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合集下载

根和根茎类中药1

根和根茎类中药1

因品种而异,呈粉性、纤维性、角质状等
横断面
有一圈(形成层)环纹, 有一圈(内皮层)环纹,
木部比皮部大,自中心向 皮部比中柱大,无放射
外有放射状纹理(射线),状纹理(射线),中心
中心无髓。
髓部明显。
显微构造
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横 切面组织构造,可区分双 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 根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但少数次生构造 不发达,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 为薄壁组织,形成髓。

块根
根状茎
根及根茎类中药
鳞茎
块茎
球茎
根类中药
性状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
单子叶植物根
形状
表面 质地 折断面
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 须根系,根的前部或中 较小;圆柱形、圆锥形或 部膨大成块根,呈纺锤 膨大成块根,呈纺锤形。 形。
外表有栓皮,较粗糙
外表无木栓层,有表皮 (较平滑)
因品种而异,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轻松泡
第三章根及根 茎类中药(一)
根及根茎类中药
• 根与根茎的区别
• 根无节和节间,无芽和叶
• 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 部分根茎的药材。
• 根茎类中药:以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 地下茎入药的药材。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 节间,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 叶、叶柄基部残余或有叶痕;有时可见幼 芽或芽痕;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茎基或 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小结
1、提问。 2、小结。
猜一猜
• 生狗脊片 有残存金毛,近边 缘有一圈凸起的 棕黄色木质部环 纹。
熟狗脊片 形如生狗
脊片,通体 黑棕色,质 硬,角质。
猜一猜
• 叶柄残基及根茎断面 有黄白色小点(分体 中柱)5~13个,排列 成环。

根和根茎类中药1

根和根茎类中药1

常见病虫害及其症 状:了解各种中药 材易患的病虫害, 如根部病害、叶部 病害等。
防治原则和方法: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包括农业防治、生 物防治、物理防治 和化学防治等。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合理选择和使用 农药,注意安全用 药和保护环境。
预防措施:加强田 间管理和养护,提 高中药材的抗病能 力。
采收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情 况和需求确定采收时间,一般遵 循“适时采收”的原则。
法使用
注意药物配伍 禁忌,避免不
良反应
孕妇、儿童、 老年人等特殊 人群需谨慎使

保存中药材时 要注意防潮、 防虫、防晒等
措施
配伍原则:根据 药材的性质、功 效和适应症进行 合理搭配,避免 不良反应和相互 作用。
配伍禁忌:某些 药材之间存在相 互克制、相互制 约的关系,如果 搭配不当,会影 响药效或产生不 良反应。
加工方法:对采收的中药材进行 清洗、干燥、炮制等加工处理, 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长环境选择合适的采收方法, 如挖掘、剪摘、摘取等。
注意事项: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 需要注意保持中药材的完整性和 新鲜度,避免受到污染和损坏。
当前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和特点
采集加工:甘草一般在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和杂质,晒干后即可入药。
功效作用: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甘草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例如,甘草具有激素样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 致水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此外,甘草还可能引起低血钾症,需要与保钾利尿药合用时应注意观察血钾浓度。
国际化趋势:中药材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2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总论)

2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总论)

(4)髓部不明显。
正常构造:蕨类植物根茎(骨碎补):
(1)外表常为表皮。
(2)内部为基本组织。
(3)网状中柱,常为周韧型维管束,维管束外围有 内皮层。
(4)木质部为管胞。有的具间隙腺毛。
表皮
木质部
基本 组织韧Βιβλιοθήκη 部分体 中柱骨碎补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
(1)髓部异常维管束:由原形成层里端细胞恢复 了分生能力,向内分生韧皮部,向外分生木质部 形成。如大黄。 (2)内生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下方细胞恢复分 生能力,产生的初生韧皮部,由于韧皮部的产生 和存在的位置不同而形成双韧维管束或在髓部周 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如茄科、葫芦科植 物。
1
大黄粉末
人参粉末
针晶:兰科(白及)、百合科(知母、玉竹)、
天南星科(半夏、天南星)、薯蓣科(山药)。
知母中的草酸钙针晶
方晶:豆科(甘草、葛 根)、芸香科(黄柏)
晶鞘纤维: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
含有草酸钙或其他结晶体,形成晶 鞘纤维,如豆科(甘草、葛根)、 芸香科(黄柏)等。
甘草中的晶鞘纤维
石细胞
第二节:根茎类中药
二、性状:
1、形状: (1)根状茎,柱状,石菖蒲 (2)块茎,半夏、天麻 (3)鳞茎,类圆形,鳞片,肥厚肉质(川贝) (4)球茎,荸荠 2、表面: 蕨类根茎(带有叶柄残基);鳞茎(鳞叶肥厚)
石菖蒲
川贝母
天 麻


