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思维与八卦思维

合集下载

五行结构论——精选推荐

五行结构论——精选推荐

五⾏结构论第⼀节 太极 阴阳⼀、太极阴阳五⾏学是通过定太极、分阴阳、看五⾏,来发现世界的规律性。

⽆极、太极是古圣先贤创造出的两个名词,并有⽆数的古代圣⼈为此绘制出各种太极图。

太极图,⼜称《先天图》或《天地⾃然之图》,是中国上古⽂化中最神秘的⼀张图,也是最众说纷纭、争论最激烈的⼀张图。

《周易·系辞传》中已明确提出:“易有太极,是⽣两仪。

”但汉代以后传的《周易》,都不曾附有《太极图》,直到宋朝道⼠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并有“先天”、“后天”之分。

据邵雍说,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画,后天《太极图》为周⽂王所作,并指出:“伏羲之易,初⽆⽂字,只有⼀图以寓其象数。

⽽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

”本书讨论的核⼼是阴阳五⾏学说,重点不在太极、⼋卦,故选太极图中的⼀种,即来知德的太极图供读者赏析。

图1 来知德太极图笔者认为:⽆极是⼀种绝对的纯存在,它不需要任何具体的东西来规定,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包含任何内容,是⼀切的基础和开端。

太极也是⼀种绝对性的存在,但并⾮⼀种抽象的纯存在,是⼀种⾃在。

没有东西与之对⽴,是⾃⼰和⾃⼰的统⼀,也就是在⾃⼰之外再也没有外在于⾃⼰的东西了。

太极⾃⾝包含两个属性:⼀⽅⾯是⾃⼰对⾃⼰的肯定,称之为阳;另⼀⽅⾯就是⾃⼰对⾃⼰的否定,称之为阴。

因为⾃在的东西有着⾃⼰对⾃⼰肯定的同时,并不排斥⾃⼰对⾃⼰的否定。

⼆、阴阳太极的⾃我肯定,动⽽⽣阳;太极的⾃我否定,静⽽⽣阴。

动静之中会有⽣、化、返三种情况。

所谓“⽣”,就是当“⽆有合”时,则⽣“阴阳”;“阴阳合”时,则⽣“天地”;“天地合”时,则⽣“万物”。

所谓“化”,就是“太极”和“物”合时,则化“形”;“太极”和“形”合时,则化“象”。

所谓“返”,就是“太极”和“象”合时,则返“⽆”。

在阴阳五⾏的世界中,太极是⼀,阴阳是⼆。

太极和阴阳的关系是⽣、化、返的关系。

不是⼀分⼆的关系。

《道德经》说:“道⽣⼀,⼀⽣⼆,⼆⽣三;三⽣万物。

超级识人学

超级识人学

王智琦老师《超级识人学》国学智慧课程大纲:一、《易经》之思维1、太极思维2、阴阳思维3、三才思维4、四象思维5、五行思维6、六爻思维7、七政思维8、八卦思维9、中宫思维10、无极思维二、《易经》之面相及五德1、面相应用的论眉2、面相应用的论眼3、面相应用的论鼻4、面相应用的论口面相应用的论耳易经与面相应用,就是面相的五官:眉、眼、鼻、口、耳通过九征识人: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

三、《易经》之四柱命理与个人命运1、四柱命理玄机图2、十二生肖玄机图3、一掌经十二命宫4、一掌经起命宫法5、十二命宫算命运6、十二命宫大运法四、五行配五德:1、木之德:温直而扰毅;2、火之德:简畅而明砭;3、土之德:宽栗而柔立;4、金之德:刚塞而弘毅;5、水之德:愿恭而理敬;五、《易经》之人事应用1、护法人事应用2、先锋人事应用3、争议人事应用4、冲煞人事应用5、合作人事应用6、其他人事应用六、《易经》之自然语预测应用1、木的自然语应用属木行业2、火的自然语应用属火行业3、土的自然语应用属土行业4、金的自然语应用属金行业5、水的自然语应用属水行业七、综合从洞察人心的几十种妙术人手,告诉我们从外貌特征、衣着打扮、言谈话语、行为举止、兴趣爱好、生活细节等方面洞悉他人内心世界的技巧,从而轻松识别他人的本质,同时也让我们的言谈变得更为得体,举止更为大方,处事更为机敏而自信,能够更为洒脱自如地遨游于人生的广阔天地之间,获得生活与事业上的双丰收。

八卦属性——八卦与五行、四象、三才的关系

八卦属性——八卦与五行、四象、三才的关系

八卦属性——八卦与五行、四象、三才的关系八卦是万象之象,这是八卦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万物所具有的八卦属性。

八卦作为万物之一,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属性,这个属性是八卦逆着万物生成的顺序与后面的四象、阴阳、太极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可统称为八卦的后向类象。

