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
25、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26、环境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7、水质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织,影响水的使用价值或危害人类健康,称为水污染.28、水体净化: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由于水体自身发生一系列反应(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从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9、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30、瞬时水样: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31、混合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
32、流速仪法:真机效率试验中,采用流速仪测量流量的方法。
33、湿式消解法:用液体或液体与固体混合物作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样品中的有机质,此过程称为湿式消解法。
34、干灰化法:一般将灰化温度高于100'C的方法称为高温干灰化法.35、富集或浓缩: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生物富集效应的浓度的现象。
36、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
37、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38、凯式氮: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环境监测名词解释和简答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环境监测名词解释和简答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2、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3、二次污染: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4、固体废物:指人们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
5、碱度:是表征水吸收质子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定。
6、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
7、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8、水体自净:当污水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这些变化包括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9、采样效率:是在规定的采样条件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10、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
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11、污泥沉降比:是指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30分钟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 表示。
12、控制断面:为了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2、瞬时水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集的水样。
3、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4、水体自净:水体在流动过程中,水体通过水解、络和等作用使水中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反应,导致水体中污染物降低的作用。
5、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或日常活动过程中被人们抛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物质。
6.细菌总数: 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7. 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8.计权声级: 在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中设计了一种特殊滤波器,叫计权网络。
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叫计权声级。
9.等速采样: 在烟尘浓度测定时,采样器进气口进气速度与废气流速相等,称为等速采样。
10.优先污染物:环境优先污染物指将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具有生物累积性、毒性大和三致类物质),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定为优先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11.指示生物指对某一特定环境条件特别敏感的水生生物。
12.噪声指凡是使人烦恼、讨厌、刺激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13.控制断面:为了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14、TSP:总悬浮颗粒物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颗粒物的总称。
15、飘尘(IP或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um的颗粒物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或飘尘(IP)16、硫酸酸化速率:是指大气中SO2 H2S H2SO4 蒸汽等含硫污染物演变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烟雾的速度。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生物监测: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
环境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二次污染物: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地下水: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地表水:汇集在地球表面的水。
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和沟渠等地的水。
水质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织,影响水的使用价值或危害人类健康,称为水污染.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由于水体自身发生一系列反应(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从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细菌总数:评定水体等污染程度指标之一。
指1ml水(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
污泥体积指数: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时间混合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
瞬时水样: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混合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
环境监测第四版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3.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4.水体污染(PPT):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和作用。
5.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自净能力决定着水体的环境容量(洁净水体所能承载的最大污染量)6.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7.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8.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的样品。
9.空气污染: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这种情况即被称为空气污染。
10.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11.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12.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
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13.生活垃圾: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市场垃圾、建筑垃圾和街道扫集物等,其中医院垃圾和建筑垃圾应予单独处理14.等响曲线:利用与基准声音比较的方法,可以得到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内的一系列响度相等的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环境监测 名词解释
47汞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法(适用于金属膜富集);冷原子荧光法(锍茎棉富集)20铬的测定方法:在酸性aq中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44CO的测定方法: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气相色谱法;定电位电解法非色散红外吸收法原理:CO对红外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CO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25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溶解氧(DO)测定方法:(1)碘量法:原理在水中加入Mnso4和碱性KI,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加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2)修正碘量法:原理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会干扰碘量法测定DO 可用叠氮化钠将亚硝酸盐分解后再用碘量法测定26(水中的)氨氮:指以游离氨和离子态氨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中的PH 27亚硝酸盐氮: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在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可被氧化成硝酸盐;缺氧的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氮亚硝酸盐氮测定方法:离子色谱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N-(1-奈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酚二磺酸风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28凯氏氮:是指以凯氏法测的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30高锰酸盐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的的化学需氧量31生化需氧量(BOD):指在有溶解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稀释与接种法(五日培养法,BOD5法:HJ505-2009);微生物电极法;其他方法。