紫萁贯众
3、 横断面: (1) 区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二、性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
气味。
1. 形状: (1)根:一般多呈圆柱形(甘草、牛膝)及长圆锥 形(白芷)。 (2)块根:形状多样;有纺锤形、圆锥形、不规则 形。如:郁金、麦冬、草乌、何首乌。

ZDAY93:常用中药的鉴别(三)根及根茎类中药(三)

ZDAY93:常用中药的鉴别(三)根及根茎类中药(三)

ZDAY93:常用中药的鉴别(三)根及根茎类中药(三)各位好,我是小周,今天我们继续讲十种根茎类的药用植物。

包括赤芍、白芍、黄连、升麻、防己、北豆根、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

知识点:白芍【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均系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

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略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气微,味微苦、酸饮片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

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

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酸。

赤芍【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及川赤芍的干燥根。

【产地】芍药主产于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川赤芍主产于四川、甘肃、陕西等省。

多系野生。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长的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黄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产地】味连主产于重庆石柱县,四川洪雅、峨眉等地。

湖北、陕西、甘肃等地亦产。

主要为栽培品。

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

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眉等地,为栽培品,极少野生。

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东南部,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性状鉴别】药材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辛凉
白前
柳叶白前、芫 花叶白前
根及根茎
鹅管白前
气微,味微 甜
白薇
白薇、蔓生白 薇
根及根茎
气微,味微 苦
色棕黄者 为佳
紫草
紫草 科
新疆紫草(软 紫草)、内蒙紫 草

软紫草:皮部10余层重叠; 内蒙紫草:数 层相叠
气特异,味 微苦、涩
加热红色 气体,红 褐色油滴
丹参
唇形 科
丹参
根和根茎
气微,味微
苦涩
色紫红者
当归
伞形 科
当归

表面黄棕色 至棕褐色
香气浓郁, 味甘、辛、 微苦
烟火慢慢 熏干;油 室
羌活
羌活、宽叶羌 活
根茎及根
蚕羌、竹节 羌;条羌,大 头羌
气香,味微 苦而辛;气 味较淡
断面朱砂 点多者、
香气浓郁 者佳
前胡
白花前胡

棕色形成层 环及放射纹 理
气芳香、味
微苦、辛
分泌组织 油室
分 类
名 称


来源
气微、味微 苦、酸
赤芍
芍药、川赤芍

表面棕褐色,
糟皮粉碴
气微香、味 微苦、酸涩
黄连
黄连、三角黄 连、云连
根茎
味连:过桥; 雅连:过桥较 长;云连:多 为单枝
气微、味极

味连:皮 层、中柱 鞘有少许 石细胞,
髓部无石 细胞;雅
连:均有
石细胞;
云连:均 无石细胞
升麻
大三叶升麻、 兴安升麻、升 麻
根茎
气微,味微 苦而涩
苦参
豆科
苦参

具异性维管 束呈同心性 环列或不规 则散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孔:木栓层形成时,位于表皮气孔下 的木栓形成层不产生木栓细胞,而产生 大量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称为补充细 胞,或填充细胞。补充细胞逐渐增多, 结果撑破表皮或木栓层组织,枝干的表 面裂成唇状突起,显出圆形、椭圆形及 线形的轮廓,称为皮孔。它代替气孔的 功能,成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 具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皮层不明显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放射状 无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木栓形成层: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 织的一种。由于平周分裂的作用,在内 外分别形成栓内层和木栓组织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有形成层,韧皮部 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无节与节间 无叶、无芽
根茎的特征:有节与节间 有芽、长叶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茎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二、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的性 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多见皮孔样疤痕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 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类中药一般性状特点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三、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 性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具放射纹;髓部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散有筋脉点,无髓部

