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详细版-2016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d3a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1.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房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为了保证机房内部温度、湿度、烟雾等参数在安全范围内,防止损坏设备或者发生火灾等事故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种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包括了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监控平台四个部分。
二、传感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来监测机房的各项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烟雾、电源电压等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串口、CAN总线等方式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通信。
传感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准确度、精度、稳定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因素。
三、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模块作为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集传感器获取的各项参数,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数据采集模块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同时,它还需要提供足够的接口,以便连接各种传感器和其他设备。
四、数据存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备日后的分析和使用。
数据存储可以选择传统的数据库方式,也可以选择使用云端存储的方式。
传统的数据库方式可以提供实时的查询和报警功能,而云端存储的方式则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高的可靠性。
同时,数据存储还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监控平台监控平台是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最直接的用户界面,它通过图形界面展示机房各项参数的实时数据,并提供报警和查询等功能。
监控平台需要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向用户发出报警信息,并提供报警记录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
监控平台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机房的各项参数。
六、系统工作流程1.传感器监测机房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2.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存储中;3.监控平台实时从数据存储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展示和分析;七、系统优势1.安全性: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及时监测机房的各项参数,防止损坏设备或者发生火灾等事故。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c8c5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9.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房已经成为了企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机房内部设备众多,运行稳定性对整个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
因此,对机房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
1. 温度监控,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温度异常情况。
2. 湿度监控,监测机房内的湿度,防止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设备造成损坏。
3. 空气质量监测,检测机房内的空气质量,及时发现有害气体的浓度,保障员工的健康。
4. 门禁监测,监控机房的出入口,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5. 水浸监测,监测机房内是否有水浸情况发生,防止水浸对设备造成损害。
6. 电力监测,监测机房的电力供应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
1. 传感器选择,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采集与传输,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
3. 数据存储与分析,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实时监测环境情况。
4. 告警系统,设定合理的阈值,一旦监测数据超出阈值范围,系统将自动发出告警信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5. 远程监控,监控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功能,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对机房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
四、监控系统的实施方案。
1. 设备安装,根据机房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传感器,确保监测覆盖全面。
2. 系统调试,对监控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3. 人员培训,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系统使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4. 系统运行,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持续对机房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
五、监控系统的优势。
1. 提高安全性,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机房环境异常情况,提高机房的安全性。
2. 降低故障率,通过持续监控机房环境,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380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1.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1:介绍本文档是关于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方案,旨在确保机房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水浸等)得到实时监测和报警,以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2:系统概述2.1 主要目标本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时监控机房环境,并在环境参数异常时发出警报,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2.2 功能需求- 实时监测机房温度、湿度、水浸等环境参数;- 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或部门的负责人,当环境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或出现异常时;- 记录和存储环境参数的历史数据,方便分析和查询;- 提供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通过移动设备等进行监控和控制。
