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安全概述模板ppt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处理 多个用户的请求,保证了每个用户都能得 到及时的响应。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使得计算 机网络更加高效、可靠、安全。
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部 输入的信息做出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设 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
动态分区
根据作业的大小动态地建 立分区,使分区大小正好 适应作业的需要。
分区的分配与回收
采用一定的算法将空闲分 区分配给请求者,当作业 完成后将作业占用的分区 回收。
页式存储管理
01 02
基本思想
将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而物理内存划分为同样大 小的页框。程序加载时,可将任意一页放入内存中任意一个页框,实现 离散分配。
中断处理的概念
中断处理是指当设备发出中断请求时,CPU暂 停当前任务并转去处理中断请求的过程。
ABCD
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
包括设备的初始化、设备的打开和关闭、设备的 读写以及设备的状态查询等。
中断处理的流程
包括中断请求的响应、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以及 中断返回等步骤。
06
操作系统安全与保护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THANKS
感谢观看
访问控制与安全策略
访问控制机制
操作系统通过用户认证、文件权限、访问控制列表(ACL)等机制 实现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安全策略实施
操作系统应实施强制访问控制(MAC)、自主访问控制(DAC) 等安全策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资源。
审计与监控
操作系统应具备审计和监控功能,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以便事后分 析和追责。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PPT-45张)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界面
文件子系统
字符 设备
高速缓存 块设备
进程 子系统
硬件控制
硬件
进程间通信 进程调度 存储管理 Nhomakorabea第八章 操作系统安全
Unix/Linux的安全机制
• 用户标识和身份鉴别 – 每个用户一个唯一的标识符(UID); – 系统给每个用户组也分配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GID); – 登录需要密码口令;
性”。 – 主目录 | 配置 | – 删除无用的.htr .ida .idq .printer .idc .stm .shtml等
终端服务安全
• 输入法漏洞造成的威胁
第八章 操作系统安全
第八章 操作系统安全
Windows2000的危险服务
• 剪贴簿查看器 • Messenger (Net send) • Remote Registry Service • Server (支持此计算机通过网络的文件、打印、和命
Windows 安全子系统第八章 操作系统安全
提供登陆接口
SSPI
提供真正的 用户校验
Winlogon GINA LSA
加载GINA, 监视认证顺序
加载认证包
Authentication Packages Security Account Management
Security Support Provider
Windows安全子系第八统章 操作系统安全
• 本地安全认证(Local Security Authority):
它负责以下任务:
– 调用所有的认证包,检查在注册表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下 AuthenticationPAckages下的值,并调用该DLL进行认证 (MSV_1.DLL)。在4.0版里,Windows NT会寻找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下所有存在的 SecurityPackages值并调用。
操作系统的使用课件
Terminal
Mac终端,用于执行命令行操 作。
Spotlight
Mac搜索工具,用于查找文件 和应用程序。
Activity Monitor
Mac活动监视器,用于监控应 用程序和进程的运行状态。
06
操作系统安全与维护
防病毒软件安装与使用
软件下载
从官方网站或可信的第三方网站下载防病毒软件, 确保软件来源安全可靠。
Web服务器搭建与使用
总结词
Web服务器是网络操作系统中用于提供Web服务的服 务器。
详细描述
搭建Web服务器需要了解Web服务器的概念、作用和 搭建流程,同时还需要掌握如何设置Web服务器的文 档根目录和虚拟主机。
05
常用操作系统工具
Windows系统工具源自01020304
File Explorer
0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启动与关闭
启动
按下电源键,等待系统启动,进入登 录界面。
关闭
在桌面或任务栏上找到“开始”按钮 ,点击并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机 ”,等待系统正常关闭。
桌面与图标
桌面
启动系统后,首先看到的是桌面,它是一个包含图标和文件 夹的平面。
图标
桌面上的图标是程序的快捷方式,双击图标可以启动对应的 程序。
03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出现了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
和Linux等,这些系统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并实现多个
任务之间的切换和管理。
操作系统的分类
根据使用场景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桌面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 统等。
根据授权方式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开源操作系统 和闭源操作系统。
Mac终端,用于执行命令行操 作。
Spotlight
