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分析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分析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自然地理: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共和国为邻。
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2437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
中部为纳季德高原。
东部为平原。
红海沿岸地区是宽约70公里的红海低地。
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
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位于沙特西部海岸的第二大城市吉达,是坐落于红海岸的重要港口,海岸线长达80公里。
人口350万左右,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
沙特国王及其它主要领导人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此办公或休假。
政府各大部在此均设有分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也经常在这里举行,有“外交首都”之称。
目前在吉达共设有55个外国总领馆、21个名誉总领馆及一些国际组织的常驻机构。
吉达归麦加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纽带,不仅是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的传统贸易中心,还是全世界穆斯林进入麦加或麦地南进行朝觐或赴朝的陆、海、空交通要道和主要门户。
吉达是全国内外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有钢铁、水泥和海水淡化等工业。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绿色的旗地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写着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
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
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国徽:呈绿色。
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
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
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
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自然地理: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共和国为邻。
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2437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
中部为纳季德高原。
东部为平原。
红海沿岸地区是宽约70公里的红海低地。
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
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位于沙特西部海岸的第二大城市吉达,是坐落于红海岸的重要港口,海岸线长达80公里。
人口350万左右,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
沙特国王及其它主要领导人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此办公或休假。
政府各大部在此均设有分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也经常在这里举行,有“外交首都”之称。
目前在吉达共设有55个外国总领馆、21个名誉总领馆及一些国际组织的常驻机构。
吉达归麦加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纽带,不仅是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的传统贸易中心,还是全世界穆斯林进入麦加或麦地南进行朝觐或赴朝的陆、海、空交通要道和主要门户。
吉达是全国内外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有钢铁、水泥和海水淡化等工业。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绿色的旗地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写着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
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
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国徽:呈绿色。
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
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
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
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一、自然人文概况(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介于北纬16度至32度,东经36度至56度之间,国土总面积约为215万平方公里,约占阿拉伯半岛总面积的80%,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国家,略相当于中国西藏和青海两省区面积总和。
此外,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之间还存在一块面积约为5 770平方公里的中立区,该地区的石油权益由两国共享。
沙特阿拉伯王国东西两面临海,向东隔巴林湾和波斯湾与巴林和伊朗相对,向西隔红海与埃及、苏丹和厄立特里亚相望,东西海岸线长达2640公里。
北部与约旦(744公里)、伊拉克(814公里)和科威特(222公里)交界,东南部与卡塔尔(60公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457公里)和阿曼(676公里)接壤,西南与也门(1458公里)毗邻,陆地边境线总共长约4431公里,海岸线总长2640公里。
2. 行政区划全国分13个地区。
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
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主要城市:首都:利雅得,面积1600平方公里,人口约584万(2007年)。
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各地区的中心。
利雅得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因为靠近雨水洪流较为丰富的山谷,因此地下水丰富,农业得以灌溉,城市花园、绿色遍布。
利雅得的气候属于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雨水稀少,平均温度为35度。
冬季常有和风吹拂,夏季有时刮夹带着沙土的北风。
利雅得是沙特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除各外交使团外,还有以下地区及国际性机构:联合国发展署、阿拉伯城市发展研究所、阿拉伯安全研究与训练中心、阿拉伯海湾国家教育办公室、阿拉伯通讯中心、阿拉伯大学联合会秘书处等。
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交通与通讯中心,拥有利用卫星和电缆的大型通讯网工程,电话通讯方便。
高考地理知识点:沙特阿拉伯
高考地理知识点:沙特阿拉伯
高考地理知识点:沙特阿拉伯
主要国家――沙特阿拉伯
(1)热带沙漠国家
沙特阿拉伯位于红海、波斯湾之间 ,占有阿拉伯半岛的大局部。
领土面积达225万平方千米 ,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首都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人口约2074万(2019年) ,平均每平方千米不到10人 ,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大局部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 ,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2)石油王国
