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案例 液氧贮槽爆炸事故
液氧储罐事故案例
液氧储罐事故案例近年来,液氧储罐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液氧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和易燃性,因此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起液氧储罐事故案例。
案例概述:2024年市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液氧储罐事故。
液氧储罐是该工厂重要的储存设备,储存有大量的液氧用于生产和研发。
该储罐是一种密封式容器,直径为3米,高度为10米,存放液氧重量约为50吨。
事故过程:当时,该工厂正在进行一次液氧供应中断期间的检修工作。
由于液氧储罐的泄漏和减压装置出现故障,储罐内部气体压力逐渐升高。
工作人员发现储罐内的压力异常后,立即将供氧管道切断,并向周围区域疏散工作人员。
然而,由于储罐内压力快速增加,导致储罐的脱压阀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发生了气体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导致储罐的安全阀发生故障,液氧从储罐中大量泄漏。
同时,液氧的高度活泼性使得泄漏的液氧迅速蒸发并产生大量氧气。
由于周围环境中的可燃物质存在,如油漆、纸张等,加上氧气的存在,爆炸所引发的火灾迅速蔓延。
事故处理:当地消防部门和相关救援力量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展开灭火和救援工作。
由于事故发生在工厂内部,火势扩散迅速,给灭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经过近10个小时的紧张扑救,终于将火势得到控制,防止了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在事故过程中,由于火势的猛烈和浓烟的扩散,导致1名工人失踪,6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经初步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储罐内的泄漏和减压装置故障。
在检修工作期间,对液氧储罐进行了维护保养,却没有及时发现减压装置的故障。
当液氧供应中断后,储罐内部气体压力逐渐增加,超过了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此外,事故的扑救过程中,由于对液氧的特性了解不足,防护措施不完善,也使得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事故教训:该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液氧储罐事故的危害巨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液氧储罐事故案例
液氧储罐事故案例公司是一家从事液氧生产和供应的企业。
该公司的液氧储罐采用了旧式的设备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然而,由于成本考虑以及对风险的缺乏认识,公司没有及时对储罐进行维护和更新。
在其中一天的清晨,由于储罐系统发生故障,液氧开始泄漏。
液氧的泄漏导致周围的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随之增加。
不幸的是,当时正值工人进入储罐附近进行例行维护的时间段。
由于液氧泄漏导致的低温和高氧环境,工人无法立即逃离,并出现呼吸困难、昏迷以及冻伤等不良症状。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措施不及时,没有立即报警和启动应急预案。
并且周围的居民也没有得到及时的通知和疏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泄漏的液氧与周围环境中的可燃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引发了巨大的爆炸。
储罐周围的建筑物和设备被摧毁,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和烟雾弥漫在空中,给工人和周围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经过多小时的努力,火势才得到控制,伤者也被送往医院救治。
此次液氧储罐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亡,并给地区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当地政府对涉事公司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并赔偿相关的损失。
这起液氧储罐事故的教训是,对于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储罐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更新更新落后的设备,确保其安全性能。
此外,在事故发生后,企业需要及时报警和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疏散,并与当地政府和消防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扑灭火源。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全面实施,才能避免类似液氧储罐事故再次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健康。
空分装置液氧罐发生燃爆
空分装置液氧罐发生燃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危险性评估1.1一般危险性评估1.1.1一台液氧罐局部发生燃烧,未发生爆炸,能及时控制。
1.2严重危险性评估1.2.1任一台液氧罐发生爆炸,液氧罐体被摧毁,爆炸产生冲击波摧毁四周工业设备及建筑,击伤现场人员;爆炸碎片向四处飞溅,再次损坏其它设备建筑物和击伤行人;大量低温液体涌出,现场氧气汽雾弥漫。
1.2.2爆炸会引起联锁反应,如:另一液氧罐、氧气、氮气、氩气、氢气管道破裂,遇激发能源诱发新的燃烧爆炸。
1.2.3危及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控制及消除事故源2.1按氧气公司应急救授预案总则报警程序报警。
2.2一般危险性事故。
2.2.1控制事故源2.2.1.2通知电工房切断罐区的所有电源。
2.2.1.3采取隔离等措施,防止事故液氧罐周围设备发生燃烧。
2.2.2消防事故源2.2.2.1按氧气公司一般灭火程序进行灭火。
2.2.2.2视情况转移事故区域内易燃易爆物品。
2.3严重危险性事故。
2.3.1控制事故源。
2.3.1.1通知电工班岗位人员切断罐区所有电源。
2.3.1.2关闭空分装置的液氧输送阀。
2.3.1.3根据液氧罐燃爆后的损失程度和部位,切断事故源,必要时停止制氧机生产,控制故事发展。
2.3.1.4尽可能禁止人员进入液氧罐区。
2.3.2消除事故源2.3.2.1在专业消防人员未到达之前,按氧气公司一般灭火程序灭火;在专业消防人员到之后,配合专业消防队进行灭火扑救。
2.3.2.2视情况转移事故区域内易燃易爆物品。
3 救治伤员、疏散非相关人员、减少财产损失3.1以事故液氧罐为中心100米为半径拉起警戒线,迅速疏散警戒区内槽罐班、销售部人员,尽量减少进入警戒区内的抢险救援人员。
3.2对警戒区周围马路实行通行管制,禁止非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进入,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3.3协助抢险人员转移物品,做好抢险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
3.4督促化验分析人员对事故现场大气、附近地沟、电缆沟中氧含量进行取样分析,结果随出随报。
一起液氧罐出口管道爆炸事故
一起液氧罐出口管道爆炸事故一起液氧罐出口管道爆炸事故戴春花(太原钢铁公司氧气厂)1988年10月8日22时,我厂氧气站内一声巨响,随之整个站区即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值班人员检查时发现,爆炸是发生在10000 m3/h 空分设备1号液氧罐出口管道,该管道为Φ80mm 铜管,爆炸后100m3液氧罐内所剩约38%的液氧全部泄漏出来。
