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学》第二讲
大地构造学2
早期的世界地图已清楚地表明非洲和南美洲相对海岸 线的“锯齿状拟合”。远在1801年,洪堡 (A.Humboldt)及其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们已经提出, 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和岩石都很相似。魏格纳首先提 出,应该用深海中的大陆坡边缘进行大陆拟合。凯里 (S.W.Carey )证明,两个大陆的外形在海面以下 2000米等深线几乎完全可以拟合。布拉德(E.Bullard) 等人借助计算机计算,发现无论用1000米或2000米等 深线拟合的结果差别不大。复原拟合工作证明,各大 陆可以通过复原形成一个超级大陆,即魏格纳所命名 的“泛大陆”。泛大陆是由冈瓦纳大陆(南方各大陆 加上印度)和劳亚大陆(北美和欧亚)组成的复合古 大陆。
魏格纳及其大陆漂移说
由于当时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的知识局限, 大陆漂移和动力学机制得不到物理学上的支持。魏格 纳学说的不幸遭遇在于他倡导大陆漂移的同时却认为 大洋底的稳定。直到他去世的20年后,抛弃洋底稳定 不动的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人们对大陆漂移的兴趣又 复萌了。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 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播放电影文件)
海底扩张
50年代的海洋科学园地犹如百花盛开,海洋学 家除了海底热流测量外,还进行了海底地形测 量。这些资料和地震分布、海底火山和深海沉 积的研究结果,被普林斯顿大学的哈雷·赫斯 (Harry Hess)综合成海底扩张的模式。 赫斯用地幔对流机制来解释海底的地形标志, 他设想大洋中脊是热流上升而使海底裂开的地 方,熔融岩浆从这里喷出,推开两边的岩石形 成新的海底。
B.古气候的证据
魏格纳首次提出大陆漂移观点时,许多证据来自他对 古气候的研究。他注意到,各大陆上存在某一地质时 期形成的岩石类型出现在现代条件下不该出现的地区: 如在极地区分布有古珊瑚礁和热带植物化石;而在赤 道地区发现有古代的冰层。运用将今论古的原则,魏 格纳把冰川活动的中心放在当时的旋转极附近,而珊 瑚礁和蒸发岩分布的地带放在赤道附近,用这种方法 确定了各大陆当时的古纬度。对古纬度和现代纬度的 比较,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的结论。
第二章 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理论—1板块构造理论起源)2012
的 泛 大 陆
大陆漂移学说发展遭到的阻碍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没有很好地解决大陆漂移的力 学机制问题,他认为,大陆漂移是硅铝质大陆壳像一座座 桌状冰山一样航行在洋底的较重的硅镁质岩浆中,并且认 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潮汐摩擦力是推动大陆漂移的驱动 力。这些论点遭到当时多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激烈反对, 在地球物理学家们看来,洋底是坚硬的,大陆不可能像船 一样航行在洋底或硅镁层之上,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潮汐 摩擦力非常有限,远不足以推动大陆漂移。由于魏格纳的 大陆漂移学说遇到动力机制上的困难而遭到地球物理学家 们的强烈反对,加之其蕴含的活动论思想与当时地学界占 支配地位的地槽理论在思想体系上矛盾,因而,随着他本 人不幸于1930年逝世,大陆漂移假说一度销声匿迹。
1872-1876 英国挑战者号 Challenger调查
Harry Hammond Hess
H. Hess二战期间任美国太平 洋战争时期凯普.约翰逊号船 长,用声纳对海底做了不间 断的观测。 1946年发现水下平顶山。 二战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1957年2月26日听Heezen的 报告,报导了洋脊的发现, 他当即指出:你动摇了地质 学的基石。 1960年口头发表,并于1962 年正式发表了“海盆的历史” 一文。
魏格纳和他的家人乘坐气球
• 1970在汉堡重 新命名的魏格 纳街
魏格纳有关大陆漂移的著作
• 1912a,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Petermann’s Geographyche Mitteilungen,58,185-195,305-308. • 1912b,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Geologische Rundschau,3,276-292 • 1915,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z, Veiweg. • 1924,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London: Methuen. • 1929(1966),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大地构造学说课件
大地构造学说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
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地质学理论和现代的大地构造理论两个阶段 。
详细描述
早期的地质学理论包括地壳均衡说、大陆漂移说等,这些理论为现代大地构造理 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大地构造理论包括板块构造学说、地幔柱构造学说等 ,这些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地球表面构造的认识。
塔里木地台
以石油、天然气、钾盐等资源 为主,散布于塔里木盆地周边