丰富的石油资源是沙特阿拉伯的主要财富 ,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
沙特阿拉伯年产原油占世界原油产量的 1/9 ,位于世界前列。
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 ,为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 ,这个石油王国的经济已向多样化开展 ,除了石油、石油化工工业外 ,建设了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 ,还在开展钢铁、炼铝、水泥、电力等工业。
(3)农业开展迅速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沙特阿拉伯从事游牧业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 ,饲养单峰骆驼、绵羊、山羊和马 ,粮食几乎全靠进口。
这个盛产石油的王国 ,虽然两面临海 ,却是最缺淡水的国家之一。
荒沙遍野、干旱缺水限制了沙特阿拉伯农业的开展。
近几十年来 ,沙特阿拉伯利用巨额石油财富 ,大力开展农业生产 ,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他们兴修水利 ,截储雨季山洪;淡化海水 ,应用高效节水技术 ,把许多昔日黄沙滚滚
的土地 ,变成可灌溉的农田。
目前 ,沙特阿拉伯的耕地已从15万公顷扩展到370多万公顷 ,实现了粮食自给。
沙特阿拉伯,你所不知道的冷门知识
沙特阿拉伯,你所不知道的冷门知识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3481万,首都利雅得。
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1、沙特国土面积98%是沙漠,只有2%才是居住区。
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东西长约450公里,南北宽约250公里,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
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长1200千米,宽约640千米,面积达65万平方千米。
鲁卜哈利沙漠2、沙特境内没有一条河流,但是人均用水量却是中国两倍。
3、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
“沙特”取自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创始人伊本·沙特之名。
而在阿拉伯语中,沙特是“幸福”的意思,“阿拉伯”则指“沙漠”,意为“幸福的沙漠”。
1945年2月伊本·沙特在美军军舰上会见罗斯福4、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年均进口约850万吨(2017年)。
但是1992年,沙特的小麦产量可是能达到410万吨,是当时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
可是,由于沙特过分的抽取地下水来发展农业,时间一久,弊端终于出现了,淡水危机也再次出现了。
5、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
其国有的沙特海水淡化公司(SWCC)规模全球最大,旗下拥有近40座海水淡化厂,通过5000公里长的管道向城市输水,全国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
6、沙特拿出600亿美金在境内建一条高铁。
由中国承建,并于2009年开始动工修建,耗时十年完成建设,成为世界首条穿越沙漠,时速最高的高速铁路。
据悉,这条铁路平均每公里的造价就达到了7亿元人民币,可见其难度有多大。
7、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机场,占地面积超过300平方英里(约合777平方公里)。
您能想象的出么?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是719.1平方公里,巴林的国土面积是750平方公里。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王国(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简称沙特阿拉伯。
位于亚洲的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占半岛总而积的75%,一半以上是贫瘠荒凉的沙漠。
海岸线长2509,57公里。
最大的沙漠——鲁卜哈利沙漠,面积65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因此,有“沙漠之国”之称。
沙特阿拉伯以丰富的石油资源闻名世界,有“石油王国”、“沙漠超级富国”之称,沙特阿拉伯国名从1932年9月24日开始使用。
沙特阿拉伯从未进行过正式的人口统计,都是靠估计,故各种数字差别很大,从800万到1200万不等。
其边境游牧部落时常往返于邻国,很难确定其国别。
目前有1361.1万人,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游牧部落称之为贝都因人。
伊斯兰教为国教。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是法律的依据,没有成文法和立法机构,王室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
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企业中的重要人物通常会讲英语。
货币:里亚尔Riyal。
首都利雅得(Riyadh),王室和政府所在地,亦称皇家首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1918年它的居民仅有1.9万人,1960年增加到14万人,如今已发展为拥有2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居民住房十分宽敞,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
公元7世纪,建立阿拉伯帝国(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大食”,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麦加——麦地那,后移大马士革和巴格达)。
8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11世纪中叶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为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合并了汉志。
1932年定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现政府为君主专制。
国王任命内阁成员以协助其处理政务。
沙特阿拉伯没有国会,只有国王任命组成的咨询会议,对国家大事提出咨询和建议,以供决策。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国家。
世界伊斯兰教联盟设于吉达。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理事会永久总部设于沙京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制度
沙特阿拉伯制度沙特阿拉伯,全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是一个位于西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仍然以君主制度统治的国家之一。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制度以石油经济为支撑,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首先,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为沙特阿拉伯国王,目前国王为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家执政权为世袭制,由王室家族成员担任。
国王是沙特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和决策,同时也是执法机构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由于国王扮演重要的角色,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制度也以包容性为特点。
其次,沙特阿拉伯的立法机构为沙特国家咨询理事会。
这个理事会由150名委员组成,其中120名委员由国王任命,30名由国王提名并由国王批准。
咨询理事会负责提出法律与政策建议,以及参与讨论国家重大事务。
尽管国王具有很大的权力,但国家咨询理事会在沙特政治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国王提供建议和发声的渠道。