所幸的是,这次事故的发生未造成人员的伤亡和其它引发性事故。
检查7月16日运行操作记录发现,该液氧罐内液位为76%,即停止向该罐内充装液氧,改充其它贮罐。
从7月16日至9月29日,该罐内液体随着充装槽车和自然蒸发,液位由76%降低至14%。
按我厂规定,液氧罐内乙炔含量的分析情况如下:8月14日分析一次,乙炔含量为0.015PPm ;8月31日分析一次,乙炔含量为0.05PPm 。
9月份分析时因取样管内取不出液氧,认为是液位低造成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很可能是一些有害杂质结晶造成管路堵塞。
10月3日起,再次向该罐内充装液体,至10月7日液位由14%增长至38%。
10月7日空分设备停车,10月8日白班再次向罐内充装液体,至8日22时液氧罐出口管发生爆炸。
一、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我们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罐内液氧液位降低,乙炔及其它碳氢化合物在出口处局部富集。
随着向罐内充装液体,出口管内部分蒸发的气体与液体发生摩擦,从而引发了该管道的爆炸。
二、防范措施为了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我厂采取了以下措施:1.液氧罐内液位在任何时候,均不得低于20%。
2.乙炔含量按周期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罐内液体不可长时间不用,应经常充装及排放,以免引起乙炔等有害杂质的浓缩。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
1.1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事故树是按照演绎分析的原则,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逻辑树图形。
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可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见图1-1,图1-2。
图8-1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X8X7X21X22图8-2 液氧储罐(化学性爆炸)事故树1.2求最小割集由于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图较为复杂,计算最小割集时如全部具体到基本事件,则割集十分庞大,即不便于表达,也不便企业采取控制措施。
因此,可视具体情况对事故树取某一便于采取措施的中间事件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得到的“最小割集”如下:K1={X1A211A212} K2={X1X15X16X17}K3={A11A211A212} K4={A11X15X16X17}K5={A12A211A212} K6={A12X15X16X17}K7={X18X25} K8={X18X26}K 9={X 18X 27X 28} K 10={X 19X 25} K 11={X 19X 26}K 12={X 19X 27X 28} K 13={X 20X 21X 23X 25}K 14={X 20X 21X 23X 26} K 15={X 20X 21X 23X 27X 28} K 16={X 20X 21X 24X 25} K 17={X 20X 21X 24X 26} K 18={X 20X 21X 24X 27X 28} K 19={X 20X 22X 23X 25}K 20={X 20X 22X 23X 26} K 21={X 20X 22X 23X 27X 28} K 22={X 20X 22X 24X 25} K 23={X 20X 22X 24X 26}K 24={X 20X 22X 24X 27X 28}1.3结构重要度分析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有24个“最小割集”,含19个基本分析单元,根据结构重要系数计算公式得到:314131232121)(=+=--x I314152323)(==-x I 314162323)(==-x I314172323)(==-x I 31312182102122)(=+=--x I31312192102122)(=+=--x I 31514202102428)(=+=--x I3151421252224)(=+=--x I 3151422252224)(=+=--x I3151423252224)(=+=--x I 3151424252224)(=+=--x I31412252122422)(=+=--x I 31412262122422)(=+=--x I3151327262422)(=+=--x I 3151328262422)(=+=--x I3141311232121)(=+=--A I 3141312232121)(=+=--A I3132112623)(==-A I3132122623)(==-A I因此,得到结构重要顺序为:I(x 25)=I(x 26)>I(x 18)=I(x 19)=I(x 20)>I(x 27)= I(x 28)=I(A 211)=I(A 212)>I(x 21)=I(x 22)=I(x 23)=I(x 24)>I(x 1)=I(x 15)=I(x 16)=I(x 17)=I(A 11)=I(A12)。
液氧储槽超压事故
液氧储槽超压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3月20日,车间设备副主任杨×无意中发现液氧储槽放空管线倾斜,检查发现膨胀节变形。
向筹建处汇报膨胀节损伤后,决定进行膨胀节更换。
2010年04月14日膨胀节到货,设备人员联系检修进行膨胀节更换。
在检修人员割开膨胀节连接管后发现内部管道严重扭曲,于是紧急向筹建处汇报情况。
经过筹建处研究决定,储槽进行扒砂检查。
2010年4月25日,储槽珠光砂扒砂结束,发现储槽地基损坏,储槽底部变形严重。
车间组织人员经过检查液氧储槽投运、吹扫进行过程分析:2009年底,对空分装置最后一次三查四定时,空分车间提出两套空分装置到液体储槽的进液管线上无手动隔离阀。
随后中冶东方提供阀门,浙江开元负责施工。
2010年1月15日开始进行手动隔离阀安装;2010年1月17日安装结束;2010年1月18日生产操作过程为:09:23分检修人员回装液氧、液氮进储槽手动阀;10:55分接工艺技术员祝×通知液氧、液氮进行手动阀吹扫,班长马××指挥,梁×在分馏塔二层检查出手动阀拆开处气量,刘×在现场开加温阀吹扫,梁×回复手动阀吹扫法兰处无气,汇报班长马××及设备技术员王×,王×随后上分馏塔检查手动阀安装没有问题;12:00分经过中控确认将液氧、液氮送出调节阀开大后继续吹扫;14:10中控主操冯××发现储槽压力PIC21710显示持续升高,值为7Kpa;14:15分联系电仪人员校对压力变送器;在仪表校对压力变送器过程中,14:37分PIC21710突然起涨至15.05Kpa,由于正在检修压力变送器过程,中控人员未进行确认。
14:55仪表人员回复已处理好PIC21710;15:20中控主操再次显示PIC21710显示压力再次升高,吹扫完毕后停加温气进行处理;15:25液氧、液氮进储槽管线与冷箱连接(吹扫口)回装;16:35液氧、液氮进储槽手动阀已复位,出冷箱壁法兰已复位。
液氧罐泄漏、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晋城集中供热分公司液氧罐泄漏、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风险分析1.1基本情况晋城集中供热分公司供热一车间现有2个50m3的液氧储罐。
经专用运输车辆将液氧装进液氧罐内,罐内液氧温度为-183℃,使用时,将出液门打开,即可将液氧输送到气化器气化、随后送至臭氧发生器进行反应。
1.2事故类型液氧罐事故主要有泄漏、爆炸两大类。
1.3可能发生事故的部位液氧罐系统一般易发生的事故部位主要为阀门、法兰连接部位泄漏,发生冻伤事件。
制造质量不良,罐体及管道、阀门发生泄漏及爆炸。
1.4事故原因液氧罐泄漏、爆炸主要原因分为设备缺陷、人为操作失误、自然灾害原因和人为破坏。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应急指挥机构成立特种设备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主控室。
