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教案1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全国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全国一等奖】

课堂教学设计表4掌握 视频、模拟动画甲烷的取代反应C 、FH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取代产物有四种。

10分钟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 .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一、 甲烷 1. 存在和用途(1) 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 用途: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重要的化工原料。

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3. 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H 4 电子式:H ∶C ····HH ∶H 结构式:空间构型:正四面体结构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CH 4+2O 2CO 2+2H 2O(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CH 4+Cl 2CH 3Cl+HCl CH 3Cl+Cl 2CH 2Cl 2+HCl CH 2Cl 2+Cl 2CHCl 3+HCl CHCl 3+Cl 2CCl 4+HCl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通过“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指导实践”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通过生活中的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进而学习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案

高中化学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学习目标1、掌握甲烷的结构,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学习难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学法指导1、通过实践活动、多媒体展示、科学研究培养学生重视科学、探究科学的科学素养2、通过课本资料、图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思考,实验、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课前预习1.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外,常有、_____,还含有、、、_ 等。

其中仅含和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也可称为,该类物质中组成最简单的是。

有机物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种。

2.甲烷是、、和的主要成分。

课堂笔记甲烷的结构(实践活动)1.据课本P60制作一个正四面体。

2.利用球棍模型组装一个甲烷分子。

小结: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位于四面体的顶点,四个C-H键。

一、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甲烷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小)。

用或收集甲烷2.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可燃性)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2)甲烷的取代反应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现象:请用结构式书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过程。

取代反应:练习:1.请书写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的化学反应。

2、历史上,科学家们在测定了甲烷分子组成为CH4后,对甲烷的分子结构曾提出了两种猜想:正四面体型与平面正方形,科学家如何判断出甲烷分子是哪种空间构型的?小结:甲烷取代反应条件:特点: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B、有机化合物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有机化合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还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D、烃是指燃烧后只生成CO2和水的有机化合物.2、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有( )A、甲烷:CH4B、碳酸钠:Na2CO3C、尿素:CO(NH2)2D、醋酸:CH3COOH3、化学工作者从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可获得副产品盐酸。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甲烷的存在、结构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式是CH 4;电子式是;结构式是。

实验证明,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其中四个C—H 键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

提醒有机化合物必须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O 、CO 2、碳酸及其盐等。

常见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以甲烷为例)表示方法含义分子式:CH 4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最简式(实验式):CH 4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电子式:用小黑点等符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结构式:①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构型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单键、双键或三键)比例模型: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大小的原子二、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相比)水溶性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小极难溶2、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1)化学方程式: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2)现象: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燃烧现象检验产物方法现象结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生成了H 2O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变浑浊生成了CO 22.取代反应(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装置:a.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c.试管中有少量白雾;d.试管内液面上升;e.水槽中有固体析出B 装置: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CH 4与Cl 2在光照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②产物性质CH 3ClCH 2Cl 2CHCl 3CCl 4状态气体均为油状液体水溶性都难溶于水点拨无论CH 4和Cl 2的比例如何,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都是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和HCl 的混合物。

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甲烷〔《化学·必修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是学生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

本章教学先呈现甲烷内容,首先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其次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所以甲烷作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起始章的第一节内容,就显得其地位的特别突出和重要。

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初步认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角度来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初步应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础知识,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甲烷。

但由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比较陌生,基本没有形成有机物的学习方法,空间想象思维较弱,所以在学习中应用辩证的的观点从结构理解性质有一定的困难。

因而在教学中通过模型制作来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教材内容较少,学生对CH4又有一定的了解,若按教材内容简单设计和施教,只让学生了解CH4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的性质,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本课采用信息加工模式,充分体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讲解甲烷的存在、用途、性质、结构,让学生以甲烷作载体去体会有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甲烷的结构式,理解甲烷的空间结构和取代反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40-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40-人教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板书课题通过本章的插图阅读,引出主题——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出示第一节《化学能与电能》(板书课题)【提问】什么叫有机化合物?【学生回答】提问学生A、B……【情景引入】播放视频《生活中要是没有石油会怎么样》二、出示教学目标(幻灯片展示)【知识与技能】1、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及特点;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3、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2、通过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比较、类比、模拟、抽象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3、结合甲烷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成功。

