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经验总结、创新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经验总结
一、多措并举,真抓实干,2010年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大校企合作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年初纳入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列入部门目标考核。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经过一系列会议和活动,使全体教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为校企合作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各系部、中心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与建设,了解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人才需求,探索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老师们纷纷走进企业,丰富自己的教师实践经历,提高自己的应用技能。
(二)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成功实现校企合作二级管理。学院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条例(暂行)》,建立了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完善了领导机构,逐步形成了计划、筹划、实施、反馈、总结等一系列科学流程。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各系建立了系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功实现了校企合作二级管理。校企合作二级管理体制增强了系部、中心的办学活力,拓宽了办学空间,学院的总体办学实
力得到提高,管理效能得以增强。
(三)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成熟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基本模式。学院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各专业实施了“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践+就业”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双方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定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最终由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就业。2010年,07级2721名毕业生全部就业,就业率100%,2008级有2589人参加顶岗实习。
二是健全的基地培养模式。学院按照“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程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恪守“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我院先后与博士力士乐公司、四川烟草工业公司、莫仕连接器公司共建了培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同时,学院建设了“技术先进、环境一流,规模与多样性结合,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学院依托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本年度,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6个,初步实现了企业生产、科研与学院教学、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进我院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培养和提供出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是促进就业的订单培养模式。学院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2010年,我们开设了莫仕定单班、富士康定单班、龙湖地产定单班等十多个定单班。
四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工学结合模式。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施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我院与怡得乐(成都)公司、迪维公司、宏全厂等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同,将企业作为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合作,企业成为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为实习学生提供产品、设备、教师支持、奖学金、市场等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五是发挥资源优势的校企共融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发挥企业和学院教育资源一体化的优势,培养适应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并将合作延伸到
共同开展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以及学院教学项目研究等领域。
六是校政企兼顾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模式。除了与各类企业的合作外,我院先后与双流县、成都经开区管委会、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签订了校政合作协议,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与四川大学等学校开展实习、鉴定等校校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四)取得三大成果
一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企合作对促进学生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年,在巩固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新增加校企合作单位40余个。在圆满完成07、08级学生就业推荐的基础上,选送了1376名学生赴富士康和仁宝集团进行教学实习,为成都市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工作、重大产业项目人才招募培训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在广度、深度上谋求新发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决定学院办学的高度。我们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在广度、深度上谋求新发展。今年,学院所有专业都有对应的合作企业,目前有11家重点合作企业对口我们的优势专业,大幅度提升了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学院与世界前100强公司德国博世集团合作,共建博世力士乐产品设备展厅,并建成了培训基地;在与莫
仕合作9年之后,学院正在与其商议共建精密模具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学院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快车道。通过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实用技能人才,改善和密切了学院与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院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校企合作锻炼了大批的师资,特别是一体化教师队伍,为学院发展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五)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校企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以学校为依托,成立联合攻关组,通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在基础理论、技能和工艺研究上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今年5月,由我院和广东三向联合研发的“SX-815F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设备”获第八届全国技工院校技术开发优秀成果一等奖,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该设备申请专利获得成功,这是学院获得的首项国家专利,既提升了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也为企业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二是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专业实验室,搭建了教学科研新平台。我院与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共建了测量技术应用中心,与博世力士乐公司共建了专业实验室,搭建了教学科研新平台。
三是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拓展学生国外研修和就业渠道。我院与日本青木汽车研究所合作,成功推荐07级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