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明朝宦官制度

明朝宦官制度

明朝宦官制度
明朝宦官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着明朝政治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等。

与明朝王朝的统治不同,明朝宦官制度由明朝皇帝所领导,将把持明朝的大小事务都交托给专门的官员人员来管理,并使它成为一个称职的、秩序井然的官僚政府。

宦官制度根植于中国“以人为本”的考核制度。

它在处理官方事务和行政政策时,强调考核官员从官方职责出发,依据任务完成能力来衡量。

因此,宦官制度强调官员的严格考核,要求官员们无论在任务完成和社会责任方面都要能够达到官方定下的高标准。

宦官制度在明朝的官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太祖朝,顾影草便为宦官制度制定了基本的方针。

太宗时期的明朝宦官制度也有很大的变化,他开始将直属宦官与巡抚分离,并且增加了宦官的官位,使官位系统更加复杂化。

此外,太宗还注重官员的培养,将封建吏治改革为官吏择优任用,可以说,这也是宦官制度最明显的发展期。

乾隆时期的宦官制度又有了更多的变化,他建立了人权审查委员会,制定了明清宦官考核标准,要求官员们必须具备政治能力、。

明朝的统治ppt20(5份) 人教版

明朝的统治ppt20(5份) 人教版

2、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
B 别是( ) A.朱温 1368年 B.朱元璋 1368年 C.朱棣 1421年 D.朱熹 1421年
3.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东厂的共同职责是( )
C A.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制定法律 C.监视、侦查臣民 D.督查百官
4.明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
B 设立三司的目的是 A.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加强君主权力 C.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D.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
马铃薯,原产甘南薯美,洲原。产向美日洲葵大,陆原。产最北初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传入入我欧国洲。和欧大东洲约南直在亚到1(7世哥纪伦从东南 18世纪末还将布其)当。作明观万赏亚历植传年物入间。我传国入。我国。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明代青花扁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御史 丞 太 大夫 相 尉
郡县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隋唐 4)民族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3)分散兵权: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 左、右、前、后五军都督 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 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 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4)设厂卫特务机构:
目的:监视官民
机构:1.锦衣卫(明太祖)
2.东厂 (明成祖) 3.西厂(明宪宗1477年)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中央 皇帝 分大都督府为五

16明代宦官资料

16明代宦官资料

▪ [18]薛王宣、李时勉:薛王宣(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明代学者、文学家。永乐进 士,宣德时授官御史。因得罪王振,下狱论死,后免死戍边。景帝嗣位,起任大理寺丞、南京大理寺卿。 英宗复位后,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他以刚正闻名,所学宗于程、朱,有河东学派之称。 著作有《读书录》、《薛文清集》。李时勉,即李懋,字时勉,汉西安福人。永乐进士,正统时任国子 监祭酒。因不趋附王振,颇有名气。王振借故令人抬枷到国子监门口,以示侮辱。著有《古廉集》。
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评论,是清朝中叶的考史名著。
▪ 《明代宦官》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五。皇帝的家奴用宦官充任,是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畸形现象。 而宦官跋扈乃至控制朝政,更是封建专制统治腐朽程度的反映。本篇作者因不懂出现宦官专权的实际原因, 而惋惜皇权的旁落,可是他由《明史》内钩稽出的大量史料,集中暴露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
永乐十八年成祖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置东厂令宦官掌管专门从事监督缉访官民谋逆的特务活动并包揽案件诸事直接向皇帝奏报权力高于锦衣卫
16明代宦官资料
▪ 【重点】 ▪ 赵翼的史学成就与特点。 ▪ 【难点】 ▪ 赵翼治学的局限性。 ▪ 【解题】 ▪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撰。本书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撰、体裁和主要
▪ [21]商辂、刘翊:商辂(1414─1486),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正统进士, 景泰时历任兵部尚书、 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土木之变时反对南迁,力主抗战。英宗复位后被革职为民,宪宗即位复起用。 入阁十年。因不满宦官汪直专权,屡劾无望,于成化十三年辞官归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 毅公集》、《蔗山笔尘》等。刘翊(?─1490),字叔温,号古直,山东寿光人。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 大学士。曾多次上疏弹劾宦官汪直专权。

明朝官制简图(中央文官、东宫、宦官版)

明朝官制简图(中央文官、东宫、宦官版)

