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简介导游词范文

合集下载

徐州导游词范文(12篇)

徐州导游词范文(12篇)

徐州导游词范文(12篇)徐州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徐州导游词范文篇1徐州汉文化景区为中国西汉物质文化的杰出代表,徐州汉兵马俑和狮子山楚王陵自成功发掘并对外开放以来,以其 " 粗犷、雄浑、博大、超越 " 的汉文化精神享誉海内外,成为 " 两汉文化看徐州 " 的窗口。

徐州汉文化景区位于徐州市区东部,风景优美,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主要包括楚王陵、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主题的三个博物馆,以及解忧公主纪念馆、贵族陪葬墓、骑兵俑坑等景点。

徐州汉文化景区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

历史文化胜迹与山水美景交相辉映,创造了人文自然并举,历史现代共生的现代精品旅游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津浦线,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

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及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

当前已经建成部分是景区一期工程,该工程占地660亩,总投资2.2亿元,分核心区和外延区两个层次建设。

核心区主要以"两汉文化"——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汉文化交流中心三个博物馆、羊鬼山展亭(王后陵)、水下兵马俑博物馆为代表,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修复和保护,重现汉文化精髓;外延区包括汉文化广场、市民休闲广场、棋茶园、考古模拟基地、划草场等,通过建设独具特色的景观、景点和配套设施,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的参观游览路线和休闲娱乐场所。

景区内的园艺绿化也堪称一绝,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在景区栽植银杏、国槐、栾树等大型乔木40余种、2.6万棵,桂花、梅花等灌木2.8万株,草坪13万平方米,营造出了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季相交替的景观群落,将山园融为一体。

景区二期工程主要是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包括解忧公主纪念园、刘氏宗祠、竹林寺、仿古文化街等项目。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一:徐州导游词1】徐州导游词1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 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

彭祖擅烹饪,因精于炼气养生而成为中国长寿者的象征,故每年7月徐州都会举办的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 徐州格外引人注目的事其辉煌的两汉文化遗存,两汉文化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最为夺目。

汉画像石、苏州园林和南京六朝石刻被誉为江苏三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而持久的封建帝国——大汉王朝就是从这里出发,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都会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的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称为“江苏三宝”。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收藏、陈列、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占地面积30余亩,该馆由仿汉唐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群组成,收藏汉画像石珍品1000余块。

在这里我们既可观看神仙世界的歌舞欢腾和富贵人家的奢华,又可见市井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劳作的艰辛。

徐州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精美的雕刻,使它在中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参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能给您带来知识的启迪,艺术的享受。

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

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

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

徐州的导游词三篇

徐州的导游词三篇

徐州的导游词三篇导读:徐州导游词范文1: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

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

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1945年正式设市,现辖丰、沛、铜山、睢宁4县,邳州、新沂2个县级市,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5区。

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63平方公里。

总人口900多万,年平均气温14℃。

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

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出生地和发迹地,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

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

除此之外,汉皇祖陵、项羽戏马台、楚汉鏖战的九里山古战争遗址、霸王别姬处、虞姬墓、以及刘邦荣归故里吟唱千古名句《大风歌》的歌风台等。

徐州其他的文化遗存还有彭祖井、彭祖祠、放鹤亭、黄楼、东坡石床、快哉亭、唐代摩崖石刻、关盼盼的燕子楼、北魏大石佛、苏北第一寺—兴化寺、以明清民居为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等。

徐州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

云龙湖水质清澈,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市区南部。

绿波层涌的泉山森林公园、玉带回转的故黄河风光带、临波倚翠的云龙湖滨湖公园以及多条景观路工程,使徐州披戴着一袭醉人的锦山绣水。

徐州市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徐州导游词范文2: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徐州概况导游词(通用8篇)

徐州概况导游词(通用8篇)

《徐州概况导游词(通用8篇).doc》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徐州概况导游词(通用8篇)

徐州概况导游词(通用8篇)

徐州概况导游词(通用8篇)徐州概况导游词(通用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州概况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州概况导游词篇1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

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76万人,现徐州市下辖2市(新沂、邳州)、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门户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2012年全年实现GDP经济总量为4016亿元,入围中国经济30强城市。

《2012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徐州成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位,是中国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

国家商务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显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国172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20位。

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了徐州的定位是建设以工程机械为主的国际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徐州在1986年曾承办过江苏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成为全国第一个举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的非省会城市。