32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①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的需氧量②恒电流库仑滴定法③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④氯气校正法33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2.环境优先污染物:确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3.环境标准: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1.可疑数据: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2.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定,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而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试验完全相同的测定。
3.精密度:是指在一特定条件下,重复分析同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由分析的随机误差决定。
4.误差:由于被测量的数据形式通常不能以有限位数表示,同时由于认识能力不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x)与真值(xi)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5.平行性:系指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双份或多份平行样品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6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7.偏差:个别测量值( xi)与多次测量均值( x )之偏离叫偏差。
8.准确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9.再现性:系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一)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不是,他是水体被还原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标示水、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消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优先污染物:从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环境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环境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瞬时水样: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适用条件:水质较稳定,组成时空变化不大。
混合水样: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又称“时间混合水样”,不适于被测组分在存放过程中变化显著的水样。
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控制断面:常称污染监测断面,表明河流污染状况与变化趋势,与对照断面比较即可了解河流污染状况。
对照断面:为水体中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程度提供参比、对照而设置,能够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水体水质状况。
消减断面:表明河流被污染后,经过河流水体自净作用后的结果真色:除去悬浮物后水的颜色。
表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表示为O2mg/L,还原性物质种类:有机化、硫化物、亚铁、亚硝酸盐。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TOD: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TOC:总有机碳量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有机物总量的一个指标,常用于检测水质。
高锰酸钾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钾指数,以氧的mg/L 酸度: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碱度: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奸弱酸盐等残渣:总残渣,总可滤残渣和不可滤残渣。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连续、定量、定性的监测和评价。
它是对环境改善、环境保护以及环境质量监管的必要手段之一。
环境监测可以提供与环境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判断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影响,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常见的环境监测指标入手,对一些环境监测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以期加深人们对环境监测工作的了解。
一、大气环境监测1. 空气质量指数(AQI):空气质量指数是用于描述并量化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种指数。
AQI综合考虑了多种污染物浓度和对健康的影响,并将其转化为一个维度的指数,用于描述当前和未来空气质量的状况。
根据AQI值,人们能够判断当前的空气质量是否健康,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气象监测:气象监测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气象监测,可以了解气象状况,进而预测自然灾害风险,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3. PM2.5和PM10:PM2.5和PM10指的是大气颗粒物的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和10微米的颗粒物。
它们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细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对健康造成危害。
通过监测PM2.5和PM10的浓度,可以评估空气污染的程度。
4. 酸雨: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的降水。
酸雨会破坏土壤、水体和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监测酸雨的pH值,酸雨的浓度和成分,能够及早发现和控制酸雨污染。
二、水环境监测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对水体中化学物质、微生物、营养物质、溶解氧、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水质监测,可以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程度和水质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中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化学量。
COD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和污染的程度。
高COD值通常表示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3.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第一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就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得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得污染物作为监测与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为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得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就是标准中得一类,它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与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得各项工作所做得规定。
第一类污染物就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得污染物质。
第九章真值在某一时刻与某一位置或状态下,某量得效应体现出客观值或实际值称为真值。
标准器(包括标准物质)得相对真值高一级标准器得误差为低一级标准器或普通仪器误差得1/5时,则可认为前者就是后者得相对真值。
误差由于认识能力得不足与科学技术水平得限制,使测量值与真实值不一致,即误差。
系统误差(可测误差/恒定误差)指测量值得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得差别,就是由测量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得,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现性,并不因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少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不可测误差)由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得,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
可随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少。
过失误差(粗差)由测量过程中犯了不应有得错误所造成得,它明显得歪曲测量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纠正。
偏差测量值与均值之间得差异。
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准确度就是用一个特定得分析程序所获得得分析结果(单词测定值与重复从测定值得均值)与假定得或公认得真值之间得符合程度得度量。
基体环境样品中,各污染物含量一般在10得负6,9或12数量级,而大量存在得其她物质则为基体基体效应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给实际测量带来得误差。
精密度就是指用一特定得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量值得一致程度。
《环境分析与监测》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与分析》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监测含义可理解为监视、测定、监控等。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最常见的一次污染物有:S0、CO、NOx及颗粒物。
颗粒物中还包含有毒重金属、强致癌物以及其他2碳氢化合物等。
4、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大气后,由于相互或与大气正常组分发生种种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其颗粒很小,但毒性往往比一次污染物高。
5、生化需氧量BOD: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6、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综合指标)。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污染的程度。
7、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的mg/L表示。
28、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9、瞬间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10、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以与其他混合水样相区别。
11、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综合水样。
1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1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优先污染物:指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搞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3.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了环境水体质量,对排放污染物的一切企,事业单位所作的规定。
5.水样类型瞬时水样:某一时间或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混合水样:等时混合水样: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间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等比例混合水样: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