明朝官制简图(中央文官、东宫、宦官版)
明朝官制简图(中央文官、东宫、宦官版)
明朝政治制度特点:
◎有内阁无宰相
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朱棣创立内阁制度,但入阁大臣权重官微,只有正五品。

到明仁宗时,阁臣开始加尚书侍郎等衔,嘉靖到万历,明代内阁的地位发展到了极盛。

朝班位次,俱列六部之上,内
阁由过去的顾问,发展为此时的宰辅。

六部尚书,其权力多被内阁所夺。

文武官员任免,京察大计,都要先关白内阁,谓之请教。

张居正创立的考成法,更是从政务角度上以内阁控制六科,以六科控制六部。

内阁成为实实在在的政务中枢。

◎宦官文官互相牵制
明代的宦官机构极为庞大,人数多达数万人,甚至有认为达十万人者。

其所设机构,几乎都能和外廷对应,如司礼监对应内阁,文书房对应翰詹通政,厂卫对应三法司,地方上镇守taijian对应督抚,监军宦官对应监军御史,甚至以灵台对应钦天监。

应该说,这是自汉代以来中外朝体制的极度发展。

在皇权高度扩张的情势下,以宦官为主体的内廷,成了同以朝官为主体的外廷比肩对峙的庞然大物,皇帝则游刃于二者之间,以内廷压制外朝,以外朝牵制内廷。

◎南京的拷贝
明代在南京设有与北京配套的机构,其中除部分具有一定职掌外,多数实际上是一种安排闲职养老的机构。

明代中叶以后,在北京失势者,多调迁南京。

南京成为政坛倾轧的缓冲地。

参考书目:《明史》张廷玉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作者:刘文瑞#明朝 #尚食 #珍馐记 #历史那些事儿#山河月明#大明风华后续还将整理明朝地方版和军队版,以及文武散阶、勋、爵等。

明代的政治制度第9讲

明代的政治制度第9讲

3、司礼监
司礼监 内官监 御用监 御马监 神宫监 尚宝监 印绶监 直殿监 尚衣监 都知监
惜薪司 钟鼓司 宝钞司 兵仗局 银作局 巾帽局 针工局 内织染局 酒醋面局 司苑局
司设监 混堂司
尚膳监 浣衣局
二、中央行政机构与中央决策系统
3、司礼监
通政司

司礼监

内阁 票拟
→ 司礼监 → 批红
内阁
在正统以后,诸如成化、正德、隆庆、天启等 朝的皇帝都特别宠信宦官,甚至将“批红”的 大权也交给宦官头子代行,内阁的职权自必受 宦官的钳制。明中叶以后,王振、汪直、刘瑾、 魏忠贤等著名的大宦官,在他们得势时无不压 抑和控制着内阁。
顺治:其自汉高以下,明代
明 孝 陵 康 熙 题 字
以前,何帝为优? 范文程等:汉高祖、文帝、 光武、唐太宗、宋太祖、明太 祖俱属贤君。 顺治:此数君又孰优? 陈名夏:唐太宗似过之。
顺治:朕以为历代贤君,莫
如明太祖。即唐太宗并数君德 政,皆有善者,有未尽善者。
至明太祖所定制度章程,规画
周详,历代之君,实皆不及也。 范文程等:诚如上谕! —— 清初君臣对话
一、明代的皇权
2、皇权加强之下的皇帝与政事
一、明代的皇权
2、皇权加强之下的皇帝与政事
一、明代的皇权
2、皇权加强之下的皇帝与政事
一、明代的皇权
2、皇权加强之下的皇帝与政事
一、明代的皇权
2、皇权加强之下的皇帝与政事
一、明代的皇权
2、皇权加强之下的皇帝与政事
一、明代的皇权 皇权膨胀
3、皇权加强之下的君臣关系


一、明代的皇权
1、明初加强皇权的举措:思想控制
一、明代的皇权

明朝的内阁明代宦官全貌大扫描

明朝的内阁明代宦官全貌大扫描

明朝的内阁明代宦官全貌大扫描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之凶,势力之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也实属罕见。

明代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从此一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200多年来,宦官都活跃在明代的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

明初,宦官是很不得势的,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得干预朝政,与官吏交往,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

这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于民间,亲眼目睹过宦官的危害,彩塑明代太监像他认为,宦官这个群体对于国家来说不起什么好作用,其中好人不多。

