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电子版本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 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一、公安基础知识1.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行政机关。
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包括: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维护边境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消防安全等。
2. 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是为了保障公安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
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包括:公安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局、地、州、市县公安局。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班子、部门设置、技术设备、工作流程、人员管理等。
3. 公安机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公安机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是为了保障公安工作依法办案,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以及司法公正。
公安机关法律制度包括:宪法、刑法、刑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法、公安机关条例等。
公安机关的法律适用包括:立案调查、侦查取证、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
4. 公安机关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公安机关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是为了保障公安机关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公安机关监督机制包括: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监察、社会监督等。
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包括:党委领导、工作要求、考核评价、保密管理、纪检监察等。
5. 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是为了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效果。
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人口信息、车辆信息、指纹信息、DNA信息、警务信息、互联网安全等。
公安机关的科技创新包括:智能化辅助、科技装备、科技研发、技战术创新、新技术应用等。
二、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1. 刑事侦查和证据审查刑事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委托或者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调查和侦查工作。
证据审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对掌握到的证据进行的审查、鉴定、保管和运用。
2. 社会治安维护和预防社会治安维护是指公安机关通过打击犯罪活动、维护公共秩序等手段,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七、人民警察法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㈠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
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㈢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㈠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拥护宪法;3.身体健康;4.高中以上文化;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
㈡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㈠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是人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⑴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最基本的职责。
⑵警察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㈡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5.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2.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对党忠诚:是公安工作的灵魂,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
服务人民: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执法部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利益。
其主要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犯罪活动;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管理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等方面。
其特点包括:强制性:公安工作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如拘留、逮捕等,以保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危险性:公安工作需要面对各种危险和复杂的情况,如犯罪行为、自然灾害等。
服务性:公安工作需要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如处理群众报警、求助等。
复杂性:公安工作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
公安工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注重群众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工作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安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保持公正廉洁的形象。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纪;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得玩忽职守;要接受监督和考核,不得违反纪律规定。
要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做到文明礼貌、规范用语、热情服务。
《氓》是一首古代民间歌谣,是一首爱情叙事诗。
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民间创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特色,不仅以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感受来叙事抒情,而且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直言陈述、重章叠句、比兴等。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是专门从事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国家机关。
•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公安机关的组成:分为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等不同级别的组织。
•公安机关的职能:依法行使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职权。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侦查制度•侦查活动的法律基础:侦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程序、依法保护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侦查活动的程序:侦查活动包括立案侦查、案件侦查、监督指导等程序。
四、公安机关的执法权•执法权的来源:执法权是公安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授权。
•执法方式:包括询问、传唤、检查、搜查等手段,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五、公安机关的协助职责•公安机关的协助职责:协助其他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任务,参与应急救援,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
•协助其他机关的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执法等方式。
六、公安机关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公安机关负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落实:通过开展警务宣传教育、巡逻防范等方式落实社会责任。
七、公安机关的建设方向•建设方向: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是公安机关的建设方向。
•建设重点:提高侦查水平、加强警务规范、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是建设的重点。
八、公安机关的人员素质•人员素质: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原则、执行纪律,具备执法能力和道德品质。
九、公安机关的改革与发展•改革与发展:公安机关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改革,提高能力,推动公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公安机关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公安机关积极参与国际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全球安全稳定。
以上为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深入了解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结构以及重要职责等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精编版)
公安基础知识(精编版)公安基础知识(精编版)公安是国家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
广大公安干警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公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公安职责、刑事侦查、治安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公安工作的基本知识。
一、公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公安基础知识是公安干警必备的基本素养。
