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比基础知识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升初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题练习(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小升初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题练习(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小升初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7∶5,又转来15名男生,这时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3∶2。

希望小学六年级现在有多少名学生?2.下面是三名同学某次足球练习情况。

姓名射门/次射中/次张晓156李欣105王浩1810(1)张晓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2)李欣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3)王浩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4)马上举行全省小学生足球赛,各个小学推荐一名优秀的足球选手。

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会推荐谁去?为什么?3.甲、乙、丙三人参加长跑比赛,甲和乙速度比是3:4,乙和丙速度的比是2∶5,求甲、乙、两三人速度的比.4.五(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12:11,又转来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50人,求现在男、女生的人数比?5.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与总数的比是1∶4,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78。

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21人,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人?6.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7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7.新学期,六(一)班购置图书50本,要分给班上的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4,男生和女生各能分到多少本书?8.老师给班里买了90本儿童读物,按4∶5分别借给一组和二组。

这两个组各借书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9.一台播种机第一次工作3时,播种17100m2;第二次工作4时,播种22800m2,分别写出每次播种的面积和工作时间的比,你认为它们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10.两个外项的积加上两个内项的积结果是120,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请你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比例。

11.五一假期,郑磊和爸爸妈妈自驾去外地看外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题五套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题五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题(五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练习一1、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2∶9,也就是公鸡占总只数的( ),母鸡占总只数的( ),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 ),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 )。

2、一批货物按2∶3∶4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去运,甲队运这批货物的( ),丙队比乙队多运这批货物的( )。

3、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4、把30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

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5、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6、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32,运来梨和苹果各多少筐?7、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8、把一根长8米的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9、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甲段长4.8米, 乙段长多少米?10、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长4.8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11、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比甲段短1.6米, 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12、商店运来一批洗衣机,卖出24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的比是3∶5,这批洗衣机一共有多少台?13、雏鹰假日小队的同学分3组采集蓖麻籽,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的工作效率之比是12∶11∶7,第一小组采集蓖麻籽36千克,第二、第三小组各采集蓖麻籽多少千克?14、已知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43,甲数是80,则乙数是多少?15、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

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16、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

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17、用3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要求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8、已知A 、B 、C 三个数的比是2∶3∶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19、把54本图书分给三个组,A 组的和B 组的以及C 组的相等,A 、B 、C 三个组各分得图书多少本?20、水果店运进梨和苹果的筐数比是3∶2,当只卖出15筐梨后,苹果的筐数占梨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习题-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习题-人教版(含答案)

4.1.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习题第一课时一、填空1、()叫做比例。

2、两个比的()相等,这两个比就相等。

3、把6×8=24×2改写成四个比例。

4、把7m=8n改写成四个比例。

5、根据8×9=3×24,写出比例()6、如果7a=6b,那么a:b=():()。

7、如果9a=5b,那么b:a=():()。

二、选择1、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A.3.5∶6B.1.5∶4C.6∶1.52、甲数除乙数的商是1.8,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9:5B.5:9C.1:83、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A.7B.5.4C.1.5三、思考1、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第二课时一、填空。

1、()叫做比例。

2、在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这叫做()。

3、12的约数有。

选出其中四个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4、甲乙两数的比是5 :3。

乙数是60,甲数是()。

二、计算题(1)写出两个比值是2.5的比,并组成比例.(2)写出比值相等的一个分数比与一个小数比,并组成比例.(3)用5、40、8、1组成两个比例式。

三、根据4×7=2×14,写出下面比例。

(1)4:2=():() 2:7=():()(2)7:2=():() 2:4=():()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式成立。

(1)8:6=16:()(2) 15:()=5:9五、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用线连起来。

、1:3 8:82:4 8:164:4 3:9六、黄河小学六(1)班有男生29人,女生26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第三课时1.填空。

(1)表示( )相等的( )叫做比例。

(2)用8、3、6、4这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3)如果甲数是乙数的5倍,那么甲数︰乙数=( )︰(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小学数学试卷2021年04月23日一、解答题(共30题;共175分)1.淘气想测量电线杆的高,量得电线杆在平地上的影子长为5.4米,同时把2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影子长为1.8米,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用比例解)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一辆汽车行完全程用7.2时,这辆汽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3.(1)一辆汽车,每百千米耗油8L。

照这样计算,王叔叔驾驶该汽车从甲地出发去相距80km的乙地,需要用多少升油?(2)一辆汽车,每百千米耗油8L。

照这样计算,王叔叔驾驶该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共耗油6.4L。

甲地与乙地相距多少千米?4.(1)王叔叔骑车从A地去B地,前10分钟行驶了2800m。

照这样的速度,他从A地到B地一共用了30分钟。

A,B两地相距多少米?(2)王叔叔骑车从A地去B地一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驶280m,返回时每分钟行驶300m。