朱元璋对宦官限制极严,曾立下规章制度,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还在宫门上挂一块高3尺的铁牌,上面刻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曾有一位做镊工的老宦官,服侍朱元璋几十年了,有一次说话时没有注意,谈到了朝廷政务,朱元璋立即把他打发回老家种地了。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朱元璋自己费尽心机、不遗余力推行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为日后宦官干政预埋了祸乱的种子。

朱元璋在心里虽然想着宦官这种人不宜过多,越少越好,但实际的需要却由不得他。

早在朱元璋称帝之前,还是称为吴王的时候,宫中的宦官人数已经超过千人,到洪武初年,内监的二十四衙门就建立起来了,宦官的人数就更多了。

成祖朱棣任用宦官,委以权力,完全是因为当年的“靖难之役”中,尚为燕王的朱棣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此后又在其围攻南京时,与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

因此,朱棣上台后,也害怕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卖自己,故而不惜背叛祖训,拉拢宦官。

而朱棣自己的宦官,如狗儿等,在“靖难之役”中,也为朱棣在战场上立过功。

可见,明成祖授宦官以权柄,完全是一笔政治交易。

世宗统治时期,宦官势力一度被压抑,但到神宗时又发展起来。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宦官又名太监,属内廷侍从,原本不能干预政事,但他们往往凭借与皇帝朝夕相处的机会,博取宠信,窃夺权柄,广树党羽,凌驾百司,操纵朝政,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延续时间最长、危害最烈的朝代之一。

明代宦官机构主要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宦官二十四衙门”。

其具体设置如下:司礼监:掌皇城内一切礼仪当差,关防门禁,催督供应,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批朱;内官监:掌管宫殿、陵墓营造,宫廷建材器用及冰窖等;御用监:掌管宫廷生活用品、玩器、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司设监:掌管卤簿、仪仗、帷幔等;御马监:掌管腾骧四卫营并管皇城内外草场、大坝等二十四马房;十二监神官监:掌管太庙洒扫、香灯等事;尚膳监:掌管御膳及宫内食用并筵宴等;尚宝监:掌管宝玺、敕符、将军信印;印绶监:掌管古今通集库,并铁券、诰敕、帖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等;直殿监:掌管各殿及廊庑扫除;尚衣监:掌管御用冠冕、袍服、靴袜等;都知监:掌管随驾前导警跸清道。

惜薪司:掌管宫中及二十四衙门所用薪炭;四司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杂戏等;宝钞司:掌管制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管沐浴堂子。

兵杖局:掌管制造军器;巾帽局:掌管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针工局:掌管宫中衣服;八局内染织局:掌管染造御用及宫中应用缎匹;酒醋面局:掌管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等物;司苑局:掌管蔬菜、瓜果等;浣衣局:设于皇城之外,凡宫人年老及罢废退者发配此局,待其自毙;银作局:掌管打造金银器饰。

其中,司礼监为二十四衙门之首,总揽各衙门。

司礼太监可代皇帝批阅奏章,其地位与内阁首辅相当;其次掌东厂者,地位相当于内阁次辅。

二十四衙门的太监还经常被派出使,或派往各地担任守备、镇守、监军、织造、市舶、监督仓场、采办、矿监税使等。

此外,明朝还设有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这些机构并不属于宦官机构,但委任宦官主持,因而也成为了宦官专权的工具。