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公安干警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做好各项工作。
公安基础知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内容,以及公安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技能。
只有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运用,干警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法律法规问题和安全事件。
二、公安职责公安职责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赋予的任务和职能。
公安机关主要职责包括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维护交通秩序、治理社会安全隐患等。
其中,维护社会治安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涉及到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解、治安案件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打击犯罪是公安工作的核心职能,公安干警通过刑事侦查、破案等手段,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公安机关还负责保护重要场所和要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刑事侦查刑事侦查是公安机关追查刑事犯罪的过程和手段。
刑事侦查的目的是找出犯罪嫌疑人,收集证据,还原案发真相,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刑事侦查包括刑事侦查的程序、调查技巧、取证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公安干警需要掌握刑事侦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高效、准确地开展侦查工作。
四、治安管理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
治安管理包括对重点场所和要区域的巡逻防控、矛盾纠纷的调解化解、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公安干警需要了解治安管理的基本法规和操作技能,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治安管理工作。
五、其他相关知识公安基础知识还包括法律法规常识、道德伦理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公安干警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复杂情况下的问题,提高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公安科目知识点总结
公安科目知识点总结一、警务基础知识1.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基础知识包括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责、组织结构、工作职责等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公安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主要由公安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地级市公安局等组成。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包括党组织和政府机构两个方面,党的领导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制度,公安机关工作分为线捕线管两条主线,包括公安机关的司法警务、治安警务、交通管理、消防救援、边防和公安辅助部门。
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包括侦查、巡逻防范、指挥协调、行政管理、信息管理等。
2. 公安纪律公安机关的纪律是公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公安纪律包括工作纪律、作风纪律、生活纪律和廉洁纪律。
公安人员必须遵守公安机关的有关规章制度,在工作、生活和社交等方面严格遵守纪律,做到严格自律,严肃工作作风,廉洁奉公,具有高度的政治纪律性、组织纪律性、工作纪律性和廉洁纪律性,坚决杜绝违反党纪国法和公安机关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
3. 公安执法公安执法是公安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依法履行警务职责的一种行为。
公安执法的原则包括公正、公平、公开、依法、文明。
公安机关的执法权一般包括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清理刑事登记通缉等工作,同时还应当在依法行使公安职权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实行法制监督,依法行使执法权。
4. 公安安全保卫知识公安安全保卫知识包括实地侦查、案件侦破、社会面治安、安全防范、出警处警等基本知识。
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工作,发掘案件线索,追踪犯罪嫌疑人,切实破案和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
同时,公安机关也要做好社会面治安,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治安。
在出警处警工作中,要有一定的危机处置能力和技能,做到迅速、果断、专业、安全。
5. 防控安全知识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包括防盗防抢、防火、防灾、防骗等。
公安机关要加强基层防控工作,充分利用警民合作机制,社区警务,破解刑侦难案,在整个社会创建出安全的环境。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 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精)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重要含义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9、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拘留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一、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专门机关,其主要职能包括: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维护国家安全、保卫重点目标、维护交通秩序、防范灾害、侦查破案和协助司法工作等。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1. 中央公安机关:由公安部和其内设机构组成,负责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 地方公安机关:按照地方分级管理和实际情况,分为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公安机关。
三、刑事警察的职责和权力刑事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打击犯罪和刑事侦查工作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开展刑事侦查工作,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
3. 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如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
4. 提请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决定不起诉,并协助审判机关进行审判工作。
四、治安警察的职责和权力治安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组织实施治安防控措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 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及时制止和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4. 监督和管理治安管理区域,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五、交通警察的职责和权力交通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交通秩序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组织实施交通管理措施,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2. 指挥和疏导道路交通,维护交通秩序。
3. 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4. 协助处理交通事故,保障伤者救治和现场处置工作。
六、社区警务的职责和任务社区警务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社区安全和治安的警种,其职责和任务包括:1. 建立健全社区警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安全咨询和服务。
2. 开展社区巡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4. 组织社区治安防控工作,配合其他警种打击违法犯罪。
公安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考点汇总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1、警察的含义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2、警察的起源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3、警察的发展(1)萌芽期的警察在警察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2)古代警察的特点: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b、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极不严格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3)近代警察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1)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的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古代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2)近代警察从中央在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的职权。
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门的组织(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
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
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1)建国后17年的人民公安机关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罗瑞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
