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 ,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 、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与她相比,虽然还 有距离,但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 点什么呢?
• •b•ì摒ng弃 x犀ī 利 t安iá恬n x撷ié 取chóu惆ch怅àng
•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
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弹指: •比喻时间极短暂。 •迸溅: • •向四外溅,这里指传播 •穹隆: •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
•积攒: •一点点地聚积。 •骤然: •突然,忽然 •呜咽: •低声哭
周年写的。
•学习目标:
•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掌握每个部分内容,把握全文意思; •领会课文表现的作者对北大的热爱依恋之情
•给划线的字注音:
• jū xì mò bèng qióng l•ó•n白g 驹 过隙 蓦然 迸溅 穹隆
• • •积z攒ǎn 沉dià淀n zh骤òu然 呜y咽è x絮ù语
初一语文《十三岁的际遇》 课件
•北京大学历史
•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 •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 大的• 传统精神。 •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是北 大的学风。
•蔡元培
• 读课文看作 •者成长的足迹
1、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
2、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按时 间
•向往北大(1-5)
• 成长在北大(6-12) •
• 感谢北大(13-17)
•线索:
•作者对北大的热爱、依恋、感激之情
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
•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书写自己 与北大的这段尘缘的?
• “我”在不同的年龄对北大有 怎样的不同认识?并从原文 中找出作者每个时间段的独 特感受,读一读。
•朱光潜
•湖 光塔 影
•图书 馆
•作者简介
• 田晓菲,天津人。是个不折不 扣的“小书呆子”。在初中时她的第一 本诗集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 内奖。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
时,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
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又出国
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
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大建校90
•北大的魅力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安详
•渴望
•北大的 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
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 勃勃;气氛清新自由、渴望理 想
• 老师:绅士风度,和蔼 可亲;怪僻,潇洒;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
1、“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
•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
•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你
•是如何理解“风景”“河”“船客” “船” “舵手与
船工”的?
•“风景”: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河 ”:北大前进的轨迹 •“船客”:莘莘学子 •“舵手与船工”:北大的老师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 •回答问题
•读文中作者引用的小诗
•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 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中“ 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比喻什 么?
•入校两年后 •“心情不胜凉意”,看到 •的秋天: •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
•失。
•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 •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
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 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 系之舟。
• 成长成熟了的作者在这首 小诗中表达了自己 渴望追求, 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美 好理想
• 比喻生活中种种舒 适、安乐的诱惑。
• 2、 “我是不系之舟”是什么
意思?
• 不靠岸、不停泊的船,象 征永不停息的追求。只有永不 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 言。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说北大是“我的一
部分,一部分的我”如何理
解?
• 说明我与北大已 经息息相关,密不可 分。
•4.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 •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 七岁初识北 大
• 莫名的惊奇、 喜悦与感动……
•10岁,初见北 大
• 从未怀疑过我能成 为北大的学生……
•十三岁的际遇
•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十六岁的熟悉
•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北 •大的人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 •精神。
读6—12段思考:
• 北大魅力无限,作者重点从哪些方面 写北大对她的影响,使她对北大产生 了浓厚的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