明朝宦官制度PPT课件

明朝宦官制度PPT课件

握了皇帝的任免权。到明朝时期,宦官成为
皇帝的私人秘书,他们帮助皇帝辅助决策,
传宣谕旨,批阅奏章,草拟诏旨。
3、皇帝的性启蒙老师
在皇子进入青春期前就有人对其进行性启蒙
教育,而担任这一角. 色的只有宦官。
5
宦官的归宿:
1、送“外经厂供安”
一般宦官中的中上层,在他们年老体迈以后
,又没有依靠,可以“发外经厂看守,以待毙
5、自宫 由于生活所迫,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孩子 进行阉割,然后送入宫中以谋求生路。也 有人怀着个人目的自行阉割入宫。如魏忠 贤为了躲避债务,一气之下自宫,逃入宫 中。清朝李莲英也是如此。 6、中央政府向地方摊派 唐朝以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摊派宦官 进贡数额,再由地方官招收宦官。地方招 收的宦官大多聪明伶俐,长相俊美。如高 力士就是广东进献的。 7、其他 有时皇帝为了特殊的目的会招收一些人 入宫服务。如明朝王振。内廷为了提高女 官素质,更好的管理女官,招收自愿入宫 的儒士。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写道 “(御马监)掌乃御厩兵符等,与兵 部相关。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 辄改御马衔以出,如督抚之兼司马中 丞。”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 实为内廷“枢府”。其实,御马监还 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 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 御马监相当重要的的一个职能就是统 帅禁兵。 另外,御马监还具有财政职能。这一 点主要体现在管理御马草料场上。 这样,御马监由于具有军事和经济两 方面的权力成为. 太监机构中的第二热 13 门。
面的宦官部门还有
很. 多。
10
宦官第一官— 司礼监司礼监源自在宣德年间成为宦官系列中的总领,排于二十四衙门之首,该监人员编制最多,
职责范围最广,职权也最大,是名副其实的太

高三历史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PPT课件

高三历史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PPT课件
3、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
5
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明朝政治的腐败,统治黑暗 2、土地兼并严重(经济) 3、明朝中后期不断加派三饷(赋税) 4、直接原因:陕北地区天灾不断
.
6
“均田免粮”口号
背景:河南土地兼并很严重, 而且河南连年遭 受天灾。说明“均田免粮”口号把矛头指向了明末 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 问题一:均田免粮的口号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了 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 革命积极性。
.
7
问题二: “均田免粮”口号的在中国农民革命史
的地位如何呢?
“均田免粮”口
号触及到了封建
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土争地进所入有一制个,触
新的阶段。为什么?

到了封建统治的
经济基础。
问题三: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在近代中国
东莞厂房网 /d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guan/ 东莞厂房网
我们三说道,“你们怎么这么晚啊,赶紧去帮忙。”三林和水胖听罢,往屋子里头干活的地儿走去,唯独我被傅三爷给留下来了。傅三爷意味 深长的看着我,似乎我之前遇到的事情都被他这么一瞧,给全部瞧出来了。我有不知所措,还没等我开口问事,傅三爷就说道,“傅莲啊,你 是大少爷屋子里的专用家丁,你怎么能一直不在这儿呢?还好小琴刚才帮你说了些托辞,说你在回来的路上迷路了,大少奶奶才半信半疑的没 追究下去。你现在赶紧进屋里头去待命,其他房的少奶奶们和她们的公子闺女随时要使唤你的。”说罢,傅三爷示意我跟着他,向屋里头走了 进去。其实我真的是迷路了,哎,也罢,安全回来也算上天对我不薄了。刚踏进大厅,就发现丑妇人大少奶奶坐在厅里的首席之位,侧位也坐

明朝的宦官制度

明朝的宦官制度

明朝的宦官制度
宦官任职机构膨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

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

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

英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

此后,宦官之祸迭起。

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

他们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巧取豪夺,屡兴大狱,加剧了明朝政治上的腐败,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扩展资料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

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

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

永乐十八年(1420)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接报告皇帝。

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

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成化十三年(1477)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宦官
1。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代宦官权力再探讨课件17张 (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代宦官权力再探讨课件17张 (共17张PPT)
——《明史职官三》
(明宣宗时)“御笔亲批数本(奏章)外,皆 众太监分批”
——刘若愚《酌中志》
小组研讨要求
1.课前完成史料翻译工作。 2.梳理史料观点。 3.派出代表表达观点。 4.对其他小组研讨的内容也进行思考, 并能够给出评价。
材料四:及英宗立,年少。(王)振狡黠得帝欢,遂越金英等 数人掌司礼监,导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于是大臣下狱者不 绝,而振得因以市权。
——傅斯年
二、汉唐两代宦官权力探析
材料三 曹节(宦官)字汉丰,南阳新野人也。建宁元年, 持节将中黄门虎贲羽林千人,北迎灵帝,陪乘入宫。及即位,以定 策封长安乡侯,六百户。
——范晔:《后汉书》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
——范晔:《后汉书》
(唐)德宗避泾师之难,幸山南,内官窦文场、霍仙鸣拥从。 贼平之后,不欲武臣典重兵,其左右神策、天威等军,欲委宦者主 之,乃置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分掌禁兵,以文场,仙鸣为 两中尉,自是神策亲军之权,全归于宦者矣。
标如下: 1、建立和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XX年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公司“二五”规 划和XX年发展 目标合 理建立 和完善 公司组 织 架构,组织架构将结合旭旺公司实际状 况和人 员结构 状况来 合理设 置,并根 据总经 理 室的要求增加和减少部门设立,作到每 个部门 都能充 分的发 挥其 应有的作用。因为组织架构的建立是 开展人 力资源 工作的 根本基 础。 2、根据组织架构设置编制各部门岗
内阁
宦官
√ √ (后期)


