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更应与时俱进

合集下载

浅议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

浅议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
神 州教 育 Fra bibliotek对州
0 4 2 4 0 0
浅议 中职语 文教学现状 与应对策略
师素 珍
山西省古县职教 中心
摘要 : 本 文分析 了当前 中职 学校语 文教 学所面临的现状 : 语文学科在 中职教育被定 为公共性 的基 础学科 ,以前基 由于 中职 生多为 “ 留守子女” ,并且他们 的语 文基础知识较 本上每 学期 都能上 6 0节课 , 可在现在 , 我们语 文课 的课 时一 差、 相 关知识积 累不足 , 还有教 学课 时常常被挤 占等 。并且指 再被缩减 , 有 的院校还取消 了语文课 , 语 文学科 的地位没有得 出我们教 育教 学的 出路在 于锐 意进取 、 不 断创新 , 强调要 重视 到应有的重: 况, 反而成 了可有可无的学科。 语 文 学科 的基 础性地位 , 从 实际 出发 , 有效 落实新课 标理念 、 二、 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应对策略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因材施教 。 1 、 科学认识语文学科 的地位 一 与I 陛质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语文教 学 现状 应对 策略 语文学科是工具 f 生与思想性很强 的一 门学科 ,科 学认 识 它 的性质 , 对 于中职语文教学 内容的设置 、 教学方法 的选 取 , 职业教育是我 国四大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的 都起着至关: 重要 的作 用。试想 ,一个职 中生如果语文水平 不 办学理念就是 以就业为 目的, 以培养 实用性型 、 技能型人才为 好 , 他又怎J z d  ̄ , 看懂题 目呢? 如何能写好一篇产品说明呢…… 目标 。为 了强调这一导 向,在我们 中职 院校 的课 程体系设置 大量事实告诉 我们 , 其他课程不好的孩子可以学好语文 , 但 是 中, 大部分都凸显专业课而弱化 了语 文课 。 在基础教育处于主 语文不好的学生却很难学好其他课程 。 所以, 语文是学好其他 导位置 的语文课 , 现在在我们中职院校中却处 于边缘位 置。 在 专业的前提与保证 。 这就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孩子们 自我学习 、 中职 院校究竟怎样开设语文课 , 它的地位 又是 如何 ? 我们认为 终 身学 习的能力 。 在这个培养过程中 , 语文素质的培养为其他 只有 与时俱进 , 不断创 新才是正确的办法 。 方面的培养起着 至关重要 的作用 。 中职院校 语文教学现状 的分析 2 、 合理 安排课程体 系 中职 院校 的学生大部分来 自于农村 , 家长长期在外打工 , 在中职教育走 向市场 的今天 ,如果说学生是我们学校 生 他们 的成长环境处于放任纵容 的状态 。由于长 时间缺乏正确 产出的“ 产品” , 那么企业就是“ 上帝 ” , 我们学校 的课程设置应 的引导和管教 , 许 多中职生没有 养成科 学的学习习惯 , 更 不用 为企业 的需求 服务 。 当今企业缺少的不是简单 的体力劳动者 , 说正确的学习态度 。语文基础差 、 学 习态 度不正确 、 学习动力 而是高素质 的技术人才 。因此在我们学校 的课程体系设计 中 不高 , 他 们认 为进 入中职学 校的 目的就是 为了找一个饭碗 , 而 不应孤立那些基础课程 ,应将它们与其他专业学科有机融合 不是提高 自己的能力 , 即使想认 真学 习 , 也没有科学 的学 习习 与组合 , 树立所有课程的设立都是 为了提升他们 素质 , 培养专 惯与学习方法 ,这些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职 中生慢 慢地 业 能力 的新理念 。 我们可以训练职中生写说 明报告 , 写科技介 把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密切联 系在 一起 , 培养他们热爱科 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 面对我们 的提 问 , 他们 已经丧失 了动 绍 , 热爱专业的新风尚。 脑筋 的想法 , 只是 简单地说 “ 不会” , 以此躲避我们 的责难 。他 学 、 3 、 重视教学探究 们还有的 自暴 自弃 , 认 为 自己不适合读 书 , 感叹就业形势 的不 好, 自己不能应付将来 复杂 的就业环境 。 现 在我 们中职院校的语文课处于如此境地 , 原因之一就 这些 中职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问题令人堪忧 : 在 于我们课 堂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 教学方法陈 旧落后 。 我们在 第一 、 语 文学科基础不好 课 堂教学 中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实际水平 ,适 当降低教学 多设计开发式的问题 。此外 , 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 面对生源越来越少 ,中职院校之间 的招生竞争越来 越严 的难度 , 重 ,学生 由原先第一批录取的尖子生 ,变为现在不要成 绩的 等现代教学手段 , 改变以往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 , 让他们 的思 “ 差 等生 ” 。由于我们 中职院校的孩子大部分来 自于文化 基础 维尽量 活跃 , 让他们的心灵得 以释放 , 共 同营造一个课堂学 习 薄弱的农村 , 所 以多部分表现 出语文科基础差 的现状 。 有的孩 的愉悦 氛围。 子连普通话也不会说 , 有 的孩子还分不清 声母 与韵母 , 有 的孩 4 、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 因材施教 子还写不 出二百字的作文 , 作业 中的错别字与病句连篇 。 这其 中职院校现行 的招生体质与就业趋 向,决定着职 中生整 中虽然有很多是他们 自身的主观原因 ,但也反 映出广大农 村 体 素质将大 幅度下降 的现状 。 面对这样 的客观事实 , 我们选择 地区语文教师薄弱 、 重理轻 文思想严重 。 躲 避是无济 于事 ,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 的个性方为上策 。 中职 院 第二 、 相关知识积 累不 足 校 由于语文学 时有 限,想在这么短的时间 内弥补孩子们 以往 在职 中语文教学中 , 我们经 常需要通 过背景的介绍 , 让孩 的差距是不 大现实 的,我们认为 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加强应 子们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 , 感受作者 的思想感 情 , 这需要 有一 用 文教学 、 加强对孩子们听说 能力 的培养 。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语文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从改变教学观念,选择合适的高职语文教材,培养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语文教法三个方面出发,对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高职教育要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教学改革语文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实现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的功能,同时又要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优势。