总指挥:经理副总指挥:党支部书记成员:各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车间负责人2.2指挥部和成员单位的职责2.2.1指挥部职责(1)重大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召集指挥部成员到达指挥现场,协调物资、设备、消防、救护、医疗、通信、后勤等专业小组活动;(3)批准现场抢险救灾方案,组织指挥现场抢救;(4)负责事故上报工作;(5)负责组织公司液氧罐泄漏、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监督检查各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的演习。
2.2.2成员单位职责生产技术科:承接液氧罐泄漏、爆炸事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向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理进展情况;落实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做好相关记录。
供热一、二车间、电气车间:负责组织车间义务抢险队伍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抢险;负责液氧罐泄漏、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工作。
电气车间:负责协助事故单位制定抢险工作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牵头组织抢险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工作;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停送电、停送气等工作安排,并执行停送电命令;负责保障各种通讯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网路畅通。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案例 液氧贮槽爆炸事故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案例液氧贮槽爆炸事故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液氧贮槽爆炸事故”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液氧贮槽爆炸事故内容摘要: XX公司400M3液氧贮槽的爆炸现场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根据现场实况和对全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判定:该400M3LO贮槽的爆炸不是物理因素引起的。
爆炸的根本原因是碳氢化合物进入了400M3LO贮槽的内筒。
恰巧又在不足十分之一液位的状态下向外部LO槽车灌充LO。
低液面操作造成了碳氢化合物的析出和聚集。
碳氢化合物颗粒的相互摩擦和与槽壁的摩擦,使其温度升高并发生了静电放电,引燃了碳氢化合物并在LO中剧烈燃烧,猛烈的爆炸便在一瞬间就发生了。
必须以防止碳氢化合物进入贮槽内筒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爆炸事故再次发生。
1一、设备运行情况:XX公司供气厂400m3LO贮槽由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并提供设备的主体材料,四川简阳低温工程服务公司制造、安装。
89年下半年进场,90年一季度完工交付使用。
93年以前由一万空分装置提供LO贮存。
94年至98年7月期间基本停用。
98年7月50吨液化装置投运后,400m3贮槽又开始贮存LO。
每天进出LO量在38,40吨左右,50吨液化装置的氧气源在今年5月7日前均由三万五空分装置和一万四空分装置共同提供氧气。
5月7日后由三万五空分装置和一万空分装置共同提供氧气。
400m3贮槽内槽呼吸阀由于资料不齐未装,用一只DN50的截止阀常开代替。
贮槽外筒表面没有结霜、”冒?quot;现象,运行正常。
二、事故发生时间及贮槽破坏后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于99年5月11日晚7时40分,此时正有一辆4m3LO槽车在充装LO。
事故发生时未见有火光、烟雾,只听到两次巨大的很沉闷的响声。
事故使贮槽内筒体与底板整圈焊缝断开,外筒顶盖与外筒体焊缝处整圈断开,外筒顶盖坠落在LO泵房顶上(口朝上),内筒体坠落外筒顶盖旁(口朝向50吨液化装置)。
(详情见现场录像和照片)。
液氧泄漏事故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预防措施
对设备的连接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连接处牢 固无泄漏。
在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围栏,避免非工作人 员的靠近。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严格控制设备的温度、压力等参 数,避免因超限而产生泄漏。
06 实践经验分享
如何正确使用液氧及相关设备
了解液氧及相关设备的特性
液氧是一种高度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使用时需充分了解其 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隔离泄漏区域,确保没有其他人 员或火源接近。
使用适当的密封设备,如修补包 或密封胶,来修复泄漏的管道或
容器。
防止火源接近
清除泄漏区域内的所有火源, 包括火柴、打火机等。
将周围的易燃物品移至安全区 域,防止与液氧接触。
禁止吸烟和明火作业,确保所 有电器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稀释泄漏的液氧
使用大量的水或其他适当的稀释剂,如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来稀释泄漏的液氧 。
液氧泄漏事故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经 验分享
• 引言 • 液氧泄漏事故案例介绍 • 液氧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液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 液氧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 • 实践经验分享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液氧泄漏事故的 成因、后果及影响
为相关行业提供实践 建议,提高安全管理 水平
分析典型案例,总结 经验教训
事故概述
某化工厂液氧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导致现场工作 人员和周边居民10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8人轻 伤。事故原因是储罐底部阀门损坏,液氧泄漏后 与现场可燃物相互作用,引发爆炸。
应急处置
现场应急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疏散周边人员 ,控制现场可燃物,防止二次事故发生。伤员送 往医院救治。
唐山中邦液氧储罐泄漏事故剖析
唐山中邦液氧储罐泄漏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工作方案二〇一五年八月目录1 演练目的 (2)2 演练时间 (2)3 演练地点 (2)4 演练单位 (2)5 演练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6 情景设定 (3)7 演练科目 (4)8 应急资源 (4)9 演练步骤 (4)10 附件 (5)1 演练目的为检验我公司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快速反应的能力、各职能部门应急协同的水平及现场抢险救援作战能力,特组织此次液氧储罐泄漏事故综合应急救援演练。
