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家庭史共54页文档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庭的变化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庭生活的变化摘要:改革开放的30多年,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实现小康社会。
从城市的景色到普通人的衣着饮食,我们真真切切目睹和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
关键词:改革开放;家庭;变化;发展一、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简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如果说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那么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元化。
邓小平同志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的障碍,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我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我家回忆录昨天——今天——明天我于1947年出生,与新中国共同成长,动荡曲折的生活经历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今昔对比,忆苦思甜,记忆的闸门一打开,感情的潮水也不禁汹涌澎湃,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
由于战争,丈夫成了两代独苗,在不计划生育的年代里这种现象是极少的。
特别那时靠劳力吃饭,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与丈夫1967年结婚后,我陆续生了4个女儿,生活太艰难了,迫于无奈我家只得送走了小女儿。
当时的人们思想观念极其落后,见识短浅,可谓愚昧,经常取笑我家没儿子,婆婆就是这样被气死的。
尽管当时已计划生育,同龄人大多一家有两个小孩,为了不辜负一家人的期望,我在1977年终于生了一个男孩,生下第三天,婆婆含笑离开了人世,我哭得特伤心,因此导致了许多“月子病”。
我那时最大的感觉就是饿,整天没有饱的时候。
1978年,当时生产力低下,一家人都凭“挣工分”吃饭。
为了拉扯四孩子,我不能去集体做工,靠丈夫一人扶持家庭。
尽管力气很大,每天都能记一等工,折合人民币五角钱一天,但人多家底薄,全家上下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
集体规定,一个人一月30斤稻,折合大米21斤,我总是精打细算这唯一的粮食,几乎顿顿吃粥,干起活来心里饿得慌,几乎上肚皮贴到下肚皮了。
有时实在不行,只好找些野菜充饥,吃得最多的的是一种叫“锅巴草”的植物。
我其次感受就是苦。
我们夫妇二人白天到队上做工分,当时的劳作全依靠简单的劳动工具,锄头、钉耙、镰刀……需要大量的劳力,干这些体力活晚上特别累,回到家,得煮饭,特别是给孩子们做衣做鞋,人家做两双,我得做四双,晚上身边睡两个小的,地板上睡两个大的,从没好觉睡。
孩子当时也苦,饿不说,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洗澡。
大女儿虽只有十岁,却要负责每天给弟弟妹妹洗澡。
木制脚盆搬不动怎么办呢?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
下雨也讨厌,瓦片盖的屋顶到处漏水,等于水灾。
在这个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丈夫用宽阔、坚实的臂膀驼负起我们这个大家庭。
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论文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班级:13房建8姓名:**学号:*******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
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出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人民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生于九十年代的我,无法想象父辈们所经历过的日子,却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十年前,徐州大街上的人群衣着还都是单色的粗布衣裳,人们还吃着不可选择的供应粮,可如今全变了。
以前坑洼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辆辆“奔驰”“本田”替代了那些破旧的自行车,吸尘器吸走了扫帚,绿色食品割舍了人们对大鱼大肉的眷恋,时代在进步,我的家乡也在进步。
那当初狭窄的街道如今已改建成宽阔繁华的步行街。
逛街逛累了,街中心还有长长的休闲椅让我们歇歇脚;以往过年过节时才能见到的热闹景象,现在已不稀奇了。
大街上、农贸市场、超市里,到处都是购物、玩耍的人,好象每天都是过节一样!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都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
孩子们也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再有寒冷之忧。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
很多居住在小区几十年的老人,谈起社区的变化,真象是纯水一泻。
一位老党员说:现在的生活真是三十年前无法相比,以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要票证,我还保持着以前的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煤球卡等等,看看现在的市场,看看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的变化世界贸易组织、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这些名词已经成为这几年来中国最热的关键词。
世界各国的人民对中国越来越了解,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无分肤色的界限,一天一天,彼此的距离不断地拉近。
走在中国城市的街头,高楼大厦灯火通明,宽敞大道两旁商品琳琅满目,路上行人穿着有致,公园里绿草树荫,鸟语花香。
回头看看教科书上,新中国刚成立或者大跃进时候的日子,其生活条件根本不可能与今日之中国联想到一起。
中国为何发生了如此翻天地覆的变化?世界人民都知道:一九七八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这30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成功的,也是我们所值得骄傲的。
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党的十三大上更是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我国成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经济飞速发展之后实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使经济软着陆。
实践证明我党的决策和领导的正确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为381元,在当时约合149美元;而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上升到了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飞速提高:1978年的中国相当贫穷,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更是高达67.7%;到了2006年我国的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正因为有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物质保障,奠定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基础,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好生活,也促成了政治、外交、科研等各个领域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使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解放出来,成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
