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牡丹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文化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8 年12 月第14 卷第4 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中国牡丹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文化意义

陈平平

(南京师专·教院南京21 0 17)

摘要牡丹素称国色天香, 花中之王。中国牡丹具有古老性, 是系统地位十分特殊的芍药科中的原始类群, 为我国原生的特有植物; 牡丹还是研究栽培植物起源、人工选择理论, 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材料。牡丹为名贵的花卉和药用植物,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并历史地形成和发展出了我国特有的牡丹文化。

关键词中国牡丹科学价值经济与文化意义

1中国牡丹的科学价值.

1.1 牡丹组是系统地位十分特殊的芍药科中的原始类群

芍药目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中的一个小目, 仅含一科为芍药科, 一属为芍药属, 系统地位十分特殊、孤立, 特异性十分明显。它的雄蕊离心发育; 染色体大型, X=5; 胚胎发育具有与古老的裸子植物、银杏相似的游离核阶段; 含有独特的化学成分芍药昔。

芍药属中包括3 组,(l) 牡丹组, 主要的有6 一8 种。

(2 )北美牡丹组, 仅2 种。

(3 )芍药组, 种类最多, 已知约2 2 种。其中芍药组、北美牡丹组均为多年生草本, 牡丹组为木本。从进化的观点看, 草本系由木本进化而来;3组中以芍药组为最年轻, 北美牡丹组比较古老, 而牡丹

组最为原始。牡丹组的原始性表现在均系小灌木或亚灌木, 为2 倍体物种, 茎分枝而多花; 多数种心皮数较多, 为5 数(少数l一5 ); 花盘发达, 多数革质、全包或部分包裹心皮, 少数演化成肉质。包裹心皮下部;含有牡丹酚等。

地质古生物的材料表明牡丹组起源很早, 其分化最晚在中新世

即至少在130 多万年之前。因而牡丹组在芍药科的系统发育研究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牡丹组为我国原生特有植物, 中国是牡丹组的起源和现代分布中心

牡丹组的野生种今呈间断性分布式样, 具有残存性。现知牡丹组的一些主要野生种均分布于中国, 其分布局限在我国西南部并沿着

东北方向延展至东北部, 为我国原生的特有植物。现在知道现存的牡丹组诸野生种是在我国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东亚部分特别是从云南

至山西、陕西一线为其分化发展的中心。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的矮牡丹、分布于陕西、山西, 卵叶牡丹、分布于湖北神农架等, 紫斑牡丹、分布四川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河南、湖北亦有发现, 扬山牡丹分布于河南篙县、湖南龙山、安徽巢湖、陕西留坝等地, 四川牡丹分布于四川西北部马尔康、金川; 肉质花盘亚组的紫牡丹又名滇牡丹、野牡丹、德氏牡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 狭叶紫牡丹分布于四川西部, 黄牡丹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从区域上看, 秦岭山区及其周围地区, 包括伏牛山、神农架、四川西北部、山西南部为最集中的地区。中国乃是牡丹组的现代

分布中心。

1.3 牡丹组的野生种多数为稀有濒危植物; 有些是我国栽培牡丹的祖先种; 它们是我国珍贵的花卉种质资源

中国牡丹的野生种类除紫牡丹分布较广外, 其它种类的分布均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它们多是古老的残存种; 天然繁殖能力不强, 它们自然繁殖的特性(成仿云、李嘉压、19 7 )有异, 紫牡丹、黄牡丹矮牡丹等以营养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为辅; 四川牡丹、紫斑牡丹、扬山牡丹, 则以种子繁殖为唯一途径; 加上各地区的群众以其根入药, 近些年来又采挖活植物作为观赏植物; 因而野生牡丹资源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致分布区有缩小的趋势。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一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 (19 9 2 ) 中, 矮牡丹、四川牡丹属濒危种, 即临危、处于绝灭危险中的种类; 紫斑牡丹、黄牡丹等属渐危种, 即脆弱、受威胁可能成为濒危的种类; 近些年来发现和定名的扬山牡丹、卵叶牡丹亦属于珍稀植物。紫牡丹业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也应加强保护。目前有的种类在其产区已建立了不同规模的自然保护区, 有的种类的自然保护区尚有待建立。当前应大力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宣传教育, 严禁滥加采挖, 并积极地开展繁育和推广栽培工作。

牡丹是我国固有的特产名花、为复合的栽培种, 栽培历史悠久, 我国各地多有栽培。依据植物形态解剖学、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 现在认为扬山牡丹、矮牡丹、紫斑牡丹等可能是我国传统栽培牡丹中原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 扬山牡丹可能是江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 紫斑牡丹可能是西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 矮牡

丹、紫牡丹、紫斑牡丹、四川牡丹可能是西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本世纪以来, 日本、法国、美国等,先后以我国的紫牡丹、矮牡丹、黄牡丹、大花黄牡丹等为亲本, 反复杂交, 选择, 培育出了不少花大色艳的新品种。

我国的野生牡丹在园艺学上为珍贵的花卉种质资源, 对培育新

品种和研究牡丹组的系统发育, 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应当有计划

的系统发掘和利用, 可以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也可以直接引

种驯化。

1.4 我国为栽培牡丹起源、品种培育、分化演变和多样性的古老中心

牡丹在我国作为药用, 已经有2000多年,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已有记载。牡丹成为观赏植物约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谢康乐(385 一4 3 3 说: “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宋代欧阳修(1007 一1072 )的《洛阳牡丹记》(103 1一10 3 4 )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牡丹专书。该书说:“牡丹初不载文字, 唯以药载《本草》, 然于花中不为高第, 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 与荆棘无异, 土人皆取以为薪”; “春初洛人于寿安山中祈小栽子卖城中, 谓之山蓖子, 人家治地为畦滕、种之”; “魏家花者⋯⋯, 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 研以卖魏氏”。它不仅记载了古代野生牡丹在我国的存在、分布, 从药用发展到观赏; 还明确记载了宋人从山中挖掘野生牡丹,进行引种驯化栽培的情况, 阐明了栽培牡丹起源于它们的野生祖先。事实上直到现代我国有些地区, 如西藏的林芝、米林等地的人民仍将野生的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