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概论第3阶段测试题

合集下载

《经济基础知识》第三章-练习题

《经济基础知识》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的替代物。

A、价格机制或竞争机制B、价格机制或供求机制C、市场机制或供求机制D、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2. 生产函数是()之间的函数关系。

A、最大产量与投入成本B、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C、平均产量与投入成本D、平均产量与投入要素3. 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称为()。

A、总产量B、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D、固定产量4.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指的是()。

A、边际成本B、机会成本C、显成本D、隐成本5. 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属于()。

A、显成本B、隐成本C、正常利润D、可变成本6. 下列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是()。

A、原材料费用B、管理人员工资C、生产工人工资D、燃料和动力费用7. 由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就是()。

A、固定成本B、边际成本C、平均成本D、总可变成本8. 某企业生产机器设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平均固定成本为100元,消耗的平均可变成本为60元,一天共生产200件产品,那么单位产品消耗的平均总成本为()。

A、60B、100C、160D、3209.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分别是1400元和8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是()元。

A、150B、200C、350D、55010. 下列关于成本的计算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A、MC=TC/QB、AVC=TVC/QC、AFC=TFC/QD、ATC= TC/Q11. 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B、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C、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12. 短期成本曲线中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是()。

经济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经济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经济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所说的“稀缺性”是指:A. 资源的有限性B. 资源的无限性C. 资源的稀缺性与无限性并存D. 资源的充足性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A.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满意度逐渐增加B.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满意度逐渐减少C. 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与商品数量无关D. 商品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不变3. 以下哪个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C.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D. 计划经济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市场参与者众多B. 产品同质化C. 买卖双方信息完全对称D. 市场存在垄断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市场失灵?A. 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B. 存在外部性C. 市场参与者完全理性D.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6.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C. 增加就业D. 以上都是7. 以下哪个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A. 市场总是有效的B. 政府应该干预经济C. 经济危机是市场失灵的结果D. 经济危机是政府干预的结果8. 以下哪个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B. 法定准备金率C. 公开市场操作D. 财政支出9. 以下哪个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紧缩性财政政策B. 扩张性财政政策C. 稳健性财政政策D. 所有选项都是10.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 贸易自由化B. 资本流动自由化C. 劳动力流动自由化D. 技术流动自由化答案:1-5 ADABD6-10 DBDA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机会成本,并举例说明。

答: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农民有一块土地,他可以选择种植小麦或玉米。

如果种植小麦的收益是1000元,而种植玉米的收益是1200元,那么种植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1200元,因为他放弃了种植玉米的更高收益。

知识经济概论第3阶段答案

知识经济概论第3阶段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知识经济概论》第6章至第7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目前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的大部分分配给( A )。

A、科研机构B、企业C、大学D、私人研究所2、大多数西方国家信息经济是在20世纪( C )发展起来的。

A、四、五十年代B、五、六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3、在新的知识经济时期,下列哪一项活动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核心(C )。

A、市场开发活动B、合并重组活动C、企业创新活动D、品牌战略活动4、根据长周期理论,人类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发展周期。

其中以1929-1933年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为结束标志的是( C )。

A、第一周期B、第二周期C、第三周期D、第四周期5、发达国家工资及其他资源成本较高,必须以(C )为竞争力来源。

A、人力与技术B、能源与技术C、信息与技术D、知识与技术6、台湾地区信息产业位居世界第(D )A、一B、二C、三D、四7、除了建立使知识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台湾尚有待加强的部分不包含( C )A、物流建设B、网络的基础建设C、法制建设D、应用内涵的提供8、台湾在发展知识经济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C )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水平。

A、5B、10C、15D、209、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处于工业化的( D )A、第一个时期后期B、第二个时期中期C、第二个时期后期D、第三个时期中期10、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 B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合作竞争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利益。