那么,在今天的高职教育中,该如何上好语文课成了当务之急。

一、与时俱进,转变思维,树立语文教学新观念目前,在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的前提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于科学合理,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尤为突出。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专业技能上,他们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需要学生较高的基础文化素养,甚至连会不会用普通话作自我介绍也成为他们面试的第一关。

而我国现阶段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仍处于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服务社会,突出办学特色,在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爱岗敬业、文化修养、职业道德、与人交际等诸多人文精神与行为的培训。

而高职语文课程注重思想启迪、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写作借鉴等综合效应,文学作品的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发散思维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它还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人格的有力手段和最佳途径。

因此语文课程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共建校园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课程有着其他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也就有着其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二、文道并重,注重实效,精心选择合适的教材目前各院校使用的语文课程教材基本上都是由重点高校中文系教师主编,导致各种版本的高职语文教材存在着通病,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以我校为例,语文课程选用教材为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这本教材很像高中教材,甚至有部分章节是学生在初中时就已学过的篇目。

与时俱进的中职语文教学

与时俱进的中职语文教学

3 5 5 1 0 0 )
识 地纠 正 . 在 一个 阶段 的强 化 、 巩 固之后 , 再实 现 下一 个 目 标 。这 样 , 分 阶段 、 有侧 重地进行普 通话训练 , 使 学 生 读 音 慢
慢 变 得 标 准 。 学 生 初 步 获 得 学 习语 文 的 成 就 感 , 对 语文学 习 的方 式 和 内 容 容 易 感 兴 趣 , 对 下 一 个 阶段 的 口才 训 练 也 就 充
点 评 。这 样 多 轮 训 练 , 难度递增 , 根 据学生表现 适当强化 , 经 过 一 两 个 学 期 的训 练 , 学生 胆子慢 慢大起 来 , 口才 也 越 来 越
深 刻信 念 , 更 是对 人 的 自觉 努 力 的鼓 励 。 我 在 教 学 实 践 中认 识 到 中职 语 文 教 学 想 让 学 生 学 有 所 得 就 必 须 注 重 以 下 三 方 面 的
课程特点 : 实 用性 、 专业性 、 思想性 。 实 用 性— — 迅 速贴 近 学 生 生 活 学 习工 作
满 了期 待 。 如 果 学 生 在 中 职 学 校 学 习期 间 就 能 掌 握 良好 的语 言 习 惯. 则 对 于 就业 后 快 速地 融人 当 地 社会 , 无 疑 将 产 生 积 极 的影 响。
2 . 1 7才 训 练 :
在 九年义务教 育阶段 , 语文学 科时 量 的2 0 %~ 2 2 %, 因为 语 文 是 基 础 , 是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及 终 身 发 展 的 基 石 。正 因 为 语 文 课 程 的 多 重 功 能 与 奠 基 作 用 .落 实 了 这 一 课 程 在 九 年 制 义 务 阶 段 的重 要 地 位 , 但 到 了 中 职 阶段 。 因 为 培 养 的 目标 与 角 度 不 一 样 , 语 文 的 地 位 发生 了变化 , 语 文成 了文化课 , 而 非 专 业 课 。 中 职 学 校 培 养 的是 “ 具 有综合 职业能 力 , 能 在 生 产 第 一 线 服 务 的 高 素 质 劳动 者和 专业 人 才 ” , 在教 学 过程 中 , 学 校 重 视 的 是 技 能 的 培养. 强调 的是动 手操作 能力 , 而 语 文 作 为 一 般 文 化 课 自然 被 学生所忽视。 学 校 的 课程 安排 上 , 只 有 其 他 专 业 课 程 的2 0 %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浅议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浅议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浅议作者:陈丽娟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新世纪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前面所不曾出现过的。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职业教育语文的现状不容乐观,因其在语言能力、人格塑造和素质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在坚守这块阵地的同时,必须对其本身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笔者就是由此出发,以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转变为基础,提出了如何在教学方法中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创新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71-0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职业教育语文教育本身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特别是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技能技法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与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本位观念极不协调。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原有的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且具备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创新从理论到实践亟待面临的问题。