王叔叔从B地返回A地用了多少分钟?5.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1)李阿姨购买了售价为1.5元/个的A品牌口罩60个,如果这笔钱用来购买售价为1.2元/个的B品牌口罩,可以购买多少个?(2)甲、乙两个圆柱形量杯的容积相等,从里面量,甲量杯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2cm,乙量杯的高是15cm。

乙量杯的底面积是多少?6.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1)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去商店购买彩带,买了12m,一共花了18元。

如果还要买16m,那么还需多少元?(2)李叔叔需要用36m铁丝。

他采用取样的方式对家中的一捆铁丝进行测量。

先从中截取了2m长的一段,测得它的质量为150g,再测得整捆铁丝重3kg。

这捆铁丝够用吗?7.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cm。

在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长?8.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6700m,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9.一个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实际工作效率与原计划工作效率的比是6:5,实际工作90天,原计划需要工作多少天?10.在一幅地图上,相距72km的A、B两地间的距离是6cm。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比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A.z直线B.曲线C.折线2.甲种纸3角钱买4张,乙种纸3张要4角钱,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A.4:3 B.3:4 C.9:16 D.16:93.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A.1:8 B.1:32 C.1:16 D.无法比较4.3千克水和3克药粉配成药液,药粉和水的比是()A.1:1 B.100:1 C.1:1000 D.1:10015.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后项乘以,前项不变,则新的比值是.()A.1B.C.6.若两个数的比是3:4,当前项加上12时,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A.扩大4倍B.加上16 C.加上207.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8:3,甲数比乙数少9,丙数是()A.3 B.7 C.8 D.98.小红的妈妈从超市用15元买了4千克苹果,苹果的总价与数量的比是()A.15 B.15:4 C.4:15 D.3:49.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它们的面积比是()A.4:3 B.8:6 C.16:910.一杯盐水,含盐率是15%,盐和水的比是()A.3:20 B.3:17 C.17:311.化简比的依据是()A.比的意义B.比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基本性质的D.商不变的规律12.某果园种植的苹果树和桃树的棵树之比是3:10,则苹果树与与两种数棵树总数的比是()A.3:10 B.10:3 C.10:13 D.3:1313.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A.3:4 B.7:5 C.5:7 D.8:614.育才中学,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女生占总人数的()A.10:9 B.10:19 C.15.有甲、乙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中倒出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A.5:4 B.6:5 C.5:3 D.7:5二.填空题(共4小题)16.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17.一项工程,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和已完成的比是.18.0.6==18÷=:10=%19.÷12=1:=成=0.5=%三.简答题(共9小题)20.六年级有学生42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9,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21.伦敦奥运会一块金牌的黄金含量与金牌总重的比为6:412.一块金牌总重412g,302块金牌需要黄金多少克?22.解比例.①0.7:18=21:x②=③1.5:2.5=12:x④:=:x⑤=⑥=.23.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0名,男女婴儿数量之比是51:49,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多少人?24.一条路已经修好了80千米,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1)铁路总长多少千米?(2)还有多少千米没修?25.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了一部分,这时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共多少页?26.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表:每天开饭人数/个012345678…购买蔬菜的数量/千克00.51 1.52…(1)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上面的表格.(2)根据表中的数在下面图中描出对应的点,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3)上面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如果成,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7.图书馆共进两批图书,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如果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图书馆这两批图书共进了多少本?28.小明家六月份收入5000元,给小明买衣服花了150元,给小明买书的钱与买衣服的比是3:5,其余的钱存入银行.(1)小明买书花了多少元?(2)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执行的银行存款利率 5.40%计算,小明家其余的钱存入银行三年,到期后,应得税后利息多少元?29.实践活动:旗杆有多高?操场上,同学们正在阳光下测量竹竿、木棒的高度以及它们影子的长度,测量数据如下表:实际高度(m)影长(m)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竹竿120.5竹竿2 1.60.4木棒110.25(1)计算并填写表格;(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3)根据你的发现想一想,如果这时同学们测出旗杆的影长是 3.2 米,那么旗杆的实际高度应是米.30.湖滨新区两个学校教师流动,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7:3,如果从甲学校调出30人到乙学校,那么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3:2,问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多少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6?玉溪模拟)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A.z直线B.曲线C.折线【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专题】综合填空题;比和比例.【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它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解答】解: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的图象是一条曲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图象的特点,属于基础题.2.(2016春?南通期中)甲种纸3角钱买4张,乙种纸3张要4角钱,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A.4:3 B.3:4 C.9:16 D.16:9【考点】比的应用.【分析】本题只要先求出这两种纸的单价是多少,就能求出甲乙两种纸的单价比.【解答】解:(3÷4):(4÷3),=,=9:16,答: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9:16.故选:C.【点评】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3.(2016秋?昆明期中)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A.1:8 B.1:32 C.1:16 D.无法比较【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说明含糖率为×100%≈5.9%;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糖水中的含糖率不变,也就是糖与水的比仍然是1:16.【解答】解: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糖水中糖与水的比还是1:16.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整杯糖水和半杯糖水的含糖率不变,也就是糖与水的比不变.4.(2016秋?滦平县校级期中)3千克水和3克药粉配成药液,药粉和水的比是()A.1:1 B.100:1 C.1:1000 D.1:1001【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先将3千克化成3000克,再依据比的意义即可求出药粉与水的比,从而作出正确选择.【解答】解:因为3千克=3000克,则3:3000=1:100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比的意义解决问题.5.(2016秋?二七区校级期中)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后项乘以,前项不变,则新的比值是.()A.1B.C.【考点】比的性质.【分析】一个比的比值是,也就是其前项后项的比为2:5,后项乘以,即为2:(5×)=2÷=1.【解答】解:2:(5×)=2÷=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6.(2016秋?滦平县校级期中)若两个数的比是3:4,当前项加上12时,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A.扩大4倍B.加上16 C.加上20【考点】比的性质.【专题】比和比例.