10月15日召开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从1949年到1966年,共召开了14次全国公安会议17年间的辉煌成就:a、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的公安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安任务b、清除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先后开展了禁烟、禁毒、封闭妓院、改造妓女、收容改造乞丐、取缔反动会道门和打击封建把头等活动)c、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整个运动从1950年10月开始,到1953年6月结束)d、改造大量战争罪犯(公安机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把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伪满战犯、伪蒙疆战犯改造过来,取得了巨大成功。
《公安基础知识》大纲的要点含内容
警察的含义。
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政⼒量。
警察的产⽣的条件。
第⼀,⽣产⼒的发展、私有制的产⽣,是警察产⽣的经济条件。
第⼆,阶级⽭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的政治条件。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点区别:第⼀,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的专政⼯具之⼀,⾏使专门职权。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警察的本质。
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的、强制的、特殊的⼿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政⼒量。
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鲜明的阶级性。
第⼆,⼿段的多样性。
第三,任务的⼴泛性。
警察的基本职能。
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是⼈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民民主专政⼯具这⼀根本属性的要求。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敌对分⼦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进⾏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全意为⼈民服务。
公安机关是⼈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具,是国家治安⾏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民的重要职责。
⼈民是国家的主⼈,国家的⼀切权利属于⼈民。
公安机关是⼈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民赋予的,它执⾏⼈民的意志,维护⼈民的利益。
因此,全⼼全意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定的⽬标所进⾏的⼯作内容。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安全和⼈⾝⾃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合法财产;五、预防、制⽌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基础知识(精编版)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问题一: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1)警察,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节性内容:(1)警察的最初含义是,(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
(2)警察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论其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
2、警察的起源(1)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也就是说,第一,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第二,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第二,阶级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第三,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第四,社会条件&直接原因——维护统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细节性内容:(1)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
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所有,所以,人们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也就没有必要设置保护财物的警察;在政治上,氏族领袖实行的是选举制或禅让制,他们是在同自然斗争中享有威信的人们中形成的,所以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2)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有了国家,同时也就有了警察。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问题二:警察的发展1、阶段与分类(1)由于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所以,它的发展也必然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2)警察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时期的警察、古代警察和近代警察)。
细节性内容:(1)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氏族武装力量被用来干预本族内部关系的功能逐渐增强),就标志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法律的概念和特点:法律是国家权力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行为的总和,具有普遍性、约束性和强制性。
2.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等。
3.法律的层级:宪法最高,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决定、命令等。
4.法律的解释和适用: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宽严相济、适用公正。
第二章:警务知识1.公安机关的概念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控制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犯罪与侦查: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的分类,侦查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3.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目的和原则,行政处罚的主体和方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和关系。
4.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内部管理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纪律管理和考核评价。
5.治安防范:基本概念和要求,社会治安形势的判断和分析,治安防范的目标和方法。
第三章:安全防范常识1.个人安全防范: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基本要点,出行安全注意事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
2.安全防范技巧:防范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员进出管理,安全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第四章:刑事法律知识1.罪名与刑事责任:犯罪构成要件,主观故意与责任能力,犯罪与非犯罪行为的区别。
2.刑法的层级和主要犯罪:刑法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主要犯罪包括财产犯罪、危害人身犯罪、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等。
3.犯罪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共犯与从犯的区别,故意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累犯与再犯的区别。
第五章:治安管理法律知识1.公安行政管理: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职权和行政强制措施,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
2.治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普通公民、社会组织和管理部门的治安管理职责,对治安违法行为的处置和管理。
第六章:交通法律知识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法等的基本内容,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意义和规定。
公安基础知识最新整理大全
公安基础知识最新整理大全一、概述公安基础知识是指公安机关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公安管理、犯罪侦查、安全防范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掌握公安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公安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
本文将对公安基础知识进行最新的整理,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二、法律法规1.刑法刑法是公安基础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社会上所属各类犯罪的性质、刑罚的种类和适用等。
公安人员需要掌握刑法的基本知识,包括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与适用等方面内容。
2.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公安机关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法律法规,它规定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种类和适用标准。
公安人员需要熟悉治安管理处罚法,清楚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
3.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等程序,对于公安人员参与侦办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熟悉刑事诉讼法可以提高公安人员对案件的处理能力。
三、公安管理1.公安机关组织体制公安机关具有辖区内的治安管理和保卫公共安全的职责,需要掌握公安机关的组织体制和职责划分,以便充分发挥公安工作的效能。
2.人民警察的角色和权力人民警察是公安工作的执行者,需要了解人民警察的角色和权力,坚守法律底线,执行公安工作的各项任务。
四、犯罪侦查1.刑事侦查基本原则刑事侦查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有效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屈从性原则等。
合理运用这些原则可以提高犯罪侦查的效果。