利益的来源为(ABDE )A、减少重复B、减少浪费C、吸收投资D、利用彼此核心能力E、创新的契机2、当今世界投资发展的基本内容是,跨国公司的(ACDE )。

A、对外直接投资B、对外间接投资C、风险投资D、交叉融资E、国际投机资本3、信息贸易中不仅给厂商带来竞争优势,而且也给政府带来管理效率的是(BCD )。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资源的稀缺性B. 生产什么C. 如何生产D. 产品如何分配E. 经济增长答案:E2. 以下哪一项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决策C. 市场结构D. 国际贸易E. 价格机制答案:D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减少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减少E.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不变答案:C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完全信息D. 企业有市场定价权E. 自由进出市场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失业率D. 企业生产成本E. 经济增长答案:D6.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政府支出D. 提高利率答案:C7. 货币乘数效应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C. 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减少D. 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E.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答案:A8. 以下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D. 财政补贴答案:D9.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A.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B.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D.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E. 失业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答案:A10. 以下哪一项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 国际贸易的增加B. 跨国公司的兴起C. 资本流动的自由化D. 各国经济政策的统一E.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A. 生产成本的变化B. 产品价格的变化C. 技术进步D.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E. 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答案:A, C, E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A. 消费者收入的变化B. 产品价格的变化C.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D. 替代品价格的变化E. 互补品价格的变化答案:A, C, D, E13.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经济增长B. 价格稳定C. 充分就业D. 国际收支平衡E. 收入分配公平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调整税率B. 调整政府支出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E. 调整政府债务答案:A, B, E15. 以下哪些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A. 国际贸易状况B. 利率水平C. 通货膨胀率D. 政治稳定性E. 投机行为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是指人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知识经济概论第1阶段测试题

知识经济概论第1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知识经济概论》第1章至第3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将()。

A、加强B、减弱C、不变D、不确定2、下列属于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的是()。

A、商誉B、版权C、商标权D、公共关系3、知识市场价格是时间的()。

A、递增函数B、递减函数C、有时递增有时递减D、不是函数关系4、我国将服务业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门,下列不属于流通部门的是( )。

A、邮电通讯业B、仓储业C、旅游业D、饮食业5、被称为第四产业的是()。

A、商业B、运输业C、信息产业D、金融业6、按交易对象性质分,金融市场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市场()。

A、货币市场B、技术交易市场C、长期资金市场D、外汇市场7、下列哪一个行业不属于闲暇产业()。

A、饮食业B、文化业C、旅游业D、时装业8、下列那一行业不属于第三产业()。

A、金融业B、运输业C、畜牧业D、房地产业9、提出“工业比农业获利多,而商业比工业获利更多”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柯林·克拉克B、西蒙·库兹涅茨C、威廉·配第D、恩格尔10.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经济形态,下列不属于三种经济形态的最基本生产要素的是()。

A、土地B、资本C、知识D、劳动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按照指向的客体进行分类,知识劳动可分为()。

A、生产式知识劳动B、表现式知识劳动C、社会意识和科学思想的创造性知识劳动D、知识继承性知识劳动E、检验性知识劳动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知识投入指标有()。

A、研究与发展经费B、研究与发展密集度C、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就业D、专利E、用于技术方面的国际收支平衡表3、风险资本的来源主要有()。

A、个人或家族投资者B、投资银行属下的风险投资部C、私人的风险投资基金会D、公开上市的风险投资基金会E、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会4、随着一国经济的发达,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m)与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n)将 ( )。

知识经济概论第3阶段练习题

知识经济概论第3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知识经济概论》第6章至第7 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合作竞争的基本要素()A、利益B、亲密关系C、目标D、责任2、被称为科技工业园灵魂的是 ( )。

A、管委会B、大学C、创业中心D、企业3、下列哪一项是日本政府最有力的创新政策手段( )。

A、R&D税惠B、加速折旧C、R&D投资D、选择性干涉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下列哪一位经济学家顺应国际经济新形势提出的理论()。

A、罗默B、卢卡斯C、舒尔兹D、迈克尔·波特5、国家经济竞争力提高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A、生产因素主导阶段-投资因素主导阶段-丰裕主导阶段-创新主导阶段B、生产因素主导阶段-投资因素主导阶段-创新主导阶段-丰裕主导阶段C、投资因素主导阶段-生产因素主导阶段-丰裕主导阶段-创新主导阶段D、投资因素主导阶段-生产因素主导阶段-创新主导阶段-丰裕主导阶段6、根据弗朗克尔和罗默的研究,贸易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均收入将增长()百分点。

A、1-1.5个B、1.5-2个C、2-2.5个D、2.5-3个7、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信息经济就业结构存在两种递减模式,其中法国的模式是()。