Mac搜索工具,用于查找文件 和应用程序。
Activity Monitor
Mac活动监视器,用于监控应 用程序和进程的运行状态。
06
操作系统安全与维护
防病毒软件安装与使用
软件下载
从官方网站或可信的第三方网站下载防病毒软件, 确保软件来源安全可靠。
Web服务器搭建与使用
总结词
Web服务器是网络操作系统中用于提供Web服务的服 务器。
详细描述
搭建Web服务器需要了解Web服务器的概念、作用和 搭建流程,同时还需要掌握如何设置Web服务器的文 档根目录和虚拟主机。
05
常用操作系统工具
Windows系统工具源自01020304
File Explorer
0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启动与关闭
启动
按下电源键,等待系统启动,进入登 录界面。
关闭
在桌面或任务栏上找到“开始”按钮 ,点击并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机 ”,等待系统正常关闭。
桌面与图标
桌面
启动系统后,首先看到的是桌面,它是一个包含图标和文件 夹的平面。
图标
桌面上的图标是程序的快捷方式,双击图标可以启动对应的 程序。
03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出现了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
和Linux等,这些系统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并实现多个
任务之间的切换和管理。
操作系统的分类
根据使用场景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桌面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 统等。
根据授权方式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开源操作系统 和闭源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安全PPT课件
后即锁定账户等。
9.3.6 Windows注册表的安全
第
注册表是一个包含Windows系统和应用程序
9 章
以及硬件信息的数据库。它存储在Windows目录
下的System.dat文件中,这是一个隐藏的、只读
操 作
的文件。当启动后加载的System.dat文件受损后,
系 统
Windows自动按备份的时间顺序由新到旧调用备
第九章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9.1 操作系统安全性概述
第
9
9.2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章
9.3 Windows NT/2000的安全
操
作
9.4 UNIX/Linux的安全
系
统
的
安
全
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操作系统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第 9
和作用
章
(2)熟悉Windows NT/2000的安全管理
操
作 系
9.4.5 UNIX的安全审计
审计结果常写在系统的日志文件中,UNIX为保障系统的安全
第
运行提供了丰富的日志文件,这些日志可分为以下3类:
9
(1)连接时间日志,由多个程序执行。它把记录写入到
章
/var/log/wtmp文件和/var/run/utmp文件,1ogin等程序会更新wtmp
和utmp文件,使系统管理员能够跟踪到谁在何时登录到系统。
操 作 系
(2)进程统计日志,由系统内核执行。当一个进程终止时,为每 个进程往进程统计文件(pacet或acct)中写一个记录,进程统计 的目的是为系统中的基本服务提供命令使用统计。
统 的 安 全
(3)错误日志,由syslogd执行。各种系统守护进程、用户程序 和内核通过syslog向var/log/messages文件报告值得注意的事件。 另外,还有许多UNIX程序创建日志,像HTTP和FTP这样提供网 络服务的服务器也保持详细的日志。
《操作系统的介绍》PPT课件
(1)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 相互独立的程序;
(2)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 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 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3)微观上串行:实际上,各道程序轮 流地用CPU,并交替运行。
多道程序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渐趋成 熟的阶段,先后出现了作业调度管理、处理机 管理、存储器管理、外部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管理等功能。
精选课件ppt
12
多道程序的运行过程:
将A、B两道程序同时存放在内存中, 它们在系统的控制下,可相互穿插、
交替地在CPU上运行:当A程序因请 求I/O操作而放弃CPU时,B程序就可 占用CPU运行,这样 CPU不再空闲, 而正进行A I/O操作的I/O设备也不空 闲,显然,CPU和I/O设备都处于“忙” 状态,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
更低),不能容忍。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摆脱人的手工操作,
实现作业的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精选课件ppt
4
精选课件ppt
5
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加载在计算机上的一个系统 软件,在它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地、 成批地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作业(这作 业包括程序、数据和命令)。 批处理系统 又分为联机批处理和脱机批处理。
精选课件ppt
6
联机批处理系统
首先出现的是联机批处理,即作业的输入/输出
由CPU来处理。主机与输入机之间增加一个存储设
备——磁带,在运行于主机上的监督程序的自动控制
下,计算机可自动完成:成批地把输入机上的用户作
业读入磁带,依次把磁带上的用户作业读入主机内存
并执行并把计算结果向输出机输出。完成了上一批作
16
具有上述特征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联机使 用计算机。