2.犯罪侦查的技巧与方法犯罪侦查技巧与方法是公安基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犯罪现场勘验、嫌疑人讯问、证据收集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对破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安全防范1.社会治安防范社会治安防范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掌握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水平。
2.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公安工作中的重要领域。
公安人员需要了解网络攻击的方式和防范措施,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
公安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高频考点★★)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1、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直接的。
2、坚持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途径: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④决策领导(地方党委对公安工作事关重大的问题有权作出决策。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高频考点★★)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1、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3、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4、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高频考点★)1、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2、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公安机关为主导。
3、“三懂四会”的群众工作方法(1)三懂: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
(2)四会: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4、公安机关坚持基本方针的途径(1)搭建警民沟通渠道:走访群众、警民恳谈、群众接待日、警民联系箱、警民联系卡、公安网站、社区QQ群、民警微博、电话回访等。
(2)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在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退出、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3)动员组织人民群众:重点培育治保会、治安巡防队、护(村)厂队等群众性治安队伍,壮大治安志愿者队伍,积极吸纳群众参与社区治安防控。
(4)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定期通报治安信息,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加强重点区域治安巡逻,整顿治理治安复杂区域。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高频考点★)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1、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严肃,就是执法必严;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归纳公安是国家的治安管理机关,其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掌握公安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公安基础知识的重点总结归纳。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限1.保卫国家安全:公安机关负责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
2.维护社会治安:公安机关负责打击和防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秩序。
3.执行治安管理职责: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社会的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负责侦破刑事案件、打击犯罪活动,并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5.辅助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负责为司法机关提供犯罪证据,执行判决和裁决。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1.公安部:公安部是中央政府的公安机关,负责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省级公安机关:省级公安机关是分、省、自治区政府的直属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3.地级市公安机关:地级市公安机关是地级市政府的组成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4.县级公安机关:县级公安机关是县级政府的组成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5.乡镇派出所:乡镇派出所是乡镇政府的组成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三、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1.打击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负责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侦破刑事案件,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2.维护社会治安: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社会的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
3.组织安全防范: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恐怖袭击和突发事件。
4.交通管理:公安机关负责管理道路交通,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公民的安全和便利。
5.户籍管理:公安机关负责管理居民的户籍登记、证件发放和变更,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公安机关的执法职责1.依法行政:公安机关要依法履行行政职权,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2.刑事侦查:公安机关负责侦破刑事案件,收集犯罪证据,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3.警务辅助:公安机关负责为司法机关提供犯罪证据和技术支持,执行判决和裁决。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七、人民警察法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㈠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
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㈢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㈠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拥护宪法;3.身体健康;4.高中以上文化;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
㈡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㈠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是人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⑴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最基本的职责。
⑵警察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㈡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5.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2.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人民警察法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㈠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与执法监督的法律。
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㈢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与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㈠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拥护宪法;3、身体健康;4、高中以上文化;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与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
㈡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㈠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就是人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⑴预防、制止与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就是最基本的职责。
⑵警察行政管理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就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㈡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预防、制止与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与合法财产;5、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与职务序列: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2、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㈡社会保障:指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对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所给予的支持与协助。
①公民、组织有义务支持与协助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②拒绝或阻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与警械受法律保护。
㈢物质保障:指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中,国家保证对警察物质方面的保障。
包括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装备保障、科技成果运用保障。
㈣生活保障:指工资、福利、抚恤与优待保障。