适用于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不稳定的水样。
综合水样: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哥哥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6.四分法:如果样品取得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四分法的做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保留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如果保留的土样数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对角的两份达到所需数量为止。
7.湿式消解法:用液体或液体与固体混合物作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样品中的有机质,此过程称为湿式消解法。
干法灰化是在一定温度和气氛下加热,使待测物质分解、灰化,留下的残渣再用适当的溶剂溶解。
这种方法不用熔剂,空白值低,很适合微量元素分析。
8.氨氮:水中的氨氮是以游离氨(NH3)和离子态氨(NH4+)形式存在的氮。
9.凯氏氮:是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
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氨盐而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10.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间内的采样次数。
11.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12.硫酸盐化速率:由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等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演变过程生成对人类更为有害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大气中硫化物的这种演变过程。
《环境监测》简答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代表值的测点,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3.研究性监测环境检测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环境标准是标准中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水及其它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系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监测目的:(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对生产、生活等废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对水资源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6)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监测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1.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样品进行分析,评价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监测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和生物环境监测等。
2.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大气样品的分析,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监测包括大气颗粒物监测、二氧化硫监测、氮氧化物监测、一氧化碳监测等。
3. 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水样品的分析,监测水中污染物的含量,评价水环境质量。
水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水环境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水质监测等。
4. 土壤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分析,监测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质量监测、土壤重金属监测等。
5. 生物环境监测
生物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生物样品的分析,监测环境中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评价环境质量。
生物环境监测包括生物毒性监测、生物代谢监测等。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对环境样品
的分析,评价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监测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和生物环境监测等,这些名词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之名词解释(整合版)
名词解释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准确度:准确度是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量值和重复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量度。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某一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据其结果确定准确度;第二种时“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以确定准确度,多次回收试验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是目前常用而方便的方法,其计算式为:%100-⨯=加标量样品测量值加标样品测量值加标回收率精密度: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量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常用标准偏差表示。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含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空白试验(比较各次试验中的参比和名称)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量同时进行,样品分析时一起的响应值不仅是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分析响应值,还包括所有其他因素,如试剂中杂质,环境及操作过程的玷污等的响应值,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为了了解他们对样品测量的综合影响,在每次测量时,均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所得的响应值称为空白试验值。
对空白试验用水有一定的要求,即其中待测物质浓度应低于方法的检出限。
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
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略,如省略样品的预处理)。
检出限: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环境监测
环发监测就就是通过对彩响环境质量因索得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优先疔染物
对众多有累疔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舞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現殖率高碍污染场作为监测与控制对拿,这一算逸过程为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逸择得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淸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就是标准中得一矣■它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廉、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与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得各项工作所做得规定・第一类污染物
就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杭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第二矣污染物
指长远彩响小于第一矣得污染物质。
第九章
真值
在某一时刘与某一位畳或状态下,某量得效应体现出客观值或实际值称为真值。
标准器(包括标准物质)得相对真值
高一级标准S得谋差为低一级标准g或普通仪S误差得1/5时,則可认为林者就是后者得相对真值。
谋差
由于认识能力得不足与科学技术水平得限制,使测童值与真实值不一致,即误差。
系统误差(可测误基/恒定误差)
指测童值得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得差别,就是由测童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遥成得,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现性,并不因增加测童次数而减少系统误基。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不可测误差)
由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索共同作用造成得■随机溪差遵从正态分布•可随增加测童次
数而减少。
过失误JL (粗差)
由测童过程中犯了不应有碍错课所it成得,它明显得歪曲测童结呆,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糾正。
偏差
测量值与均值之间得差异•堆对偏差,相对侯差,平均促差,相对平均侯差准确度
就是用一个特定得分析程序所获得得分析站果(单词测定值与重复从测定值得均值)与假定得或公认得真值之间得符合程度得度*。
基体
环境样品中,各污染轴含量一般在W得负6,9 A 12數量级,而大童存在得其她扬质则
为基体基体效应
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给实际测童带来得误差。
精密度
較是指用一特定得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童值得一致程度。
它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溪差得大小.平行性,更复性,再现性, 灵敏度
分析方法得灵敏度就是福该方法对¥位浓度或单位*得待测扬质得变化所引起得响应童变化得程度• 空白试验
又叫空白测定,就是指蒸馆水代替试样得测定。
校准曲线
就是用于描述持测物质得浓度戎童与相应得测査仪器得响应童或其她指示童之间定* 关系得曲践。
检测限
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得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出得待测物质得最小浓度或最小
测定限
测定下(上)限就是指在测定咲差能满足预定要求得林提下,用轻定方法能够准确得定
童测定持测物质得最小(大)浓度或童
第二章水体自冷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得物理.化学与生物转化,使疔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恢复原样得过程叫水体自净。
背累断面
设在基本上来受人矣活动彩响得河投,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得污染程度• 对照斷面
设在河流进入城审或工业区以前得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汚水流入或回流处。
控制断面
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水与合数基本混匀处(500米左右)。
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如饮用水源地.风景游览区等)得河道上也要设i控制斷面・別减斷面
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耒以外得河段上・瞬时水样
就是指在某一时间与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得分散水样.