八卦的后向类象具体包括八卦的五行属性、四象属性、三才属性、两仪属性和太极属性。

本文重点研究八卦的五行属性、四象属性和三才属性,阴阳属性和太极属性留待后面分析。

八卦的五行属性八卦的五行属性比较简单。

在先天八卦中,八个卦的顺序分别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按照这个顺序,现在学界公认的五行属性是:乾兑属金、离属火、震巽属木、坎属水,艮坤属土。

五行中只有水和火各对应一个卦,其余三行都各对应两个卦。

八卦的五行属性关于八卦五行属性的系统论述最早出于何处已经不可稽考,当然也可能是我所查的资料还不够详尽。

已知最早是在《说卦传》中零零碎碎地提到了八卦的部分五行属性,其中明确提到的有乾为金、坤为地(土)、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土)。

关于震卦只提到'为苍筤竹,为萑(huán)苇、……,其於稼也,为反生,为蕃鲜',这是震卦与植物相关的类象。

但其实这个论述不足以说明震为木的五行属性,因为在其它几个卦的类象中也有关于木的叙述,如乾卦'为木果'、坎卦'其於木也,为坚多心'、离卦'其於木也,为科上槁'、艮卦'其於木也,为坚多节'等,说明各个卦象都有与木相对应的象。

关于兑卦,《说卦传》中根本就没有提到与五行相应的象,唯一相关的是'兑为泽',而泽更应该被理解为水,而非金。

所以,为了得到上述的五行属性还需要结合八卦的空间方位分布与五行的空间方位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行空间方位分布图实际上是河图的简化版,不过由于河图我们还未涉及,这里不展开介绍。

在五行空间方位分布图中:水居正北、火居正南、木居正东、金居正西,土居正中。

八卦和五行有什么关系

八卦和五行有什么关系

八卦和五行有什么关系天地万物都是由金、水、木、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而这又紧连着五行与八卦。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八卦和五行的关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五行与八卦的关系阴阳学说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两方面,分别可以归纳为阴和阳。

比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叶之正面为阳,叶之背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而月亮又称作太阴。

阴和阳是互相转化、生生不息的,表现这个规律的形象图形就是太极图。

太极图中,当阳最盛的时候,阴已悄悄出现;当最阴的时候,阳已悄悄出现。

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这个哲理还是很深刻的。

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徽、宫、商、羽;五味:酸、苦、甜、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

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

生成的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

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

占卜和命相学是预测未来的一种活动。

古代生产力低下,对个人命运就更难把握,也就更想知道。

命相学就利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

所谓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的年、月、日、时。

先秦时期,人们只用天干地支来记日,但是后来,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天干地支来记了。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戊、亥。

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

那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

八卦与阴阳五行

八卦与阴阳五行

八卦与阴阳五行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通过对宇宙的长期观察和思考,认为自然界所有的事物,按其“属性”的不同,都可以分为两大类。

这两大类事物性质相反,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

于是,我们的古人就用“阴阳”来阐述;在现代,我们也可以用“正负”或者其他性质相反的文字或符号来表示。

古人是这么分阴阳的:凡是属于强健的、积极的事物都属阳。

如:天、太阳、刚健、男性、丈夫、大、上、前进、动等。

凡是属于柔顺的、消极的事物都属阴。

如:地、月亮、柔顺、女性、妻子、小、下、后退、静等。

阴阳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最基本的属性,它们相互作用,相反相成,在一定条件下又能互相转化,因此阴阳是万事万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

例如:动物界包括人类,尽管种类繁多,但按其属性只分为两大类型:雄性和雌性。

雄性属阳,雌性属阴。

在人类男性属阳,女性属阴。

男女相结合便组成了一个家庭,男女互相作用的结果,便能生儿育女,繁殖后代,使人类繁衍下去。

这些古代思想家们根据进一步的观察,又将万事万物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归纳成五种类型,并用五种不同物质的形态来表示:木、火、土、金、水。

这五种类型就叫五行。

五行之间存在着既相生又相克的互相关系。

五行相生,表示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的作用;五行相克,表示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制约作用。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此可见,五行之间存在着顺次相生,隔位相克的规律。

正是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使事物在运动中保持着相对的平衡。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古人又把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按照“物象”来分成了八个大类,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八种物象来代表,这八种物象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为了使这八种类型更具有代表性,就为这八种类型取了较为抽象的名称: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巽为风、震为雷、艮为山、兑为泽。

乾天、皇帝、国土、父、圣人、君子、金、玉、龙、马、寒、冰、头部、门、健、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划分世界的:从属性上认识和划分:世界上所有事物分为二大属性——阴与阳;从性质上认识和划分:世界上所有事物分为五种形态——五行;从物象上认识和划分:世界上所有事物分为八大类型——八卦。

关于八卦与五行结合的根据

关于八卦与五行结合的根据

关于八卦与五行结合的根据[转](2009-09-06 03:53:17)转载▼分类:太极物理标签:杂谈苏永利(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八卦与五行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思维模式。

它们既可以彼此独立,互不关联,又可以相互结合,进而形成一种复杂的新思维。

根据现存的史料,八卦与五行的结合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出现,此后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一直被学者广泛运用,成为中国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不过,用则用矣,对于八卦与五行两者结合的确切的理论根据,学界似乎还缺乏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也确乎有必要深入探究。

