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

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

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

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

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上古人类社会第1课人类历史的黎明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大约三四百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南方古猿,标志着古人类的诞生。

造成不同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人类学家根据人的肤色、发色、鼻形、眼形等能够遗传的体质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各人种的不同特征主要是人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长期进化的结果。

*人类进化的发展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和组织形式(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氏族内部开始出现贫富分化,随着社会分裂为不同的阶级,阶级冲突日趋尖锐,为了调节阶级矛盾,国家产生了。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大河流域文明古国出现的时间:古代埃及:公元3100年前后汉谟拉比和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前后共同特点:①地处大河流域;②建立奴隶制国家;③以农业经济为主。

古埃及金字塔:古代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拥有绝对的权力,被奉为神的化身。

规模巨大的金字塔是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也显示着国王的专制和权力,反映出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狮身人面像: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即位后来到金字塔建筑工地,巡视将要竣工的陵墓,让工人在采石场的一块巨大岩石上完整地雕刻自己的像,一位工人投其所好,命人用巨石雕成一头雄狮,头部换成哈夫拉像,以象征法老的无比尊严。

(详见P14《斯芬克斯之谜》)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在位时,古巴比伦王国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伴随着扩张,雅利安人的社会内部逐渐分化成三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纳税主力),他们把被征服的当地人称为首陀罗,位列第四等级。

种姓制度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A4纸)历史八上复习提纲

(A4纸)历史八上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硝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二、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2、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地(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概况: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战争原因: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3、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4):由洪秀全领导,起义军称“太平军”。

第3课收复新疆一、阿古伯侵占新疆:英、俄两国支持阿古伯政权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概况:甲午(1894)年,日本舰队袭击北洋舰队,战争爆发。

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日军曾在旅顺展开大屠杀。

3、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签订双方:中方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内容:割地(台湾等)、赔款(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设厂等。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侵华目的: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2、结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实验部分- 环境保护实验- 实验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实验步骤:观察周围环境,比较干净和脏乱的地方,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脏乱的地方会导致环境污染,而干净的地方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声音传播实验- 实验目标: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掌握声音传播的条件- 实验步骤:用两个杯子和一根线连接它们,一个人在杯子里说话,另一个人用耳朵听杯子底部的声音- 实验结果:声音可以通过线传播,但是线必须绷紧、摇动,才会传到另一个杯子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天气的变化- 描述:天气是指一定时期内大气状况的综合反映,包括气温、湿度、风力等- 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阳光的照射、地面的不同特性,导致了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影响:不同的天气状况会对人们的生活和活动产生影响,如冷天要穿暖和的衣服,下雨天要带雨伞等- 植物的生长- 描述:植物从种子萌发,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植物- 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和水分,而养分通过根部吸收,从而使植物能够生长- 影响:植物的生长与水分、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关,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也会有所不同人体卫生与健康- 身体部位的卫生- 描述: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清洁和卫生,特别是手、脸、口、鼻等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 方法:定期洗手、洗脸,刷牙,避免摸口、鼻等部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作用:保持身体清洁卫生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保持健康- 饮食均衡- 描述:摄入各类食物,合理搭配食物,使得身体获得各种营养物质- 方法: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肉类、鱼类、豆类等蛋白质食物,每天喝足够的水- 作用:饮食均衡有助于身体健康,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的发生物质的变化- 固体与液体的变化- 描述:物质在经过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由固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例子:水在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却就可以变成液体水;蜡烛在被加热后融化成液体,在冷却后凝固成固体- 形式:固体与液体的变化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的一些重点复习内容提纲,希望对同学们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1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

1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

八年级第二学期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第 1 单元塑造健康人格第1课珍爱生命1、1:为什么要珍爱生命:生命是神奇的,生命是珍贵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拥有健康的生命,是我们学习、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

2、珍爱我们的生命。

(1)珍爱生命,需要关注生命安全。

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呵护好自己的生命。

当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珍爱生命,让生命变得更为充实。

对社会有所贡献,对他人有所帮助,让自己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我们的生命就有意义。

3、如何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最基本的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2)当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伸出援助之手。

(3)在重大的灾害面前,勇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第2课磨砺坚强意志1、人生为什么需要坚强的意志?(1)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坚强面对挫折。

(2)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

(3)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是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力量源泉。

它赋予我们锲而不舍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毅力和直面困难的勇气。

2、意志坚强的表现:(1)能独立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不轻易受外界的影响;(2)能够在生活中不怕困难和失败,在困难、艰苦的条件面前不动摇。

