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试题集a
中医妇科学(A1题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妇科学(A1题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主要病因的是A.寒热湿邪B.房劳多产C.内伤七情D.营卫不调E.体质因素正确答案:D解析: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
因此选择D。
知识模块:月经病2.下列月经病的治疗,错误的是A.重在治本调经B.分清先病和后病C.急则治标,缓则治本D.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E.多用辛温暖宫之品正确答案:E解析:月经病的三条治疗原则是重在治本调经,分清先病和后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治疗月经病又要顺应和掌握的规律是:一是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二是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三是掌握虚实补泻规律。
故选择E。
知识模块:月经病3.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先期肝郁血热证的主症A.月经提前8天B.经量或多或少C.经色淡、质稀D.心烦易怒E.口苦咽干正确答案:C解析:A、B、D、E都是肝郁血热证的临床表现。
肝郁血热证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
故选择C。
知识模块:月经病4.清经散的组成是A.丹皮、赤芍、地骨皮、黄芩、黄柏、茯苓、生地B.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茯苓、黄芩、麦冬C.丹皮、青蒿、黄芩、黄柏、茯苓、赤芍、地骨皮D.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E.丹皮、地榆、白芍、生地、黄柏、茯苓、青蒿正确答案:D解析:清经散的药物组成为熟地、地骨皮、丹皮、白芍、青蒿、黄柏、茯苓。
故选择D。
知识模块:月经病5.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先期气虚证的临床特点A.月经量多B.月经色淡C.月经质稀D.舌淡,脉弱E.月经提前7天正确答案:E解析:A、B、C、D都是气虚证的表现,E为月经先期的概念,非气虚证的特征表现,故选择E。
知识模块:月经病6.治疗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应首选A.清经散B.逍遥散C.当归芍药散D.导赤散E.柴胡疏肝散正确答案:A解析: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方选清经散。
中医妇科学试题集a

总论第一章至第六章一、概念解析:1、月经2、初潮3、绝经4、并月5、居经6、暗经7、避年8、激经9、天癸10、妊娠11、恶露12、试胎14、弄胎二、填空:1、关于妇科疾病(产科)的最早记载,见于时代的。
2、在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专篇论述妇产科疾病的著作是代的《》,分别为、和三篇。
以狼牙汤沥阴中,以蛇床子裹成锭剂纳阴中等,开创了、的先河。
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著是代著的《》。
4、最早概括了妇产科全科疾病的著作是代著的《》。
5、代的《》提出的特殊月经现象有、、等。
6、代以为首编写的《》中,明确了妊娠期为左右,并提出要有流产法。
7、金元四大家之一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提出、、。
这是后世治疗妇科病少女着重肾经,中年妇女着重肝经,绝经期妇女着重脾经论治的根据。
8、朱丹溪认为产前“当清热养血”,提出安胎圣药是。
9、清代所著《》提出的六字真言是、、。
10、我国第一部由国家出版的医学教科书是《》,其中妇科有卷。
11、最早记载优生知识的书是时代的《》。
12、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之前,之后,呈型,为一空腔器宫,腔内呈,覆以粘膜。
成年子宫长约,宽约,厚约,上部较宽,上端隆起部分为,其两侧为,与相通。
13、每次月经来潮出血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的第一天,两次月经的第一天间隔时间,称为,一般为。
周期不应少于,也不应超过。
14、正常经期一般持续天,正常的月经总量为。
15、月经的产生是协调作用于的生理现象。
16、冲、任、督三脉同起于,一源而三歧,皆约于,借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通。
冲脉主,任脉为,带脉主,督脉为,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正常的生理现象。
17、胞宫籍助胞脉,脉络与脏腑取得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特别是与、二脏关系密切。
18、《素问、奇病论》说:“胞脉者,系于。
”《素问、评热病论》说:“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而络于。
”19、孕期从末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经天,便要分娩。
预产期的推算,一般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以该月份数加,或减,阳历日数加,阴历日数加。
中医妇科考试最常考的题目及答案

二、自测试题【A型题】1.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A.经、带、胎、产B.经、孕、产、乳C.冲、任、督、带D.胞宫、天癸E.经、孕、杂、产2.下列何项不是妇女在病理上特有的疾病A.月经病B.带下病C.外感病D.妊娠病E.产后病3.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是A.妇科病的四诊概要B.妇科病的治疗大法C.胎前,产后,杂病,临产D.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E.妇科病的病因病机4.健康女子,月经初潮的年龄一般是A.10岁B.14岁C.12岁D.16岁E.19岁5.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在于A.肾气作用于子宫B.天癸、气血作用于子宫C.肾气、天癸、气血作用于子宫D.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子宫E.天癸、脏腑、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子宫6.关于初潮年龄,不对的是A.12岁B.14岁C.16岁D.18岁E.20岁7.与月经产生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心、肝、肾B.牌、肺、肝C.肝、心、肺D.肾、肝、脾E.肝、肺、肾8.受孕机理在于A.心和冲任二脉B.肝和冲任二脉C.脾和冲任二脉D.肺和冲任二脉E.肾和冲任二脉9.关于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A.冲、任、督、带均下起胞宫B.从形态上看均属经络范畴C.从功能上看均有海洋一样的功能D.四脉是相互联通的E.流蓄于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10.下列不属月经生理现象的是A.月经14岁初潮B.经期3~7天C.周期28天左右D.行经总量约50~80ml E.经血粘稠、凝结、有血块11.关于月经产生机理不准确的为A.肾气盛B.天癸至C.情舒畅D.任通冲盛E.血溢胞宫、月经来潮12.下列哪项不属妊娠的生理表现A.乳房增大,乳晕部着色B.月经不潮C.脉象滑疾流利D.尿少便溏E.下腹膨隆13.育龄期妇女,月经一贯正常,突然停经者,应考虑A.闭经B.妊娠C.绝经D.瘸瘕E.月经后期14.身无病,月经每3个月一行者,称为A.居经B-激经C.暗经D.并月E.避年15.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A.试胎B.弄胎c.临产D.分娩E.激经16.