1.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提高课堂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学也不会成为学生眼中枯燥无味、难以下咽的"菜"。

作为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师,面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较弱的学生们,更应该注重把握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备课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设计一些难度有别的问题,以便于在课堂上提出后,学生都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并回答问题;在上课的导语部分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提问、朗诵课文、介绍写作背景等方法引导学生挖掘课文深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互动,通过提问题、挑毛病、用想象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
科技信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础教 育
关孑巾等职业学 校语文教学 创瓤硇思考
开封 市第一职 业 中专 吕 航
近年来 , 由于“ 普高热” 的影响 ,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形势严峻 ,生 “ 源数 量不足 、 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 成为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 的普遍 问题 。 语文作为职业学校的- H基础课程 ,在 中等职业教育步履维艰的大背 - 景下 , 临着更多的困难与挑 战。如何创新语文教学 , 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 提高学生的语 文实践能力 , 成为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 者面前 的 个新课题。 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工作者 , 我在教学实践 中做 了一些探索和创新 的尝试 ,在此就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广大教育工 作者交流 。 创新教学理念。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高 中, 由于没有升学压力 , 的 学生 学 习就失去了动力 , 加上长期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 在课 堂教 学 中, 老师往往脱 离社会生活和职校学生发展的实际 , 把语文教学 演变成 语文知识的单向灌输 , 课堂常常成 了教师的“ 一言堂” 从而更加 滋长 了 , 学生对语文的厌学情绪 。 结果是很 多职校毕业生走 上工作 岗位后 , 依然 是错字连篇 , 至连一份 申请书或求职信都写不出来 , 甚 文字应 用能力低 得可怜。因此, 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就是教学理念的创新 。 1改变应试教育课 堂教学 中学生 的被动地位 , 立学生在教学过 、 确 程 中的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 : 育, “ 教 应充满 民主精神 , 教 师要重审师生关系 , 并确立民主师生关 系” 在教学过程 中, 。 教师和学生 在人格上是平等 的, 师生关系是和谐 的。 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教学 活 在 动 中, 生不 是被动的灌输对象 , 是主动学习的求知者和探索者 ; 学 而 教 师不是课堂 的统 治者 , 而是学生学 习的引导者 、 交流者和合作者 , 课堂 上是答疑解 惑的 良师 , 生活 中是促膝 而谈 的益友 , 使学生在和谐 、 宽松 的氛围里积极 主动地学习新知。 2 树立多学科 融合 的 “ 、 大语 文教学观” 奠定学生发展基础 。针对 , 中等职业学校 的特点 , 语文教学 的讲授不 宜求 精求细 , 而要求广求博 , 树立多学科融合 的“ 大语文教学观 ”全面贯通语 文 、 , 历史 、 地理 、 哲学 、 艺术 、 宗教 、 网络 、 影视 、 音乐等不 同领域之 间的知识界限 , 通过有 限的 学时涉猎多领域 、 多元素 、 多类别 的文化常识 ,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问。 同 时, 把生活内容最大限度地引进课堂 , 以生活作为提高学生语 文素养 的 素材和载体 , 引导学生走出课本 、 走出教室 、 走进社 会 , 去积极地 观察生 活、 了解社会 、 思考人生 , 为他们毕业后 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创新教学模式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单调 、 枯燥 ,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 失 去学 习的快乐和兴趣 , 已经难以适应 现代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的需要。 大 量 的教学实践证 明 , 只有创新教学模式 ,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 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和语 文实践能力 , 全 因此 , 教学模式 的 改 良和创新刻不容缓 。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 、 将语文课变成语文实践课。根据 中等职业学 校 的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 ,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打破传统模式的 桎梏 ,将墨守陈规 的教学课堂变成师生共 同演绎语文实践活动的精 彩 舞 台。结合教材内容, 设置学生喜 闻乐见 的讲授形式 , 激发学生对语 文 学 习的兴趣 , 在教学互动 中提升他们听 、 、 、 说 读 写的能力。例如在古诗 词教学 中, 可以采取举办诗词 朗诵赏析会 的课堂形式 , 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 , 教学效果要 比做几 道习题 好得多 ; 再如教授应用 文写作 中“ 求 职、 应聘” 章节 时 , 以通 过设置招聘情 境进行 现场模拟 , 可 使学 生在 快 乐 、 中掌握写作知识 , 愉悦 在参与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

浅谈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摘要: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解读:一、身处逆境,励志自强;二、踏入社会,交往之道;三、面对自然,陶冶情操;四、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五、胸怀大志,爱我中华。

每个高职语文教师都要认识到这种重要作用,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高素质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专业课程是重头戏,而语文却成了高职教学中的点缀。

其实,对于语文的不重视由来已久,也许是因为我们说的是汉语、用的是汉字,从小就开始接触和学习,到了高职的时候就无需再深入学习了,以前所学足以满足将来的职场所需。

如果存在这种思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语文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当前的学业上,贯穿整个高职教育全过程,而且常常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及未来人生道路。

笔者根据自己数年来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所得,现就个人认识浅谈一下。

笔者认为,语文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身处逆境,励志自强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时代,企业在越来越广的空间内正面临着革命式的挑战。