【分析】根据3:4的前项加上12,可知比的前项由3变成15,相当于前项乘5;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由4变成20,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16;据此进行选择.【解答】解:3:4的前项加上12,3变成15,相当于前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由4变成20,相当于后项加上:20﹣4=16,所以后项应该乘5或加上1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7.(2016秋?滦平县校级期中)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8:3,甲数比乙数少9,丙数是()A.3 B.7 C.8 D.9【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分析】由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8:3,可知甲数占5份,乙数占8份,丙数占3份,则甲数比乙数少18﹣5=3份,正好甲数比乙数少9,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求出1份的量再乘以丙数占3份即可.【解答】解:丙数是:9÷(8﹣5)×3,=9÷3×3,=9,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求出甲数比乙数少的份数,正好是9,再用除法求出一份数,进而求出要求的问题.8.(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小红的妈妈从超市用15元买了4千克苹果,苹果的总价与数量的比是()A.15 B.15:4 C.4:15 D.3:4【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苹果总价是15元,数量是4千克,进而写出它们的对应比,再化简成最简比.【解答】解:苹果总价:数量=15: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一定要注意量的先后顺序.9.(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它们的面积比是()A.4:3 B.8:6 C.16:9【考点】比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专题】比和比例.【分析】可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和3,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乘边长,然后求面积比即可.【解答】解:设它们边长分别为4和3,则面积分别是4×4=16和3×3=9,所以它们的面积比是16:9;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的边长比与面积比之间的关系.10.(2016秋?深圳月考)一杯盐水,含盐率是15%,盐和水的比是()A.3:20 B.3:17 C.17:3【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把盐水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水占盐水的(1﹣15%),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解答】解:15%:(1﹣15%)=0.15:0.85=15:85=3:17;答:盐和水的比是3:17;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11.(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化简比的依据是()A.比的意义B.比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基本性质的D.商不变的规律【考点】比的性质.【专题】比和比例.【分析】化简比的依据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答】解:化简比的依据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比化为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的用途.12.(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某果园种植的苹果树和桃树的棵树之比是3:10,则苹果树与与两种数棵树总数的比是()A.3:10 B.10:3 C.10:13 D.3:13【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种植的苹果树有3份,桃树有10份,则两种树一共有13份,求出苹果树的份数与两种数棵树的比值即可.【解答】解:3+10=13(份)苹果树的份数与两种数棵树的比为3: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种树的棵树是13份.13.(2016?思南县校级模拟)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A.3:4 B.7:5 C.5:7 D.8:6【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如果把甲堆煤看作是7份数,那么乙堆煤就是7﹣2=5份数,进而写出甲、乙两堆煤的质量的份数比得解.【解答】解:甲堆煤的质量:乙堆煤的质量:7:(7﹣2)=7:5.答: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7:5.故选:B.【点评】重点理解“甲取出给乙,两堆煤的质量相等”,说明原来甲比乙多2份数,进而求出原来乙堆煤的份数得解.14.(2016?吴忠模拟)育才中学,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女生占总人数的()A.10:9 B.10:19 C.【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根据六年级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男生为9份,女生为10份,全班人数为(9+10)份.求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0÷(9+10)=10÷19=,答:女生占总人数的.故选:C.【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确定男、女及全班人数所占的份数.根据所求问题确定除数.15.(2016秋?五河县期末)有甲、乙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中倒出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A.5:4 B.6:5 C.5:3 D.7:5【考点】比的意义;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比和比例.【分析】将甲袋中的大米重量当做单位“1”,根据“从甲袋中倒出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得出原来两袋大米相差×2,由此求出乙袋大米是甲袋大米的1﹣×2=,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解答】解:1:(1﹣×2),=1:,=5:3;答: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5:3.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得出原来两袋大米相差×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共4小题)16.(2016秋?毕节市期中)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文字叙述题.【分析】甲乙两数的比是4:5,那么甲占4份,乙占5份,甲乙和就占9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4÷5=,5÷(4+5)=;答: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按各自占的份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17.(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一项工程,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和已完成的比是5:3.【考点】比的意义;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比和比例.【分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做单位“1”,则剩下的就是1﹣,再用剩下的分率:完成的分率,即可求出它们的比.【解答】解:(1﹣):=:=5:3.答:剩下的和完成的比是5:3.故答案为:5:3.【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位“1”,从而得出剩下的分率,再求比即可解答问题.18.(2016春?魏县校级月考)0.6==18÷30=6:10=60%【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0.6,0.6可改写成60%,也可改写成,可写成3÷5,进一步改写成18÷30,也可改写成3:5,进一步改写成6:10.【解答】解:0.6==18÷30=6:10=60%.故答案为:3,30,6,60.【点评】此题考查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9.(2016春?宁夏期中)6÷12=1:2=五成=0.5=50%【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专题】综合填空题;比和比例.【分析】把0.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2,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6就是6÷1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1:2;把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50%;根据成数的意义50%就是五成.【解答】解:6÷12=1:2=五成=0.5=50%.故答案为:6,2,五,50.【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三.选择题(共9小题)20.(2016秋?宝安区期末)六年级有学生42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9,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把总人数看做单位“1”,则男生人数就是5份,女生人数就是9份,则总人数就是5+9=14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可解答.【解答】解:420÷(5+9)=30(人),30×5=150(人),30×9=270(人),答:男生有150人,女生有270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可以先求出一份的人数,即可解决问题.21.(2016春?玉溪期末)伦敦奥运会一块金牌的黄金含量与金牌总重的比为6:412.一块金牌总重412g,302块金牌需要黄金多少克?【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一块金牌的黄金含量与金牌总重的比为6:412,也就是黄金含量占金牌总重的,已知一块金牌总重412g,那么这块金牌需要黄金412×,然后乘302,解决问题.【解答】解:412××302=6×302=1812(克)答:302块金牌需要黄金1812克.