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完全版)

合集下载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软考大纲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软考大纲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软考大纲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软考大纲是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所涉及
的知识和技能的详细说明和要求,是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

该大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1.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等。

2.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关系等基本理论。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组成、功能、分类、特点等。

二、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1.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设计:需求分析、数据建模、数据设计等。

3.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备份与恢复等方面。

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1.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图形化工具和命令行工具的使用。

2.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分析、调优和优化等方面。

3.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和备份恢复管理等。

四、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发:
1.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发环境:数据库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应用开发框架等。

2.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发模式: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基于移
动设备的数据库应用等。

3.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发实现:数据访问、事务处理、数据存储等方面。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全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全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一、数据模型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Object Type)的集合。

这些对象和对象类型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

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数据类型、容和其它性质有关的对象;一类是与数据之间的联系有关的对象。

前者如网状模型中的数据项和记录,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和关系等。

后者如网状模型中的关系模型(set type)。

在数据库领域中,通常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进而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分类。

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的数据模型分别称作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相应地,数据库分别称作为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

(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各种对象类型的实例(或值)所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在数据库中,主要的操作有检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

数据模型定义了这些操作的定义、语法(即使用这些操作时所用的语言)。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而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指在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条件和依存条件,用以限制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的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2.概念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每个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表示成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人们首先必须将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转换为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然后将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转换为机器世界的数据模型。

也就是说,首先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成一种信息结构。

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和DBMS。

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计算机系统上某一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因此,概念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考试内容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考试内容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内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用户界面以操作数据库B. 管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C. 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D. 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答案:B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表的每一行称为:A. 字段B. 记录C. 关键字D. 属性答案:B下列哪项不是SQL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A. 数据定义语言(DDL)B. 数据控制语言(DCL)C. 数据查询语言(DQL)D. 数据描述语言(DDL,注意这里为错误选项)答案:D(注意:DDL是数据定义语言,正确但这里作为陷阱选项)数据库中的“外模式”主要描述的是:A. 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B. 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C. 数据库的存储过程D. 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用户视图)答案:D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引入二级映像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B. 简化数据库的维护工作C. 实现数据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D. 减少数据冗余答案:C下列哪种排序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2)?A. 快速排序B. 归并排序C. 堆排序D. 冒泡排序答案:D在数据库设计中,E-R图用于表示:A. 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B. 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C. 实体及其关系D.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流程答案:C关于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并发控制是为了保证多个用户同时操作数据库时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B. 锁是并发控制的一种常用机制C. 所有的数据库操作都需要加锁D. 乐观锁和悲观锁是两种常见的锁策略答案:C(注意:并非所有数据库操作都需要加锁,例如只读操作可能不需要锁)。

数据库复习资料详细版

数据库复习资料详细版

一、题型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设计题、操作题、命令题。

二、考核范围第1、2、3、4、5、11、12章第1章信息是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特征、运动形态以及不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多种属性的描述,通过抽象形成概念。

信息是关于事物以及事物间联系的知识。

信息一般分三类:事物的静态属性信息、动态属性信息、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信息。

表达信息的符号记录就是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

作为数据的符号在计算机中都转换成二进制符号“0”和“1”保存和处理。

数据处理指对数据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加工、查询和传输的过程。

为实现特定数据处理目标所需要的所有各种资源的总和称为数据处理系统。

一般情况下,主要指硬件设备、软件环境与开发工具、应用程序、数据集合、相关文档等数据库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可共享、相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DBMS、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员(DBA)和数据库用户构成。

核心是数据库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处理数据库的软件,数据库的所有工作,包括数据库的定义、数据的录入、查询、输出,及数据库的维护和安全保护,都通过DBMS 完成,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设计的定义: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设计构造最优的数据库结构,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有效地存储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采用的基本方法是结构化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开发过程看成一个生命周期,也称为生命周期法。

其核心思想是将开发设计过程分成若干个步骤,主要包括:系统需求调查与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施与测试、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形式化描述,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三种。

概念模型面向用户,使用用户易于理解的概念、符号、表达方式来描述事物及其联系,它与任何实际DBMS都没有关联;同时,概念模型又易于向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转化。