此外,沙特阿拉伯的司法制度也是根据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法规——进行管理。
伊斯兰教法的原则被用作沙特阿拉伯法律的基础,法官在审判时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法律规定。
这种制度体现了沙特阿拉伯社会对宗教信仰的重视和依赖。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尤其是在涉及人权和女性权益问题上。
最后,沙特阿拉伯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禁止女性驾驶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近年来,沙特政府在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允许女性参与选举和担任政府职位,并解除了一些对妇女的束缚。
虽然这些变化是积极的,但在沙特社会中仍存在许多传统文化和宗教上的限制,这使得改革的推进变得复杂和艰难。
综上所述,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制度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以君主制度为基础,国王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沙特国家咨询理事会负责提出政策和法律建议,伊斯兰教法为司法制度的基础。
然而,沙特阿拉伯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人权和女性权益的问题。
在未来,沙特阿拉伯政府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以适应国内外的变化和发展。
沙特阿拉伯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沙特阿拉伯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是一个沙漠国家,位于西南亚和北非交界处,是伊斯兰世界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沙特阿拉伯的历史和文化都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
本文将介绍沙特阿拉伯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历史早在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半岛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里的人们从事渔业、农业和商业活动。
而伊斯兰教的创立则发生在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此时登上了穆斯林的历史舞台。
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伊斯兰教迅速成为了沙特阿拉伯的宗教中心,并且在他的伟大征服运动中,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沙特阿拉伯成为了伊斯兰王国的中心,同时也是穆斯林朝圣的目的地。
18世纪到20世纪初,沙特阿拉伯领土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
这时候沙特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的思想和技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制和现代教育。
1916年,由于英国在海湾地区的利益,他们向领土内征服的沙特地区的领导人表示友善,从而帮助沙特人民纷纷反对土耳其的统治。
1927年,伊本·沙特成为沙特统一王国的始创人,之后的历史中,沙特人民经历了很多的变革和挑战。
目前沙特阿拉伯是个国王制度国家,石油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文化特色伊斯兰教对沙特阿拉伯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艺术、文学到建筑等各个方面。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麦加,它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穆斯林朝圣者会穿白色的礼服和头巾,他们每年旅行到此、围绕麦加的圣地及其他伊斯兰教的圣地。
在沙特阿拉伯,宗教节日是每年的高潮时刻,人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庆祝和礼拜。
穆斯林放弃破戒,这个节日代表了神圣的承诺和纪念穆斯林执着、坚强而敏锐的信仰。
从阿拉伯文化的角度来看,沙特阿拉伯的文学和美术艺术都是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的。
在文学方面,诗歌是沙特阿拉伯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伊斯兰教时期的诗歌相似。
在音乐的方面,大多数音乐都是无伴奏的声音,但现在该地区也开始吸收其他一些国家的音乐风格。
总结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历史和文化都非常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
沙特阿拉伯国家概况-推荐下载
沙特阿拉伯国家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13年11月) 【国名】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 【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人口】2838万(2013年),其中沙特公民约占70%。
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占85%,什叶派占15%。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首都】利雅得(Riyadh),人口约525万。
【国家元首】国王兼首相: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Abdullah Bin Abdulaziz Al Saud),2005年8月1日继位。
为沙特第六任国王。
【重要节日】国庆日:9月23日;开斋节:回历10月第一天;宰牲节:回历12月10日。
【货币】沙特里亚尔(Riyal),1美元=3.75沙特里亚尔。
【自然地理】位于阿拉伯半岛。
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海岸线长2437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
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简史】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11世纪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
经过多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政治】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
无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
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
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
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阿勒沙特国王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
沙特简介
沙特简介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
原占有阿拉伯半岛五分之四的沙特阿拉伯,拥有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的出生圣地:麦加。
这个国家自古以来便是独立的王国,现在的国王是法多尔王室第5代的法哈德国王。
海岸线长2 400多公里,周围有珊瑚暗礁。
全境地势由东向西成阶梯状。
西、中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为平原。
沙砾覆盖着全国面积的一半。
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与湖泊。
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另外还有天然气、金、银、铜、铁等矿物。
石油开采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年产石油量居世界前列,年输出石油量居世界第一位。
还有石油化工、淡化海水、纺织、钢铁等工业部门。
农业以生产椰枣为主要,牧业以饲养单峰驼、羊和马为主。
