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管理命令l
实验四Linux系统的磁盘管理..
![实验四Linux系统的磁盘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4ca6e87c1cfad6195fa7c7.png)
iocharset=gb2312) - o loop 挂载ISO文件时用
例:mount -o iocharset=cp936 /dev/sda1 /mnt/usb (以保证 正常显示中文字符)
1.文件系统加载
2.磁盘管理基本命令
1. dd命令
功能:
从标准输入、文件或设备读取数据,依照指定的格式来转换数据, 再输出 至文件、设备或标准输出。
命令的格式:
dd [OPTION]...
实用例子:
把一张软盘的内容拷贝到另一张软盘上,利用/tmp/tmpfile作为临时存储文 件 1.把源盘插入驱动器中: $ dd if=/dev/fd0 of=/tmp/tmpfile 2.将源盘从驱动器中取出,把目标盘插入: $ dd if=/tmp/tmpfile of=/dev/fd0 3.软盘拷贝完成后,应该将临时文件删除: $ rm /tmp/tmpfile
-s -a
对每个FILE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孙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 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FILE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 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系统缺省以k字节为单位)。 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系统缺省设置)。 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1.文件系统加载
mount命令的格式
在一般情况下,本节的命令需要您有root身份才能执行。
mount命令可以加载文件系统到指定的挂接点。
mount [-t vfstype] [-o optoins] device dir
linux磁盘管理常用命令
![linux磁盘管理常用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ed877cf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e.png)
linux磁盘管理常用命令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不同的是,它是由许多小工具组成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磁盘管理命令。
磁盘管理命令是用于管理硬盘的命令,包括创建、删除、格式化、挂载和卸载等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磁盘管理命令。
1. fdisk命令fdisk命令是Linux中最常用的分区工具之一。
它可以用来创建、删除、查看和修改磁盘分区。
使用fdisk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创建分区:$ sudo fdisk /dev/sda删除分区:$ sudo fdisk /dev/sda查看分区:$ sudo fdisk /dev/sda2. mkfs命令mkfs命令用于格式化磁盘分区。
它可以在磁盘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使用mkfs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格式化分区:$ sudo mkfs.ext4 /dev/sda13. mount命令mount命令用于将文件系统挂载到目录中。
它可以将磁盘分区挂载到Linux系统中的任何目录上。
使用mount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挂载分区:$ sudo mount /dev/sda1 /mnt卸载分区:$ sudo umount /mnt4. df命令df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它可以显示文件系统的总大小、已使用的空间和可用的空间等信息。
查看分区使用情况:$ df -h5. du命令du命令用于查看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情况。
它可以显示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量。
查看目录或文件使用情况:$ du -h /home/user6. fdisk -l命令fdisk -l命令用于列出系统中所有的磁盘分区信息。
它可以显示磁盘分区的大小、类型和文件系统等信息。
列出系统中所有磁盘分区:$ sudo fdisk -l7. shred命令shred命令用于安全地删除文件和目录。
它可以将文件或目录覆盖多次,以确保其无法恢复。
安全删除文件或目录:$ shred -v /home/user/file总结在Linux系统中,磁盘管理命令是非常重要的。
linux中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的命令
![linux中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的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569468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c.png)
linux中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的命令
在Linux系统中,我们经常需要查看磁盘使用情况以了解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和剩余空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命令:
1. df命令
df命令可以用来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输入df 命令后,会列出所有挂载的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称、文件系统类型、总容量、已使用容量、可用容量和挂载点等。
示例命令:df -h
2. du命令
du命令可以用来查看指定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情况。
输入du 命令后,会显示指定目录或文件的总大小和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示例命令:du -sh /home/user
3. lsblk命令
lsblk命令可以用来列出所有块设备的信息,包括磁盘名称、磁盘大小、磁盘类型和挂载点等。
示例命令:lsblk
4. fdisk命令
fdisk命令可以用来查看磁盘分区信息。
输入fdisk命令后,会列出所有磁盘的分区信息,包括磁盘编号、分区编号、分区类型、分区起始扇区和分区大小等。
示例命令:fdisk -l
总结:以上这些命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和剩余空间,方便进行磁盘管理和维护。
linux下的磁盘管理
![linux下的磁盘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322429bcd126fff7050bcd.png)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这时候选择p为主分区,e为扩展分区.
我们输入p建立扩展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1
提示输入1-4的编号,这个就是分区的编号(因为分区表只有64B,每个分区要用16B,所以只能有4个主或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中可以有很多逻辑分区,编号为5以后)
ll -h /mnt/sdb[56]/dir 可以看到sdb5用了1k,而sdb6用了4k 空间
du -h /mnt/sdb[56]/dir 可以看到sdb5用了2k,而sdb6用了8k空间,因为文件夹本身也占用了一个块.