2022年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综合知识》真题及详解【完整版】

2022年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综合知识》真题及详解【完整版】

2022年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综合知识》真题及详解【完整版】单项选择题(共计75题,每题1分。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A.指令周期B.时钟周期C.总线周期D.CPU周期【答案】B【解析】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2.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3个子部件完成,并且每个子部件的时间均为Δt。

若采用常规标量单流水线处理机,连续执行20条指令,共需()。

A.20ΔtB.21ΔtC.22ΔtD.24Δt【答案】C【解析】(Δt+Δt+Δt)+(20-1)Δt=22Δt。

3.计算机系统中,I/O接口的功能有()。

①数据传输及缓存;②设备状态检测和反馈;③I/O操作的控制与定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I/O接口是主机与被控对象进行信息交换的纽带。

主机通过I/O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绝大部分I/O接口电路都是可编程的,即它们的工作方式可由程序进行控制。

基本功能包括:①进行端口地址译码设备选择。

②向CPU提供I/O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进行命令译码。

③进行定时和相应时序控制。

④对传送数据提供缓冲,以消除计算机与外设在“定时”或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

⑤提供计算机与外设间有关信息格式的相容性变换。

提供有关电气的适配。

⑥还可以中断方式实现CPU与外设之间信息的交换。

4.计算机中使用系统总线结构的目的是便于增减外设,同时()。

A.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数量B.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C.减少总的信息传输量D.提高信息传输的并行性【答案】A【解析】总线是在计算机中连接两个或多个功能部件的一组共享的信息传输线,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多个部件共享传输介质。

它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各个功能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通道,借助总线的连接,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可以传送地址、数据和各种控制信息。

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便于实现系统的积木化构造,便于增减外设,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数量。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中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中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中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客观选择题,75题,每题1分,共75分)1、题干:以下关于数据库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是:A. 数据库系统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数据B.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的结构化集合C.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软件组件D. 数据库系统只包含数据,不包含与之相关的应用程序2、题干:以下关于数据库范式(Normalizatio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第一范式(1NF)要求表中的所有字段都是原子性的B. 第二范式(2NF)要求满足第一范式,且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C. 第三范式(3NF)要求满足第二范式,且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D. 第四范式(4NF)要求满足第三范式,且消除所有传递依赖3、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下列不属于关系模型优点的是:A. 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易懂B. 数据独立性高C. 查询效率依赖于索引的使用D.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4、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下面哪一个不是实现完整性的措施?A. 定义主键约束B. 设置外键来维护表之间的关系C. 使用视图来隐藏敏感数据D. 检查约束条件5、题目: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A. 数据定义B. 数据操作C. 系统维护D. 网络通信6、题目:在数据库系统中,以下哪种数据模型被称为“半结构化数据模型”?A. 层次模型B. 网状模型C. 关系模型D. 对象模型7、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会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A. 需求分析B. 概念结构设计C. 逻辑结构设计D. 物理结构设计8、事务处理中,哪一项特性确保了即使系统崩溃或出现故障后也能恢复到一个一致的状态?A. 原子性B. 一致性C. 隔离性D. 持久性9、在数据库系统中,以下哪种数据模型主要用于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A. 层次模型B. 网状模型C. 关系模型D. 函数模型 10、在SQL语言中,用于创建新表的命令是?A. CREATE TABLEB. INSERT INTOC. SELECTD. UPDATE11、关于关系数据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数据结构化B. 数据独立性高C. 数据冗余小D. 操作不方便12、在SQL语言中,用来修改表结构的语句关键字是:A. CREATE TABLEB. ALTER TABLEC. UPDATE TABLED. MODIFY TABLE13、数据库系统中,索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4、在关系数据库中,哪些操作会导致事务的回滚?15、在关系数据库中,以下哪一项描述了“实体完整性”约束?A. 确保每个实体的主键字段都不为空B. 确保每个实体的每个字段都不为空C. 确保实体的主键字段唯一D. 确保实体的外键字段唯一16、在数据库设计中,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范式”?A. 一个数据库中所有数据项都符合一定的规范B. 数据库中表之间通过外键关联C. 数据库中每个表都只包含一个实体类型的数据D. 数据库中所有数据项都遵循相同的结构17、题目:在数据库设计中,ER图(实体-联系图)主要用于:A. 表示数据库中数据项的类型B. 描述数据库中数据项之间的关系C. 定义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结构D. 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约束18、题目:在SQL语言中,用于创建数据库的命令是:A. CREATE TABLEB. CREATE DATABASEC. INSERT INTOD. SELECT19、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A. 关系型模型B. 网状模型D. 层次模型 20、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是确保数据库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关键阶段?A. 需求分析B. 概念结构设计C. 逻辑结构设计D. 物理设计21、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以下哪种查询是SQL语言中定义的DML操作?A. SELECTB. INSERTC. UPDATED. ALL22、在数据库设计中,以下哪种范式是确保数据完整性、避免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的最基本要求?A. 第一范式(1NF)B. 第二范式(2NF)C. 第三范式(3NF)D. 第四范式(4NF)23、在数据库系统中,以下哪种数据模型主要用于描述数据间的关系?A. 层次模型B. 网状模型C. 关系模型24、在SQL语言中,用于查询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的命令是:A. INSERTB. UPDATEC. DELETED. SELECT25、在关系数据库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数据完整性约束的类型?A. 实体完整性B. 引用完整性C. 用户定义完整性D. 逻辑完整性26、以下哪个SQL语句可以实现查询名为“Employee”的表中,名为“Department”字段的值为“Sales”的记录?A.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Department=‘Sales’B.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Sales’C.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Department=‘Sales’ AND=‘Sales’D.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Department.ID=‘Sales’27、在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事务,事务具有哪些特性?28、简述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及其作用。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总结一、数据库基础概念。