(2)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 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 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3)微观上串行:实际上,各道程序轮 流地用CPU,并交替运行。
多道程序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渐趋成 熟的阶段,先后出现了作业调度管理、处理机 管理、存储器管理、外部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管理等功能。
精选课件ppt
12
多道程序的运行过程:
将A、B两道程序同时存放在内存中, 它们在系统的控制下,可相互穿插、
交替地在CPU上运行:当A程序因请 求I/O操作而放弃CPU时,B程序就可 占用CPU运行,这样 CPU不再空闲, 而正进行A I/O操作的I/O设备也不空 闲,显然,CPU和I/O设备都处于“忙” 状态,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
更低),不能容忍。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摆脱人的手工操作,
实现作业的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精选课件ppt
4
精选课件ppt
5
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加载在计算机上的一个系统 软件,在它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地、 成批地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作业(这作 业包括程序、数据和命令)。 批处理系统 又分为联机批处理和脱机批处理。
精选课件ppt
6
联机批处理系统
首先出现的是联机批处理,即作业的输入/输出
由CPU来处理。主机与输入机之间增加一个存储设
备——磁带,在运行于主机上的监督程序的自动控制
下,计算机可自动完成:成批地把输入机上的用户作
业读入磁带,依次把磁带上的用户作业读入主机内存
并执行并把计算结果向输出机输出。完成了上一批作
16
具有上述特征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联机使 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介绍》PPT课件
内核
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 系统服务、实现系统安全等。
微内核
仅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通过进程间通信实 现其他服务。
宏内核
包含大量系统服务,通过函数调用实现服务。
外壳
用户与内核之间的接口,提供命令解释器、图形界 面等。
命令行外壳
提供命令行接口,用户通过输入命令与操作系统 交互。
图形外壳
通过改进虚拟机监控器( VMM)设计,减少性能 开销,提高虚拟机运行效 率。
容器技术融合
结合容器技术,实现轻量 级虚拟化,提高资源利用 率和部署灵活性。
智能资源调度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实现虚拟机资源的 智能调度和管理,提高资 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物联网时代嵌入式系统挑战与机遇
实时性要求
物联网应用对嵌入式系统 的实时性要求更高,需要 优化系统内核和调度算法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功能
提供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 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提供用户与 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发展历程
第一代(1940s-1950s)
真空管和穿孔卡片,无操作系统概念。
第二代(1950s-1960s)
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如IBM的OS/360。
第三代(1960s-1980s)
集成电路和多道程序系统,如UNIX和 Windows。
进程同步与通信
协调多个进程之间的执行顺序 和资源共享,避免竞态条件和
死锁等问题。
内存管理
内存空间分配
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包括连续分配和离散 分配两种方式。
间,实现文件的读写和共享。
内存保护
确保每个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内存空间,防 止越界访问和非法操作。
应用丰富
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 系统服务、实现系统安全等。
微内核
仅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通过进程间通信实 现其他服务。
宏内核
包含大量系统服务,通过函数调用实现服务。
外壳
用户与内核之间的接口,提供命令解释器、图形界 面等。
命令行外壳
提供命令行接口,用户通过输入命令与操作系统 交互。
图形外壳
通过改进虚拟机监控器( VMM)设计,减少性能 开销,提高虚拟机运行效 率。
容器技术融合
结合容器技术,实现轻量 级虚拟化,提高资源利用 率和部署灵活性。
智能资源调度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实现虚拟机资源的 智能调度和管理,提高资 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物联网时代嵌入式系统挑战与机遇
实时性要求
物联网应用对嵌入式系统 的实时性要求更高,需要 优化系统内核和调度算法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功能
提供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 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提供用户与 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发展历程
第一代(1940s-1950s)
真空管和穿孔卡片,无操作系统概念。
第二代(1950s-1960s)
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如IBM的OS/360。
第三代(1960s-1980s)
集成电路和多道程序系统,如UNIX和 Windows。
进程同步与通信