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一:徐州导游词1】徐州导游词1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 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

彭祖擅烹饪,因精于炼气养生而成为中国长寿者的象征,故每年7月徐州都会举办的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 徐州格外引人注目的事其辉煌的两汉文化遗存,两汉文化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最为夺目。

汉画像石、苏州园林和南京六朝石刻被誉为江苏三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而持久的封建帝国——大汉王朝就是从这里出发,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都会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的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称为“江苏三宝”。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收藏、陈列、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占地面积30余亩,该馆由仿汉唐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群组成,收藏汉画像石珍品1000余块。

在这里我们既可观看神仙世界的歌舞欢腾和富贵人家的奢华,又可见市井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劳作的艰辛。

徐州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精美的雕刻,使它在中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参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能给您带来知识的启迪,艺术的享受。

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

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

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5篇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5篇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1)云龙湖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是云龙风景区主要景区。

1984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它西连韩山,东依云龙山,南停大山头和珠山,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5.6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十姊妹湖,比杭州西湖还大,碧水青山,烟波浩渺,是徐州市璀灿的明珠。

徐州云龙湖西连韩山,东依云龙山,南停大山头和猪山,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5.6平方公里,包括新近开发的小南湖景区(总面积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962平方公里),云龙湖水面面积已达到6.7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3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区)。

以湖中路为界,东湖周长约8.1公里,西湖长约7公里,全湖周长约12公里(不包括小南湖)。

云龙湖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山水争辉。

古往今来,其三面青山一面城的天工自然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子。

北宋文学家苏轼知徐州时,情钟此湖,曾发奇想:“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北湖俨若杭州。

”然而,苏轼空有此愿,遗恨千年,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才变成现实。

西湖娇滴,云龙湖秀丽;西湖温和,云龙湖庄重;西湖浓妆,云龙湖淡抹;西湖幽深,云龙湖坦荡。

1994年12月11日云龙湖与杭州西湖结为“姊妹湖”。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2)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西连韩山,东依云龙山,南傍大山头和猪山,现有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山林6.87平方公里。

真山真水,山青水秀,湖光山色,山水争辉。

古往今来,其三面青山一面城的天工自然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子。

北宋文学家苏轼任徐州知府时,情钟此湖,曾发奇想:"如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此湖俨若西湖,而徐州俨若杭州"然而,苏轼空有此愿。

徐州简介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徐州简介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徐州简介导游词范文篇一:徐州简介导游词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尤其是京沪、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

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

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岩盐2l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银杏、富士苹果、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

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唯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

以汉墓、汉1 / 23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

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与秦俑写实的风格相对应,徐州的汉兵马俑是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兵士的神态、表情,甚至是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

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

除两汉文化胜迹之外,项羽“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

徐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川形胜,美不胜收。

徐州导游词

徐州导游词

徐州导游词【篇一:徐州导游词】徐州简介导游词各位旅客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徐州,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

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

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1945年正式设市,现辖丰、沛、铜山、睢宁4县,邳州、新沂2个县级市,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5区。

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63平方公里。

总人口900多万,年平均气温14℃。

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

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出生地和发迹地,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

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

除此之外,汉皇祖陵、项羽戏马台、楚汉鏖战的九里山古战争遗址、霸王别姬处、虞姬墓、以及刘邦荣归故里吟唱千古名句《大风歌》的歌风台等。

徐州其他的文化遗存还有彭祖井、彭祖祠、放鹤亭、黄楼、东坡石床、快哉亭、唐代摩崖石刻、关盼盼的燕子楼、北魏大石佛、苏北第一寺—兴化寺、以明清民居为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等。

徐州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

云龙湖水质清澈,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市区南部。

绿波层涌的泉山森林公园、玉带迴转的故黄河风光带、临波倚翠的云龙湖滨湖公园以及多条景观路工程,使徐州披戴着一袭醉人的锦山绣水。

徐州市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淮海纪念塔纪念馆由陈毅题写馆名,馆内陈列分战役实施、人民支前、将革命进行到底等6个部分,展示了指挥者的英明决策,展示了解放军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展示了543万民工做军鞋、架人桥、运伤员、送弹药的感人场面。

徐州导游词(15篇)

徐州导游词(15篇)