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中药药用部位:●根茎:狗脊、绵马贯众(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升麻、北豆根、黄连、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根: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白芍、赤芍、防己、板蓝根、地榆、苦参、葛根、黄芪、远志、西洋参、白芷、当归、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芪、玄参、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根及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徐长卿、白前、白薇、丹参、茜草、紫菀●块根:何首乌、太子参、川乌(母根)、草乌、附子(子根的加工品)、白蔹、地黄、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及●鳞茎:川贝母、浙贝母茎木类中药药用部位:●藤茎:木通、大血藤、鸡血藤●心材:苏木、降香、沉香(含树脂的木材)●茎髓:通草●茎枝:钩藤(带钩)药材来源:马兜铃科: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蓼科: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虎杖、何首乌苋科:牛膝、川牛膝商陆科:商陆(商陆或垂序商陆)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孩儿参)毛茛科: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威灵仙)、川乌(乌头)、草乌(北乌头)、附子(乌头)、白芍(芍药)、赤芍(芍药、川赤芍)、黄连(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莲)、升麻(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防己科:防己(粉防己)北豆根(蝙蝠葛)罂粟科:延胡索十字花科:板蓝根(菘蓝)蔷薇科:地榆(地榆、长叶地榆)豆科:苦参、山豆根(越南槐)、葛根(野葛)、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黄芪(蒙古黄芪、膜荚黄芪)远志科:远志(远志、卵叶远志)葡萄科:白蔹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伞形科:白芷(白芷、杭白芷)、当归、羌活(羌活、宽叶羌活)前胡(白花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柴胡、狭叶柴胡)、北沙参(珊瑚菜)龙胆科:龙胆(条叶龙胆、龙胆、滇龙胆)、秦艽(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萝藦科:徐长卿、白前、白薇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内蒙紫草)唇形科:丹参、黄芩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茜草科:巴戟天、茜草葫芦科:天花粉:(栝楼、双边栝楼)桔梗科:桔梗、党参(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南沙参(轮叶沙参、沙参)菊科:木香、白术、苍术(茅苍术、北苍术)、紫菀泽泻科:泽泻莎草科:香附(莎草)天南星科:天南星(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科: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百合科:川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浙贝母、黄精(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玉竹、重楼(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土茯苓(菝葜)、天冬、麦冬、知母兰科:天麻、白及。

根与根茎类中药1

根与根茎类中药1

【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产地】河南省,为“四大怀药”之一。
【采收加工】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捆成小把
《本草经集注》云:“今出近道蔡庆者,最长大柔 润。其茎有节,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 以雄者为胜。”
性味:味甘、苦、酸性,平。
归经:入肝经,肾经。
功能:散瘀血,消痈肿。
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 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 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化学成分】芍药苷。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 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 连”。
【产地】味连 主产于重庆石柱县,四川洪雅、峨眉 等地。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已不多见。为商品黄连 的主要来源。
雅连 主产于四川洪雅、峨嵋等地,为栽培品,极少 野生。
云连 主产于云南,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 辛或华细辛的根和根茎。前两种习称“辽 细辛”。 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 圆柱形, 具短的分枝。根细长,密生节 上,表面灰 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质 脆,易折断, 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 。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安全性检测】马兜铃酸Ⅰ限量
(将军、川军、锦纹)
之根及根茎类中药


黄建春
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 痕。
根茎类中药特点:有节、有节间、有 芽或芽痕。
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
【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 干燥根茎。
【产地】主产于福建、四川等省
密被金黄色长柔毛,孢子 囊群生于叶背面,囊群盖 两瓣开裂形似蚌壳状
来源:为爵床

中药学(3-②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学(3-②根及根茎类中药)