协调多个进程之间的执行顺序 和资源共享,避免竞态条件和
死锁等问题。
内存管理
内存空间分配
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包括连续分配和离散 分配两种方式。
间,实现文件的读写和共享。
内存保护
确保每个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内存空间,防 止越界访问和非法操作。
应用丰富
操作系统完整ppt课件
程序I/O方式
CPU等待I/O操作完成
适用于简单、少量的I/O操作
2024/1/26
26
I/O控制方式
CPU响应中断并处理I/O操 作结果
I/O操作完成后中断CPU
中断驱动I/O方式
01
2024/1/26
03 02
27
I/O控制方式
2024/1/26
01
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02
DMA(直接内存访问)I/O方式
PCB的内容
PCB通常包含进程标识符、处理机状态、进程调度信息和进程控 制信息等内容。
PCB的组织方式
PCB可以采用线性方式、链接方式或索引方式进行组织。
9
进程调度算法
2024/1/26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按照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先到达的进程先得到服务。
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
根据进程的服务时间进行调度,服务时间短的进程优先得到服务。
优先级调度算法
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进程优先得到服务。
时间片轮转(RR)调度算法
将CPU时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时间片,每个进程轮流执行一个时间片 。
10
进程同步与通信
进程同步的概念
多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调其推进速度,以保证正确 的执行顺序和结果。
2024/1/26
进程的状态
进程在执行过程中会经历 多种状态,如就绪态、运 行态、阻塞态等。
进程控制块PCB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 进程控制块,用于存储进 程的标识符、状态、优先 级等关键信息。
8
进程控制块PCB
2024/1/26
PCB的作用
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操作系统通过PCB来感知进程的存 在,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CPU等待I/O操作完成
适用于简单、少量的I/O操作
2024/1/26
26
I/O控制方式
CPU响应中断并处理I/O操 作结果
I/O操作完成后中断CPU
中断驱动I/O方式
01
2024/1/26
03 02
27
I/O控制方式
2024/1/26
01
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02
DMA(直接内存访问)I/O方式
PCB的内容
PCB通常包含进程标识符、处理机状态、进程调度信息和进程控 制信息等内容。
PCB的组织方式
PCB可以采用线性方式、链接方式或索引方式进行组织。
9
进程调度算法
2024/1/26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按照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先到达的进程先得到服务。
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
根据进程的服务时间进行调度,服务时间短的进程优先得到服务。
优先级调度算法
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进程优先得到服务。
时间片轮转(RR)调度算法
将CPU时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时间片,每个进程轮流执行一个时间片 。
10
进程同步与通信
进程同步的概念
多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调其推进速度,以保证正确 的执行顺序和结果。
2024/1/26
进程的状态
进程在执行过程中会经历 多种状态,如就绪态、运 行态、阻塞态等。
进程控制块PCB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 进程控制块,用于存储进 程的标识符、状态、优先 级等关键信息。
8
进程控制块PCB
2024/1/26
PCB的作用
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操作系统通过PCB来感知进程的存 在,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操作系统的介绍》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
手工操作系统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还未出现操作 系统,计算机工作采用手工操作方式。程序员将对应于程序和 数据的已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输入机,然后启动输入机 把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 针对数据运行;计算完毕,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用户取走结 果并卸下纸带(或卡片)后,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实时系统可分成两类:
(1)实施控制系统。当用于飞机飞行、导弹发射等的自动控制时,
要求计算机能尽快处理测量系统测得的数据,及时地对飞机或导弹进行
控制,或将有关信息通过显示终端提供给决策人员。当用于轧钢、石化
等工业生产控制时,也要求计算机能及时处理由各类传感器送来的数据,
然后控制相应的执行机构。
(2)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当用于预定飞机票、查询有关航班、航线、
处理系统,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原型。
不足:每次主机内存中仅存放一道作业,每当它运行期间发出输入/
输出(I/O)请求后,高速的CPU便处于等待低速的I/O完成状态,致使
CPU空闲。
为改善CPU的利用率,又引入了多道程序系统。即输入/输出脱离主
机控制。
精选课件ppt
9
精选课件ppt