A、信息业-工业-服务业-农业B、工业-信息业-服务业-农业C、信息业-服务业-工业-农业D、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农业8、日本在二战后实施的创新战略按其先后次序是()A、技术立国——科学技术立国——新技术立国B、技术立国——新技术立国——科学技术立国C、科学技术立国——技术立国——新技术立国D、新技术立国——技术立国——科学技术立国9、合作伙伴关系的切入点应该是()A、利益B、亲密关系C、合作远景D、无固定模式10、使用基于收入、教育及期望寿命的综合指标——人类发展指数进行比较,发现195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A、扩大了B、缩小了C、保持不变D、不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企业培训师三级-经济学基本常识-习题-企业培训师考试.doc

企业培训师三级-经济学基本常识-习题-企业培训师考试.doc

2014年企业培训师三级”经济学基本常识”习题-企业培训师考试2014年企业培训师三级”经济学基本常识”习题2014年企业培训师三级”经济学基本常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字面上理解,市场一词中的“市”指的是商品的()。

[2011-05](A)交换场所(B)交换过程(C)交换时机(D)交换方式2、所谓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2010-05] (A)买方和卖方(B)质量和价格(C)质量和数量(D)质量和品牌3、()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2008-05](A)需要(B)动机(C)需求(D)动力4、经济学认为,收入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对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上升,这种物品经济学上称为()。

[2008-11](A)低档物品(B)高档物品(C)必需品(D)一般物品5、()是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的愿望和能力。

[2008-05] P50(A)投入(B)供给(C)买卖(D)成交6、一般情况下,技术手段的更新和提高可以降低成本,这时供给量就会相应()。

[2010-05](A)减少(B)不变(C)增加(D)无法判断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生产什么”的问题。

[2011-05、2012-05](A)生产商的广告宣传(B)供给者的货币投资方向(C)销售商的促销活动(D)消费者的货币投资方向8、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其表现规律之一是( )的市场中心化规律。

[2011-05、2011-11](A)财产所有(B)利益分配(C)资源主体(D)资源配置9、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其表现规律之一是()的等价交换规律。

[2011-11](A)平等性(B)竞争性(C)互利性(D)公平性1234。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资源分配D. 资源开发答案:A2. 需求法则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后减答案:B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

A. 买卖双方众多B. 产品同质化C. 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D. 单个企业对市场价格有决定权答案:D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后减答案:B5. 货币的职能包括()。

A.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B.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世界货币答案:C6.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经济单位B. 家庭经济单位C. 企业经济单位D. 国民经济总体答案:D7. 通货膨胀是指()。

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购买力下降C.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D.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答案:C8.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

A. 税收和政府支出B. 货币发行和利率调整C. 政府债务和外汇储备D. 财政补贴和关税政策答案:A9. 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答案:A10.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 资本流动全球化B. 信息传播全球化C. 劳动力流动全球化D. 技术发展全球化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量()。

A. 生产成本B. 产品价格C. 生产技术D. 消费者偏好答案:A、B、C2. 以下哪些属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

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失业率C. 通货膨胀率D. 企业利润率答案:A、B、C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

经济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的配置B. 资源的利用C. 资源的分配D. 资源的节约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竞争B. 价格机制C. 计划经济D. 私有制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保持不变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答案:A4.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条件包括:A. 产品同质化B. 企业规模大C. 企业数量少D. 价格固定答案:A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包括:A. 通货膨胀B. 失业C. 经济增长D. 企业利润答案:D6.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不包括:A. 利率B. 货币供应量C. 政府支出D. 汇率答案:C7.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政府支出D. 减少货币供应量答案:C8.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它的全称是: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民生产总值C. 国内生产净值D. 国民生产净值答案:A9. 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需求的因素?A. 价格B. 收入C. 生产成本D. 消费者偏好答案:C10. 供给曲线通常表示为:A. 向右上倾斜的曲线B. 向右下倾斜的曲线C. 垂直的线D. 水平的线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影响供给的因素?A. 生产成本B. 技术水平C. 消费者偏好D. 政府政策答案:ABD2.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包括:A. 货币供应量B. 利率C. 汇率D. 通货膨胀率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货币供应量D. 利率答案:AB4. 以下哪些是市场经济的优点?A. 资源配置效率高B. 能够自我调节C. 能够实现公平分配D. 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总是理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知识经济概论》第6章至第7 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目前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的大部分分配给( )。

A、科研机构
B、企业
C、大学
D、私人研究所
2、大多数西方国家信息经济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

A、四、五十年代
B、五、六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七、八十年代
3、在新的知识经济时期,下列哪一项活动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核心()。

A、市场开发活动
B、合并重组活动
C、企业创新活动
D、品牌战略活动
4、根据长周期理论,人类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发展周期。

