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引言基坑工程是现代建设中常见的一项工程活动,其施工会涉及到土壤力学、结构力学、水文地质等多个学科。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后期使用,需要进行基坑监测。

本文将就基坑监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监测目标基坑监测的目标是为了掌握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位移、应力等信息,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以提供监测数据支持,为工程提供安全、稳定的施工条件。

监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掌握基坑结构的变形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基坑附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了解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相应的水文调节。

3.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进行监测,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周边建筑物监测:对接近基坑的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防止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监测方法与方案基坑监测应综合运用现场监测和远程监测两种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本方案提出以下监测方法与方案:1. 现场监测(1)地表变形监测:通过布设测点,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定期监测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

(2)支护结构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应变计、位移计等传感器,实时检测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变化。

(3)地下水位监测:设置水位监测井,并配备合适的水位传感器,进行地下水位的定期监测。

(4)周边建筑物监测:通过定点振动传感器、应变计等监测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应力等参数。

2. 远程监测(1)数据采集与传输:将现场监测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信号、有线传输等方式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

(2)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远程监测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相关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人员。

四、监测频率与报告基坑监测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的要求,确定监测频率。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一、背景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沉降、地陷等地质灾害,采取基坑支护措施是必要的。

但是,随着基坑的深度增加,存在越来越大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就需要对基坑支护工程进行监测检测。

二、检测内容
为了全面了解基坑支护的变形情况和稳定性,应进行以下内容的监测检测:
1. 地下水位的监测,包括测量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压力变化等指标。

2. 基坑附近围岩(土体)变形的监测,重点关注基坑周围的土壤沉降、变形、裂缝等情况。

3. 基坑的位移变形、变形速率,关注基坑深度、周边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

4. 测量支撑结构的应力变化,包括水平横向支护应力、垂直支撑应力、拉杆应力等,以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进行振动、噪音检测,避免施工对周边环境和生态带来过大的影响。

三、监测设备和方法
1。

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方案一、前言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施工和监测检测工作至关重要。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基坑工程进行监测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结构稳定。

本文将针对基坑工程的监测检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监测检测的目的基坑工程监测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化规律,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同时也是为了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保护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三、监测检测的内容1. 地表沉降监测:通过设置地表沉降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地表变形情况。

可以采用测量仪器,如沉降仪、倾斜仪等进行监测,并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

2. 基坑轴线监测:针对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工具进行轴线监测,实时记录基坑的变形情况。

3. 支护结构受力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应变计、位移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 地下水位监测:对基坑附近地下水位进行监测,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可以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

5.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对基坑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可以采用地质雷达、声波检测等技术进行监测,确保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四、监测检测方法1. 传统监测方法:采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GPS、沉降仪、倾斜仪、应变计等。

这些仪器可以准确监测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且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分析。

2. 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存储。

可以采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等进行布设,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全方位监测。

3.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基坑工程的监测,减少人工操作和提高监测效率。

可以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进行监测,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大范围监测。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是在建筑施工阶段对基坑周边土体和工程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坑监测方案,其中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一、监测目的基坑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具体的目的如下:1. 评估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下沉或倾斜等问题;2. 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了解土体的工程性质和变化趋势;3. 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控制水位对基坑的影响;4. 监测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确保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二、监测内容基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下沉、倾斜和变形情况。

2. 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监测:通过土壤应变计、浸润计等监测设备,监测土体的应变、变形和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的监测:通过水位监测井和水位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土方量的测量:通过挖掘机上的土重计等设备,实时测量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掌握施工进度。

三、监测方法基坑监测可以利用传统的实地测量与现代化的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的监测方法如下:1. 传统实地测量:包括使用测量仪器进行位移测量、水位测量和土方量测量等。

2. 自动化监测:采用自动化仪器和传感器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四、监测频率基坑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进行定期监测和临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定期监测:按照工程进度和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监测,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2. 临时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关键节点时,及时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总结:基坑监测方案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工程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安全状况和土体变化情况,为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是指针对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测与监测的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性对于项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基坑支护监测检测,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个综合的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首先,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目标。