地区。
大地构造演变与成矿作用
大地构造演变的不同阶段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例如,板块汇聚带在汇聚初期,岩浆活动频繁,有利于形成铁矿和铜矿;而在汇聚晚期,变质作用加强,有利于 形成金矿和石墨等矿产。
成矿系统的形成与演变
成矿系统是在长期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和演变受到大地构造演变的影响。了解成矿系统的形成与演 变有助于预测矿产资源的散布和富集规律。
02
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1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由若干个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质应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相互碰 撞。
2
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的主要地带,板块的运动和 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形变化等现 象的产生。
3
板块构造理论是目前对地球构造最广泛和最科学 的模型之一,尽管仍有一些未解之谜和需要进一 步研究的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大地构造学说课件
• 大地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 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理论 • 大地构造学说的研究方法 • 大地构造与矿产资源 • 大地构造与地质灾害 • 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提要(2)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提要(2)胡经国第2章地槽-地台学说一、地槽及其特征1、地槽的一般概念1873年,丹纳(J.Dana)正式把地壳上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充填的坳陷称为地槽(Geosyncline),而将地槽之间沉积岩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叫做地背斜(Geanticline)。
地槽是地壳上的槽形坳陷。
地槽具有以下特征:呈长条状分布于大陆边缘或二个大陆之间,具有特征性的沉积建造并组成地槽型建造序列,广泛发育强烈的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强烈,区域变质作用发育等。
地槽是地壳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曾经为巨大的坳陷带,沉积有巨厚的海相沉积物,坳陷被沉积物补偿充填;以后,挤压力就把这些沉积物挤压成褶曲;最后,转变为造山带(褶皱山脉)。
阿尔卑斯山沉积物中没有浅海相沉积层,却有厚度不大的深海或远海相沉积物。
地槽是在大陆之间的海洋地区内发育起来的一个狭长的深海槽。
现代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槽是岩石圈板块边缘部分的阿坳陷带。
2、关于地槽概念的一般理解关于地槽概念的一般理解包括:⑴、地槽的概念具有两重性质:早期主要表现为在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降带,也可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造山带(褶皱山系)。
⑵、在时间上,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
⑶、在空间上,地槽主要位于大陆边缘,少数位于两个大陆之间。
3、地槽的基本特征⑴、空间位置特征地槽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地带或两个大陆之间。
因此,地槽一般都具有狭长的槽形形态,呈长条状分布;规模很大,长几百至几千公里,宽几百公里。
现今地槽多为造山带(褶皱山脉)。
⑵、沉积特征地槽沉积物分布在长条状的坳陷内。
沉积物以海相为主,分选性差,厚度巨大,可达上万米。
常常形成特殊的沉积建造和建造序列,由下而上依次为:①、硬砂岩建造这种建造多出现在地槽形成初期构造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
②、硅质-火山岩建造(细碧角斑岩组合)相当于蛇绿岩套的一部分,标志地槽下沉最强烈的阶段,断裂、火山活动发育。
大地构造学说教程课件
保护与利用
通过大地构造学的知识,可以制定科学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同时公道利用 地下水资源,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
05
大地构造学的前沿问题与 展望
地球深部结构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深部结构研究
随着地球物理学和深钻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深部结构 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涉及到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 组成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质力学的意义
地质力学的发展对于人类认识地球 、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 义。
地球动力系统
01
地球动力系统的概念
地球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
能以及地球表面的气候、水文、地貌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02