10
多道程序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指允许
别于批处理系统,因而,分时系统又被称为交互式系统。
(3)独立性。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独立操作,互不干扰。系统保证各
用户程序运行的完整性,不会发生相互混淆或破坏现象。
(4)及时性。系统可对用户的输入及时作出响应。分时系统性能的
主要指标之一是响应时间,它是指:从终端发出命令到系统予以应答所
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官方第四PPT课件
页面置换算法
FIFO(先进先出)算法
选择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进行置换。
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
选择最近一段时间内最久未使用的页面进行 置换。
OPT(最佳)算法
选择将来最久不会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 需要预知未来的页面访问序列。
04
文件系统
文件的概念与类型
文件的基本概念
文件是存储在外部介质上的数据集合,是操作 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的基本单位。
06
操作系统安全与保 护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安全威胁的类型
病毒、蠕虫、木马、黑客攻击等。
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保护系统资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破坏 。
安全策略的制定
访问控制、加密、防火墙等。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的概念
通过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
访问控制的实现方式
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 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等 。
担。
中断驱动I/O方式
利用中断机制实现CPU与I/O设备的 并行工作,提高CPU的利用率。
通道控制方式
使用通道控制器管理多个I/O设备, 实现更高效的I/O操作。
设备分配技术
独占设备分配
为进程分配独占设备,确保进程对设备的独占性 访问。
共享设备分配
允许多个进程共享同一设备,通过时间片轮转或 优先级调度等方式实现设备的共享访问。
设备访问控制
提供设备访问接口,对用户或 应用程序的设备访问请求进行 控制和管理。
设备性能优化
对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测和分析 ,提供性能优化建议,提高设 备的运行效率。
I/O控制方式
程序I/O方式
通过程序直接控制I/O操作,适用于简 单的、低速的I/O设备。
《操作系统安全》课件
身份验证机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身份验证是操作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用于验证用户身份, 防止非法访问。
身份验证机制通过用户名、密码、指纹、虹膜等手段,对用户 进行身份识别和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访问操作系统
。
多因素身份验证能够提高安全性,降低被破解的风险。
多因素身份验证除了用户名和密码外,还要求用户提供其他形 式的身份证明,如动态令牌、短信验证码等,以增加破解难度
。
访问控制机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访问控制机制用于限制用户对 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防止非 法操作。
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的角色 和权限,对系统资源进行访问 控制,确保只有具有相应权限 的用户才能执行相应的操作。
强制访问控制机制能够防止潜 在的安全威胁,提高系统的安 全性。
强制访问控制机制不仅基于用 户的角色和权限进行访问控制 ,还对系统资源本身进行安全 标记和分类,确保只有符合安 全标记和分类的用户才能访问 相应的资源。
物联网环境下的操作系统安全挑战还包 括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以及对设
备之间的通信安全保障。
另外,物联网环境下的操作系统安全挑 战还包括对设备的安全更新和维护,以 及防止设备被恶意利用进行网络攻击。
06
总结与展望
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 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 快速发展,操作系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信息安 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05
操作系统安全发展趋势与挑战
云计算环境下的操作系统安全挑战
云计算环境下的操作系统安全挑战主要 来自于虚拟化技术和多租户环境。由于 多个用户共享计算资源,因此需要确保 每个用户的安全隔离和数据隐私保护。
Windows操作系统介绍ppt课件
• 文件复制:用户可以通过选中文件或文件夹,然后使用右键菜单中的“复制” 选项,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C来复制文件或文件夹。之后,可以将它们粘贴 到目标位置。
• 文件移动:与复制类似,用户可以通过选中文件或文件夹,然后使用右键菜单 中的“剪切”选项,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X来移动文件或文件夹。之后,可 以将它们粘贴到目标位置。
Windows 1.0至 Windows 3.x,奠定图
形化用户界面基础。
经典时期
Windows 95/98/ME, 实现桌面操作系统的普
及。
现代阶段
Windows NT/2000/XP/Vista/7, 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安全
性。
当代时期
Windows 8/8.1/10/11 ,融入云计算、物联网
等新技术。
手动检查更新
打开“设置”中的“更新和安全”,点击“检查更新”按钮,系 统将检查并下载可用更新。
安装安全补丁
对于已知的安全漏洞,微软会发布相应的安全补丁,用户应及时 下载并安装,以确保系统安全。