【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比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22.(2016春?商河县期中)解比例.①0.7:18=21:x②=③1.5:2.5=12:x④:=:x⑤=⑥=.【考点】解比例.【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然后再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①0.7:18=21:x0.7x=21×18x=540;②=48x=36×4x=3;③1.5:2.5=12:x1.5x=2.5×12x=20;④:=:xx=×x=;⑤=2x=22.4×3x=33.6;⑥=2.5x=1.25×1.6x=8.【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解比例的方法是否已经掌握,还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准确性.23.(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0名,男女婴儿数量之比是51:49,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多少人?【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首先求男女婴儿人数的总份数51+49=100份,再求男女婴儿分别占总数的,,根据按比例分配方法最后求男女婴的人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300×=153(名)300×=147(名)答:上月新生男婴儿153名;上月新生女婴儿147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24.(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一条路已经修好了80千米,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1)铁路总长多少千米?(2)还有多少千米没修?【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1)根据“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可以求出已经修的占这条路的,即对应的长度是80千米,根据分数除法求出这条铁路的总长;(2)用铁路总长减去已经修的即可得还有多少千米没修.【解答】解:(1)80÷=640(千米),答:铁路总长640千米.(2)640﹣80=560(千米),答:还有560千米没修.【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25.(2016?温州)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了一部分,这时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共多少页?【考点】比的应用.【专题】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明上午读了全书的,下午与上午加在一起读了全书的,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所以是上午读的多6页加上,则这6页占全书的﹣﹣,则全书共有6÷(﹣﹣)页.【解答】解:6÷(﹣﹣)=6÷(﹣)=6÷=120(页),答:这本书共120页.【点评】根据上午与下午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求出小明上午与下午读的页数占全部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6.(2016?黔江区校级模拟)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表:每天开饭人数/个012345678…购买蔬菜的数量/千克00.51 1.52…(1)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上面的表格.(2)根据表中的数在下面图中描出对应的点,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3)上面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如果成,成什么比例,为什么?【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1)先求出每个人需要蔬菜多少千克,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解答;(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数量描出各对应点并连线即可;(3)购买蔬菜的数量与开饭的人数的比值是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与人数成正比例关系.【解答】解:(1)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下表:每天开饭人数/个012345678…购买蔬菜的数量/千克00.51 1.52 2.53 3.54…(2)作图如下:(3)因为=0.5(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和人数成正比例关系.答:成比例;因为=0.5(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和人数成正比例关系.【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7.(2016?湖里区模拟)图书馆共进两批图书,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如果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图书馆这两批图书共进了多少本?【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我们可以设第二批进了x本,则第一批进了(1+10%)x本,根据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即可列比例解答求出第二批进的本数,进而求出第一批进的本数,再求出两批进的本数.【解答】解:设第二批进了x本,则第一批进了(1+10%)x本,根据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由题意==(1.1x﹣80)×4=(x+80)×34.4x﹣320=3x+2404.4x﹣320+320﹣3x=3x+240+320﹣3x1.4x=5601.4x÷1.4=560÷1.4x=400400×(1+10)+400=400×1.1+400=440+400=840(本)答:图书馆这两批图书共进了840本.【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第一批进的本数与第二批进的本数之间的关系,设出第二批进了x本,则第一批进了(1+10%)x本,再根据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列比例解答求出第二批进的本数.列比例尽管比较麻烦,但很好理解.28.(2016?罗平县校级模拟)小明家六月份收入5000元,给小明买衣服花了150元,给小明买书的钱与买衣服的比是3:5,其余的钱存入银行.(1)小明买书花了多少元?(2)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执行的银行存款利率 5.40%计算,小明家其余的钱存入银行三年,到期后,应得税后利息多少元?【考点】比的应用;存款利息与纳税相关问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1)因为买书的钱与买衣服的比是3:5,所以买书的钱是买衣服的,用买衣服的钱乘以即可得小明买书花了多少元;(2)用小明家六月份收入5000元,减去给小明买衣服花的钱,再减去给小明买书的钱,得出其余的钱,再根据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求出到期时的利息;利息税为5%,那么税后利息占利息的(1﹣5%),代入数据求出税后利息即可.【解答】解:(1)150×=90(元),答:小明买书花了90元;(2)(5000﹣150﹣90)×5.40%×3×(1﹣5%)=4760×5.40%×3×95%=257.04×3×95%=732.564(元),答:应得税后利息732.564元.【点评】此题考查了利息问题,根据求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税后利息=利息×(1﹣税率),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还考到比的应用.四.选择题(共2小题)29.(2016秋?玄武区期末)实践活动:旗杆有多高?操场上,同学们正在阳光下测量竹竿、木棒的高度以及它们影子的长度,测量数据如下表:实际高度(m)影长(m)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竹竿120.5竹竿2 1.60.4木棒110.25(1)计算并填写表格;(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3)根据你的发现想一想,如果这时同学们测出旗杆的影长是 3.2 米,那么旗杆的实际高度应是12.8米.【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专题】综合题;比和比例.【分析】(1)写出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再求出比值即可;(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发现比值是比值一定,所以实际高度与影长之间成正比例;(3)根据实际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列式3.2×4计算解答即可.【解答】解:(1)2:0.5=2÷0.5=4,1.6:0.4=1.6÷0.4=4,1:0.25=1÷0.25=4,填表如下:实际高度(m)影长(m)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竹竿120.54竹竿2 1.60.44木棒110.254(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4=4=4=,发现比值是比值一定,所以实际高度与影长之间成正比例;(3)3.2×4=12.8(米);答:旗杆的实际高度应是12.8米,故答案为:12.8.【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进而解决问题.30.(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湖滨新区两个学校教师流动,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7:3,如果从甲学校调出30人到乙学校,那么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3:2,问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多少人?【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7:3,则甲校教师人数占两学校教师和的,从甲学校调出30人到乙学校,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3:2,甲校教师人数占两学校教师和的,所以30人占两学校教师和的,用除法即可得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多少人.【解答】解:30÷()=30÷=300(人)答: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300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的应用,关键是得出30人占两学校教师和的.。