一一般认为,西汉时期的《京氏易传》是最早将八卦与五行两个系统相结合的典籍。

乾。

纯阳用事。

象配天,属金。

坤。

纯阴用事。

象配地,属土。

(京房《京氏易传》卷上)在该书中,京房通过八宫排序,以乾兑为金、震巽为木、艮坤为土,坎离为水火,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卦爻五行体系。

但是,京房的八宫卦序只是简单地一一列举了八卦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没有说明这种结合的原因和根据。

所谓“八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等都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论述,除此之外,整部《京氏易传》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进一步理解这些对应关系的线索。

实际上,在京房之前,八卦与五行相结合的情形就已经出现。

《周易》之中就有多处八卦与五行的联系。

例如:《说卦》日:“乾为金”、“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既济·象》:“水在火上”;《未济‘象》:“火在水上”。

综观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八卦与五行结合的现象并非《周易》所仅见,其它典籍中也存在。

如《左传》、《国语》以坤为土、坎为水等(分析见刘大钧《周易概论》之“《左传》《国语》筮例”)。

但是,与《京氏易传》不同的是,在《周易》等其它文献之中,五行与八卦的联系只是一些偶然的零散现象,很不全面。

与八卦一样,五行也是一种独立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五行理论并不仅仅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简单相加,更重要的是五要素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易经的主要思维模式

易经的主要思维模式

易经的主要思维模式一、变化思维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这种变化思维体现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个卦都代表一种状态,而每个状态都在不断变化。

易经强调变化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顺应变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对应思维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对应关系,即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

这种对应思维体现在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中,五行与五脏、五腑、五官等都有对应关系。

易经认为,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三、象数思维易经中的象数思维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现象和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通过八卦、六十四卦等符号系统来表达事物的现象和数量关系,从而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四、隐喻思维易经中的隐喻思维是指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中的许多卦辞、爻辞都是通过隐喻手法来表达的,如“龙”、“凤”、“虎”等都是象征着某种力量或品质的符号。

五、类比思维易经中的类比思维是指通过比较相似的事物来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中的许多卦都是通过类比手法来表达的,如“离卦”与“明”、“坎卦”与“险”等都是通过类比手法来表达其含义的。

六、整体思维易经中的整体思维是指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七、辩证思维易经中的辩证思维是指从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来看待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认为,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只有从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来看待事物,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八、时空思维易经中的时空思维是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只有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易经》九大思维:掌握三种以上可以安身立命

《易经》九大思维:掌握三种以上可以安身立命

《易经》九大思维:掌握三种以上可以安身立命《易经》九大思维:阴阳思维、八卦思维、五行思维、变化思维、看象思维、发散思维、定向思维、全息思维、守贞思维。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和“生命宝藏”,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部伟大的宝典。

很多国学大师或者教授都倡导以经为主的学根教育,提出把孩子培养成大结构、大格局人才必须从小学习和认识《易经》。

换句话说,是中国人,都应该重视或者学习易经。

我们只要掌握三种以上的思维方法,就可以安身立命甚至可以小成人生;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或人生的命题、挑战时,均可以用此十大思维方法逐个套入进行思考,人生将会因此不再迷茫。

比如读经这个命题,进入阴阳,就要思考。

《易经》的思维,让我的人生跳出固有的限制,得到完全的释放,如虎添翼,龙啸九天。

改变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改变他的思维。

对《易经》不了解的人,经常把《易经》当成一种算命、占卜的书。

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易经》揭示的是万物的规律,是一部讲规律变化的书。

至于,学易的人,如何运用这些规律,那是个人的自由。

有的人拿来算命,有的人拿来洞察世事,有的人用来助推自己的事业。

我们学易,千万不能迷信,更不要有“命是天注定的”这种消极的想法。

《易经》第一卦就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要像天一样,拼搏,努力,自强不息。

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强者心中充满斗志,遇难而上,可以挣脱现实的束缚;弱者寻找借口,心安理得,认为一切都是命,努力也没有用。

1、阴阳思维:任何事情都有阴阳,一明一阳之谓道。

阴阳是相对、互换、统一的。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都是阴阳相合产生的,所以万物都有阴阳两面,而万物喜阳,因为阳为生气为正气,阴力死气为邪气为戾气,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对阴阳产万物的一个总称。

阴阳的消长是有规律和道理的,物极必反,阳极而阴生,阴极而阳生。

就像大家都喜欢谁钱,钱的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是钱却会因为人的起心动念既好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世界上大多数犯罪都是因为它带来的。

自-太极、八卦、五行在数学中的存在形式(四)

自-太极、八卦、五行在数学中的存在形式(四)

太极、八卦、五行在数学中的存在形式(四)赵致生2009-08-21动静辩证观的属性分析(续)三、本质与类别哲学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本质的本质是类别。

