮组织的演化(牙板,成釉器,上皮根鞘)。

3.熟悉牙齿硬组织形成过程及其与机体内在环境及外界因素的关系。

4.熟悉牙齿萌出顺序和时间。

难点:牙齿发育的过程。

教学内容:1.牙板的发生:(附前庭板的发生及前庭沟的形成)2.牙胚的发生:成釉器(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牙乳头、牙囊3.硬组织形成:釉质、牙本质形成,牙齿发育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总学时:96 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48学分: 4.5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包括口腔组织胚胎学及口腔病理学两部分,口腔组织胚胎学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及其机制,以及其形态结构与相关功能的改变;口腔病理学通过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形态改变,以阐明疾病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从普通医学学习过渡到口腔医学学习的必修课程,是口腔医学临床对疾病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2学时)教学内容:1.1神经嵴的分化、鳃弓和咽囊1.2面部的发育1.3腭的发育1.4舌的发育1.5唾液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教学要求:1.掌握面部发育过程、腭部发育过程、舌的发育过程。

2.理解神经嵴的分化、鳃弓和咽囊的发育和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

面部发育异常和腭部发育异常。

3.了解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二章牙的发育(4学时)教学内容:2.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2.2牙体组织的形成2.3牙的萌出和替换教学要求:1.掌握成釉器的发育,牙乳头,牙囊,牙板的结局。

2.理解牙本质、牙釉质、牙根的形成。

3.了解牙髓、牙周组织的形成和牙的萌出时间和替换次序。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牙体组织(6学时)教学内容:3.1釉质3.2牙本质3.3牙髓3.4牙骨质教学要求:1.掌握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组织学结构。

2.理解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的理化特性。

3.了解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的临床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四章牙周组织(2学时)教学内容:4.1牙龈4.2牙周膜4.3牙槽骨教学要求:1.掌握牙龈表面解剖、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和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验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验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I前言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是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是对理论课授课内容进一步验证,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实践,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获得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达到实验课教学目的,实验课必须与理论课衔接紧密,严防脱节,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质量较高的教学标本和切片,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较充分的课时,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之目的。

二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每章节必讲的内容和授课的重点及难点加以注明。

经过实验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的内容。

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课前讲座,课中阅片指导和示教以及课尾的小结。

四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4学时。

五选用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指导》,自编,朱恩新,2版,2004年。

II正文实验一牙体组织一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牙体组织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体各组成部分的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牙体组织的理化特性。

(二)了解釉质超微结构;牙本质的神经支配;牙骨质的分类及功能;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三教学内容(一)观察牙体组织图谱。

(二)观察切片:牙体纵磨片,牙体横磨片,牙体切片。

实验二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及涎腺组织一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和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龈解剖及组织结构;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三对大涎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口腔黏膜的一般组织结构及口唇、舌背黏膜的组织特征。

(二)熟悉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上皮剩余及牙骨质小体的形态特征;腭黏膜的组织学特征。

(三)了解牙周膜正常条件下的厚度及牙槽骨生理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口腔黏膜与皮肤及被覆黏膜与咀嚼黏膜的异同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标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践一、引言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我们需要设计一份详实、实用的教学大纲。

二、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的设计1. 教学目标: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的目标。

对于口腔组织病理学,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课程的内容。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口腔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口腔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临床表现等。

在设计大纲时,我们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划分。

3. 教学方法:然后,我们要考虑如何教授这些内容。

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最后,我们要设定评价的方式。

我们可以采用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的实践设计出教学大纲后,我们需要将其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灵活调整:教学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灵活的调整。

2. 注重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强化实践: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病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学生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关系到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

以上是对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践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为口腔医学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I前言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是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是对理论课授课内容进一步验证,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实践,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获得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达到实验课教学目的,实验课必须与理论课衔接紧密,严防脱节,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质量较高的教学标本和切片,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较充分的课时,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之目的。

二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每章节必讲的内容和授课的重点及难点加以注明。

经过实验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的内容。

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课前讲座,课中阅片指导和示教以及课尾的小结。

四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4学时。

五选用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指导》,自编,朱恩新,2版,2004年。

II正文
实验一牙体组织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牙体组织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体各组成部分的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牙体组织的理化特性。

(二)了解釉质超微结构;牙本质的神经支配;牙骨质的分类及功能;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牙体组织图谱。

(二)观察切片:牙体纵磨片,牙体横磨片,牙体切片。

实验二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及涎腺组织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和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龈解剖及组织结构;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三对大涎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口腔黏膜的一般组织结构及口唇、舌背黏膜的组织特征。

(二)熟悉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上皮剩余及牙骨质小体的形态特征;腭黏膜的组织学特征。

(三)了解牙周膜正常条件下的厚度及牙槽骨生理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口腔黏膜与皮肤及被覆黏膜与咀嚼黏膜的异同点。