地球动力系统的研究方法
地球动力系统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等多种
气候变化与大地构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碳循环、水循环、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等过程。这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和变化规律。
月球与火星的大地构造研究
月球大地构造研究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对其大地构造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自身的构造 和演变历史。月球表面和内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格局。
02
大地构造学的基本理论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的意义
魏格纳提出,地球上原始的大陆是单 一的超大陆,后来由于地球自转产生 的离心力导致大陆块从原始大陆分离 ,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学说解释了地壳的运动和演 变,为地质的板块运动、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这些现象又会 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从而影响全球气候的演变。
第6章 大地构造学(造山带—2碰撞造山带和增生造山带)
秦岭造山带(陆-增生弧碰撞)
碰撞时限确定
下限 1、混杂岩带中大洋岩石圈火成岩的最小年龄 2.大洋岩石圈俯冲消减过程中形成的高压矿 物年龄 3.岩浆弧活动时期最晚的火山岩或最晚的花 岗岩年龄 4.增生弧中最新混杂岩基质时代 5.增生弧中弧火山岩和弧花岗岩最小年龄
碰撞时限确定
增生柱中断层 及物质运动路径
melange
Formation of Olympics
• Faulting & Folding related to subduction zone 1. About 50 Ma: Accretionary prism material thrust underneath NA
阿尔泰
准噶尔
天 山
北山
东北
内蒙古
中国北部中亚造山带
Modified after Şengör等模式强调:
自西伯利亚由单一岩浆弧 向外(南)弧前增生 大规模同造山走滑叠置
第三类:受大陆克拉通俯冲制约的碰撞造山作用
如班达陆-弧碰撞造山作用,由澳大利亚北部被动边缘俯冲于班 达弧及其前渊帝汶海槽杂岩之下引起
澳大利亚帝汶岛南的变形 带中二叠-上新世地层发 生褶皱冲断和叠瓦作用。 帝汶海槽的增生杂岩和蛇 绿岩仰冲于前陆之上。帝 汶弧前区宽达100km,向 西在松巴岛东的弧前区宽 达400km,碰撞作用近期 才开始;向东在帝汶岛东 北只有40里宽,向北火山 弧及几近消失的弧前区向 北逆掩于班达海底洋壳之 上,班达海底向南俯冲进 入澳大利亚陆缘之下。
Staub(1924)的阿尔卑斯大地构造剖面
各种碰撞作用的示意图
A.活动-被动边缘 B.弧-被动边缘 C.活动边缘-弧后 D.弧前-弧后 E.活动-活动边缘 F.弧前-活动边缘 G.弧前-弧前
石大远程奥鹏-大地构造学-第二阶段在线作业正确答案
B、中压
C、高温
正确答案:A
15. 蓝晶石一般出现在_变质相系
A、高压
B、中压
C、高温
正确答案:A
16. 红柱石一般出现在_变质相系
A、高压
B、中压
C、高温
正确答案:C
17. 构造沉降量大约是总沉降量的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
正确答案:A
18. 珠穆朗玛峰平均上升的速度约为_量级
A、俯冲带
B、蛇绿岩套
C、造山带
D、地震带
正确答案:B
22. 哪两个板块的运动速度最快
A、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纳兹卡板块
正确答案:C
23. 板块的绝对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_的运动
A、地球自转轴
B、赤道
C、地球上某一点
正确答案:A
24. 威尔逊旋回胚胎期的代表是
A、大陆裂谷
B、幼年洋盆
C、残余小洋盆
正确答案:A
2过渡壳
C、洋壳
正确答案:B
26. 圣安德烈斯断层区的大地构造环境是
A、被动陆缘
B、转换断层
C、活动大陆边缘
正确答案:B
27. 日本的大地构造环境是什么
A、被动陆缘
B、新生大陆边缘
C、火山弧
正确答案:C
28. 大陆裂谷的沉积是
C、印度洋周缘
正确答案:B
7. 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物主要是
A、陆相
B、海陆过渡相
C、海相
正确答案:C
8. 形成岩浆的主要因素是
A、构造因素
B、放射性
C、有热源
正确答案:A
第2章 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理论—2岩石圈及岩石圈板块)
软流圈(低速层)
对陆壳成分结构的新认识 (主要针对下地壳成分)
超深钻钻探表明,地壳内部可能不存在康拉德面 (硅铝/硅镁)---科拉半岛设计15km,钻至 11.5km结束,原预测的7km深处的康拉德面并不 存在,在该深度以下仍为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 岩和角闪岩 ,只是随着深度增加角闪岩夹层增多。 而不是“玄武岩层” 剥露到地表的麻粒岩相下地壳成分往往以长英质 片麻岩、麻粒岩为主体。 很多新的火山岩携带的大量下地壳包体往往也以 长英质片麻岩、麻粒岩为主体。
因此,陆壳的下地壳成分可能仍以长英质或花 岗质成分为主。
大陆岩石圈成分的不均一性
大陆岩石圈的组成和物性变化很大,缺乏一
个共同的成因方式,大陆岩石圈的组成上部是 由非均一成分和具有复杂构造和热演化史的不 同块体拼合而成,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强度。 大陆下地壳的性质因地而异,不同的性质造成 了复杂多样的效应与结果,诸如活动断裂带的 宽度、造山带高度、沉积盆地以及被动大陆边 缘的下沉速度的差异等.