1. 数据与数据库。

-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例如学生的姓名、年龄、成绩等都是数据。

- 数据库(Database,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它具有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等特点。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功能:数据定义(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如创建表、视图等)、数据操纵(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如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等)、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的初始建立、数据的转储和恢复等)。

- 常见的DBMS:Oracle(大型商业数据库,功能强大,适用于企业级应用)、MySQL(开源数据库,广泛应用于Web开发等多种场景)、SQL Server(微软的数据库产品,与Windows环境集成度高)等。

3. 数据库系统(DBS)-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构成。

二、数据模型。

1. 概念模型。

- 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 常用的概念模型是E - R模型(Entity - Relationship Model)。

- E - R模型的基本元素:实体(Entity,如学生、课程等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如学生的姓名是学生实体的一个属性)、联系(Relationship,实体之间的联系,如学生与课程之间存在选课联系)。

2. 逻辑模型。

-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根节点以外的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例如,一个公司的部门组织架构可以用层次模型表示。

- 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数据库工程师软考 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工程师软考 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工程师软考知识点总结一、数据库基础概念。

1. 数据模型。

- 概念数据模型:如E - R模型(实体 - 联系模型),包括实体、属性、联系的概念。

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可区别于其他对象的“事物”或“对象”;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联系反映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类型。

- 逻辑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以树形结构表示数据间的层次关系,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根节点以外的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节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 关系模型:以二维表(关系)的形式组织数据,表中的行称为元组,列称为属性。

关系模型具有数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目前主流的数据库模型。

2. 数据库系统结构。

- 三级模式结构。

-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包括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索引的组织和管理、数据压缩、加密等。

- 二级映像。

- 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了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如增加新的关系、改变关系的属性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 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软考中级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题库

软考中级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题库

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题库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题库数据库系统中的事务是指什么?请简要描述其特征和ACID属性。

答:事务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管理并发操作的基本单位。

事务具有以下特征: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所处的状态应该保持一致。

隔离性(Isolation):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应该相互隔离,互不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一旦提交,其结果应该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请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并说明各个层次的主要功能。

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为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到和访问的部分,它定义了用户对特定数据的逻辑表示和操作方式。