基坑支护监测的目标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和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垂直变形、水平变形和倾斜变形的监测,可以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护结构的变形测量尺、倾斜计等工具来进行监测。

而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则是为了掌握基坑工程的水工环境变化,可以通过设置水位计、流速计等设备来进行监测。

其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时间。

基坑支护监测的时间应从开挖基坑之前开始,直到支护完工和周边地下水位稳定为止。

监测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规划设计要求进行确定,通常在基坑开挖前、支护过程中和支护完工后进行定期监测。

再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位置。

监测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监测目的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位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支撑桩的顶部、支护墙的顶部和底部等位置。

此外,还应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监测点位于基坑的周边环境,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最后,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方法。

基坑支护监测的方法包括实测和网络监测两种。

实测是指通过安装传感器、测量仪器等工具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化进行现场测量。

网络监测是指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

实测方法可以通过现场测量仪器进行,如位移传感器、倾斜计等,也可以通过无人机、激光扫描仪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

总之,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是预防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测方案,采用适当的监测方法和工具,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评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运行。

基坑监测方案(水平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

基坑监测方案(水平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

**工程基坑监测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公司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监测依据 (1)(三)、监测目的 (2)(四)、监测范围、项目 (2)(五)、监测点的布置 (2)(六)、监测警戒值及精度 (4)(七)、监测方法及要求 (6)(八)、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 (7)(九)、监测频率 (8)(十)、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8)(十一)、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9)(十二)、基坑监测及沉降观测成果质量保证措施 (9)(十三)、安全文明施测 (11)(十四)、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13)附录A、监测单位资质概况 (14)(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位于**,基坑及地下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基坑支护,本项目采用自然放坡及土钉墙支护形式。

根据规范和支护设计图纸的要求,基坑需进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支护结构竖向位移、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

该基坑基坑监测期间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内容包括:1、支护结构:(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2、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3)场地地表水状况是否正常;(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测设施(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5、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二)、监测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三)、监测目的在基坑施工期间,须周期性的对基坑变形情况、周边建筑物和周边地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成果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速率及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快捷、经济合理。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施施工工监监测测方方案案1 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做到信息化安全施工,必须对地表、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通过监控量测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2、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3、了解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确保它们仍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将量测结果反馈到施工中,及时修改施工参数和步骤进行信息化施工。

2仪器选择和精度要求1、基坑位移监测采用拓普康TKS-202全站仪,精度2秒。

仪器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2、沉降观测使用徕卡N2精密水准仪(带测微器)及2米铟钢水准标尺。

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 。

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等级 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视线高度 二等DS0.5≤30m≤1.0m≤0.5m>0.3m项目 等级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3监测项目及控制标准3.1监测项目1、本次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监测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执行。

2、本次监测可分为基坑工程主体监测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监测,施工监测项目和内容有:3、水位观测、钢筋应力等监测见第三方监测方案。

3.2监测控制标准1、基坑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如下表所示:2、水位变化控制标准为:要求水位变化值累计值不大于1m或每天变化值不大于0.50m。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一、前言
基坑的开挖、支撑和加固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基
坑的稳定与否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基坑监测是在基坑
开挖、支护和加固期间,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基坑本体进行监测,以
发现和预防基坑变形、破坏或诱发地面沉降等不良现象的一项综合
性工作。

为了做好基坑监测工作,制定基坑监测专项方案是至关重
要的。

二、基本内容
1.监测目标:明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包括基坑周边地面沉降、基坑开挖及支护作业过程中的变形、周边管线变形及沉降等。

2.监测方案:制定专门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
及工具的选用、监测周期及精度等内容。

监测方案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并且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变化因素,确保监
测数据准确可靠。

3.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包括测斜仪、水准仪、位移计、压力计、温度计、土压力计、超声波测量仪等。

所选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并通过校准检测。

4.监测基准:明确监测基准,包括水准基准和坐标基准,并按
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建立和确定监测基准点。

