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717新闻传播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推荐-湖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0408年 精品 1

推荐-湖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0408年精品关建字摘要:新闻,简述,媒介,代表,电子邮箱,广告,公司,小题,试题,名词解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10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湖南大学20XX-20XX年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试题新闻传播史论试题湖南大学20XX年新闻传播史论试题一、名词解释(共25分,每小题5分)1.新闻观2.《向导》3.《论报馆有益于国事》4.经验学派5.拟态环境二、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新闻价值评价的客观性。
2.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了哪些主要报刊,其报刊宣传活动有哪些进步作用?3.简述新媒介发展的特点及其社会意义。
4.树立“人民公仆”思想、反对“无冕之王”的观点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简述你的理解。
三、论述题(共85分,其中1、2题各30分,3题25分)1.联系韬奋新闻工作的主要经历,试论述“韬奋先生的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2.联系当前新闻传播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
3.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谈谈应如何正确认识、理解新闻自由湖南大学20XX年新闻传播史论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1.新闻价值观2.新闻传播的反馈3.新闻媒介4.客观报道5.新闻事实6.苏报案二简答(60分)1.简述新闻自律的特点及重要作用2.简述产生”知识沟”的原因及填补的措施3.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4.简述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办的主要报刊及形成的优良传统三论述题(60分)1.论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的关系2.梁启超曾说<时务报>上的论说:”举国趋之,如饮狂泉”,试论述其原因及今天的借鉴意义湖南大学20XX年新闻传播史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清议报2.大众传播3.拉氏三功能学说4.人际传播5.传播效果6.中国报学史二.简答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2."沉默螺旋"理论特点与意义3.怎样认识新闻媒介的工具性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两为"方针三,论述1.结合合理想像和客观报道学说,谈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2.<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各自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点湖南大学20XX年新闻传播史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传播2、新闻事业3、湘报4、洋旗报5、自我互动理论6、休眠理论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心理的主要特征。
2020年考研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复习方法干货经验分享

2020-2021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必看指导我的考研复习是6月中旬开始的,一共是5个月的时间。
有很多学妹问过我每天大概复习多久呀,怎么安排的呀,所以我就想列一个表给大家作参考,但是还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好。
一、我的作息表起床:每天早上7点——7点半上午复习专业课:8:00——11:30午饭和午休到2:00下午复习英语2:30——5:30晚上复习政治+专业课背诵:7:00——9:30(我是八月份才开始晚上也学习的)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学累了要不要休息的问题,我是觉得考研是一个持久战,累了就可以休息,所以我一般每周给自己放一天假,这样的话感觉自己比较能够坚持下去,不然这半年每天都是学习的话到后期可能会比较奔溃。
接下来就正式说一下我考研期间的复习经验吧,我其实是大三的寒假就基本确定了要考湖师大,3月到5月份就搜集了一些资料,记了一下英语单词,等学校6月份结课之后就开始复习了。
所以说我在暑假之前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进行系统的考研复习,但是现在因为竞争越来越大了,不是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建议尽量早点开始。
二、专业课复习关于“背多分”的专业课复习:334考新闻学概论和编辑学,以及一篇作品赏析。
440考中新史和传播学(偶尔有新闻学概论),一篇评论(这两年没考)。
专业课我是7月份正式开始看的(我本专业就是新闻学所以跨专业同学建议早开始,不然看不懂来不及),每天上午是我的专业课复习时间。
先看书,看完一两遍有了印象之后开始边看边画框架图,把四本书的框架理清楚。
然后八月份开始背书,我大概每天背1—2章,然后每天背诵新内容的同时复习前面背过的内容。
(一定要不停复习,开始了就不能停下来,不然几天不背就会忘掉!)这个背书的阶段是一直持续到考前的。
这其实也和湖师大的考试特色有关,因为内容较为基础,所以在掌握重点之后就可以反复背了。
(背诵方面,自制力较强的可以参考那个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觉得还挺有用,就是没能坚持下来。
717 新闻传播理论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17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一、考试内容及要点新闻学理论绪论第一节新闻学一、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新闻学和新闻工作一、新闻学与新闻工作的差异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二、社会责任论三、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四、党报理论第四节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一、指导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创造二、指导新闻事业的正确改革三、指导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四、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一章新闻活动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一、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第三节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第四节新闻活动的渠道第二章新闻第一节新闻的基本特点第二节新闻的定义第三节新闻本源第四节新闻要素一、新闻的五要素二、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的作用第五节新闻类别一、以新闻内容来分类二、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三、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四、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第三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第一节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一、新闻真实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二、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三、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四、真实与真相第二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一、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二、在中国坚持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第三节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一、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二、故意性失实与非故意性失实第四节维护新闻真实性永远在路上第四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第一节新闻与信息一、信息的定义二、信息的特点三、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第二节新闻与宣传一、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二、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第三节新闻与舆论一、舆论的定义和特点二、舆论的社会功能三、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第五章新闻事业的产生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一、口头新闻二、信号媒介三、书信新闻四、印刷媒介五、其他传播方法第二节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第三节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第四节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第六章互联网与新媒体第一节互联网与新媒体一、互联网发展史二、新媒体的特点三、新媒体:电脑、手机、iPad四、其他传播形式:博客、微博、论坛、新闻网站五、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六、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存储第二节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一、互联网前出现的影响人类的传播革命二、互联网的传播革命第三节