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③当d处粉末全变为红色后,后续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戊步骤序号,并排序)。
故选:A。
14.C
【详解】
A、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故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不是式量,故说法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所以可以计算得到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质量越大,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故说法正确;
A.稳定性B.可燃性C.还原性D.导电性
5.呈碱性的液体是
A.pH = 5.4的雨水B.pH = 2.3的柠檬水
C.pH = 7.0的蒸馏水D.pH = 7.3的矿泉水
6.在100 mL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搅拌,一定能形成悬浊液的是
A.食盐B.泥沙C.豆油D.蔗糖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3Fe + 2O2 Fe2O3B.S+ 2O2 SO2↑
C、化合反应反应物不一定是单质,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为化合物,说法错误。
D、化合反应的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中至少含有2种元素,化合反应的产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
故选:AD。
17.AC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可以分解的,正确;
D、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双氧水是由过氧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B.山柰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山柰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6
D.山柰酚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B.蔗糖溶液能导电
C.农业生产中NH4Cl不宜与Ca(OH)2混合使用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升高
10.思维导图可以使思维可视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2)取待测稀硫酸10g,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a点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
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理论上图中__点的温度最高;
③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写出计算过程)
四、推断题
18.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D常温下为气体,且A、C组成元素相同,B、F为碱,农业上常用B改良酸性土壤,G为红棕色固体,H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D
检验:NaOH和HCl反应后的溶液中HCl是否有剩余
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A.AB.BC.CD.D
15.硬水煮沸后会产生水垢,其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实验室由水垢制取纯净CaCl2晶体的流程如图(水垢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溶解时加入的试剂a为稀硫酸
A.AB.BC.CD.D
11.下列转化不能一步直接实现的是
A.SO3→H2SO4B.Cu→Cu(NO3)2C.NaNO3→NaClD.CaCO3→CaO
1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胡萝卜B.米饭C.西红柿D.鸡蛋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矿石粉碎C.冰雪融化D.食物腐烂3.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B.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葡萄糖不能转化为人体中的脂肪D.蛋白质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4.《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5.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B.③④的原子都在第三周期C.②④的化学性质相同D.①③均属于阳离子6.某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中氮、氧元素质量比是7:16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5:47.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 .过滤B .加絮凝剂C .投药消毒D .蒸馏8.向下列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aHCO 3溶液B .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C .Fe 2O 3粉末D .NaCl 溶液 9.2020年2月4日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根据初步测试达芦那韦(化学式为C 27H 37N 3O 7S )药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有关达芦那韦说法正确的是( )A .达芦那韦由四种元素组成B .达芦那韦由75个原子构成C .达芦那韦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 .达芦那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等质量的O 2和O 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③石油是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④煤气是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⑤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⑦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2021】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 )(1)通过实验测得某溶液pH=0;(2)施用农药是最主要的作物保护手段;(3)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4)只用H2O就能将Ba(OH)2、CuCl2、NaOH、K2SO4、(NH4)2SO4、NH4Cl六种固体鉴别;(5)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M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液中加入铜粉,滤液颜色无变化,则滤渣成分组成可能有4种情况;(6)可用加热蒸发的方式将稀盐酸浓缩;(7)5克某固体物质完全溶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为5%A.3种B.4种C.5种D.6种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KNO3属于复合肥料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2.已知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比较复杂,如K2S、Na2S为可溶性硫化物,FeS、ZnS为难溶于水的硫化物,CuS、Ag2S为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强酸的硫化物。
下列硫化物和酸的反应不正确的是()A.Na2S+2HCl=H2S↑+2NaCl B.FeSO4+H2S=FeS↓+H2SO4C.CuSO4+H2S=CuS↓+H2SO4D.ZnS+2HCl=H2S↑+ZnCl23.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发现开始没产生气泡,盐酸加到一定程度才产生气泡。
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提示:先后发生的反应为:①K2CO3+HCl═KHCO3+KCl,②KHCO3+HCl=KCl+H2O+CO2↑)。