监测期间应保持监测
基准点的稳定性。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基坑监测施工方案一、施工概况基坑作为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本项目基坑监测施工方案是为了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监测方法本方案将采用从施工前到施工后的全程监测,包括地表变形监测、支撑结构变形监测、土体应力监测等。

1.地表变形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地表变形监测点,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定期进行观测。

观测数据将用于分析地表沉降情况,确保地表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2.支撑结构变形监测对支撑结构进行倾斜仪定期监测,观测点设置在各个支撑点。

通过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判断支撑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支撑结构的失稳。

3.土体应力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土体应力监测点,采用应变计和压力计进行观测。

通过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判断土体的应力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土体的坍塌。

三、监测频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本方案将设置不同监测频率。

1.地表变形监测在基坑施工前后各进行一次地表变形监测,检测地表的沉降情况。

2.支撑结构变形监测每天进行一次支撑结构的倾斜仪观测,通过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判断支撑结构的变形情况。

3.土体应力监测每天进行一次土体应力监测,通过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判断土体的应力变化情况。

四、监测报告每次监测结束后,将会制作监测报告,包括实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1.地表变形监测报告将实测的地表变形数据整理成报告,包括沉降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意见。

2.支撑结构变形监测报告将实测的支撑结构倾斜数据整理成报告,包括变形情况的分析和处理建议。

3.土体应力监测报告将实测的土体应力数据整理成报告,包括应力变化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五、安全管理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本方案将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现场设立警示牌,提示施工人员注意基坑安全。

2.施工期间设置安全防护网,避免物体坠落。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1. 检测总体方案基坑支护工程的检测主要分为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和监控三个方面。

其中,静载试验是通过对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动载试验是通过对支护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响应进行检测,监控则是对支护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检测手段可以全面、多角度地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2. 静载试验方案静载试验主要是通过对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塌方和变形。

静载试验包括荷载试验和渗透试验两个主要方面。

荷载试验是通过对支护结构施加静载来检测其承载能力。

试验中需要测定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

渗透试验则是通过对支护结构的渗透性进行检测,以避免因渗透引起的土体松动和结构破坏。

3. 动载试验方案动载试验是通过对支护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响应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在动态荷载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动载试验主要包括振动试验和地震模拟试验两个方面。

振动试验是通过对支护结构施加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荷载,来检测结构在振动下的动态响应和变形情况。

地震模拟试验则是通过对支护结构施加地震荷载,以模拟结构在地震情况下的响应和稳定性,从而判断结构对地震的抗震能力。

4. 监控方案监控是对支护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监控方案主要包括变形监测、位移监测和应力监测三个方面。

变形监测是通过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位移监测则是通过对结构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结构在受力和振动情况下的位移情况。

应力监测是通过对结构的应力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结构在受力下的应力情况。

在监控方案中,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传感器、监测仪器等,以实现对支护工程的全面、准确监控。

5. 结论基坑支护工程的检测方案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和监控三个方面的检测手段,可以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背景介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基坑支护是一个常见的施工技术。

建筑基坑支护是指在挖掘基坑过程中对周围土层进行支撑,以确保基坑墙壁的稳定性和防止土体滑塌等安全问题。

基坑支护工程需要对支撑结构进行监测检测,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监测对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的监测对象为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土体。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支护结构的形状、变形、位移、应力等;2.土体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沉降、应力等;3.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等。

监测方法基坑支护监测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监测方法,以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

下面是一些常规的监测方法:1.测量法:使用测量仪器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准确的测量,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斜仪、倾斜仪等。

2.监测孔法:在支护结构周围钻孔,将监测仪器通过孔隙的方式安装,进行监测。

3.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器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扫描,获取其三维形状和位移等数据。

4.无损检测法:利用声波、电磁波、红外线等无损检测方法,对支护结构进行检测。

监测频次监测的频次决定了监测结果的精度和有效性。

监测频次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和监测结果来决定,一般需要在以下时期进行监测:1.基坑开挖前;2.基坑开挖过程中,每个开挖周期结束后;3.支护结构施工阶段中,每个施工周期结束后;4.基坑土方施工结束后;5.筑块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束后。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进行评估和预警。