赤芍
白芍---- 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 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 之发软,捞出晒干。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 片,干燥。
赤芍----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 晒干。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34
白芍
赤芍
白 芍
赤 芍
35
白芍
赤芍
白 芍 表 面
20
商陆
【显微鉴别】 商陆根横切面(同心性异常维管束) 木栓层为数列棕黄色细胞。 皮层较窄。
21
商陆
【显微鉴别】 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外韧型。形成层成环。 正常维管束位于中央,木质部细胞呈放射状排列。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淀粉粒。
22
商陆
【化学成分】
主含三萜皂甙类化合物及商陆碱,商陆毒素等。
黄 芪 甲 甙
68
人参
人参属中药
人参
西洋参
三七
人参叶 生津,祛暑
竹节三七(竹节参)滋补强壮,散淤止痛
珠子参(扣子七) 补肺养阴,活络治
69
人参


Radix et Rhizoma Ginseng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 生精固脱,强心安神”
李时珍:“因根如人形而得名”。
质样,木部有放射状纹理
⑤气微,味微苦而酸
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裂隙
气微香,味微苦涩
38
白芍
【显微鉴别】 白芍横切面 : 木栓层 偶有残存。 栓内层系 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 常被刮去而残缺。 韧 皮部主要由薄壁细胞 组成。 形成层环微波 状弯曲。
赤芍
39
白芍
【显微鉴别】 木射线宽数十列细胞; 木 质部束窄, 导管径向排列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草乌
北乌头
块根
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
气微、味辛辣、麻舌
附子
乌头
子根加工品
盐附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黑顺片:气微、味淡
白芍
芍药

草酸钙簇晶较多
气微、味微苦、酸
赤芍
芍药、川赤芍

表面棕褐色,糟皮粉碴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黄连
黄连、三角黄连、云连
根茎
味连:过桥;雅连:过桥较长;云连:多为单枝
气微、味极苦
油管
柴胡
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

北柴胡: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具败油气
油管;大叶柴胡有毒
北沙参
珊瑚菜

木质部导管呈“V”形
气特异,味微甘
龙胆
龙胆科
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滇龙胆(坚龙胆)
根及根茎
龙胆(有髓);坚龙胆(无髓)
气微,味极苦
秦艽
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

气特殊,味苦,微涩
有晶鞘纤维
粉葛
甘葛藤

气微,味微甜
甘草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
甘草:菊花心,有粉性;胀果甘草:外皮粗糙,粉性小;光果甘草:不粗糙
气微,味甜而特殊
黄芪
蒙古黄芪、膜荚黄芪

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远志
远志科
远志、卵叶远志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去净木心
白蔹
葡萄科
白蔹
块根
气微、味甜
徐长卿
萝藦科
徐长卿
根及细胞垂周波细波状弯曲
气香,味微辛凉

常用中药(根及根茎类)的鉴别要点和功效(一)

常用中药(根及根茎类)的鉴别要点和功效(一)

狗脊※【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

【性状鉴别要点】生狗脊片:①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片状。

②切面浅棕色,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③质坚脆,易折断,有粉性。

熟狗脊片:呈黑棕色,质坚硬。

图2-1 生狗脊及其饮片【功效】除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绵马贯众※【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主产东北,又称“东北贯众”。

【性状鉴别要点】①倒卵形,稍弯曲。

②外表黄棕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扁圆柱形叶柄残基和条状披针形的鳞片。

③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

④根茎及叶柄残基断面棕色或棕绿色,有黄白色维管束小点5~13个,环列。

⑤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而辛。

图2-2 绵马贯众【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骨碎补【来源】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采挖时须燎去茸毛(鳞片)。

【性状鉴别要点】①呈扁平长条状。

②表面密被暗棕色的小鳞片。

③体轻质脆,断面红棕色,有黄色点状维管束17~25个,环列。

④气微,味淡、微涩。

图2-3骨碎补【功效】疗伤止痛,补肾强骨。

图2-3 骨碎补细辛【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二种习称“辽细辛”。

【性状鉴别要点】①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常卷缩成团。

②根茎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节,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表面灰黄色,有须根及须根痕。

③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④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图2-4细辛【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用量1~3g。