(3)能够果断地处理事情。

(4)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3、磨砺坚强意志。

(1)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磨砺坚强意志。

(2)磨砺坚强意志,需要持之以恒。

(3)做自己不喜欢做,但意义的事情。

(4)在不懈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磨砺坚强意志。

4:解决困难和挫折的方法:1)分析原因。

2)释放不良情绪,不要把它闷在心里。

3)正确认识和调整当前的目标,使目标更加符合实际。

4)制定行动计划。

5)灵活的将计划付诸行动。

第3课培养高雅情趣1、生活丰富多彩,人的情趣也多种多样。

大学写作期末复习

大学写作期末复习

《大学写作》期末复习提纲(2011学年第二学期)1.“文章”的词源:最早见于论语,1.本义是错综的色彩获花纹。

2.最初有“文秀,文采,礼乐法度”之意,后来才有了”文辞“之意,到了东汉末年,才与今日的意义基本相同。

2.文章的定义:通过对语言的选择组织来表达,交流信息的秩序体。

3.文章的作用:1.认识2.教育3.审美4.实用5.消遣4.文学作品分类(三分法、四分法):1抒情叙事戏剧文 2.诗歌小说散文戏剧5.主题的定义:是作者运用各种材料和表现形式所传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或基本观念。

6.材料的定义: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作者为写作的需要,从生活中摄取,搜集到得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7.结构的要求:(1).反映对象的内在联系(2).适应文章体裁的特点(3).服从表现的需要。

(4).考虑读者的需求心理8.语言的要求:准确,精致,生动,谐畅。

9.写作过程:准备,构思,表述10.材料的来源与采集材料的方法:1.社会生活 2.文字资料 3.音像资料方法:观察调查阅读11.现代的读书方法:筛选浏览跳读速读精度网络文献查阅12.文人学者的阅读方法:陶渊明:“不求甚解”毛泽东“旁注评点”法爱因斯坦:总分合三步读书法郑板桥:“善诵精读”老舍:印像法13.文章修改的内容:1.深入主题2.删减材料3.锤炼语言4.检查文面14.文章修改的方法:间时法读改法问改法15.间时法的定义:过段时间修改16.读改法的定义:通过读出声音修改文章17.问改法的定义:多问,多请教他人的方法18.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19.叙述的定义:把任务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方法。

20.倒叙的定义:把事情的结局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然后再按事请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21.描写的定义: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和刻画。

22.抒情的定义:用来表现和抒发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感情的表达方式。

23.文学的定义: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它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多方面的社会作用的一种艺术形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一、课文复习
1. 复习所有的课文,包括课文的内容、主题、人物、情节等。

2. 熟悉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理解其意思和用法。

3. 做课文的阅读理解题,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二、词语学习
1. 复习已学过的词语,包括课文中的生词和课后习题中的生词。

2. 掌握词语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3. 进行词语搭配和造句练习,提高词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语法练习
1. 复习已学过的语法知识,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句型等。

2. 完成语法练习题,巩固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意义。

四、写作练习
1. 练习书写常用字和生词,提高书写准确性。

2. 完成书写练习题,提高书写速度和书写规范性。

3. 通过课文中的写作练习题,锻炼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阅读理解
1. 阅读各类题材的短文,包括故事、科普知识等。

2. 理解短文的主旨、内容和结构。

3. 回答短文中的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口语练习
1. 参与课堂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和同学进行口语交流,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 多听、多说、多练,提高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帮助你有一个系统化的复习计划。

加油!。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整数和小数
- 完成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 比较大小并确定整数的大小关系
- 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 小数与整数的关系及转换
二、分数
-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 分数与整数的关系及转换
-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三、乘法和除法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了解乘法的性质和计算法则
- 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 了解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 运用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几何图形
- 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 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分类和比较
- 熟悉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五、数据统计
- 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 制作直方图和折线图
- 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中的信息
- 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和预测
六、时间和日期
- 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和表示方法
- 读取和表示时间的各种形式
- 进行时间的计算和比较
- 了解日期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提纲,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此提纲进行系统的复习,提高数学能力。

祝大家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317、515级《思想概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317、515级《思想概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317、515级《思想概论》期末复习提纲第一部分:考试范围和题型一、考试范围:第一章——第七章二、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论述题(14分)、材料分析题(10分)。

第二部分:单项、不定项选择题,共40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3、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解。

4、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解。

5、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的转变。

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8、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0、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1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

14、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解。

15、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16、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20、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21、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发展思路。

22、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理解。

23、对“三步走”战略的理解24、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6、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27、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3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

3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概念。

33、毛泽东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著作。

3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35、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

36、“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7、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38、科学发展观认为,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9、对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的理解。

八上政治(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

八上政治(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补充有关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③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⑤人的身份是在社会中确定的。

(3)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命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4)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5)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养成亲社会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可拓展举例:安慰、捐赠、合作等)(7)为什么说同一个人身份不同?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8)如何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1.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是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人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青少年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途径: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具体要求:①主动了解和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提纲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提纲