回顾当初那段历史,我们顶住了国际压力,打破西方“制裁”,并和昔日的对手美国、欧洲等国家积极建立了外交关系,发展睦邻友好,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同时以一个负责人的打过的态度广泛参与各种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衣食住行[整理版]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衣食住行[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f688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e.png)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衣食住行.txt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改变生命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七十四团职工特别喜欢穿,可在30年前,布料是统一供给的,要凭票的,不要说穿的花枝招展,就是灰的卡、的确良也是很抢手的。
四连连长杨松说:“我们小时候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才会给做身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有的还补丁摞补丁。
有一件事让我刻骨铭心,那是1982年,妈妈买了块布料给我做衣服,特意告诉裁缝把衣服做大一些,“大一点可以多穿几年,小孩子长得快”。
结果,那个裁缝做得太合身了,妈妈为此生了好几天气。
现在妻子每周都会去昭苏县城,尤其是那些时装店,遇上称心如意的衣服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对她来说,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更是想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食——春节餐桌菜肴丰盛七十四团多数职工是四川来的,四川人最喜欢吃,30年前,计划供应,商品希缺,想吃也买不到。
看看现在,团部菜店到超市,商品一应俱全。
谈起过去,从成都军区转业到七十四团的樊树高更是有千言万语,“80年代初那会儿买东西还凭票,过年的时候买点猪肉、豆制品,还有大白菜。
到了90年代,情况就不同了,票证不用了,鱼肉蛋禽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家里更是连年夜饭都不做了,我和老太太忙不来”。
现在的团场人,大多数职工家都不会在家里准备很多年货了,菜店、超市天天卖新鲜的,特别是过年卖年货的三步一个五步一个,品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鸡、鸭、鱼、肉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很多人家都喜欢特色菜肴,海鲜、素食广受追捧,像鸡鸭鱼肉这些过去的好菜大菜因为脂肪含量高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反而受冷落。
住——我们住得越来越舒心团场职工的住,变化是最大的。
走在营区,新房一排一排。
家住五连的王长美前几年盖了新房,修建乐沼气。
虽然跟城里人比起来不是楼房,但在团场那是相当不错的了,和30年前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1979年那会儿,全团职工住的基本上都是地窝子,高出地面的墙也是土块的,整个团场找不到砖瓦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学号:20090230姓名:伍芸玉班级:09市场营销2班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改革开放30年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第一部分:调查内容一、方案设计1. 调查的意义及目的社会调查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广泛、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三个代表”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能够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 调查地域: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石龙村3. 调查对象:自己的父母4. 家庭背景简介:四口之家,包括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姐姐在外打工,现读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如种植蔬菜、玉米、稻谷和油菜等)和打工收入,消费渠道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及全家日常开支,子女生活开支共计600元/月;家庭因处于农村,一般自给自足,外加小额开销;父亲大半年在外做建筑工,弥补家庭财政赤字。
5. 时间安排:准备阶段:2011年7月10日--7月25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做父母思想工作等。
调查阶段:2011年7月26日晚8:00;地点:家中客厅;方式:面对面问答;内容: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11年8月1日--8月6日,资料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6. 调查途径原计划采用访谈式调查,后考虑父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无法接受专用名词词汇,故改进为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二、访谈记录说明:因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填写采用调查员询问解释,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及作访谈记录。
附表二:访谈内容(口语设计,修正整理后的记录)时间:2011年7月26日晚8:00 地点:家中访谈人:伍芸玉被访谈人:A父亲伍祥荣 B母亲万秀兰记录人:伍芸玉1.您们家庭月平均收入有多少?与本村所有农村家庭相比,能够处于什么位置?A:如果不去打工,最多500吧;如果一人外出挣钱的话,能够达到3000~4000元每月。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家乡家庭的变化[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家乡家庭的变化[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ece14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d.png)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家乡家庭的变化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
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
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小荷作文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具体而言: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改革开放30年家庭变迁访谈录.docx