3:系统架构3.1 硬件设备- 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房的关键位置,用于监测机房温湿度;- 水浸传感器:安装在机房地面,用于监测水浸情况;- 控制器: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作出相应处理和控制;- 报警装置:当环境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声音或光亮警报;- 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存储环境参数数据,并与控制器通信;- 远程管理设备:使用移动设备等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
3.2 系统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温湿度和水浸传感器的数据;- 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并接收远程管理设备的控制指令;- 服务器:接收、存储和分析环境参数数据;- 控制模块:根据服务器传来的指令,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远程管理模块:通过移动设备等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
4:系统算法- 数据采集算法:根据传感器类型,使用相应的算法进行温湿度和水浸数据采集;- 报警算法: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范围,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 远程控制算法:根据远程管理设备发送的指令,控制报警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5:文档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系统架构图:展示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和组成模块的关系;- 数据采集算法代码:包含了温湿度和水浸数据采集的相关代码;- 报警算法代码:包含了环境参数警报的相关代码。
机房环境监控设计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3bf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6.png)
机房环境监控设计方案机房环境监控设计方案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机房逐渐成为人类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尤其在当今疫情下,人们更加重视机房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机房内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机房内高集成度、高密度的设备更易受到温度、湿度、电压、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设备的损坏。
因此,对机房内的环境进行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房环境监控设计方案,该方案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服务部分。
一、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整个方案的核心。
该方案的核心硬件设备主要包括:1.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机房内的温度、湿度数据。
因为机房内的温度湿度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机房内电压的数据。
由于机房内的电压波动较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3.氧气传感器:用于采集机房内氧气含量的数据。
由于机房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而氧气是支持燃烧和人体正常呼吸的必要元素,因此需要对氧气含量进行实时监控。
4.摄像头:用于拍摄机房内部环境状况。
监控机房内环境状况的同时,根据机器视觉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机器可以生成可供人类理解的报告,从而固定化环境数据,为后面学习算法提供必备的数据。
以上四种传感器可以通过一个控制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二、软件设计软件方面主要是对硬件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管理。
首先,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采用异步处理机制,将传感器数采到的数据进行稳定、固定、去重和去噪声。
接着,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数值进行分析处理,输出可读性较好的数据报告。
最后,将数据报告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并实时更新,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分析与处理体系。
三、服务设计服务设计即对前面硬件和软件均实现的检测机房环境进行响应的一些预先设定警报。
例如高温度警报:当机房内部温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传感器会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并通过震动、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预警,让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4ffcf3169a4517623a365.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方案概述1.1 前言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基于集中管理监控模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其监控对象是机房内动力设备及机房环境。
建设监控系统对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维护支持手段的建设,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和机房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网络维护水平,实现机房从有人值守到少人或无人值守,促进机房维护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旨在解决机房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的问题,监控内容包括机房动力、环境及安防的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UPS、温湿度监测、漏水检测、门禁、闭路监控、消防监测等。
1.2 项目概况工程要求:一套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本次项目需要实现监控范围包括:UPS、普通空调、温湿度、漏水(水浸)检测、视频监控、门禁等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1.3 机房现状及需求机房的动力和环境设备是确保机房内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等通信IT设备能正常、高效运行的基础,为提高机房内动力和环境等辅助设备的日常管理水平,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各类设备的故障预知、快速定位和报警能力,因此,我们针对机房的情况,建议构建统一的机房动环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来保障通信机房的正常运行。