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和种类2.牛顿第一、二、三定律3.示例题: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力的大小和方向4.弹簧弹力的计算5.重力和重力的计算6.示例题:计算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7.地球引力和行星运动8.示例题:计算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差异二、机械能和能量转换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机械能守恒定律3.示例题:计算物体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4.功和功率的概念5.公式计算功和功率6.示例题:计算物体做功和功率7.能源和能量转换8.示例题:能量转换的计算三、声音和声波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点:音调、音量、音速3.示例题:计算声音的频率、波长和速度4.声音的传播的影响因素:温度、介质、距离5.声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6.示范实验:声波的传播、反射和折射7.声音与噪音的区别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环保减少噪音的方法四、光的传播和光学器件1.光的传播和光线的传播特点2.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3.示例题:计算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角度4.光的分散:光的波长和折射率的关系5.粉丝实验:白光的分散现象和原理6.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7.构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验8.实际生活中光的利用和应用五、电学基础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2.伏特定律和欧姆定律3.示例题:计算电流、电压、电阻4.明线和暗线的区别和应用5.示范实验:伏特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实验6.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公式7.示范实验: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实验8.电功和功率的计算六、磁学基础1.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线的方向2.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洛伦兹力3.绕线规则和右手螺旋定则4.示例题: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5.电流感应磁场:电磁铁6.示范实验:电流感应磁场的实验7.磁铁和电磁铁的应用和使用七、物理实验1.温度的测量实验2.弹簧的拉伸实验3.木块的平衡实验4.镜子的反射实验5.电压和电流的实验6.物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7.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8.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以上为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可适当加入实例和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和实际操作练习。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17-23课课堂笔记17课 1、英国的宪章运动(1836~1848年)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广大工人为了改善劳动、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2、概况:(1)特点: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要求取得普选权(2)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3)意义: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4)失败的原因: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②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③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④革命组织: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

3、巴黎公社①1871.3.18,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巴黎公社宣告成立;1871.5.21--28“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失败②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③《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作词,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目的:为纪念巴黎公社,激励无产阶级继续斗争。

18课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部种植园经济。

▲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3、经过:①开始: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②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分,北方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北方连败;③转折: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扭转了战局;④1865年4月,北方攻占里士满,内战以北方胜利结束。

4、意义:A、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B、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5、林肯最首要的任务:维护国家统一;最大的贡献: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解决的根本问题:维护国家统一。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提纲一个学期最重要的时期当然是期末考试啦,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复习的如何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提纲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语言目标】•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sometimes go to the beach.• 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Every day.• Most students do homework every day.【应掌握的词组】1. 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2.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3. surf the internet 上网4. healthy lifestyle 健康的生活方式5. go skate boarding 去划板6. keep healthy=stay healthy 保持健康7. exercise=take(much)exercise=do sports锻炼8. eating habits 饮食习惯9. take more exercise 做更多的运动10. the same as 与什么相同11. be different from 不同12. once a month一月一次13. twice a week一周两次14. make a difference to 对什么有影响15. how often 多久一次16. although = though虽然17. most of the students=most students18. shop=go shopping=do some shopping 购物19. as for至于 20. activity survey活动调查21. do homework做家庭作业22. do house work做家务事23. eat less meat吃更少的肉24. junk food垃圾食物25. be good for 对什么有益26. be bad for对什么有害27. want to do sth 想做某事28. want sb to do sth想某人做某事29. try to do sth 尽量做某事30. come home from school放学回家31. of course = certainly = sure当然32. get good grades取得好成绩33. some advice34. hardly=not nearly / almost not几乎不35. keep/be in good health保持健康36.be stressed紧张的,有压力的37. take a vacation 去度假48.get back 回来【应掌握的句子】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你(你们)多久锻炼一次身体?How often + 助动词do(does或did) + 主语 + do sth.? 疑问词how often是问频率(多久一次),(在这里助动词do(does或did) 是起帮助构成疑问的作用)与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连用,回答一般是用表示频率的副词,如:once, twice, three times…, sometimes, often, quite, often, never, every day, once a week , twice a month , three times a month , three or four times a month 等。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填空式复习提纲(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填空式复习提纲(含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入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l.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二o2.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地位:是我国目前境内已确认的显�的古人类3.考古发掘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4)生产生活概况: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天然火)。

4.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制造和使用工具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 万年3.发现时间: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外貌特征:保留猿的特征5.生产生活:使用扛削石器狩猎、采集植物、群居生活、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6.发现北京人的意义:(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7.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作用:提高了原始人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三、山顶洞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3.外形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2.生活年代:距今约 3 万年4.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审美观念、懂得人工取火、交换生活用品、集体生活。

补充: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原始农业的发展l.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罣�和磨制石器的发展。

2.重要成就: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植(长江中下游地区)粟和桽(北方地区)均发现千中国。

3.原始农业耕作工具的变化:刀耕火种到来担等翻土工具。

4.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居民河姆渡人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 年生活区域长江流域,今浙江余姚河姆渡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和骨耜主要农作物栽培水稻(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家畜种类饲养家畜:篮、迥、杰生房屋类型杜栏式(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原始手工业会制作囡盎、玉器和骨哨以及象牙匪纽;懂得使用天然漆补充: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第1页共11页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今陕西西安半坡村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种植粟饲养植、迥等动物主地穴式圆形房屋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乐器-陶坝;骨针、骨锥;简单的纺织、制衣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填空式复习提纲。

初一数学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附答案)