改革开放 30 年家庭变迁访谈录——访忠县某国有天池林场职工薛易1978 年--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走过了30 年的光辉历程。
30 年,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30 年风雨沧桑的辉煌历程,从咱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随处可见这种变迁的痕迹,给我们留下无数难忘的记忆。
在举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 30 年的日子里,笔者走访了某国有天池林场一个普通职工易志,从他的身上真实的反映了这 30 年来中国普通家庭的诸多变化。
问: 30 年前你在做什么?家里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答:30 年前,我 14 岁,还在忠县丰收乡小学校读初中。
家在农村,父母亲及兄弟姐妹七口人,全家的收入仅靠父母到生产队干活记工分,收入微薄,生活贫困,就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当时的景况,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红苕、玉米是平时的主要口粮,吃了上顿还愁下顿;穿的也很差,只能穿补疤的蓝色布衣服,就这样的衣服我只有一两件,更别说想穿得漂亮点,一到冬天就是最难熬的时候,穿不暖和不说,大雪天还得赤着脚到学校去上学;家中的住房就更是简陋了,一家大小都挤在两间石墙土砖平瓦房里,没有楼,没有单独的厨房;在出行上,那时只有乡场到县城一条土公路,每天只有一趟客车,坐车很不方便。
村与村更是没有公路,交通不方便,赶集上学全靠步行。
此外,家里除了两个木柜子,就没有其他任何家具了。
问:能谈谈 1978 年后你的一些变化呢?答: 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它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伟大时刻,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从那一年起,神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变了每个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
广大的农村通过土地承包到户后,我家分得了七个人的土地, 1979 年的粮食收入大大增加,终于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1979 年 7 月,我很幸运地考上四川省重点中学-- 忠县中学读高中。
8月 30 日早上从家到学校报到,准备到丰收场镇上坐客车到县城上学,却因错过时间,到晚上才和几个学生坐到一辆农用拖拉机,深夜才赶到忠县城的下渡口河坝。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庭的变化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庭的变化第一篇:论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庭的变化论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庭生活的变化摘要:改革开放的30多年,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实现小康社会。
从城市的景色到普通人的衣着饮食,我们真真切切目睹和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
关键词:改革开放;家庭;变化;发展一、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简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如果说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那么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元化。
邓小平同志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整理过的)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整理过的)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
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
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
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
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 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
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
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改革开放,人民得到了解放,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1978年以前,人民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没有自主权,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上学的年龄,可在那个年代哪里有钱供孩子上学呢,十一岁的孩子就会拿着秤卖菜了,十三岁就已经跟着大人在生产队下地干活了。
今年62岁的张爷爷说,他与很多同龄人一样,经历xx,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一位普普通通的见证者。
张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当时,张爷爷每天都要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拿着锨,扛着锄头在别人的地里干活,有时还不给工钱;因为小时候没钱上学,所以不会算账,卖粮食的时候经常被骗,不仅受了罪还没挣到钱,张爷爷过的日子很受累,很辛苦。
30多年前,张爷爷住在夏天漏雨冬天进风,破旧不堪阴暗潮湿的摇摇欲坠的旧房子里;什么家具、家电,一件也没有,只有一个破土炕,一家三口人有两个半碗,其中有一个碗有两条裂纹。
据张爷爷回忆说他的那床所谓的棉被盖了近30年,补丁摞补丁,生活极端的贫困,有一年就因为家里穷的叮当响,没有钱给孩子治病,眼看着自己的亲骨肉离开了人世。
改革开放30年,不仅给张爷爷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张爷爷所在的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爷爷那张嘴瞪眼的小土屋不见了踪影,取代它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里不仅买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并且还安装了一匹半的格力牌空调,冬暖夏凉,张爷爷高兴地说要是年龄再下来十岁,也买台电脑上上网和世界各国的黑人白人聊一聊。
张爷爷家的变化只是整个乡村的一个缩影,宽阔的柏油马路代替了狭窄的“水泥”路;改革开放后,人民有了自主权,过上了小康生活。
人民不再受苦受累,国泰民安。
我们之所以过上这样富足的生活,是因为进行改革开放,施行了强国富民的政策,所以我们要感谢党,感谢政府。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收入状况的变化_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收入状况的变化_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收入状况的变化——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团结奋进,振兴新乡,加快全市改革步伐,促进了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财政金融保险业、文教卫生、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二十年是全市经济发展最快,人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