徐州导游词(15篇)徐州导游词1徐州汉文化景区位于东三环路,总占地面积1000亩。

当前已经建成部分是景区一期,占地660亩,总投资2.3亿元,分核心区和外延区两个层次。

整个景区有俑有陵有汉画、有山有水有古刹,呈现为一部立体的汉代史,成为集"两汉三绝"为一体、国内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和国家4A级精品文化旅游区。

举世震惊的楚王陵地宫处于汉文化景区核心区的狮子山楚王陵,其主人很可能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

该陵墓形制奇特,工程浩大,是一座罕见的特大型西汉诸侯王崖洞墓葬。

陵中出土金、银、铜、铁、玉、陶等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套,工艺精绝、令人叹为观止。

狮子山楚王陵是徐州地区规模最大、文物遗存最多、历史价值最高的一座西汉王陵,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位于楚王陵南侧的羊龟山,据推断为楚王王后之陵墓。

墓室构造精致,功能齐全,特别是整个陵内满涂红色与蓝色,富丽堂皇,在已知的汉代王陵中为仅见。

由于色彩保护技术的复杂性,目前暂未正式发掘。

现建有王后陵展示亭,其中展示相关汉代诸侯王墓与王后墓的形制结构,观者可由此猜测羊龟山王后陵的情况,尝试撩开王后陵的神秘面纱。

徐州导游词2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云龙湖。

我们现在位于云龙湖景区。

一湖波光浩渺,三面青山叠翠,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水的自然景色。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是徐州市唯一的AAAAA级景区,也是徐州的城市文化名片。

1994年徐州云龙湖就与杭州西湖结为“姊妹湖”。

云龙湖水碧波荡漾,山水相连,风光无限,为诗人所赞:“一湖碧水青山连,朝晖暮阴景万千。

渔舟唱晚燕归来,良辰美景在人间”。

云龙湖景区内云龙湖波光浩渺,风景秀丽,是杭州西湖的姊妹湖;云龙山绵延九节,状若游龙,位列全国五十座佛教名山之一,地处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与云龙湖山水相依,素为徐州名胜之冠。

山水之城,彭城大地,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作为这“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市的掌上明珠,做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核心重要景区,犹如蜿蜒盘旋的龙一样巍峨壮观,又犹如飞翔的五彩凤凰般美丽多姿,集聚着山水灵气,也集聚着火热的人气,引得更多人青睐和热爱;四季风光皆美丽,春夏秋冬都是歌,国际马拉松赛事在这里起跑,中国健身名山徐州云龙山登山赛在这里开赛,万人健步走浩浩荡荡的队伍是一行行健康生活的幸福诗歌,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而来,为了一睹徐州云龙山水的风采……景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南部,规划控制范围面积88。

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9篇

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9篇

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9篇Introduction to Xuzhou tour guide编订:JinTai College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9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江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2、篇章2: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3、篇章3: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4、篇章4:南京概况导游词文档5、篇章5:南京概况导游词文档6、篇章6:南京概况导游词文档7、篇章7:南京概况导游词文档8、篇章8:南京概况导游词文档9、篇章9:南京概况导游词文档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徐州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篇章1:徐州概况导游词文档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

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

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1945年正式设市,现辖丰、沛、铜山、睢宁4县,邳州、新沂2个县级市,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5区。

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63平方公里。

总人口900多万,年平均气温14℃。

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

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出生地和发迹地,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

徐州导游词

徐州导游词

徐州导游词徐州导游词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徐州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州导游词1一、景区简介各位游客,欢迎使用51导游讲解服务,现在我们来到徐州云龙湖风景区。

云龙湖风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徐州市区南部,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云龙湖波光浩渺,三面青山叠翠,现有水面7。

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5。

6平方公里。

景区内风光如画,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有“云湖泛舟”、“水上世界”、“十里长堤”、“湖滨垂钩”、“荷风渔歌”、“杏花春雨”、“湖山诗廊”、“奇石神韵”、“汉画像石”、“果树盆艺”、“金山塔影”、“云龙山索滑道”、“大型冲浪”、“游船画舫”等著名景点和大型娱乐设施。

云龙湖景点玉缀珠联,风物如画。

以功能论,东湖游览区以水上活动和参观游览为主,西湖游览区以疗养度假为主,南湖则主要以娱乐及宾馆为主,以水相划又有水中景与水边景为分,景景相望,各有千秋。

二、滨湖公园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云龙湖景区内的滨湖公园。

公园全长4038米,宽140米,占地面积约800亩。

公园以回归自然为主题,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以动为主,集休闲旅游与健身娱乐为一体;在青草茵茵与绿树掩映之间人工作品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各景点高低跌宕,错落有致,游乐设施新奇刺激,极富动态之美,绿化总面积达75%以上;西园以静为主,欧式建筑和中式园林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散发独特魅力,绿化总面积达90%以上。