√ (前期) √


【规律总结】
1.明代宦官专权逊于汉唐两代。
2.与内阁一样,宦官权限大小、兴衰 荣辱完全取决于皇帝,本质上是专制 集权强化的产物。

明朝宦官制度

明朝宦官制度

SCY
东厂和宦官的关系 一个以宦官为主体的缉捕机构,由司礼监主管,专办“机要事 务”。由于设在东安门外,所以叫东厂。东厂首领由秉笔太监兼 任,下设掌刑千户和理刑千户各一员,合称贴刑。 锦衣卫和宦官的关系 宦官掌握的东厂所用的小特务都是从锦衣卫中挑选出来的,二者在 组织上互相渗透。同时,锦衣卫和东厂的宦官首领都私交很深,而 且锦衣卫中的高级官员都是宦官子弟,在人事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更重要的是,锦衣卫和东厂,都受司礼监的指挥,属于同一 个系统。 西厂、内行厂和宦官的关系 西厂和内行厂,都是临时的宦官特务机构,存在时间短。1477年, 权阉汪直在明宪宗的支持下,成立西厂。西厂的职责和东厂大致 相同,而且逮捕都是先捕后奏,并专门向朝廷高官开刀,制造了 无数冤假错案。
钟鼓司 混堂司 银作局 巾帽局 内织染局 司苑局
司礼监:为整个宦官系统中最高的权力机构。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人,秉笔 太监数人,负责皇帝的公文处理,是相当于秘书的职权单位。 司礼监的主要职权为: 1. 在皇帝的许可之下替皇帝抄写奏折上内阁的批文,传宣谕旨; 2. 总管所有宦官事务。司礼监不仅在各宦官机构中处于“第一署”的地位, 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司礼监总管大太监为所 有宦官的首领; 3. 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如南京守备,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司礼 监总管大太监有时会兼任东厂提督一职。
高一(12)完备的宦官体制潜藏的恶性痼疾,一旦碰到极度的专制皇权,便迅速得以 滋生蔓延。明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极度化的时代,宦官的干政亦到登 峰造极之地步,并且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点。东汉宦官专政可以说是宦官 集团与外戚集团轮流坐庄,唐代宦官集团将势力渗透到中央禁军系统进而 掌控朝政,而明代宦官则将魔爪渗透到了司法领域转而掌控天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9张PPT)

朱元璋建立明朝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 年号: 应天(今南京) 洪武
胡惟庸案
中央
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 书省
皇帝 礼





结果: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地方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 施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中央
行中书省
布政使 司
按察使司
( 司法 )
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 命 都指挥使 司( 军务 )
民政财政 ( )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军事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 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结果: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朱元璋强化皇 措施 2、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权 (1)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 卫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 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 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 念被贪官佞臣彻底颠覆。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 [2] 文官 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 “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 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答题格式
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 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假如你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 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明朝宦官制度