监测数据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数据的时序分析,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趋势;2.监测数据的空间分析,判断监测点之间的关系和区域的变化情况;3.监测数据的差异分析,分析并比较前后监测数据的变化。

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是监测结果的重要输出,需要根据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撰写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监测对象和监测位置;2.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3.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4.监测数据的评价和预警;5.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一、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1)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变形加剧或者失稳的情况。

(2)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的裂缝、位移等问题。

(3)监测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地下水位对支护结构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

(4)监测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监测内容(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沉降、支护结构位移、裂缝变化等情况。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包括混凝土浇筑质量、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裂缝情况等。

(3)地下水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

3.监测方法(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可以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如全站仪、测斜仪、倾角仪等。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裂缝位移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采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地震波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监测频率(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地下水位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二、监测结果处理1.监测结果的处理(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开挖,并做好防护措施。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支护结构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补救措施。

(3)地下水位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基坑监测方案范文

基坑监测方案范文

基坑监测方案范文一、背景与目的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基坑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土层不稳、地下水位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基坑工程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基坑监测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土层稳定性监测:采用地面测斜仪对基坑周边土层的变形进行监测,以及使用倾斜计对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进行监测。

如果发现土层发生变形或建筑物倾斜超出了允许范围,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固土层或修复建筑物。

2.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在基坑内安装水位计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监测地下水位是否超过了设计要求的安全范围。

如若超出,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控制地下水的涌入。

3.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包括监测附近地表的沉降情况、环境噪声、震动等因素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通过这些监测指标的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施工过程监测:对基坑的开挖、土方填筑、支护结构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监测设备和技术1.地面测斜仪:地面测斜仪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面上各个点的变形量来判断土层稳定性的仪器。

它能够实时监测土层的变形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给出预警。

2.倾斜计:倾斜计能够测量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以及墙体的变形情况。

通过倾斜计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墙体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3.水位计:水位计是监测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设备,通过实时测量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判断基坑周边的地下水变化情况。

4.环境监测仪器:包括沉降监测仪、噪声监测仪、震动监测仪等,用于监测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

四、监测频率与执行机构1.土层稳定性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土层情况的变化,每周进行一次监测,并由相关专业机构或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2.地下水位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的情况,每日或每周进行一次监测,并由相关专业机构或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深基坑施工检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检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检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深基坑工程位于具体地点,周边环境复杂,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

基坑开挖深度为具体深度,面积约为具体面积。

基坑支护形式采用支护形式,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特制定本检测方案。

二、检测目的1、及时掌握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确保施工安全。

2、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变形情况,保障周边环境的安全。

3、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三、检测依据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19)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3、本工程的相关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四、检测项目及内容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在支护结构顶部设置观测点,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观测,监测其水平位移情况。

观测点间距不宜大于具体间距。

2、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监测同样在支护结构顶部设置观测点,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了解其竖向位移变化。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在支护结构内部设置测斜管,采用测斜仪定期测量支护结构的深层水平位移。

测斜管的埋设深度应超过基坑开挖深度一定距离。

4、锚杆(索)拉力监测选择代表性的锚杆(索),安装测力计监测其拉力变化。

5、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井,采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

6、周边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在周边建筑物的角点、长边中点等位置设置观测点,使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监测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情况。

7、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沉降监测沿周边道路和地下管线布置观测点,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五、监测点的布置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在阳角处、变形较大处应加密布置。

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

3、锚杆(索)拉力监测点应选择受力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锚杆(索)。

4、地下水位监测点应布置在基坑周边,间距不宜大于具体间距。

“基坑”专项监测方案详细

“基坑”专项监测方案详细

“基坑”专项监测方案详细因挖深基坑工程涉及范围广,其技术复杂,事故也是频繁出现,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监测。