众所周知,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生产一线工人,企业就创造不出好的产品,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企业最缺的就是专业技术人才,高职教育恰恰是能解决企业人才缺乏问题的“利器”。

但高职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自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的质量急剧下降。

在社会需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高职招生却是如此的结局,这跟社会上存在“鄙视”职业教育的心态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学生到了学校,从心态上就不能正视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从而存在自暴自弃的心理。

如果不能将学生的心态调整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使付出再多的劳动,也会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学生方面进行换位思考。

毕竟学生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是存在于社会当中,那就要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

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思想,正视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放飞自己的梦想呢?那就是语文。

让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让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让 职 业教 育 的 语 文 课 堂 满 情趣 充
李 蕾 ( 职业技术学院) 新乡
摘 要 : 统 的 语 文 教 学 偏 重 学 科 内在 的 读 写 知 识 与 能 力 的联 系 , 成 学 锻 炼 , 力 得 到 了较 大 的 提 高 。 应 聘 结 果 及 时 公 布 , 明 录 取 或 淘 传 造 能 阐 生 的 思 维 与 生 活 脱 节 , 何 改 变 现 状 , 职 业 教 育 的语 文 课 堂 充 满 情 趣 7 文 汰 的 原 因 , 此 过 程 中 学 生 发 现 了 问题 并 考 虑 如 何 解 决 问 题 , 些 如 让 本 在 这 提 出让 学 生 学 得 快 乐 , 教 师教 得 轻 松 的情 趣 化 教 学 是 有 效 的途 径 之一 。 让 能 力 就 是 语 文 能力 的 课 外 延 伸 ,它 们 的 培 养 对 于 学 生 毕 业 后 适 应 关 键词 : 默诙谐 幽 情趣 情境 主体地位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 学 生 能够 适应的 主体 地 位 。 课 堂 主 动 权还 给学 生 把 学生是课堂真 正的主人, 们可 以畅所欲言 , 表不 同的见解 , 他 发 生 活 的联 系 , 习惯 于偏 重 语 文 学科 内在 的 读 写知 识 和 能力 的联 系 , 造 应 鼓 励 他 们 多 参 与 教 学 . 分发 挥 主 体 作 用 , 教 师 则 充 当 “ 演 ” 充 而 导 , 成 学 生 的思 维 与 生 活 脱 节 。 教 师讲 得 津 津 有 昧 , 生 听得 昏 昏欲 睡 。 学 发 挥 主 导作 用 。 对于 学 生 喜 欢 的文 章 和 话 题 , 当 引导 他 们 勇 敢 地 说 应 怎样让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趣7“ 教学未见情趣 , 必不乐学。” 出 自 己的观 点和 看 法 , 助 他 们 树 立 自信 心 。 种 课 堂 主 人 翁 的身 份 帮 这 富 有 情 趣 的教 学 , 以 激 发 起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其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到 可 使 会让 学生 很快 喜 欢 上任 何 一 节课 。 了更 大地 激 发 学 生 的潜 能 , 特 为 我 学 习 中去 。 意 安 排 了这 样 几 个 教 学 环 节 : 闻 点 评 、 前 三 分 钟 的 自我 介 绍 、 新 课 每 1 语 言 生动 形 象 、 默 诙 谐 幽 周 观 点 对 对 碰 等 , 时组 织 学 生 讨 论 “ 网 的利 与弊 ” “ 统 节 日遭 同 上 、 传 原 苏 联 教 育家 斯 特 洛 夫 说 过 : 幽默 是 教 育 家 最 主 要 也 是 第 一 位 “ 遇 洋 节 以后 ” 学 生 就 有 了很 多新 颖 的 观 点 , 励 他 们 进 行 积 极 地 沉 , 鼓 的助 手 。 教 师 幽默 诙谐 的语 言 , 能 形 成 活 泼 的 课 堂 氛 围 , 足 学 生 ” 才 满 思 、 真地 反 思 、 胆地 质 疑 , 质 疑 中 不 断 进 步 , 现 从 “ 其 然 ” 认 大 在 实 知 到 的审美情 趣, 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刘心武先生解 读的《 红楼梦》 易 , “ 其所 以 然 ” 知 的跨 越 。 在 刚 开 始 操作 的 时候 , 定 要 有 心理 准 备 , 一 可 中天教授 的《 品三国》于丹评的《 , 论语》他们驾驭语言文字 的能力着 , 能没 有 人 愿 意 站 起 来 讲 话 , 一定 要 有 耐 心 , 别怀 疑学 生 对 自我 表 现 的 实令 人 叹 服 , 是 真 正 的 锦 心 绣 口 , 们 不 得 不 被 吸 引 , 得 不 拍 案 那 我 不 渴 望 。可 采 取 全 班 轮 流 的 方 式 , 先 准 备 , 前 指 导 , 强信 心 。 成 事 提 增 形 称 奇 f 们 娓 娓 道 来 , 退 了所 有 的厌 倦 、 躁 和 瞌 睡 , 我 们 如 遇 甘 他 逼 烦 令 习惯 后 , 慢 带 动 其他 人 , 师 要 及 时 给予 点评 , 使 观 点 有 失偏 顿 , 慢 教 即 霖 、 沐春风。 如 也 要 对干 发 言 的行 为 给 予 肯 定 , 学 生 在 发 言 中找 到 乐 趣 , 满 成 就 让 充 职 业 教育 的语 文 教 学课 堂 的 成功 与 否 ,很 大程 度 上 取 决 于 教 学 感 。 久 而 久 之 , 每 一位 学 生 善于 表 达 , 立 思 考 , 人 交 流 , 让 独 与 勇于 发 语 言 的 生 动 性 。 篇 优 美 的散 文 , 一 一首 动人 的诗 歌 , 的 教 师 讲 起 来 , 有 表 自己 的观 点 看 法 。 些 教 学环 节 的 设 置 不仅 活跃 了课 堂 气 氛 , 时 这 同 可能会变得寡然无味 , 学生听得是 昏昏欲唾 ; 同样 , 一篇枯燥的古文 , 又 锻 炼 了 学生 交流 表 达 的 能力 。 极 的 心 态 一 旦建 立起 来 , 堂 上 就 积 课 有 的 教 师 讲 起 来 , 能 会 变得 生 动 有 趣 , 生 听得 津 津 有 昧。 职 业 教 可 学 情 育 的 语 文 教 师 应 当具 备 高 超 的 驾 驭 语 言 的 能 力 ,在 精 准 传 授 知 识 的 到 处 充 满 了智 慧 的 火光 , 趣 盎 然 。 4 用 表 演 激 活 课 堂 同 时 , 需要 通 过 生 动 形 象、 还 耐人 寻 味 的 字 字珠 玑 感 染课 堂上 的每 一 曹 禺说 :学 生 参 加 演 戏 可 以加 深 对 课 文 的理 解 , 戏 里 的人 , “ 演 就 位学生。 比如 在 上 写作 训 练 课 时 , 师 可 以 把修 改 文 章 比作 女孩 子 化 教 必须 理 解 他 们 的思 想 与 感 情 , 要具 备 活泼 生 动 的想 象 , 要有 一 定 的 也 妆 , 一 “ 洗 干 净 ” 内 容 完 整 )这 是 起码 的 要 求 : 二 “ 洁 漂 亮 ” 第 脸 ( , 第 整 , 表 演 能力 。爱 表 演 是 学 生 的 天性 , 演 可 以 锻炼 胆 量和 自信 心 , 可 ” 表 又 掉 在 前 面 的头 发 , 把 他 梳 到 后 面 ( 落 调 整 )第 三 “ 晴 ” 眼 睛 要 要 段 ; 点 ,