属性数学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属性的本质是事物的属性相同与不同。

属是事物固有的本质,性是是事物固有的特性。

用数学语言来说,属性就是数字一与二的问题。

也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的存在形式,二只是事物展示出来的固有态势特性。

以性态势分类,只有阴阳两类之别,故中国古代才有阴阳学说,现代学说中也只有阴性与阳性的两类性别。

我们称为世界上一切形式上的存在是一,性态势类别都存在两类,一类为阴,一类为阳。

数字科学把阴阳分为两个体,一为阴体,二为阳体。

那么,何谓阴?何谓阳?易经中说:阳一,阴二,阳三,阴四,……也就是说,偶数集合为阴,奇数集合为阳。

世界上所有数字,都是一,而且是千差万别的。

但是,它们的性却只有两类。

从数学来说,自然数是数字一的集合,而这个集合中只有阴性与阳性两个性结构体。

我们按着这种分类方式,也来认识一下一尺之簧问题,就弹簧与面筋而言。

显而易见是两个不同的属性问题。

我们暂且称为弹簧类与面筋类。

我们对一尺之簧与一尺面筋都给予拉伸出一尺长度的初始条件,得到的结果在上文中已经讲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会万世不竭的运动下去,一个会相对的静止在初始条件形成的状态下。

为此,我们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宇宙与一座楼房同时经历了一次爆炸的原始状态,宇宙就永恒的运动着,大楼则会永远成为废墟。

如此,我们可以把宇宙与弹簧的属性划分为一类,而大楼与面筋则属于另外一类。

当然宇宙大爆炸理论,只是一个假说,我们也只是借助这种分类方法,来研究研究宇宙永恒运动与弹簧永恒运动的本质关联关系问题而已。

探索一下永恒运动与非永恒运动事物之间的本质是什么内容的问题。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弹簧的永恒运动形式,存在四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或称运动态势。

这四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与态势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的参照系。

八卦取象的原理

八卦取象的原理

八卦取象的原理、和八卦逸象易学有两大思维方式一是取象比类,二是运数比类在这两种思维方式下,产生了太极图、先后八卦图这两个世界图式同时还产生了河图和洛书两个世界数式古人用象数两种方式来表达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占卜是什么?解读易学的象数语言,把易学的象数语言翻译成人类的语言,象数是宇宙通行的语言,人神皆难逃象数之外易象包括,阴阳之象,四象五行之象天干地支类象,八卦类象,四画象,又称十六事之象五画象,又称大象,六画象,即重卦之象爻位之象多取用鬼谷子分爻之法如二爻为宅、五爻为道路、上爻为宗庙等等。

今天主要讲八卦取象的原理这是所有易学取象的基础八卦取象的方法:1、形体取象法即根据八卦卦画取象,周易的八个大象都是取自形体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月、离日、艮山、兑泽乾三画皆阳,至健之象、圆融之象,故大象为天坤三画皆阴,到顺之象、直方之象,故大象为地象地之阡陌纵横,雷一阳动于两阴之象,象雷之发于地巽一阴入于两阳之下,象风之无孔不入古人认为风是最具感染力的事物,春风吹拂,冰雪消融,乾为冰,巽下消乾,是冰融化之象冰是自下向上消融的所以,阳气生于下,而升于上坎之象,内明外暗,故象水离之象,外明内暗,故象火水为月之精,故坎为月火为日之精,故离为日艮,一阳止两阴于下,故为山,山有止物之功兑,一阴见于两阳之象,象水之聚于地,故为泽八卦的大象全部取象于形体卦画2、性情取象乾,健也。

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

坎,陷也。

离,丽也。

艮,止也。

兑,说也。

这是八卦的性情,古人认为性情合而为德,故又称之为卦德八卦的性情取象是从大象延申来的这八个字非常重要八卦的很多取象都与性情有关八卦的性情就如同人的性格一样乾为天,天道健行不止,故乾为健坤为地,地道顺承天道,故为顺邵雍讲:天变时而地应物,说的也是坤顺之道《坤》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讲的也是地道顺承的义理震为雷,惊蛰万物,故震为动巽为风,无孔不入,故为入坎为水,万物遇水皆陷入其中,故为陷离为火,火不独存,离物而生,故为丽这个丽是附丽之义一阴附于两阳之中艮为止,止万物之行,故艮为止兑为泽,泽被万物,为万物之所悦,故兑为悦乾健、坤顺、震动、巽入、坎陷、离丽、艮止、兑悦,这八个取象称为八卦之性性为阳,情为阴性为体,情为用一体多用故一性多情,乾性健,情刚坤性顺,情柔,震性动,情躁巽性入,情静,坎性陷,情暗离性丽,情明,艮性止,情顽,兑性悦,情和掌握八卦的性情取象之后,再多加运用,就会形成人与卦的沟通八卦以象告这是对象占的最高概况、易经讲巽的性情之时,常常只用一个巽字如《蒙》之六: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风水之气、阴阳、五形、八卦、方位、24山法详解