明朝宦官制度

宣宗设立内书堂,是在宣德元年 (1426年),目的是提高宦官的 文化素质,以便让他们将来做秉 笔太监时,能够遵照阁中票拟字 样用朱笔批文,以减轻宣宗本人 每日批阅大量奏文的政务负担。 宣宗是为个人懒惰而许宦官读书 识字的,无非是想宦官成为皇帝 的好用把手,而他没有预料到正 是他开的明代宦官读书之先河, 为日后宦官在荒主执政时干预政 治作了重要铺垫。
王振,被中国古代史学家认为是有明以来第一个 全面干政擅权的宦官。他年幼时净身入宫服侍尚为 太子的英宗。英宗年少骄纵荒淫,不问政事,王振 得宠,被任为司礼监太监,管理内外奏章和中央的 行政、司法、军事及特务机构。王振诱导年轻的英 宗用重典来统御臣下,使大臣下狱者不绝,因此掌
正统七年(1442年),他除去了太祖在 宫中所立的“内臣不准干预政事”的禁牌 ,名正言顺的权揽朝政。凡对其不满不敬 的大臣,或下狱致死,或流戍边地;凡对 其趋炎附势的官吏,即可高升、荫及子侄 。当时王振出语即为圣旨,事事不必通过 英宗,而英宗自小就对这位身边的奴仆喜 爱有加、倾心信任,称之为“先生”。对 其过问政事更是不加干涉,反而认为是为 主子效劳。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抵御瓦剌对 明朝的战争中,王振挟英宗御驾亲征,由 于行军过慢,贻误战机,导致英宗被瓦剌 所俘,王振也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杀死 ,这即是“土木堡之变”。经横行一时的 大宦官王振随着英宗被俘而断送了性命, 但宦官专权的局面尚且刚刚开始。
设立内行厂 代表人物:刘瑾 内行厂:官署名。正德年间太监刘瑾当权,西 厂与东厂虽然都受他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 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为了便于 控制,正德元年(1505年)“瑾又修薪司外薪 厂为办事厂,容府旧仓地为内办事厂,自领之。 京师谓之内行厂。” 刘瑾亲自统领内行厂,比东厂、西厂更为酷烈。 武宗以前,厂、卫分立,更迭用事。到了此时, 刘瑾当权,东厂首领丘聚,西厂首党谷大用, 锦衣卫指挥史石文义,都是刘瑾的死党,以致 厂、卫合势,特务遍天下,并创立重刑,令官 吏军民谈虎色变,人们视宦官如虎狼。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PPT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学习新知
锦衣卫
中央
东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 阁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地方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 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
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学习新知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学习新知大都督中左右前后兵部皇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学习新知2措施2在中央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些列改革, 大大加强了皇权。明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 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中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 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 、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 了有效地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旧固步 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 皇后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 有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 有13幅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 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PPT共35页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PPT共35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 Nhomakorabea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PPT共35页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PPT共35页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 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 合称“二十四衙门”。
除了这二十四个衙
门外,还有很多部
门,比如文书房、
中书房、提督东厂、
御前近侍、提督京
营、南京守备等等,
这几个只是宦官衙
门中上层的机构,
其他诸如管理日常
生活、油盐酱醋方
面的宦官部门还有
很多。
10
宦官第一官— 司礼监
司礼监,在宣德年间成为宦官系列中的总
值得说明的是,宦官最初并非都是阉
人,“东汉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此 后宦用阉人定任的制度也传下来。”—— 易彪:《明代宦官权力扩张及原因》,文 教资料,2007年8月下旬刊
2
1、将战俘变成宦官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太监是战俘。据甲骨
文记载,殷朝的武丁就把抓来的战俘变成宦官
为宫廷服务。
2、犯罪的官吏
6
官十余员,作为为这些养老的宦官服务。
4、净乐堂 在净乐堂的东西面有两座塔,塔内有眢井,以供放置 他们的骨灰。如果是生病而死的话,有专门送终的内官 ,内官监发放棺木,惜薪司发放焚化用的柴薪,抬到净 乐堂焚化。 5、自己购买田宅 有些宦官首领在宫中混得好,得到皇家的赏识,经常 发放一些赏银,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笔积蓄,出宫后可以 在民间购买一处田宅,颐养天年。如果有媳妇、养子的 话,可以“一家人”安度晚年。 6、一般寺庙 这里的寺庙是指一般的寺庙,它不同于前文提到的大 佛寺。宦官由于遭到家里人及乡里人的唾弃,认为是不 孝之人,不能回家,所以他们在生前都会攒点钱捐给寺 庙,或者给寺庙买点地 7、流落街头 虽然政府有宦官的安身之所,但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 宦官集团的需求,大多数宦官由于贫穷,离宫后只能流 落街头,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握了皇帝的任免权。到明朝时期,宦官成为
皇帝的私人秘书,他们帮助皇帝辅助决策,
传宣谕旨,批阅奏章,草拟诏旨。
3、皇帝的性启蒙老师
在皇子进入青春期前就有人对其进行性启蒙
教育,而担任这一角色的只有宦官。
5
1、送“外经厂供安” 一般宦官中的中上层,在他们年老体迈以后 ,又没有依靠,可以“发外经厂看守,以待毙 焉。 2、浣衣局 这个地方接受的宦官要求较低,凡是年老体 迈的人都要来这里颐养天年,有罪的宦官也可 以来这里结束余生。他们来这里的原因,一方 面有个安身之所,另一方面也是皇帝怕他们泄 露宫中的秘密,在这里可以得到管束。他们在 这里居住,有内官监供给米盐,直到他们死去 。 3、京城内外政府寺庙 对于中下层宦官,他们缴纳一定的费用,可 以在京城内外的政府寺庙寄宿,寺内有烧香内
领,排于二十四衙门之首,该监人员编制最多,
职责范围最广,职权也最大,是名副其实的太
监第一职务。
主要职责:
一是批答大小臣工的一切章奏,即“秉笔随堂
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
二是传宣谕旨,皇帝口述旨意,由司礼监秉
笔太监记录,交付内阁缮拟,内阁拟就后交于
太监,传达给大臣;
三是总管有关宦官事务,司礼监不仅在各宦