铁路长1 200公里,公路长12万多公里。
首都:利雅得,人口150万人,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2 149 690平方公里;气候:夏季酷热干燥,温度经常在摄氏37度以上,而砂砾中白天温度可达摄氏70度-80度,冬季最低温度则可降至冰点以下。
境内雨量稀少,仅集中于向风的山坡处;人口:1,487万人,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宗教:伊斯兰教;货币:沙特里亚尔;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小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誉称:世界石油王国。
沙特建筑工招工简章我公司有外派资质受国字头公司委托招收下列人员:工作地点:萨特首都力亚得、吉达、达曼三个城市招聘条件如下:一.招聘工种: 1.瓦工 2.木工 3.水电工 4.油漆工 5.钢筋工;6装修工,7力工。
二.年龄:22-45周岁,男性三. 身体健康,无肢体残缺、内脏功能正常、无高血压、心脏病、胆结石、肾病、性病、能适应高温环境等,四. 工资待遇:1、每月保底5400元人民币,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每月26天, 180-240元每天,技术好按照计件承包制。
五. 雇主:免费提供住宿。
六. 合同期限为2年(2年后表现好的可以续签),七. 所需资料1.30张2寸白底彩照和30张一寸照片2.健康证原件3.防疫苗证原件4.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5.护照原件6.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7.户口薄本人页复印件和户主首页复印件8.收到工人所有材料后,办理周期三个月9.工人简历电子版本(要有父母亲姓名年龄)沙特需要签证资料:户口薄复印件(包括家庭所有成员的复印件)、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护照原件、30张护照照片(白底)10张用于签证、20张用于国外办理医疗证、上岗证、暂住证等、个人简历表(包括身高、体重、穿多大码鞋、联系电话及家庭固定联系电话、工作经历、学习经历)无犯罪记录证明、红皮书、黄皮书八. 办理周期1-2个月附件雇主合同及协议九.总办理费用5300元人民币(包括机票、签证费等)十. 特别说明:1、报名所持有证件及所填写简历必须真实,不得有虚假或隐瞒。
沙特阿拉伯王国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
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巴林、卡塔尔等国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1]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年均进口约600万吨。
水果自给率达到60%。
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椰枣、柑橘、葡萄、石榴等。
沙特的谷物自给率比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位于利雅得中心的王国中心大厦是地标性建筑。
另外,沙特的夏都为塔伊夫;外交之都为吉达。
地形沙特阿拉伯地势西高东低。
全境大部为高原。
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
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
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
气候沙特阿拉伯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
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成因: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当地受中纬西风控制,盛行西南暖湿气流。
习俗沙特妇女始终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不接触陌生男人,外出活动穿黑袍、蒙面纱。
青年男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
沙特人衣着朴素。
男人穿白色长袍,头戴白头巾,用黑色绳圈压着。
许多人喜欢戴红色格子的头巾。
社会地位高的人士,在白袍外边穿一件黑色或金黄色镶金边的纱袍,王室成员和大酋长们都穿这种纱袍。
阿拉伯大袍历经千载而不衰,说明它对生活在炎热少雨的阿拉伯人有无法取代的优越性。
生活实践证明,大袍比其他式样的服装更具抗热护身的优点,它不仅能把身体全部遮住,阻挡日光的直接照射,同时,还能把外面的风吹入袍内,形成空气对流,将身体的湿气和热气一扫而去,使人感到凉爽舒适。
沙特阿拉伯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沙特阿拉伯历史发展阶段简介沙特阿拉伯王国(英语:Kingdom of Saudi Arabia,阿拉伯语:ةيبرعةيدوعس),通称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台湾译为沙乌地ةكلمم阿拉伯),简称沙特。
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巴林、卡塔尔等国接壤。
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面积2149690平方公里。
人口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首都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
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他的继承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逐步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
16世纪阿拉伯半岛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1446年前后,沙特家族的祖先离开半岛东部卡提夫,来到内志地区的瓦迪-木勒噶河谷附近定居,并将这个地方定名为德尔伊叶。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沙特家族成为内志地区三个最有势力的家族之一。
18世纪上半叶,在内志地区出现了伊斯兰教的一个新教派-瓦哈比派。
瓦哈比派作为实现政治统一的思想武器,被沙特家族全盘接受下来,并在沙特家族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沙特家族的首领先后征服内志,占领利雅得,并袭击科威特、卡尔巴拉,吞并了哈萨,攻克麦加和麦地那,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整个汉志,于1811年建立了第一个沙特家族统治的瓦哈比派王朝。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
经过多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沙国政简介
沙国政简介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是西亚的一个国家,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GDP约为7400亿美元,居世界第18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沙特国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300万人。
沙特阿拉伯是保守的伊斯兰教国家,其政治决策由伊斯兰教法Sharia主导。
政治体制沙特是沙特阿拉伯国王国,是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
国王位于政治体制的最高层,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的主权,王位由王室家族继承。
经过多次改革,沙特政府成立了许多委员会,如咨询委员会,司法委员会,反腐败委员会等,以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
国家的最高法院由国王任命,主管全国司法事务。
政治局势从1945年开始的油炭政纷被沙特和十几个产油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所主导。
当时,沙特成员领导人伊本·萨乌德王子宣布把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价格翻了一倍多。
沙特的石油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一,其石油收入使沙特政府得以提供大量的福利举措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了许多国家在其他领域仍然落后的先进项目,如太阳能等。