初一数学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附答案)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七册上)北京四中2009.12.28一. 知识网络:第一部分: 有理数有理数概念运算科有学理数数相倒绝比非运记的轴反对较负加减乘除乘算数分数数值大数法法法法方律法小类第二部分: 整式的加减列代数式单项式概念多项式整式的加减整式同类项加减运算第三部分: 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估算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方程解应用问题(注意应用题的类型)1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第四部分: 图形的认识初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七册上P129) 作图: (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余角和补角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方位角角平面图形角的度量及分类角的比较与运算角平分线立体图形点、线、面、体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三视图展开立体图形直线的性质直线、射线、线段线段的有关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中点比较大小几何图形二. 复习建议:1. 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研究课本;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和要求(包括具体的落实方案);2. 夯实基础:认真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审题能力,识图能力,分析能力等);3.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方程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思想、函数思想等;4. 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渗透图形变换思想(平移、轴对称、旋转);几何语言文、图、式的互译;5. 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阅读、归纳、应用的能力等)三.练习题:(一)填空题. 1. 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它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 72. 将149 500 000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___________________.3. 大于 3.2 且小于1.9的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x2y4. 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_____, 次数是__________ . 75. 2a2y n 1 与223ay是同类项, 则n = ________ . 36. 若x2y1+ (y +1)2 = 0, 则y x = ____________.7. 已知2a与2 a互为相反数, 则a = _______________. 28. 已知2.4682 = 6.091024, 则24.682 = ____________________.9. 已知关于x的方程ax + 5 = 2 3a与方程x = 10的解相同, 则a = _________.10. 已知数a , b ,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b + | a+b | | c| | b c | = __________ .11. 57.32 = ______________’ ______ "12. 2714’24" = ____________13. 1740’ 3 =______________.14. 计算: 180 375’ 4 + 93.1 5 = _________________.15. 互余两角的差是18, 其中较大角的补角是16. 一个角的补角和这个角的余角互为补角, 则这个角的一半是__________. ab2417. a,b,c,d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运算:=ad bc,那么当=18时cd(1x)5x的值是.18. 有一个两位数, 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是9, 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新数比原数大9, 则原来的两位数是_____________.19. 用“”定义新运算: 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 都有a b = b2 +1.例如: 7 4 = 42 +1 = 17. 那么5 3 = ________;当m为有理数时, 则m(m2) = ________.20. 观察下列等式:13 = 12, 13 + 23 = 32, 13 + 23 + 33 = 62, 13 + 23 + 33 + 43 = 102, ……想一想等式左边各项幂的底数与右边幂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猜一猜有什么规律, 并把第n ( n为正整数) 个等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在什么条件下, 下列等式成立(1) a b a b ___________________.(3) a b a b ___________________.22. 有理数a, b, 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2) a b a b __________________. (4) a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b则a ba b acb cc a___________. acc ba c23. 在右边的日历中, 带阴影的方框里有四个数, 随着方框的移动,请你探究这四个数的关系. 设最小的一个数为a, 则这四个数之和为_________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24.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14,则第一次得到的结果为7,第2次得到的结果为10,……,请你探索第2009次得到的结果为___________.25. 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的“ F ” 运算:①当n为奇数时,结果为3n5;②当n为偶数时,结果为nn(其中k是使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26,则:kk2211……若n=449,则第449次“ F ” 运算的结果是________.26. 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五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4122028 第四列 6 10 22 26 24 第五列8 第一行2 第二行16 14 18 30 第三行第四行32…………………………………………………………根据上面排列规律, 则2010应在第______行,第_________列.27. 在五环图案15米和10米, 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米(B) 25米(C) 35米(D) 5米2.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零除以任何有理数都得零(B)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C)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 (D)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只有043. 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21比大73(B) 3112的倒数是(C)最小的负整数是 1(D) 0.5 > 2274. 下列各数中, 最小的数是( )23(A) ( 2 3)2 (B) 2(C) 32 (3)2 (D) (1) 4 3 25. 若 1 < x < 0时, 则x, x2, x3 的大小关系是( )(A) x < x2 < x3 (B) x < x3 < x2 (C) x3 < x < x2 (D) x2 < x3 < x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11 (A) 283(B) 1 4 411(C) 28 224(D) 42167. 