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A.激经B.试胎C.堕胎D.分娩E.弄胎17.正常妊娠期为A.32周B.36周C.40周D.48周E.43周18.预产期的计算方法(阳历)是A.末次月经第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7B.末次月经干净后的最后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7C.末次月经干净的最后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15D.末次月经的第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15E.末次月经的第一天,月份加7,日数加919.产褥期是指在新产后多少时间内A.8周内B.6周内C.7周内D.5周内E.9周内20.导致妇科疾病之淫邪因素中以何项为多发A.8周内B.寒湿热C.风湿热D.暑湿热E.燥湿热21.导致妇科疾病之情志因素中以何项为常见A.怒思恐B.喜悲怒C.怒思悲D.忧恐惊E.悲恐惊22.下列因素与导致妇女疾病无关的为A.淫邪因素B.情志因素C.地域因素D.生活因素E.体质因素23.中气小足所致妇科病证,哪项是错误的A.阴挺B.月经过多C.产后腹痛D.带下病E.崩漏24.生活因素是致病的条件,下列不是妇女疾病主要致病因素的是A.房劳多产B.饮食失节C.劳逸过度D.跌仆损伤E.工作环境25.下列不属于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为A.气血失调B.脏腑功能失常C.邪气阻滞D.直接损伤胞宫E.损伤了冲任(督带)26.妇科病机与内科、外科及其他各科病机的不同点在于A.必须损伤冲任B.必须损伤肾气C.必须影响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D.必须影响气血使气血失调E.必须影响脾的生化功能27.精血不足、胞脉失养,易导致A.带下病B.经行泄泻C.月经先期D.月经量少E.经行先后无定期28.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的共同发病机理是A.热伏冲任,迫血妄行B.肝郁气滞,郁久化热C.肝肾不足,冲任失固D.脾肾阳虚,统摄失司E.瘀血内阻,血不循经29.下列病症中,哪项与气虚,血失统摄有关A.月经过少B.滑胎C.经行吐衄D.月经过多E.经间期出血30.下列哪项病症与寒邪有关A.月经先期B.崩漏C.痛经D.经间期出血E.月经过多31.妇产科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理为A.血气失调B.冲任损伤C.脏腑功能失常D.内伤七情E.外感六淫32.问月经史时要注意月经的A.期、量、色、质B.量、色、质、味C.期、量、色、味D.初潮年龄或绝经年龄E.伴随症状33.着重了解量、色、质、气味的病证是A.前阴病B.妊娠病C.带下病D.临产病E.妇科杂病34.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质稠浓,或夹血块者,多属于A.血热B.血瘀c.肝郁D.气滞E.以上都不是35.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稀,多属A.血虚B.气虚C.血寒D.气血两虚E.以上都不是36.面部色泽的变化,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
中医妇科考试最常考的题目及答案

二、自测试题【A型题】1.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A.经、带、胎、产B.经、孕、产、乳C.冲、任、督、带D.胞宫、天癸E.经、孕、杂、产2.下列何项不是妇女在病理上特有的疾病A.月经病B.带下病C.外感病D.妊娠病E.产后病3.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是A.妇科病的四诊概要B.妇科病的治疗大法C.胎前,产后,杂病,临产D.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E.妇科病的病因病机4.健康女子,月经初潮的年龄一般是A.10岁B.14岁C.12岁D.16岁E.19岁5.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在于A.肾气作用于子宫B.天癸、气血作用于子宫C.肾气、天癸、气血作用于子宫D.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子宫E.天癸、脏腑、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子宫6.关于初潮年龄,不对的是A.12岁B.14岁C.16岁D.18岁E.20岁7.与月经产生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心、肝、肾B.牌、肺、肝C.肝、心、肺D.肾、肝、脾E.肝、肺、肾8.受孕机理在于A.心和冲任二脉B.肝和冲任二脉C.脾和冲任二脉D.肺和冲任二脉E.肾和冲任二脉9.关于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A.冲、任、督、带均下起胞宫B.从形态上看均属经络范畴C.从功能上看均有海洋一样的功能D.四脉是相互联通的E.流蓄于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10.下列不属月经生理现象的是A.月经14岁初潮B.经期3~7天C.周期28天左右D.行经总量约50~80ml E.经血粘稠、凝结、有血块11.关于月经产生机理不准确的为A.肾气盛B.天癸至C.情舒畅D.任通冲盛E.血溢胞宫、月经来潮12.下列哪项不属妊娠的生理表现A.乳房增大,乳晕部着色B.月经不潮C.脉象滑疾流利D.尿少便溏E.下腹膨隆13.育龄期妇女,月经一贯正常,突然停经者,应考虑A.闭经B.妊娠C.绝经D.瘸瘕E.月经后期14.身无病,月经每3个月一行者,称为A.居经B-激经C.暗经D.并月E.避年15.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A.试胎B.弄胎c.临产D.分娩E.激经16.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A.激经B.试胎C.堕胎D.分娩E.弄胎17.正常妊娠期为A.32周B.36周C.40周D.48周E.43周18.预产期的计算方法(阳历)是A.末次月经第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7B.末次月经干净后的最后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7C.末次月经干净的最后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15D.末次月经的第一天,月份加9,日数加15E.末次月经的第一天,月份加7,日数加919.产褥期是指在新产后多少时间内A.8周内B.6周内C.7周内D.5周内E.9周内20.导致妇科疾病之淫邪因素中以何项为多发A.8周内B.寒湿热C.风湿热D.暑湿热E.燥湿热21.导致妇科疾病之情志因素中以何项为常见A.怒思恐B.喜悲怒C.怒思悲D.忧恐惊E.悲恐惊22.下列因素与导致妇女疾病无关的为A.淫邪因素B.情志因素C.地域因素D.生活因素E.体质因素23.中气小足所致妇科病证,哪项是错误的A.阴挺B.月经过多C.产后腹痛D.带下病E.崩漏24.生活因素是致病的条件,下列不是妇女疾病主要致病因素的是A.房劳多产B.饮食失节C.劳逸过度D.跌仆损伤E.工作环境25.下列不属于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为A.气血失调B.脏腑功能失常C.邪气阻滞D.直接损伤胞宫E.损伤了冲任(督带)26.妇科病机与内科、外科及其他各科病机的不同点在于A.必须损伤冲任B.必须损伤肾气C.必须影响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D.必须影响气血使气血失调E.必须影响脾的生化功能27.精血不足、胞脉失养,易导致A.带下病B.经行泄泻C.月经先期D.月经量少E.经行先后无定期28.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的共同发病机理是A.热伏冲任,迫血妄行B.肝郁气滞,郁久化热C.肝肾不足,冲任失固D.脾肾阳虚,统摄失司E.瘀血内阻,血不循经29.下列病症中,哪项与气虚,血失统摄有关A.月经过少B.滑胎C.经行吐衄D.月经过多E.经间期出血30.下列哪项病症与寒邪有关A.月经先期B.崩漏C.痛经D.经间期出血E.月经过多31.妇产科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理为A.血气失调B.冲任损伤C.脏腑功能失常D.内伤七情E.外感六淫32.问月经史时要注意月经的A.期、量、色、质B.量、色、质、味C.期、量、色、味D.初潮年龄或绝经年龄E.伴随症状33.着重了解量、色、质、气味的病证是A.前阴病B.妊娠病C.带下病D.临产病E.妇科杂病34.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质稠浓,或夹血块者,多属于A.血热B.血瘀c.肝郁D.气滞E.以上都不是35.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稀,多属A.血虚B.气虚C.血寒D.气血两虚E.以上都不是36.面部色泽的变化,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