通过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到各个机房实地勘察,了解到机房的建设和监控需求情况如下:机房需求:●UPS设备组:UPS主机●空调设备组:普通空调●环境监控设备组:温湿度、漏水、水浸●门禁设备组:门禁控制器、电控锁、读卡器●视频监控设备组:视频服务器、红外摄像机●消防报警设备组:消防报警主机系统实时监控机房各系统的运行状况,显示并保存各监测参数的数值,设定参数的上限值与下限值,当监测的参数超过设定的允许值时,系统诊断为有故障(报警)事件发生,监控系统支持多媒体声音报警、自动发短消息等,通知值班人员或相应的主管人员。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7aced77f1922791688e875.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为提高机房安全和降低人工成本而研发,对机房里面的环境、设备全面监测和监控,同时实行智能化监控、管理。
(一)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硬件优势:1.监控系统监控主机与采集模块之间采用的是国际上先进的控制系统借助于现场总线技术,所有的I/O模块均放在工业现场,而且所有的信号通过分布式智能I/O模块在现场被转换成标准数字信号,只需一根电缆(两线或四线)就可把所有的现场子站连接起来,进而把现场信号非常简捷地传送到控制室监控设备上,降低了成本,又便于安装和维护,同时数字化的数据传输使系统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采集与信号传输更精确更迅速。
2.主机模块都支持远程升级,模块稳定性更高,售后服务、维护更方便监控系统不存在采用第三方采集测控模块硬件产品和监控主机,所以现场数据采集测控模块(采用了嵌入式系统)与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软件系统)真正做到了无缝集成,所以系统稳定性高;有利于产品个性化功能的实现,硬件产品个性化改造更方便。
由于硬件产品是自主研发生产,完全掌握了硬件产品的核心技术,所以硬件产品可以完全根据用户需求,作出相应个性化的改造,真正实现了人性化产品。
3.事件并发处理,实时响应速度快系统设计的思想就是针对分布采集,集中监控系统特点,针对可能出现的瓶颈,优化了系统各个部分的流量,平衡各个环节的处理量,能够及时的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告警。
相对于传统的采用轮询的监控系统,我们的系统在设计思路上有质的飞跃。
在监控前端中的监控主机和采集模块均智能化,可配置,实际上就是将中心来判断的工作分摊到下面的采集模块上,判断告警功能多在各现场监控前端的各个设备中实现。
这样可以增加报告数据的间隔,减少发送的正常数据量,而在异常发生时可以及时将数据发出。
对于中心而言处理的普通数据少了,压力小了,反应迅速。
有利于监控大量的节点。
4.监控系统紧跟通信网络监控发展的趋势组网结构完全基于TCP/IP网络通信协议,对监控节点分布广、数量大的场地监控提供了最有效的监控手段,使用基于IP网络的监控系统为场地监控维护的统一管理提供了可能。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c6fb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1.png)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1、概述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完善的机房监控系统,以确保机房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1.2 背景机房是存放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重要设备的场所,机房的安全和稳定对于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需要使用一个高效可靠的机房监控系统。
2、功能需求2.1 实时视频监控通过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机房的情况,并能随时查看监控画面。
2.2 温湿度监测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并能及时报警。
2.3 电力监控安装电力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机房的电力状态,包括电压、电流等,并能及时发出报警。
2.4 门禁管理安装门禁系统,记录进出机房的人员,并能通过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房的访问权限。
2.5 火灾监测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机房的烟雾和温度变化,并能及时发出火灾报警。
2.6 水浸监测安装水浸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房是否有水浸情况发生,并能即时报警。
2.7 远程管理通过网络,能够远程管理机房监控系统,包括查看实时监控画面、接收报警信息等功能。
3、系统设计3.1 硬件设计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电力监控设备、门禁系统、火灾监测设备、水浸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并进行布置和安装。
3.2 软件设计选择适当的监控软件,实现实时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测、电力监控、门禁管理、火灾监测、水浸监测等功能,并能通过远程管理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4、系统部署4.1 网络布置建立局域网(LAN),保证机房监控系统设备的联网和互通。
4.2 设备安装根据硬件设计需求,进行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电力监控设备、门禁系统、火灾监测设备、水浸传感器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3 软件安装根据软件设计需求,进行监控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并确保各功能正常运行。
5、系统测试与验收5.1 功能测试对机房监控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实时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测、电力监控、门禁管理、火灾监测、水浸监测以及远程管理等。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65e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9.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采集和管理机房环境参数的系统。
机房作为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托管中心,环境条件的稳定与健康直接关系到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因此,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安全控制和实时报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系统硬件设计: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终端设备。
传感器负责监测和测量机房的各项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水浸等。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对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是PC机、服务器或者专用的监控终端,用于数据的显示、存储和管理。
2.软件设计: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数据存储和管理软件以及用户界面软件。
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存储和管理软件。
数据存储和管理软件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查询。
用户界面软件则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操作界面,可以实时显示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报表生成。