政治经济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具有进口依赖性的石油浴国,石油是沙特出口的主要商品,占其GDP的45%,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90%。
在2017年,沙特阿拉伯实施了“沙特2030”宏伟新计划,将整个国家经济从以石油为主的经济向多元化的经济转型,其中包括促进现代产业,紧缩与财政纪律,探索新的市场,并增强沙特阿拉伯在区域中的领导地位。
文化与教育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2005-2015)大力发展了沙特的教育机构,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更广泛的课程和更好的教育设施。
沙特政府在一些大城市建立了大学和专业院校,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机会。
此外,沙特政府还投资于文化设施、博物馆等,以加强文化、历史和艺术领域的教育。
总结沙特阿拉伯是一个世界级的石油出口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是一个位于西亚和非洲之间的国家,濒临红海和波斯湾,东临阿拉伯海湾。
它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首都是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沙特阿拉伯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中东部,东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湾,西临红海。
它与约旦、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以及也门等国家接壤。
沙特阿拉伯的地理环境多样化,包括沙漠、高山和海岸线。
沙特阿拉伯境内还有一些重要的水源,如尼罗河、尼利河和尼拉河等。
沙特阿拉伯在古代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该地区曾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也在这里讲经。
沙特阿拉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包括梅德南文明和以及克尔曼文明等。
后来,沙特阿拉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拥有庞大的帝国版图。
此后,该地区经历了各种政治动荡,直到1932年成立了现代沙特阿拉伯国家。
沙特阿拉伯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伊斯兰教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核心,宗教活动和观念贯穿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伊斯兰教的五个支柱在这里得到了特别重视,包括信仰、礼拜、斋戒、朝觐和施舍。
沙特阿拉伯的文化还体现在诗歌、音乐、舞蹈、戏剧和艺术等方面。
其中,阿拉伯语诗歌是这个地区最受重视的艺术形式之一。
沙特阿拉伯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闻名于世。
自上世纪30年代发现石油以来,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角色之一。
石油产业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也成为了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沙特阿拉伯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气、黄金、银和磷酸盐等。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试图通过实施经济多元化政策,减少对石油行业的依赖,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总之,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
它在世界上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闻名,并为全球石油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沙特阿拉伯正致力于实现经济多元化,以推动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东最大国“沙特”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沙特
中东最大国“沙特”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沙特沙特全称沙特阿拉伯王国,面积2250000平方公里,中东地区排第一,世界排十四,人口3481 万,人均GDP20500 美元,车别看GDP挺高,但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沙特大部分区域是沙漠,在高空中俯瞰蓝天和陆地相接,分辨不出边界。
地面上升腾起白茫茫的水雾,地面崎岖不平,上面还有很多像树一样的花纹。
这些花纹像是在雨水的冲刷下自然形成的,这里雨水很少,但有时也会发生极端洪水。
飞机上的餐具像是一支神奇的笔,你看上面的人的表情多么严肃啊!首都利雅得市中心:从面前的建筑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发达的城市。
最显眼的建筑像个大锅扣在楼顶上,周围有少量的绿化,除了天气热外,环境还是不错的。
漆黑的夜空中,只有点点星星眨着眼睛。
城市里微弱的灯光点缀着夜空,唯有国旗安静的守卫者这里。
一位妈妈正在看着孩子做手工。
阳光透过窗户洒向屋内,另一位小男孩正慵懒的躺在沙发上玩耍。
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吉达是沙特第二大城市,下图是一家卖水的。
一个男人双手拿着一根长长的水管子,在往桶里灌水。
只见一个个空水桶整齐的放在一起,这就是当地桶装水的制作过程。
制作桶装水就是他的工作,每天都需要加班加点的把第二天所有需要送的水桶灌满。
放在地上的这个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一辆废弃的火车,体形宠大,躺在夜空下休息。
信教的人们到教堂朝拜,她们怀着虔诚的心,祈祷心想事成。
看起来这应该是在室外,周围还停满了汽车。
四位好姐妹正在西餐厅聚餐。
她们选择在室外就坐,这样可以看外面的风景,还可以畅所欲言的聊天。
一位拿着手机的美女站起来给旁边的朋友看着手机里的消息。
其他两位美女认真的听着。
在大厅中央摆满了绿植,绿植正中央有一股喷泉正喷出一层楼高的水柱。
在汽车销售展厅,一名顾客在试乘新车。
只见她坐在驾驶室里,一手扶着方向盘,转过脸来面带微笑,车旁边的朋友帮她拍照。
这是一家大型商场,上下好几层楼,里面商品齐全,装修奢华,是逛街购物的好地方。
亚洲各国历史简介-沙特阿拉伯
亚洲各国历史简介-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全称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
沙特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是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首都是利雅得,夏都是塔伊夫,外交之都是吉达(外交部和各国使馆所在地)。
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国教为伊斯兰教,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沙特阿拉伯是君主专制王国,国家元首是国王,又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现任国王兼首相是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现任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是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历史:沙特阿拉伯在7世纪以前大多为部落制,公元610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开始奉真主之命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受到麦加统治者的迫害,出走雅特里布,雅特里布因穆罕默德的到来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他的继承者开始了“四大哈里发时期”(阿布·伯克尔,又译:艾卜·伯克尔,632~634在位;欧麦尔·伊本·哈塔卜,634~644在位;奥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在位;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656~661在位)。