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a:K+;b:CO32﹣;c:HCO3﹣;d:Cl﹣B.a:K+;b:CO32﹣;c:Cl﹣;d:HCO3﹣C.a:Cl﹣;b:K+;c:CO32﹣;d:HCO3﹣D.a:K+;b:HCO3﹣;c:Cl﹣;d:CO3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KNO3属于复合肥料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5.从HCl、CuSO4、NaOH、Na2CO3、Na2SO4、Ca(NO3)2六种溶液中,任意取出两种溶液(分别编号为a和b)混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无其他明显现象,测得混合后溶液pH=1.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数据,对a、b作出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肯定有一种是HCl,另一种可能是NaOH溶液B.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a、b组合可能不止一种C.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D.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6.恒温时,m克某物质溶液蒸发掉0.6m克水,能析出0.1m克不含结晶水的该物质的晶体,再蒸发0.1m克的水,又能析出0.lm克晶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70% B.25% C.50% D.30%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1.5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2.(1.5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3.(1.5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CO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B.N2:表示2个氮原子C.2Na:表示2个钠原子D.O2﹣:表示氧的化合价为﹣2价4.(1.5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D.③④为稳定结构5.(1.5分)甲烷(CH4)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B.甲烷(CH4)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36.(1.5分)把一定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51216反应后质量/g8530xA.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8B.x=0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SO2B.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8.(1.5分)在溶质为Cu(NO3)2、AgNO3和Al(NO3)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C.滤液中一定无AgNO3D.滤液中可能有四种金属离子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021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讲解

【21题答案】
C
【分析】
【详解】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定不变,所以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的物质元素的含有情况,必与反应物食盐水含有的元素情况相同,分析知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的物质中只能含有钠、氯、氢和氧四种元素。
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符合以上关于产物情况的分析,所以氢气可能是该反应的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B、牛奶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C、米粥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豆浆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
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4题答案】
A
【详解】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选A.
5.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
故选C。
12.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作燃料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灭火D.生产碳酸饮料
【12题答案】
A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作燃料,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使用氢氧化钠时,戴上橡胶手套,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海水晒盐采用上图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你猜猜可能是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_g。
D.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9.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Y、Z
B. Y、Z、X
C. Y、X、Z
D. Z、X、Y
10.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氧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B
氯化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钾
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C
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A. AB. BC. CD. D
1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为:H—1C—12O—16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自行车胎爆裂
C.鲜奶制成酸奶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为完成以下实验内容,涉及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操作A 稀释浓硫酸先往烧杯中倒浓硫酸,后加蒸馏水B 用KMnO4制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C 除去H2中的HCl杂质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NaHCO3溶液D 用CO还原Fe2O3先通CO一段时间,后加热Fe2O3A.A B.B C.C D.D2.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B.KCl C.NH4NO3D.KNO33.分别将浓盐酸、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下列变化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均减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减小C.溶质的质量均减小D.溶剂的质量均增大4.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A.B.C.D.5.与空气成分对比,呼出气体中含量明显降低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6.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当地组织力量进行扑救。
对于较小的火可用树枝、湿麻布片等扑打使之熄灭,其灭火原理主要是A.隔绝空气(或氧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霉变大米热煮后食用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C.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D.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过滤C.点燃酒精灯D.称量氯化钠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B.NaCl、Na2CO3、Na2SO4、NaNO3、NaHCO3均能溶于水C.复分解反应一定都生成水D.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10.水的污染原因有如下说法: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④酸雨与土壤接触;⑤冰川融化.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同答下列问题。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6)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2.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A.氧气 B.空气污染物C.有机物D.稀有气体3.下列仪器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①量筒②集气瓶③烧杯④试管⑤蒸发皿.A.①② B.④⑤C.