通过演练,进一步明确区各职能部门紧急情况下岗位与职责,发现应急响应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应急资源的不足,从整体提高我公司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战术水平。
2 演练时间2015年8月28日上午9:00-9:303 演练地点遵化市唐山中邦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液氧储罐。
4 演练单位承办单位:遵化市唐山中邦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参演单位:遵化市唐山中邦工业气体有限公司遵化市港陆钢铁公司消防大队5 演练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演练指挥部总指挥:匡立军副总指挥:张继政(兼现场指挥)成员:王洪亮李术君杨大财贾尚职责:统一指挥应急救援的抢险、救援、疏散、环境监测、人员转移安置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2)抢险救援组组长:匡立军成员:王洪亮职责:切断危险源,应急处理车间电源、液氧泄漏危险源。
(3)医疗救护组组长:张继政成员:杨大财职责:负责实施工程抢险、搜救受伤人员等。
(5)疏散警戒组成员:李术君职责:负责事故单位与周边区域人群疏散、转移、安置,并布置警戒线。
6 情景设定2015年8月 28日,上午9时15分,遵化市唐山中邦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液氧杜瓦罐装车作业结束后,因司机未拆除卸车管线即启动车辆,拉断充装管线,液氧储罐充装阀无法关闭,罐内大量液体泄漏,导致现场一名操作人员冻伤。
事故发生后,中控室协助司机与押运将伤员移至安全地点,司机将满载槽罐车驶离泄漏点,中控室迅速将情况汇报给现场生产主管王洪亮,生产主管将情况报告总经理匡立军(企业应急总指挥)。
液氮储罐事故案例
液氮储罐事故案例背景:某化工公司位于乡村,主要生产和储存各类化学品。
该公司运营多年,管理团队对安全重视程度较低,并未采取充分的安全措施。
事件:一天,该公司的液氮储罐发生了爆炸事故。
液氮储罐位于生产区域,储存着大量的液态氮。
当时液氮储罐正在进行充装作业,工人误将过量的液氮注入储罐内,造成储罐内压力迅速升高。
由于储罐设计不合理,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液氮储罐爆炸。
后果:储罐爆炸导致大量液氮释放,形成一股巨大的冷冻震荡波,冲击周围设施和人员。
附近的厂房、设备和工人都遭受了损毁和伤害。
由于储罐直接位于生产区域,导致整个生产线停工,并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救援与调查: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消防队员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并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事故调查组也紧急成立,对事故原因展开彻底调查。
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该化工公司的液氮储罐事故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
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未能对液氮储罐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和管控。
液氮储罐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无法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
工人对操作规程了解不足,不正确地将过量的液氮注入储罐,导致了压力超载。
教训:这起液氮储罐事故给化工公司敲响了安全警钟。
公司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制度,加强对液氮储罐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
同样重要的是,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规程,并能够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结论:这起液氮储罐事故是一次可避免的灾难。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设备设计,公司才能有效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液氧泄漏事故的调查与总结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 育。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改进,形成全员参 与的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提升企业安 全形象和信誉。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推行精益安全管理,注重细节和过程控制。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开展安全管理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每次演练后都应对演练过程进行 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 应急预案。
05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Chapter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01
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责任
和权限。
02
强化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
03
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体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
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安全意识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 意识教育,提醒员工时刻保持警惕,
预防液氧泄漏事故的发生。
建立应急预案及演练制度
01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液氧泄漏事故,应制定应急 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人员 职责等。
02
定期进行演练
03
演练评估与总结
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演练,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 可行性。
制作询问笔录
对询问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事故原因和 责任认定。
分析事故原因
查阅相关资料
查阅与事故有关的技术资料、操 作规程等,以便分析事故原因。
进行技术分析
根据现场勘查、询问相关人员等结 果,进行技术分析,确定事故的具 体原因。
形成分析报告
将分析结果形成报告,以便后续处 理和总结事故经验。
确定事故责任人
空分制氧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空分制氧典型事故案例资料第一部分:行业事故案例1、液氧槽车事故事故经过:2011 年4 月24 日下午2 点35 分左右,扬溧高速上,一辆槽罐车正从镇江开往扬州,眼看就要到瓜州收费站,谁知就在还有一公里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了。
“砰!”一声巨响,槽罐车撞上了前面一辆小型吊车,在惯性作用下,槽罐车侧翻,尾部重重地撞上了高速右侧的护栏,护栏严重变形。