以便于我们及时制定应急措施,保证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安全。

其基坑监测方案如下。

一、水平位移监测:1.水平监测点的布设:土建施工基坑形状大多数为长方形和不规则基坑,为确保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长度≤300m,在基坑周边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布设2-4个工作基点,因基坑拐角处变形最小,工作基点墩位置一般布置在基坑拐角处;根据设计确定的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点的位置和数量,在基坑支护结构的冠粱顶上布设观测点,观测点采用埋设观测墩的形式;在建立好工作基点墩后,将仪器架设在工作基点墩上,沿基坑边布设观测墩,观测点位置必须选择在通视处,要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等影响视线的物体。

一般情况下观测点距离基坑300㎜比较合适。

2.水平位移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点:①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小角度法和极坐标法进行水平位移观测。

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宜采用前方交会、导线测量和后方交会法观测。

②在基坑变形监测中,对于基坑的位移变化量,利用极坐标法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选择基坑长边为X轴,垂直基坑长边为Y轴。

③小角度法主要用于基坑水平位移变形点的观测。

小角度法必须设置观测墩,采用强制对中方式。

④前方交会观测法,尽量选择较远的稳固目标作为定向点,测站点与定向点之间的距离要求一般不小于交会边的长度,观测点应埋设在适合不同方向观测的位置。

⑤导线测量法主要用于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密集,对工作基点稳定性检查用前方交会法和后方交会法都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通过导线测定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二、沉降监测:1.沉降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埋设基点3个,利用这3个基点相互检核其稳定性;支撑立柱沉降监测点设置:在支撑立柱的顶部焊接符合要求的钢制加工件;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监测点设置: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拐角处,离地面20㎝,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电路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一定距离;周边土体沉降监测点: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原状土层中,加设保护装置,沉降观测点稳定后,方可进行初始观测和一般观测。

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

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1、监测目的1.使参建各方能够彻底客观真实地把握工程质量,掌握工程各部份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安全;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及时改进施工技术或者调整设计参数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3.对可能发生危机基坑工程本体和周边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基坑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安全;4 .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监测原则(1)基坑工程监测基本原则1.监测数据必须是可靠真正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者埋设的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

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必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任何人不得篡改、删除原始记录;2.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发生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做到当天测、当天反馈;3.对所有检测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预警体系包括变形或者内力积累值及其变化速率;4.监测应整理完整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监测结束后整理出监测报告。

3、监测基点的布设及仪器配备(1)变形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要求1.至少有3 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

2 .工作基准点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

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3 .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

(2)监测仪器与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2》(以下简称《规范GB50026-2022》)中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造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22》(以下简称《规程JGJ/T 8-2022》)中的有关内容,选择安全监测仪器及施测方法。

1 .基坑侧壁的水平位移采用测斜仪监测;2.建造物及地面(路面)的沉降监测采用DS05 级水准仪、测微器,配合铟钢尺,按测微法施测;3.地下水水位应经过检定的长度量具施测,执行《建造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22) 8.3.9 条有关规定;观测精度不宜低于10mm。

基坑工程检测方案完整版

基坑工程检测方案完整版

基坑工程检测方案完整版一、检测内容1. 地质勘察:包括地质堆积条件、地下水情况、地下岩层结构等内容。

2.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测定。

3. 土质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地基基础的稳定性等。

4. 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变形和运动情况等。

5.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振动、变形和沉降等影响。

6. 基坑地下水控制:包括地下水排泵系统的运行情况、地下水位的控制等。

7. 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包括基坑挖掘、支护施工、地下水控制等方面。

二、检测方法1. 地质勘察:采用钻孔、取土及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2. 地下水位:通过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和离散采样等方式。

3. 土质物理力学性质:采用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4. 基坑支护结构:通过监测孔、测斜孔等进行变形监测。

5.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通过振动和沉降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6. 基坑地下水控制:通过地下水位、地下水排泵系统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

