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与“科学课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历”与“科学课改”

摘要: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科学教师与学生在同一起跑线,教师必须是先行者,要先于学生亲历科学教学的各方面内容,以学养教,以教促学,师生共同发展。

课程改革十年来,我感受到最明显的变化与最大的收益就是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观点。教学观点的转变,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科学教师”也随着科学学科的设立而产生。科学教师大多是自然教师转行而来,而《科学》与《自然》的教材设计是完全两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观点更不相同。教师如何进入科学改革的前沿,成为合格的科学教师呢?

一、亲历学习、解读科学课程标准的过程,做到目标要求了然于胸。

科学教师第一次拿到《科学》教材翻一翻,一定会感到困惑,那么多的活动,那么多的问题,既没有活动的具体方案,也找不到标准答案,怎么教呢?以前的《自然》知识点都在教材中,问题的答案也很明确,教师教起来相对轻松一些。而《科学》教材知识点却很少,学生学什么呢?教师该如何解惑?

科学教师要明确:小学科学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与过去的“自然”学科相比,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双基”发展到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不但是“双基”,还包括科学方法、科研水平,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实验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自然课中的实验重在验证,目的是得出实验结果,科学课中的实验重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这个总目标又将以每一课中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分目标来实现。

二、亲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到课堂应用驾轻就熟。

俗话说“观点先于行动,观点指导行动。”科学教师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师授生受”的传统教学观点,首先要树立让学生亲历生活感受、发现问题、实践体验、探究问题、构建理解、迁移应用的教学观点。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

在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动者。

科学教学是由一个个探究活动组成的,小组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特征。教学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或人数更多一些),组里分工明确,有组长、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组长负责全组的纪律,作好汇报工作;材料员负责材料的领取、保管和收回工作;操作员是整个实验的操作人员(一般只能一人实行的实验,先由操作员动手操作,再小组成员轮流实行,避免人多手杂造成实验器具的损坏。);记录员对整个实验作出详细的记录,并记下每个组员的看法,组长根据记录员的记录统一全组的意见实行汇报、交流。小组成员间要团结、合作,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实验过程做到有序、高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从第一节科学课开始,让学生到实验室上课,从坐的方式的改变,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四上科学教材第一课我上的是《我们又长大了》,而后上《旗杆和影长》。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我根据对全册教材的理解,认为教材围绕“科学观察活动”展开的,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描述、交流等水平。

课一开始,教师先安排四人小组的就坐形式,讲明各组成员的分工情况,让学生各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学会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模式。(这个形式学生颇感新奇,但纪律不好控制。教师要强调听的重要性,把小组竞争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第一节课仅是个开端,各种要求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中都要给予强化,使之养成习惯。)安排好位置后,布置学生观察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时间五分钟。然后汇报,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发言,相同的话不说。(重在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使用等待、期待、引导等方法让他们开口说话。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教师即时引导学生说出是用怎样测量到的,描述了身高,体重,臂长,坐高,头围的变化情况。“你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真了不起!”连这么细小的地方你都能感觉到。”或翘起大拇指鼓励,或握手表示祝贺。在老师的真诚的鼓励下,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全班学生都发过言,对于活跃的学生,教师也会一一指出谁发过几次言,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教师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使用各种体态语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动者。)一节课下来,对于“观察”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观察不但是眼看,还包括耳听、手摸。教师总结后问:“这节课,你给自己打打分,你觉得比别人差吗?”(有生摇摇头)学生脸上的笑容就是很好的答案,“对,你们的表现都很棒!这学期我们就来学习‘观察’,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谁的眼睛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看书本目

录,了解一学期所要学的内容。最后布置作业:选择校园里的一座建筑物,能够先预习课文。下一节课来交流观察结果,如果记不住,把观察结果记在本子上。

事实证明,第一节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后进生因为得到尊重,对科学这门学科情有独钟。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已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各人的任务完成得较出色。让习惯于危襟而坐听课的学生变得活泼起来,变得会探究、会思考,这完全能做到的。但这有待于科学教师教学观点的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以点带面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动者。

三、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做到指导、引导游刃有余。

皮亚杰说过,“亲自投入是智力发展的关键,而对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这包括直接操纵物质,这种操纵在科学课上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这种操纵”就是指科学课中安排的一个个探究活动。每个人天生就有探究水平,但那是一种自发的行为。科学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这种自发行为向科学方向发展。使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准确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够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那究竟什么是科学探究呢?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实行探索、质疑、和研究。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包括:(1)提出问题;(2)猜想与猜测;(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制作:(5)搜集整理信息;(6)思考与结论;(7)表达与交流。

小学3-6年级科学教材,让学生探究关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科学知识。科学教师不但要掌握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科学知识,还要学会探究,先于学生探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不然,你就没有把握上好这节课,对学生的提问可能答不上来或答错,课堂的调控也可能出问题。

科学教师不但要熟知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自己会探究,还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如,指导、引导学生去探究。

如教学科学六上《水结冰》当学生观察了水和冰的基本特征后,师: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我想知道冰是什么变成的?(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师:对呀,冰是什么变成的呢?在什么情况下变成的?我们来猜测一下。

生:是水变成的。生:水受冷变成的生:水受冷0℃变成的。

(学生使用旧知实行猜测。)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下面请再来观察一幅图片,想一想:在寒冷冬季的早晨,我们时常在屋顶上,树叶上,草从上能够看到什么自然现象?生:霜师:推想一下,霜可能是什么变成的?在什么情况下变成的?冷到0℃变成的还是0℃以下变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