滨湖公园内万人游泳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内湖游泳场,长1500米,宽100米,面积150000平方米,底部以水泥筑基,设有深水区、警戒灯、霓虹灯及10500平方米的人造沙滩,可供万人畅游其中。

三、音乐厅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徐州音乐厅。

音乐厅位于美丽的云龙湖北侧,滨湖公园西门,以徐州市市花紫薇花为建筑基调,建筑以8片形如花瓣的玻璃幕墙,层层相叠,到入口处,曲线逐渐展开,形成建筑的入口。

徐州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徐州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徐州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徐州导游词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徐州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徐州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我是“爱徐州,爱家乡”小导游,名叫XXX,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世界罕见、中华一绝的徐州汉文化:龟山汉墓。

在徐州美丽的龟山景区,一座远远望去形似一只大乌龟的山,叫龟山,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就开凿在这只大乌龟的肚子里,几乎将整个肚子挖空,里面有许多许多小房间,并井然有序,好像是一座神秘的地下宫殿。

龟山汉墓是徐州两汉名胜景区,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室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33米,最高处1.78米,里面的面积有700多平方米,距今两千多年。

龟山汉墓还有许多不解之谜,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黄山归来不看山,龟山游罢不看墓”。

其千古之谜,等待大家来一探它的神秘吧!现在请大家一起跟我来!各位游客朋友,我们将一起从这边的南甬道进入,墓道也是运送棺木的进口。

让我们先看一下这座墓葬的平面图。

这座汉墓由两条甬道、两条墓道、15间墓室组成。

因为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所以中间以壶门为界,南十间为刘注墓,北五间为夫人墓。

从这里由此向内是全长56米的甬道。

徐州导游词2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云龙湖风景区。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X,是大家的小导游,很开心能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

云龙湖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也是徐州最优秀的自然景观之一,位于徐州主城区西南部,湖水面积为5.8平方公里,东靠云龙山、西依韩山、南偎泉山,三面环山,一面临城。

如果春天沿湖而行,绿草如茵,柳绿花红;到了夏天,南岸池塘荷花先吐香争艳,石榴树上又紧接着花红似火;深秋时节,有缤纷落叶,也有漫山红遍的枫林;到了严冬,一场大雪,白茫茫的河岸,红梅朵朵,显得湖水更加翠绿了。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5篇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5篇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5篇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1)徐州市风景名胜云龙山,位于古彭南部景色秀丽的风景区,素为徐州名胜之冠。

云龙山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

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

据《江南通志》记载,南朝宋第一个皇帝刘裕,少年时常到云龙山上游玩。

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国家4A级风景区,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

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故此得名。

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易于登览。

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

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

现山上满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顶建有亭廊,供人休息。

山上主要风景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碑廊;东麓兴化寺内有大石佛,西麓大士岩有石造观音像,云龙书院内有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

现又将一些古迹整修一新,重建了卧牛泉,扩大了招鹤亭平台,更为云龙山增添了新姿,成为中外客人来徐州必游之地。

徐州云龙山大士岩的观音会始于清康熙年间。

当时徐州知州姜焯派人凿刻了观音像,信佛教者多来拜祭毛泽东与徐州有缘,前后曾八次来徐州。

毛泽东游云龙山,是他第二次来徐的1952年10月28日,毛泽东时年59岁,身体十分健康。

陪同人员有罗瑞卿、许世友、华诚一、张光中,还有驻徐装甲兵部队政委刘玉标。

关于徐州景区导游词介绍(2)江苏省风景名胜区。

位于徐州市南郊和平路南,面积91??9公顷。

云龙山原名石佛山,海拔142米,长约3公里,大小山峰9座。

因峰峦起伏,状如游龙,山上常有云气环绕而得名。

山北麓巨石上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莫与齐手书的“云龙山”石刻大字。

山上苍松翠柏、蓊郁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其间。

其首节山离城南门近在咫尺,便于登临,很久以前就成了游览胜地。

北宋文学家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为其好友张天骥的放鹤亭而作的《放鹤亭记》,描写了云龙山的壮丽景色。