磁盘配额:
首先把sdb5挂载到/mnt/sdb5,并支持磁盘配额(如果已挂需要先卸载)
分区:
然后用命令fdisk /dev/sdb对磁盘分区.(其中/dev/sdb中sdb是linux的磁盘表示方法,s代表SCSI磁盘,b是代表第2块磁盘,sda就是第一块SCSI磁盘,后面加数字代表的是分区,例如sdb1代表第二块SCSI磁盘上的第一个分区.)
进入fdisk后提示:
然后同样在次输入n->e(扩展分区)->2然后回车不输入大小,我们把剩余的空间都分到扩展分区中,在扩展分区中在创建逻辑驱动器.
扩展分区创建完后在输入n。
接下来会有一个新的提示l,就是在扩展分区中创建逻辑驱动器,根据个人需要创建几个合适大小的逻辑驱动器.
Command (m for help):n
e2label /dev/sdb5 study
e2label /dev/sdb6 game
e2label /dev/sdb5 命令查看sdb5的卷标.
Linux 磁盘管理
![Linux 磁盘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cd8ac92cc58bd63186bdb4.png)
Linux 磁盘管理
对磁盘的管理主要包括磁盘分区、检测分区和检测磁盘的空闲空间。
对于这些,系统提供了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使用图形化工具对磁盘进行管理;一种是使用命令行对磁盘进行管理。
本章将主要对图形化工具进行讲解。
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磁盘分析的工具,可以用来查看磁盘的使用状况,方便用户管理磁盘的文件系统,文件夹和挂载到当前系统的本地硬盘用网络上文件系统等。
如果要打开该工具,首先,可以在系统面板的【应用程序】菜单中,执行【系统工具】|【磁盘使用分析器】命令,弹出【磁盘使用分析器】对话框。
然后,在该对话框的【目录树】的选项卡中,可以看到当前磁盘容量的使用情况,如图53所示。
图53 磁盘使用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工具栏上有【文件系统】、【文件夹】、【网络】等六个按钮,前两个按钮用来查看当前磁盘上面的文件系统,文件有那些。
【网络】按钮主要查看其他计算机的文件夹。
【排序】两个按钮主要是显示出来的文件系统,按名称或大小进行排序;【分配的空间】这个复选框主要用来选择下面显示分配的磁盘空间而不是它的大小;【搜索】按钮主要查找文件,并查看文件的路径及磁盘使用情况。
单击【文件系统】按钮,在目录树选项卡中,可以看到当前磁盘具有的文件系统有那些,占有的空间的大小,该文件系统下面具有多少个文件对象,如图54所示。
如果要查看当前Linux操作系统挂载的文件系统有那些。
可以在菜单栏中,执行【编辑】|【首选项】命令,弹出一个【磁盘使用分析器首选项】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用户可以对当前磁盘的使用情况有个了解,方便系统管理员管理磁盘,如图55所示。
图54 【目录树】选项卡 图55 首选项。
磁盘相关命令
![磁盘相关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ecdd26b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6.png)
磁盘相关命令磁盘是计算机存储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以磁盘片为基础的马达组成,利用数据的磁性特性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随着各种数据无限量的产生,磁盘管理变得越来越必要,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磁盘相关的常见命令:1. mkdir命令:用于创建新目录,如:mkdir /home/test/,则会在/home目录下创建名为test的目录。
2. cd命令:用于改变目录,如:cd /home/test/,即可在当前目录下切换到 /home/test 目录。
3. ls命令:用于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如:ls/home/test/,即可列出/home/test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4. rm命令:用于删除指定文件或目录,如:rm/home/test/testfile,即可删除在/home/test目录下的名为testfile的文件。
5. mv命令:用于移动和修改文件或目录的名称,如:mv/home/test/testfile /home/test/newtestfile ,即可将/home/test 目录下的以testfile为名称的文件修改为以newtestfile为名称的文件且位置变化不变。
6. 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如:cp /home/test/testfile /home/test/backup/,即可将/home/test目录下的 testfile 文件复制到 /home/test/backup 目录下。
7. du命令:用于查询磁盘使用情况,如:du -sh /home/test/,即可查看/home/test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所占用的磁盘空间总量(h表示单位自动转换为MB或GB)。
8. df命令:用于显示全部分区剩余的磁盘空间,如:df -h/dev/sda1,即可查看/dev/sda1分区的磁盘总空间和已使用空间以及可用空间(h表示单位自动转换为MB或GB)。
9. mount命令:用于挂载文件系统,如:mount /dev/sda1 /mnt,即可将/dev/sda1分区挂载到/mnt目录下。
常见的linux语句
![常见的linux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5f0783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8.png)
常见的linux语句常见的Linux语句是指在Linux系统中经常使用的命令和语法。
下面列举了十个常见的Linux语句,包括文件操作、系统管理、网络配置等方面。
1. ls命令: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例如:ls -l,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包括权限、所有者、大小等。
2. cd命令:用于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例如:cd /home,进入/home目录。
3. 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
例如:cp file1 file2,将file1复制为file2。
4. mv命令:用于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