7. 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通过现场检查和检测仪器等方法进行监测。

三、检测仪器1. 钻孔机:用于地质勘察取土和钻孔。

2. 地下水位监测仪器:包括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

3. 土壤试验仪器:包括承载力试验仪、剪切强度试验仪等。

4. 变形监测仪器:包括测斜仪、测沉仪等。

5. 振动监测仪器:包括振动传感器等。

6. 地下水位监测仪器:包括水位计、液位计等。

7. 施工现场检查仪器:包括测量仪器、检测仪器等。

四、检测指标1. 地质勘察指标:包括地层的层理、岩性、岩石力学特性等。

2. 地下水位指标:包括地下水位的高度、变化趋势等。

3. 土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包括土壤的承载力、变形模量、黏聚力等。

4. 基坑支护结构指标:包括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安全系数等。

5.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指标:包括振动、变形和沉降等情况。

6. 基坑地下水控制指标:包括地下水位、排泵系统状态等。

7. 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指标:基坑挖掘、支护、地下水控制等方面。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一)基坑围护的施工监测内容l、监测内容及项目根据围护设计图纸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开展以下几方面监测内容:(1)具体项目主要用于观测围护结构、邻近建筑物及道路的水平位移及沉降。

1)基坑周边的沉降、裂缝观测。

2)沿基坑周边道路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布置4个。

3)在泵车停放处及大门出入口挖土及底板结构施工期间增设沉降观测点,每天观测。

2、巡视检查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进行巡视检查。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1)支护结构土体有无裂缝出现;(2) 周边环境1)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2)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二)监测点的设置1、为坑外土体沉降观测点,布置于坡顶。

2、施工期间应加强已有道路、建(构)筑物监测工作。

3、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

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周边道路的沉降,周边建筑物沉降等。

4、地表开裂,宜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三)监测次数及方法1、工程开工前进行一次全面监测记录。

2、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次数一次为宜,特殊情况下每天二到三次,雨天和雨后或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时,应加大监测的频率。

3、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可减少监测次数,地下室侧墙完工后停止监测。

4、雨天和雨后应加强监测,并对各种可能危及土体安全的水害来源进行仔细观察。

(四)监测设备1、全站仪1套2、DS2水准仪1台(五)基坑的监测时间、监测频率1、原始数据采集;基坑开挖前对各观测点进行2回次的有效观测,取2次有效观测数据的平均值为初始读数。

2、表层挖土时,每天观测一次;3、挖土深度接近坑底设计标高时,或监测过程中发现某监测点变形数据接近警戒值时,增加监测频率;4、当监测点变形值超警戒值每天监测次数不少于三次;5、垫层浇筑完毕,若各监测点变形情况基本稳定,监测频率可降至二天一次;6、监测周期直至地下室全部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绿化带下有一根DN500供水管线,距离基坑边支护的距离为2m。新建中节
制闸闸口南侧两泰官河上有桥梁一座,最小距离处距离基坑21m。
2、河道南侧:基坑南侧为已建威尼斯小区,距离已建高层住宅楼最小距离
基坑边6.5m。
5、本基坑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
二、监测目的及依据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情况、材料性质、施工工况和外
(2)布设方法:尽可能利用管线出露地表的部分作为直接点;现场水泥或
沥青地面,直接在地下管线正上方对应位置冲击钻孔并直接在地下管线上部地
面打入测量专用道钉,并确保其牢固。
2、建筑物沉降监测
(1)布点原则:根据基础类型及荷载有明显不同处及伸缩缝或老建筑物连
接处的2侧,在建筑物的角点、中点布置监测点,间距为10~25m。施工前面

程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
(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并结合本工程周边环境

地质情况特点科学合理布点。
(3)对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布点,布点尽量均匀,兼顾全局满足系统控制。
3、采用的பைடு நூலகம்测仪器
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采用方法准确、监测频率
适当,符合设计和规范规程的要求,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
会签栏
审查会签部门
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单位技术职能部门
单位质量职能部门
单位安全职能部门
中节制闸工程
基坑监测