概念模式(Conceptual Schema):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表示,它描述了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关系。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设计的中间层,既隐藏了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又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简化的数据视图。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为物理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它描述了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索引结构等细节。

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是什么?请简述索引的作用和常用的索引类型。

答:索引是数据库中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它用于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索引的作用是通过创建一个特定的数据结构,在数据库中建立关键字与存储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常用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采用平衡树的结构,适用于范围查询和精确查找操作。

哈希索引:采用哈希表的结构,适用于精确查找操作,但不支持范围查询。

全文索引:用于对文本数据进行关键词搜索。

位图索引:适用于数据列的基数(不同值的个数)较小的情况。

请简述关系数据库中的三种范式,并说明其优缺点。

答:关系数据库中的三种范式分别是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知识精讲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知识精讲

2013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知识精讲一第一篇: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知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部分组成;软件由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组成。

运算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部件,主要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从主存中取出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主存中的位置,取出的指令经指令寄存器送往指令译码器,经过对指令的分析发出相应的控制和定时信息;1.控制器的组成部分为: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时序产生器;微信号发生器。

计算机硬件的典型结构:单总线、双总线(以cpu为中心、以存储器为中心)、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

2、二、八、十、十六进制间的转换方法。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通常采用除2取余法,小数部分乘2取整法。

例如,将30D转换成二进制数。

2| 30 …0 ----最右位2 15 (1)2 7 (1)2 3 (1)1 …1 ----最左位∴30D=11110B八、十六进制转二进制方法类似。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对于整数,从低位到高位将二进制数的每三位分为一组,若不够三位时,在高位左面添0,补足三位,然后将每三位二进制数用一位八进制数替换,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开始,自左向右每三位一组进行转换即可完成。

例如:将二进制数1101001转换成八进制数,则001 101 001B| | |1 5 1O1101001B = 151O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要将每位八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数替换,即可完成转换,例如,把八进制数(643.503)8,转换成二进制数,则(6 4 3 . 5 0 3)8| | | | | |(110 100 011 . 101 000 011)2(643.503)8=(110100011.101000011)2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由于2的4次方=16,所以依照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方法,将二进制数的每四位用一个十六进制数码来表示,整数部分以小数点为界点从右往左每四位一组转换,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开始自左向右每四位一组进行转换。