3.安全控制: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措施。
用户身份验证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只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访问控制则是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不同权限的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数据和功能。
数据加密则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实时报警:总结起来,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安全控制和实时报警四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机房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采集和管理,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6860dd76eeaeaad1f330a6.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1、高度的集中管理系统基于 TCP/IP 及 SNMP ,具有高度的集中管理理念,不仅能够将单个机房内各种动力设备与环境设备的各种状态信息、报警信息、控制命令与历史数据等进行完整的集中监控,并且能够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个机房实现跨区域的集中监控。
2、灵活的远程管理系统不仅可实现监控的本地管理,并可提供高可靠的远程管理,管理者可在Internet 上通过 web 浏览方式,实现在任意终端上的远程查看各机房内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果权限允许也可对设备、系统进行控制管理。
3、强大的报警处理系统可区分多级报警级别,根据用户需要设定报警级别,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自动按事件级别排队报警、处理,并对应各级别发送报警信息;系统提供电脑屏幕、多媒体语音、电话、手机短信、 E-mail 等多种报警方式供用户选择,在发生报警事件时,保证警情的及时告知;系统还可通过智能语音组合对分布在不同区域及不同设备的警情进行精确定位式报警,方便管理者准确了解发生警情的位置及状态,可实现现代化机房管理的无人或少人值守。
4、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自动对操作人员、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故障点、故障内容、故障处理、故障时间等信息进行完整地记录,提供实时动态曲线与历史曲线两种查询方式,方便管理者借助直观的图形显示,快速分析系统运行状况,为管理者提供完备的系统操作维护资料。
系统内嵌强大报表管理系统,可提供常用的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
5、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可对管理者和使用者分配不同的操作使用权限,并对所有管理者和使用者根据职能进行分组管理,防止系统信息泄露和被非授权人员所干扰。
6、系统的高可靠性系统全部硬件设备均为工控设备,信号处理接口板:其平均无故障时间在 20 万小时以上。
模块采用全密封结构,固态封装,可靠性极高。
中心监控设备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软件,具有很强的防病毒能力。
7、友好的人机界面系统提供电子地图显示,能够完全数字化地逼真模拟出各机房设备环境布局和运行状况,令操作人员一目了然。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5ae3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b.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在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机房环境监控牵扯到机房内温度、湿度、电力、机器数量、电源状态等信息的监控,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和设备安全性。
因此,一套完善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机房的管理员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与保障体系。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利用多项监控和报警技术,能够对机房内的物理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变化,及时报警并进行记录,数据统计分析,有效提高机房设备稳定性和管理员的维护效率。
本篇文档旨在阐述本方案的实现流程和具体技术方案。
二、系统设计目标1.实时监控机房内各项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电力等变化情况。
2.根据预设的阈值范围,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进行报警。
3. 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保障机房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4. 实现可扩展性,能够随时增加新的监控点,满足机房管理的不断升级需求。
三、系统实现方案1. 系统硬件选型操作系统:CentOS 7.0数据库:MySQL 5.7.2网络运行环境:LAMP 服务器平台:Apache 传感器类型: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力开关2. 系统软件开发数据库设计系统中,监测传感器所监测的数据将会被储存到系统后端的数据库中。
基于此,开发人员需要设计符合需求的数据库结构,实现传感器数据记录,数据采样间隔和数据库存储等功能。
传感器数据记录表:CREATE TABLE `data_record` ( `id` INT(11) NOT NULLAUTO_INCREMENT, `device_id` INT(11) DEFAULT NULL COMMENT '设备id', `power` VARCHAR(20) DEFAULT NULL COMMENT '电能', `temperatur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COMMENT '温度', `humidity` VARCHAR(20) DEFAULT NULL COMMENT '湿度', `cre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记录时间', PRIMARY KEY (`id`), KEY `index_device_id` (`device_id`) USING BTREE, KEY `index_create_time` (`create_time`) USING BTREE)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CHARSET=utf8mb4;开发数据采集程序:开发采集程序,利用Python语言结合第三方库,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程序对每台需要监测的设备单独开启一个采集线程,按照预定的采样周期,读取相应传感器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并发送数据到前端。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46584af18583d0496459c9.png)
实用文档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方案一、序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房设备(供配电、 UPS、空调、消防、环境、保安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