中职中专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中职中专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202012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国家战略不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其在加快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内涵建设,促进学生文化和专业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中职语文教育在推动中职中专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中职中专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中职中专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从中职学校生源来看,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中考失利失去选择学校的主动权,或者是高中肄业,谋求职业出路。

这些学生普遍文化课程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情绪不高,甚至较多地存在厌学情绪。

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转变时期,身心发展都处于关键节点,兴趣对行动的支配作用极大,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中职语文学习中,一方面,学生认为进入中职学校,主要是学习职业技能,语文学习可有可无,不能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突然脱离了以往的高压学习环境,且本身学习习惯较差,自我约束力不强,也失去了再学好的信心,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不重视、没兴趣。

中职中专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其缺乏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提升。

(二)中职中专语文教学缺乏职业特色中职中专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因此,在中职中专语文教学中,在遵循语文教学的”共性“的同时,还需要将中职语文教学的”个性“突显出来,寻找语文教学与中职中专教育的契合点,立足于学生实际,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特色。

然而,当前中职中专语文教学职业特色的缺失,是导致学校语文教学缺陷的根本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创新作者:管玉峰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年第11期【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而我国中等职校的语文教学却陷入瓶颈,中职学生只重视技术课程忽略文化课程的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就让中等职校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创新【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经调查,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并没有完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课程,语文基础能力薄弱,语言交流能力普遍较差;二是长期以来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重视度普遍不高;三是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观念较为陈旧,缺乏先进的激励和考试机制。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一)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对于语文教学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很多方案进行调整,但是配套的跟进考评机制却没能及时跟进,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仅仅是把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而能够就业与学生是否考取了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息息相关,因此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实际教学安排中忽略了语文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把专业课程摆在了首要位置,减少基础文化课程的课时甚至随意更改授课方式。

这就让语文这一关键基础学科被学生和教师渐渐淡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自然很少有学生能够提起对语文课的兴趣。

(二)教学观念较为陈旧由于上文中提到的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重视不足,因此很少有语文教师进行深入教学研究和思考,这样一来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被一直沿用,根本无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质量。

在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中,依然采取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辅助器材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能感受到语文的真实魅力,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现代中职语文教学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多元化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这些举措将为中职语文教学带来积极影响,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师资短缺、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改进、完善、促进、时俱进。

1. 引言1.1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中职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师资短缺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校教师待遇相对低于普通高中和大学,导致优秀的语文教师很难留住,也难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课程设置单一也是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课程设置都比较单一,内容较为传统,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关注和引导。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生的素质和学习兴趣各不相同,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不足以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疏远感。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要多元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

中职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加强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只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让语文在职业教育中更出彩