由于惯性巨大,槽罐车并没有因此停下来,横着向前滑行了好长一段距离。
滑行过程中,车里燃油发生泄漏,引燃了车后轮胎,并烧到了驾驶室。
事故发生后,槽罐车的驾驶员李师傅很快就从驾驶室里跑了出来,当他惊恐地拍打自己腿上的火时,突然想到押运员还被困在里面,李师傅又冲回现场,用尽全力将同伴从副驾驶位置上拉了出来,并帮他把身上的火扑灭。
之后两人被紧急送往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救治。
押运员烧伤面积达60%,幸好驾驶员无大碍。
不过,由于受到撞击,罐体上出现两个漏洞,液氧大量泄漏,为了排除险情,扬州各部门现场排氧,26吨液氧全部放空。
事故处理:下午4 点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槽罐车罐体前后部位都发生了泄漏,白色的“烟”不断冒出。
据介绍,经过20 分钟左右的扑救,明火被基本控制,不过由于油箱温度过高,还是发生了爆炸,所幸有惊无险。
火控制住了,但液体一直在泄漏。
为了排除险情,消防员分别对前后两个漏洞进行强制堵漏,并将随身携带的衣服一并用上,覆盖在漏洞处。
该槽罐车厂家派出的工程师赶到了现场,大家现场研究决定,先现场将罐体的液氧放掉,然后再对罐体实施转移。
但排放液氧是有条件的,就是方圆500米范围内的车辆发动机必须熄火,否则会造成液氧爆炸等危险事件发生。
情况紧急,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现场方圆500 米范围内的所有车辆发动机全部熄火。
厂方工程师见安全措施到位后,立即戴着面罩来到罐体尾部,把阀门打开,只见一股白色液体笔直从尾部冒了出来,喷到高速下面的绿化带中。
在排液的过程中,消防员同时出动水枪,从各个角度对液体进行稀释,防止出现意外。
液氧含烃上升主冷器爆炸
【1】液氧含烃上升主冷器爆炸1986年7月27日21时05分,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前进化工厂1#空分装臵的主冷器突然发生爆炸。
当即在装臵上空形成一个大火球,伴随巨大的爆炸声响,分离系统严重破坏,装臵中心控制室(二层楼建筑)北墙部分倒塌,室内1#空分装臵仪表盘倾倒,周围厂房玻璃大部分损坏,爆炸碎片向西、北、南三个方向抛出,有的散落在200m以外。
当班13名职工受轻伤;2#空分装臵被迫停车,乙二醇生产停产12天。
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间接经济损失产值356万元。
事故原因根据事故现场调查及专家论证,初步认为这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液氧中有机物含量上升和积聚,从主冷器(即冷凝蒸发器)内部触发,并以主冷器爆炸而告结束。
造成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1)生产管理欠严格,生产经验尚不足。
(2)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运行规程等有关规定(3)除烃化物用的液氧循环吸附件未开动使用。
(4)因液氧泵设备有问题,7月份没有进行排放液氧。
(5)事故前20多天,液氧中有机物含量连续上升,没有引起警觉。
7月以前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平均在l00ppm以下,7月10日至事故发生前,平均在250ppm左右,较通常高出1倍多。
【2】13. 阀门关不严引起爆炸着火1986年12月19日14时15分,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环氧树脂厂氯丙烷车间氯丙烯工段一操作工,按常规对1#30m3中间贮罐进行脱水作业。
水排净后,阀门怎么也关不严,随即丙烯开始外溢。
班长、车间主任、厂调度室人员先后赶到现场,研究决定串装一新阀门。
正在分头准备时,丙烯气已弥漫至压缩机框架里,且慢慢升高,于是决定采取紧急停车处理。
当14时46分最后停6#丙烯压缩机时,丙烯气已淹没6#机约1.2m。
按下开关的同时,火光一闪,一声闷响,发生了第一次空间爆炸。
第一次空间爆炸后,燃起大火。
3#30m3丙烯中间罐在大火烘烤下,于14时58分也发生了爆炸并引起大火。
由于奋力扑救和积极采取措施,15时40分将火扑灭。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 2003年9月16日上午9时许,非法经营户何××,在西塘翠南船厂氧气瓶仓库打电话通知位于陶庄镇陶庄村的天凝氧气充灌站陶庄新站的沈××,称其将派李××(死者,安徽人)来充装氧气。
9月16日12:00时多,非法运输户李××由沈××为其充装20瓶。
9月16日下午13:00时左右,李××将自备车(车号为安徽K48555)驶入位于原西汾公路北侧的西塘镇新胜村陆家浜铁场内的项××堆场。
当李××卸第一瓶氧气瓶时突然爆炸,李××被炸死亡。
当时周边幸无他人伤及。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 (1)在卸瓶作业过程中运输车左后轮胎爆裂,造成车辆左倾氧气瓶掉落与地面废钢材发生碰撞,瓶阀中间断裂且遇油渍引发化学爆炸。
(2)氧气瓶本身有缺陷。
据调查知,属何××产权的32只氧气瓶与其它瓶相比,明显黑不溜秋,七长八短,手轮等附件残缺不全。
据市质监局特种设备检测院现场勘察报告,爆炸的氧气瓶底部正中部位已被机械钻孔,直径为42mm,且该孔周围有明显电弧焊接痕迹(贴焊)。
属报废钢瓶。
2、间接原因氧气充灌及流转管理混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1)个体运输户李××未经交通部门批准,运输及装卸危险化学品,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属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爆炸的氧气瓶产权属何××,而何××经营、运输氧气未经政府任何职能部门批准,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第二十七条及第二十九条规定。
(3)陶庄充灌新站在明知何××钢瓶有缺陷的情况下,仍多次为其充装,包括原来的天凝氧气充灌站,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规定。
液氧泄漏事故的案例分析
工厂停产整顿,对泄漏点进行维修加固,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02
事故原因分析
设备老化与维护不当
设备老化
液氧储罐或管道由于长时间使用 ,受到氧化、腐蚀、磨损等影响 ,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容易引起 泄漏事故。
液氧泄漏事故的案例分析
contents
目录
• 事故概述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后果与影响 • 事故防范措施与建议 • 事故经验教训总结
01
事故概述
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
时间
2022年6月12日晚上8点
地点
某化工厂液氧储罐区
事故涉及人员与设备
涉及人员
当班操作工、维修工、安全员
涉及设备
液氧储罐、管道、阀门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安全宣传、事故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 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建设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责任。同时,要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建设,营造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氛围。
企业应该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确保培 训效果和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培训效果的 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和方
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奖惩制度等方式,引 导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与培训