三基中医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医师分册)

三基中医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医师分册)中医妇科学【a型题】1.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a.胎前、临产、产后、杂病b.月经病、遣送出境病、胎儿病、产后病、妇科杂病c.清肺、瘰疬、拎下、症瘕d.清肺、种子、瘰疬、遣送出境e.嗣育、胎前、产后、乳疾2.在和古医籍中,最早倡导节育,晚婚的就是a.《广嗣纪要》b.《诸病源候论》c.《褚氏遗书》d.《逐月养胎方》e.《十产论》3.《妇科良方大全》医著的作者是a.陈自明b.郭稽中c.朱瑞章d.杨子健e.薛立斋4.以下观点错误的就是a.《达生篇》为唐代署名诚斋居士者所撰b.《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傅山所撰c.《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比较全面的妇产科专书d.《经效产宝》是唐代最早的妇产科专书e.“五不女”是在《广嗣纪要》中首次提出的5.《达生篇》提出临产六字真言是a.木叶、歇息、快临盆b.睡觉、执意、快临盆c.歇息、执意、临盆d.睡、勿醒、临盆e.睡、活下去、临盆6.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就是a.经、带、胎、产b.冲、任、督、带c.经、孕、产、乳d.胞宫、天癸e.经、孕、杂、产7.以下哪项不是妇女在病例上特有的疾病a.带下病b.月经病c.产后病d.外感病e.妊娠病8.胞宫属于a.干净b.腑c.奇恒之府d.经络e.以上都不是9.子宫的主要生理功能a.主月经和孕育胎儿b.主月经.带下.排恶露c.主月经和分娩d.住带下和胎孕e.主月经和生理带下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孕妇生活必须有规律,不必过度劳累或重物、攀升b.孕妇应当定期检查,胎儿60天时产前检查最为关键c.饮食宜温和豁达,孕7个月后不必过淡,以免子肿、沾沾自喜d.胎儿7个月后应当防止房事,以免导致早产e.特别注意胎教,妇人分娩,其思想、音像、言行,均应当端正11.妊娠足月,胎位下移,腰腹阵痛,有便意或“见红”者,是a.临产b.试胎c.弄胎d.分娩e.以上都不是12.孕后月事UESAC,脏腑经络之阴血下聚胁痛养胎,集体呈现出a.肾阴不足,肝阳上亢b.肝阴不足,肝阳偏亢c.肾阴不足,心火上炎d.阴血偏虚,阳气偏亢e.以上都不是13.分娩之初,按月行经而迪代胎儿的,称作a.激经b.搬胎c.坠胎d.哺乳e.试胎14.正常妊娠期就是a.32周b.36周c.40周d.48周e.43周15.导致妇科疾病之情志因素中以何项位为常见a.怒、思、恐b.悲、恐、怒c.晴、悲、怒d.弊、恐、怒e.恐、思、悲16.以下哪项就是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a.脏腑功能失常b.胞宫.胞脉.胞络受阻c.冲任督带损伤d.气血失调e.以上都是17.内寒引致妇产科病症的病机就是a.影响胞宫、胞脉、胞络的功能b.卧病阳虚c.过食温热饮食d.素体阳虚e.与脾阳虚关系最小18.下列哪项不是中气不足所致的妇科病症a.阴挺b.瘰疬c.产后腹痛d.遣送出境病e.月经过多19.生活因素是致病的条件,下列不是妇女疾病主要致病因素的是a.房劳多产b.饮食失节c.劳逸过度d.跌扑损伤e.工作环境20.下列哪项病症与气虚,血失统摄有关a.滑胎b.月经过太少c.经间期病变d.月经先期e.经行调侃衄21.以下病症与寒邪有关的就是a.月经先期b.月经过多c.痛经d.经间期出血e.崩漏22.经来先期,经量多,色深红,质黏稠,有时夹血块者,多属a.血热b.气滞c.肝郁d.血瘀e.以上都不是23.经行后期,经量太少,色泽浓,质浑浊,多属于a.气血两虚b.血寒c.气虚d.血虚e.以上都不是24.月经将至或正值经期的正常脉象是a.脉细数强b.脉滑利c.脉玄数d.脉洪数e.脉滑数25.血热不能引致以下哪种月经病a.月经先后无定期b.痛经c.月经先期d.经间期出血e.月经过多26.月经病的治疗应注意a.轻在清肺b.清肺当分先病后病c.急则治本缓则治本d.照料平时与经期相同时间特点e.以上都就是27.下列哪项不属于调经的具体原则a.调理气血b.养心c.牵脾d.疏肝e.滋阴28.月经病的化疗原则主要就是a.分先病后病b.重在调经c.调理气血d.调理冲任e.补肾养肝29.月经每20天一行,量多,色淡,下腹空坠隐痛,纳少便溏。
中医妇科真题

中医妇科真题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中医04级本科《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一. A1、A2型题(最佳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5分)1.生理性带下的特点是:()A赤白相兼B无色无臭,粘而不稠C清稀如水,淋漓不断D色白、质稀、无臭,绵绵不断E量少、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2.某妇,35岁,近半年月经38-42天一行,持续7天干净,用卫生巾10条,经行小腹轻微胀坠感。
诊断为:()A月经过多B月经后期C痛经D经期延长E月经先后无定期3. 产后发热的治疗应以什么为主?()A清热解毒B凉血化瘀C调气血和营卫D散寒解表E益气养血退热4.某妇,36岁,停经70天,阴道出血量多,小腹疼痛,腹坠加重。
妇检:宫口已开大,见胚胎组织堵塞宫颈口,舌紫黯、有瘀点,脉沉细。
首选方是:()A宫外孕Ⅱ号方B桃红四物汤C生化汤D脱花煎E血府逐瘀汤5.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代表方是:()A膈下逐瘀汤B少腹逐瘀汤C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D胶艾汤E艾附暖宫丸6.脾虚湿困型带下病的治法是:()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B健脾益气,利湿止带C健脾渗湿止带D健脾补肾,涩精止带E健脾益气,固冲止带7. 关于正常月经描述,应除外哪项?()A 13岁月经初潮B周期28~30天C经期4~6天D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E经色鲜红8.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带下特点是:()A白色豆渣样B色黄、粘稠有臭气C色白或淡黄,质稠无臭气D稀薄的泡沫样黄带E脓性样带下,秽臭9.经间期出血的治疗是:()A调摄冲任,平衡阴阳B滋肾养血为主C健脾益气,固冲止血D清热除湿,凉血止血E活血化瘀,理血归经10. 恶露不绝实者的治疗禁用:()A补益之剂B攻瘀之剂C清热之剂D破血之剂E以上都是11.导致闭经的机理应除外哪项:()A肝肾虚损B气血亏虚C阴虚血燥D血热E血瘀气滞12. 产后发热应与什么病鉴别?()A产后外感发热B产后血瘀发热C产后血虚发热D产后乳痈发热E产后感染邪毒发热13. 正常胎心率为每分钟:()A 80-100次B 100-140次C 120-160次D 140-180次E 160-200次14. 妇科病病因中的生活因素,应除外哪一项?()A忧思不解B房劳多产C饮食不节D劳逸过度E跌扑损伤15. 妇女特殊的生理功能有:()A月经B妊娠C带下D产育E以上都是16. 肝肾阴虚型经行乳房胀痛的主症,应除外哪一项?()A经前两乳作胀B两目干涩C五心烦热D腰膝酸软E口苦咽干17. 完带汤的药物组成,应除哪项以外?()A人参白术淮山甘草B苍术C茯苓生薏仁D柴胡白芍陈皮黑荆芥E车前子18. 妊娠痫症的检查,哪项除外?()A测血压B浮肿的程度C尿蛋白测定D腹部CT检查E眼底检查19.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A停经史B不规则阴道出血C一侧下腹部突发性撕裂样剧痛D高热E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液20. 