让语文在职业教育中更出彩

让语文在职业教育中更出彩【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往往会将语文课边缘化,随着中职文化课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越来越受到重视,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中职教育的特色,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平台,探索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84-02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围绕职业性和技术性的主旨下,课程设置遵循“文化课为基础课服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习课服务”的原则,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往往因此而被边缘化。

殊不知,语文课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失为探究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一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职业教育语文实践性的研究教学改革,观念先行。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注重实践研究。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我们应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可以让课堂成为表演课、朗读课、演讲课、讨论课;根据专业的特点,将专业知识融入教学中,将现代化信息融入课程中,在“走进家乡”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旅游专业的学生,开设现场版的导游词设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教材内容,可以运用角色体验、合作探究、调查问卷等形式展开教学,在“对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的活动中,让学生就“幸福指数”问题设计问卷,对周边同学展开调查,学生兴趣浓厚。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多方面、多角度地发挥语文实践性的功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摘要】语文课程是无论在哪一个阶段都必修的公共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里,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较低,由此导致语文教学不尽人意。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语文课程教学的策略,以期强化语文课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强化策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教学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不仅要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其对于学生技能关注较多,而对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则关注较少,由此导致语文教学的主体性地位不断下降,趋于边缘化发展,这必然会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强语文教学的策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其全面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1.语文教学逐渐边缘化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是必须的,在其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主体性地位,而近年来,职业教育逐渐得到重视,课程学习实用性的观念不断强化,由此导致大多数中职院校一方面实行着如火如荼的专业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断削减基础文化课学时,为专业课学习提供更多的课时。

此外,很多中职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不能够与时俱进,课本上的很多知识都未向学生讲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热爱文学的学生即使想深入学习也无从下手。

中职语文教育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其边缘化趋势也越发明显,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传统语文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几乎所有岗位都对劳动者就业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竞争,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其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一定偏差,大部分的中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并不断引起先进技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需要,而对于基础课程则投入较少。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影响下,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困惑,一方面,语文学科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已形成稳定、成熟的学科规范、学科特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涵是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与普通高中有别,学生也不重视,中职语文就是处于这样的尴尬处境之中。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中职语文教学的出路——贴近生活,提高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语文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不仅文学作品里有语文,而且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

对于中职生来说,前者的学习并不缺乏,他们也厌倦了,因为这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或者他们认为不实用,对他们来说难度也太大。

相比较而言,生活中的语文更实用、更生动,也更贴近我们中职学生的生活需求,因而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因此,对于前者,教师要经常地阅读、大量地阅读、思考地阅读。

经常读才能与时俱进,大量读才能厚积薄发,思考地读才能构建自己的话语世界,形成个性阅读。

这样教师走进课堂就游刃有余,一方面可扩大课堂的外延,另一方面可增加课堂的内涵。

教师自身丰富而厚实的文化底蕴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厚度,增加了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对于后者,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语文素材、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填充到课堂当中,从而让语文课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增加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实用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正视学生的语文基础,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后续,然而大多数中职生都具有综合素质低、文化基础差,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害怕语、数、英等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才选读中等职业学校等特点。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像对高中生一样要求他们,要认识到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也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也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职教语文教学之我见

职教语文教学之我见

职教语文教学之我见作者:王磊来源:《新时代教师》2013年第03期【摘要】职高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思考要提高职高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高语文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

1.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大多数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当今专业课改革相距甚远。

在传统教学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教师,一时很难摒弃旧观念的痼疾,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

其次,缺少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职高生源质量差,部分学生甚至是“双差”,即: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差。

学生入学起点不高,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

进入职高后,多数学生片面认为,职高只要专业技能好,其它科目无所谓,于是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

另外,由于职高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的紧迫感较弱,缺少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特殊属性,即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

职高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

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浅谈语文学科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浅谈语文学科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浅谈语文学科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作者:张家贵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10期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张家贵【摘要】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语文能力是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本文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时代性与综合性等方面浅谈了语文在专业学科中的地位及其对学生的作用,肯定了其开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时代性语文在基础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在职业教育中却身份尴尬地存在着: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学校厌烦,社会厌无用!无可厚非,学校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而事实上,职业学校的生源竞争就是就业的竞争,谁的学校就业好,学生就业率高。

那么,这个学校就是家长理想的学校,学生也会趋之若鹜的赶来,这也就形成有的学校万人空巷,有的学校门可罗雀的局面,学校为了避免昙花一现,被人整合的命运,不得不狠抓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打造自己的专业精品。

加之本身语文无用论在社会的广泛传播,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导致了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学本是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在讲台上的自言自语。

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正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因此,中职语文课堂越来越沉闷,中职语文教学越来越形式,老师刚进课堂,就盼着出课堂,刚上课,就盼下课,教学成了一种敷衍,上课成了一种形式,难怪有的老师感叹:做语文老师难,做一名中职语文老师更难!于是乎,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质疑,语文学科是否需要开设引起了讨论和关注,甚至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对语文学科进行了调整与整合。