云龙山植被以侧柏为主,文物古迹主要集中在首节山上,山巅有放鹤亭、饮鹤泉、招鹤亭、船厅、碑廊等。

徐州导游词3篇

徐州导游词3篇

徐州导游词3篇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

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

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1945年正式设市,现辖丰、沛、铜山、睢宁4县,邳州、新沂2个县级市,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5区。

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63平方公里。

总人口900多万,年平均气温14℃。

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

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出生地和发迹地,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

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

除此之外,汉皇祖陵、项羽戏马台、楚汉鏖战的九里山古战争遗址、霸王别姬处、虞姬墓、以及刘邦荣归故里吟唱千古名句《大风歌》的歌风台等。

徐州其他的文化遗存还有彭祖井、彭祖祠、放鹤亭、黄楼、东坡石床、快哉亭、唐代摩崖石刻、关盼盼的燕子楼、北魏大石佛、苏北第一寺—兴化寺、以明清民居为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等。

徐州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

云龙湖水质清澈,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市区南部。

绿波层涌的泉山森林公园、玉带迴转的故黄河风光带、临波倚翠的云龙湖滨湖公园以及多条景观路工程,使徐州披戴着一袭醉人的锦山绣水。

徐州市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徐州导游词2: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导游词之徐州

导游词之徐州

导游词之徐州导游词之徐州导游词之徐州1江苏省徐州市风景名胜云龙山,位于古彭南部景色秀丽的风景区,素为徐州名胜之冠。

云龙山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占地520422平方米,其中绿地5099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7.9%以上。

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

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

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

云龙山山势巍峨,曲折回旋,颇有诱人之处。

每逢夏日,山花争艳,清香四溢。

冬天,青松叠翠,素裹银装。

游人缓步入山,如登云鸟瞰,可见到“西溪灵井”胜迹。

有小桥流水,又有飞瀑如练,楼台亭阁,掩映于山水之间,景色十分美丽。

走过“望山楼”,便到了“观水亭”。

“观水亭”座下有一石雕龙头,水从龙口喷出,仿佛飞珠泻玉,紧连“玉泻桥”。

桥北有石牌坊一座,直上数十台阶,可到龙王庙。

庙东有“澄碧楼”,楼中水井,清澈澄碧,偶见游鱼,历历可数;庙西有钟楼一座,悬挂大钟,声闻十里;庙后山腰,有小型石窟两个,平面皆方形,造像面相清癯、肉髻磨光,典型的北朝风格,为最有价值的历史遗迹。

此外,还有典雅古朴的“棋盘亭”,构制精巧的“四明所”、“翰俗轩”、“掌陀庙”、“观音堂”等等,虽为所筑,但一处一景,配以优美的自然风景,仍令人流连忘返。

这里已成为人们游览、小憩的场所。

云龙山上苍松翠柏蓊郁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四时风光不同。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篇《放鹤亭记》对其赞美曰:“春夏之际,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云龙山既有名山大川的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山上文化古迹众多,从北魏至民国期间,留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

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历史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简介导游词范文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州简介导游词,欢迎参考!篇一:徐州简介导游词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尤其是京沪、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

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

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岩盐2l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银杏、富士苹果、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

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唯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

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

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与秦俑写实的风格相对应,徐州的汉兵马俑是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兵士的神态、表情,甚至是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

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

除两汉文化胜迹之外,项羽“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

徐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川形胜,美不胜收。

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城相依,山水相连,形成了徐州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中心方圆60平方公里的云龙山、云龙湖、泉山森林公园园林风景区将城市装点得雅致秀丽,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

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鲜明个性的城市风格。

徐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一个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徐州正在古彭大地上迅速崛起。

【自然地理】徐州,地处江苏西北部,华北平原的东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历史沿革】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

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新海连市划属江苏徐州专区。

1953年1月江苏建省,设徐州专区,专员公署驻徐州市。

原属山东省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及赣榆、东海、邳县3县,滕县专区的铜北、华山、沛县、丰县4县,和原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的砀山、萧县2县及原由苏北行署直辖的淮北盐区,划入徐州专区。