岩石圈的化学结构
大陆地壳:复杂的成分结构 地幔岩石圈:多认为是橄榄石、辉石和石榴石的 某种组合 壳幔的化学过程:主要通过几个方面研究: 玄武质岩石的信息 花岗质岩石的信息 捕虏体与捕虏晶的研究:岩石探针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通过观察来自岩石圈深处的岩石,了解深部特征
岩石圈深部岩石到达地表的方式 •构造剥露(如逆冲岩席)
• 1960,5,22 智利8.9级大地震,发现全球 大部分地区存在低速层。
地 震 波 显 示 的 地 幔 结 构 和 不 连 续 面
岩石圈lithosphere
• 地球上上部(外层)刚性的部分,实际上 包括地壳和刚性上地幔部分。也有人用 1300°等温面以上的圈层。 • 刚性:厚50-200km • 成分径向变化:上部-花岗岩和玄武岩; 下部-橄榄岩、辉橄岩 • 被地震活动带分割成若干块体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2)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2)胡经国二、问题解答1、造山作用存在的六个主要标志造山作用是造成岩石圈横向收缩、垂向增厚、隆升成山的作用。
其存在标志有:⑴、角度不整合地层之间的的角度不整合是一次强烈构造作用的产物,代表了地壳经历过一次下降-抬升-再下降的过程,是造山作用发生的最明显的证据。
实际上,由于强烈的构造作用影响,因而使已形成的地层普遍发生褶皱、断裂等较强的构造变形,并使造山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往往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所以,角度不整合是造山运动最明显的证据。
⑵、磨拉石沉积组合磨拉石沉积组合是一套以陆相为主的巨厚的砾岩和砂岩占优势的沉积组合,产出于山间坳陷和边缘坳陷。
这种沉积组合的岩石分选很差,层理不规则,常见交错层理和波痕,相变急剧。
它是由于强烈的构造作用使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而隆升,并遭受剧烈剥蚀而形成快速堆积的产物。
也就是说,在造山作用过程中,每一次较强的构造事件都会产生同造山磨拉石沉积组合。
所以,磨拉石沉积组合一直被认为是造山作用发生的直接标志。
⑶、沉积组合性质突变造山作用发生之前多为稳定型的沉积组合,而在造山作用期间则以火山-沉积组合和磨拉石沉积组合为代表的非稳定型沉积组合类型为主。
⑷、强烈构造变形这也是造山作用存在的直接标志。
造山作用期间地壳物质发生了强烈构造变形,如强烈褶皱和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等。
⑸、动力变质造山作用过程中,由于较强大的构造挤压作用,可使断裂带附近或整个地壳岩石发生普遍动力变质作用。
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逆掩断层附近,因应力相对集中而常常出现动力变质带,甚至可产生高压动力变质岩。
⑹、岩浆活动剧烈的岩浆活动是造山作用的直接产物。
在造山作用期间,随着大规模逆掩断层的形成,导致了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随着强烈的构造作用侵入或喷出至地表,造成剧烈的岩浆活动。
2、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的岩石学垂直分层在未变质的表壳岩石下面的上地壳由绿片岩相岩石组成;中地壳主要为经过富铝的、伴随局部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的角闪岩相岩石;下地壳为含有长英质片麻岩和多种侵入体的麻粒岩相岩石。
地质学-大地构造学说.