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政府、金融、公安、海关、电力、教育、医疗、企业等需要实时交换数据的单位的机房,机房管理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人员不得不采用 24小时专人值班,定时巡查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更多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也无科学的管理, 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
二、系统特点◆功能齐全温度监控、湿度监控、漏水监控、UPS电压监控、空调远程控制,空调来电自启。
◆高性价比监控主机与各种传感器分开配置,可根据需要选配传感器,拒绝捆绑销售、搭车销售,花最少钱达成自己所需功能,系统高性价比实现。
◆性能稳定采用进口32位工业级微控制芯片,工作稳定可靠。
◆安装简单独创积木式结构,把传感器插入相应的控制器接口即可。
设置报警温度等操作均可通过手机键盘远程设置。
三、监控内容机房动力:遥测:市电交流220/380V电压、直流48V设备用电电压。
遥信:各种电压的上下限告警。
机房环境:遥测:各房间的温、湿度、烟雾、漏水。
遥信:温度过高、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湿度过低,地面浸水状态,烟雾的探测、房间的非法闯入等。
精密空调:遥测:监控空调各部件(压缩机、风机、加热器、加湿器、除湿器、过滤网等)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通过软件在系统上或通过网络远程修改空调设置参数(温度、湿度、温度上下限、湿度上下限等)。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4007b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d.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房中承载了服务器、网络设备等重要的信息技术设备。
为了保障机房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机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一个高效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至关重要。
2. 系统概述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处理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为机房管理员提供远程监控、报警通知、数据分析等功能,从而提高机房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系统构成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3.1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检测机房内的环境参数。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机房内的环境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将数据发送给监控设备。
3.2 监控设备监控设备用于接收和处理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
监控设备可以使用嵌入式系统或者专用的硬件设备,具有数据存储、远程监控、报警通知等功能。
3.3 前端显示界面前端显示界面是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用户界面,用于展示机房的环境数据和系统的运行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界面实时监测机房的温湿度、烟雾、水浸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设置。
3.4 报警通知系统报警通知系统可以通过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向机房管理员发送报警信息。
当监控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触发报警通知系统,以便管理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4. 系统功能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4.1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控设备。
4.2 数据分析监控设备可以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方便管理员分析机房环境的变化趋势。
4.3 远程监控管理员可以通过前端显示界面远程监控机房的环境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操作。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7c3a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1.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的设计需求、硬件与软件配置、功能模块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机房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性。
1.2 范围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将涵盖以下内容:- 环境监测: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监测;- 电力监控: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监测;- 网络监控:包括网络设备状态、带宽使用情况等监测;- 安全监控:包括入侵监测、视频监控等功能。
2. 设计需求2.1 系统功能需求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实时监测机房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实时监测电力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状态,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实时监测机房安全状态,如入侵检测、视频监控等;- 实时预警功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2.2 系统可靠性需求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具备高可靠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系统应具备以下特性:- 故障自动检测与恢复功能;- 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系统可扩展性,方便日后的升级与扩展。
2.3 系统安全性需求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系统应具备以下安全性要求:- 数据传输采用加密协议;- 系统访问权限管理;- 完善的日志记录与审计功能。
3. 硬件配置3.1 传感器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中需要安装各类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参数。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3.2 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器、信号转换器等。
3.3 监控中心设备监控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处理和展示从数据采集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
常用设备包括监控服务器、显示屏等。
4. 软件配置4.1 数据处理与存储软件数据处理与存储软件用于接收、处理和存储从监控中心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与展示。
常用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等。
机房在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在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598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5.png)