05
网络连接与互联网应用
网络连接设置及故障排除
1 2
网络连接类型
介绍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两种方式,包括以太网 、Wi-Fi、蓝牙等。
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
01
02
03
市场占有率
长期占据桌面操作系统市 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 过90%。
行业影响力业标准。
用户群体
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从 个人用户到企业用户均有 广泛应用。
特点与优势分析
多任务处理
支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安全性
提供防火墙、病毒防护、用户 权限管理等安全功能,保障用 户数据安全。
• 文件移动:与复制类似,用户可以通过选中文件或文件夹,然后使用右键菜单 中的“剪切”选项,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X来移动文件或文件夹。之后,可 以将它们粘贴到目标位置。
Windows 1.0至 Windows 3.x,奠定图
形化用户界面基础。
经典时期
Windows 95/98/ME, 实现桌面操作系统的普
及。
现代阶段
Windows NT/2000/XP/Vista/7, 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安全
性。
当代时期
Windows 8/8.1/10/11 ,融入云计算、物联网
等新技术。
手动检查更新
打开“设置”中的“更新和安全”,点击“检查更新”按钮,系 统将检查并下载可用更新。
安装安全补丁
对于已知的安全漏洞,微软会发布相应的安全补丁,用户应及时 下载并安装,以确保系统安全。
05
网络连接与互联网应用
网络连接设置及故障排除
1 2
网络连接类型
介绍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两种方式,包括以太网 、Wi-Fi、蓝牙等。
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
01
02
03
市场占有率
长期占据桌面操作系统市 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 过90%。
行业影响力业标准。
用户群体
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从 个人用户到企业用户均有 广泛应用。
特点与优势分析
多任务处理
支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安全性
提供防火墙、病毒防护、用户 权限管理等安全功能,保障用 户数据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从应用领域角度 从应用范围角度 从实时性角度
4. 多处理器系统
⑴多处理器系统概念
对称多处理系统结构
●最常用的多处理器系统是对称多处理(SMP)系统
有些系统采用非对称多处理器(ASMP)系统 ▲多处理器系统的优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增加吞吐量 ◎提高性能/价格比 ◎提高可靠性
• 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各种应用系统能够 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从而使得超级计算 能力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自由流通,这种资源池称为“云”。
云计算示意图
•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 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2.应用需求扩大
应用需求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升 级。
7.1.2 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
1. 个人机操作系统
现在流行的个人机运行着两类个人机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和 多用户操作系统。
⑴单用户操作系统 这类系统具有以下4个特征:
●个人使用 ●界面友好 ●管理方便 ●适于普及
⑵多用户操作系统
多用户系统除了具有界面友好、管理方便和适于普及(尤其对SCO UNIX和Linux)等特征外,还具有多用户使用、可移植性良好、功 能强大、通信能力强等优点。
2. 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示意图
⑴计算机网络的特征
●分布性 ●自治性 ●互连性 ●可见性
⑵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要有一个网络操作系统对整个网络实施管理,并为用户提 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 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建立在各个主机的本地操作系统基础之上
▲网络操作系统的任务(或功能)应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 网络通信 ② 资源管理 ③ 网络服务 ④ 网络管理
3.嵌入式操作系统
⑴嵌入式系统概念
●它不以独立的物理设备的形态出现,即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外观,它的 部件根据主体设备及应用的需要嵌入在该设备的内部,发挥着运算、 处理、存储及控制等作用。
●从体系结构上看,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支撑硬件和嵌入 式软件组成。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计算机系统有三个总目标,也恰好对应三 种威胁。这三个总目标是:
① 数据保密所关注的问题是为保密数据保守秘密。 ② 数据完整性表示在未经主人许可的情况下,未授权用户不
能修改任何数据。 ③ 系统可用性意味着任何人不能干扰系统的正常工作。
安全环境
2.对安全的攻击
■非法入侵包括两种类型:被动入侵者和主动入侵者。 ■入侵者通常分为以下4种类型:
•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 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 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⑵嵌入式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⑶嵌入式操作系统