例如:mv file1 /home,将file1移动到/home目录。
5. rm命令: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
例如:rm file1,删除file1文件。
6. mkdir命令:用于创建目录。
例如:mkdir dir1,创建一个名为dir1的目录。
7. ps命令:用于查看当前运行的进程。
例如:ps aux,显示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
8. top命令: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例如:top,显示系统的CPU、内存等信息。
9. ifconfig命令:用于配置网络接口。
例如:ifconfig eth0192.168.1.100,将eth0接口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00。
10. 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例如:grep "keyword" file,搜索文件中包含关键字的行。
以上是常见的Linux语句,涵盖了文件操作、系统管理、网络配置等方面。
通过这些命令,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管理、系统监控和网络配置等操作。
熟练掌握这些Linux语句,对于Linux系统的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各种操作系统磁盘管理命令大全
![各种操作系统磁盘管理命令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2c835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6.png)
各种操作系统磁盘管理命令大全
200分
一、Linux磁盘管理命令
1、fdisk命令
fdisk命令是Linux操作系统中的一个磁盘分区工具,主要用于创建,删除,重新排序,磁盘分区。
它可以用来创建,删除和修改Linux磁盘分区,修复磁盘分区结构,可以实现磁盘分区的查看及设置。
2、fdformat命令
fdformat命令可以用来格式化软盘,确定软盘磁头数,磁道数,扇
区数等参数,并给软盘写入IBM DOS头和分区表。
3、mkfs.ext2命令
mkfs.ext2命令是用来格式化linux ext2文件系统的分区,格式化
分区以后,才能够使用ext2文件系统的方式存储数据。
4、mkswap命令
mkswap命令可以用来建立或者格式化swap分区,swap分区用来补充
物理内存,可以提高系统速度。
5、mkudffs命令
mkudffs命令可以用来创建UDF文件系统分区。
UDF是Universal
Disk Format的缩写,是一种可以在多种磁盘驱动器中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
6、fsck命令
fsck命令是一个在Linux系统中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错误的维护工具。
它可以找出磁盘上的坏块,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并尝试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7、tune2fs命令
tune2fs命令可以修改EXT2,EXT3和EXT4文件系统的属性,包括检查间隔,最大挂载次数,默认权限等等。
8、mkfs.vfat命令
mkfs.vfat命令可以用来格式化VFAT文件系统的分区,它可以将文件系统格式化为FAT16或者FAT32文件系统。
Linux终端中的磁盘和分区管理命令
![Linux终端中的磁盘和分区管理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673a94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1.png)
Linux终端中的磁盘和分区管理命令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领域。
Linux终端是用户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的主要界面。
在Linux终端中,磁盘和分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在Linux终端中常用的磁盘和分区管理命令。
一、查看磁盘信息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系统中的磁盘信息:1. fdisk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磁盘分区表信息。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所有磁盘的分区表信息:```bashfdisk -l```2. blkid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磁盘和分区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信息。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所有磁盘和分区的UUID信息:```bashblkid```3. df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df -h```二、磁盘分区管理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对磁盘进行分区管理操作:1. fdisk命令:该命令用于对磁盘进行分区。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对指定磁盘进行分区:```bashfdisk /dev/sdX```其中,/dev/sdX为待分区的磁盘设备。
2. parted命令:该命令是一个更强大的分区管理工具,支持更多分区格式。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对指定磁盘进行分区:```bashparted /dev/sdX```其中,/dev/sdX为待分区的磁盘设备。
3. mkfs命令:该命令用于在指定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在指定分区上创建ext4文件系统:mkfs -t ext4 /dev/sdXY```其中,/dev/sdXY为待创建文件系统的分区设备。
三、磁盘挂载和卸载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对磁盘进行挂载和卸载:1. mount命令:该命令用于将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目录。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将指定分区挂载到指定目录:```bashmount /dev/sdXY /mnt```其中,/dev/sdXY为待挂载的分区设备,/mnt为挂载目录。