公元661年,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
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1258年,元朝大军占领了帝国首都巴格达,帝国统治结束。
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则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称号,一直被继承下去。
哈里发首先处于开罗的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直到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台瓦基勒也被俘。
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
沙特阿拉伯简介介绍
沙特阿拉伯简介介绍2023-11-18汇报人:CATALOGUE目录•沙特阿拉伯概述•沙特阿拉伯历史和文化•沙特阿拉伯经济和产业•沙特阿拉伯旅游和文化遗产CHAPTER沙特阿拉伯概述01地理位置面积地理位置和面积人口数量民族构成人口和民族官方语言宗教官方语言和宗教CHAPTER沙特阿拉伯历史和文化02在古代,沙特阿拉伯地区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这些部落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维持着口耳相传的诗歌和故事。
古代历史和文明阿拉伯半岛的部落社会古老的文明源头伊斯兰教的兴起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之一,麦加和麦地那是两处重要的圣地,对全球穆斯林具有深远的影响。
阿拉伯文化的繁荣在中世纪,沙特阿拉伯成为阿拉伯文化的重要中心,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世纪历史和伊斯兰文化现代历史和独立运动石油的发现与影响20世纪初,沙特阿拉伯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发现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独立与国家的建立在20世纪中叶,沙特阿拉伯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和外交努力,逐渐获得了独立地位,并建立了现代的沙特阿拉伯王国。
CHAPTER沙特阿拉伯经济和产业03支柱产业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储量之一,其产能也位居世界前列,使其在全球能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产能和储量国有化控制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是沙特阿拉伯非石油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石油化工、钢铁、水泥、陶瓷等行业。
多元化经济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沙特阿拉伯近年来大力推动非石油产业的发展,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
农业现代化沙特阿拉伯正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自给率,减少食品进口依赖。
非石油产业发展“愿景2030”投资环境改革发展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04沙特阿拉伯旅游和文化遗产CHAPTER阿拉伯历史文化博物馆古城遗址利雅得国家博物馆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红海海岸线沙漠景观山脉和绿洲030201自然风光和旅游景点宗教习俗作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宗教习俗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每天五次礼拜和斋月期间的日落至日出禁食。
“沙特阿拉伯王国”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国”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沙特阿拉伯1,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481万。
“沙特”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十三位,GDP总计7210亿美元,人均GDP20500美元,主要经济来源是石油和石化工业。
2沙特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石油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全球之冠,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
石油产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大约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
3,再来聊聊沙特阿拉伯的工人薪资,在工资待遇方面有两个标准,本地沙特籍的工人薪资很高,外籍工人的工资就相对低得多。
沙特国内有1200多万外籍人员,菲律宾人占多数,他们的最低标准工资为43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是普通熟练的工人,每月工资大约在1万到1.5万人民币之间,技术工人薪资就更高了,一年工资可到30万以上,所以每年有很多外国人到沙特阿拉伯去务工。
4,沙特籍工人的工资很高,就算不工作,国家每月也补助约3000人民币。
沙特籍工人的最低标准工资为9100元,熟练工人一月拿2万工资很普遍,。
即便如此,在沙特国内,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沙特本地人不用或者不愿意工作。
因为,家里真的有矿。
5,沙特阿拉伯国内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和戈壁,耕地数量很少,他们的粮食和水果蔬菜有一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近几年,沙特国内发展了各种高科技种植业,开始大量自主种植农作物,工人基本上全部都是外籍,本地工人连石油都懒得挖,何况是让他种地。
圆盘麦地6,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
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也是该国第一大城市,面积1913平方公里,人口约603万。
在90年以前,利雅得不过是一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沙漠小镇,后来在这里发现了石油,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座全球性大都市。
7,沙特阿拉伯的汽油非常便宜,该国进口汽车的关税也非常的低,所以基本上一个普通的沙特家庭,家里也会有好几辆汽车。
沙特阿拉伯国家概况简况
沙特阿拉伯国家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21年2月)【国名】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3481万,其中沙特公民约占62%。
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占85%,什叶派占15%。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利雅得(Riyadh)。
【国家元首】国王兼首相: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2015年1月23日继位。
沙特第七任国王。
【重要节日】国庆日:9月23日;开斋节:伊历10月第一天;宰牲节:伊历12月10日。
【货币】沙特里亚尔(Riyal),1美元=3.75沙特里亚尔。
【自然地理】位于阿拉伯半岛。
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并经法赫德国王大桥与巴林相接。
海岸线长2448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除西南高原和北方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外,其他地区均属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
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简史】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11世纪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