分析失败原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难点】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活动】1、结合实践活动自制甲烷的空间模型;2、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及空间构型;3、试总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3.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4.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很多种物质,比如碱金属元素、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触过另外一类物质,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

前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

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环节二:新课讲授1.甲烷的结构【提出问题】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这是因为它本身只含有一个碳原子,而且只含有有机物必须含有的两种元素:碳和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找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结构式。

【过渡提问】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过渡提问,可不回答。

)【教师讲解】实际上,科学研究发现,甲烷分子是一个以碳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碳与每个氢间形成的键长键角都是相同的。

下面我们大家都用自己手中的橡皮泥和牙签是做一个甲烷的模型,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开始制备,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通过展示实验室中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进一步验证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正四面体结构。

2.甲烷的物理性质【教师引导】从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关于甲烷应用和物理性质的趣味资料)中,你能从中提取哪些关键信息?【学生回答】甲烷俗名叫沼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用作燃料;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3.1.2《烷烃》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3.1.2《烷烃》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烷烃)【情景导入】奥运会上熊熊燃烧的火炬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火炬燃烧的燃料是什么?为什么火炬风吹不灭,雨淋不熄?【板书】二、烷烃【板书】活动一、烷烃的结构特点【思考】根据教材P62页“学与问”,观察图示,回答烷烃的定义,并归纳烷烃的分子结构有何特点?【投影】乙烷丙烷丁烷【板书】(1)定义: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链烃,也称烷烃。

【板书】(2)特点:【交流1】①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交流2】②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交流3】③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n≥1且n为整数)。

【交流4】④烷烃的空间结构中,碳原子(大于等于3时)不在一条直线上,直链烷烃中的碳原子空间构型是折线形或锯齿状。

【交流5】⑤C—C、C—H键可以旋转【讨论】阅读教材P63页第一自然段,结合表3-1思考什么是结构简式?请举例说明。

【交流】将结构式中的部分或全部化学键(C—H键或C—C键)省略,把同一碳上的H合并所得到的式子就是结构简式。

如乙烷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3,丙烷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CH3。

又如结构式为:,结构简为为:(CH3)2CHCH2CH2CH3或等。

【问题探究1】(1)根据上述操作所得符合通式C n H2n+2的系列化合物有什么异、同点?【交流1】①不同点表现在组成上:①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②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基团。

【交流2】②相同点表现在结构上:a.单键(只有2种键型,C—C、C—H); b.链状(锯齿形,即链状而非直线);c.“饱和”—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单键;d.通式:C n H2n+2(n≥1)。

【问题探究2】(2)什么叫键线式结构?根据键线式确定阅分子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强调】键线式:把结构式中的C、(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H元素符号省略,把C─H键也省略,得到的式子叫做键线式。

高中化学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了解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但不能从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掌握了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理论,具备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

2、认知方式学生喜欢从熟悉事物入手学习新知,但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和建构的能力。

3、学习风格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喜欢从熟悉事物入手学习新知识,对图片、事物、模型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实践。

效果分析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科学合理、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自己对盐类水解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强。

本节课由于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去阅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演示,口头表述,上黑板展示,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于教材中实验的改进非常成功。

把家庭小实验以小组的形式预先布置给学生,学生不但测了实验中要求的四种盐的酸碱性,有的同学甚至测了洗发水、洗衣粉等溶液的酸碱性。

整堂课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

利用实验,由宏观结论运用化学知识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教材分析《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内容标准要求是: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及其结构性质。

有机化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而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

高中化学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知识;并不特别要求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迁移。

(二)教材分析《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的存在、物理性质、用途。

2.掌握甲烷分子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稳定、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高温分解)。

4.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模型、观看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增强学生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这类抽象的知识的理解,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在重点掌握甲烷化学性质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