Linux磁盘分区及其常用命令
![Linux磁盘分区及其常用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11d92f4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4.png)
Linux磁盘分区及其常⽤命令⼀、磁盘分区命名⽅式在Linux中,每⼀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个系统的⽂件,包括硬盘、光驱等IDE或SCSI设备。
Linux把各种IDE设备分配了⼀个由hd前缀组成的⽂件。
⽽各种SCSI设备,则被分配了⼀个由sd前缀组成的⽂件,编号⽅法为拉丁字母表顺序。
例如,第⼀个IDE设备(如IDE硬盘或IDE光驱),Linux定义为hda;第⼆个IDE设备定义为hdb;下⾯依次类推。
SCSI设备就是sda、sdb、sdc等。
(USB磁盘通常会被识别诶SCSI设备,因此其设备名可能是sda)。
在Linux中规定,每⼀个磁盘设备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其中包括扩展分区)。
任何⼀个扩展分区都要占⽤⼀个主分区号码。
在⼀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共最多是4个。
编号顺序为阿拉伯数字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主分区按1234编号,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编号直接从5开始,⽆论是否有2号或3号主分区。
对于第⼀个IDE硬盘的第⼀主分区,则编号为hda1,⽽第⼆个IDE硬盘的第⼀个逻辑分区编号应为hdb5。
常见的Linux磁盘命名的规则维hdXY(或sdXY),其中,X为⼩写拉丁字母,Y为阿拉伯数字。
个别系统可能命名有差异。
⼆、常⽤磁盘管理命令。
1、挂载磁盘分区——mount要使⽤磁盘分区,就需要挂载该分区。
挂载时需要指定需要挂载的设备和挂载⽬录(该⽬录也成为挂载d点)常⽤的命令格式如下mount -t type device dir选项 -t 的参数type为⽂件系统格式(ext4,vfat,ntfs等;)device为设备名称(如:"/dev/hda1" "/dev/sdb1")dir为挂载⽬录,成功挂载后,就可以通过访问该⽬录以访问该分区内的⽂件(如:"/mnt/windows_c" "/mnt/cdrom")只要是未被使⽤的空⽬录都可⽤于挂载分区-V:显⽰程序版本;-l:显⽰已加载的⽂件系统列表;-h:显⽰帮助信息并退出;-v:冗长模式,输出指令执⾏的详细信息;-n:加载没有写⼊⽂件“/etc/mtab”中的⽂件系统;-r:将⽂件系统加载为只读模式;-a:加载⽂件“/etc/fstab”中描述的所有⽂件系统。
磁盘管理常用命令
![磁盘管理常用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f44bcb7e02768e9951e73856.png)
参数 :
filesys : device 名称(eg./dev/sda1),mount 点 (eg. / 或 /usr)
-t :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义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则不需加上此参数
/dev/sdb1 /web ext3 defaults 1 2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mkfs.ext3 /dev/sdb1
mfks -t ext3 /dev/sda6 //将sda6分区格式化为ext3格式
mkfs -t ext2 /dev/sda7 //将sda7分区格式化为ext2格式
mke2fs -t ext4 /dev/sdb1
-b<区块大小> 指定区块大小,单位为字节。
-s : 依序一个一个地执行 fsck 的指令来检查
-A : 对/etc/fstab 中所有列出来的 partition 做检查
-C : 显示完整的检查进度
-d : 列印 e2fsck 的 debug 结果
-p : 同时有 -A 条件时,同时有多个 fsck 的检查一起执行
-R : 同时有 -A 条件时,省略 / 不检查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linux中fdisk -l命令的用法
![linux中fdisk -l命令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d712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d.png)
linux中fdisk -l命令的用法在Linux系统中,fdisk是一个常见的磁盘分区工具,用于创建、管理和编辑磁盘分区。
其中,fdisk -l命令用于显示系统的磁盘分区表信息。
下面是有关fdisk -l命令的用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fdisk -l命令用法:fdisk -l [设备名称]参数说明:-l:以列表方式显示分区表信息;[设备名称]:可选参数,指定要查看分区表信息的设备,如/dev/sda、/dev/nvme0n1等,默认为系统中的所有设备。
用法示例:1. 显示系统中的所有磁盘分区表信息:fdisk -l2. 显示特定设备的磁盘分区表信息(例如/dev/sda):fdisk -l /dev/sda参考内容:fdisk命令是Linux系统中用于磁盘分区的工具,通过使用fdisk命令,我们可以在Linux系统上创建、管理和编辑磁盘分区。
其中,fdisk -l命令是用于显示系统中的磁盘分区表信息的。
在Linux系统中,磁盘分区表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记录磁盘上的分区信息。
分区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分区,每个分区都被认为是独立的逻辑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文件系统、数据等。
fdisk -l命令的作用是显示系统中的磁盘分区表信息,如磁盘的分区数量、分区的起始扇区、分区的大小、分区的类型等。
命令用法示例:1. 显示系统中的所有磁盘分区表信息:fdisk -l这个命令会显示系统中已安装的所有磁盘的分区表信息。
在输出中,每个磁盘的信息会被依次显示,包括设备名称(如/dev/sda)、磁盘标识符、磁盘大小、磁盘分区数量等。
同时,对于每个分区,还会显示分区号、起始扇区、分区大小、分区类型等详细信息。
2. 显示特定设备的磁盘分区表信息:fdisk -l /dev/sda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指定了/dev/sda作为参数,fdisk命令将只显示该设备上的磁盘分区表信息。