③④ D.②④4.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0与C0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5.下列反应符合事实的是()A.4Fe+3O2═2Fe2O3 B.2Fe+6HCl═2FeCl3+3H2↑C.Fe+H2SO4═FeSO4+H2↑D.2Fe+3CuSO4═Fe2(SO4)3+3Cu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30mL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向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8.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如图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单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氧化钠、氯化钙、金刚石B.碳酸氢钠、氢氧化钡、氯化钠、锌C.硝酸、苛性钾、纯碱、氧气D.盐酸、苛性钠、纯碱、二氧化硅1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A.CuSO4溶液B.Na2SO4溶液C.酚酞试液 D.Fe(NO3)3溶液11.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X YA NaOH溶液稀盐酸(过量)B 稀硫酸水(过量)C CaCl2水(过量)D Ca(OH)2水(过量)A.A B.B C.C D.D12.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操作1 操作2A 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加热蒸发B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滴加盐酸通入二氧化碳C 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灼烧A.A B.B C.C D.D二、填空13.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正二价的镁元素______.14.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钢铁构成,钢铁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性.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是______.(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_.16.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______性.(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现示意图.图中的单质为______;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生成物的质量比为______.三、简答题18.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9.复习时,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2)验证: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有气泡生成证明研究结论正确探究2:在化学实验室里,小亮发现有一瓶敞口的标有固体NaOH的药品,已变成了白色粉末,他大胆的猜想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一起完成:[提出假设]:白色粉末可能是:①NaOH ②Na2CO3③NaOH与Na2CO3混合物【部分实验用品】:稀盐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PH试纸(供选)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______溶液有气体生成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加______ 溶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呈______性,结合实验步骤①可推知假设中______或______均可能成立.③另取少量白色粉末来溶于水,滴加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取少量滤液用______来实验.______ 该白色粉末一定是Na2CO3四、综合题2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填序号,下同).(2)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______.(3)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1.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1)硝酸铵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2)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kg氮元素,则需要______kg硝酸铵.22.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求:(1)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g,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2)若同时消耗了500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采用淘汰法即可将正确的答案选出.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其中HCl和Fe2O3发生化学反应;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是化学变化.原因是指示剂随溶液PH值改变而结构改变致使变色的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碳化),将木棍中的物质按水的比例脱去,属于化学变化;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是浓盐酸的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A.氧气 B.空气污染物C.有机物D.稀有气体【考点】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可根据臭氧的组成及物质分类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污染空气.【解答】解:A、臭氧和氧气组成不同,不是一种物质,错误.B、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污染空气.C、有机物的组成中最少含有碳元素,所以臭氧不是有机物.D、稀有气体是指周期表中最后一列的元素的单质.故选B【点评】学生应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认识物质的类别,正确理解物质类别中的相关概念,抓住概念的要点来解答问题.3.下列仪器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①量筒②集气瓶③烧杯④试管⑤蒸发皿.A.①② B.④⑤C.③④ D.②④【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分析】首先考虑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然后再从ABCD 中选出即可.【解答】解:①量筒不能用于加热,②集气瓶不能用于加热,③烧杯可以垫石棉网加热,④试管和⑤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就几个,只要同学们能够记住就可作对此题.4.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0与C0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析】根据碳单质及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此题.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工业上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故C0与C0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说法正确;B、工业上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把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说法正确;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产生是二氧化硫的过多排放.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由于构成物质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其物理性质会有很大的不同.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碳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酸雨形成的原因方面的知识.5.