3.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2.通过学生合作进行模型制作明确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欣赏天然气应用的图片,观赏甲烷和氯气反应机理的动画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形成长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动机以及探究新知的欲望。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甲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甲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甲烷》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典型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学生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已经对甲烷的分子式、存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本节课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为以后的有机教学打下一个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既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又有实验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教材重点: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教材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取代反应发生的实质。

2、学情分析所面向的学生是农村高中的平行班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煤矿坑道气等的主要成分。

在元素周期律这一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上位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目标①通过情境教学,了解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研究思路;②通过理论假设、实物模型、动画展示,掌握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能初步构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体会有机反应与无机反应的区别,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等。

环节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推断甲烷分子式【引导】同学们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物质的发现和性质的研究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科学家们的探索研究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和它们的规律。

今天我们将展示一段化学物质研究的过程,请同学们一起来进行分析研究,看看你能否总结出它是什么物质,具有什么样的分子结构?【思考分析】某科学家团队对一种化合物A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后,他们得出A物质是由C、H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型课件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

2.学会甲烷的主要性质:稳定性,可燃性,取代反应。

3.能说出烷烃的定义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烷烃的化学性质。

4.初步了解同系物的定义及烷烃的简单命名。

5.举例说明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5个碳原子以下的烷烃同分异构体。

1.从结构入手,预测甲烷的性质,用实验验证的方法,学习化学研究问题的探究过程。

2.根据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引出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定义,学会比较、类推等方法。

1.培养学生有机化学的学习趣,感受有机化学的奇妙,了解国情,增强爱国情感。

2.通过比较、类推的方法,学习化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奥秘,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1.甲烷的结构与取代反应。

2.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系物。

课时ⅠⅠ 探究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 .完全燃烧只生成CO 2、H 2O 的有机物D .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下列物质分子中,属于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 .CCl 4B .CHCl 3C .CH 2Cl 2D .CH 3Cl3.将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

下列有关此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B .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C .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氯甲烷D .此反应的液态生成物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的混合物4.如下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CO、O2②Cl2、CH4③NO2、O2④N2、H2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5.将标准状况下的11.2 LCH4与22.4 LO2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始状况时,气体的体积为(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二、填空题6.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是______,它和氢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在这种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化学必修2教案:第三章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化学必修2教案:第三章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本章规划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入手,在学生掌握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本章主要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较少涉及有机物的分类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从实验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深化学生的认识。

通过学习典型有机物,了解和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兴趣。

为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学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激发求知欲望。

本章的内容结构为: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2课时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糖、油脂、蛋白质) 2课时复习课2课时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从容说课我们已经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

本章教学再次选择甲烷,主要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因此,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基础。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逻辑顺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的流程。

可以从结构出发,预测性质,用实验检验;也可以从探究实验出发,归纳性质,从结构角度提升认识。

本质还是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的不同运用,即自然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过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第1课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作者,孙成红,新海高级中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设计 (1)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设计 (1)

高中化学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掌握甲烷的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了解甲烷的用途。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能力。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增强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能源利用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究科学的精神2、通过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比较、类比等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解析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掌握甲烷的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媒体选用:实验、投影、电脑动画、录像教学过程:[引言]初中的时候我们已学过甲烷,那么大家一起回忆下甲烷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学生回忆回答][教师讲解]由初中我们可以知道甲烷的分子式是CH4[板书]一、甲烷的结构1、甲烷的分子式:CH4[提问]那么甲烷的电子式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回答][板书]2、甲烷的电子式:[模型展示]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过渡]我们知道了甲烷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甲烷的性质,认识甲烷的用途。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甲烷的色态、水溶性,小心地闻气味,动手演示甲烷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实验器。

[归纳、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演示]将甲烷分别通入加了酸碱指示剂的盐酸、氢氧化钠、高猛酸钾溶液中。

[学生观察描述]溶液颜色均无变化[归纳、板书]2、化学性质:a、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讲述]甲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板书]b、特定条件下的反应。

[演示]氯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用一只配双孔塞的大试管,把试管的体积划分成五等份并做上标记。