下列哪项不是早孕的临床表现?()A停经史B早孕反应C子宫增大变软D子宫增大变硬E乳房增大、乳头及乳晕着色21.输卵管由哪些部分组成:()A间质部B峡部C壶腹部D伞部E以上皆是22. 带下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A脾虚湿困B肾阳失固C阴虚夹湿D湿热下注E任脉不固,带脉失约23.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A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B使乳腺腺泡增生C使子宫颈粘液量减少,变稠,羊齿状结晶消失D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E有升体温作用24. 产后病的范围不包括:()A缺乳B乳汁自出C恶露不绝D难产E产后血晕25. 肝郁型不孕症的主症,应除外哪一项?()A多年不孕B月经期先后不定C经行不畅D小腹胀痛E头晕耳鸣二. A3型题(病例组的最佳选择题):(每组3分,共9分)某妇,分娩时出血过多,突然昏晕,面色苍白,心悸愦闷,昏不知人,眼闭口开,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舌淡苔少,脉微欲绝。
中医妇科学(六)-1

中医妇科学(六)-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关于无排卵型功血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过长∙B.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C.增殖期子宫内膜∙D.子宫内膜脱落不全∙E.萎缩型子宫内膜(分数:1.00)A.B.C.D. √E.解析:2.以下哪项是经间期出血的常见证型:∙A.阴虚阳亢∙B.阳盛血热∙C.肝郁化热∙D.湿热∙E.瘀热(分数:1.00)A.B.C.D. √E.解析:3.患者,女,27岁,孕3个月,骑车不慎摔倒,阴道少量出血,腰腹坠痛,精神倦怠,脉滑无力,治疗最佳方剂是:∙A.举元煎∙B.苎根汤∙C.保阴煎∙D.加味阿胶汤∙E.加味圣愈汤(分数:1.00)A.B.C.D.E. √解析:4.下列除哪项外,余皆为不孕症的发病机制:∙A.先天肾气不充,胞脉失于温煦,宫寒不孕∙B.肝郁气滞,血气不和,冲任不能相资∙C.痰湿内盛,气机不畅,胞脉受阻∙D.瘀血阻滞,气机不畅,胞脉受阻∙E.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胞脉失系(分数:1.00)A.B.C.D.E. √解析:5.女患者,孕6个月,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安,面色觥白,神疲气短,舌淡苔薄白,脉虚缓滑。
应选:∙A.归脾汤∙B.独参汤∙C.益气导溺汤∙D.举元煎∙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6.血虚导致妇科疾病下列哪项不常见:∙A.月经过少∙B.闭经∙C.痛经∙D.癥瘕∙E.产后血晕(分数:1.00)A.B.C.D. √E.解析:7.以下哪项不是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主证:∙A.经前吐血、衄血∙B.量较多∙C.色黯红∙D.心烦易怒∙E.两胁胀痛(分数:1.00)A.B.C. √D.E.解析:8.下列哪项不是妊娠早期常见的表现:∙A.头晕畏食∙B.择食嗜酸∙C.恶心呕吐∙D.倦怠思睡∙E.口淡欲呕(分数:1.00)A.B.C. √D.E.解析:9.治疗肾阴阳两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最佳方剂是:∙A.知柏地黄丸∙B.杞菊地黄丸∙C.左归饮∙D.二仙汤合二至丸∙E.右归饮(分数:1.00)A.B.C.D. √E.解析:10.受孕初期仍按月有少量月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A.季经∙B.居经∙C.漏胎∙D.垢胎∙E.避年(分数:1.00)A.B.C.D. √E.解析:11.某女,月经20~36天一行,量或多或少,或有乳房、少腹胀痛,诊断为:∙A.月经过多∙B.崩漏∙C.月经先期∙D.月经先后无定期∙E.经行乳房胀痛(分数:1.00)A.B.C.D. √E.解析:12.以下哪项不是闭经的常见证型:∙A.气血虚弱∙B.气滞血瘀∙C.肝肾不足∙D.湿热内蕴∙E.痰湿阻滞(分数:1.00)A.B.C.D. √E.解析:13.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最佳方剂是:∙A.参苓白术散∙B.真武汤∙C.八物汤∙D.苓桂术甘汤∙E.白术散(分数:1.00)A.B.C.D. √E.解析:14.月经过多的治疗原则经期以哪项为主:∙A.补气固冲∙B.化瘀止血∙C.清热凉血∙D.摄血止血∙E.益气养阴(分数:1.00)A.B.C.D. √E.解析:15.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质粘,无血块,神疲乏力,胸闷烦躁,舌苔白腻,脉细弦,其治法是:∙A.滋阴止血∙B.固涩止血∙C.清利湿热∙D.化瘀止血∙E.益气止血(分数:1.00)A.B.C. √D.E.解析:16.女患者,47岁,带下量多,赤白相兼,质粘腻,腐臭难闻,小腹疼痛,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干,脉数,中医辨证为:∙A.热毒∙B.湿热∙C.肝经湿热∙D.脾虚∙E.肾阴虚(分数:1.00)A. √B.C.D.E.解析:17.女患者,20岁,月经尚未初潮,体质虚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沉弱。
中医妇科中级考试题库全套

中医妇科中级考试题库全套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中医妇科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B.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C. 儿科疾病D. 内科疾病2.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辨证论治B. 同病异治C. 异病同治D. 以上都是3. 月经病的中医辨证主要依据是什么?A. 月经量B. 月经周期C. 月经颜色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的常见症状?A. 月经不规律B. 腹痛C. 乳房胀痛D. 咳嗽5. 中医妇科中“带下”指的是什么?A. 月经B. 阴道分泌物C. 乳汁D. 尿液6.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中医妇科的“虚证”?A. 月经量多B. 月经量少C. 月经色深D. 月经色浅7. 中医妇科治疗中常用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听、触、叩、切C. 望、闻、问、叩D. 听、触、望、切8.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中医妇科常用的调经药?A. 当归B. 川芎C. 丹参D. 黄连9. 中医妇科中“调经”的主要目的是?A. 治疗月经不规律B. 治疗月经量多C. 治疗月经量少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治疗手法?A. 针灸B. 拔罐C. 刮痧D. 手术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1. 中医妇科治疗月经不规律时,可能采用以下哪些方法?A. 调整饮食B. 调整作息C. 药物治疗D. 手术12. 以下哪些症状可能与中医妇科的“血瘀”有关?A. 月经色深B. 月经量少C. 月经有血块D. 月经不规律13. 中医妇科中“湿热下注”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A. 带下黄稠B. 外阴瘙痒C. 腹痛D. 乳房胀痛14. 以下哪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A. 当归B. 丹参C. 黄连D. 黄芪15. 中医妇科中“肾虚”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A. 腰膝酸软B. 头晕耳鸣C. 月经量少D. 带下清稀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中医学的其他分支没有联系。