这对于查看特定设备上的分区表信息很有帮助。
总结:通过fdisk -l命令,我们可以快速方便地查看Linux系统中的磁盘分区表信息。
linux系统中对磁盘分区的命令
![linux系统中对磁盘分区的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cd2374d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a.png)
linux系统中对磁盘分区的命令一、df命令df命令用于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通过df命令可以查看磁盘的总容量、已使用空间、可用空间以及挂载点等信息。
在Linux系统中,使用df命令可以轻松查看磁盘分区的使用情况。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df [选项] [文件名]其中,选项是可选的,可以指定不同的参数来控制df命令的输出结果。
常用的选项包括:-h 或 --human-readable: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磁盘使用情况,以K、M、G等单位表示;-T 或 --print-type: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i 或 --inodes:显示文件系统的inode使用情况。
例如,使用df -h命令可以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磁盘使用情况,如下所示:```$ df -h文件系统容量已用可用已用% 挂载点/dev/sda1 20G 5.8G 13G 32% /tmpfs 16G 0 16G 0% /dev/shm/dev/sdb1 100G 50G 50G 50% /data```从上面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系统根分区(/dev/sda1)总容量为20G,已使用5.8G,可用13G,已使用32%;而数据分区(/dev/sdb1)总容量为100G,已使用50G,可用50G,已使用50%。
二、fdisk命令fdisk命令是一个磁盘分区工具,可以用来创建、删除、调整磁盘分区。
使用fdisk命令需要root权限。
在Linux系统中,使用fdisk命令可以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fdisk [选项] [设备]其中,选项是可选的,可以指定不同的参数来控制fdisk命令的行为。
常用的选项包括:-l 或 --list:列出所有的磁盘分区信息;-n 或 --new:创建一个新的分区;-d 或 --delete:删除一个分区;-p 或 --print:打印分区表。
例如,使用fdisk -l命令可以列出所有的磁盘分区信息,如下所示:```$ fdisk -l磁盘 /dev/sda:20 GiB,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磁盘型号:VBOX HARDDISK单元:扇区 / 1 * 512 = 512 字节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磁盘标签类型:dos磁盘标识符:0x00000000设备启动起点结束扇区大小类型/dev/sda1 * 2048 4095999 4093952 2G 83 Linux/dev/sda2 4096000 41943039 37847040 18G 8e Linux LVM```从上面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磁盘/dev/sda有两个分区,分别是/dev/sda1和/dev/sda2。
linux系统磁盘管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系统磁盘管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7e1b23c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4.png)
linux系统磁盘管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摘要:linux系统磁盘管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1、linux系统分区应了解的常识硬盘分区实质上是对硬盘的⼀种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硬盘保存各种信息,在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MBR概述: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是位于磁盘最前边的⼀段引导(Loader)代码。
它负责磁盘操作系统(DOS)对磁盘进⾏读写时分区合法性的判别、分区引导信息的定位,它由磁盘操作系统(DOS)在对硬盘进⾏初始化时产⽣的。
1.主引导程序即主引导记录(MBR)(占446个字节)可在FDISK程序中找到,它⽤于硬盘启动时将系统控制转给⽤户指定的并在分区表中登记了的某个操作系统。
2.磁盘分区表项(DPT,Disk Partition Table)由四个分区表项构成(每个16个字节)。
负责说明磁盘上的分区情况,其内容由磁盘介质及⽤户在使⽤FDISK定义分区时决定。
(具体内容略)3.结束标志(占2个字节)(魔数)其值为AA55,存储时低位在前,⾼位在后,即看上去是55AA(⼗六进制)。
分区编号:主分区1-4 ,逻辑分区5……LINUX规定:逻辑分区必须建⽴在扩展分区之上,⽽不是建⽴在主分区上分区作⽤:①主分区:主要是⽤来启动操作系统的,它主要放的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或引导程序,/boot分区最好放在主分区上;②扩展分区是不能使⽤的,它只是做为逻辑分区的容器存在的,先创建⼀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之上创建逻辑分区;③我们真正存放数据的是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量数据都放在逻辑分区中。
注意:使⽤分区⼯具fdisk对磁盘进⾏操作,分区,格式化(重点)注意:主分区+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扩展分区可以是0个,最多是1个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扩展分区必须⾸先创建成逻辑分区才能使⽤逻辑分区可以是0个 1个多个2、磁盘管理命令fdisk : Linux分区表操作⼯具软件n: 添加新的分区p: 查看分区信息w: 保存退出q: 不保存退出d: 删除分区t: 改变分区类型3、查看磁盘命令ls /dev/sd* #查看磁盘其中:a-z 表⽰设备的序号,如sda表⽰第⼀块scsi硬盘,sdb就是第⼆块……n 表⽰每块磁盘上划分的磁盘分区编号4、创建主分区演⽰:⼯作环境中为English环境,⽅便⼤家阅读在国语环境下演⽰#第⼀步:添加磁盘创建主分区╭─root@localhost.localdomain ~╰─➤ ls /dev/sd* #查看磁盘/dev/sda /dev/sda1 /dev/sda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root@localhost.localdomain ~╰─➤ fdisk /dev/sdb #管理分区欢迎使⽤ fdisk (util-linux 2.23.2)。