拉张型板块边界
拉张型板块边界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坦
东非大裂谷
噶 尼
( 6500km )中段
喀
湖
挤压型边界
(1)受到挤压而破碎,以至熔融,刺激深部岩浆涌出,带来 火山活动;
(2)被挤压的岩层,也会张裂和隆起,发生断层作用及褶曲 作用;能量通过火山和地震等活动爆发;
(3)俯冲到软流圈,受热熔融并最终成为地幔的一部分。
板块俯冲与沟-弧-盆体系
剪切型边界(转换型板块边界)
拉张型与剪切型板块边界
洋中脊全长超过65000千米
海洋演化,海洋从开始形成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
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 线。这一过程被称为大洋发展旋回或威尔逊旋回。
太平洋板块 南北美洲板块 欧亚板块(含波斯板块) 非洲板块(含索马里板块) 澳印板块 南极州板块
板块的划分
(三)板块边界—— 各板块之间相互接触的边线
拉张型边界(离散型板块边界):两个互相分离的板块之
间的边界。
挤压型边界(辐聚型板块边界或汇聚型板块边界):互
相靠近或挤压的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 剪切型边界(转换型板块边界):两个板块沿着相反的方向相
板块构造学说能够解释多种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与变质作用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板块构造与岩石类型
(六)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问题
1、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根据热流值的分布和热点的存在等现象,地幔对流有可能存在,
但缺乏直接证据。至于如何对流,就更不清楚。 2、错断洋脊的巨大断裂的成因? 洋脊的错断是如何产生? 3、洋底出现含煤沉积的原因? 根据深海钻探资料,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底部都有白垩
2-3大地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 ①现在的大陆在2亿前年是联合在一起的,此 后才逐渐分开。 ②大陆移动的形式是硅铝质陆块在硅镁质洋块 上浮移。 ③漂移的动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其他 天体对地球表面的引力。
2.主要证据 ①魏格纳(A.Wegener)的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首先是德国气象学家A.Wegener 于1912年提出来的。其主要证据是大西洋两岸 的陆地轮廓吻合性以及地层、构造、古生物、 古气候和冰川等其他现象的相似性、相关性和 连续性。 ②五十年代以后的新证据 • A.各大陆岩石的古地磁极与现代地磁极不重合当前学术界最有影响的 一个大地构造学说。
人6 米 裂 “而 大 大 道 是 形, , 谷 东神 无 陆 巨 世 象气 谷 宽 非奇 朋 的 大 界 地势 壁 约 大的 的 赤 的 大 将宏 如 几 峡感 “ 道 伤 陆 其伟 刀 十 谷觉 刀 上 疤 上 称, 削 至 ”, 痕 空 。 最 为景 斧 2 或这 ” 时 当 大 “色 劈 0 “就 呈 , 乘 的 地壮 一 0 东是 现 从 飞 断 球观 般 公 非著 在 机 机 裂 表, , 里 大名 眼 窗 越 带 皮是 长 , 地的 前 向 过 , 上世 度 深 沟“ , 下 浩 从 的界 相 达 ”东 顿 俯 翰 卫 一上 当 1 。非 时 视 的 星 条最 于 0 大 让 , 印 照 大大 地 0 裂 人 地 度 片 伤的 球 0 谷 产 面 洋 上 痕裂 周 至 ” 生 上 , 看 ”谷 长 2 , 一 有 进 去 。带 的 0 亦 种 一 入 犹 ,10 称惊条东如 异硕非一 有/0
•
前边已经说过,海底扩张的速度为1-5cm/ 年,据此计算在1-2亿年中,海底扩张的速度 可达几千公里,整个洋底可以更换一次。所以 在大洋地壳中不可能发现1.9亿年以前的岩石。 以前的岩石那里了,俯冲到了地幔中又变地幔 物质。 最近的研究表明,洋底的年龄中央岭脊处 最年轻,向两侧逐渐变老,并呈对称分布。
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大地构造学第一章大地构造学引言绪论《大地构造学》是地球科学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大地构造问题“已成为许多地球科学家研究活动的中心议题”,在地球科学研究活动中占据着统领地位。