机房在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设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机房作为计算机设备的集中存放场所,对于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同时,机房内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水浸等问题,都会对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机房内环境的稳定,需要建立一套机房在线环境监控系统。
二、方案设计1.硬件设备(1)温度传感器:使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对机房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2)湿度传感器:使用高精度的湿度传感器,可以对机房内的湿度进行实时监控。
(3)水浸传感器:安装在机房的底部,一旦发生水浸,可以即时发出警报。
(4)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机房内的空气质量,如CO2浓度、甲醛浓度等。
(5)烟雾传感器:检测机房内是否有烟雾,一旦检测到烟雾,立即发出警报。
(6)摄像头:安装在机房的重要位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视频,监控机房的安全状况。
2.软件系统(1)数据采集与传输: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
(2)数据存储与分析:在监控中心建立数据库,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和分析,生成报表,方便运维人员进行评估和决策。
(3)告警系统:当机房内环境发生异常时,比如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湿度过高等,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远程监控与控制:运维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机房的环境状况,并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机房内的情况,运维人员可以远程观看并随时掌握机房的安全状况。
三、方案优势1.实时监控:采用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可以随时监控机房内的环境状况,保证机房环境的稳定。
2.高精度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可以准确地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快速响应能力:一旦机房环境发生异常,系统会立即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9d2a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2.png)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机房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设施,承担着保护和管理重要数据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障机房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设计一个合理的机房监控系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机房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二、系统概述1·系统目标机房监控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监测和管理机房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机房安全稳定运行。
2·系统功能机房监控系统将实现以下功能:●实时监测机房温度、湿度、电压等环境参数。
●实时监测主机设备的运行状态。
●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
●实时报警功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远程访问和控制机房设备。
3·系统架构机房监控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机房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数据。
●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存储采集到的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负责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报警模块:负责监测异常情况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
●远程访问模块:提供远程访问和控制机房设备的功能。
三、系统详细设计1·数据采集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房内部,实时采集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电压传感器:安装在主机设备和UPS上,实时采集电压参数。
●网络设备监测工具:通过SNMP协议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
2·数据存储模块采用数据库来存储采集到的数据。
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或者时序数据库,以满足系统对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需求。
3·数据分析模块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可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历史数据,并预测未来的情况。
4·报警模块实现及时报警功能,当机房环境参数或设备状态异常时,通过方式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5·远程访问模块提供远程访问和控制机房设备的功能,使管理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管理机房,减少人员巡检频率。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5c5b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2.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文档内容如下:一、引言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指为了确保机房内的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而设计和实施的一种系统。
本文档旨在提供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概述、功能需求、系统设计、系统实施、测试与验收等内容。
二、系统概述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控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等环境参数,以及机房电力设备、网络设备等的工作状态。
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实时显示和记录设备状态,并在异常情况下进行警报和报警处理。
三、功能需求1·温度监测:监测机房内温度,设定高低温度阈值,一旦超过阈值就触发警报和报警。
2·湿度监测:监测机房内湿度,设定高低湿度阈值,一旦超过阈值就触发警报和报警。
3·烟雾监测:监测机房内是否有烟雾,一旦检测到烟雾就触发警报和报警。
4·水浸监测:监测机房内是否有水浸,一旦检测到水浸就触发警报和报警。
5·设备状态监测:监测机房内的电力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就触发警报和报警。