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
![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3ac874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1.png)
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是用于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挂载、查看等操作的命令集合。
本文将一步一步详细回答有关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命令。
一、分区命令1. fdisk命令:fdisk是最常用的分区命令,用于创建、删除、显示分区信息等操作。
以下是fdisk的基本用法:- `fdisk -l`:显示所有硬盘的分区。
- `fdisk /dev/sda`:进入对/dev/sda硬盘进行分区操作的界面。
- `m`:显示fdisk命令帮助信息。
- `p`:显示当前硬盘的分区信息。
- `n`:创建新分区。
- `d`:删除分区。
- `q`:退出fdisk命令。
2. parted命令:parted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磁盘分区工具,允许用户创建、删除、调整分区大小等操作。
以下是parted的基本用法:- `parted -l`:显示所有硬盘的分区。
- `parted /dev/sda`:进入对/dev/sda硬盘进行分区操作的界面。
- `mklabel`:创建新的分区表。
- `mkpart`:创建新分区。
- `resizepart`:调整分区大小。
- `rm`:删除分区。
- `q`:退出parted命令。
二、格式化命令1. mkfs命令:mkfs命令用于在磁盘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以下是mkfs 的几个常用命令:- `mkfs.ext4 /dev/sda1`:将/dev/sda1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 `mkfs.xfs /dev/sdb1`:将/dev/sdb1分区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
- `mkswap /dev/sdc1`:将/dev/sdc1分区格式化为swap分区。
2. Filesystem类型:除了上述命令,还可以使用其他命令格式化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如:- `mkfs.vfat /dev/sdd1`:将/dev/sdd1分区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
LVM常用命令汇总
![LVM常用命令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c16ba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a.png)
LVM常用命令汇总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是一个在Linux系统中提供逻辑卷管理的组件。
它允许管理员将硬盘划分为逻辑卷,并在需要的时候动态地修改、扩展和缩小这些卷。
下面是LVM的常用命令汇总。
1. 创建物理卷(Physical Volume):- pvcreate /dev/sda1 # 创建/dev/sda1为物理卷- pvcreate /dev/sdb /dev/sdc # 创建多个物理卷2.显示物理卷信息:- pvdisplay # 显示所有物理卷的信息- pvdisplay /dev/sda1 # 显示/dev/sda1的信息3. 创建卷组(Volume Group):- vgcreate vg1 /dev/sda1 # 创建卷组vg1,包含/dev/sda1物理卷- vgcreate vg2 /dev/sdb /dev/sdc # 创建卷组vg2,包含多个物理卷4.显示卷组信息:- vgdisplay # 显示所有卷组的信息- vgdisplay vg1 # 显示卷组vg1的信息5.扩展卷组:- vgextend vg1 /dev/sdb # 将/dev/sdb添加到卷组vg1中6.减小卷组:- vgreduce vg1 /dev/sdb # 从卷组vg1中移除/dev/sdb7. 创建逻辑卷(Logical Volume):- lvcreate -n lv1 -L 10G vg1 # 在卷组vg1中创建大小为10G的逻辑卷lv1- lvcreate -n lv2 -l 100%FREE vg1 # 在卷组vg1中创建使用剩余空间的逻辑卷lv28.显示逻辑卷信息:- lvdisplay # 显示所有逻辑卷的信息- lvdisplay vg1/lv1 # 显示逻辑卷vg1/lv1的信息9.扩展逻辑卷:- lvextend -L +5G vg1/lv1 # 将逻辑卷vg1/lv1扩展5G- lvextend -l +100%FREE vg1/lv1 # 将逻辑卷vg1/lv1使用剩余空间扩展10.减小逻辑卷:- umount /dev/vg1/lv1 # 卸载逻辑卷vg1/lv1- e2fsck -f /dev/vg1/lv1 # 检查文件系统- resize2fs /dev/vg1/lv1 50G # 缩小文件系统- lvreduce -L 50G vg1/lv1 # 缩小逻辑卷vg1/lv111.移除逻辑卷:- umount /dev/vg1/lv1 # 卸载逻辑卷vg1/lv1- lvremove vg1/lv1 # 移除逻辑卷vg1/lv112.重命名逻辑卷:- lvrename vg1/lv1 new_lv1 # 将逻辑卷vg1/lv1重命名为new_lv113.移除卷组:- vgremove vg1 # 移除卷组vg114.移除物理卷:- pvremove /dev/sda1 # 移除物理卷/dev/sda115.扩展文件系统:- lvextend -L +5G vg1/lv1 # 扩展逻辑卷vg1/lv1- resize2fs /dev/vg1/lv1 # 扩展文件系统16.创建快照卷:- lvcreate -s -n lv1_snap -L 1G vg1/lv1 # 在逻辑卷vg1/lv1上创建1G的快照卷lv1_snap17.显示快照卷信息:- lvdisplay vg1/lv1_snap # 显示逻辑卷vg1/lv1_snap的信息18.移除快照卷:- lvremove vg1/lv1_snap # 移除逻辑卷vg1/lv1_snap以上是LVM的常用命令汇总。