中医妇科学试题含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试卷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A 型选择题(每题共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或最恰当者,并将号码写在题干后,共15分)1.下列妇科著作不是清代作品的是:A.《傅青主女科》B.《女科经论》C.《胎产心法》D.《坤元是宝》E.《医宗金鉴》2.生活所伤是致病的条件之一,下列不是主要致病因素的为:A.房劳多产B.饮食不节C.劳逸失常D.跌仆创伤E.工作环境3.下列月经生理现象中不正常的是:A.月经14岁初潮B.经期3~7天C.周期28天左右D.行经总量约50~80ml E.经血粘稠、凝结、有血块4. 在经络与月经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冲、任、督、带均下起胞宫B.冲为血海C.任脉为阴脉之海D.带脉约束诸经,与冲、任、督三脉相联E.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5.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的代表方是:A.清经散B.固阴煎C.逍遥散D.两地汤E.丹栀逍遥散6.左归丸治疗崩漏,适用于:A.肾阴虚型B.肾阳虚型C.脾虚型D.血热型E.血瘀型7.痛经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调理冲任气血B.温经散寒C.行气活血D.补气养血E.清热除湿8. 湿毒型带下病证见:A.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有臭气,或赤白相兼B.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阴道干涩灼热C.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黄绿如脓,或混浊如米泔,恶臭难闻D.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清稀,绵绵不断E. 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9. 孕后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面色■白。
多属于:A.虚寒型妊娠腹痛B.血虚型妊娠腹痛C.脾虚型妊娠腹痛D.肾虚型妊娠腹痛E.寒凝型妊娠腹痛10. 孕后出现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阴道有少量出血者,称为:A.胞阻B.胞漏C.胎漏D.堕胎E.胎动不安11. 一产妇,产后遍身酸痛,肢体酸楚麻木,乳汁不足,头晕心悸,舌淡,苔少,脉细弱。
宜选用:A.生化汤加减B.养荣壮肾汤加减C.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D.独活寄生汤E.身痛逐瘀汤12. 不属癥瘕临床表现的是:A.胀B.下腹结块C.满D.溺不得出E.痛13. 与阴痛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肝B.肾C.脾D.心肝E.肝肾14. 产后乳汁自出是指:A.哺乳时乳汁自然流出B.妊娠期乳汁自然流出C.闭经时乳汁自然流出D.产妇哺乳期间,乳头不经婴儿吮吸而乳汁自然流出者E. 产妇哺乳期间,乳汁经婴儿吮吸而自然流出者15. 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衰,阴阳失调,易出现:A.经断复来B.痛经C.经断前后诸证D.闭经E.经间期出血B 型选择题(每题共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为每道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
主治医师-中医妇科学A1_A2型题11

中医妇科学(A1_A2型题11)1 .患者,女,30岁,已婚。
经行量多,色淡红,质清稀,伴有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胱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其证候是A.血虚B.气虚C.血瘀D.血热E.阴虚答案:B2 .患者,女,36岁,已婚。
经行时肢体疼痛麻木,肢软无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人.八珍汤B.当归补血汤C.血府逐瘀汤D.趁痛丸E.圣愈汤答案:B3 .患者,女,25岁,已婚。
有盆腔炎病史,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纳少乏力,舌质紫黯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疗应首选A.理冲汤B.膈下逐瘀汤C.少腹逐瘀汤D.血府逐瘀汤E.银甲丸答案:A4 .患者,女,33岁,已婚。
孕3堕3。
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A.泰山磐石丸B.寿胎丸C.肾气丸D.安奠二天汤E.补肾固冲丸答案:A5 .患者,女,27岁,已婚。
人流术后恶露持续20天未净,量较多,色紫红,质稠,有臭味,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其证候是A.气虚B.血虚C.血热D.湿热E.阴虚答案:C6 .患者,女,43岁,已婚。
结婚。
年不孕,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疗应首选:Page 1 of 10.A.养精种玉汤B.毓麟珠C.开郁种玉汤口.温胞饮E.育阴汤答案:B7 .患者,女,36岁,已婚。
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头晕腰酸,夜寐不宁,五心烦热,。
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其治法是A.益气补肾,固冲止血8 .滋肾养阴,固冲止血C.养阴清热,固冲止血D.补肾养肝,固冲止血E.益气养阴,凉血清热答案:B8.患者,女,46岁,已婚。
近两周带下量多,色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瘙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其治法是A.清热疏肝,利湿止带8 .滋肾养阴,清热利湿C.清热解毒止带D.健脾祛湿止带E.清热凉血止带答案:B9 .患者,女,50岁,已婚。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a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中,“带下”通常指的是什么?A. 月经B. 妊娠反应C. 异常阴道分泌物D. 产后出血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A. 肝气郁结B. 气血两虚C. 饮食不节D. 遗传因素答案:D3. 中医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不孕”?A. 肾虚B. 脾虚C. 肝郁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常用的调经方法?A. 草药治疗B. 针灸C. 西药激素治疗D. 食疗答案:C5.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崩漏”常用的草药是哪种?A. 当归B. 人参C. 黄芪D. 阿胶答案:D6. “产后恶露不绝”在中医妇科学中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A. 气血瘀阻B. 肾虚C. 肝郁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妊娠呕吐”的常见症状?A. 频繁呕吐B. 食欲减退C. 腹痛D. 月经停止答案:C8.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A. 草药治疗B. 针灸C. 情志调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痛经”在中医妇科学中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A. 气血瘀阻B. 寒湿凝滞C. 肝气郁结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盆腔炎”的常见症状?A. 下腹痛B. 发热C. 月经过多D. 乳房胀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带下病”时,可能会用到哪些草药?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柴胡答案:A, B, C12. 下列哪些是中医妇科学中“月经不调”的主要症状?A. 月经周期紊乱B. 月经量异常C. 月经颜色异常D. 乳房胀痛答案:A, B, C13. 中医妇科学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妊娠腹痛”?A. 气血不足B. 肾虚C. 寒湿凝滞D. 情志不畅答案:A, B, C, D14. 下列哪些是中医妇科学中“更年期综合症”的常见症状?A. 潮热盗汗B. 情绪波动C. 失眠多梦D. 月经不规律答案:A, B, C, D15.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痛经”时,可能会用到哪些方法?A. 草药治疗B. 针灸C. 拔罐D. 刮痧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妇科学-2-1-1