不宜与藜芦同用。

图2-4 细辛小贴士细辛地上部分含有具肾毒性的马兜铃酸,而根及根茎则不含此类成分。

因此2005版《中国药典》将其药用部分修订为根及根茎。

大黄※【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又名将军、川军、锦纹等。

【性状鉴别要点】①类圆柱、圆锥或不规则块状。

《常用中药》第05章3 根和根茎类-5 木香、白术、石菖蒲

《常用中药》第05章3 根和根茎类-5 木香、白术、石菖蒲
孔及孔沟明显。 • 油室碎片内含黄色或棕色分泌物。 • 菊糖多,有时表面现放射状线纹。 • 木栓细胞、导管
• 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 • 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 • 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 • 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 • 断面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 • 有的中心呈枯朽状。 • 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 为毛茛科 阿尔泰银莲花 Anemone altaica Fisch. ex C. A. Mey. 根茎
• 根茎较细小纺锤形。 • 表面棕黄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小根痕。 • 质坚脆,断面白色,显粉性。 • 气微,味微酸而稍麻舌。 • 双子叶植物根茎正常结构。
• 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 • 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 • 内皮层明显。 • 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
维。 • 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 含挥发油:β, α ,γ—细辛醚 (β-asarone) 62.38%、 l-烯丙基-2,4,5三甲氧基苯18.24 %、顺-甲基异丁香 油酚、甲基丁香油酚。
【显微鉴别】茅苍术根茎横切面:
• 木栓层内夹有石细胞带1至数条。 • 皮层、射线和髓部散有油室。 • 形成层成环。 • 薄壁细胞含有菊糖和细小的草酸钙针晶。
• 呈扁圆柱形。 • 表面有环节,节间长0.2~0.8cm,节上有须根或根痕; • 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有鳞毛状的叶基残余。 • 质硬,易断。 • 断面纤维性,可见内皮层环及棕色油细胞点。 • 气芳香,味苦,微辛。
痕, • 质坚,体重,不易折断, • 断面形成层环棕色,并可见散在的褐色油点。 • 老根中心常呈朽木状。 • 气香特异,味微苦。

4.根及根茎类药材

4.根及根茎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 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功效应用】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 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不宜与藜 芦同用。
案例分析 案例:2010年,某药厂在生产小青龙合剂时发现其原料药材细辛带有 大量叶片,认为药材质量不合格,向质管部汇报。 分析:细辛叶中挥发油含量较低,且含具肾毒性的马兜铃酸A,现行 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细辛叶,应作为非药用 部分除去。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 第二节 根茎类药材鉴定
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
一、细辛 五、白芍 九、甘草
二、何首乌 六、防己 十、苦参
三、牛膝 七、板蓝根 十一、葛根
四、附子 八、黄芪 十二、人参
十三、三七 十四、当归 十五、防风
十六、柴胡
十七、北沙参 十八、丹参
十九、黄芩 二十、地黄
二十一、桔梗 二十二、党参 二十三、木香 二十四、麦冬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四、附子 Aconiti Laterallis Radix Preparata
1.盐附子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反复 浸泡、晒晾,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
2.黑顺片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 心,捞出,水漂,纵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 色,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制首乌饮片
三、牛膝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茎节膨大, 如同牛的膝关节,因此得名。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

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根和根茎类中药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常用于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1. 人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主要产于东北亚地区。

人参被广泛用于调补气血、益精神、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在中医药理论中,人参具有补气生津、益精明目、健脾胃、滋补肺阴等功效。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益脾肺、固表和止汗、益气安中的功效。

黄芪通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等症状。

3. 党参:党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生津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党参通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神疲乏力等症状。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养血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问题。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滋阴补肝的功效。

5.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尿消肿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安神安眠的功效。

茯苓通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热下注、脾胃湿滞等症状。

6. 生姜:生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辛温散寒、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

生姜通常用于治疗感冒、呕吐、腹泻等症状。

这些根及根茎类中药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药材,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功效。