六、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㈠人民警察法律责任的概念:指警察机关及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违法法律法规构成侵权,或警察在执法行为时,由于违法而其行为最终构成犯罪时,依法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㈡人民警察法律责任的种类:1、行政责任:对警察给予的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刑事责任: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予以行政处分。
3、降低或取消警衔:对于受行政处分的警察,按照规定可以降低或取消警衔。
4、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对违反纪律的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5.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依法予以赔偿。
其她:①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可以在一定的区域与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 必要时可实行交通管制。
②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与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立即予以拘留。
③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必须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
④人民警察的因公致残等同于现役军人的因公致残。
第二部分警察专业知识一、我国的政法机关一、我国政法机关概述:㈠我国政法机关的构成:由党委政法员会、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其领导的监狱、劳动教养机关、律师组织、公证机关,以及国家安全机关组成。
㈡各政法机关的性质与基本任务:1、人民法院:⑴法院的性质:就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⑵法院的基本任务:审判各种诉讼案件,惩治犯罪,保障人权,解决民事纠纷,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制度与利益,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审判活动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宪法与法律。
法院审判的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
2、人民检察院:⑴检察院的性质:就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⑵检察院的基本任务:①追诉危害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刑事犯罪分子,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国家统一制度,保障公共安全与维护社会秩序。
②追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分子,保护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合法的财产关系,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
③追诉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活动,维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④通过检察活动,进行法律宣传。
3、公安机关:⑴公安机关的性质:就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与刑事司法力量。
在国家政权中,军队与警察就是最主要的支柱。
周恩来曾说:“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⑵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①维护国家安全;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与社会稳定;③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与人身自由;④保护公共财产与个人合法财产;⑤预防、制止与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监狱:⑴监狱的性质:就是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国家刑法执行机关。
⑵监狱的基本任务:对罪犯执行刑罚,惩罚与改造罪犯,预防与减少犯罪。
5、劳动教养机关:⑴劳动教养机关的性质:就是国家为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劳动教养法律、法规,收容、管理与教育挽救劳动教养人员、完成劳动教养工作任务而依法设置的国家行政执法机关。
⑵劳动教养机关的基本任务:①依法准确使用劳动教养。
②依法准确、及时地收容劳动教养人员。
③对劳动教养人员依法实行严格、文明、科学管理。
④认真做好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
⑤积极开展劳动习艺与矫治。
国家安全机关: 就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反间谍工作与其她有关国家安全工作。
开展隐蔽战线斗争,保卫、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维护政治稳定,保障国家安全。
㈢我国执法机关的组织管理:从纵向瞧:我国政法机关的组织分为两级:中央政府机关与地方政法机关,地方政法机关又分为省、市、县三级。
1.从横向瞧:我国政法机关组织系统包括党委政法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除法院、检察院外,其她机关实行条块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
㈣各政法机关的组织体系与机构设置:1、人民法院:上下级法院就是监督关系。
2、人民检察院:上下级检察院就是领导关系。
3、公安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从人大,从上级。
4、监狱:①监狱的设置主要包括两种: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
②监狱实行两级管理,国务院司法部主管全国监狱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监狱管理工作。
③监狱的设置、撤销、迁移,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批准。
5、(戒毒)劳动教养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城市三级。
按照所属关系分为:政府部门的劳动教养领导机关,司法行政系统的劳动教养管理机关,按特殊带来单位对待的劳动教养执行机关。
命名:××省(市、自治区)××(地名)劳动教养管理所。
6、国家安全机关:在中央成立国家安全部,在省一级成立国家安全厅,在设区市成立国家安全局。
在设区市以上的党委设立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二、我国政法工作的概述:㈠政法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就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原则,也就是首要的政治原则政法工作的原则有: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执法为民、依法办事、专群结合、改革创新的原则。
㈡党对政法机关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共产党执政时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及任务决定的。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公安机关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
㈢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1、政治领导;2、思想领导;3、组织领导;4、决策领导;5、法制领导。
决策领导包括:①进行宏观公安决策;②对重大问题作出必要指示;③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㈣政法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党与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与组织路线。
政法工作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就是政法工作的宗旨与出发点。
一切依靠群众:就是政法工作的根本态度。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政法工作的基本方法。
㈤政法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1、坚持群众路线就是政法机关的宗旨要求。
2、坚持群众路线就是政法机关的职能要求。
主要有两方面:保护人民、惩治犯罪。
3、坚持群众路线就是法律的要求。
4、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宝贵的经验。
执法为民就是公安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就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1.内容:⑴依法治国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①人民民主;②法制完备;③树立宪法法律权威;④权力制约。
⑵执法为民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①以人为本;②保障人权;③文明执法。
⑶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合理合法;③程序正当;④及时高效。
⑷服务大局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①把握大局;②围绕大局;③及时高效。
⑸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①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指导;②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③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二、人民警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㈠警察的起源:警察的含义: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有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设置警察机构与专职警察力量。
1.警察产生的条件就是:⑴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
⑵阶级条件: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与性。
⑶社会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
⑷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
警察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就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与社会秩序问题。
㈡警察的发展:1、萌芽期的警察:⑴时间: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度过程中。
⑵功能:氏族武装从不脱离生产向独立武装力量转化。
在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监禁行为与审判行为的萌芽。
2、古代警察:⑴古代警察的含义:指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警察的职能就是由军队、审判机关与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