混合水样
就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得瞬时水样混合水样,有时也称“时间泯合水样”,以与其葩泯合水样相区别。
煤合水样
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样得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得样品务为综合水样。
雷集就是分离得一种,即从大*试样中搜集欲测定得少*物质至一较小体积中,从而提高其浓度至其测定下限之上。
分离
分离就是将欲测组份从试样中单独析出,或将几个组份一个一个得分开,或者根据各组分得共同性质分成若千组• 气提法
该方法基于把情性%体通入调好得水样中,将欲测组份吹出,直接送入仪S测定,戎爭入吸收液吸收富集后在测定。
顶空法
测定时,現在密闭得容器中震入水样,容器上留存一定空间,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水浴中, 经一定时间,容S内得弋液两项达到平衡.
蒸愴法
利用水样中个汚染组份具有不同得沸点使其彼此分离得方法•分为常压蒸减压蒸«、水蒸气蒸《、分馆法等・溶刑萃取法
基于物质在互不相容得两种溶剂中分配系數不同,进行组份得分禺与富集・吸附法
就是利用多孔性0体吸附剂将水样中一种或多种组份吸附于表面,再用适宜溶剂.加热或吹%等方法,将欲测组份解吸,达到富集与分离得目得。
馬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进行分离得方法• 共沉淀现象
指溶液中一种难溶化合物在形成沉淀(栽体)过程中,将共存得某些痕*组份一起栽带沉淀出来得现象・酸度
指水中所含能与强减发生中与作用得物质得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殁酸弱碱盐等.
福水中能与强酸相互作用得扬质得总量,包括强该、弱碱、强祓弱酸扯等•
水中得氨氨就是指以游离氯(或称非离子氯川册与离子氨(NH/)形式存在得氨。
化学需氧*(C00)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得氧得童■以氧得mg/L表示。
商猛酸盐指数(0C)
以高铤酸钾溶液为氧化刑测得得化学需氧童,以氧得mg/L A示・
生化需氧童(BOO)
指在有溶解氧得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得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得溶解氧量。
基线
色谱柱中没有特测组份流出时得信号值。
保留时间(匕)
自某一组份进入色谱柱至出现色谱峰最高点时所用得时间。
峰高
从色谱峰顶到基线得垂直距离。
半峰宽(W")
色谱峰高一半处得峰宽・
挥发性有机化合鶴(VOCs)
凡在标准状态下(273K,101. 325KPa)・蒸汽压大于0、13KPa得有机扬(不包括有机金属
化合物与有机酸矣)为辉发性有机化合朝•
疔泥沉降比(SV)
将混匀得曝弋池活性污泥混合液倒进1000ml童箭中至满刻度挣置30mim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体积之比为污泥沉降比(%),以mg/L表示• 污泥浓度(MLSS)(混合液悬浮®体)
1L曝气池中淸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得重童,以mg/L表示。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
1L曝%池中污泥混合液所含挥发性千污泥得重査,以mg/L表示・
污泥体积指数(SVI)(汚泥指数SI)
曝天池汚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汚泥所占得浸体积,以ml计算。
第三章单位体积质量浓度Cm
指单位体积空弋中所含污染物得质童数,常用mg/m"A ug/m'lL示。
该方法适用于任何状
态得污染物。
体积比浓度Cv指100万体积空乞中所含淸染气体戏蒸汽得体积敷硫酸盐化速率
污染源排放到空%中得Sg H2S. HAO"蒸汽等含疏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漬变与反应,
最终形成危害更大得硫酸雾与缜酸盐雾,这种演变过程得速率称为硫酸盐化速準。
总婭(THC)
汚染环境空弋得婭类一般檔具有挥发枝得碳氢化合物,称为总婭。
非甲炕(NMHC)
除甲烷以外得碳氢化合朝。
梯度洗脱装i
为提高分离效果与分离速度,常以两种或三科以上极性不同得溶剂作为流动相,按照一定程序连续地改变溶剂得配比,使其极性强度按一定规律(线性或阶梯式得)变化,具有这种功能得部件称为梯度洗脱装畳。
第五章腐殖物质
就是植物残体中穩定性校大得木质素及其矣似物在械生物作用下,部分被氧化形成得一类特殊得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芳环结构,苯环周围连有多种官能团,如竣基、理基.甲氧基及氨基等,使之具有表面吸附、离子犬换、络合、维冲、氧化还原作用及生理活性等性能.
又称土壤本底值,它就是指在未受人矣社会行为干扰与破坏时,土壤成分得组成与各组分元素得含童• 第六章生物监测
受到污染得生物,在生态.生理与生化指标.污染物在水体中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 出现不同得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与度*环境污染程度得方法,称为环境生物监
半数致死量(LDQ 半数致死浓度(LCso)半数有效滾度(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