下列反应符合事实的是()A.4Fe+3O2═2Fe2O3 B.2Fe+6HCl═2FeCl3+3H2↑C.Fe+H2SO4═FeSO4+H2↑D.2Fe+3CuSO4═Fe2(SO4)3+3Cu【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30mL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向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可以根据石蕊试液与酸性溶液相互作用的变色情况进行分析和解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根据镁带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A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带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是现象,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实验结论,D 选项不正确.故选A【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中要描述反应后的生成物,但在描述时不能直接说明反应生成物是什么,而是描述反应生成物的一些属性,如生成氧化镁时描述为:生成一种白色固体.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以鉴别,要求能够有明显的不同现象.【解答】解:A、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为无色,无法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故B错误;C、硫酸和盐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石蕊变红,无法鉴别,故C错误;D、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有明显的不同现象.8.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如图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故选:A.【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一个难点,掌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内的压强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单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氧化钠、氯化钙、金刚石B.碳酸氢钠、氢氧化钡、氯化钠、锌C.硝酸、苛性钾、纯碱、氧气D.盐酸、苛性钠、纯碱、二氧化硅【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概念进行判断:酸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氧化钠属于氧化物,不是碱,故A错误;B、碳酸氢钠属于盐,不是酸,故B错误;C、硝酸属于酸,苛性钾属于碱,纯碱属于盐,氧气属于单质,故C正确;D、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单质、酸、碱、盐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概念.1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A.CuSO4溶液B.Na2SO4溶液C.酚酞试液 D.Fe(NO3)3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分析】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应能与三种待鉴别溶液混合时出现明显不同的三种现象,利用复分解反应规律分析选项中的物质与待鉴别物质所发生反应的情况,做出判断.【解答】解:A、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与氯化钡可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因此使用硫酸铜溶液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A可选;B、虽然硫酸钠能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因不能与氢氧化钠、氯化钠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硫酸钠溶液不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B不可选;C、虽然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能变红色,但与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酚酞试液不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也不选C;D、硝酸铁溶液只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红色氢氧化铁沉淀,而与另两种溶液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硝酸铁溶液不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D 也不选.故选A.【点评】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且能常见沉淀的颜色的记忆,是解答此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11.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X YA NaOH溶液稀盐酸(过量)B 稀硫酸水(过量)C CaCl2水(过量)D Ca(OH)2水(过量)A.A B.B C.C D.D【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 小于7时,呈酸性;根据图象,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最后溶液的pH接近7,然后根据个选项给出的物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A错误;B、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所以x不是稀硫酸.故B错误;C、氯化钙溶液显中性,pH等于7,加水pH不变,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pH接近7.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象及pH的变化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有关反应,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12.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操作1 操作2A 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加热蒸发B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滴加盐酸通入二氧化碳C 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灼烧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分析】A、根据肥皂水在软水和硬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D、根据锌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加热蒸发,硬水得到的固体较多,软水得到的固体较少或没有固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不变色的是氧气,可以鉴别,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取样品,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可以鉴别,加热,颜色变黑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二、填空13.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2N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 ;正二价的镁元素.【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二价的镁元素可表示为:.故答案为:2N;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钢铁构成,钢铁属于金属材料(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吸附性.【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据此解答.【解答】解: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用于净水,故填:金属材料;吸附.【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类别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是23.1%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是×100%=23.1%;(3)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次之,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进行计算,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C>A.故答案为:(1)B>C>A;(2)23.1%;(3)B>C>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 6 ,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HCO3+H2SO4═(NH4)SO4+2H2O+2CO2↑.2。