(小升初高频考点)比和比例(专项训练)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升初高频考点)比和比例(专项训练)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升初高频考点)比和比例(专项训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2•金平区)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展开后是正方形,这个圆柱体底面的直径与高的比是( ) A .1:πB .π:1C .1:2π2.(2022•罗源县)如果牛的只数比羊的只数少15,那么牛的只数和羊的只数的比是( ) A .1:5B .5:1C .4:5D .5:43.(2022•河北区)( ):40=3()=3÷8=( )%按顺序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 A .15,8,37.5B .15,37.5,8C .8,15,37.5D .37.5,15,84.(2022•偃师市)如果A :B =16,那么(A ×6):(B ×6)=( ) A .1B .16C .1:1D .无法确定5.(2022•黔东南州)A ÷3=B ×7,A 和B 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3:7B .21:1C .7:36.(2022•虞城县)两半圆的半径的比是1:2,它们的面积比是( ) A .1:2B .1:3C .1:4D .1:67.(2022•如皋市)如果12x =23y (x 、y ≠0),那么x :y =( ) A .3:4B .4:3C .2:3D .3:28.(2023•巴州区)下列关系式中x 、y 都不为0,则x 与y 不是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x =4yB .y =3÷xC .x =1y×π D .x =y 4二.填空题(共8小题)9.(2023•巴州区)小梅参加体育锻炼后喝了一杯100毫升含盐5%的盐水,盐和盐水的比是 。