linux查看磁盘常用命令
![linux查看磁盘常用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456c90b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71.png)
linux查看磁盘常⽤命令du 和 df 命令都是 Linux 系统的重要⼯具,来显⽰ Linux ⽂件系统的磁盘使⽤情况。
这⾥我们将通过⼀些例⼦来分享这两个命令的⽤法。
du 命令du(disk usage 的简称)是⽤于查找⽂件和⽬录的磁盘使⽤情况的命令。
du 命令在与各种选项⼀起使⽤时能以多种格式提供结果。
下⾯是⼀些例⼦:1、得到⼀个⽬录下所有⼦⽬录的磁盘使⽤概况du /home该命令的输出将显⽰ /home 中的所有⽂件和⽬录以及显⽰块⼤⼩。
2、以⼈类可读格式也就是 kb、mb 等显⽰⽂件/⽬录⼤⼩du -h /home3、⽬录的总磁盘⼤⼩du -s /home它是 /home ⽬录的总⼤⼩df 命令df(disk filesystem 的简称)⽤于显⽰ Linux 系统的磁盘利⽤率。
(LCTT 译注:df 可能应该是 disk free 的简称。
)下⾯是⼀些例⼦。
1、显⽰设备名称、总块数、总磁盘空间、已⽤磁盘空间、可⽤磁盘空间和⽂件系统上的挂载点。
df2、⼈类可读格式的信息df -himage上⾯的命令以⼈类可读格式显⽰信息。
3、显⽰特定分区的信息df -hT /etc-hT 加上⽬标⽬录将以可读格式显⽰ /etc 的信息。
虽然 du 和 df 命令有更多选项,但是这些例⼦可以让你初步了解。
如果在这⾥找不到你要找的东西,那么你可以参考有关命令的 man 页⾯。
例⼦:df -h //查看磁盘使⽤情况,剩下多少空间du --max-depth=1 -h //查看⽂件夹下的磁盘使⽤情况# du -sh * //查看整个磁盘使⽤情况。
linux中fdisk -l命令的用法
![linux中fdisk -l命令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bacb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c.png)
linux中fdisk -l命令的用法在Linux系统中,fdisk是一个强大的磁盘分区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管理和操作硬盘分区。
其中,fdisk -l命令是fdisk工具的一个常用选项,用于显示系统中所有磁盘及其分区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fdisk -l命令的用法、常见问题以及注意事项。
一、fdisk -l命令简介fdisk -l命令用于列出系统中所有磁盘及其分区信息,包括硬盘、分区类型、大小、起始扇区等。
该命令会显示所有可识别的磁盘分区表,包括Linux、Windows和其他操作系统使用的分区表。
使用fdisk -l命令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系统中的磁盘分区情况,为进一步的数据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
1. 命令格式:fdisk -l [设备文件]其中,设备文件是指要查看分区的磁盘或分区设备名称。
如果要查看所有磁盘和分区,可以使用星号(*)代替设备文件。
2. 命令示例:fdisk -l /dev/sda使用该命令可以查看指定磁盘sda的分区信息。
3. 使用技巧:结合其他命令使用除了使用fdisk -l命令单独查看分区信息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命令使用,如lsblk、parted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磁盘和分区的状态。
三、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fdisk -l命令显示不全所有分区?由于磁盘分区数量较多,fdisk -l命令可能会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分页显示的情况。
可以通过按Ctrl + F组合键快速切换到下一页,或者使用其他命令行工具(如cat)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查看。
2. 如何获取特定分区的详细信息?要获取特定分区的详细信息,可以使用其他命令行工具,如lsblk、parted 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查看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挂载点等信息。
四、注意事项1. fdisk -l命令仅显示可识别的磁盘分区表,对于未识别或未知的磁盘,该命令将不会显示任何信息。
2. 在使用fdisk -l命令时,请确保具有足够的权限,以便查看和操作磁盘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磁盘管理命令
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df [选项]
说明:df命令可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i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
该命令各个选项的含义如下:
-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0块(block)的文件系统,如/proc文件系统。
-k 以k字节为单位显示。
-i 显示i节点信息,而不是磁盘块。
-t 显示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与t选项相反)。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du命令
du的英文原义为“disk usage”,含义为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功能: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
语法:du [选项] [Names…]
说明:该命令逐级进入指定目录的每一个子目录并显示该目录占用文件系统数据块(1024字节)的情况。
若没有给出Names,则对当前目录进行统计。
该命令的各个选项含义如下:
-s 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 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孙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
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b 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系统缺省以k字节为单位)。