【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A.P + O2 P2O5B.2C+O2 2CO
C.Mg + O2 MgO2D.CO2+ C 2CO
16.下列关于2CO+O2 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
24.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2、CO和H2O,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A.甲丙乙丁戊B.甲乙丙丁丙戊C.甲乙丁丙戊D.甲丙乙丁丙戊
25.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
B. 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4)氢气是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界中石灰岩逐渐变成碳酸氢钙(Ca(HCO3)2)形成溶洞。碳酸氢钙的组成元素有______种,其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0.5mol该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g,约含碳原子_____________个。
操作II的名称为______,溶液M中所含溶质为______。
(4)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__(填“KNO3”或“NaCl”)。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2021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副卷) (1)

2021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副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分)分类是学习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纯碱C.煤炭D.空气2.(2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密切相关。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石墨制作铅笔芯B.用铜丝制作导线C.用生石灰制作干燥剂D.用氙气制作电光源3.(2分)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B.水是生命之源,生产、生活中应提倡节约用水C.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应不断提高其综合利用水平D.金属资源应用广泛,应加大开采和冶炼力度4.(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氧化铜粉末B.倾倒浓硫酸C.熄灭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5.(2分)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6.(2分)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固体物质很难被压缩——固体的分子间没有间隔B.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H+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7.(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固体质量甲大于乙D.将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8.(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入O2并点燃B检验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鉴别二氧化锰和活性炭粉取样,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加水溶解后,蒸发结晶D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A.A B.B C.C D.D9.(2分)如图,用细线吊置在广口瓶内的小试管中盛有固体乙,广口瓶中盛有饱和石灰水。
2021届虹口区中考化学一模(有答案)

虹口区2021届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试卷化 学 部 分(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2021.01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五、选择题(共20分)21~34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1.属于纯净物的是A .加碘盐B .苏打水C .米醋D .蒸馏水 22.放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盐B .芝麻油C .花生酱D .面粉23.一些食物的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菠菜:5.1~5.7B .牛奶:6.3~6.6C .玉米粥:6.8~8.0D .鸡蛋清:7.6~8.0 2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 .石墨和金刚石B .活性炭和木炭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 .液氧和氧气 25.属于氧化物的是A .O 2B .Fe 2O 3C .K 2SO 4D .NaOH 26.以下物质中,能引起酸雨的是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气D .氧气 27.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量取液体B .称量固体C .过滤D .点燃酒精灯 28.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是A .硫B .木炭C .铁丝D .红磷 29.既可填充飞艇,又可制作多用途电光源的气体是A .氧气B .氢气C .氦气D .氮气 30.自来水生产中用于杀菌消毒的是A .明矾B .活性炭C .氯化铁D .氯气31.能表示2个银原子的是A .Ag 2B .2AgC .2AlD .2Mg32.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变化B .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种类改变D .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33.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装置是A B CD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应先点燃Ⅰ处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B .应先点燃Ⅲ处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C .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D .实验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Ⅱ处增加的质量35~37题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35.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实验(杂质不发生反应),过程如下。
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

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9九上·乐东期中) 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年,联合国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 2019)。