10.(2022•淅川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要“五育并举”。

西海小学六年级正在参加劳动实践周活动,优优准备做扎染,用15克紫色颜料和6千克水配制染料液。

配成的染料与水的比是 。

11.(2022•唐山) :64=6()= ÷ =0.375= %12.(2022•竞秀区)3:5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13.(2023•巴州区)58:0.12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如果A×2=B÷3,那么A:B=()。

A.2:3B.1:6C.3:2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A.0.6︰0.2和34︰14B.12︰0.3和20︰153.已知23×15=25×25下面的比例()不成立A.23: 25=2.5:1.5B.23: 25=1.5:2.5C.23:2.5= 25:1.5D.25: 23=1.5:2.54.甲数的15与乙数的25%相等,那么甲数和乙数相比,()。

A.甲数大B.乙数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5.如果A×2=B÷3,那么A:B=()A.2:3B.6:1C.1:66.在一个比例中,一个外项缩小6倍,要使比例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另一个外项扩大6倍B.其中一个内项缩小到原来的16C.另一个内项扩大6倍7.当a:b= 45时,5a=()。

A.b B.4b C.5b D.9b 8.下面各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A.5:8和14:16B.0.6:0.2和3:1C.110:99 和10:99.把130:2=110:6改写成2×110=6×130是根据()。

A.小数的性质B.分数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基本性质D.比的基本性质◆基础知识达标10.甲数的13和乙数的14的比是3:0.75,乙数和甲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4:1B.3:1C.1:3D.1:411.a× 34=b÷ 54,那么a:b=()。

(b不等于0)。

A.3:5B.5:3C.16:15D.15:16 1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14:12和18:4B.0.2:10和2:50C.34:18和12:11213.如果a× 12=b× 23,且a、b不为零,那么a与b的比是()A.3:4B.4:3C.1:314.如果a÷b= 35,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a=3b B.a= 35b C.a=3,b=5D.b= 53a 15.已知a:b=c:d,若将b乘5,使比例不成立的条件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一、填空题1、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

2、在比例中,两个( )的积等于( )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的根据是( )。

4、( )叫做比例的项( )叫做比例的外项,( )叫做比例的内项。

5、用2、3、4、6四个数可组成一个比例( )。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为2,另一个的内项为( )。

7、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8、已知3:5=6:10,如果将比例中的6改为9,那么10应改为( )。

二、判断题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 ) 2、比例尺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 )3、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它的周长和半经的比可组成比例。

( )4、3:4和31 : 41可以组成比例。

( )5、如果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例数。

( )( )三、选择题.1、下面式子中,( )是比例。

A 、2+6=3+5 B、7×8=4×14 C 、6 + 8 D 、27:3=3×32、能与 51: 61组成的比例的比是( )。

A、6:5 B 、 5:6 C 、5:15 D、15:83、用15的因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是( ).A 、1:3=5:3B 、3:2=6:4 C、5:3=15:94、甲数的81等于乙数的151,甲、乙两数的比是( )。

A 、15:8 B、8:15 C 、81:151 5、 因为5a=4b 所以( )A。

a:b=5:4 B.5:4=a :b C.b:5=a:46.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

⑴ 6 ⑵ 18 ⑶ 277.把2千克盐加入15千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 )。

⑴ 2∶15 ⑵ 15∶17 ⑶ 2∶178.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⑴ 3.5∶6 ⑵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综合练习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一条跑道全长200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在设计图上用4厘米表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3、在一幅比例尺是1:4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在一张图纸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

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200,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

在这一幅地图上,又量得甲丙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甲丙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6、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7、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长度是多少厘米8、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

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9、运来一批纸装订成练习本,每本36页,可订40本,若每本30页,可订多少本10、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11、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12、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13、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1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时到达。

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解)15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60米,30天可以修完。

如果要提前5天修完,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比例解)16、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50米,可以提前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17、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千米。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各章节知识点以及练习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各章节知识点以及练习题

最新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各章节知识点以及练习题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思考一下,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相应的比例。

7∶14和6∶12 13∶14和16∶183.5∶7和1∶14 0.4∶1.6和3∶122、把下面左、右两边相等的比用线连起来。

0.8∶3.2 10∶4 2.5∶4 4.5∶18 1∶25 2.7∶1.50.9∶0.5 2∶3.23、写出比值是58的两个比,再组成一个比例: 。

4、( )叫做比例。

5、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6、把159106:改写成比的形式是( ):( )=( ):( ) 7、写出比值是43的两个比:( ):( )、( ):( ),再把他们组成比例是: 。

8、能与41:51:组成比例的是( )。

A. 51:41B. 4:5C. 5:4D. 4151:9、下列每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

A. 0.3、4.5、0.5和217B. 0.3、4.5、6143和C. 1.2、1.6、6143和10、在线段AF 中,AB=BC=CD=DE=EF ,下面的四个式子中,哪一个是比例,填可以或者不可以?(1)AB :BC=AC :DE ( )(2)AE :CD=BF :BE ( ) (3)AC :BC=EF :DF ( ) (4)AD :BC=CF :EF . ( )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1、在比例324.243.0 中,( )和( )是外项,( )和( )是内项。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