企业应该定期进行液氧泄漏等事故的应急演 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 置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通过演练 和培训,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 效性。
液氧储槽超压事故
液氧储槽超压事故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液氧储槽超压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3月20 口,车间设备副主任杨X无意中发现液氧储槽放空管线倾斜,检查发现膨胀节变形。
向筹建处汇报膨胀节损伤后,决定进行膨胀节更换。
2010年04月14 E1膨胀节到货,设备人员联系检修进行膨胀节更换。
在检修人员割开膨胀节连接管后发现内部管道严重扭曲,于是紧急向筹建处汇报情况。
经过筹建处研究决定,储槽进行扒砂检查。
2010年4月25日,储槽珠光砂扒砂结束,发现储槽地基损坏,储槽底部变形严重。
车间组织人员经过检查液氧储槽投运、吹扫进行过程分析:2009年底,对空分装置最后一次三查四定时,空分车间提出两套空分装置到液体储槽的进液管线上无手动隔离阀。
随后中冶东方提供阀门,浙江开元负责施工。
2010年1月15日开始进行手动隔离阀安装;2010年1月17 口安装结束;2010年1月18日生产操作过程为:09:23分检修人员回装液氧、液氮进储槽手动阀;10:55分接工艺技术员祝X通知液氧、液氮进行手动阀吹扫,班长马XX 指挥,梁X在分饰塔二层检查出手动阀拆开处气量,刘X在现场开加温阀吹扫,梁X回复手动阀吹扫法兰处无气,汇报班长马XX及设备技术员王X,王X随后上分饰塔检查手动阀安装没有问题;12:00分经过中控确认将液氧、液氮送出调节阀开大后继续吹扫;14:10中控主操冯X X发现储槽压力PIC21710显示持续升高,值为7Kpa;14:15分联系电仪人员校对压力变送器;在仪表校对压力变送器过程中,14:37分PIC21710突然起涨至15. ObKpa,由于正在检修压力变送器过程,中控人员未进行确认。
14:55仪表人员回复已处理好PIC21710;15:20中控主操再次显示PIC21710显示压力再次升高,吹扫完毕后停加温气进行处理;15:25液氧、液氮进储槽管线与冷箱连接(吹扫口)回装;16:35液氧、液氮进储槽手动阀已复位,出冷箱壁法兰已复位。
一起低温液氧槽车灌充液氧过程中发生爆鸣事故原因分析
一起低温液氧槽车灌充液氧过程中发生爆鸣事故原因分析一起低温液氧槽车灌充液氧过程中发生爆鸣事故原因分析《化工安全与环境》2008年第41期?总第953期?;一起低温液氧槽车灌充液氧过程中发生爆鸣事故原因分析闫新丽陆军航空兵学院训练部王连德空装航材部四设处陈卫华雷婷95418部队训练处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目前使用,维护和操作低温液氧槽车的人员,对低温液氧槽车操作维护知识掌握甚少,只知道如何使用,却不懂得怎样维护.大部分单位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或参照低温液氧槽车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进行使用操作.尽管这种低温液氧槽车工作原理简单,使用过程很少发生故障,但一旦发生故障是非常危险的.现对湖南省衡阳市某单位一起低温液氧槽车灌充液氧过程中发生爆鸣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低温液体贮运,汽化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等安全技术,提出几点预防措施.一,事故经过2006年4月8日,湖南省衡阳市某单位一操作工在给一台低温液氧槽车灌充液氧时,该操作工发现灌充低温液体的软管与低温液氧槽车相连的快速接头处发生泄漏,他立即用橡胶锤敲击灌充低温液体的软管与低温液氧槽车相连的快速接头处,进行紧固,但仍有少量液氧泄漏,于是,该操作工第二次对该快速接头处进行了紧固.就在这次紧固时,快速接头处突然发生了一声爆鸣.事后,据该操作工回忆,事发当时,在快速接头处,他亲眼看到了一团淡蓝色的火球,并伴随着强烈的爆鸣声.这起爆鸣事故,该操作工的听力暂时受到影响,但低温液氧槽车等贮运,汽化设备及灌充软管并无可见的损坏.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反复调查得知,该操作工在给低温液氧槽车灌充液氧前经检查发现,灌充低温液体的软管与低温液氧槽车相连的快速接头设计不合理,致使该接头连接处密封不良,于是便在密封紫铜垫圈上缠绕了多层黑色电工胶布.发生爆鸣后, 操作工查看时,发现该密封紫铜垫圈上缠绕的黑色电工胶布已荡然无存,说明此黑色电工胶布在敲击紧固快速接头时发生了燃爆.燃爆中,紫铜垫上缠绕的黑色电工胶布就成了可燃物,低温液氧就是助燃物,敲击紧固就充当了激发能量. 有人认为,敲击时,可能是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析出物在密封处起了引爆源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液氧浸泡过的黑色电工胶布本身可能就起到了引爆源的作用,而无需碳氢化合物析出物的存在.三,事故预防措施, 有些单位和人员在操作中因不按规定时间校验安全阀更换安全膜导致安全阀损坏漏气时,应采用关闭放气控制阀来防止漏气,这样做从设备结构上防止了漏气,但安全阀和安全膜却不起作用,给安全带来了隐患,一旦超压就会随时发生危险苗头及事故;有的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为了加快灌充速度,随意提高贮罐内筒压力,所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液氧是一种低温,强助燃物质.液氧罐内贮存有大量的液氧,除了要防止泄漏和低温灼伤外,更应对其爆炸的危险性有所警惕.因为虽然来自空分设备的液氧应该是基本不含碳氢化合物的,但是,经过长期使用,微量的碳氢化合物还是有可能在贮罐内浓缩,积聚,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能发,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生爆炸事故.因此(1)压力表,液面指示仪等安全装置每年都要复校一次,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整,使其能正常工作,准确地指示贮罐内的情况;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筒的安全装置必须调整到规定的压力下动作.压力表,安全阀要禁油,应定期进行校验,防爆膜片每年至少更换1次.保持低温液氧槽车外表面整洁无杂质,无油垢.每3个月应对贮罐定期加热吹除一次,去除沉淀物.使用过程中,绝对不能用力触碰抽真空阀门,因为低温液氧槽车贮罐经抽真空处理后,抽真空阀f7已处于铅封状态,如抽真空阀门漏气,则抽真空绝热层将失去绝热作用.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现贮罐外简体有较大面积出汗, 结霜,应停止使用,检查并堵塞漏洞,及时进行抽真空处理.(2)除非长期不用,不要将贮罐内液体全部排光,而应留一部分液体在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以防止低温液氧槽车贮罐逐渐升温,使第二次灌充时又_需重新冷却,增加不应有的损失.在任何时候,液氧贮罐内的液位均不得低于20%; 随着液氧的蒸发,有可能提高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乙炔的浓度;液氧自然蒸发会使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的压力升高,贮罐内液氧中的乙炔含量要按规定期限进行分析,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贮罐内的液体不可长期停放不用,要经常充装及排放,以免引起乙炔等有害杂质的浓缩.(3)低温液氧槽车周围应有良好的通风,并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和防雷击装置,低温液氧槽车贮罐的充满率不得大于95%,严禁过量充装.禁止带压敲击紧固接头和使用缠绕其它密封材料的紫铜垫圈.