经过多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政治】沙特是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
无宪法,《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
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
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
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阿勒沙特国王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
阿拉伯世界的稳定之锚——沙特阿拉伯王国
阿拉伯世界的稳定之锚——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
自2010年12月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民主运动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
这场规模空前的暴力运动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横扫中东,所有阿拉伯国家几乎无一幸免,但是,除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的动荡和更迭比较激烈之外,位于海湾和西非的君主制阿拉伯国家,如巴林、卡塔尔、沙特、摩洛哥等国,则在短暂的混乱后平稳过关。
于是,评论家将阿拉伯君主制国家称为“阿拉伯世界的稳定之锚”。
作者这次将介绍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国家——沙特阿拉伯王国。
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沙特是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
无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
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
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
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
沙特协商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
协商会议由主席和150名委员组成,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
现任主席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谢赫为协商会议主席,2009年2月就任。
那么为什么君主制的沙特阿拉伯能够较为平稳度过危机呢?一、政治合法性共和制阿拉伯国家之所以群体性陷入动乱,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政权丧失了政治合法性。
无论突尼斯、埃及,还是利比亚,前政权的政治合法性被统治国家数十年之久的领导人,以及僵化的体制损耗殆尽。
民生凋敝、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迷失、领导人企图父业子承引发的政治继承危机。
反观阿拉伯君主制国家,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尚存,其中源于宗教的合法性最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自然地理: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共和国为邻。
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2437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
中部为纳季德高原。
东部为平原。
红海沿岸地区是宽约70公里的红海低地。
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
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位于沙特西部海岸的第二大城市吉达,是坐落于红海岸的重要港口,海岸线长达80公里。
人口350万左右,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
沙特国王及其它主要领导人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此办公或休假。
政府各大部在此均设有分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也经常在这里举行,有“外交首都”之称。
目前在吉达共设有55个外国总领馆、21个名誉总领馆及一些国际组织的常驻机构。
吉达归麦加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纽带,不仅是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的传统贸易中心,还是全世界穆斯林进入麦加或麦地南进行朝觐或赴朝的陆、海、空交通要道和主要门户。
吉达是全国内外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有钢铁、水泥和海水淡化等工业。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绿色的旗地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写着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
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
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国徽:呈绿色。
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
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
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
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重要节日: 独立日:9月23日(1932年),国庆日:9月23日(1932年),开斋节:回历10月第一天,宰牲节:回历12月10日国家元首: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Abdullah Bin Abdul-Aziz) ,2005年8月1日继承王位。
人口:2276万(2001年),其中外籍人口约占30%,绝大部分为阿拉伯人。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约占85%,什叶派约占15%。
首都与行政区划:首都利雅得(Riyadh )有人口约400万(2001年),年均气温25℃。
全国分为13个地区: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
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位于利雅得中心的王国中心大厦。
据悉,该大厦由沙特王子出资建造,被美国著名旅游杂志《旅游者》列为最新现代化建筑的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简史: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8世纪为鼎盛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11世纪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统一了内志和汉志两部分,并于次年自立为国王。
1932年9月18日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政治: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不设立议会,无宪法,禁止成立党派。
国王是国家元首,又是教长,沙特王室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
内阁决议,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议均需国王最后批准。
《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
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并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大臣会议主席(即内阁首相)等职务。
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
副首相、大臣、副大臣、省长、副省长、驻外使节和其他高级行政官员以及军队上校以上军官均由国王任命,有权解散或改组内阁,各部大臣直接向首相负责。