如果数 a , b, 满足ab<0, a+b>0, 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 a | > | b | (B) | a | < | b | (C) 当a>0, b<0时, | a | > | b |(D) 当a<0, b>0时, | a | > | b |8. 一根1m长的绳子, 第一次剪去一半, 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 如此剪下去, 第六次以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1(A) m 231(B) m 251(C) m 261(D) m 2129. 9点30分这一时刻, 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 )(A) 75°(B) 105°(C) 90°(D) 125°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似数3.5和3.50精确度相同(B) 近似数0.0120有3个有效数字(C) 近似数7.05×104精确到百分位(D) 近似数3千和3000的有效数字都是311. 对方程(A)(C) x3x4 1.6的下列变形中, 正确的是( ) 0.50.3 (B) x3x416 53x3x4 1.6 5310x310x416 5310x4 1.6 3 (D) 2x312. 甲能在11天).(A) 10天(B) 12.1天(C) 9.9天(D) 9天13.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 cm, 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 cm, 宽增加2 cm, 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 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 则可列方程( ).(A) x126x 2 (B) x113x 2(C) x126x 2 (D) x1(13x) 214. 已知:2若1022445533,…,22,332,442,552331515242488bb102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a b的值为()aa(A) 179 (B) 140 (C) 109 (D) 210515. 一件工作甲独做要a天完成, 乙独做要b天完成, 如果两人合作3天完成此工作的( )1111(A) 3 (a + b) (B) 3 (a b) (C) 3(D) 3ab ab16. 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 每件售价均为135元, 若按成本计算, 其中一件盈利25%, 一件亏本25%, 则在这次买卖中他( )(A) 不赚不赔(B) 赚9元(C) 赔18元(D) 赚18元17. 若一个角个角;……若一个角个角18. 如图, 射线OC, OD 将平角∠AOB三等分, OE平分∠AOC, OF平分∠BOD, 则∠EOF为( )F(A) 120(B) 150(C) 90(D) 6019. 甲从O点出发, 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米到达A点, 乙也从O点出发, 沿南偏东35方向走了80米到达B点, 则∠AOB = ( )(A) 65 (B) 115 (C) 175(D) 18520. 如图,它们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该物体的形状是( ).主视图左视图(A) (B) (C) (D)俯视图21. 桌面上放着1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左视图是()(A) (B) (C) (22. 右图是画有一条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用A围成一个无上下底面的三棱柱纸筒, 则所围成的三棱柱纸( )A(D)A(D)A(D)A(D)B(C)B(CB(C(C)(A) (B) (C)(D)6 此纸片可以筒可能是23. 右图所示是一个三棱柱纸盒,在下面四个图中,只有一个是这个纸盒的展开图,那么这个展开图是()24. 如图所示的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ABC...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三)计算下列各题.①13.742586.3335②54214412 29③252775367 6376④133 12520.533484⑤32162584⑥123234111224 2⑦111 123214 3342(四)解下列方程.①2x3116x②5x8562x7③x x1x 222 5④3x1 13x14x172x1⑤0.2x0.50.030.02xx 50.50.03 2⑥. 32x1 2483x336x9⑦c (d + x) = ab (x c) d (c + d0)7 D3.42数字表示在该21(五)化简求值.1. 3a (a + 4b 1) + 3 (b 2).131 2. 先化简, 再求值a2b a2b3abc a2c4a2c3abc, 其中a = 1, b = 3, c = 1. 2323. 已知2x2 + x 5 = 0, 求代数式6x3 +7x2 13x +11的值.(六)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下列应用题.1. 用化肥给田施肥, 每亩用3千克还差8.5千克, 每亩用2.5千克还剩1.5千克. 求有多少千克化肥?2. A, B两地的路程为360千米, 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 每小时行驶72千米, 甲车出发25分钟后, 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 每小时行驶48千米, 两车相遇后, 各车仍按原速度原方向继续行驶, 直到两车相距100千米停止. 问: 甲车从出发开始到现在共行驶了多少小时?3. 某商品的价格是商场按获利润25%计算出的, 后因库存积压和急需回收资金, 决定降价出售. 如果每件商品仍能获得10%的利润, 试问应按现售价的几折出售?4.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某校甲, 乙, 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北京的二环路, 三环路, 四环路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观察点的汽车辆数), 三位同学汇报高峰时段的车流量情况如下:甲同学说: “二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10 000辆”;乙同学说: “四环路比三环路车流量每小时多2 000辆”;丙同学说: “三环路车流量的3倍与四环路车流量的差是二环路车流量的2倍”.请你根据它们所提供的信息, 求出高峰时段三环路, 四环路的车流量各是多少?5. 某车间加工A型和B型两种零件, 平均一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7个A型零件或3个B型零件. 而且3个A型与2个B型配套, 就可以包装进库房, 剩余不能配套的只能暂时存放起来. 如果B型零件单独存放, 对环境的要求远高于A型零件. 已知该车间原有工人69名.(1) 怎样分配工人工作才能保证生产出的产品及时包装运进库房?(2)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 有4名工人调离了该车间. 那么你认为现在应该怎样分配工人工作最合适呢? 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依据.6. 一个两位数, 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2倍, 先将这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 得到第二个两位数, 再将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加上1, 个位数字减去1, 得到的第三个两位数恰好是原两位数的2倍, 求原两位数.7. x表示一个2位数, y表示一个三位数, 若把x放在y的左边组成一个5位数记作M1, 把y放在x的左边组成一个5位数记作M2, 求证: M1 M2 是9的倍数88. (1) 据《北京日报》2000年5月16日报道: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00立方米, 仅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 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方米? 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多少立方米?(2) 北京市一年漏掉的水, 相当于新建一个自来水厂. 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至少有6105个水龙头, 2105个抽水马桶漏水. 如果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 一个月能漏掉a立方米水; 一个漏水马桶, 一个月漏掉b立方米水. 