3、在比例里两个( )积等于两个( )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合唱组人数比绘画组人数多20%,合唱组人数与绘画组人数的比是(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习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式子中,()是比例。

A. B. C.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上午6时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A港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A. 14时B. 16时C. 18时D. 20时3.甲数的25等于乙数的34(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 25:34B. 8:15C. 15:84.如果把10升水倒入圆柱形容器里,水的高度和容器的底面积( )关系。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5.把一个直径是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 1:2B. 2:1C. 20:16.某工厂生产了一批“84”消毒液,准备装瓶.所装的瓶数与每瓶的容量如下表,表格中A是()A. 1000B. 1250C. 1500D. 17507.下列各式中,a和b成反比例的是()。

A. a× b3=1 B. a×8=b5C. 9a=6bD. a+710=b8.圆的直径一定,圆的周长和圆周率()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9.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我国资源总量一定,人均资源占有量和我国人口总数.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10.能与15:14组成比例的是()。

A. 5:4B. 4:5C. 16:15D. 14:15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1.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12.车轮周长一定,车轮行驶的路程和转数成正比例关系。

()13.若甲乙均为不为0的数,甲的14等于乙的15,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14.比例3:6=27:54,写成3:27=6:54也成立。

()15.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分数》的应用题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分数》的应用题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分数》的应用题练习一、比的应用题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数的应用题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比例的应用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比例的应用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4.3比例的应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一个底为4cm,高为6cm的三角形,按1:2缩小后得到的三角形面积为()cm²。

A.3B.6C.9D.122.一个鞋柜的高度是1.1米,画在图纸上的高是5.5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5B.5:1C.1:20D.1:503.大楼高60m,大楼模型高与实际高度比是1:400,大楼模型高()。

A.15cm B.24cm C.12cm4.把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厘米。

A.20厘米;4厘米B.20厘米;8厘米C.10厘米;8厘米5.配制一种药水,药粉和水重量的比是1∶500,现在要配制这种药水1002千克,需要药粉和水各()千克.(用比例方法解答)A.药粉3千克,水1500千克.B.药粉4千克,水1800千克.C.药粉2千克,水1000千克.D.药粉5千克,水1600千克.6.淘气和笑笑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60千米处相遇?淘气和笑笑速度比是2∶3,则A、B两地相距()千米.A.200B.300C.400D.450二、判断题7.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它的大小和形状都随着变化。

()8.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9.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其中30°角就变成60°角。

()10.比例尺1∶6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

()11.比例尺大的,实际距离也大。

()三、填空题12.我国东西长约5000千米,在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的长度是厘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南北长11厘米,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13.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米,180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14.上海与北京的实际距离约为15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为5分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画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cm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比基础知识练习题(求比值、化简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比基础知识练习题(求比值、化简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比的基础知识复习题求比值
20:19 32:18 0.28:7 6
26:1.5 3.7:3
4
10.2:1
47
16
:8.4 125:1
82
4
7
:18
化简比
12:845:60.3:100.12:271
2:2
3
18:150.36:4.5 46:2 7
17:3
2
0.25:100
化简比并求比值
10.2:1
47
16
:8.4 125:1
82
4
7
:18 1.6:4.8
1.如果A 是B 的
3
2,那么A 与B 的比为3:2。

( ) 2.一根长为1米的电线,剪去53和剪去5
3米后,剩下的长度是相等的。

( ) 3.如果去A
1×8=1,那么A 与8互为倒数。

( ) 4.一件衣服,先提价41,再降价41,售价不变。

( )
1.28分:1.4小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①1:3 ②1:5 ③2:1
2.甲数的54是40,乙数是40的5
4,那么( )。

①甲数大②乙数大③一样大 3.商场出售的两件上衣都是120元,已知其中一件赚了
51,另一件亏了51,商场售出这两件上衣( )。

①赚了10元②亏了10元③不赚也不亏④无法判断
5.一本故事书有96页,小兰看了43页,小华说:“剩下的页数比这本书的34
少15页。

”小明说:“剩下的页数比这本书的12
多5页。

”小华和小明谁说的对?。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学期练习题第4单元 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学期练习题第4单元 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

t和组装的手机总数之第1页/共4页(3)如果这批组装任务需要8天完成。

每天组装多少部手机?13.京沪高铁的火车平均行驶速度与行驶完全程所需时间如下表。

(2)如果用v表示火车的平均速度,t表示驶完全程所需时间。

t与v个关系式吗?(3)如果火车的平均速度为325千米/时,驶完全程需要多长时间?14.下面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

(1关系?长颈鹿呢?(2)估计一下,两种动物18分钟各跑多少千米?(3)从图象上看,斑马跑的快还是长颈鹿跑的快?,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有x、y、z三个相关联的量,并有xy=z。