国王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
内阁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及任命的国务大臣和国王顾问组成,任期4年。
国王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
沙特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
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决定成立协商会议,它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负责向国王提出改革建议,委员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
麦加朝觐——天房是伊斯兰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时,都要逆时针方向围着天房游转。
麦加哈拉姆清真寺经济: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沙特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
石油工业是沙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出口总额的90%。
截止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62亿吨(2642亿桶),占世界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
天然气储量为6.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
按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石油仍可开采80年左右。
此外,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第四大黄金市场。
水力资源以地下水为主。
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
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全国的海水淡化总量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
蓄水池共有184个,拥有6.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
石油和石化工业为沙特的经济命脉。
年产原油4~5亿吨,石油收入约400~500亿美元。
沙特特别重视农业。
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耕种面积360万公顷。
在中东地区各国中,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堪称高水平。
沙特以石油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石油部门在沙特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0%以上。
沙特出口以石油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
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
沙特是高福利国家。
实行免费医疗。
沙特货币名称:里亚尔(Riyal),币值稳定,1美元兑换3.75里亚尔。
当地国民平均所得、基本物价及通货膨胀指数:沙特国民平均所得受油价起伏影响常有波动,二000年沙国平均国民所得为7560美元。
物价涨幅在1%以内维持稳定。
新闻出版:《乌姆·古拉》周刊是官方刊物。
此外,全国还发行13种报纸、23种杂志。
阿拉伯文报纸主要有:《国家报》、《欧卡兹报》、《座谈报》、《利雅得报》、《半岛报》、《中东报》(在伦敦出版)等,英文报刊主要有:《阿拉伯新闻》、《沙特报》、《沙特商业》、《沙特经济概览》等。
沙特通讯社简称沙通社,1971年1月成立。
用阿、英、法文发稿。
在华盛顿、伦敦、突尼斯、贝鲁特、开罗等地设有分社。
利雅得广播电台1965年建成,1962年在麦加建成《伊斯兰召唤》电台,1972年建成《古兰经》广播电台。
以上电台除用阿拉伯语广播外,每天还用英、法、乌尔都、斯瓦希里、波斯和班加利语对外广播。
沙特1964年建立电视网,现有五个电视台。
1965年开始播放黑白节目,1976年开始彩色播映。
1983年开始播放英、法语节目。
电视网已覆盖全国98%的地区。
外交:沙特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主张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眭邻友好、互不干涉内政。
提倡各国为实现和平、稳定与繁荣进行合作。
致力于加强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近年来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多方位外交方针,积极发展与西欧、日本的关系,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沙特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
中沙两国自1990年建交以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双方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高层往来频繁,企业交往逐年增多,贸易、经济合作、双向投资等全面快速发展是中沙经贸合作的基本态势。
中沙双边贸易额由建交时的不足3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1亿多美元,沙特已经成为我第10 大进口国,是我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沙特的第五大进口国。
中国向沙特出口的产品既包括一般商品如服装、箱包、轻工产品、食品等,同时也包括中国的家电产品如电冰箱、洗衣机等和拖轮、通讯设备等高技术产品。
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2002年达1139万吨,价值近21亿美元。
沙特政府1997年开放中国承包劳务公司进入沙特市场,更进一步拓宽了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双方在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双向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较好成绩。
目前,中国有近15家承包劳务公司在沙特工作,在通讯工程、油田服务、水井挖掘、水坝、公路、桥梁、房建等领域作业,另有中国公司在矿藏开发、铁路建设、机场改扩建、电站建设等方面与沙特有关方面进行接触。
中国和沙特在中国福建合资建设的石化项目已经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山东合资建设的青岛炼油厂项目也已经列入中国的第十个五年发展规划。
同时,中国公司在沙特西部延布工业城独资建设的PA项目也已经获得沙特投资总局的批准,另有一些合资项目正在商谈中。
总之,中沙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方经济也均呈开放态势且发展较快,为双边经贸和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卫生防疫沙特每年有上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亚非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来沙特履行伊斯兰教朝觐功课,经常带来一些传染性疾病,沙特卫生机构目前要求来沙特的人应有霍乱、脑炎、黄热病及肝炎等疾病的预防注射证明。
治安情形沙特实行伊斯兰教律法并按照部落传统,民事案件皆交由伊斯兰法庭审判。
沙特法律机构执法严格,判死刑者斩首,偷窃者斩手。
对生产、贩卖及走私毒品者均一律处以死刑。
虽然依据律法,杀人者偿命,但是非故意杀人、且被害家属同意不要求偿命,则可以金钱赎命。
虽然沙特律法机构执法严格,社会治安尚属良好,但近年偷窃、抢劫等仍时有所闻。
生活资讯当地主要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由于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多为外籍劳工,英语使用相当普遍。
与北京时差:比北京时间晚五个小时。
航空联系:沙特有利雅德(中部)、吉达(西部)与达曼(东部)三个主要国际机场,是进出沙特重要空中交通通道。
我与沙特较为捷便的航线:利雅德一香港(国泰航班,每周有二班次)邮政:沙特邮政除快递外无其他邮政投递服务,一般通信皆使用邮局信箱,邮资国内每封SR1里亚尔,国外SR2里亚尔,超重另计。
此外,沙特民间亦有快递服务,主要有DHL,UPS,FEDEX与TNT等四家。
赋税:沙特没有收入所得税,市面购物亦无附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