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图,假如a>b>c,回答下面小题。
(1)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高线,则甲、乙两处地形分别是()
A. 山脊、山谷
B. 山谷、山脊
C. 山脊、山脊
D. 山谷、山谷
(2)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图示内容为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则海拔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地海陆分布情况是()
A. 陆地、陆地
B. 海洋、陆地
C. 陆地、海洋
D. 海洋、海洋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若图中的曲线表示等高线且a>b>c,甲处等高线弯曲,由海拔高的地方凸向海拔低的地方,是山脊;乙处等高线弯曲,由海拔低的地方凸向海拔高的地方,是山谷。
(2)若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且a>b>c,据此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因为北半球越往南,距赤道越近,气温越高。
图中甲处等温线弯曲,由温度高的地方凸向温度低的地方,因此甲处气温较高;乙处等温线由温度低的地方凸向温度高的地方,因此乙处气温较低。
由于海陆的热力性质不同,冬季海洋的气温要高于陆地,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所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等温线图判读,一般说来,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向北是低纬,该地处于南半球;反之则为北半球。
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海洋相反。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阳因素
D. 人为因素【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
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
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
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3.宜宾某学校学生在地理特长课活动中收集了欧洲西部甲乙丙三地的气象资料,并绘制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与左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甲② -乙③ -丙
B. ①-甲② -丙③ -乙
C. ①-乙② -甲③ -丙
D. ①-丙
② -乙③ -甲
(2)左图中箭头所示风向及其性质是()
A. 西南风,寒冷干燥
B. 西南风,温暖湿润
C. 东北风,寒冷干燥
D. 东北风,温暖湿润
(3)欧洲旅游业发达,下列有关左图中三地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有巴黎圣母院
B. 乙地有阳光沙滩
C. 丙地有阿尔卑斯山滑雪场
D. 甲乙丙均有峡湾风光
【答案】(1)B
(2)B
(3)B
【解析】【分析】(1)左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右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得,左图中箭头所示的风向是西南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读图可得,甲位于德国,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故A错误;乙位于意大利,有阳光沙滩的景观,故B正确;丙不是阿尔卑斯山,故C错误;甲、乙和丙无峡湾风光,峡湾风光位于挪威,故D错误。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
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4.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冬冷夏热
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A.甲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不符合题意;
B.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符合题意;
C.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不符合题意;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2)影响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海陆分布,甲地更靠近大西洋。
故答案为:(1)B;(2)B。
【点评】甲地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且气温和降水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差异,纬度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5.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 8℃
B. 17℃
C. 23℃
D. 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选D。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
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
选项C正确。
【点评】(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6.读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 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炎热干燥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气候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
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尤其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故称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7.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4时左右
B. 12时左右
C. 14时左右
D. 20时左右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一个地方的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通常是早上跟晚上气温更低,中午气温更高,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故答案为:C。
【点评】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最高值。
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逐渐增强。
13时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此刻正是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
由于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
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8.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A. 一月
B. 七月
C. 二月
D. 八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
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
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9.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
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
故选:A。
(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
(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
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
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
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
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
【点评】(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2.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A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为30°C,7月气温约为22°C;气温年较差为30°C-22°C=8°C;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C,7月气温约为12°C,气温年较差为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B 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C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2)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
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13.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右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20 ℃
B. 11 ℃
C. 10 ℃
D. 50 ℃(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干旱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观察题中所给图片可知,图中的横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mm),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图中该地7月气温最高,为25℃;1月气温最低,为5℃。
因此该地气温年较差为20℃,选A。
(2)读图可知,该地6、7、8月为夏季,气温在20℃及以上,气温高,其降水量分别为35mm、10mm、20mm,夏季降水少;12、1、2月为冬季,气温在5℃~10℃之间,较为温和。
冬季三个月降水量分别为90mm、60mm、80mm,降水较多。
因此该地区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选B。
【点评】(1)年内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4.亚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环境最复杂,人文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最显著的大洲。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乌兰巴托——位于欧洲内部——全年降水稀少
B.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气温年较差大
C.孟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分干湿两季
D.北京——位于北温带——雨热同期
(2)亚洲内部()
A.东南亚地区——季风气候——食材种类单一
B.西亚地区——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丰富
C.中亚地区——地处内陆——水稻种植面积广
D.北亚地区——纬度较高——传统民居墙壁厚(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
①地域辽阔,经纬度范围广
②季风气候种类少,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最大
④四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D
(2)D
(3)C
【解析】【分析】(1)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位于亚洲的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错误;希腊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差较小,故B错误;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每年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故C错误;北京位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东南亚主要属于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食材丰富,故A错误;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不丰富,故B错误;中亚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不广泛种植水稻,故C错误;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厚,有利于防寒保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①亚洲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亚洲季风气候种类多,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②错误;亚洲三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故④错误,并且,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与④没有关系。
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亚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3)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15.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
A. 24℃
B. 12.6℃
C. 24.6℃
D. -12.6℃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3600-500)÷100×0.6℃=18.6℃,18.6℃+6℃=24.6℃。
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16.位于亚洲西部(图)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
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战争
D.教育
(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
A.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背风坡多地形雨
C.冬季经常使用人工降雨
D.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叙利亚战争不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战争。
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叙利亚西部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降水的原因是受西风的控制。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如婚姻、教育、宗教等)、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等)。
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往往是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