风水之气、阴阳、五形、八卦、方位、24山法详解

风⽔之⽓、阴阳、五形、⼋卦、⽅位、24⼭法详解风⽔之⽓⽓,在古代是⼀个很抽象的概念。

唯物论者认为它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唯⼼论者认为它是客观精神的派⽣物。

先哲普遍认为,⽓⽆处不存在,⽓构成万物,⽓不断运动变化。

《⽼⼦》云:“万物负阴⽽抱阳,冲⽓以为和。

”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云:“太虚⽆形,⽓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在风⽔术中是⼀个很普遍、很重要的概念。

有⽣⽓、死⽓、阳⽓、阴⽓、⼟⽓、地⽓、乘⽓、聚⽓、纳⽓、⽓脉、⽓母等等。

⽓是万物之源,⽓变化⽆穷,⽓决定⼈的祸福。

⼈要避死⽓、乘⽣⽓,就得请风⽔师“理⽓”。

“理⽓”是⼗分复杂的,要结合阴阳五⾏、实地考得“旺象”,才能得到“⽣⽓”,有了“⽣⽓”就能富贵。

因此,风⽔术实际是“相⽓术”。

风⽔术以⽓为万物本源,《管⽒地理指蒙》卷⼀《有⽆往来》云:“未见⽓⽈太易,⽓之始⽈太初。

……⼀⽓积⽽两仪分,⼀⽣三⽽五⾏具,吉凶悔吝有机⽽可测,盛衰消长有度⽽不渝。

”这就是说,世界是从⽆(未见⽓)到有(⽓之始),⽓是本源(⼀),它分化出阴阳(两仪),⼜分出⾦⽊⽔⽕⼟五种物质(五⾏),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不渝),并且有了祸福(吉凶悔吝),这些祸福都是可以预测的。

这段话,是对《周易》“太极说”的发挥,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彩。

风⽔术认为,⽓是⽆穷变化的,它可以变成⽔,也可以积淀为⼭川。

明代蒋平阶在《⽔龙经》论“⽓机妙运”时说:“太始唯⼀⽓,莫先于⽔。

⽔中积浊,遂成⼭川。

经云:⽓者,⽔之母。

⽔者,⽓之⼦。

⽓⾏则⽔随,⽽⽔⽌则⽓⽌,⼦母同情,⽔⽓相逐也。

夫溢于地外⽽有迹者为⽔,⾏于地中⽽⽆形者为⽓。

表⾥同⽤,此造化之妙⽤,故察地中之⽓趋东趋西,即其⽔之或去或来⽽知之矣。

⾏龙必⽔辅,⽓⽌必有⽔界。

辅⾏龙者⽔,故察⽔之所来⽽知龙⽓发源之始;⽌龙⽓者亦⽔,故察⽔之所交⽽知龙⽓融聚之处。

”由此可知,⼭脉和河流都可以统⼀于 “⽓”中,寻找⽣⽓就是要观察⼭川的⾛向。

八卦与五行易经中的基本元素

八卦与五行易经中的基本元素

八卦与五行易经中的基本元素八卦与五行易经是中国古老的哲学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卜筮、命理、医学等领域。

在八卦与五行易经中,有着一些基本元素,它们是构成整个体系的核心概念。

本文将介绍八卦与五行易经中的基本元素,并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八卦的基本元素1. 乾卦(qián guà):乾象代表天,象征着刚健、刚强、创造力、正直等特质。

乾卦的形象为三阳爻,表示阳刚之气。

2. 坤卦(kūn guà):坤象代表地,象征着柔顺、包容、稳定、温和等特质。

坤卦的形象为三阴爻,表示阴柔之气。

3. 离卦(lí guà):离象代表火,象征着热情、活力、明亮、照耀等特质。

离卦的形象为上火下离,表示火性之气。

4. 震卦(zhèn guà):震象代表雷,象征着动力、震撼、激励、趋势等特质。

震卦的形象为上震下震,表示雷震之气。

5. 巽卦(xùn guà):巽象代表风,象征着温和、通达、灵巧、亲和等特质。

巽卦的形象为上巽下巽,表示风行之气。

6. 坎卦(kǎn guà):坎象代表水,象征着流动、冷静、深沉、藏失等特质。

坎卦的形象为上坎下坎,表示水险之气。

7. 艮卦(gèn guà):艮象代表山,象征着稳定、静止、坚固、困守等特质。

艮卦的形象为上艮下艮,表示山止之气。

8. 兑卦(duì guà):兑象代表泽,象征着和合、互动、温柔、和谐等特质。

兑卦的形象为上兑下兑,表示泽聚之气。

这八个基本元素构成了八卦。

在八卦中,每个卦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和象征意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五行的基本元素1. 金(jīn):金象征着坚强、明亮、锐利、变动等特质。