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当z一定时,x与y成______比例关系。

(2)当x一定时,z与y成______比例关系。

(3)当y一定时,z与x成______比例关系。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cm2,用x和y表示它的长和宽。

y与x成什么比例关系?如果把它们的关人教版(新课标)第4单元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第3页/共4页(5)总页数=已读页数+未读页数,所以未读页数与已读的页数不成正比例关系。

3.下面是某几种汽车所行路程和耗油量的对应数值表。

(2)下图是表示汽车所行路程与相应耗油量关系的图象,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

(3)利用图象估计一下,汽车行驶55km 的耗油量是多少?解:(1)成正比例关系,因为耗油量:所行路程=行驶1km 的耗油量,而行驶1km 的耗油量一定。

(2)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3)汽车行驶55km 的耗油量大约是7.3L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综合练习题一、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和车轮滚动的圈数。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

()(2)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质量和剩下的质量。

()(4)圆的半径和周长。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二、A、B 、C 三种量的关系是:A×B = C(1)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2)如果B一定,那么A和C 成()比例;(3)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比例.三、4X=Y,X和Y成()比例。

4÷X=Y ,X和Y成()比例。

四、填空。

1、735:()=20÷16==()%=()(填小数)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 和: 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

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11、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6.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4分,共20分)1. 4:5=24:( ) 3.5:( )=5:72.如果23a =45b (a 、b 都不等于0),那么a :b =( )。

3.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则另一个内项是( )。

4. 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是9:5,大齿轮有45个齿,小齿轮有( )个齿。

5.12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3分,共12分)1.由2、3、4、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 )3.如果6a =7b (a 、b 均不为0),那么a :b =6:7。

( )4.5:10=12是比例。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不能与1、2、3组成比例。

A .1.5B .6 C.23D.122.下面(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 .19:109和91:901B .12:13和16:19C .7:8和14:16D .5:2.5和1:0.53.能与15:14组成比例的是( )。

A .4:5B .5:4C .4:15D .14:54.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增加( )。

A .6B .18C .27D .12四、解比例。

(每小题3分,共12分)1.5:1.2=6:(x +1)1.33.9=20x23:56=x :0.5x 0.15=0.40.03五、根据条件列比例并解比例。

(每小题3分,共9分)1.35与0.7的比等于4.2与x 的比。

2.最小的质数与它的倒数的比等于2.8与x的比。

3.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0.36和x,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0.9。

六、聪明的你,答一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巩固专练---比和比列(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巩固专练---比和比列(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巩固专题卷--比和比例(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1.如果a 、b 两数的比是12:8,那么a 数占a 、b 两数和的( ),b 数占a 、b 两数和的( )。

2.实验小学六(1)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学,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 )。

3.有一根绳子长8米,把它平均剪成10段,每段长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4.李老师买了200张白纸给5名班委订本子,那么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5.美术课老师画了一个周长是58米的正方形,那么画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89吨大豆可榨油3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1吨油需大豆( )吨7.A 的32等于B 的52,那么A 与B 的比是( )。

8.甲数比乙数多5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9.在6:5=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

10.5:6=20÷( )=( ):4211.学校实验室配置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19的重量配制而成,那么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5分)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不成比例。

( )3.如果8A =9B ,那么B:A =8:9。

( )4.12:13和3:2能组成比例。

( )5.15+x =a ,那么x 和a 成反比例。

( ) 三、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如果图上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2.有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它们的边长的比是3:5,那么这个小正方形和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的比是( )A.3:5B.9:25C.6:10 3.下面(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13-人教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13-人教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13-人教新课标一、单选题(共1题;共2分)1.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 1:40B. 1:400C. 1:4000000【答案】C【考点】比例尺的认识【解析】【解答】解:40千米=400000厘米,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4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上1厘米,实际40千米,40千米=400000厘米,比例尺=,据此作答即可。

二、判断题(共2题;共4分)2.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关系。

()【答案】正确【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解析】【解答】被除数÷商=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判断正比例有一个九字口诀: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

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答案】正确【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三、填空题(共4题;共7分)4.如果x÷y=42÷3.5,那么x和y成________比例关系;如果m:1.2=1.5:n,那么m和n成________比例关系。

【答案】正;反【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解析】【解答】x÷y=42÷3.5,x和y的商一定,成正比例关系;m:1.2=1.5:n,m×n=1.2×1.5,积一定,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判断正比例的方法: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判断反比例的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7,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答案】【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1÷0.7=.故答案为:.【分析】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据此可得两个外项之积÷其中一个内项=另一个内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比的基础知识复习题
理论部分
比的意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为此可以进行比的化简整数比)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还有分数,不能出尽就用最简分数。


化简比: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变成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的,并且前想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实践部分
求比值
12:845:6 :10 :27 :
20:19 32:18 :7 ::
7:12 18:15 : 46:2 :
:: 125::18
化简比
12:845:6 :10 :27 :32:18 :7 ::78:10 18:15 : 46:2 ::100 :: 125::18 : 49:::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