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一、舆论的新特点二、互联网的三大公害第四节争夺传播主导权一、议程设置二、解读信息三、舆论导向第七章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业新业态第一节新媒体的冲击第二节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第三节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第四节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第五节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第一节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一、从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来看二、从国家制度上来看第二节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第三节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第四节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第五节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第六节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与发展第九章新闻媒介的性质第一节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一、新闻媒介的共性二、新闻媒介的特性三、新闻媒介的个性第二节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第三节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第四节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十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三、实施舆论监督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第二节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一、呈现世界,但新闻失实与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二、联结世界,却冷漠了人际关系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四、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第三节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一、信息+宣传+赢利型二、信息+赢利型三、消闲+服务+赢利型四、知识+赢利型五、纯宣传型第四节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一、早期的强效果理论二、中期的弱效果理论三、适度效果理论第五节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第十一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第一节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第二节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第三节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第十二章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第一节舆论监督与舆情引导相辅相成第二节舆论引导第三节舆论监督第四节舆论新格局第十三章大众传媒与社会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三、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一、新闻媒介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二、大众媒介参与政治决策三、塑造政治文化四、进行舆论监督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一、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三、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一、塑造国家形象二、影响对外政策三、影响吸引外资四、影响对外贸易第十四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第一节新闻自由的含义第二节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一、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二、各国政府扼制出版自由的方法三、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三节新闻自由属于人民第四节新闻法规一、世界各国新闻法规的三种形式二、各国新闻法规对新闻报道和评论的限制第十五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第一节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二、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三、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第二节国家对媒介的管理一、市场准入层面的管理二、内容层面的管理三、结构层面的管理第三节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一、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二、中国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三、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四、我国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第十六章传媒业经营第一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一、普遍服务的原则二、编营分离的原则三、受众中心的原则第二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一、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二、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第三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一、集约化二、专业化三、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第四节互联网宣告精准营销的来临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第一节受众是谁一、受众是学生二、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三、受众是消费者四、受众是公民第二节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一、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二、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三、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四、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和传媒权力之源第三节受众的特点一、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二、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第四节受众的细分第五节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一、众区域定位二、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三、受众的年龄定位四、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第六节受众的权利一、知情权二、表达权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第七节受众和媒体认知一、事关国民素养二、直接关系媒体的改革与发展三、影响着国家新闻政策制定第八节受众地位的新变化一、受者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二、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到按需主动搜索信息三、受众从被传媒指导到传媒被受众指导第十八章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第一节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第二节新闻生产的场域一、政府、社会与媒体二、资本、公众与传媒三、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第三节新闻选择及其标准一、新闻选择定义二、新闻选择标准第四节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一、新闻选择的过程二、新闻选择标准要和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三、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第十九章新闻工作者修养第一节新闻专业理念第二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第二节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第二十章中国的新闻改革第一节40年四次跨越第二节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从自发走向自觉二、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三、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四、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第三节学科建设: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第四节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一、传媒新体制二、传媒新格局三、“制播分离”的新模式四、多生产主体、多媒介渠道、融合新闻生产对新闻生产的重塑传播学理论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一节传播的定义及特点第二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第二