本题思路: 14.中药保留灌肠,药液一般应注意保留
• A.10 分钟以上 • B.15 分钟以上 • C.20 分钟以上 • D.25 分钟以上 • E.30 分钟以上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8.月经先后无定期常见的转归是
• A.经期延长 • B.月经过少 • C.月经过多 • D.痛经 • E.崩漏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9.脏腑功能失常导致妇科疾病,其中关系最密切的 是
• A.心、肝、肺 • B.脾、肺、肾
本题思路: 6.阴道之名,最早见于
• A.《诸病源候论》 • B.《妇人大全良方》 • C.《经效产宝》 • D.《难经》 • E.《神农本草经》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7.“妇人以血为基本”语出
• A.《内经》 • B.《脉经》 • C.《金匮要略》 • D.《景岳全书》 • E.《妇人大全良方》
本题思路: 11.治疗性外阴、阴道冲洗,药液常用量为
• A.100ml 左右 • B.200ml 左右 • C.300ml 左右 • D.400ml 左右 • E.500ml 左右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2.把妇人列于卷首的医学著作是
• A.《圣济总录》
• B.《千金要方》 • C.《坤元是宝》 • D.《外台秘要》 • E.《景岳全书》
10年07级中医妇科学试题A

XXXXX大学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医妇科学》课程试卷(A卷)1.两地汤的药物组成是:()A生地、玄参、地骨皮、麦冬、阿胶、白芍、B丹皮、地骨皮、玄参、麦冬、黄柏、C地骨皮、生地、麦冬、茯苓、丹皮、白芍、青蒿、D地骨皮、玄参、白芍、阿胶、丹皮、 •2.产后第二周恶露应为:()A红色恶露B白色恶露C酱色恶露D粉红色恶露3.现存最早的奠定中医妇科治疗学基础的专著为: ()A《经效产宝》B《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C《胎产书》D《达生篇》4.某妇,停经40天,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胀痛,嗳气叹息,口苦咽干、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滑。
查:尿HCG(+),治疗代表方是:()A橘皮竹茹汤B小半夏加茯苓汤C加味温胆汤D香砂六君汤5. 月经的产生与五脏中关系最大的是:()A心B肝C肾D肺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阴道分泌物的特点是:()A黄色泡沫样B脓性C白色豆腐渣样D血性7. 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是:()A气血B天癸C脏腑D胞宫8.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A治病与安胎并举B补肾安胎C健脾养血安胎D健脾补肾安胎9. 临产开始的标志是:()A不规则的子宫收缩B胎儿下降感C见红D有规率的子宫收缩伴子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张及胎先露下降10.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A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 B使乳腺腺泡增生C使子宫颈粘液量减少,变稠,羊齿状结晶消失D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11. 治疗肾阴虚型不孕症的代表方是:()A启宫丸B养精种玉汤C开郁种玉汤D调经种玉汤12. 受孕的前提中哪一项是非必要的?()A肾气盛,天癸成熟B冲任功能协调C脏腑功能正常D男女两精相合1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的常用治法?()A养肺润燥B滋肾补肾C疏肝养肝D健脾和胃14. 下列哪对韧带与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关系不大? ()A圆韧带B阔韧带C主韧带D子宫骶骨韧带15. 月经不调的辨证,应除外哪一项?()A月经的周期、经期B经质C经量与经色D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16. 带下病的病因病机,应除外哪一项?()A脾虚湿困B肾阳失固C气滞血瘀D阴虚夹湿17. 妊娠病期间慎用和禁用的药物,应除哪一项?()A峻下、滑利B祛瘀、破血C耗气D行气18. 以下的症状,哪一项不属于妊娠恶阻?()A妊娠早期,恶心、择食B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呕出食物C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口苦咽干D妊娠早期,呕吐痰延1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产后病?()A难产B缺乳C恶露不绝D产后发热20. 人工流产术的禁忌症,应除外哪一项?()A各种疾病的急性期B生殖器官的急性炎症C妊娠剧吐酸中毒未纠正前D阴道少量出血者21. 下列哪个时间不适宜放置宫内节育器?()A月经干净后3-7天B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缩好)C足月产后三个月D月经来潮的第3~7天(二)A3型题(病例组的最佳选择题):某妇、45岁、近一年来月经紊乱,现阴道出血20多天,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止。
基中医妇科学习题及答案(精品)

基中医妇科学习题及答案中医妇科学【A型题】1.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
主要包括A.胎前、临产、产后、杂病 B。
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C.调经、崩漏、带下、症瘕D。
调经、种子、崩漏、带下 E。
嗣育、胎前、产后、乳疾...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在古医籍中,最早提倡节育,晚婚的是A.《广嗣纪要》B.《诸病源候论》 C。
《褚氏遗书》D.《逐月养胎方》 E。
《十产论》3.《妇科良方大全》医著的作者是A。
陈自明 B.郭稽中C.朱瑞章 D.杨子健E.薛立斋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达生篇》为唐代署名诚斋居士者所撰 B。
《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傅山所撰 C.《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比较全面的妇产科专书D.《经效产宝》是唐代最早的妇产科专书 E.“五不女”是在《广嗣纪要》中首次提出的...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达生篇》提出临产六字真言是A。
忍、休息、慢临盆 B.睡、忍痛、慢临盆 C。
休息、忍痛、临盆D。