单位技术负责人
(审批人)
编制人:
编制单位(章):
编制日期:
一、工程简况
1.1工程简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泰兴市
3、建设单位:泰兴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处
4、施工单位:
5、设计单位: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求。
三、监测内容及项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监测内容为周边环境监测及基坑围护体系
监测。各监测点的布设与施工顺序和保护对象必须相对应,对不同施工阶段和
作业位置,监测保护的重点也会有所侧重。
本次拟定监测项目具体如下:
1、周边地下管线垂直位移监测;
2、南侧已建高层住宅楼垂直位移监测;
3、振兴路桥垂直位移监测;
2.2监测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业主提供的本工程相关资料。
6、同类工程实践经验。
2.3方案编制原则
从时空效应的理论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单位的要求,本
新建东风河中节制闸位于排水渠与两泰官河交汇处,威尼斯城小区东北角。
节制闸的主要功能是汛期城区的防洪挡水和非汛期内河的换水、补水。新建长
48m箱涵穿过羌溪路,箱涵为两孔,孔口净尺寸为2.5m×2m(宽×高)。闸室控
制段设工作闸门,闸门材质为铸铁,启闭机为手电两用螺杆式双吊点启闭机,
型号为QPL-2*50,吊点中心距为1.4m,启门力为2×50kN,配套电机功率为
2、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本基坑围护和支撑结构体系处
于受力均衡、安全、可控状态;
3、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使得整个基坑通过监测及早发现止水帷幕的渗
漏问题,并及时、有效的封堵止漏,防止大面积涌砂而出现险情;
4、保证已有管线及已建建(构)筑物安全,若发现房屋沉降、位移或者变
形过大的问题,及时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汇报。
2×2.2kW。
将现状排水渠扩建至10m,南岸采用灌注桩排桩挡墙,北岸采用钢筋砼悬
臂挡墙,墙顶高程4.50m,渠底高程0.30m。
拆除排水渠末端圆涵,新建净宽10m过路桥涵。
1.2周边环境概况
本工程位于泰兴市范围内,拟建场区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复杂,根据总平面
图及现场踏勘,场地周边主要环境如下所述:
1、河道北侧:基坑北侧为振兴路,最小距离16m,河道与道路之间为绿化
3、坑外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四、基准点、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4.1基准点及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监测控制网分两种:平面控制网用于水平位移监测;水准控制网用于垂直
位移监测。
1、控制点布设
平面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计划为同点,不少于3点,用于控制整个监测区垂
直及水平位移。基准点设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之外较稳定的地方,且尽量采用固
界其它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理论预测值尚不能准确、全面、充分地反映
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
本工程的监测目的主要有:
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判断上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合理
或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实现对下步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
息化施工;
对建筑物和构筑物已有的裂缝进行拍照,并对其裂缝长度和宽度进行详细记录。
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定期进行平面控制网联测(每一~两月一次),
检查各基准点的坐标,保证平面测量资料可靠性。
4.2监测点的布设
1、地下管线垂直位移
(1)布点原则:取距基坑开挖最近的管线,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
如阀门、窨井上。监测点的布置应相互兼顾,各管线均按15m~20m间距布置,
尽可能组成监测剖面(断面)形式。最终布设点位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监测方案的编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监测保护范围
基坑开挖施工期间,按二倍的基坑开挖深度确定本工程最大影响范围,按
三倍范围进行调查和巡视。因此此范围内基坑本体和基坑围护墙体外影响范围
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土体均作为本工程监测保护的对象。
2、监测点布设原则
(1)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同时必须能客观全面反映本
定观测墩;无条件布设固定观测墩时用划"十"字的测量道钉埋设。具体布设
将在进场后据现场条件确定。
2、控制网联测
水准控制网采用水准路线测量,定期进行水准控制网联测(每1~2个月一
次),当基准点前后两次标高差值超过允许值,即以新高程值为起算高程;对水
准仪定期进行i检查(一月一次),保证水准测量资料可靠性。
基准网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
求观测。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
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
前、后,返测:前、后、后、前。
平面基准点控制网及监测点观测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