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三章人类传播的信息、符号和意义第一节信息及其作用第二节符号及其功能第三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第四节象征性社会互动第四章传播过程模式论第一节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第五章传播的基本类型第一节人内传播第二节人际传播第三节群体传播第四节组织传播第五节大众传播第六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第一节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媒介理论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第七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第三节把关人理论第八章社会转型和受众变迁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第三节分众理论及其研究第四节“使用与满足”理论第九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第十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三节“培养”理论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第五节“知沟”理论第六节“第三人效果”理论第十一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发展过程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第十二章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第二节传播学的批判学派第十三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究第二节抽样调查法第三节内容分析法第四节控制实验法二、参考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717 综合基础.doc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17] 考试科目名称:综合基础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传播学基础约72分大学语文约78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论述题:1小题,共20分作文题:1小题,共50分标点翻译题:1小题,共8分作品赏析题:1小题,共8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传播学基础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以及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及其规律;2、具有一定的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分析评判当前新闻传播现状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传播学概说(一)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三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传播学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学科。
(三)传播学研究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四)传播学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
二、传播过程模式与传播功能(一)传播过程基本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系统模式。
(二)传播的功能传播的个人功能;传播的社会功能。
三、传播者(一)传播自由传播自由的理论。
(二)传播者受控研究法律规范;党政管理和宣传控制;经济干预;社会监督;传媒宏观体制的制约。
(三)传播者施控与影响研究把关人理论;社会规范理论。
(四)传播控制的反拨知晓权;接近权。
四、传播内容(一)传播内容的本质:信息(二)传播内容的载体: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现代符号学理论。
(三)传播符号中的意义交流意义的界定;意义的性质;符号意义的分类。
(四)信息污染与信息控污信息污染的含义;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信息污染的成因;信息污染的控制。
五、传播媒介(一)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传播媒介的概念;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媒介分析的原则。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2020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基本史论知识,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史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其中媒介经营理论、新媒体理论的理解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报纸
2、中国近代报刊
3、辛亥革命时期、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4、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前的新闻事业
5、新中国建立后的新闻事业
(其中2、3、4是考核重点)
第二部分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2、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4、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5、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6、大众传播
7、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8、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9、大众传播的受众
10、传播效果研究
1。
最新!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分析及经验指导

最新!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分析及经验指导岁月在颠簸中流淌,人生在考研中升华。
我的考研之路19年画上句号,然而千万人的考研之路才刚刚开始,读研是大势所趋所以对于考研党来说,也是越来越残酷。
情况虽残酷,但是只要每一个考研人心中有梦想,信念足够坚定,甘心付出,信息有效,方法得当,任劳任怨,也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身边好多考研的人,大部分辛勤付出的人都去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所以,只有努力奋斗,便可光荣绽放。
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个考研成功的人,都在背后付出了很多汗水,同时考研也需要借鉴很多成功者的经验,这里就给大家分享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硕考研之经验。
自我介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3月份便决定报考湖师大,到四月份正式进入学习状态一直到十二月底考完考试,功不唐捐,终于在今年三月底湖南师范大学学硕拟录取。
自己本科专业就是学的新闻传播学,从决定考研到着手准备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我告诉自己必须立刻开始行动起来,经过几方面的综合考虑,我将目标院校定在了湖南师范大学,一个重要的原因长沙是一座媒体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是众多新传学习向往的地方。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初试390的分数回报了自己一年的辛勤付出,新闻传播理论成绩126、新闻传播实务成绩124、英语一67、政治73,专业排名第三。
我所备考的是学硕。
我选学硕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大多数不计划读博的人都选择了专硕,今年的趋势,专硕人数开始多于学硕了,身边同学十有六七都是专硕,与学硕难度持平,专硕似乎更难。
分析了18年湖师大录取名单,专硕的可以称之为“神仙打架”,分数之高程度学硕无法与其相比,专硕的录取线往往要比学硕高10几分左右,学硕分数稳定在360左右;其次,想在研究生期间认真学点东西,丰富自己,更好的应对社会压力,专硕相比学硕来说,学习时间仅有一年,第二年就要去实习了,时间紧迫,可能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学,时间就一晃而过,因此,我选择了学硕,学硕比专硕含金量更高。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真题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真题
社会工作原理33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人囗迁移
2、社会流动
3、个体化
4、人道主义
5、角色引导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初级群体的功能
2、文化堕距理论
3、选择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的原则
4、整合取向社会工作的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社区的含义,以及如何理解社会治理的重心在社区?
2、请结合社会工作的三个主要功能,讨论如何介入和帮助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群体。
社会工作实务437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增权
2、家庭生命周期
3、社区发展
4、操作化
5、参与观察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研究的四种主要方式
2、简述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
3、简述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
4、简述社区资源及其种类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社会研究中为什么要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
2、假设你是老人日托中心的一名社工作员,为轻度失智症老人筹备一个6节的小组,试针对这类老人的特殊需求,设计一个小组实务方案(包括需要假设、方案目的、服务内容、介入手法、评估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