睡觉、勿慌、临盆 E.睡觉、忍耐、临盆...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6.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A.经、带、胎、产 B。
冲、任、督、带C。
经、孕、产、乳D.胞宫、天癸 E。
经、孕、杂、产...文档交流仅供参考...7.下列哪项不是妇女在病例上特有的疾病A。
带下病B.月经病C.产后病D。
外感病E.妊娠病8。
胞宫属于A。
脏B。
腑 C.奇恒之府 D.经络E.以上都不是9。
子宫的主要生理功能A.主月经和孕育胎儿B.主月经.带下。
排恶露 C.主月经和分娩D.住带下和胎孕E.主月经和生理带下...文档交流仅供参考...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孕妇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或负重、攀高 B.孕妇应定期检查,妊娠60天时产前检查最为重要C。
饮食宜清淡平和,孕7个月后不宜过咸,以防子肿、自满 D.妊娠7个月后应避免房事,以防引致早产E。
注意胎教,妇人怀孕,其思想、视听、言行,均应端正...文档交流仅供参考...11.妊娠足月,胎位下移,腰腹阵痛,有便意或“见红"者,是A。
6、中医妇科学300道A2型题

少苔,脉弦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E)A、苓桂术甘汤B、通窍活血汤1、女患者,孕7月余,面目四肢浮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心悸气短,腰疫无力。
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治疗应首选(E)A、鲤鱼汤B、口术散C、五苓散D、健固汤E、真武汤來源:分类体系,中医规培•中医妇科,妇2、女患者,孕2月余,不慎摔伤,感轻度腰疫腹坠痛,阴道有少许出•血。
舌质正常,脉滑无力。
治法是(B)A、健脾益气,止血安胎B、补气和血,安胎C、补肾固摄,止血安胎D、补血养血,止血安胎E、以上都不是來源:分类体系,中医规培•中医妇科,妇3、某女,30岁。
产后小便频数,不畅疼痛,两胁胀痛,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治疗宜用(D)A、丹梔逍遥散B、八正散C、逍遥散D、沉香散E、龙胆泻肝汤4、带下量多,色淡黄,质黏稠,无味,而色胱白, 神疲肢倦,纳少便澹,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其治法C、羚角钩藤汤D、半夏自术天麻汤E、杞菊地黃丸來源:分类体系•中医规培•中医妇科.妇6、女患者,孕8个月,面目四肢浮肿,狀色淡黄,皮薄而光亮,胸闷懒言,纳差便漁。
舌淡胖苔薄白, 脉缓滑无力。
治疗应首选(B)A、鲤鱼汤B、白术散C、真武汤D、健固汤E、肾气丸來源:分类体系•中医规培•中医妇科.妇7、女患者,妊娠8个月,面浮肢肿,头昏头重如眩冒状,胸闷欲呕,纳差便澹。
苔厚腻,脉弦滑。
治宜(B)A、育阴潜阳,平肝熄风B、健脾利湿,平肝潜阳C、清热涤痰,平肝潜阳D、清热养阴,安神除烦E、疏肝扶脾,理气行滞來源:分类体系•中医规培•中医妇科.妇8、恶露的辨证论治首在(C)A、从恶露的量、色、质辨其寒、热、虚、实B、从恶露的量、质、气味辨其寒、热、虚、实C、从恶露的量、色、质、气味辨其寒、热、虚、实D、从恶露的量、色、质、气味辨其虚、实E、从恶露的量、质辨其虚、实來源:分类体系•中医规培.中医妇科.妇A、清热解毒,除湿止带B、泻肝清热,利湿止带C、健脾益气,升阳除湿D、温肾培元,固涩止带E、健脾清热,利湿止带5、患者妊娠30周,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失眠, 心中烦闷,颜面潮红,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 9、女,3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第一章至第六章一、概念解析:1、月经2、初潮3、绝经4、并月5、居经6、暗经7、避年8、激经9、天癸10、妊娠11、恶露12、试胎14、弄胎二、填空:1、关于妇科疾病(产科)的最早记载,见于时代的。
2、在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专篇论述妇产科疾病的著作是代的《》,分别为、和三篇。
以狼牙汤沥阴中,以蛇床子裹成锭剂纳阴中等,开创了、的先河。
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著是代著的《》。
4、最早概括了妇产科全科疾病的著作是代著的《》。
5、代的《》提出的特殊月经现象有、、等。
6、代以为首编写的《》中,明确了妊娠期为左右,并提出要有流产法。
7、金元四大家之一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提出、、。
这是后世治疗妇科病少女着重肾经,中年妇女着重肝经,绝经期妇女着重脾经论治的根据。
8、朱丹溪认为产前“当清热养血”,提出安胎圣药是。
9、清代所著《》提出的六字真言是、、。
10、我国第一部由国家出版的医学教科书是《》,其中妇科有卷。
11、最早记载优生知识的书是时代的《》。
12、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之前,之后,呈型,为一空腔器宫,腔内呈,覆以粘膜。
成年子宫长约,宽约,厚约,上部较宽,上端隆起部分为,其两侧为,与相通。
13、每次月经来潮出血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的第一天,两次月经的第一天间隔时间,称为,一般为。
周期不应少于,也不应超过。
14、正常经期一般持续天,正常的月经总量为。
15、月经的产生是协调作用于的生理现象。
16、冲、任、督三脉同起于,一源而三歧,皆约于,借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通。
冲脉主,任脉为,带脉主,督脉为,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正常的生理现象。
17、胞宫籍助胞脉,脉络与脏腑取得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特别是与、二脏关系密切。
18、《素问、奇病论》说:“胞脉者,系于。
”《素问、评热病论》说:“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而络于。
”19、孕期从末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经天,便要分娩。
预产期的推算,一般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以该月份数加,或减,阳历日数加,阴历日数加。
20、乳计来源于脏腑气血,薛立斋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脏,在男子则化为,在女子上为下为。
21、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称。
产时出血,一般为mI,超过mI为产后大出血。
新产后有余血浊液从子宫通过阴道排出,称,一般在产后干净。
22、分娩是否顺利,取决于、、、四者的相互协调。
23、从子宫规律性收缩开始至胎盘娩出为止,为整个分娩过程,现代产程将产程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产程,又称为;第二产程,又称为,第三产程,又称为。
24、受孕的机理、《灵枢·决气篇》概括为“、”。
25、受孕的条件为、、三个方面。
26、妇产科致病因素,可概括为、、、四大类。
27、妇科病因生活所伤包括、、、。
28、导致妇科疾病因素,六淫中以、、为主,七情方面以、、多见。
29、妇产科疾病的病机,常见有、、、、五个方面。
30、气血失调,病在气分常见有、、、,病在血分常见有、、、。
31、六淫中邪最易与血气相搏而导致妇科诸症。
32、《灵柩·五音五味篇》说:“妇人之生,有余于,不足于,以其数脱血也”。
33、问月经史主要包括、、、。
34、一般妊娠周后,可从孕妇腹壁听到胎心音。
35、王冰说:“冲为血海、任。
”36、《素问·平人气象伦》说:“妇人脉动甚者,妊子也。
”45、我国最早的女医生为、她们都是时代的皇帝的待从医生。
三、判断并改错:1、我国现存最早对女子生理、病理有较系统论述的是《黄帝内经》。
( )2、据现有文献记载妇科第一首方剂是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 )3、在三千多年前,重视妇女生育,“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是由《黄帝内经》所记载的。