那么一年造成的水流失量是多少立方米? (用含a, b的代数式表示);(3) 水源透支令人担忧, 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 北京市将制定居民用水标准, 规定三口之家楼房每月标准用水量, 超标部分加价收费.假设不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1.3元, 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2.9元. 某住楼房的三口之家每月用水12立方米, 交水费22元, 请你通过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规定三口之家楼房每月标准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9.北京市实施交通管理新措施以来,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显著增加.据统计,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2月28日期间,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与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总和为1 696万人次,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比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的4倍少69万人次.在此期间,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各为多少万人次?(七)解答题.1. 已知∠的2倍与∠β的3倍互补, 且∠比∠β小20, 求∠与∠β2. 作线段MN = 10 mm, 向延长MN至P, 使MP = 15 mm, 反向延长MN 至Q, 使MQ =中点, B为NP的中点, 求A, B之间的距离AMNBP 181. 问: 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多少立321MP. 若A为QM的2求BC的长AD = 11.7 cm. DF 3. 已知A, B, C 三点共线, 且线段AB = 17 cm. 点D为BC中点, 4. 已知: 如图, ∠ABC=∠ADC, DE是∠ADC的平分线, BF是∠ABC的平分线求证: ∠1 = ∠2证明: ∵DE是∠ADC的平分线( )∴∠1 = _________ ( )∵BF是∠ABC的平分线( )∴∠2 = _________ ( )又∵∠ABC = ∠ADC ( )∴∠1 = ∠2 ( )5. 如图所示, ∠AOC = ∠DOB = 90, ∠BOC与∠AOD 的度数之比为3 : 7, 求∠BOC, ∠AOD的度数9DA E B6. 若∠AOB = 170, ∠AOC = 70, ∠BOD = 60, 求∠COD的度数7. 如图, 已知O是直线AC上一点, OB是一条射线,BD1OD平分AOB, OE在BOC BOE=EOC,2 DOE=70°, 求EOC的度数.A O CEOC8. 请将下面的三阶幻方补全,使得处于同一横行、同一竖列、同一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相加都相等.9. a为何值时,3是关于x的方程3|a|-2x=6x+3的解10. 方程x(八)通过阅读, 探索、研究问题的解法. 1. 阅读下列材料: ∵1111111, 1323352 33 a的解是自然数, 其中a 是非负整数. 试求代数式a2 2(a + 1) 的值. 3 111111111, …, . ,5572571719217191111133557171911111111111=12323525721719111111119= =1233557171919解答问题:在和式111中, 第五项为________ , 第n项为________ , 上述求和的想法是: 通过逆133557用________________ 法则, 将和式中各分数转化为两个实数之差, 使得除首末两项外的中间各项可以________________ , 从而达到求和的目的.2. (1) 阅读下面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 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 不妨设点A在原点, 如图甲, AB=OB=∣b∣=∣a b∣; 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0图乙图甲O (A) AB B①如图乙, 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 AB = OB OA = | b | | a | = b a = |a b |; ②如图丙, 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 = OB OA = | b | | a | = b (a) = | a b | ; ③如图丁, 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 = OA + OB = | a | + | b | = a + (b) = | a b |. 综上, 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 b∣.(2) 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B,则A、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 如果AB=2, 那么x=________ ;③当代数式∣x +2∣+∣x 5∣取最小值时, 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④当代数式x x2x5取最小值时, 相应的x的值是_________. ⑤当代数式x5x2取最大值时, 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11图丁图丙BAO参考答案(若有质疑请发校友录上,以便及时更正)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127, 1272.1.50×1083.-3, -2, -1, 0, 14. 27, 35.46.-17.-28.609.10249.3710.b-a11.57°19′12″12.27.2413.5°53′20″14.57°17′12″15.126°16.22.5°17.318.4519.10, 26220.13+23+33+…n3=n(n1)221.(1)a、b同号或一项为0;(2)a、b且a b;(3)a、b为任意实数;(4)b≠0;22.原式=+a b b ca b c b c aa c(1) 1=-1-1+1-1-1=-31223.这四个数分别为:a+(a+1)+(a+7)+(a+8)=4a+1624.8第一次:7;第二次:10;第三次:5;第四次:8;第五次:4;︳第六次:7;… 7,10,5,8,4,︳7,10,5,8,4,︳…2009÷5=401 (4)25.14491352169152181…449,1352,169,152,1,8,︳1,8 …(449-3)÷2=22326.252,427.(二)1.C6.A11.D16.C19.D24.主视图左视图13 F①F②F①F②F①F②F①2.D 7.C 12.A 3.A 8.C 4.C 9.B 5.B 10.B 15.C 18.A 23.D 13.B 14.C 17.3,6,10,20.C (n1)(n2) 221.C 22.D(三)1.x abc d(13.7)(4235)86.335=-13.7+4.4-86.3+3.6 =-(13.6+86.3)+(4.4+3.6) =-100+8=-922.54214(4122)9 =5494( 29) 29=63.25(277)5(3667)37(6) =25(277)5(277)277(6) =277(2556) =27726 =70274.125342310.533(4)8 =122342(532) =12(234645) =10(235644)20 =361205.321625(84) =81615125(32)=50146.12311(24) 23412=12311(24)(24)(24)(24) 23412=12161822 127.11232231411342 =1 123 491 148 =11123 2 =1 16 2 =76(四)1.2x+3=11-6x解:8x=8x=12.5(x+8)-5=6(2x-7)解:5x+40-5=12x-427x=77X=113.x x 122x 25解:10x5x5202x 45x5162x7x11x117154.3x1 13x14x172x1解:132x1133x10132x133x1313230136x5136x 55.0.2x0.50.50.030.02xx 50.03 2 解:2x532xx53 5212x303020x15x75 8x15x75 23x75x75236.382(x1) 243x33(6x9) 解:2x x 124x 64x x18x125x13x1357.c(d x)ab(x c)d (c+d) (c d0)解:cd cx ab dx cd (c d)x abx abc d(五)1.3a (a + 4b 1) + 3 (b 2).=3a a4b +1 + 3b 6=.2a b 5162. 12a2b 32a2b3abc13a2c4a2c3abc = 12a2b(32a2b3abc a2c4a2c)3abc =132a2b2a2b3abc a2c4a2c3abc=2a2b3a2c将a1,b3,c1代入,原式=212(3)3(1)2 1=6+3=9答:代数式的值为9。