理论体系:活动论、新全球构造大陆、动力学思想第一节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特点一、 What are Tectonics[tek't?niks]大地构造学 and Structural Geology[地质] 构造地质学? (1)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壳和岩石圈(大陆、洋盆、造山带、地震带和其他地球表面大尺度构造)结构和构架Tectonics------------architectures (2)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壳和岩石圈构造(大陆、洋盆、造山带、地震带和其他地球表面大尺度构造)形成和发展演化规律(3)大地构造学研究引起地壳和岩石圈(大陆、洋盆、造山带、地震带和其他地球表面大尺度构造)构造形成、发展和演化的动力学。
研究地壳岩石圈形成演化基本动力的大地构造学分支统称为“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Tectonics and Structural geology相同点:1. 均涉及对已发生变形的地球外层演化的重建,如地壳的破裂、大洋裂解大洋关闭碰撞等2. 均涉及地壳和上地慢的运动和变形不同点: 大地构造学主要研究区域或全球尺度的运动和变形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亚微—区域尺度岩石变形两个研究领域相互独立。
但在区域尺度上,他们有相当多的重叠。
因为我们对大尺度构造运动的理解的重要来源有赖于于对岩石中变形的观察;相反对大尺度构造演化历史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构造变形的动力起因。
Tectonics 与Plate tectonics及其他学科关系Tectonics depends on other branches of geologyTectonics— Plate tectonics: Plate tectonics即建立在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他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
方法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2大地构造学第二章地槽PPT课件
二.地槽概念的进一步发展
德国的施蒂勒(1936) 将地壳分为克拉通(稳定区) 和正地槽(活动区); 克拉通分为高克拉通(大陆地壳)和低克拉通 (大洋地壳);
正地槽分为优地槽(eugeosyncline)和冒地槽 (miogeosyncline )。
优地槽:离高克拉通远,有蛇绿岩及火山物质。 冒地槽:离高克拉通近,无蛇绿岩,缺乏火山物质。
20
冈底斯山南缘盆地
西瓦里克盆地
21
6.山间拗陷:地槽褶皱返回后,在褶皱山系内部于不 同时期形成的大小与形状各异的拗陷或断陷。
7.中间地块:是地槽褶皱区中面积较大、呈三角形或 菱形、相对较稳定且固结程度较高的地区。它是地槽 褶皱区中保存的古地台碎块或早期固结的褶皱区。中 新生界陆相地层广泛发育,断裂、岩浆活动较弱。
冈底斯喜马拉雅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中生代冈瓦纳大陆边缘造山系冈瓦纳大陆边缘造山系羌塘三江晚古生代羌塘三江晚古生代泛华夏大陆边缘造山系泛华夏大陆边缘造山系秦祁昆早古生代秦祁昆早古生代泛华夏大陆边缘造山系泛华夏大陆边缘造山系康西瓦南昆仑康西瓦南昆仑玛訫略阳对接带玛訫略阳对接带班公湖双湖怒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对接带江昌宁对接带一个特提斯大洋一个特提斯大洋数控冲床冲压件数控冲床落料后再数控折弯件普通冲床开模冲压件剪板机落料及其它加工方式成形的钣金件点焊氩弧焊组焊件拉铆组件等其它方式加工而成的金属零件或组件
滑塌结束之后,继续接受
正常沉积。在后期的造山
作用过程中,遭受叠加变
形
42
四川九龙县江浪穹窿地区发育的二叠系滑塌灰岩堆积
43
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
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
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主要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
迄今为止,人们尚不能直接观察地球内部的情况。
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井(科拉半岛)仅达12km多,
仅及地球平均半径的1/530。因此,现阶段研究地球
。
(一)陨石提供的信息
(二)地震波提供的信息
4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 (一)陨石提供的信息 坠落在地表的陨石按成分分为三类: 陨石 密度(g/cm3) 陨石含量比 石陨石 3.5-5.0 94.0% 铁陨石 8.0-8.5 4.5% 石铁陨石 5.5-6.0 1.5% 推断:太阳系的物质组成应具有统一性,地球内 部应存在类似于各类陨石的物质。 即可能由: 铁陨石组成地球的核心 石铁陨石组成地球的中间层 石陨石组成地球的外层 5
10
33 670
2891
5150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数据制成的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曲线图看出,在地下平均33km (指大陆区)、670km、2891km及5150km等四处,波速发生显著的跃变。