( )4、据史料记载,第一位兼治妇科疾病的医生应是华佗。
( )5、我国第一部国家出版的妇产科综合专著是宋代《妇人良方大全》。
( )6、晋代名医五叔和著有《脉经》,其中在专门阐述有关妇产科的脉象和辩证论治的同时又提出了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
( )7、至唐代,把妇产一门列入卷首的是《经效产宝》。
( )8、宋代陈自明首先提出“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
( )9、在世界医事制度上,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始于唐代。
( )10、螺、纹、鼓、角、脉“五不女”是由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出的。
( )11、子宫之名首见于《内经》。
( )12、西医学与中医学对子宫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 )13、初潮是指妇女第一次来月经。
( )14、受孕初期仍按月行经者,称为激经。
( )15、月经的产生是天癸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
( )16、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支持而逐渐趋于成熟。
()17、冲脉功能是维系人身之元气,为元气之根。
( )18、受孕的机理是:“两精相搏,合而成形。
( )19、把“妇人方”三卷置于全书之首,以示崇本之义的是《千金要方》。
( )20、月经三个月一潮者,称为“季经”。
( )21、诊断早孕主要在于脉象滑疾流利,按之应指。
( )22、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弄胎。
( )23、“天癸至”表明月经初潮到来,并且月经周期建立。
( )24、寒邪导致妇科疾病、全部由肌表而入。
( )25、妊娠期过度劳力、可耗气伤血,以致胞脉不固,所以妊娠期孕妇应该安逸、减少活动。
( )26、妇科病机主要体现在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出现病变。
( )27、肾阴亏损、精血不足,胞脉失养可导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 )28、肾阳虚所致妇科病,其病机主要在于冲任,胞宫失去温煦和冲任不固。
( )29、临产前一月,时或腹中疼痛,痛止如常,称为胎动不安。
( )30、正常月经是女性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表示妇女已具有生育能力。
( )31、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所致的冲任二脉的病变属间接损伤。
( )32、问月经史中,末次月经的时间,只用来诊断妊娠及推算预产期。
( )。
33、肝经湿热下注常可导致带下、阴痒病。
( )34、女子14岁左右,身体逐渐发育成熟,主要体现在乳房的隆起。
( )35、毛发脱落,阴毛稀疏多见于肾气虚惫,精血不足。
( )36、若妇女四肢或外阴多毛,或是男性化分布,甚至唇口周围有须毛或乳房长毛,多为肾虚痰湿之征。
( )37、产后乳房松软,而乳汁自出、乳汁清稀,称为乳泣。
( )38、暴崩不止,脉当细弱;久漏不止,脉多虚大弦脉。
()39、从脏腑论治,所谓调冲任,即是调养肝肾。
( )40、妊娠后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多见于胎死腹中。
( )41、《全匮要略》中记载了狼牙汤沥阴中,以蛇床子裹成锭剂纳阿甲,开创了妇科冲洗和阴道纳药的先河。
( )42、脾气虚而失于统摄营血,治疗常用方为“固本止崩汤”。
( ) ,43、月经期脉见弦滑略数,而无身热口干苦证候者,乃为月经常脉。
( )44、妇人之脉,一般比男子较为柔弱,但尺脉却会较盛。
( )45、“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
所以说天癸即为肾阴。
( )46、月经的产生是以肾为主导,故《傅青主女科》谓“经水出诸肾”。
( )四、单项选择题。
【1】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不外:A.调经、种子、崩漏、带下B.嗣育、胎前、产后、乳疾C.胎前、临产、产后、杂病D.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E.调经、崩漏、带下、症瘕答案D【2】我国现存最早医书对女子生理、病理有较系统的论述,要算:A.《妇人婴儿方》B.《内经》C.《金匮要略》D.《妇人良方大全》E.《诸病源候论》答案 B【3】《素问·阴阳别论》中有关妊娠脉象的论述是:A.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B.阴盛别阳,谓之有子。
C.阴虚阳搏,谓之有子。
D.阳盛队凝.谓之有子。
E.阴阳相搏,谓之有子。
答案A【4】妇科的第一首方剂应是:A.温经汤B.胶艾汤C.四乌贼骨一虑茹丸D、桂枝茯苓丸E.当归芍药散答案C【5】治疗妇科病的第一首方剂载于A.《金匮要略》B.《千金要方》c.《妇人良方大全》D.《经效产宝》E.以上都不是答案E【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妇科医生是:A.扁鹊B.张仲景C.陈自明D.昝殷E.华佗答案A【7】《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篇》新产三病,是指:A.腹痛、汗出、低热。
B.痉、郁冒、大便难。
C.腹痛、呕逆、下利。
D.血晕、小便不通、发热。
E.大便难、盗汗、自汗。
答案B【8】现存祖国医籍中,专篇论述妇科的,是汉代哪部著作?A.《范氏疗妇人方》B.《徐文伯疗妇人瘕》C.《疗妇人产后杂方》D.《妇人婴儿方》E.《金匮要略》答案 E【9】“居经”、“避年”首载于:A.隋·《诸病源候论》B.明·《本草纲目》C.《后汉书·华佗传》D.晋·(辣经》E.南齐·《褚氏遗书》答案 D【10】“五崩”、“新产离经脉”最早记载于:A.《伤寒论》B.《干金要方》C.《妇人良方大全》D.《脉经》E.《古今医统》答案 D【11】开始建立比较完备的医科学校——太医署的朝代是:A.西汉B.北齐C.隋朝D.唐代E.宋代答案 D【12】至唐代,把妇产一门列入卷首的是:A.《外台秘要》B.《经效产宝》C.《坤元是保》D.《产育保庆集) E.《千金要方》答案 E【1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妇产科专著是:A.《妇人良方大全》B.《傅青主女科》C.《女科准绳》D.《经效产宝) E.《济阴纲目》答案 D提示:唐代昝殷所著的《产宝》,即《经效产宝》。
【14】祖国医学史上,妇产科学蓬勃发展阶段是:A.秦汉时代B.晋隋时代C.唐宋时代D.金元时代E.清代答案 C【15】我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将产科独立分科?A.夏、商、周时代B.两汉时代C.唐代D.宋代E.明代答案 D【16】《十产论》为宋代作品,作者是:A.李师圣B.郭稽中C.朱瑞章D.杨子建E.薛轩答案 D【17】最早记载异常胎位和转正胎位手法的是:A.李师圣的《产论》B.郭稽中的《产育宝庆集》C.昝殷的《经效产宝》D.薛轩的《坤元是保》E.杨子建的《十产论》答案 E【18】首先把妇科疾病及胎产病症合并起来的专著:A.宋代《妇人良方大全》B.汉代《金匮要略》C.清代《女科要旨》D.明代《景岳全书》E.唐代《千金要方》答案 A【19】“凡看产后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此妇科要诀也”,这是金元时代哪位医家的诊病经验:A.朱丹溪B.刘完素C.张从正D.李东垣E.张元素答案 C【20】提出:“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是:A.刘河间B.李东垣C.朱丹溪D.张子和E.以上都不是答案 D【21】朱丹溪提出的安胎圣药是:A.熟地、阿胶B.黄芩、白术c.苏梗、麻根D.寄生、续断E.党参、黄芪答案 B【22】螺、纹、鼓、角、脉五种不宜之说见于:A.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B.明·万全《广嗣纪要》C.明·李时珍《本草纲目》D.南齐·褚澄《褚氏遗书》E.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答案 B【23】“逆经”是由明代杰出的医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