四、系统设计1·传感器选择:根据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水浸传感器。
2·数据传输方式:选择合适的网络传输方式,如以太网、WiFi 等,确保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
3·监控中心设计:采用专门的监控中心软件,实时显示传感器数据和设备状态,提供警报和报警功能。
4·布线设计:根据机房的布局和传感器的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布线方案,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监测环境参数。
5·供电和备份:设计合理的供电方案,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考虑备份电源以应对突发电力故障。
五、系统实施1·采购设备:根据系统设计需求,采购所需的传感器、监控中心软件、网络设备等。
2·硬件安装:根据设计布局进行传感器和设备的安装,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监测环境参数。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d0e7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3.png)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一. 概述机房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机房环境的支持。
为了保障机房正常运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一个可靠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 设计原则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实时性:系统需要能够实时感知机房环境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意外故障或灾难发生时保持正常工作,降低风险。
3. 灵活性:系统设计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机房环境的需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扩展和调整。
4. 高效性:系统需具备高效性,能够精确监测机房环境指标,并能够及时生成报警信息,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
三. 系统组成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传感器网络: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烟雾等环境指标。
2. 数据采集与传输:将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监控中心: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实时分析和判断,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4. 控制设备:通过控制设备,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如启动备用空调设备、切断电源等。
四. 系统设计方案1. 传感器网络设计:为了全面监测机房环境,应选择适宜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并按照一定的布局规则,合理安装在机房内各个重要位置,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计:选择高效的数据采集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以设置数据冗余和备份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
3. 监控中心设计: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应选择稳定可靠的监控设备,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
同时,监控中心还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查看机房环境指标和报警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书目录一、项目背景 (5)二、设计思路及要点 (5)三、总体设计方案 (7)3.1系统设计 (7)3.1.1 设计依据 (7)3.1.2 串口设计 (7)3.1.3 系统结构 (7)3.2系统性能 (9)3.2.1 可靠性 (9)3.2.2 稳定性 (10)3.2.3 精确性 (10)3.2.4 实时性 (10)3.2.5 安全性 (10)3.2.6 维护性 (11)3.2.7 扩充性 (11)3.2.8 易操作性 (11)3.3系统功能 (12)3.3.1 界面管理 (12)3.3.2 客户端管理 (13)3.3.3 报警管理 (13)3.3.4 故障管理 (14)3.3.5 联动管理 (14)3.3.6 安全时段功能 (15)3.3.7 数据管理要求 (15)3.3.8 日志管理要求 (16)3.3.9 增强型IE权限管理 (16)3.3.10 双向短信查询功能 (17)3.3.11 增强型告警功能 (18)3.3.12 报表功能 (19)3.3.13 能效管理功能 (21)3.4系统实现 (22)3.4.1 动力监控 (22)3.4.1.1 配电柜监测 (22)3.4.1.2 配电开关监测 (22)3.4.1.3 UPS监测 (23)3.4.1.4 蓄电池监测 (24)3.4.1.5 精密配电柜监测 (25)3.4.1.6 直流/交流配电屏监测 (26)3.4.2 环境监控 (27)3.4.2.1 精密空调监控 (27)3.4.2.3 新/排风机监控 (29)3.4.2.4 温湿度监测 (30)3.4.2.5 机柜温度监测 (31)3.4.2.6 漏水监测 (32)3.4.3 安保监控 (33)3.4.3.1 防盗监控 (33)3.4.3.2 视频监控 (34)3.4.3.3 消防监测 (35)3.4.4 IT设备监控 (36)3.4.4.1 服务器监测 (36)3.4.4.2 路由器监测 (37)3.4.4.3 交换机监测 (38)3.5推荐监控对象 (39)3.5.1 动力监控 (39)3.5.1.1 STS/A TS开关柜监测 (39)3.5.1.2 发电机监测 (40)3.5.2 环境监控 (41)3.5.2.1 照明监控 (41)3.5.2.2 防雷监测 (42)3.5.3 安保监控 (43)3.5.4 IT设备监控 (44)四、售后服务 (45)4.1售后服务标准 (45)4.2售后服务支持体系 (45)4.2.1例行性检查服务 (46)4.2.2系统应急维修服务 (47)4.2.3服务资料的管理 (48)4.2.4服务结果的确认 (48)4.3售后服务内容及范围 (48)4.3.1系统故障维护 (48)4.3.2咨询服务 (48)4.3.3备件保修和更换服务 (48)五、运维外包 (49)5.1背景说明 (49)5.2平台设计理念 (49)5.3解决客户机房管理中的难题 (49)5.4平台架构 (50)5.5平台特点 (51)5.5.1网络接入安全 (51)5.5.2平台系统安全 (51)5.5.3“一站式“服务网站 (51)5.5.47x24小时远程监控值守 (52)5.5.5定时远程巡检 (53)5.5.7专业运维分析 (54)一、项目背景目前在信息技术全面深入支撑业务同时,企业主要投资在防火墙(firewall),存储备份(backup)、加密(VPN)、防病毒(anti-virus)、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Mail System、ERP System、网络设备、服务器等方面,用户对机房的监控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由于缺少对于机房基础设施、IT设备的监控,导致空调、电源异常、网络中断等情况时有发生,却得不到实时监控和解决;二是监控系统种类繁多,基础设施监控系统、IT监控系统、KVM系统等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纷繁复杂交织在一起,运维过程中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三是新业务的需求不断涌现,支撑体系相应为之升级,甚至被迫“伤筋动骨”,软件升级次数多、频率高、厂家售后服务系统不完善不能跟上用户需求的增长。