11 由此推论,在这几个深度上下的物质成份、物质状态有明显的变化,形成几个大的结 构面。
33 670
2891
岩石圈
220
400
软流圈
外核 地 核 过渡层 内核
E
液态 液态 波速梯度小 固态
13
4771
F G 5150 6371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这两个波速突变面(也叫不连
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即:
(一)地壳:莫霍面之上的部分称为地壳。
(二)地幔: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三)地核: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
(四)岩石圈与软流圈
在上地幔深约50-250km范围内, 还存在一低速带。推测这是因为放 射性元素蜕变生热产生高温异常, 形成的塑性层或局部熔融,所以又 称为软流圈(层)。在大洋该圈层 的顶面的深度较浅,一般50-60km; 在大陆则深度较大,多在100km以 上。其厚度在大洋之下较大,在大 陆之下较小。 软流圈之上是地球物理性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上地幔顶部及地壳,且
(二)地幔
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
面的圈层为地幔。 地幔厚约2870km,密
670 Upper mantle
度由顶层的3.31 g/cm3增至
5.55 g/cm3,平均4.5 g/cm3。
2,891
在670km深处,地震波 速发生显著的跃变,因此 可将此面作为上、下地幔 的分界面。
6,371
上地幔内地震波传播速度并不均匀,从莫霍面到 50-60km 50下地幔中地震波速平缓增加,变化较均匀。平均密度为 5.1处,传播速度较快。在 g/cm3。 250km范围内,地震波传播速度降低,为低速层,暗示此带内的物质可能呈熔融状态。从 推测下地幔的物质成分除硅酸盐外,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特别是铁、镍成分显著 250-670km,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均匀地加快。 上地幔的物质成分,推测是由铁、镁、氧等元素组成的硅酸盐,平均密度为 3.317 g/cm3。 增加,有人认为下地幔的成分接近于陨石中的铁陨石。
14
深度(km) 海洋
沉积物 硅铝层(上地壳)
(花岗岩)
大陆
地 壳
地幔
莫霍面 硅镁层(下地壳)
(玄武岩)
康拉德面
大陆地壳(陆壳)厚度 20-80km,高山区厚,平原区薄,平均 (一)地壳 厚33km 。 大洋地壳(洋壳)厚 5-10km,较为均匀,平均厚7km。 莫霍面以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最外部圈层,称为地壳。 陆壳的形成年代老,内部构造很复杂,地壳中最古老的岩石仅 3。 地壳平均厚约 18km ,平均密度为 2.8g/cm 产于陆壳之中。地壳中部较普遍存在一个次级界面( 康拉德面), 洋壳的形成年代新,内部构造简单。洋壳的岩石平均密度达 据此面将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 地壳可分为大陆型(陆壳)与大洋型(洋壳)两种,两者 3,与大陆地壳的下地壳一样,也为硅镁层。 2.9 g/cm 上地壳岩石成分复杂,密度较低(平均 2.79g/cm3),为硅铝层。 有根本性的差别。 16 下地壳岩石密度较高(平均2. 9g/cm3),为硅镁层。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 (二)地震波提供的信息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 形式和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分为: 体波 在地球内部沿3维方向传播
面波
沿界面或地球表面呈2维方式传播
1、体波又分为: 纵波(P波) 横波(S波) 当纵波或横波传播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波
速的变化,发生反射和折射,部分转化为另一种波继
古登堡面
莫霍面
21
三、地壳重力均衡
莫霍面
地壳结构及其剖面图(据李四光图修编)
地壳厚度各处不一,不仅陆壳与洋壳厚度相差很大,而且不 同地区陆壳的厚度也有明显的差别。 一般地壳越厚的地方,地势越高;地壳越薄的地方地势越低。 与此相应的是,莫霍面表现出明显起伏。地势高的地方,莫霍面 低;地势低的地方,莫霍面高。 22 地势的起伏与莫霍面的起伏呈镜像关系。
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称岩石圈。它平均厚约80km,平均密度3.25 g/cm3。
地幔 ;大陆地区岩石圈较厚,为60-150km。 大洋地区岩石圈较薄,为30-90km
岩石圈与下伏的软流圈存在重大差异:岩石圈较冷、较硬,而软流圈则较