当然,在使用中药时,也要结合个体体质和病情特点,遵医嘱合理用药。

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及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 组织构造区别
(髓部)
无,少数有(川乌、龙胆)
明显有
异常构造
有的植物栓内层较发达(次生皮层);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龙胆);有的由皮层外部细胞栓化(后生皮层)具保护作用(川乌)
少数根的表皮细胞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形成根被(百部、麦冬);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凯氏点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
●根的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顶端有的带有根茎和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根的质地和断面特征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地坚实,有的松泡,断面有的显粉性、纤维性或角质状等; ●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组织(如:当归、白芷等断面有黄棕色油点)。 ●少数根的断面有异常构造(何首乌的云锦花纹为异常的维管束环列、商陆的罗盘纹等)
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牛膝、商陆等);韧皮部维管束(何首乌);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华山参);木间木栓(黄芩、秦艽)
防己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2.皮层石细胞;3.韧皮部;4.形成层;5.木质部导管。
麦冬横切面详图 1.表皮毛 2.表皮 3.根被 4.外皮层 5.皮层 6.草酸钙针晶束 7.石细胞 8.内皮层 9.韧皮部 10.木质部 11.髓
川芎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 2.皮层 3.油室 4.筛管群 5.韧皮面简图 1.表皮 2.油细胞 3.纤维束 4.叶迹维管束 5.内皮层 6.维管束
2.粉末特征(与根类粉末特征相似) 3.显微鉴别注意点(与根类中药显微鉴别注意点相似): ●分泌组织有油室(川芎、苍术);油细胞(石菖蒲、干姜);单子叶植物中常有粘液细胞。 ●机械组织苍术的木栓层有石细胞带,黄连的皮层及中柱外方均有石细胞; ●后含物含草酸钙针晶或针晶束(半夏、白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莪术
姜科
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
根茎
蓬莪术:断面蜡样
蓬莪术:气微香,味微苦而辛;温莪术:气香或微香
姜黄
姜黄
根茎
维管束外韧型
气香特异,味苦、辛
蒸或煮至透心
郁金
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术
块根
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
温郁金:气微香,味微苦;黄丝郁金:气芳香,味辛辣;桂郁金:气微,味微辛苦;绿丝郁金:气微,味淡
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北大,南好;菊糖
党参
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

狮子头
香气特殊,味微甜
栽培品环纹较少
南沙参
轮叶沙参、沙菊糖、淀粉粒
木香
菊科
木香

菊花心
气香特异,味微苦
油室
川木香
川木香、灰毛川木香

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胶状物(油头)
丹参
唇形科
丹参
根和根茎
气微,味微苦涩
色紫红者佳
黄芩
黄芩

木间木栓
气微,味苦
玄参
玄参科
玄参

后生皮层
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断面乌黑(环烯醚萜苷)
地黄
地黄
新鲜或干燥块根
表面淡红黄色
气微,味微甜,微苦
胡黄连
胡黄连
根茎
气微,味极苦
续断
川续断科
川续断

皮部墨绿色或棕色
气微香,味苦微甜后涩
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威灵仙:韧皮部外侧常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棉团铁线莲:无纤维束及石细胞;东北铁线莲:偶有纤维束及石细胞
威灵仙:气微、味淡;棉团铁线莲:味咸;
东北铁线莲:味辛辣
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
双子叶植物
川乌
毛茛科
乌头
母根
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
气微、味辛辣、麻舌
后生皮层;木质部呈“V”形排列,有髓
草乌
北乌头
块根
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
气微、味辛辣、麻舌
附子
乌头
子根加工品
盐附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黑顺片:气微、味淡
白芍
芍药

草酸钙簇晶较多
气微、味微苦、酸
赤芍
芍药、川赤芍

表面棕褐色,糟皮粉碴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黄连
黄连、三角黄连、云连
根茎
味连:过桥;雅连:过桥较长;云连:多为单枝
气微、味极苦
有晶鞘纤维
粉葛
甘葛藤

气微,味微甜
甘草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
甘草:菊花心,有粉性;胀果甘草:外皮粗糙,粉性小;光果甘草:不粗糙
气微,味甜而特殊
黄芪
蒙古黄芪、膜荚黄芪

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远志
远志科
远志、卵叶远志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去净木心
白蔹
葡萄科
白蔹
块根
气微、味甜
油管
柴胡
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

北柴胡: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具败油气
油管;大叶柴胡有毒
北沙参
珊瑚菜

木质部导管呈“V”形
气特异,味微甘
龙胆
龙胆科
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滇龙胆(坚龙胆)
根及根茎
龙胆(有髓);坚龙胆(无髓)
气微,味极苦
秦艽
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