三教学内容
观察:牙体及牙周组织(唇舌向)切片、牙体及牙周组织(近远中)切片、唇组织切片、软—硬腭组织切片、舌粘膜组织切片、颌下腺组织切片、腮腺组织切片
实验三口腔颌面部及牙齿发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和观察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齿发育的一般过程。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板及牙胚的发育要点,牙胚各组成部分的组织学特征及冠部牙体组织的发育过程。

(二)熟悉牙齿发育的全过程,牙板的结局。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发育过程及其与常见颌面部畸形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口腔颌面部发育模型。

(二)观察:原发性上皮带组织切片、蕾状期牙胚组织切片、帽状期牙胚组织切片、钟状晚期牙胚组织切片。

实习四龋病、牙髓炎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龋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釉质平滑面龋的组织学结构,理解分层结构的发病机理,掌握牙本质龋的扩展方向及基本病理变化。

(二)熟悉各型牙髓炎的病理学变化。

三教学内容
观察:早期釉质龋磨片、牙本质龋磨片、牙本质龋组织切片、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组织切片、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组织切片。

实习五根尖周炎、牙周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根尖周炎和牙周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型根尖周病的病理学变化;慢性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二)熟悉根尖周病的转化关系;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内容
观察:慢性根尖脓肿组织切片、根尖肉芽肿组织切片、慢性牙周炎组织切片。

实习六口腔黏膜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口腔黏膜的基本病理变化以及常见口腔黏膜病的病理改变。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口腔黏膜病的病理改变,白斑、扁平苔藓及天疱疮的病理改变。

(二)了解其他常见口腔黏膜病的病理改变。

三教学内容
观察:白斑组织切片、扁平苔藓组织切片、天疱疮组织切片、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组织切片。

实习七口腔颌面部囊肿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口腔颌面部囊肿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源性囊肿的分类,发病机理;含牙囊肿及根尖囊肿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其他囊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二)了解各囊肿的生物学行为。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大体标本:含牙囊肿、根尖囊肿、鳃裂囊肿、表皮样囊肿。

(二)观察切片:含牙囊肿组织切片、根尖囊肿组织切片、鳃裂囊肿组织切片、黏液囊肿组织切片、皮样及表皮样囊肿组织切片。

实习八牙源性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牙源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见的上皮性牙源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

(二)熟悉常见牙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组织发生。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大体标本: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黏液瘤、混合性牙瘤、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

(二)观察切片:成釉细胞瘤组织切片、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切片、牙源性腺样瘤组织切片、牙源性黏液瘤组织切片、混合性牙瘤组织切片、牙源性钙化囊肿组织切片。

实习九涎腺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涎腺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见的涎腺肿瘤的病理变化及生物学行为。

(二)熟悉常见的涎腺肿瘤的临床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大体标本: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二)观察切片:多形性腺瘤组织切片、腺淋巴瘤组织切片、腺样囊性癌组织切片、
黏液表皮样癌组织切片。

实习十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征、部位、分化及预后的关系。

(二)掌握牙龈瘤及舍格林综合症的病理特点。

(三)熟悉血管瘤、嗜酸性肉芽肿、颌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大体标本:牙龈瘤、唇及舌鳞癌。

(二)观察切片:唇鳞状细胞癌组织切片、牙龈瘤组织切片(包括纤维性牙龈瘤和血管性牙龈瘤)、血管瘤组织切片(包括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颌骨纤维结构不良组织切片、舍格林综合症组织切片。

实验十一临床病理讨论会
一教学目的
通过具体病例讨论,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变的病理学诊断。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类疾病的大体和显微镜下的病理改变。

(二)熟悉各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
三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介绍病例、提供临床表现、大体及镜下组织学变化的图像,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做出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

包括:甲状舌管囊肿、白斑、成釉细胞瘤、黏液囊肿、表皮样囊肿、扁平苔藓、类天疱疮、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纤维息肉、天疱疮、黏液表皮样癌、牙源性角化囊肿、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等。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由口腔医学院组织口腔基础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教师示教与学生独立阅片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并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手段。

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本学科在授课中增加了部分扩展内容,使用形态学互动教室等教学手段,同时采用CPC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以培养学生善于逻辑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点:由学院指定,承担教师由口腔基础教研室委派。

3、辅导形式: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等结合。

4、实验教学:实验分为2组,学生每个人独立操作。

四考核办法:
1、采用学生独立观察和阅片的方式,对所提供的标本和切片做出正确的说明和诊断。

2、组织胚胎学方面着重对组织结构的辨认,病理学方面着重对疾病的诊断和提出诊断的依据或要点。

3、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其中平时成绩10%,实验考试成绩1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出勤情况及回答问题等综合评定)。

IV教学时数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