初一下学期思品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初一下学期思品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初一下学期思品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一单元笑对挫折磨砺意志1.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无法回避的)P72.如何面对挫折?P7答:面对挫折,我们要正视它,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培养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为什么说挫折是把双刃剑?(材料:P9巴尔扎克的话)答:(1)遭受挫折使人受到打击和压力,造成精神烦恼和痛苦;(2)挫折也可以使我们积累经验教训,催人振奋精神,战胜困难。

因此说,挫折是把双刃剑(是坏事也是好事,有利有弊)。

4.为什么要感谢挫折?P13答:因为挫折能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所以,我们要感谢挫折。

5.战胜挫折就是战胜自己的恐惧、难过、绝望等消极情绪。

(判断)6.当看到身边的同学遇到挫折时,我们还应该伸出自己的友爱之手,真诚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P21第二单元明辨是非抗拒诱惑1.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我们要努力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地对待是非问题。

P312.不明辨是非的后果?p32答:(1)导致不良习惯的形成;(2)会做出违纪、违法的行为。

3.如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何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P33答:(1)积极实践,用科学知识丰富和丰富经历提高辩是非能力;(2)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约束自己;(3)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4.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P365.我们身边存在那些不良诱惑?答:毒品、烟草、暴力、色情、赌博、喝酒、网游、金钱等。

6.青少年受到不良诱惑的原因?答:盲目好奇、缺乏科学知识、冲动、从众心理等。

7.你认为不良诱惑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P49答: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如果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很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

8.如何抵制不良诱惑?P51-52答:(1)远离不良诱惑;(2)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3)用正当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业余生活充实自己;(4)多读有益的书籍,了解法律常识,增长知识,提高思想认识。

2012-2013学年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2012-2013学年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提纲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为指导思想,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类、分项的系统复习,让学生全面掌握本册教材和课外延伸的相关知识,使他们的成绩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进一步提高合格率和优生率。

达到期初订下的目标。

二、复习内容(一)汉语拼音、字。

1、查字典。

2、看拼音,写汉字。

3、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4、多音字组词、选择读音。

5、改错别字。

(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二)词语。

(以本册课本中的生字词为主)1、形近字组词。

2、词语搭配(关联词语)。

3、四字词语、成语。

(填字成词)4、选词填空。

(近义词、关联词)5、词语归类。

6、同义词(近义词)7、反义词。

(三)句子。

1、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2、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互换。

3、修改病句。

4、句子含义的选择。

(可加入阅读复习中进行)5、警句、名言、歇后语、对联。

6、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

7、扩句、缩句。

8、标点符号。

(四)篇。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要求背诵的课文片段)2、古诗(课文中四首,积累运用一首)(1)古诗的默写。

(2)古诗的作者、朝代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填空)(3)诗句的理解及某些字义的理解。

(4)诗句的运用。

(五)阅读。

1、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叙述顺序(结合相关课外读物进行)(1)地点转移顺序(移步换景)。

(2)事情发展顺序。

(3)游览顺序2、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依据短文内容做相关的习题(六)作文。

1、写一处景物2、写观察日记。

3、写童话故事。

4、看小动物。

5、写导游词6、写成长中的趣事7、写看图作文8、写想象作文。

三、复习措施1、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为他们鼓劲、打气,保驾护航,使他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全力以赴搞好复习。

2、对本册教材的知识进行归类、分项的整理,梳清条理,理清层次,合理安排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做到恰到好处。