气特殊,味苦,微涩
根茎
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
气微,味微苦、麻
土茯苓
光叶菝葜
根茎
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润湿后有黏滑感
气微,味微甘、涩
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
天冬
天冬
块根
中柱黄白色
气微,味甜、微苦
半透明者为佳
麦冬
麦冬
块根
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嚼之发黏者为佳
山麦冬
湖北山麦冬、短亭山麦冬
块根
具不规则纵皱纹
气微,味甜,嚼之发黏
铜皮铁骨;淀粉粒甚多,土三七无
白芷
伞形科
白芷、杭白芷

形成层患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
气芳香,味辛、味苦
分泌组织是油管
当归
当归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烟火慢慢熏干;油室
羌活
羌活、宽叶羌活
根茎及根
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
气香,味微苦而辛;气味较淡
断面朱砂点多者、香气浓郁者佳
前胡
白花前胡
根和根茎
后生表皮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阴干
大黄
廖科植物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跟及根茎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黏牙,有砂粒感
藏边大黄无星点
虎杖
虎杖
根及根茎
草酸钙簇晶较多
气微、味微苦、涩
何首乌
何首乌
块根
云锦状花纹
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外韧型维管束
牛膝
苋科
牛膝

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气微香,味苦,嚼之黏牙
形成层环波状弯曲
白术
白术
根茎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苍术
茅苍术、北苍术
根茎
茅苍术:断面朱砂点,起霜
茅苍术: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北苍术:香气较淡,味辛、苦
油室
紫菀
紫菀
根及根茎
多编成辫状
气微香,味甜,微苦
质柔韧者为佳
单子叶植物
三棱
黑三棱科
黑三棱(荆三棱)
人参
五加科
人参
根和根茎
芦头、芦碗、艼;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
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栽培品:园参;播种自然生长:林下参,又称籽海。冷冻干燥:活性参
西洋参
西洋参

草酸钙簇晶棱角较长而尖
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含拟人参皂苷-F11,人参不含
三七
三七
根和根茎
三七:主根;筋条:支根;剪口:根茎;绒根:须根
气微,味苦回甜
味连:皮层、中柱鞘有少许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雅连:均有石细胞;云连:均无石细胞
升麻
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
根茎
气微,味微苦而涩
断面深绿色者佳
防己
防己科
粉防己

车轮纹
气微,味苦
北豆根
蝙蝠葛
根茎
气微、味苦
延胡索
罂粟科
延胡索
块茎
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
气微、味苦
浙八味之一
板蓝根
十字花科
菘蓝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鳞茎
松贝:怀中抱月;青贝:大小相近,相对环抱;炉贝:顶端开裂而略尖;栽培品:顶端开裂而较平
气微,味微苦
浙贝母
浙贝母
鳞茎
元宝形
气微,味微苦
亮绿色荧光
黄精
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
根茎
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
气微,微甜,嚼之有黏性
味苦者不能药用
玉竹
玉竹
根茎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
气微,味甘,嚼之发黏
重楼
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
双子叶植物
巴戟天
茜草科
巴戟天

断面连珠状
气微,味甘而微涩
韧皮部无石细胞
茜草
茜草
根及根茎
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
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天花粉
葫芦科
栝楼、双边栝楼

富粉性,切面可见木质部小孔略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
天花粉蛋白引产、恶性葡萄胎和绒癌治疗
桔梗
桔梗科
桔梗

金井玉栏
知母
知母
根茎
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
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待黏性
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
单子叶植物
山药
薯蓣科
薯蓣
根茎
草酸钙针晶存在于黏液细胞中
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射干
鸢尾科
射干
根茎
表面皱缩,有较密的环纹
气微,味苦、微辛
质硬
川射干
鸢尾
根茎
表面有环纹和纵沟
气微,味甘、苦
质松脆

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纹理
气芳香、味微苦、辛
分泌组织油室
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
双子叶植物
川芎
伞形科
川芎
根茎
波状环纹(形成层0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
蝴蝶片;油室
藁本
藁本、辽藁本
根及根茎
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防风
防风(关防风)

蚯蚓头、菊花心、凤眼圈
气特异、味微甜
徐长卿
萝藦科
徐长卿
根及根茎
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内皮层细胞垂周波细波状弯曲
气香,味微辛凉
白前
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
根及根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