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资料

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资料

CPU功能:程序操作时间数据(CPU根本任务)CPU组成:运算器(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寄存器AC、数据缓冲寄存器DR、状态条件寄存器PSW)、控制器(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状态条件寄存器、时序产生器和微操作信号发生器)运算器中至少要有一个AC控制器: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中断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PC:PC自动增加一个值,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当程序转移时将地址送入PCIR:用于存放当前的指令ID:对现在的指令进行分析,确定指令类型、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和寻址方式PSW主要分为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运算器和控制器中的寄存器为专用寄存器海明校验码:2k-1≥n+k高速缓存位于CPU与主存之间,使用SRAM技术(主存一般使用DRAM技术),主存地址与cache地址之间的转换工作由硬件完成,cache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它的命中率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选择恰当的块容量,提高cache的容量和提高cache的相联度Cache和内存采用组相联方式映像主存地址=区号+组号+块号+块内地址号单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向量计算机(各处理器以异步形式执行同一条指令)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编程灵活性Mov R1,#45(将数值45传送到寄存器R1中)Mov R1,45H(将45H地址内数据传送到寄存器R1)总线:内部总线:芯片内总线和元件级总线系统总线:用于构成计算机各组成部分(CPU 内存和接口等)连接(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ISA 总线、EISA总线、PCI总线外总线:计算机与计算机外设的链接或通信RS-232C、SCSI总线、USB、IEEE-1394、IEEE-488总线信息安全基本要素: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审查性计算机安全等级4组7等级(A1、B3、B2、B1、C2、C1、D)计算机病毒特性:寄生性、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非法性计算机病毒类型:系统引导型病毒——boot型病毒文件外壳型病毒——攻击com、exe、sys文件混合型病毒——flip病毒、one half病毒(幽灵)计算机感染特洛伊木马后典型现象:有未知程序试图建立网络连接硬盘由5个盘面(8个记录面)构成,盘面有效记录的区域的外直径为30cm(后面计算乘以10换成mm),内直径10cm,记录位密度为250位/mm(此处单位是位,8位一个字节),磁道密度16道/mm,每磁道分16个扇区,一个扇区512字节硬盘的总磁道数=(30-10)*10*8*16/2=(外半径-内半径)*道密度*记录面数格式化容量=磁道数*512*16=每道扇区数*总磁道数*扇区字节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非格式化容量=磁道数*3.14*10*10*250/8=总磁道数*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字节换算成MB单位需要除以1024*1024以600转/分的硬盘为例,磁盘转一圈时间为60/600=0.1s,则硬盘平均等待时间=0.1s/2=50ms8位=1字节(Byte)1024*1字节=1KB1024*1KB=1MB磁盘阵列:Raid0:不具备容错能力,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单个单个硬盘的n分之一,但是数据传输率是n倍Raid1:采用镜像容错改善可靠性Raid2:采用海明码作错误检测Raid3:减少了用于检验的磁盘存储器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磁盘阵列的有效容量正数的原码不变,负数的原码符号位取1[+1]原=0 0000001 [-1]原=1 0000001正数的反码不变,负数的反码全部位数取反[+1]反=0 0000001 [-1]反=1 1111110正数的补码不变,负数的补码是反码的基础末尾加1[-1]补=1 1111111移码只要在补码的符号位取反即可[+1]移=1 0000001 [-1]移=0 1111111工业标准IEEE754,(-1)S2E(b0b1b2…bp-1)(-1)S为该浮点数的数符,E为指数单精度浮点数:数字长32 尾数长度23 符号位1 指数长度8双精度浮点数:数字长64 尾数长度52 符号位1 指数长度11176.0625转换为单精度浮点数176.0625=(10110000.0001)210110000.0001=1.01100000001*27保证b0为1,将b0去掉并拓展为单精度浮点数所规定的23位尾数01100000001000000000000指数为7,偏移量位127,所以127+7=134,指数的移码表示为10000110,最后得到的形式:0 10000110 01100000001000000000000IP地址:A类:0-127 B类:128-191 C类:192-223 D类:224-239例如:193.168.123.4/27 表示前27位为网络号以太网交换机根据数据链路层MAC地址进行帧交换帧中继网和ATM网是面向连接的通信网,交换机根据预先建立的虚电路标识进行交换,帧中继网虚电路号是DLCI,进行交换的协议数据单元为“帧”;ATM网的虚电路号为VPI和VCI,进行交换的协议数据单位为“信元”三层交换机: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其工作原理,概况为:一次路由,多次交换为了提高响应中断的速度,通常把所有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或者称为中断向量)汇集为中断向量表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嵌套,使用堆栈来保护断点和现场最有效系统可靠性计算:串联系统R=R1*R2…Rn并联系统R=1-(1-R1)(1-R2)…(1-Rn)两次故障之间系统能正常工作时间的平均值称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γ,γ为失效率系统失效率计算:串联系统γ=γ1+γ2假设并联系统中子系统γ均相同,则系统无故障时间为1/γ(1+1/2+1/3)存储器结构一般分为“寄存器-主存-外存”结构和“寄存器-缓存-主存-外存”结构分类:按照材料: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和光存储器按照工作方式: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按照访问方式:按地址访问存储器和按内容访问存储器(相联存储器)按寻址方式:随机存储器、顺序存储器(磁带)和直接存储器(磁盘)设备分类:数据组织分类:块设备(磁盘)和字符设备(交互式终端、打印机)资源分配:独占设备(用户终端、打印机)、共享设备(磁盘)和虚拟设备数据传输率:低速(键盘、鼠标、语音输入)、中速(行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高速(光盘机、磁盘机、磁带机)设备管理采用的相关缓冲技术:通道技术:分为字节多路通道、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DMA技术:数据在主存和I/O设备之间直接成块传送缓冲技术Spooling技术外设向DMA控制器(DMAC)提出DMA传送请求,DMAC向CPU提出请求,请求信号加在保持请求输入端HOLD上,CPU完成当前总线周期后做出响应,将有效保持响应信号HLDA输出加到DMAC上,同时将总线信号设为高阻,放弃对总线控制权(DMA传送期间,CPU不能使用总线)磁盘调度:先移臂调度,再旋转调度CA负责数字证书的审批、发放、归档、撤销等功能,CA颁发的数字证书拥有CA的数字签名,除了CA 本身,其他机构无法不被察觉的改动。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答案(1)A,(4)D,(5)D,(6)D,(7)D,(9)D,(10)C,(13)B,(17)B(18)A (20)B(21)A(25)D(26)D(27)A(30)C(31)A(33)C(36)C(37)D (38)B(39)C(41)D(43)D(44)C(46)C(47)B(48)D(51)C(52)C (62)B(63)C(64)A(66)C(67)A(68)B(69)D(70)A(71)A(72)C (73)B(74)D(75)B58 C 59 A 60 D 61 B 63 D 64 C 66 A 67 B 68 C 69 A 70 D 71 D 72 D 73 B 74 C 75 A1.(1)primary key(col1,col2) (2)primary key(col1) primary key(col2)(3)constraint c1 primary key(col1,col2)两个属性组合为码,标准SQL中一样采纳第一种形式。