那就是减少周课时量,或与其它类学科合并,有的专业干脆就取消了这门学科。

难道语文学科真的成了其它专业学科的累赘,真是一无是处了吗?真的无需开设了?现在我就语文学科的地位及作用做一个简单分析,谈谈它是否有开设的必要性。

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学实践 , 教常新 , 常 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创新思 维 , 新 创 精神 。在上述好课标准中 ,趣 ” “ 是前提 ,实” “ 是基础 ,活 ” “ 是关
键 ,新 ” 重 点 。 “ 是
无法选用合适 的教材 , 老师教什么 , 怎么教 , 也没有一定之规, 加
20 0 8年 5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 西 轻 工 业
维普资讯
第 5期 ( 第 1 4期 ) 总 1
G A G IO R A FL H D SR U N X JU N LO I TI UTY G N
教 育研 究
优化 中职语文课 堂教学探析
蒙承 陆
的 兴 趣
语文教师除了要更新教学理念外 , 还要努力适应职业教育
发展的需要 , 继续学习 , 富知识 , 丰 提高 自身素养 。用个人魅力
1 目前 中职 语文 课堂 教学 现状 和问题
11 教 师 的教 学 观 念 陈 旧落 后 .
去激发学生学 习语文兴趣 。 这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的前提。语 文教师不仅要 具有一种崇高 的人 格魅 力 ,还必须 有渊 博的知 识, 高超的教学艺术 , 这才能 真正成 为学 生心 目中的“ 榜样 ” 和 “ 偶像” 语文教师必须广学博采 , 。 广泛学习天文史地 , 古今 中外 等多方 面的知识 , 博采各家之长 , 为我所用 , 形成 自己的教学风 格 。反之 , 知识面太窄 , 教学形式单调呆板 , 是无法 引发学生 的 学习兴趣 的。 如果教师 自己“ 内存 ” 不够 , 就不能把课上活 , 就不
学中 , 就只成了“ 教师讲学生 听 , 重知识轻能力 , 重传统轻探究 ,
重结论轻过程 , 重课本轻课外 ”教师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 的认 , 知规律 , 教师是注射器 , 学生是接收容器 , 使语文教学脱离 了中

职业中学教师教学观念应与时俱进

职业中学教师教学观念应与时俱进

教 师 要 积 极 引 导学 生 独 立 发 展 。 不必 强求 全 体 学 生 一 致 , 每 使
在 许 多 家长 与学 生 眼 中 。 业 中 学 的社 会 地 位 低 . 习 上 职 学 的 “ 生 ” 品 德 上 的 “ 生 ” 行 为 上 的 “ 生 ” 现 阶段 职 校 差 、 差 和 差 在 生 中 占了 相 当 大 的 比例 。 而 同 时 还存 在 这 样 一 种 现 象 , 些 然 一 从 职 业 中学 毕业 出来 的 . 校 期 间 调 皮 捣蛋 的学 生 , 在 工作 在 现
个 学 生 都 能学 有 所 得 , 现 自我 发 展 。师 生 教 学 间 的 平 等 民 实 主 , 学 生 的学 习 和个 性 发 展 创 造 了一 个 良 好 的 条 件 。在 师 为 生 关 系 中 . 师 是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 . 生 关 系 如 何 关 键 取 决 教 师 于教 师 。 因此 , 师 应 当 主 动 地 维 护 和 发 展 平 等 合 作 的 师 生 教 关 系 。对 传 统 教学 体 系 下 的 教 师 来 说 , 须 放 弃 陈 旧 的 教 学 必 观 念 . 弃 教 师 权 威 的思 想 。 时 俱 进 地 完 善 自身 的教 育 观 放 与 念, 做学 生 的知 心 朋 友 , 学 生 的个 性 得 到 充 分 、 由 、 康 的 使 自 健


二、 以正 确 的 教 育观 为 指 导 。 多方 面 促 进职 校 生 的 发展 1 强教 学 内容 的 丰 富 多样 性 . 力 培 育 学 生 的 实践 能 . 增 努

力和 创 新 精 神 。 古 希 腊 著名 生物 学 家 普 罗 塔 戈 说 :头 脑 不 是 一个 要 填 满 “ 的容 器 , 而是 一 个 需 要 燃 烧 的火 炬 。 ” 国教 育 家 布鲁 纳 从 认 美 知 结 构 主 义 观 点 出发 . 视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 别 是 直 观 思 维 重 特 能 力 和 探 究 发 现 能 力 的 培 养 。教 育 工 作 者 在 现 实 的学 校 教 育 中 . 以通 过 开 设 活 动 课 、 修 课 、 技 课 等 课 程 来 促 进 学 生 可 选 劳 个 性 发 展 。 活 动课 是 学 校 教 育 中不 可 缺 少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选 修 课 课 程 设 置 灵 活 多 样 , 容 更 新 周 期 较 短 . 利 于 因 材 内 有 施 教 , 善 学 生 的知 识 结 构 和智 能 结 构 , 展 个 性 特 长 , 高 改 发 提 整 体 素 质 。此外 , 考 试 具 有 教 育性 , 有 促 进 学 生个 性 发 展 因 具 的功 能 , 以还 可 从 调 整 考 试 的 导 向性 来 促 进学 生 的 个 性 发 所 展 。 可 以说 , 校 就 是 要 通 过 各 种 方 式 , 展 研 究 性 学 习 活 学 开 动 . 化学生实践能力 。 发学生创新 精神 , 强 启 培养 学 生 浓 厚 的 探 索 精 神 、 特 的求 异 思 维 、 常 规 的 想 象 , 而 促 进 学 生 个 独 非 从 性 的发 展 。 2更 多地 注重 职 业 学校 中 学 生人 文 素 质 的培 养 。 . 5综 合 治 理 , 谐 发 展 , 师德 建设 创 造 可持 续发 展 的 生 . 和 为