元素周期表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的()A . 拉瓦锡B . 侯德榜C . 居里夫人D . 门捷列夫2. (2分) (2020九上·金湖期末) 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或技术发明的使用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 . 海水晒盐B . 使用火药C . 烧制瓷器D . 湿法炼铜3. (2分) (2018九下·长春月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 H2OB . HClC . NaOHD . CaCO34. (2分)(2018·门头沟模拟) 为防止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是()A . 铁B . 锌C . 钙D . 碳5. (2分) (2017九下·沭阳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测定溶液pH值B . 稀释浓硫酸C . 固体药品的取用D . 称取食盐6. (2分)(2019·奉贤模拟) 关于粗盐提纯实验部分操作正确的是()A.取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结晶A . AB . BC . CD . D7. (2分)(2011·盘锦) Cu、Z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后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X盐溶液Y盐溶液Z盐溶液Cu无无有Zn无有有则X,Y,Z金属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A . X Y ZB . Z Y XC . Z X YD . X Z Y8. (2分) (2019九上·沂源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的是()A . 和NaOH溶液B . 稀盐酸和C . 溶液和溶液D . Fe和溶液9. (2分)(2018·海珠模拟)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B . 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C . 施用化肥,可能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污染,因此应停止施用化肥D . 通过看外观,不能区分磷矿粉和硫酸钾10. (2分) (2020九下·安徽月考) 金属钛(查阅资料)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材料,因为具有奇特的性能,被營为“未来金属”。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0分)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爆炸B. 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C. 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D. 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很快会干2.“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早餐喝牛奶、吃鸡蛋可以使营养均衡B. 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C. 食用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 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由分子构成,后者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 酒精、汞B. 氨气、氯化钠C. 干冰、金刚石D. 铁、硫酸铜4.社旗“三粉”指的是粉条、粉面、粉丝,社旗县是我省红薯主产区,三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 维生素B. 油脂C. 蛋白质D. 糖类5.已知SeO x中Se的化合价为+6,则X为()A. 1B. 2C. 3D. 46.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A. 合金:生铁、青铜、硬铝B. 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C. 碱:纯碱、生石灰、苛性钠D. 混合物:空气、澄清石灰水、98%浓硫酸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混合物:硫酸铜、钢、小苏打B. 氧化物:水、生石灰、干冰C. 碱:纯碱、烧碱、熟石灰D. 有机物:塑料、酒精、氨水8.河南省钼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如图所示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钼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钼原子核外有42个电子C. 钼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2D. 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9.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 分子的质量变大B. 分子的体积变小C. 分子的数目减少D. 分子的间隙变小10.随着5G手机的普及,高性能的氮化镓(GaN)充电器应运而生。
高温下镓与氨气(NH3)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氮化镓,已知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Word+答案)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3分)《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2014年4月18日起播出第二季,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厨房是制作美食的主要场地,下列在厨房发生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2.(3分)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
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固体3.(3分)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废弃易拉罐属于()A.B.C.D.4.(3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n的值为14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硅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4价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6.(3分)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O+H2SO4═CuSO4+H2↑B.2Fe+6HCl═2FeCl3+3H2↑C.Ca(OH)2+2HCl═CaCl2+2H2OD.KNO3+NaCl═KCl+NaNO37.(3分)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D.生活中可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8.(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A.两个氮原子:2NB.两个醋酸分子:2CH3COOHC.表示的微粒:Na+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9.(3分)对于如图,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组合10.(3分)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稀有气体D. 氮气2.确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能与氧气反应B. 难溶于水C. 淡黄色固体D. 熔沸点低3.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氖B. 溴C. 锌D. 磷4.表示2个氢分子的符号是()A. H2B. 2HC. 2H2D. 2H2O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白磷自燃B. 衣服晾干C. 蜡烛熔化D. 剪纸成花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石油B. 海水C. 液氧D. 洁净的空气7.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物质是()A. 蔗糖B. 花生油C. 面粉D. 冰块8.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 分子B. 元素C. 化合物D. 单质9.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A. 铜B. 臭氧C. 水D. 干冰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NaNO3B. SO2C. NaOHD. H2SO411.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 氧化铝--Al2O3B. 氯化铁--FeCl2C. 硫酸铜--CuSO4D. 氢氧化钙--Ca(OH)212.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分子在不停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隔D. 分子由原子组成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倾倒液体C. 检查气密性D. 点燃酒精灯1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呈碱性的是()物质名称牙膏胡萝卜橘子食醋pH8−96−73−42−3选项A B C DA. AB. BC. CD. D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P+O2− 点燃 PO2B. 2KMnO4− △ K2MnO4+MnO2+O2C. 3Fe+2O2− 点燃 Fe3O4D. 2NaOH+CuSO4=4Cu(OH)2+Na2SO416.下列方法能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 闻气味B. 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C. 观察颜色D. 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7.CO和CO2的相同点是()A. 分子相同B. 原子个数相同C. 元素相同D. 