-k 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c 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系统缺省设置)。
-l 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x 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dd命令
功能:把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中,并且在拷贝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
可以用该命令实现DOS下的diskcopy命令的作用。
先用dd命令把软盘上的数据写成硬盘的一个寄存文件,再把这个寄存文件写入第二张软盘上,完成diskcopy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硬盘上的寄存文件用rm命令删除掉。
系统默认使用标准输入文件和标准输出文件。
语法:dd [选项]
if =输入文件(或设备名称)。
of =输出文件(或设备名称)。
ibs = bytes 一次读取bytes字节,即读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skip = blocks 跳过读入缓冲区开头的ibs*blocks块。
obs = bytes 一次写入bytes字节,即写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bs = bytes 同时设置读/写缓冲区的字节数(等于设置ibs和obs)。
cbs = byte 一次转换bytes字节。
count=blocks 只拷贝输入的blocks块。
conv = ASCII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Il码。
conv = ebcdic 把ASCIl码转换为EBCDIC码。
conv = ibm 把ASCIl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
conv = blo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位转换成变动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转换为大写。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转换为小写。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
conv =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处理。
conv =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用NUL填充)。
fdformat 命令
软盘是用户常用的存储介质之一。
软盘在使用之前必须先作格式化操作,然后可以用tar、dd、cpio等命令存储数据,也可以在软盘上建立可安装的文件系统。
功能:低级格式化软盘
语法:format [-n] device
说明:该命令的作用是对软盘进行格式化。
-n 软盘格式化后不作检验。
device 指定要进行格式化的设备,通常是下述设备之一:
/dev/fd0d360
/dev/fd0h1200
/dev/fd0D360
/dev/fd0H360
/dev/fd0D720
/dev/fd0H720
/dev/fd0h360
/dev/fd0h720
/dev/fd0H1440
Linux其它命令
echo命令
echo命令的功能是在显示器上显示一段文字,一般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
该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echo [ -n ] 字符串
其中选项n表示输出文字后不换行;字符串可以加引号,也可以不加引号。
用echo命令输出加引号的字符串时,将字符串原样输出;用echo命令输出不加引号的字符串时,将字符串中的各个单词作为字符串输出,各字符串之间用一个空格分割。
cal命令
cal命令的功能是显示某年某月的日历。
该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cal [选项] [月 [年]]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为:
- j 显示出给定月中的每一天是一年中的第几天(从1月1日算起)。
- y 显示出整年的日历。
date命令
date命令的功能是显示和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该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date [选项] 显示时间格式(以+开头,后面接格式)
date 设置时间格式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分别为:
-d datestr, --date datestr 显示由datestr描述的日期
-s datestr, --set datestr 设置datestr 描述的日期
-u, --universal 显示或设置通用时间
时间域
% H 小时(00..23)
% I 小时(01..12)
% k 小时(0..23)
% l 小时(1..12)
% M 分(00..59)
% p 显示出AM或PM
% r 时间(hh:mm:ss AM或PM),12小时
% s 从1970年1月1日00:00:00到目前经历的秒数
% S 秒(00..59)
% T 时间(24小时制)(hh
ss)
% X 显示时间的格式(%H:%M:%S)
% Z 时区 日期域
% a 星期几的简称( Sun..Sat)
% A 星期几的全称( Sunday..Saturday)
% b 月的简称(Jan..Dec)
% B 月的全称(January..December)
% c 日期和时间( Mon Nov 8 14:12:46 CST 1999)
% d 一个月的第几天(01..31)
% D 日期(mm/dd/yy)
% h 和%b选项相同
% j 一年的第几天(001..366)
% m 月(01..12)
% w 一个星期的第几天(0代表星期天)
% W 一年的第几个星期(00..53,星期一为第一天)
% x 显示日期的格式(mm/dd/yy)
% y 年的最后两个数字( 1999则是99)
% Y 年(例如:1970,1996等)
注意:只有超级用户才有权限使用date命令设置时间,一般用户只能使用date命令显示时间。
clear命令
clear命令的功能是清除屏幕上的信息,它类似于DOS中的 cls命令。
清屏后,提示符移动到屏幕左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