学前班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学前班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学前班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数字认知
1. 认识1-10的数字
2. 数字的顺序排列
3. 数字的大小比较
4. 数字的书写和认读
二、加减法
1. 1-5的简单加法
2. 1-5的简单减法
3.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
4. 加减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三、图形认知
1. 认识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 区分不同图形的特点
3. 画出简单的图形
4. 按照要求给图形添加颜色
四、时间概念
1. 一天的分为早上、中午、下午、晚上
2. 表示时间的简单方式
3. 星期一至星期日的认识
4. 用钟表读时间
五、量的认知
1. 认识长短、高矮、多少、大小等含量的概念
2. 用简单的器具测量长度、质量和容量
3. 认识温度计的读数
4. 初步了解金钱的概念
六、实际问题解决
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通过图形和数字解决简单的问题
3. 锻炼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七、综合练习
1. 综合性的数学练习题
2. 通过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3. 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上内容为学前班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家长和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帮助学生全面复习数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祝学生们学习进步,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弹性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的敏感性(sensitivity)的度量。
• 或弹性是一个量变动1%,引起另一 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的概念。
19
• 需求的弧弹性公式
Edp Q Q dd P P Q PdQ Pd
Edp
dQd dP
P Q
20
需求弹性的分类 (不同的需求曲线)
• a)富有弹性 性
市场 失效
环境问题 分配问题 政府规制 政府失效
2
考试题型--- 方案一
一、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 二、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 三、计算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 四、论述题 (1题, 20分)
3
考试题型 (方案二)
• 一、单选题 (20小题,共20分) • 二、计算题( 3小题,共30分) • 三、作图说明题(4小题,共40分) • 四、论述题( 1题,共10分)
9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 实证分析法(positive analysis ):从“现有 的事实”,推导出 “是什么”或“将 会是什么”的逻辑结构
• 规范分析法(normative analysis): 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应当如 何”的逻辑结构
10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需求和供给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因素。 •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 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 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09-10学年上学期 期末考试复习
1
导论:经 济学的基 本原理与
方法
需求、供 给与均衡பைடு நூலகம்
价格
弹性理论
消费者理论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生产者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收益与利 润理论
厂商均衡理论 完全竞争 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
市场 有效
效率理论 总体均衡 效率标准
微观经济政策 共用物品
分配理论 劳动 资本 土地
• Guns 。A
W。 。B
H。
。C 。E F 。 Butter
8
生产可能性边界含义
1)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2)表达了稀缺法则的存在性。说明曲线上、曲线内和曲线
外点的含义。 3)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从曲线上的各点的关系来看,在既
定条件下,要增加钢铁的生产,必须减少黄油的生产为代 价。 4)体现了机会成本递增的规律:成本递增法则,是源于“资 产专用性”,由于最适合生产某得产品的资产最先被使用, 并依次类推,导致了成本递增。
Edp>1
b)单位弹性 Edp=1
c)缺乏弹 Edp<1
1000
1.0
4
500
0.5
2
1
3
7 14
80 120
总收益增加 总收益不变 总收益减少
21
扩展的认识:点弹性的几何测定
• 弹性值为线段比:
E d p Q P d Q P d O O O O B A C C D C C D E A D C E E B E A E D B E A D O C OA C
正确答案:(B)
24
需求的收入弹性
• 当EdY<0 是吉芬商品 (Giffen good)
或劣品 (inferior good)
EdY>0 是正常商品 (normal good)
• EdY>1 是奢侈商品 • 0<EdY<1 是必需商
2、当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产量 增加(或减少),但均衡价格不定。
3、当供求反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变化 方向相同,而均衡产量不定。
17
第三章 弹性理论
• 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 • 需求富有弹性与需求缺乏弹性的含义。 •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18
弹性的概念和经济含义
11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相关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比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正比。 • 消费者偏好; • 消费者对商品的预期.
12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 需求量的变动: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 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几何特征: 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移动.
15
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技术的变化(T) •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P e)
• 政府税收等政策:若减税,供给会增加; 若设置市场壁垒,供给会减少
16
供需法则-即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将引起均衡产量
与均衡价格怎样的变化
1、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时导致均 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 时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但均衡产量减少。
• 使用资本的机会成本,至少是银行利息; • 使用劳动的机会成本至少是劳动者的闲暇。
6
生产可能性边界
假设条件:
• A、资源量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 • B、生产技术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 • C、只生产两种产品。 • 定义: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够生
产的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的轨迹。
7
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 需求的变动: 指在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 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 需求数量的变动.
结果: 需求曲线的移动
13
例题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牛奶价格下降 将导致牛奶的:( )
• A.需求增加 • B.需求减少 • C.需求量减少 • D.需求量增加
答案:D
14
• 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下降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下降 •b
P A
C
E
O
D
B
Qd
22
点弹性的大小
• a)在一条直线上,P 意味着导数(或斜率) 相等,不同的点弹性 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即:P/Qd。
Edp=∞ Edp>1
Edp=1
Edp=0
0<Edp<1
Q
23
• 若需求曲线为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 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 A.不断增加; –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 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 D.不断减少。
4
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导言 • 稀缺性、机会成本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
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 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的含义。 •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
利用问题。 •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5
机会成本的定义
• 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其他项选择,那么,所放 弃的选择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 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