当设备上阀门,仪表,管道冻结时,应用70%,80”C氮气,空气或热水解冻,严禁用铁锤敲打,火烧或电加热;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有液体时,禁止动火修理,必须加温至常温才能修理;操作人员要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不得穿戴有油污或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子.操作中启闭阀门要缓慢.液氧密闭贮存时,必须有人监视压力,不得超压;液氧不允许溅到无保护的皮肤上,以免发生严重冻伤;当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已经排空液体,又不能马上进行加热时,必须立即关闭全部阀门.因为低温液氧槽车贮罐温度很低,湿空气会通过相(下转第7页)一CHEMICALSAFETY&ENVIRONMEN,?3?《化工安全与环境》2008年第4l期?总第953期?镶其他抢救人员时,要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到外援.(2)现场急救要防护到位,分秒必争抢救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安全地把中毒者从毒区救出,抢救时要做好自我防护,并注意保护好中毒者.如事发地点在高浓度的毒物区或缺氧区,救护者千万不能因救人心切而贸然进入救人,应戴好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者救出中毒环境;或者是快速向密闭容器内送风, 待有毒气体稀释后,戴好防毒面具下去救人.如果是酸碱泄漏,要穿戴好防护衣,手套和胶靴等护品,再开展施救.伤员被救出毒区后,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现场急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疗抢救的效果.如果抢救不及时,拖延时间,就会降低救活的可能性.因此现场急救十分重要,应当分秒必争,决不可因其他理由,而放弃或忽视现场抢救.抢救时应清点人数,防止有人被遗漏在毒区.(3)救出患者,仔细检查,分清轻重,合理处置迅速将中毒者救出现场后,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上风侧.搬运过程中要沉着,冷静,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 不要强拉硬拖,防止外伤.救出后,让中毒者平躺,按顺序(上接第3页)连的管道侵入内部,造成结冰堵塞管道的事故.(4)一般低温液氧槽车出厂前都充入了一定量的氮气或其他气体,以防止水分,杂质进入罐体内.启封时,若表压无指示,就说明泄漏了.为了使用安全可靠,都要进行加温吹除.每次加温完毕,应使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筒压力保持一定数值,关闭所有阀门后,检查低温液氧槽车的气密性,以防止潮气进入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筒.若在热状态下灌装低温液氧,应先慢慢放入一点低温液氧,使低温液氧槽车充分热交换,防止汽化过快使低温液氧槽车贮罐内简超压.低温液氧槽车灌满液氧后,应视情况进行加压排放液氧试验, 若压力上升到一定压力时,液氧还能够排放出来,说明该低温液氧槽车性能良好.(5)低温液氧槽车无论采取空运还是其它转移方式,为安全起见,转移时一般都要将低温液氧槽车内的液氧放掉. 检查神智是否清晰,脉搏,心跳是否存在,呼吸是否停止, 有无出血,骨折.要迅速解开衣领,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中毒者昏迷时,如装有假牙,应立即取下. 的东西垫在呕吐者,避免咽下呕吐物.抽搐者,用手绢或别上下牙齿之间,避免咬破舌头.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进行抢救.若有骨折,出血或外伤, 则要简单包扎,固定.氨,氮的氧化物,硝酸,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引起的中毒人员,对继发性呼吸障碍, 应禁止使用压迫式人工呼吸,只许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伤者如被毒物,酸碱物质污染或灼伤,应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裤,用水迅速冲洗,并将身体洗抹干净.眼部如被化学物质灼伤,应立即用水冲洗灼伤部位15min,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处理.酸性物质用3%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物质用3%的硼酸处理,方可送医院治疗.吸入刺激性气体者,不论当时有无症状,均应安静休息, 防止发生迟发性肺水肿和脑水肿.遇寒冷天气时要注意保暖,防止伤者受冷.在上述抢救的同时,应及时联系医院,尽快将伤者交给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抢救.口低温液氧槽车到达目的地之后,如不按规定对低温液氧槽车加温吹除便投入使用,向其他设备加注液氧时,90%的低温液氧槽车会发生冻结故障.这是因为:将低温液氧放空后, 贮罐内壁的冰就融化变成水流入低处,顺着增压阀进入升压蒸发器内,堵住管道.若不加温吹除这些水分就投入使用, 蒸发器就会被冻结,致使低温液氧槽车液氧贮罐不能升压排放液氧.四,结束语低温液氧槽车平时都被大家认为构造简单,很少出现故障,重使用轻维护,但它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作为使用者和管理者都必须引起重视,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按规定使用,维护和管理低温液氧槽车,只有这样才能使低温液氧槽车随时处于良好状态,才能保证工作质量,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口广西河池砷污染事故中毒村民已全部接受驱砷排毒治疗2008年10月15日,经从广西河池市政府了解,”10?3”砷污染事故中尿砷超标的村民,已全部接受驱砷排毒治疗,治疗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出现,无危重患者,无死亡病例;当地有关部门对污染源含砷废水和淤泥的清理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1O月3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加辽社区下伦屯, 江叶屯部分村民出现疑似砷中毒症状.初步断定,这起砷污染事件是附近一家冶金公司排放的废水砷含量超标,污染村民饮用水所致.为确保各项处置工作有序开展,河池市成立了疑似砷中毒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中毒患者救治和可疑人群的检测工作,切断受污染饮用水源,对事发区域的饮用水源和城区周边的饮用水源进行全面排查,并对城区周边冶炼企业进行严格检查.目前,对污染源的处置和污染调查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一CHEMICALSAFETY&ENVIRONMEN——?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案例液氧贮槽爆炸事故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液氧贮槽爆炸事故”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液氧贮槽爆炸事故
内容摘要: XX公司400M3液氧贮槽的爆炸现场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根据现场实况和对全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判定:该400M3LO贮槽的爆炸不是物理因素引起的。
爆炸的根本原因是碳氢化合物进入了400M3LO贮槽的内筒。
恰巧又在不足十分之一液位的状态下向外部LO槽车灌充LO。
低液面操作造成了碳氢化合物的析出和聚集。
碳氢化合物颗粒的相互摩擦和与槽壁的摩擦,使其温度升高并发生了静电放电,引燃了碳氢化合物并在LO中剧烈燃烧,猛烈的爆炸便在一瞬间就发生了。
必须以防止碳氢化合物进入贮槽内筒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爆炸事故再次发生。
1
一、设备运行情况:
XX公司供气厂400m3LO贮槽由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并提供设备的主体材料,四川简阳低温工程服务公司制造、安装。
89年下半年进场,90年一季度完工交付使用。
93年以前由一万空分装置提供LO贮存。
94年至98年7月期间基本停用。
98年7月50吨液化装置投运后,400m3贮槽又开始贮存LO。
每天进出LO量在38,40吨左右,50吨液化装置的氧气源在今年5月7日前均由三万五空分装置和一万四空分装置共同提供氧气。
5月7日后由三万五空分装置和一万空分装置共同提供氧气。
400m3贮槽内槽呼吸阀由于资料不齐未装,用一只DN50的截止阀常开代替。
贮槽外筒表面没有结霜、”冒?quot;现象,运行正常。
二、事故发生时间及贮槽破坏后的基本情况:
事故发生于99年5月11日晚7时40分,此时正有一辆4m3LO槽车在充装LO。
事故发生时未见有火光、烟雾,只听到两次巨大的很沉闷的响声。
事故使贮槽内筒体与底板整圈焊缝断开,外筒顶盖与外筒体焊缝处整圈断开,外筒顶盖坠落在LO泵房顶上(口朝上),内筒体坠落外筒顶盖旁(口朝向50吨液化装置)。
(详情见现场录像和照片)。
2
事故除使400m3LO贮槽损坏和一个面积约为3,4m2的LO泵房屋顶压裂外,没有人员伤亡,没有造成其它设施的损坏。
三、 XX公司供气厂人员对事故的有关情况介绍:
1、事故发生后,为便于有关人员接近现场查看情况,对散落在现场的珠光砂进行了清扫。
2、事故发生后内筒液体已泄漏蒸发,便对事故发生时正在充装LO的4m3槽车内的LO进行了取样、分析。
分析结果是:”乙炔含量:痕迹(含少量二氧化碳)”(详见XX公司供气厂99•5•13报告单),该4m3LO槽车经公司领导同意后于5月12日下午放行出厂。
3、对400m3LO贮槽的仪表进行了检查,内槽有升压报警装置,事故发生时未发出报警信号,事故发生后检查该报警装置是正常的。
另该400m3LO槽液位指示计停在约1/10液位。
4、有关其它情况:
1) 在93年400m3LO贮槽放液阀曾发生过爆炸,于95年修好。
2) 内筒上的薄膜调节阀设定压力较低,大约为工作压力的50,60%。
3
3) 内筒压力在中控室没有显示装置。
事故后现场查看,就地压力表显示
为”0”,未见有超压显示痕迹。
四、分析人员对事故现场的实查情况:
1、内筒从20米以上的高空坠落后,在中部有较大部分的凹陷。
2、外筒扶梯上部及小平台栏杆受严重压缩变形。
3、内筒顶盖冠顶明显变平,内部加强角铝全部有规律折弯。
4、内筒顶盖外部管道有受外筒顶盖内部角钢压迫的明显压痕。
5、外筒顶盖内部角钢有受内筒冲撞后发生的明显的角变形。
6、内筒与底板内、外角焊缝拉断,并有内筒体角焊缝以上的地方发生外弯,局部撕裂开底板;也有筒体本身被局部拉断和纵向撕开,裂口长达300mm左右。
7、内筒8根拉带座的双面角焊缝全部拉断。
8、外筒顶盖与外筒体焊缝全部拉断,外筒体发生明显缩口变形,有几处外筒体被撕裂长达300,500的裂口。
9、外筒体下部靠基础一周有数处受LO冷冻而发生龟裂。
10、内筒与底板分裂,底板变形成平锅底形,边缘高度为
4
300,600mm。
五、事故原因分析:
(一)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内筒压力瞬间骤然剧烈升高,(其数值高达内筒允许承受压力的数百倍乃至更高,超压信号尚未传至有关安全控制仪表,各种仪表及安全报警装置均来不及作出超压反应。
)致使内筒与底板的内、外角焊缝断裂,固定内筒的八根拉带座共16条纵缝焊缝断裂,内筒(连同内顶盖)穿过珠光砂层后顶开外筒顶盖(外顶盖与外筒体的焊缝断裂),并继续上升,克服自重,冲向20米以
上的高空,由于受内、外顶盖相连接管路的牵制,故最后外筒顶盖和内筒体坠落在400m3LO槽高架基础东面方向的建筑物上(详见现场录相及照片)。
(二) 下述事实,排除本次爆炸是物理因素引起的爆炸:
1、外筒表面无结霜、”冒汗”现象;
2、外筒顶盖上的封气筒无气流夹带珠光砂喷出现象;
3、与内筒相通的DN50常开截止阀和薄膜调节阀无LO喷出现象;
4、内筒升压报警装置未发出报警信号(事后检查该报警装置技术状况是正常的);
5、事后检查内筒就地压力表是完好的,未留下超压痕迹现象;
5
6、爆炸前未发生异常响声和其它各种不正常现象出现。
(三) 爆炸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分析:
对400m3LO贮槽系统及爆炸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作如下判断:
1、有害杂质进入了400m3LO贮槽内。
有害杂质进入的途径:一是一万空分未采用分子筛净化流程,碳氢化合物净除不够彻底。
二是400m3LO贮槽周围大气空间有污染源,在400m3LO贮槽液面下降时,含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空气经常开状态的Dg50截止阀进入了400m3LO贮槽的上部空间,碳氢化合物分子遇冷凝结颗粒漂浮上LO液面上。
2、根据事故发生后,检查现场液位指示计所指示的位为总液的十分之一。
这说明爆炸事故发生时,正好是此400m3LO贮槽的液位在最低的时候。
根据林德公司的经验:在低液面下操作,会使LO中的有害杂质析出和聚集。
3、由于液面的波动,碳氢化合物固体颗粒的相互摩擦或与槽壁的摩擦,就会产生能量(温度升高或静电放电),引燃碳氢化合物的燃烧。
4、碳氢化合物在LO中的燃烧是非常剧烈的,其能量是极其巨大的。
事实证明本400m3LO贮槽的压力表、安全装置和报警装置均来不及作出反应,而异常猛烈的燃烧爆炸在瞬间就已完成了。
6
六、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弄清爆炸的原因,建议再做下面一些分析工作:
1、分析空分装置愿料空气的有害杂质是否超标;
2、分析”三万五” 、”一万四” 、特别是”一万”空分装置所产的LO中的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定量分析)。
3、检查”一万”空分装置直接至400m3LO贮槽的管路是否有LO流入,如有,分析其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定量分析)。
4、分析50吨液体装置LO的出口处的LO中的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定量分析)。
5、查看50吨液化装置的膨胀机供油装置所排除的废气,是否有可能顺风向吹入常开状态的Dg50截止阀,进而进入LO贮槽的上部空间。
七、对今后空分装置防爆的一些建议:
1、经常检查空分装置原料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注意顺风向和逆风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超标,则在空分操作中采取相应措施;
2、对50吨液化装置的膨胀机供油装置所排除的废气,要采取有效措施,不能吹到400m3LO贮槽的呼吸阀处。
3、加强对原料空气中有害杂质的净除,如”一万”空分装置是切换流程建议改为分子筛流程;
7
4、防止有害杂质的浓缩和聚集。
例如避免贮槽在低液位情况下对外供液;
5、检查防静电接地装置。
例如LO贮槽内槽接地电阻应,10Ω,且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6、强监测措施。
例如采用气相色谱仪按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测LO中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
空分事故
空气透平压缩机事故有二起,分别发生在湖南湘潭钢铁公司和湖南涟源钢铁公司,97年2月28日,湘钢一万四制氧机刚刚检修完毕,第一次启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一声巨响,高速旋转的一级叶轮破碎,飞出的碎片打穿了空压机的蜗壳,并使在场的两位同志受伤。
事故发生后,各方专家到现场进行勘察,但对事故的具体原因,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有人认为是空压机制造质量问题,也有人认为是空压机的检修质量问题。
98年5月1日,涟钢一万制氧机正在稳定运行中,突然发生一声巨响,操作工立即进行停车,发现低速轴在齿轮根部断裂,一级蜗壳破碎,轴瓦严重损坏,机座变形,压缩机组除冷却器尚能使用外,其它机体部分,需全部更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具有权威性的分析结果。
由于沈阳
8
鼓风机厂正巧有一套DH80空压机(那是通化定做的),还没有发货,经协商,涟钢高价买走。
98年7月15日安装完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