▲它同样具有操作系统在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和 输入/输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功能。
▲其最大特点就是可定制性,即能够提供对内核进行配置或剪裁等功能, 可以根据应用需要有选择地提供或不提供某些功能,以减少系统开销。
●分布性
●自治性
●并行性
●全局性
⑵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配置在分布式系统上的共用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实施系统整体控制,对分布在各节点上的资源进行统 一管理,并且支持对远程进程的通信协议。
它有如下三个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
▲通信管理
▲资源管理
⑶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透明性 ▲灵活性 ▲可靠性 ▲高性能
▲可扩充性
⑷四种多机系统的比较
• 多机系统包括四种类型:多处理器系统(Multiprocessor Systems),多计
算机系统(Multicomputer Systems),网络系统(Network Systems),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s)。
7.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系统
① 非技术用户偶然探听 ② 内部人员窥探 ③ 窃取钱财 ④ 商业或军事间谍
■另一类安全灾害是病毒(Virus)
病毒是一段程序,它可以复制自身,通常都具有破坏性。
3.偶然数据丢失
■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有如下三类:
①自然灾害 ②硬件或软件出错 ③人为故障
7.2.2 一般性安全机制
1. 安全措施
第7章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安全
本章内容提要
• 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 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 • 系统的安全性 • 系统性能评价
7.1 现代操作系统发展概述
7.1.1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1.硬件技术更新
• 伴随计算机器件的更新换代——从电子管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 模集成电路,直至当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得到 快速提高,也促使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结构有了显著提高。
⑵多处理器操作系统
多处理器系统中并行性是核心问题
★并行处理带来的新问题
各处理器任务的分派和调度; 处理器间的通信管理; 处理器失效的检测、诊断和校正; 并行进程对共享数据存取时的保护等。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基本上有三种结构,即主从结构、对称结构和非对称结构。
5. 分布式系统
⑴分布式系统的特征
• 未来操作系统大致应具有以下新的特征:
①更强的分布式处理能力 ②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③符合开放式模型 ④更.1 信息安全问题
• 信息安全涉及众多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 • “安全性(Security)”和“保护(Protection)”
1.对安全的威胁
•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1) 超大规模 (2) 虚拟化 (3) 高可靠性 (4) 通用性 (5) 高可扩展性 (6) 按需服务 (7) 极其廉价
▲更多人却抱以观望的态度。这种谨慎来自于对安全问题的 考虑。
8.操作系统发展展望
• 设计一个操作系统比设计一个应用程序要困难得多,其主要原因有以 下几方面:程序量庞大、复杂;必须处理并发;既要阻止怀有敌意的 用户,又要与伙伴共享信息和资源;必须预测未来硬件和应用程序的 变化;提供系统的通用性;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向后兼容性等。
从应用领域角度 从应用范围角度 从实时性角度
4. 多处理器系统
⑴多处理器系统概念
对称多处理系统结构
●最常用的多处理器系统是对称多处理(SMP)系统
有些系统采用非对称多处理器(ASMP)系统 ▲多处理器系统的优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增加吞吐量 ◎提高性能/价格比 ◎提高可靠性
• 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各种应用系统能够 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从而使得超级计算 能力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自由流通,这种资源池称为“云”。
云计算示意图
•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 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2.应用需求扩大
应用需求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升 级。
7.1.2 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
1. 个人机操作系统
现在流行的个人机运行着两类个人机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和 多用户操作系统。
⑴单用户操作系统 这类系统具有以下4个特征:
●个人使用 ●界面友好 ●管理方便 ●适于普及
⑵多用户操作系统
多用户系统除了具有界面友好、管理方便和适于普及(尤其对SCO UNIX和Linux)等特征外,还具有多用户使用、可移植性良好、功 能强大、通信能力强等优点。
2. 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示意图
⑴计算机网络的特征