第一节_甲烷_教案

第一节_甲烷_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甲烷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所在章节:第三章第一节课时:1第一节甲烷教学重点:①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②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③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引言】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衣、食、住、行、医疗、能源、材料、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有机化学中我们将学习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及合成材料等。

最早,人类只能从动植物体中取得一些有机物。

后来,人类能通过非动植物体制取有机物。

如今,人类不但可以合成自然界里已有的许多有机物,而且还能合成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多种多样性能良好的有机物。

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性质,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外,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目前,人类从自然界发现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已经超过二千万种,这个数字已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种类和数目繁多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结构所决定的。

【新课】:§5-1 甲烷一、甲烷的结构通过全体学生的探究练习引入甲烷的结构。

[课堂探究练习1]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课堂探究练习2]已知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C%=75%,H%=25%。

请同学们推出甲烷的化学式。

解题过程:因为C摩尔质量是12g/mol,H摩尔质量是1g/mol。

设取甲烷100g,则C的质量是100×75%=75g,H的质量是100×25%=25g所以又因为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欲形成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欲形成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案

第三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案班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以及烷烃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

2、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3、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

4、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涵义。

5、掌握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涵义。

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难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一、有机物1、有机物的定义:。

2、有机物的特点:(1)种类繁多碳元素是形成物质最多的元素(2)结构复杂(3)难溶于水( 4)易分解、易燃烧、不易导电3、烃是指的有机物,也称为。

其中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二、甲烷的结构与性质1、甲烷的存在:。

2、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对应的CH2Cl2有几种结构?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

3、甲烷的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溶,燃烧,密度空气。

4、甲烷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与不反应,与也不反应。

因为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在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箭头而不用等号。

(1)甲烷的氧化反应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2)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反应的现象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常如何验证HCl的生成呢?②常温下,除了CH3Cl是气体外,其他三种都是无色液体,为什么我们看到黄色油珠呢?。

其实,在该反应中,生成的有机产物除一氯甲烷外,还有。

请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③取代反应的定义:那么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不是相同的呢?它们之间的差别为:三、烷烃1、烷烃,也称为,分子中。

2、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物理性质会呈现变化。

状态:;熔沸点,密度。

3、化学性质:。

4、同系物的定义:。

烷烃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来表示:5、烷烃的命名(1)碳数在十个以内时,依次为:(2)碳数超过十时,以为代表。

6、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同分异构现象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分子相同时,支链越多,溶沸点越,密度越。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15张PPT)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15张PPT)

解析:甲烷分子无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 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A、C、D 三项都是成立 的,CH2Cl2 若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则其结构
应有两种,即 和 ,若是正四面体结构, 则其结构只有一种。无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 正方形结构,CH4 中都含有 4 个 C-H 极性键。
答案:选 B
2.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 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 )

3.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都 不 溶于 水。除一氯甲烷常温下是 气 体外,其他 三种都是 油状液体 。
[名师点拨] 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有关规律 1.反应条件和反应物 反应条件为光照,反应物为甲烷与 卤素单质。如甲烷与氯水、溴水不反应, 但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2.反应产物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CH3Cl、CH2Cl2、CHCl3 和 CCl4 四种有 机物与氯化氢形成的混合物,虽然反应 物的比例、反应的时间长短等因素会造 成各种产物的比例不同,但很难出现全 部是某一种产物的情况。
[课堂互动区]
[新知探究] 1.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 0.717 g/L,含碳 75%,含氢 25%,利用 这些数据怎样确定它的分子式?
提 示 : 甲 烷 的 摩 尔 质 量 为 M = 22.4 L/moL×0.717 g/L=16 g/moL
1 mol 甲烷气体中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 16 g/mo1L2×g/1mmoLol×75%=1 mol, 1 mol 甲烷气体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 16 g/moL1 ×g/m1 moLol×25%=4 mol, 所以甲烷的分子式为 CH4。
2.甲烷是一种无 色、无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 小 ,极难 溶于水。在自然界 中,甲烷存在于 天然气、沼气、油田气 和煤矿坑道气中。“西气东输”工程中的 气体主要是 甲烷 ,发生瓦斯爆炸的主要 气体是 甲烷 。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1、本单元结构关系烃(甲烷、乙烯、苯)→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教材基本采用了从生活实际或者探究实验入手,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再上升到从结构的角度去深化认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知识点及要求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了解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重点认识典型的化学反应(取代、加成)的他点。