constraint 在ORACLE中用得多,表示某种约束,在那个地点是主键约束,在标准SQL中一样不用。

2.(1)references 表名(列名) (2)references 表名考试时该用那一种. *用前一种,更明确指出了要引用的列。

3.一样的格式是:creat view 要创建的视图名称as select 查询子句[with check option]其中[]表示可选。

with check option表示在执行UPDATE、INSERTER、DELETE等操作时保证更新、插入或删除的行满足视图定义中查询子句中的条件表达式。

4.各本书上不同,是因为它们基于不同的数据库软件而编写的。

标准SQL看起来没有严格规定数据类型。

各数据库软件的数据类型一样都专门类似,比如int 只是integer前三个字母而已,一样情形下,阅卷老师都认识这些符号,因此不必过于担忧。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①基本定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要掌握一大堆跟数据库有关的知识呢。

数据库简单说就是一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就像一个超级大仓库,大得能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妥善保存起来。

比如说你手机里联系人的信息,购物APP 里你买的东西的记录,这些数据都放在数据库里。

②重要程度:在信息技术领域地位相当高啊。

要是没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那很多软件、网站的数据就会乱成一锅粥。

就像一个没有管理员的大图书馆,你想找本书都难。

他们负责让数据存得稳稳当当的,还能快速被使用。

③前置知识:得有点计算机基础知道,像数据结构这种知识很有用,因为数据库里的数据也是有结构存储的。

还得懂点操作系统的基础,就好像你得知道仓库盖在什么地基(操作系统)上一样。

④应用价值:实际生活里哪哪都有应用。

像银行存储用户的账户信息、余额等就得靠数据库。

电商平台管理海量商品和订单也是依赖数据库。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数据库这个大体系里,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可是核心内容,就像大树的树干,其他知识分支都是从这上面衍生出来的。

②关联知识:和数据挖掘关联密切,毕竟挖掘数据也是从数据库里找东西。

还有数据库管理工具,那就是工程师手里的小铲子小锄头。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起来可能有点费劲的是数据库的优化。

就像整理一个超级大的仓库,要放的东西多又要找东西快,实在不容易。

关键点呢是要理解数据的存储结构和索引机制,这就好比仓库里货物的摆放规则和导航图。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那是重点考查。

会通过选择题考查基础概念,还会用应用题让你设计数据库之类的。

比如给个业务场景,问你怎么建立合理的数据库结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数据库的概念可复杂可简单。