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
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
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
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 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
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收入状况的变化)

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收入状况的变化)第一篇: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收入状况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团结奋进,振兴新乡,加快全市改革步伐,促进了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财政金融保险业、文教卫生、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全市经济发展最快,人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
据统计,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48亿元,增长4.7倍,年均递增8.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97亿元,增长10.2倍,年均递增13.0%.其中工业增加值90.35亿元,增长10.4倍,年均递增13.1%,第三产业增加值81.52亿元,增长10.8倍,年均递增13.3%。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
据统计,1997年全市粮食总产已达283.4万吨,增长106.7%,年均递增3.9%,棉花总产3.3万吨,增长81.3%,年均递增3.2%,油料总产18.6万吨,增长23.16倍,年均递增18.2%.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满足市场,保障供应,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三十年23456789-精品文档

◣【30年· 法制】◢
中全会公报 30年前的北京,雨雪过后,光风霁月。12月18日至22 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多少年来,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总是与法制擦肩而过甚 至格格不入,尤其在上世纪后半叶那一段黄钟毁弃的岁月 中。正是因为有了那次意义非凡的全会,中国的执政党和 她领导的人民,终于与法制有了“亲密接触”,并把它作 为蓦然回首的正确抉择。痛定思痛的教训是什么?拨乱反 正的出路在何方?三中全会公报的笔锋游走于重大历史事 件之间,蕴含着求实的气魄和巨大的智慧,指出了未来中 国民主政治的航向:靠民主、靠法制。
中国命运大转折 三十年 •改革
♀【30年· 投资】
财富洗礼 新中国第一支股票小飞乐 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投资意识淡薄,“投 资”“理财”这些词儿听起来还很新鲜。发行国 债,不得不采取摊派形式,但幸运的先知先觉者 【30年· 投资】 开始出现,他们通过买低卖高掘到了个人的第一 桶金。不过外汇券却受到欢迎。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种全新的投资方 式——股市,在中国出现。不过处于试验阶段, 行政干预特征明显,规模狭小、效率低下。中国 第一代股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产生”,股票 更多是被作为一个代码进行炒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记忆
1977年,寂落十年的高考再度复苏。从此,“知识改变命运”响彻每个角落,与改革潮流竞相呼应。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 真理标准大论战,为第一次思想解放拉开序幕,也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突围掘开第一个思想豁 【1979年】中美建交 外交关系正常化,为东西方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础,国际大企业蜂拥而至,争抢中国这块庞大的市场 【1979年】建立经济特区 1979年一位伟人在南中国海边画下的“一个圈”显示了中国向封闭与落后彻底说再见。 【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 国库券的发行由此开始塑造一种新的国与民的关系。这也表明国家与公民已经重振信心与团结。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为中国理顺农村生产关系打开了新路子,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 【1985年】海南汽车事件 海南汽车倒卖事件带有很强的“寓言性”。改革渐进特征日益明显,开始进入漫长的灰色地带 【1986年】全民所有企业改革启动 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下行政附庸,走向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制。开辟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道路 【1988年】价格闯关 当人们回忆起1988年,更多的会谈论当年惊骇一时的“物价闯关”和席卷全国的“抢购风” 【1990年】开放浦东 18年后,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改革开放的象征” 【1990年】股市引入中国 80年代证券市场在试点中积累了经验。90年代初经济金融治理整顿为证券市场发展创造了必要环 【1992年】基金诞生 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壮大,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基金形成于1992年,规范于2019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以独有的睿智和眼光,在南巡中发表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讲话,勇敢地为改革开放大业护航。 【1994年】分税制改革 一场具有深远影响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 【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 “房改”概念诞生,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私房可以上市买卖,公房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退居幕后。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 【1994年】外贸体制改革 国务院提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2019年】香港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成功落实11年,香港“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每一个价值更有增强。 