徐州专区辖1市9县1盐区。

同年,原属淮阴专区的新沂、睢宁、邳睢3县划入徐州专区。

撤销铜北、华山、邳睢3县,复设铜山县。

撤销淮北盐区。

东海县政府迁海州城。

徐州专区辖1市10县。

1953年1月1日,徐州市为省辖市。

1954年,新海连市改为省辖市。

同年12月,萧县、砀山2县划为安徽。

徐州专区辖8县。

1958年,原由省辖的徐州、新海连2市,划为徐州专署领导。

徐州专区辖2市8县。

1960年,铜山县划为徐州市领导。

1961年,新海连市改名为连云港市。

1962年,徐州、连云港2市改为省辖市。

将铜山县划为徐州专区领导。

辖8县(铜山、丰、沛、睢宁、邳、新沂、东海、赣榆)。

1965年10月26日,江苏省人委批准设立矿区。

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专署驻徐州市,辖丰县、沛县、赣榆、东海、新沂、邳县、睢宁、铜山8县。

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

徐州市下辖5区(云龙、鼓楼、郊区、贾汪、矿区)6县(丰县、沛县、邳县、铜山、睢宁、新沂县)1990年2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新沂、邳县,改设新沂、邳州市。

徐州市共辖2市4县4区。

1993年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将郊区的朱庄乡、下淀乡及王场街道办事处划为鼓楼区管辖,狮子山乡划为云龙区管辖;将云龙区的王陵、永安、西关和湖滨4个街道办事处划为郊区管辖;将鼓楼区的夹河、和平2个街道办事处及铜沛、牌楼2个街道办事处位于中山北路以西的居委会划为郊区管辖,将子房街道办事处位于响山北路以南的居委会划为云龙区管辖。

1993年调整市、县行政区划:将铜山县的青山泉、大泉、紫庄、汪庄,鹿庄、汴塘、大吴、塔山、耿集9个乡及矿区的青山泉、董庄、旗山、权台4个街道办事处划为贾汪区管辖;将铜山县的拾屯乡和夹河乡的火花、群英2个村划为矿区管辖;将徐州市郊区更名为泉山区。

199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新沂市炮车镇划为邳州市管辖;将邳州市合沟镇划为新沂市管辖。

将铜山县潘塘镇划为徐州市泉山区管辖;撤销泉山区潘塘镇,设立潘塘街道办事处。

005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41号):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和大庙镇划为徐州市鼓楼区管辖。

010年9月28日零时起,徐州市九里区行政管辖权和司法管辖责任全部移交给铜山区、鼓楼区和泉山区,标志着徐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迈出关键一步。

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复同意,徐州市部分行政区划主要调整如下:撤销九里区和铜山县,同时设立徐州市铜山区。

其中,原九里区所辖10多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并入铜山、鼓楼和泉山3区。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徐州市管辖的6县(市)5区将变为5县(市)5区。

其中,市区仍管辖41个街道办,所辖镇由8个增加到28个;行政区域面积从1159.9平方公里增至3037.3平方公里,人口从184.3万增为306.4万,分别是调整前的2.6倍和1.7倍。

徐州市气候概况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篇二:徐州简介导游词各位嘉宾初到徐州,对徐州可能还不太了解,现在我来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徐州的概况。

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处在苏、鲁、豫、皖四省接壤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下辖邳州、新沂两市,丰、沛、铜山、睢宁四县和鼓楼、云龙、贾汪、泉山、九里五个区。

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63平方公里,总人口908万,其中市区人口163万,徐州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4度,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生态适应性比较广,也就是说这里的土地呢,基本上是种什么长什么,可称得上是苏北的鱼米之乡。

徐州交通发达,上面说过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之处,这样一个重要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徐州不仅是军事要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我国的两条铁路大动脉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可起降747等大型客机的徐州观音机场是淮海经济区的第一空港,北京—福州、北京—上海、连云港—霍尔木斯、徐州—南京四条高速公路以及五条国道、20条省道穿越徐州,承担西汽东输重要任务的石油汽管线也经过徐州,而且整个华东地区石油汽管线的主管机构—华东石油管道运输管理局也落户徐州。

徐州真正称得上是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运输,五通汇集之地。

同时徐州所处的位置也在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带、长三角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的“十字路口”。

徐州是一个传统工业城市,工程机械、食品、汽车电子等是徐州目前的比较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第一、二产业占徐州国内生产总值的65%左右,近两年徐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值在人民币700多亿,服务、贸易等第三产业以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还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这里生息劳作。

距今2500多年前,也就在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现在的徐州市区,建立大彭氏国,国都始称彭城,徐州成为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