通过对典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体会分子结构的特点对性质的影响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加深认识一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对集中典型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感受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研究有机物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形成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从新教材的篇幅内容上看,精简了以下内容烷烃的命名烯烃的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乙炔的性质。

乙醇的消去反应、苯酚的性质。

乙醛和甲醛的性质。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对蔗糖、麦芽糖和油脂的结构要求降低了要求。

对淀粉、纤维素、油脂的水解降低了要求。

对高分子合成材料只做了简单的介绍。

增加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专题介绍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第二课时)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9(第一课时)(人教版必修2)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9(第一课时)(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3.使学生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

使学生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4.使学生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响;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教学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表达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课时:甲烷的性质1课时、烷烃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比较、类比、模拟、抽象、模型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

教学过程:[投影]西气东输工程简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

[讲述]世界20%能源由天然气提供,天然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甲烷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板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分子组成CH42、结构[提问]1、碳原子有几个价电子,通常与别的原子形成几个共价键[4个价电子,四个共价键。

2、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板书]电子式:用“—〞代表一对共用电子,结构式:[讲解]结构式仅用来表示分子中原子的连结顺序,不能表示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分布。

[实践活动]按课本要求动手实验:[展示]优秀作品。

引导观察图3-1所示的C与H的相对位置关系。

[结论]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顶点都是氢原子。

[展示]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借助球棍子模型讲解人们是如何确定甲烷是正四面体空间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1、键角都是109028′2、键长1.09×10-10m3、键能是413kJ/mol[强调]结构式实际是分子球棍模型在平面上的投影。

[练习]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A、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CH4中四个价键的键长和键角都相等[讲解]甲烷不管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3Cl、CHCl3都无同分异构体,应选项A、C的理由不充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通过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4、通过烷烃分子通式的总结推导过程,学会用“通式思想”认识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过程与方法: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解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结构模型教学过程:【投影】:几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式师:在有机物中,有许多物质具有与甲烷相似的结构,如投影中A组物质。

也有许多物质结构与甲烷不相似,如投影中B组、C组、D组物质。

请同学通过对比找出A组物质在结构上有别于其他几组的特点。

请同学阅读课本54-55页烷烃概念。

一:烷烃: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

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

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生:由甲烷CH4,乙烷的C2H6和丙烷的C3H8,可以推出对n个碳原子,烷烃的通式:CnH2n+2(n≥1)小结:烷烃的习惯命名法①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碳原子数1-10: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碳原子数在11以上,用数字来表示,如:十二烷:CH3(CH2)10CH3(异丁烷)②相同碳原子结构不同时如:CH3CH2CH2CH3(正丁烷)CH3 CH(CH3) CH3同系物的定义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强调“结构相似”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师: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师:请写出C4H10的结构简式? CH3生:练习写出 CH3-CH2-CH2-CH3 CH3- CH-CH3 (讨论写出)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烷和异丁烷虽然组成和分子量相同,而结构不同造成的。

造成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可见,由于碳原子既可形成直链,又可形成支链,所以分子式相同的烷烃,可形成多种不同物质。

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这些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然后阅读教材并比较异同。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以C5H12为例)(1)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C-C-C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2)写少一个C的直链,把剩下的C作支链加在主链上,依次变动位置。

C-C-C-C C-C-C-CC C这两种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

(3)写少两个C原子的直链,剩下的2个C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C-C-C 但与(2)中C-C-C-C 为同一种结构C CC剩下的2个C原子分成2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CC-C-CC(4)分别加上氢原子,得三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知识拓展】师:很显然,碳原子多一些,使用正、异、新的命名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