热、较软。一般认为,岩石圈发生的运动可能与此有关。
19
20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均 衡 原 理
补偿基面
补偿基面
莫霍面
地壳(确切说是岩石圈)由下伏物质(软流圈)托垫着,部分地壳则沉没在密度更 大的壳下物质里,就像冰块浮在水中那样。设想在地幔内部(软流圈内)的某一深度上 可以找到一个水平面,称为补偿基面。高山地区的地势虽高,但其下部密度大的地幔厚
度小;大洋地区地势虽低,但其拥有的地幔厚度大,故两处单位面积上的岩块的总重量
27
2、大洋脊四分之三在南半球,南半球膨胀、北半球压缩。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洋脊在三大洋中均有分布,且互相衔接,全长近65000km,是全球最大的“山系”。 28 洋脊常被一系列与轴线斜交或垂直的断裂错开,错移距离达300—500km。
3、全球大地震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
Earthquake and Volcanic activity locations
第二章
地球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1
第二章 地球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球的起源(自学)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三节 地球的非对称性 第四节 地球构造活动的韵律性
2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赤道半径:6378.137km 平均半径:6371.012km 表面积: 5.1007×108km2 体积: 10832×108km3
25
第三节 地球的非对称性
26
一、地球南、北非对称性
1、大陆占全球面积十分之三,三分之二在北半球,北半球是 陆半球,南半球是水半球。
65%的陆地集中北半球(陆半球),陆地占该半球39%。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海洋与陆地构成了地球表面 南半球(水半球)陆地面积较少,只占该半球19%。
地球表面面积70.8%被海洋覆盖,陆地只占29.2%。 大陆和海洋在地球的表面分布不均匀
莫霍面
古登堡面
5150
33km处的界面是莫霍面(M)。该面上、下Vp由6.8km/s陡升至8.1km/s;Vs由 3.9km/s升至4.5km/s,这一突变面具有全球性,在大陆深,在海洋浅。 2891km处的界面是古登堡面(G)。该面上、下Vp由13.7km/s降至8.0km/s;Vs从 7.3km/s到突然消失。表明该面之上为固态岩石,该面以下为液态物质。此突变面也具有 12 全球性。
(三)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
核。其体积占地球的16.2%,质量约占 地球的 1/3,平均密度为10.83 g/cm3。根 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特征,可将地核划 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
外核 为深2891—4771km的部分。 Vp从8.0增至10.0km/s,Vs消失,表明 外核呈液态。密度由9.90增至11.87 g/cm3。 过渡层 为深4771km—5150km的圈层。Vp为10.2km/s, Vs为0, 表明物质 仍为液态。平均密度增至12.06 g/cm3。 内核 为深5150km至地心的部分。 Vp达11.0-11.3km/s, Vs为5.5-5.7km/s, 说明其物质为固态。其密度为12.77-13.08 g/cm3。 地核的物质主要由铁及少量的镍组成,外核可能还含有少量的硅、硫等轻 18 元素。
其它
A
5.8 6.8 8.1 8.0 8.7 9.1 10.3 11.7 13.7 8.0 10.0 10.2 11.0 11.3
3.2 3.9 4.5 4.4 4.7 4.9 3.6 6.5 7.3 0 0 0 3.5 3.7
2.65 2.90 3.37 3.36 3.48 3.72 3.99 4.73 5.55 9.90 11.87 12.06 12.77 13.09
24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四、地层分层现象的主要假说
1、化学分异说 地球内部由于物质分异作用呈一定状态的分布,当地球 处于熔融状态时,地核是亲铁元素带;地幔是亲铜元素带、 地壳是亲石元素带。 2、原子集合分异假说 地球内部物质由于原子集合作用呈一定状态的分布,在 地球内部条件下,地球内部物质在不同深度上产生相变,物 质电子重新分布形成不同的物质构成不同圈层。 3、重力分异假说 地球内部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呈一定状态的分布、密度小 的上升、密度大的下沉,构成多个同心圈层。
续传播。
6
纵波(P波) 质点的振动方 向与波的传播方 向一致,是推进 波 。 可在固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