核心就是数据的集合以及对这些数据管理的软件。

就好比装满各种文具的文具盒和管理文具怎么放怎么取的那个人。

②特征分析:有结构化的特点,就像按照类别摆放的货物。

还有共享性,可以很多人同时用数据库里的数据,就像很多人能从图书馆借书看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数制运算
29. 码制
a) 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反码为原码按位取反(符号位不变)。
b) 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反码末位加1(即除去符号位按位取反末位加1)。
c) 移码(增码):将补码的符号位求反。
d) [X + Y ]补= [X]补+ [Y ]补
e) [X - Y ]补= [X]补- [Y ]补
a) 平均无故障时间(MATBF=1/λ);
b) 计算机正常工作的概率(可用/靠性)A= (MTRF平均修复时间)。
c) 失效率: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元件数与元件总数的比例,用λ表示。可靠性和是效率的关系是:R(t)=e-λt。
19. 计算机可靠模型:
a) 串联系统:可靠性等于R=R1R2…RN;失效率λ=λ1+λ2+…+λN
b) 并联系统:可靠性等于R=1-(1-R1)(1-R2)…(1-RN);失效率
c) m模冗余系统:可靠性
20. 对称加密技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a) DES(数据加密标准算法):采用替换和移位方法加密,用56位进行对64位数据加密(也就是说只有56是有效的),每次加密对64位数据进行16次的编码,密钥长度为64位。它加密速度快,密钥容易产生。由于DES的密钥较短,不能抵抗对密钥的穷举搜索攻击。
b) RC-5算法。
c) IDEA算法:明文和密文的长度都为64位,密钥为128位。
21. 非对称加密技术:运用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
a) RSA算法:RAS技术是指可靠性(R)、可用性(A)、可维性(S)
b) 信息摘要是一个单向散列函数,经过散列函数得到一个固定的散列值,常用的信息摘要算法有MD5、SHA算法,散列值分别为128和160位。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知识 2
第二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5
第三章 操作系统知识 6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7
第五章 网络基础知识 7
第六章 多媒体基础知识 7
第七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8
第八章 关系数据库 12
第九章 SQL语言 16
第十章 系统开发与运行 22
第十一章 数据库设计 23
d) 平衡二叉树:或者是空树,或者是满足:树中任一节点左右子树的深度相差不超过1。结点的平衡度:其右子树的深度减去左子树的深度(因此平衡度只能为1,0,-1)。
15. 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出度数之和等于入度数之和。
16. 在图中,边数等于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的一半.
17. 在有向图中顶点为n的边数等于 ,无向图中边数等于 。
a) 系统引导型病毒————BOOT型病毒
b) 文件外壳型病毒————攻击文件
c) 混合型病毒————Flip病毒、One Half病毒(幽灵)
d) 目录型病毒————改变目录项不敢变相关文件
e) 宏病毒————用宏的word或是excel文件
18. 计算机可靠性:
7. 子串包含在它的主串中的位置是子串的第一个字符首次出现的位置。
8. 关义表
9. 二叉树的性质:
a) 二叉树第i层上的结点数目最多为2i-1(i≥1)。
b) 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k≥1)。
c) 在任意一颗二叉树中,若终端结点的个数为n0,度为2的节点数为n2,则n0=n2+1。
第十二章 数据库运行与管理 27
第十三章 网络与数据库 27
第十四章 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28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知识
1. 计算机软件=程序+数据+相关文档。
2. 操作数包含在指令中是立即寻址,操作数的地址包含在指令中是直接寻址。
3. 计算机硬件的典型结构: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9. 存储器的分类:
a) 按存储器的位置:内存(主存)和外存(辅存)。
b) 按存储器的材料: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静态和动态)和光存储器。
c) 按工作方式: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PROM/EPROM/EEPROM/闪存)
d) 按访问方式:按地址访问的存储器和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相连存储器)。
c) 数字签名:用私钥进行加密用公钥解密。
d) 数字时间戳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服务项目之一,能提供电子文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的安全保护。它是在数据加密上加上了时间,有摘要、文件的日期和时间及数据签名组成。
22. 信息传输加密:
a) 链路加密:对传输途径进行加密;
b) 节点加密:
c) 端到端加密:
f) [ - Y ]补= - [Y ]补
30. 校验码:
a) 循环校验码(CRC):
i. 模二除法:指在除法运算的过程中不计其进位的除法。
b) 海明校验码:
i. 根据信息位数,确定校验位数,2r≥k+r+1。k为信息位数,r为校验位数,求出满足不等式的最小r即为校验位数。
第二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d)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向下取整)。
10. 树与二叉树的转换:左孩子不变,其兄弟结点变为左孩子的右孩子;或是将树置保留左孩子结点,其它全删去,然后将各层的兄弟结点连起来。如:
11. 树的前序遍历与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一样;树的后序与二叉树的中序遍历一样。
12. 散列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如此建立的表为散列表,散列表是可以动态创建的。
23. SSL安全协议:主要应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安全系数。提供的服务有:
a) 用户和服务器的合法性认证。
b) 加
24. DES与RAS的比较:
25. 计算机故障诊断技术
a) 计算机的故障:
i. 永久性故障
ii. 间隙性故障
5. 指令执行的过程:
a) 取指令:控制器首先按程序计数器所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
b) 指令译码:将指令的操作码部分送入指令译码器中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指令的功能发出控制命令。
c) 按指令操作码执行。
d) 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6. CPU的基本功能:
a) 程序控制
b) 操作控制
iii. 瞬时性故障
26. 内存容量=末地址-首地址+1。
27. 存储相关计算问题:
a) 计算磁道数:磁道数 = (外半径-内半径)×道密度×记录面数。注:硬盘的第一面和最后一面是保护用的要减掉,即有n个双面的盘片记录面数为n×2-2。
b) 非格式化磁盘容量:容量=位密度×π×最内圈直径×总磁道数。注:每道位密度是不通的,但是容量是相同的,其中0道是最外面的磁道位密度最小。
e) 按寻址方式:随机存储器(RAM)、顺序存储器(ASM)—磁带、直接存储器(DAM)—磁盘就是直接存储器。
10. 输入/输出:直接程序控制、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11. 流水线技术
a) 吞吐率和建立时间是流水线技术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流水线处理机流出的结果数;流水线开始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建立时间)才能到达最大的吞吐率。若m个子过程所用的时间都是t0则建立时间是 m*t0,否则t0取子过程中的最长时间。那么n条指令执行完成需要的时间为第一条完全执行的时间加上后n-1条所用的时间(n-1)*m*t0。
1. 数据结构指数据元素的组织形式。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a) 特点是物理位置上的邻接关系来表示结点的逻辑关系,具有可以随机存取表中的任一结点的,但插入删除不方便。
b) 查找表中第i个元素 LOC(ai) = LOC(a1)+(i-1)*L
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a) 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放线性表的数据元素,链表中的结点的逻辑次序和物理次序不一定相同。
18. C语言中,struct中各成员都占有自己的内存空间,总长度为所有成员的长度之和,而union中的长度等于最长的成员的长度。
第三章 操作系统知识
1. 操作系统的类型:
13. 二分查找(折半查找):要求关键字必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并且必须按关键字的大小有序排序。
14. 查找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动态查找表:或者为空树或者满足:
a) 查找树的左右子树各是一颗查找树。
b) 若查找树的左子树非空,则其左子树上各节点的值均小于根结点的值。
c) 若查找树的右子树非空,则其右子树上各节点的值均大于根结点的值。
12. 虚拟存储器:
a) 页式:页表硬件少,查表速度快,主存零头少;分页无逻辑性,不利于存储保护。
b) 段式:
c) 段页式:地址变换速度比较慢。
13. 只有20%的指令经常应用频率达80%→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简化了CPU的控制器,提高了处理速度,特点有:
14. 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
c) 格式化磁盘容量: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
d) (格式化)平均数据传输率:传输率=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盘片转速。
e)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其中:寻道时间是指磁头移动所需的时间;等待时间为等待读写的扇区转到磁头下方所需的时间。
f) (非格式化)平均数据传输率:传输率=最内直径×π(3.14)×位密度×盘片转速。注:一般采用非格式化。
15. 计算机安全等级(技术安全性、管理安全性、政策法律安全性):分为四组七个等级。
组 安全级别
1 A1
2 B3
B2
B1
3 C2
C1
4 D(最低级)
16.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