金的属性是收敛。

2. 木(mù):木象征着生长、扩展、柔盈、刚健等特质。

木的属性是生发。

3. 水(shuǐ):水象征着流动、温柔、寒冷、百变等特质。

八卦图是流动周转的

八卦图是流动周转的

八卦图是流动周转的我们知道八卦里有五行,那么五行流转起来在八卦里也会流转。

太极八卦图是一张转动的图,并不是一张平面图。

那么八卦图如何转动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体会。

在这里我们讲一点八卦图的流转。

八卦图并不会转动,转动的是我们的思维。

在前面几个卦里面我们发现。

在断卦的时候五行是带有能量流动的。

我们在五行里知道有这样的规律:金→水→木→火→土→金,循环生助。

在八卦中体现为(乾、兑)→(坎)→(震、巽)→(离)→(坤、艮)→(乾、兑)金→木→土→水→火→金,互相制约。

在八卦中体现为(乾、兑)→(震、巽)→(坤、艮)→(坎)→(离)→(乾、兑)这些卦在生克中就带有能量的流动性,有方向性。

后面我们还是用卦例讲解能量流动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来看八卦流转的一些规律。

在八卦图中有几个卦的对冲的。

震兑对冲,坎离对冲,乾巽对冲,坤艮对冲。

冲就会动,会有走动,迁调,,动感情,心烦等等信息,其实与干支中的冲是一样的。

在冲中我们就看到了有三对的相克的,坤艮比合。

八卦的流转是从艮卦开始的。

艮→震→巽→离→坤→兑→乾→坎→艮,为什么从艮开始,我们知道艮为止,为停止的地方,也为事物的开端。

在卦上出现的卦就会因五行的性质与力量而发生变化变动。

五行的流动不仅仅需要生也需要克,如同小孩子的成长不仅仅要关心爱护还要适当的制约与约束。

如网络上一个卦例中:二女儿走了,老母亲不知道为首的是一个老太太,想问一下家里的事。

起得她的姓名卦:天泽履风火家人乾为天【本卦】【互卦】【变卦】▅▅▅▅▅▅▅▅▅▅▅▅▅▅▅体▅▅▅▅▅▅▅▅▅▅▅▅▅▅▅▅▅▅▅▅▅▅▅▅▅▅▅▅▅▅▅▅▅×▅▅▅▅▅▅▅▅▅▅用▅▅▅▅▅▅▅▅▅▅▅▅▅▅▅▅▅▅▅▅▅▅▅▅▅▅▅▅▅老太太一辈子没享过福(卦体为乾与来测者老太太不相符。

我们看到卦卦里的阴卦最老为巽卦,所以这里按阴阳与年龄定位太极点为巽。

巽被乾克被离泄气,所以说没享过福)。

从过门到现在一直干活,进门时家里什么也没有。

彝族八卦哲学与彝族图籍的五行观念

彝族八卦哲学与彝族图籍的五行观念

彝族八卦哲学与彝族图籍的五行观念在彝族古代文化思想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八卦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彝族在本民族思维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文化中的八卦哲学,并对之加以民族化的再创造所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彝族古典文献中所保存的“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图及其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在“层累构造”的过程中,彝族思想家结合自身民族的理解创制出来的,是用阴阳五行观念揭示宇宙自然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理的形象表达。

标签:气;八卦;阴阳;五行;五生十成;十生五成一、引言阿城先生在其所著《洛書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说法,即朱子在《周易本义》卷首所载河图、洛书,从其来源上讲,“应该是从彝族那里抄来的”①。

阿城先生在书中证成此说的材料,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朱子《周易本义》卷首所载之图②与彝族的“地数”“天数”图在图形上是“一致的”,“只不过称为天数的图对应着《周易本义》的河图,称为地数的图对应着《周易本义》的洛书”③。

第二,他用来说明这种“一致”的依据,首先是《宋史》和王应麟的《困学纪闻》。

《宋史》载:“郭曩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世传《易》学,盖象数之学也。

”阿城进而据王应麟《困学纪闻》所提供材料“谯天授之学,得于蜀曩氏夷(彝)族”认为,这个郭曩氏“正是彝族人”。

④他由此而进一步得出结论,说“彝族早在西汉以前就有着高度发达的易学”⑤。

第三,他用来解释这种“一致”的依据,其次是朱子这两个图的得来与朱熹的弟子蔡季通(蔡元定)有关。

据阿城介绍:“蔡季通的特长是对图册很了解,于是朱熹让他将河图、洛书寻找出来。

蔡季通顺长江三峡入蜀,还真的将河图、洛书找到了,千里迢迢拿回来给朱熹。

朱熹就把它们放在《周易本义》的篇首。

”⑥阿城先生这个说法,从其所提供的材料来看,主要来源于冯时先生所著《中国天文考古学》。

冯时先生在该书的第八章《天数发微》中根据元清容居士袁桷的追述,梳理了朱子《周易本义》中河图、洛书系由蔡季通于蜀得来的事实,并重点依据民族学和考古学资料对河图、洛书的渊源和原始真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解释。

五行八卦与事业发展:探索个人潜能的启示

五行八卦与事业发展:探索个人潜能的启示

五行、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占卜、风水,更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五行、八卦不仅仅是古老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探索个人潜能与事业发展的有效工具。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属性。

金代表刚硬、锋利;木代表生长、顺畅;水代表流动、透明;火代表热情、活力;土代表稳定、安全。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自然界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