其中以1929-1933年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为结束标志的是()。

A、第一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三周期
D、第四周期
5、发达国家工资及其他资源成本较高,必须以()为竞争力来源。

A、人力与技术
B、能源与技术
C、信息与技术
D、知识与技术
6、台湾地区信息产业位居世界第()
A、一
B、二
C、三
D、四
7、除了建立使知识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台湾尚有待加强的部分不包含()
A、物流建设
B、网络的基础建设
C、法制建设
D、应用内涵的提供
8、台湾在发展知识经济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水平。

A、5
B、10
C、15
D、20
9、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处于工业化的()
A、第一个时期后期
B、第二个时期中期
C、第二个时期后期
D、第三个时期中期
10、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合作竞争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利益。

利益的来源为()
A、减少重复
B、减少浪费
C、吸收投资
D、利用彼此核心能力
E、创新的契机
2、当今世界投资发展的基本内容是,跨国公司的()。

A、对外直接投资
B、对外间接投资
C、风险投资
D、交叉融资
E、国际投机资本
3、信息贸易中不仅给厂商带来竞争优势,而且也给政府带来管理效率的是()。

A、信息产品要素
B、信息资源要素
C、信息技术要素
D、信息管理要素
E、信息流通要素
4、现在我们正处于其中的第五轮经济发展周期的关键技术包括()。

A、计算机
B、飞机引擎技术
C、激光
D、微电子
E、因特网
5、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财政支出被市场认为是不适当的,或财政赤字太高,市场将通过( )方式来惩罚政府。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提高汇率
D.降低汇率
E.资本逃逸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打“×”,不需要改错。


1、作为合作竞争的基本要素的合作远景是静态的,实现远景的途径是动态的。

()
2、美国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发源地。

()
3、社会保障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明显增长了。

()
4、根据经典贸易理论,发达经济中收入分配状况将会因经济全球化而恶化。

()
5、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的特点是:高增长速度,高通货膨胀率。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
1、水平分工
2、合作远景
3、进出效应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知识经济对全社会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2、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
3、简述经济全球化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渠道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25分)
试结合台湾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现状论述台湾发展知识经济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C
3、C
4、C
5、D
6、C
7、A
8、B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A B D E
2、A C D E
3、B C D
4、A C D E
5、A E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
1、水平分工——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为了利用对方的技术优势而在行业间、企业间的横向分工协作。

2、合作远景——指合作竞争的战略伙伴关系之间关于未来合作成就的蓝图以及共享的理念,它是一个远期的、通过双方合作可能实现的目标,可以激励伙伴双方通力合作,以实现更大的共同利益。

3、进出(入)效应——指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增加了流入国的资本存量,加快了其增长,它还同时带来了新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并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市场竞争。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1)知识经济要求全社会具有良好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2)要求全社会具有充足的高素质人才供给;(3)要求全民具有较高的知识素质;(4)要求对知识产权严格保护。

2、答:(1)通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依靠风险资本和小企业开发高新技术;(3)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4)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企业兼并重组;(5)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保护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并举。

3、答:(1)一是所谓“冲到底线”的竞争,即各国为了争夺投资而竞相降低环境保护标准,从而形成环境状况的恶化;(2)二是环境问题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从而发展中国家更可能通过破坏环境的方式加速发展;(3)三是全球和加速了第三世界的发展,从而带来了与发展相伴随的更高的污染。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25分。

)
答案要点:
1、建立蓬勃的创新与创业机制,以扶植创新的企业。

(1)健全研发创新机制。

(2)修正“公司法”与相关“法规”,健全创业机制。

(3)健全技术服务产业。

2、构建互联网应用的基础环境。

(1)加速宽带网络建设及电信市场开放,建立竞争机制以降低网络连接费及使用费,创造优良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2)加速互联网相关“法规”及制度的构建,以确保网络交易安全及公平竞争环境。

(3)规划整合型计划以使实体配送与虚拟环境相互配合,以健全网络运行的运作体系。

(4)促进跨电信及媒体事业的整合,并规划跨行业竞争环境的规范。

3、扩展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在生产及生活上的运用。

(1)加速产业电子化。

(2)交易环境网络化。

(3)丰富网络内容。

4、改革教育体系,并积极培养及引进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

(1)改革教育体系。

(2)培训及引进人才。

5、规划预防措施,避免经济转型产生的社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