化学性质相同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液氮用作冷冻剂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氧气用于气焊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9.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碳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B. 都是黑色固体C.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D. 构成的碳原子数目相同20.关于化学反应2Mg+O2− 点燃 2Mg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条件是点燃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 生成物是白色固体D. 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1.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最新整理山东省青岛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2021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Ca-40,Fe-56,Cu-64,Ba-137第Ⅰ卷(共2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海水C.氧气D.食醋2.下列对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C.能在氧气中燃烧D.标准状况下,沸点为-252.77℃3.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奶粉B食盐C.花生油D.面粉4.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蜡炬成灰泪始干C.飞流直下三千尺D.吹尽狂沙始到金5.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玻璃杯B.塑料盆C.铁锅D.实木桌椅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水A.水B.一氧化碳C.氯化钾D.金刚石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灭火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氧气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三个氮分子3N2B.铝离子Al+3C.两个氧原子O2D.硫酸钠NaSO4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工业上可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和杀菌消毒的净化过程,可以变成纯水D.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11.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六月茉莉花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D.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12.诗句“梅子留酸软齿牙”中的“梅子”含有较多的柠檬酸,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
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中考化学一诊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中考化学一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轮胎爆炸B. 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C. 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D. 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所有元素的原子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C.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 气体升温时体积膨胀,其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都增大了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如图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A. 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B. 身边一些物质的pH:C. 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D. 地壳中元素含量: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取用少量液体B. 过滤C. 闻气味D. 稀释浓硫酸5.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B. 反应前后都存在N2分子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 点燃 3N2+4H2OD.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6.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能与许多不活泼金属反应。
如铜就能与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 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C. 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反应D.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属物质类别有5类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丙都属于易溶物质B. 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C. 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8.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A.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水B. 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9.现将160kgCu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A. 120kgB. 112kgC. 128kgD. 130k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10.(1)X、Y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元素,X的单质常用于供给呼吸,Y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姓名班级___________分数考生须知:1.全卷共3页,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全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O -16 N -14 S -32 Fe -56 Cl -35.5 Mn -55 K -39 P-31F-19一、看看你的判断力(每题2分,共2X20=40分)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CO2和H2OB.碳酸钡和水C.氧化钙和水D.碘和乙醇2.下列有关生铁和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就是纯铁B.用生铁可冶炼得到钢C.钢是生铁的一个别称D.没有经过冶炼的铁矿石通常又叫生铁3.对于下列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认识正确的是A.“煤气中毒”指的是CO中毒B.工业酒精引起的中毒是乙醇含量过高引起的C.“绿色食品”是指绿颜色的食品D.“白色污染”泛指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4.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B.在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C.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发生反应,最后变成蔗糖5.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浓盐酸B.食盐C.生石灰D.石灰水6.在稀硫酸中加入下列固体物质,溶液的酸性不会明显减弱的是A.生石灰B.锌粒C.硝酸钡D.石灰石粉末7.几种金属单质熔合成合金后,不会改变的是A.抗腐蚀性B.硬度C.强度D.原子的种类8.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干燥剂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生石灰D.氯化钠9.有X、Y、Z三种金属,将Y、Z放入X的盐溶液中,发现Y、Z上均有X析出,再将X、Z放入Y的盐溶液中,发现X、Z上均没有Y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A.X、Y、ZB.Z、Y、XC.Y、X、ZD.Y、Z、X10.