随着碳原子数增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

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通用的命名法则,从而可以叫出各种烷烃的名称。

【板书】烷烃的命名师: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化学会议上,拟定了有机物系统命名原则,叫做“日内瓦命名法”。

它解决了命名的困难,使有机物的命名得到统一。

我国一方面采纳“日内瓦命名”原则,同时考虑我国的文字特点,制订有机物的命名法。

三: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命名步骤:①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②把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 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③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直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取代基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例题剖析】【例1】 CH3-CH -CH2-CH2-CH3 2-甲基戊烷 CH3④相同的取代基,将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在用于表示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隔开;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

例2 . CH3 CH3-CH2-C -CH3 2,2一二甲基丁烷 CH3 例3. CH3-CH2-CH2-CH -CH-CH2-CH3 4-甲基-3-乙基庚烷 CH3 CH2 CH3【投影】1.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板书】四、烷烃的通性:【多多媒体】常见烷烃的物理性质比较表 名称 结构简式 常温时的状态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甲烷 CH4 气 -182 -164 0.466* 乙烷 CH3CH3 气 -183.3 -88.6 0.572** 丙烷 CH3CH2CH3 气 -189.7 -42.1 0.5853*** 丁烷 CH3(CH2)2CH3 气 -138.4 -0.5 0.5788 戊烷 CH3(CH2)3CH3 液 -130 36.1 0.6262 癸烷 CH3(CH2)8CH3 液 -29.7 174.1 0.7300 十六烷CH3(CH2)14CH3液18.2 2870.77331 2 3 4 54 3 2 17 6 5 4 3 2 1十七烷CH3(CH2)15CH3 固 22 301.8 0.7780(1)熔、沸点有规律递变:a.随碳原子数目增多,熔沸点升高。

b.C 原子数目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烷烃的密度随C 原子数目增多而增大,但密度均小于1,比水轻。

(3)烷烃均不溶于水,液态烷烃和水混合会分层,且均在上层。

(4)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板书】 2.烷烃的化学性质:⑴.烷烃化学性质较稳定,常温不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和溴水褪色。

(2)烷烃的可燃性CnH2n+2+213 n O2 → nCO2+(n +1)H2O(3)光照下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定义分 子 式 组 成 结 构 性质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种物质【例1】下列物质属同分异构的是____,属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属同系物的是____。

请同学们说出理由。

【例2.】乙烷(C2H6)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假设生成了分别有1、2、3、4、5、6个Cl 原子的6种取代产物,且物质的量都相等。

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CH3CH3与Cl2的体积比是几比几?答案:CH3CH3与Cl2的体积比是2∶7例3.在101.3kPa 、473K 条件下,十一烷以及分子中碳原子数比它小的烷烃均为气态。

以下变化中,最初与最终均维持这种条件。

A 、B 、C 三种烷烃(气)分子中碳原子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取等体积的三种气体,分别跟30mLO2(过量)混合引燃,充分反应后发现:A比较 概念与O2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B与O2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增加了4mL;C与O2反应后气体总体积为反应前的1.25倍。

试求:(1)A的分子式及相对分子质量。

(2)原任意一种烷烃的体积及B、C的分子式。

【课堂小结】在学习了甲烷的主要性质和结构之后,再来讨论烷烃的性质和结构就类似于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通过由典型到一般的学习和讨论方法,这在有机物的学习中也是一种常见且很重要的方法。

在本节教学中,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烷烃分子结构的认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竞赛的形式亲自制作各种分子的模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于本节的重点“烷烃的性质”在教学中注重运用了比较、解析、自学讨论等方法,以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用橡皮泥、小木棒等自己动手制作常见烷烃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互相交流,评比。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烷烃的系统命名等问题。

3. 现在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些小球,(黑色稍大球代表碳原子,红色稍小球代表氢原子)和小棍,要求按照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来制作含有五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的可能结构的球棍模型,并根据自己所制作的模型写出对应的结构式和分子式,看看哪个小组又准又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