这些因素都成为机房稳定运行的隐患,影响业务层的稳定运行,给企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同时也证明了一套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已成为机房规划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设计思路及要点就全国各地机房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和使用情况来看,由于参与建设的监控厂家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国内部分机房不能体现信息监控管理系统的价值所在。
如何规划一套涵盖监控和管理,但又可以模块化逐步集成的解决方案;如何选择与业务层匹配的监控对象;如何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并且具有实用,不花哨的功能;如何选择一个可以长期持续优质服务的监控厂家成为本项目的设计要点。
项目的设计要点:1)监控、管理、服务缺一不可信息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往往注重数据监控采集,忽略监控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售后服务的持续保障能力,使得项目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局面。
为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须对机房的动力、环境、安防、IT设备设施进行全方位监控;监控发生告警时,如何通过系统管理功能高效地运维是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系统建设完成后,应确保可持续服务满足系统的正常连续运行。
因此在系统建设时,须采用整体规划的方向,通过统一建设或分步实施的手段来承建机房监控、管理、服务相融合的系统。
2)监控管理一体化是趋势目前基础设施(动力、环境、安保)与IT设备统一监控,各监控模块和功能模块一体化也成为必然趋势,一体化是纲举目张的过程。
一体化系统没有复杂的硬件连接和软件二次开发,一方面可通过一套平台实现对所有对象的统一监控管理;另一方面可通过完整的监控数据,对数据和报警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判断故障根源,提高运维效率。
系统具备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经济性,标志着系统更加成熟,易于升级换代。
3)数据分析是降低运维难度的金钥匙原始的监控数据展示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如何把监控数据提炼成用户需要的数据是本项目设计的难点。
例如当机房断电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故障时间,通过智能化分析手段,对告警进行过滤,可准确定位为“UPS市电供入断开”,而不会发出一系列无关告警;原始的动力数据通过分析模块,可以将机房内的能耗进行综合计算分析,得出机房的PUE值及其他相关能耗指标值,为优化方案提供有力的支撑数据。
4)管理需要为本单位人员结构量身定制为了实现运维管理的集成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搭建运维服务台是提供了IT服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用户之间的一个中心联络点,满足业务部门用户与运维人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并对问题的处理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
ITIL是公认的it最佳实践,但如果没有经过量身定制,在实施时容易出现“水土不服”,如何针对本单位人员结构特点定制实用的运维管理功能,是本项目实现高效运维管理的关键。
5)直观展示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起跑线报警信息在所有监控数据中比例可以用“沧海一粟”来形容,大量数据有可能会让重要报警淹没在信息流中。
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怎样以一种既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也是值得深究的学问。
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应当要有能力把用户所关心的设备集中一个页面或首页上展示,应当要有能力将所有正在报警的设备自动集中到一个页面或首页上展示,应当要有更快捷的报警页面展示方式,例如自动弹出报警页面、点击报警时间弹出报警页面等。
6)服务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石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有形产品在需求的比例中下降,服务的价值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解决系统软硬件发生的故障、业务体系扩容带来的系统升级、协助运维部门做好工作成为一家优秀服务提供商的工作重点。
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的量化服务级别指标(SLA)应当要成为客户满意度的评定标准之一。
三、总体设计方案3.1系统设计3.1.1设计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200X)》3.1.2串口设计对RS485/RS422接口类型的智能设备,通过手拉手总线连接,采用轮询通讯方式实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
单条串口总线串接的设备越多,采集周期越长。
常量名称参数值单条命令采集周期0.1~1s(视被监控设备而定)单条命令平均包含的测点数≈10(根据设备厂家通讯协议而定)采集周期间隔0.1~1s(可配臵)同端口下设备采集间隔时间0.1s页面刷新周期1s一条串口总线的采集周期=设备1采集周期 +…+ 设备N采集周期 + (同一端口下设备个数– 1) * 0.1s + 采集周期间隔。
我司经过丰富的项目经验总结,针对不同设备,结合项目数据刷新要求,给出本项目详细设计。
3.1.3系统结构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架构进行设计,确保任何模块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同级别的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
同时为了满足本项目现在和以后的规模需要,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可以确保系统后续的扩容能力和系统反应速度。
监控管理平台是一个高可用性的分布集中的机房弱电集成监控系统,从硬件来说可以分为监控单元(SU)、监控管理中心(SC)、监控业务台(SS),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每个模块各施其职,互不干扰。
整体架构图如下: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如下:监控单元(SU):动力、环境、安防监控单元由各种I/O采控模块、传感器组成,直接连接各种被监控设备,采集如UPS、空调、温湿度、漏水等的现场信号,将采集的现场信号通过RS485方式上传到监控服务器的串口。
IT监控单元由各类被监控的IT设备通过TCP/IP方式,采用SNMP接口将信号上传到监控服务器。
监控管理中心(SC):由主机房的监控管理服务器(主备机)组成,监控管理服务器可脱网工作并具有独立数据处理及数据存储能力,用于将现场监控信号进行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和输出,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记录报警事件,并负责将控制命令发往前端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
监控管理服务器支持采用“双机热备”方式设计,确保监控系统的稳定靠运行。
监控管理服务器已通过国家3C认证,负责整体系统的集中管理与调度,收集与处理由监控单元(SU)发送上来的数据和报警监控管理服务器支持IE的远程访问,用户可以实现各种统计报表、数据分析挖掘、告警管理、权限管理和系统配臵管理等,通过运维管理模块可以实现设备管理、事件处理、服务台、检修计划、知识库、统计分析等功能,并完成各种统计报表。
监控业务台(SM):用于进行远程的WEB浏览,系统可以提供三维的展示方式,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机房的工作状况,可直接观看到与监控服务器一致的监控画面,在具有相应权限下还可对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如空调的开关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