下列性质是溶液的基本特征的是A.无色B.透明C.纯净D.均一、稳定11.要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最好选用的溶液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钡和稀硝酸C.碳酸钡和稀硝酸D.硝酸钡和稀硝酸12.下列有关维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B.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C.人体的需要量很小D.动物的肝脏中含维生素较少,含胆固醇较高13.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用空气中的N2和H2制取NH3B.NO氧化成NO2C.用NO2制硝酸D.硝酸与碱反应14.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是A.Fe和MgB.Ag和CuC.K和FeD.Fe和Cu15.下列物质与盐酸混合,不能产生气体的是A.AlB.CaCO3C.AgD.Mg16.不能用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CaCl2B.FeCl3C.ZnSO4D.MgSO417.下列因素能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A.搅拌B.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质、溶剂的性质18.下列方法中,不可能使20%的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是A.加入30%的硫酸铜溶液B.加铁粉C.加入10%的硫酸铜溶液D.加入30%的硫酸钠溶液19.有一无色、无味的液体,如果它是由一种固体溶于液体所得到的溶液,则A.降温可得到这种固体B.加热蒸发溶剂,可能会得到这种固体物质C.升温可得到这种固体物质D.加热蒸发溶剂,一定会得到这种固体物质2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不变的是A.氧化铜和盐酸B.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晶体C.铜和硝酸汞溶液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二、请你填(每空1分,共20分)21.在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发现铁有剩余,过滤出的残渣一定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残渣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22.在pH= 6的无色的盐酸溶液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然后再逐渐滴入氢氧化钠至过量,在操作过程中溶液会由无色依次变为__________色、__________色、__________色。
溶液中pH逐渐____________,最后pH__________7。
2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排在汞的__________面,锌排在铁的__________面。
24.物质溶于水时,如果物质扩散过程所__________的热量__________于水合过程所__________的热量,则表现为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该物质溶于水的过程,我们称为__________过程。
25.矿物质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再生,因此必须保护好金属资源。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有:金属的__________,防止金属的__________,寻找金属的__________,有计划、合理地__________。
三、出谋划策(每题5分,共15分)26.为了实验的需要,配制了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一种为5%,另一种为25%,但配好放入柜中后才发现没有贴上标签,你能帮忙区别出哪一瓶是5%的氢氧化钠溶液,哪一瓶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吗?27.有镁、铁、铜三种金属,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它们金属性的强弱?(至少两种)28.什么是白色污染?为了防止白色污染,请你给大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四、活动探究〔30题(1)3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29.有一种蓝色溶液具有下列性质:(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蓝色沉淀;(2)加入氯化钡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3)放入一根铁钉,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这种蓝色溶液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写出上述变化的三个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有一种不纯的一氧化碳气体,其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现提供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每种都有若干个),若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证明混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2)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无水硫酸铜甲乙丙丁a b浓硫酸e f石灰水g h氢氧化钠请回答:(1)为了达到上述两个目的,请用各装置的代号表示出正确的连接顺序。
不纯的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净的CO(3分)(2)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请你算(共6分)31.(3分)实验室用回收的60 g 10%的稀硫酸和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30%的硫酸溶液,需取浓硫酸多少毫升?可配得30%的硫酸多少克?32.(3分)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规定每人每天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
若在1 kg 的米面食品中加入2 g明矾〔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那么某人一天如果吃了100 g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他摄入的铝的量是否在安全范围之内。
附参考答案一、1.B 2.B 3.A 4.D 5.B 6. C 7.D 8.D 9.D 10.D 11.D 12.D 13.A 14.D 15.C 16.B 17.D18.A 19.B 20.B二、21.混合物铁和铜氧化铜硫酸亚铁22.红紫蓝增大大于23.后前24.吸收大放出降低(或吸收小放出升高)放热(吸热)25.回收利用锈蚀代用品开采矿物三、26.用两支试管取适量的同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将这两种溶液分别加入这两支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多的试管中加入的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少的试管中加入的是5%的氢氧化钠溶液。
27.方法一:取镁条、铜片和硫酸亚铁溶液,取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将铜片放入溶液中,铜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
将镁条放入试管里的溶液中,硫酸亚铁溶液的浅绿色消失,且表面有黑色固体出现,说明镁能置换出铁,镁的金属性比铁强。
方法二:用三支试管取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将三种适量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镁反应剧烈,铁次之,铜不与酸反应。
说明镁比铁金属性强,铁比铜的金属性强。
28.指废弃的不能降解的塑料带来的污染。
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塑料制品的使用,使用替代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提高塑料制品使用寿命;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塑料;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四、29.CuSO4(1)CuSO4+2NaOH===Cu(OH)2↓+Na2SO4(2)CuSO4+BaCl2===BaSO4↓+CuCl2(3)CuSO4+Fe===FeSO4+Cu30.(1)c→d→e→f→g→h→a→b(2)除去气体中的水分(3)检验气体中是否有水蒸气(4)检验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5)吸收(除去)二氧化碳五、31.9.59 mL;77.6 g32.含铝量为0.0114 g>0.004 g,他摄入铝的量不在安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