【2019年】香港金融狙击战 香港政府干预股市及期指市场,动支千亿港元,击退国际炒家的疯狂沽售,将恒生指数推高1200 【2019年】重庆直辖 从此,重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第四个直辖市 【2019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国务院不再保留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3个部委,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 【2019年】西部大开发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19年】中国加入世贸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当地时间11月10日在多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 【2019年】抗击非典 整整一个春季,这种被称为“非典型肺炎”的病毒搅乱了一个中国,并波及了小半个世界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学号:20090230姓名:伍芸玉班级:09市场营销2班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改革开放30年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第一部分:调查内容一、方案设计1. 调查的意义及目的社会调查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广泛、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三个代表”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能够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 调查地域: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石龙村3. 调查对象:自己的父母4. 家庭背景简介:四口之家,包括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姐姐在外打工,现读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如种植蔬菜、玉米、稻谷和油菜等)和打工收入,消费渠道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及全家日常开支,子女生活开支共计600元/月;家庭因处于农村,一般自给自足,外加小额开销;父亲大半年在外做建筑工,弥补家庭财政赤字。
5. 时间安排:准备阶段:2011年7月10日--7月25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做父母思想工作等。
调查阶段:2011年7月26日晚8:00;地点:家中客厅;方式:面对面问答;内容: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11年8月1日--8月6日,资料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6. 调查途径原计划采用访谈式调查,后考虑父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无法接受专用名词词汇,故改进为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二、访谈记录说明:因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填写采用调查员询问解释,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及作访谈记录。
附表二:访谈内容(口语设计,修正整理后的记录)时间:2011年7月26日晚8:00 地点:家中访谈人:伍芸玉被访谈人:A父亲伍祥荣 B母亲万秀兰记录人:伍芸玉1.您们家庭月平均收入有多少?与本村所有农村家庭相比,能够处于什么位置?A:如果不去打工,最多500吧;如果一人外出挣钱的话,能够达到3000~4000元每月。
我家三十年

我家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盘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的三十年,更是让人惊叹的三十年。
提起我家,我们兄弟姐妹,就有讲不完的故事。
三十年前,每家的生活都是清贫的。
我们家更是蚂蚁穿豆腐——提不起来。
我们一家九口人,只有爸爸、妈妈,在生产队靠挣工分养活我们。
就拿居住条件来说吧!住的是用土坯垒盖的房子。
全家老少只能住在两间平房里,晚上全家人都挤在一铺大炕上。
冬天人多传热,还能说得过去。
夏天的三伏天全家人挤在一起,就有些酷热难耐了。
再说吃的,我们一家人,每年口粮吃不到八九月,就得东挪西借了。
一小匙油得做上一盆菜,看不到一个油花儿。
穿的是打了一块又一块补丁的衣服。
逢上过年,我们才有新衣服穿。
我们的衣服虽然是新的,但是和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人家的孩子穿的花花绿绿,而我们穿的衣服是妈妈自己亲手缝制的便衣。
布料是商店里最廉价的,然后妈妈自己剪裁。
使用最直接最简单最节省布料的那种方法剪裁的,缝起来也比较容易。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哥几个,冬天一到,从大到小,穿的都是棉胶鞋。
因为那种鞋价格便宜,而且保暖性好。
记得我在上初二时,被同学们誉为为“洁净天使”。
因为我的衣服洗掉了花色,本来绿色的裤子也洗成了秋天上了霜的白菜色,屁股蛋上还打了两个圆圆的补丁。
那时,在平日里,看不到一分钱。
哥哥读高中的费用,是家里养了几只鸡,下了蛋攒起来换的钱,夏天卖点儿园子里的毛桃,剩下的全靠借。
人口多,劳力少,使我们一家人过着经济拮据,一贫如洗的生活。
那时,每个家庭的生活是贫苦的,每个村庄,每个城镇也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在城里,看不到几座楼房;公路上看不到几辆车。
人们上县城去,都得用脚量,因为没有公交车。
记得我上初二时,突然间的得了黄疸型肝炎,爸爸带着我去市传染病院去化验,爸爸怕我累着,我们爷俩走过大路穿过稻田再走小路,就这样,我们足足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转回家。
看着爸爸、妈妈,一年四季为我们忙个不停,经济条件却没有改善,我们做儿女的只有用刻苦学习来回报父母了。
改革开放30年材料

30年——激情与梦想——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家的变化(2008-08-30)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这期间,我们村子在很努力的奋斗着。
一排排果树种下了农民的希望,一亩亩玉米、花生充实了农民的腰包,一头头肥壮的牛羊换来富裕的生活。
古老的“手推车”,换成了拖拉机、三轮车;四通八达的公路,鳞次栉比的厂房,原来照明的煤油灯,换成了明晃晃的电灯;原来枯燥乏味的生活,渐渐有了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VCD、电脑……人们的生活色彩愈加丰富,人们的笑容愈加灿烂!小山村就这样被她怀里勤劳的人们打扮起来了,一旦装扮起来,她也很靓,也很漂亮!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万里长空,震撼着每个人的心扉;犹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几欲干涸的苍茫大地。
自此,万物复苏了,山川复苏了,神州的一切都复苏了。
三十年风和景明,三十年百花吐艳,三十年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30年来,每个人,每个家庭直至社会的每个细胞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谈不完的收获。
我的家乡是胶东半岛的一个小海滨城市——仙境蓬莱,也是八仙过海传说的起源地,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90年代初,蓬莱市撤县改市后,家乡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我家位于蓬莱市的南部遇驾夼镇的一个小山村。
上世纪70年代时,农村都靠挣工分吃饭,我们一个4口之家,妈妈长年身体不好,奶奶年近70,我当时还未出生,只有爸爸一个劳动力,挣不到足够的工分,所以每到年终决算时,爸爸总要掏出一百多元钱交到当时的生产队后,才能领回全家的口粮。
就算是这样,一年下来还差两三个月的口粮。
为填补全家的口粮缺口,家里养了几只蛋鸡,卖鸡蛋来换取粮食,在每天靠吃粗粮为主的我们眼里,能吃上一顿馒头就好象过年一样。
那时,全家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一个手电筒。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我出生了,我们家分到了2亩多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