中职语文课程建设情况怎么写

中职语文课程建设情况怎么写

中职语文课程建设情况
简介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建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备良好语文素养的社会人才。

下面将介绍中职语文课程建设的情况。

教材选择
中职语文课程建设注重与时俱进,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选用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材。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现代文学作品、实用文本、职业相关资料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设置
中职语文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就业方向,合理安排各类语文课程。

常见的课程包括语言文字基础、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口语表达、文化传承等。

此外,还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了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讨论外,还引入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项目实践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中职语文课程的需求,学校加强了语文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通过专业培训、研修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中职语文教
育工作。

评价体系
为了科学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中职语文课程建设倡导综合评价体系。

除了常规的考试评价外,还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对中职语文课程建设情况的简要介绍,中职语文课程建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析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更应与时俱进
一、目前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重专轻文,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

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

很多学生进职校就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加之学生们清楚的知道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就业直接产生很大
的影响。

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全力学好专业,获一技之长就行了。

2.学法单一,影响着语文知识的积累。

职校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语文的视野仅停留在教材的狭小范围内,学生把语文学习等同于学习任务。

这样,语文的工具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

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了生活的多彩世界。

美国教育家华特·可乐涅斯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就是说语文的作用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上,它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

3.教法陈旧,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职校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大都是在中学时期接受的普通教育,在大学时期接受的是面向普通中学的师范教育,工作后接受的是继续教育,所以普教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职校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需求和语文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必然。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为目的,切实为职业教育服务。

在职业教育由规模型向质量型,由学历型向素质型发展的今天,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无疑是体现职业培养特色,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职业教育增强实效,纵深拓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职校语文课程要以“智能双向发展,说写两翼并举”为宗旨,在教学中培养并促使学生形成各自的职业技能。

二、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1.改变教学观念确立语文课程的实用性。

职校语文课程历来以讲读教学为中心,突出阅读能力,讲究以读代写。

其特点是按金字塔式结构纵向组合教学内容,讲读教学主线突出,知识结构层递分明,长于自我发展。

但其明显不足是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不强,智能发展主干不分明,训练实效性不突出,与职校培养目标相距甚远。

尽管近几年来,职校语文教改力度加大,逐步形成了语体、文体相融,听说读写并进、依序扣格、整体优化的教学格局,但讲读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未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说写教学的发展目标往往难以落实,实用性智能开发尚未真正确立。

在社会转轨变型、竞争益剧的新形势下,其人才培养的适应力已经或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

实现这一质的跨越的先决条件是转变观念,准确定标,确立课程的实用性,这显然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的职业性原则;教学的适应性原则;教材的简约性原则。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简约有效的认识迁移过程。

职校语文教学内容繁复,头绪错杂,课时偏紧,任务重大。

2.转变课堂设置,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语文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一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只有学好语文知识,掌握好母语,才便于其它学科的学习。

字词不识,理解能力较差,其它学科的学习无从谈起。

二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态度、习惯、创新能力、发展意识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课堂上才能流淌出和谐的音符。

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

许多教师作了大胆尝试:质疑讨论、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引入课件、走进自然、实地参观等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如举办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导读活动。

让学生创办自己的文学社团、报刊、电台、广播站、让学生当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的角色,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以此拓宽对语文的学习。

3.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是表达思维的有力工具。

思维之于表达,正象”
蚕食桑而吐丝,蜂采花而酿蜜,牛吃草而出奶,纾吸壤而出漆。

“(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在课堂上,教师的启发能使学生激情喷发,神思飞扬。

生动活泼地演说能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使他们突破思维的定势,拓展思维的空间,独辟蹊径,立意独到,运思灵敏,文思泉涌,提高表达的独创性和应变力。

要改变语文课的被动教学,把课堂从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是另一个关键,这是培养学生”说讲“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4.广泛阅读,提高语文的实用能力。

突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无视阅读积累的功能,而要从学生的实用功能出发,变传统的”你中有我“为现在的”我中有你“。

阅读之于写作,其直接目的不仅是积学储宝,启思益智,更重要的是借鉴引路,促进表达。

究其实质,在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四种阅读类型中,前三种阅读的能力与技巧,仅为基础,创造性阅读才是根本。

只有立足于表达创造的需求,加强阅读促写的指向性,才能真正改善阅读的品味,提高阅读的效能,臻至发展的佳境。

阅读与写作应在寻求深层融合的基础上,确立好主从关系,形成以写作表达为主干、以写联读、说写同步的新格局,使阅读借鉴从属于写作表达,为促进说写实用能力的综合发展,起好铺路搭桥的作用。

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职业教育无疑正处于一个投石问路的新时期。

这既有社会大气候的原因,
也有职业教育自身的原因。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多多学习教育理论,渗透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不拘泥于过去,善于把握时代的脉膊,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人。

同时,也为带动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