●分布性 ●自治性 ●互连性 ●可见性
⑵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要有一个网络操作系统对整个网络实施管理,并为用户提 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 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建立在各个主机的本地操作系统基础之上
▲网络操作系统的任务(或功能)应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 网络通信 ② 资源管理 ③ 网络服务 ④ 网络管理
3.嵌入式操作系统
⑴嵌入式系统概念
●它不以独立的物理设备的形态出现,即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外观,它的 部件根据主体设备及应用的需要嵌入在该设备的内部,发挥着运算、 处理、存储及控制等作用。
●从体系结构上看,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支撑硬件和嵌入 式软件组成。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计算机系统有三个总目标,也恰好对应三 种威胁。这三个总目标是:
① 数据保密所关注的问题是为保密数据保守秘密。 ② 数据完整性表示在未经主人许可的情况下,未授权用户不
能修改任何数据。 ③ 系统可用性意味着任何人不能干扰系统的正常工作。
安全环境
2.对安全的攻击
■非法入侵包括两种类型:被动入侵者和主动入侵者。 ■入侵者通常分为以下4种类型:
•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 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 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⑵嵌入式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⑶嵌入式操作系统
▲它同样具有操作系统在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和 输入/输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功能。
▲其最大特点就是可定制性,即能够提供对内核进行配置或剪裁等功能, 可以根据应用需要有选择地提供或不提供某些功能,以减少系统开销。
●分布性
●自治性
●并行性
●全局性
⑵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配置在分布式系统上的共用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实施系统整体控制,对分布在各节点上的资源进行统 一管理,并且支持对远程进程的通信协议。
它有如下三个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
▲通信管理
▲资源管理
⑶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透明性 ▲灵活性 ▲可靠性 ▲高性能
▲可扩充性
⑷四种多机系统的比较
• 多机系统包括四种类型:多处理器系统(Multiprocessor Systems),多计
算机系统(Multicomputer Systems),网络系统(Network Systems),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s)。
7.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系统
① 非技术用户偶然探听 ② 内部人员窥探 ③ 窃取钱财 ④ 商业或军事间谍
■另一类安全灾害是病毒(Virus)
病毒是一段程序,它可以复制自身,通常都具有破坏性。
3.偶然数据丢失
■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有如下三类:
①自然灾害 ②硬件或软件出错 ③人为故障
7.2.2 一般性安全机制
1. 安全措施
第7章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安全
本章内容提要
• 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 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 • 系统的安全性 • 系统性能评价
7.1 现代操作系统发展概述
7.1.1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1.硬件技术更新
• 伴随计算机器件的更新换代——从电子管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 模集成电路,直至当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得到 快速提高,也促使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结构有了显著提高。
⑵多处理器操作系统
多处理器系统中并行性是核心问题
★并行处理带来的新问题
各处理器任务的分派和调度; 处理器间的通信管理; 处理器失效的检测、诊断和校正; 并行进程对共享数据存取时的保护等。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基本上有三种结构,即主从结构、对称结构和非对称结构。
5. 分布式系统
⑴分布式系统的特征
• 未来操作系统大致应具有以下新的特征:
①更强的分布式处理能力 ②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③符合开放式模型 ④更.1 信息安全问题
• 信息安全涉及众多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 • “安全性(Security)”和“保护(Protection)”
1.对安全的威胁
•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1) 超大规模 (2) 虚拟化 (3) 高可靠性 (4) 通用性 (5) 高可扩展性 (6) 按需服务 (7) 极其廉价
▲更多人却抱以观望的态度。这种谨慎来自于对安全问题的 考虑。
8.操作系统发展展望
• 设计一个操作系统比设计一个应用程序要困难得多,其主要原因有以 下几方面:程序量庞大、复杂;必须处理并发;既要阻止怀有敌意的 用户,又要与伙伴共享信息和资源;必须预测未来硬件和应用程序的 变化;提供系统的通用性;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向后兼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