官 姓 年 专
名纪业
2011
::: 庄历 惟史
制 度
婷级学
1
宦官又称为寺人、阉人、阉臣、宦者、 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太监等, 是指那些在专制主义社会为上层统治者服 务的失去生殖能力的男性奴仆。这种生殖 能力是后天被强制或自愿丧失的,并非天 生。
宦官之职始于周,《周礼》中“寺人
掌王宫之内及女宫之戒命”,其中“寺人” 指的就是宦官。
4
1、家奴
最早的宦官是严格意义上的皇家家奴,地位
低下,执役下贱。根据《周礼》记载,宦官
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宫门的钥匙,扫地,宫廷
的警卫打更,管理宫中图书资料,伺候皇家
生活,管理宫中宫女,传达皇帝命令等。
2、皇帝助理
汉朝时期,宦官已经染指国家权力,对国家
政治产生很大影响。皇帝权力的日益集中,
唐朝时期宦官势力得到很大的发展,甚至掌
御马监相当重要的的一个职能就是统 帅禁兵。
另外,御马监还具有财政职能。这一 点主要体现在管理御马草料场上。
这样,御马监由于具有军事和经济两 方面的权力成为太监机构中的第二热 13 门。
宫刑就是割去男性生殖器的刑罚。据《尚书·
吕刑》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这种残酷的
刑罚。主要对象是那些犯罪的官吏、贵族。如
秦朝的赵高,汉朝的司马迁、李延年等。
3、受宠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成为宦官是因
为皇帝喜欢他们。如明宣德时期的王敏如果仅
因为皇帝个人喜好就强行阉割他人就有悖人情拐卖、欺骗
7
宦官制度的发展过程
• 宦官制度的萌芽和形成阶段(夏、商、 周及春秋整个奴隶制时代)
• 宦官制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战国秦汉 时代)
•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三国两晋 南北朝中经隋唐迄宋辽金元)
• 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明、清)
8
太祖深知宦官之祸的厉害,为了 不许宦官干政,于洪武十七年( 1384年)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并且“不许宦官兼外朝的文武职衔 ,不许宦官穿外朝官员的服装,又 规定宦官品级不得过四品”。
等形式获取幼童卖到阉割机构,以谋取一定利
益。
3
5、自宫 由于生活所迫,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孩子 进行阉割,然后送入宫中以谋求生路。也 有人怀着个人目的自行阉割入宫。如魏忠 贤为了躲避债务,一气之下自宫,逃入宫 中。清朝李莲英也是如此。 6、中央政府向地方摊派 唐朝以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摊派宦官 进贡数额,再由地方官招收宦官。地方招 收的宦官大多聪明伶俐,长相俊美。如高 力士就是广东进献的。 7、其他 有时皇帝为了特殊的目的会招收一些人 入宫服务。如明朝王振。内廷为了提高女 官素质,更好的管理女官,招收自愿入宫 的儒士。
官中处于“第一暑”的地位,而且实际上也居于
总管、统领其它宦官机构的地位。
四是兼顾其它重要官职,如东厂提督、南京
守备等,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
司礼监所有权力中最为关键、与中枢决策系统
关系最大的是批朱和掌控厂卫。
11
12
第二“司礼监”—御马监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写道 “(御马监)掌乃御厩兵符等,与兵 部相关。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 辄改御马衔以出,如督抚之兼司马中 丞。”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 实为内廷“枢府”。其实,御马监还 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 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