而八卦则是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符号组成,每个符号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属性或状态。

八卦阵图中每个符号的排列组合,也体现了各种原则和规律,如阴阳变化、事物转化等。

这些原则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环境和变化,从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五行、八卦的应用不仅限于传统文化领域,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被广泛应用。

比如,在商业领域,五行、八卦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家了解市场和顾客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合适的营销策略。

在职场中,五行、八卦理论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身优势、劣势,制定出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

具体来说,五行、八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探索自我潜能,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五行、八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通过了解自己的五行属性和八卦状态,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事业方向。

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变化五行、八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环境和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通过了解五行属性和八卦状态的相互关系,人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变化和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

帮助人们实现事业成功五行、八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事业成功。

通过了解自己的五行属性和八卦状态,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事业方向。

此外,五行、八卦理论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市场和顾客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合适的营销策略,实现事业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的整体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的整体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的整体解释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一种古老的、特殊的宇宙观,它主要建立在传统的五行思维模式上,它试图用五形八卦来组织、理解宇宙,也就是说,它将宇宙分为“五行”:金、木、水、火和土。

其中,“八卦”就是传统阴阳思维始终把“玄”和“阳”结合起来,用五行七卦的关系诠释宇宙的一切博大精深的因果把握。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的整体解释,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认知,认为宇宙是有天道在支配和控制,受到自然规律束缚,同时也受到天地人三者的相互作用,展示着宇宙生机、洪福和美好的力量,它是由一成不变的太极真理实现的。

八卦和五行关系 五行对应八卦

八卦和五行关系 五行对应八卦

八卦和五行关系五行对应八卦天地万物都是有五行的,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相生相克,相互平衡相互制约,而在周易入门中,八卦与五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

小编在此整理了八卦和五行关系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八卦和五行关系介绍阴阳五行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那时候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可以颜色区分,可以味道区分、以五脏、以五情、等。

每种事项都能够呈现出五行。

本期小编就为大家讲解八卦与五行的关系以及八卦对应的五行是什么。

而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比如说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

相生的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而相克的顺序则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

那时候没现在这么科学,所以五行就被当时的人成为是解释自然和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

八卦两面代表阴阳,那时候古人把万物都分成了阴阳的两面,比如说阴暗的地方就是属阴,受到光照的就是阳。

叶子的正面为阳,背面为阴。

女人属阴,男人属阳。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饰物不同的事物。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

坎为水(月亮)。

火-离离为火(太阳)八卦和五行关系知识拓展:周易六爻占卜解卦断卦也称解卦,是预测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环。

断卦正确与否,一是决定于对基础知识和推演规则的把握程度,二是决定于断卦者的经验与悟性。

断卦的关键是一个“活”字,不能真正领悟这个“活”字,你就会在复杂的卦象面前不知所措;你就会在古人没有阐述过的预测领域以及求测者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预测难题面前茫然失策。

八卦在哲学的应用

八卦在哲学的应用

八卦在哲学的应用引言:八卦起源于古老的中国文化,最初被应用于占卜和预测,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模式和哲学体系。

八卦哲学融合了道家、儒家和周易等多种思想,涵盖了宇宙、人生、伦理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探讨八卦在哲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生命哲学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八卦思维与哲学思考八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其变化与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息息相关,通过八卦图的排列和变化,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宇宙万物的变化和规律。

这种思维模式对于哲学思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通过八卦思维,人们可以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思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察事物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从而拓展哲学的思维空间。

八卦思维也强调变化和包容,这与哲学中的流变观念相契合。

在八卦哲学中,变化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万物皆在变化之中,而变化的规律是由阴阳、五行等基本元素所构成。

这种观念对于哲学思考启示颇深,使人们更加注重事物的动态和演变过程,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注重包容性和接纳多样性的思考方式。

二、八卦哲学与道德观念八卦哲学中阐释了对于道德观念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德行、人伦、善恶等概念,并以八卦图中的乾坤、坎离等卦象作为符号来对应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

八卦哲学中关于君子、小人、仁义、忠恕等思想,提供了一种道德观念的框架,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卦哲学中将八卦图与人生道德进行对应,强调人在道德选择和行为实践中应顺应天道、遵循道德规范,并勉励人们修身养德,追求道德完善。

八卦哲学的道德观念体现了其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对于道德生活的重视,为哲学思考提供了一种丰富的道德智慧。

三、八卦哲学与生命哲学人们在生活中常说“八卦无所不在”,这句话凸显了八卦哲学与生命哲学之间的联系。

八卦哲学通过对自然的阐释和对生命的理解,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生命哲学系统。

八卦哲学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宇宙间各种生命的交融共生,这种生命观念不仅是一种理论框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世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对“五”的理解及其升华
一、五来源于数的认识
从一二到三 计数工具最早是自己的手指 五这个数学成果促成了五行思维最早的发端
第二节 对“五”的理解及其升华
二、五行的五来源于五方观念
五方足以概括空间 整体。 五作为表示完整、 圆满的数字观念也 最终定型
二、对“五”的理解及其升华
五方与五行 的对应,体现出 中国古人对气候 资源,矿产资源、 农牧业资源、土 地资源等经济地 理的最初理解与 概括。
繇辞:占卜
中积累的了大 量的繇辞则成 为《易经》的 前身。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一、八卦的起源:试图预知命运
筮占:用蓍
草的茎依照一 定的数学演算 规律进行排列 组合,从而卜 问决疑,领会 神意。
蓍草占算:
一是生性端直, 似有神意扶持; 二是分枝多象 征多子多孙。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一、八卦的起源:试图预知命运
五行思维与八卦思维
历史上,宗教先于哲学产生。
西方哲学一产生即与宗教分离 中国哲学却在宗教内部孕育和滋长
五行和八卦是最后的宗教也是最初的哲学
第一节 五行思维
一、 五行的起源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
尚书· 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 人,予誓告汝: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 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 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一) 《尚书 ·洪范》开始,五行一作为最高的 原则影响社会人事生活
三、五行说的广泛影响
《尚书 》是重要的传统典籍,也是儒家重要的 经典,经过儒家学派的传播,书中五行观念深入 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思维原则。
从社会的物质 生活来把握社 会历史运动的 规律——重民 生,强调物质 的社会社会。
三、五行说的广泛影响
一、 五行的起源
对五行最早做了系统解释的是出自《尚书 ·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把“帝” “天”的意志转化为具体物质形态。 充分注意到客观世界的差异性。 着眼于认识对象的功能与属性,而不是就事 论事谈五物。 五行说成为了中国唯物论的基本倾向。
龟——动物崇拜——取其长寿 蓍——植物崇拜——取其多子
取材方便 生命崇拜与生殖崇拜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一、八卦的起源:试图预知命运
八卦的符号:阴与阳(——与
与结绳记事有关

是兆纹的描写 奇数和偶数 人体器官的描绘(钱玄同、郭沫若、章太炎)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二、八卦体系建构原则:一分为二
八卦的符号:阴与阳(——与 )
二、对“五”的理解及其升华
二、对“五”的理解及其升华
三、五行思维的贡献
1.把社会物质生活中的事物归纳概括起来,使五 种基本物质相互统一、补充,构成一个完整有圆 满的物质系统。 二、 2.五行成为一种行业,成为职官,政权与神权结 合,能够对思想进行规范。 自然崇拜——五正崇拜—节 八卦思维
四、八卦思维的结晶: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 1.分阴分阳 2.阴阳并存 3.阴阳交感(阴阳合德、阴阳相摩) 4.阴阳转化
第三节 五行与八卦的结合
五行 八卦



共同的地理环境 共同的形成时期 共同的人本立场 共同的辩证思维精神
第三节 五行与八卦的结合
一、结合概况 1.西周:五行与八卦相互侵润期 2.春秋:五行与八卦相互交融期 3.战国:五行与八卦合成期
孔子:对小人,劳力者赞成用物质利益原则来规范其行为 和启发其社会自觉意识。(富之——教之) 孟子:重视经济问题,民为邦国之本,“保民”的关键在于 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 墨家: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最终标准,就是看能否“中于民 利”(墨子) 道家:将民众的衣食无着视作“无道”的表现 法家:先秦诸子中最重视社会物质生活的学派。 性恶论 五行说使中国哲学具备了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基质
三占为满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二、八卦体系建构原则:一分为二
八卦的符号:阴与阳(——与 )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二、八卦体系建构原则:一分为二
八卦的符号:阴与阳(——与 ) 以八为基点进行一分为二 可以无穷推演 六十四卦是适中的一个阶段,即简约又完 整,符合辩证精神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三、八卦思维的表述特征:取象性
第三节 五行与八卦的结合
第三节 五行与八卦的结合
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生活人体的病理变化 4.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一、八卦的起源:试图预知命运
八卦思维 起源于卜筮活 动,卜筮活动 的实质是人们 试图对事物发 展的前景作出 估计。
第二节 八卦思维
一、八卦的起源:试图预知命运
卜占:在龟
板或兽骨上钻 刻,再用火灼, 看裂纹来定吉 凶。预示吉凶 的裂纹,叫 “兆”。兆纹 的样式及卜问 都记在龟壳上。
三、五行说的广泛影响
五行说的神学(宗教)传承
1.中国本土宗教和迷信思想都会攀引附会五行理论 2.秦始皇焚烧《尚书》,将五行仪式化 3.汉朝:用五行理论来论证帝国的合理性 4.五行成为封建时代人们看待自然、思索人生、总结历 史的基本思想原则。
五行系统 归类表
自 然 界 五 行 人 体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五脉 五华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徵 苦 赤 长 宫 甘 黄 化 商 辛 白 收 羽 咸 黑 藏
木 肝 胆 目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筋 怒 泪 弦 爪 脉 喜 汗 洪 面 肉 思 涎 缓 唇 皮 悲 涕 浮 毛 骨 恐 唾 沉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