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要求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详细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内容提要: 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 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养猪场规模分类: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 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 /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 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
3、科学规划:建设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猪舍的建设工作。
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要求及内容
( 1 ) 管 理 区 :管理 区处在上 风 向 ,包 括值 班室 、消毒室 、办 物 防疫 法 等相 关 法律 法 规 ,具 备养 殖 场备 案登 记 手续 和 《 动 物 防 公 室 和技术 服 务 室 。厂 区大 门 口设置 消 毒池 ,大 门 口消毒 室安 装 疫条件合格证 》,养殖档案完整 ,2 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和质量安 消 毒设 施或 紫外 线消毒 灯 。 全 事件 发生 。 ( 2) 生 产 区 :生产 区处 在 上 风 向 ,包 括兽 医室 、饲 料库 、 ( 2 ) 标 准化 养殖 场 ( 基 地 )建设地 点 ,必须 距 离生活 饮用 水 畜 禽舍 和 饲养 员 住室 。肉牛 、肉羊 和奶 牛场 区设 有 运 动场 和青 贮 源2 0 0 0 m以上 ,距 离种 畜禽场 2 0 0 0 m以上 ,距离 镇村 居 民区 、工 池 。 业 和畜产 品加 工 企业 5 0 0 m以上 ,距 离干 线公 ̄- 5 o o m以上 。 ( 3 ) 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处在下 ( 3 ) 标 准 化基 地必 须具 备法 律法 规规 定 的防疫 条件 ,满足 动 风 向 ,距离 生产 区5 0~1 0 0 m,采用 围墙 和绿化 带 隔开 。包括 病畜 物 防 疫监 督 与疫 病 监测 工 作 的要求 ,自觉接 受 动物 防疫 监督 机 构 禽 隔 离室 、病死 畜禽 无 害化 处理 间和粪 污无 害 化处 理 设施 。粪 污 的管 理 ,积极 配 合 并 主动 开展 动 物疫 病监 测 工作 ,并持 有动 物 防 处 理 厂或 沼气 池 、粪 便堆 积 发酵 池 等无 害 化处 理设 施 是标 准化 基 疫 监督 机 构 出具 的 《 动 物 防疫 条件 合 格证 》 ,从 事 种畜 禽生 产 的 地 建设 的重 点 内容 。 应 同 时持有 《 种 畜禽 生产 经 营许 可证 》。 ( 4 ) 挤 奶厅 :奶 牛养 殖基 地挤奶 厅建 设规 模与 设计 存栏 奶 牛 ( 4)具有 与其 饲 养 规 模 相适 应 的生 产 场所 和 配 套 的生 产 设 规模 相适 应 ,并 配备 符 合挤 奶 卫生 要求 的 自动 挤 奶设 备及 相 应 的 施 ,布局 科 学合 理 ,标 准 化基 地 周 围有 隔离 墙 和树 木 隔离带 ,生 冷 藏罐 等设 备 、设施 ,并便 于卫 生 清理及 奶牛 的进 出 。 活 办 公 区与 生产 区分开 ,出入 场 区净 道 与污 道 分开 ,大 门入 口处 软 件 建设 内容 ,主要 指 在整 个 生产 管 理过 程 中 ,应严 格按 照 有 消毒 设施 。 国家 标准 、农 业 行业 标 准 、地方 标 准 和有关 技 术 规范 的要 求 ,实 ( 5 ) 具 有对 畜 禽粪 便 、废水 和其 他 固体废弃 物 进行综 合利 用 施 标准 化生 产和 管理 ,并建 立完 备 的养殖 档案 。 的沼 气池 等设 施 或 者其 他 无 害化 处理 设 施 ,其 中 的粪便 处理 池 须 3 标 准化养殖场 存栏牲畜 头数 防渗 漏 、 防雨 淋 、不外 泄 。病死 畜 禽及 其产 品无 害化处 理 应符 合 ( 1 )生猪 :能繁母 猪存 栏 3 0 0 头 以上 ,且 年 出栏肥 猪5 0 0 0 头 G B 1 6 5 4 8 的有关 规定 。 以上 。 ( 6 )引进 饲养 的 畜禽应 属 于在全 市 推广 的主导 品种 ,从具 有 ( 2 ) 奶 牛 :存栏 奶 牛2 0 0 头 以上 。 《 种 畜禽 生 产 经营 许 可证 》的非 疫 区种 畜禽 场 引进 ,经 产 地检 疫 健康 ,并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引进后隔离饲养观察不少于 1 5 d , ( 3 )蛋鸡 :产 蛋鸡养 殖规 模 ( 笼位 ) 在1 万 只以上 。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随着全国养牛业逐渐向规模化生产发展,为了提高规模肉牛场的综合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规模肉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我们结合我养牛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对养牛户的圈舍建设做一些基本介绍。
一、建场选址1.地形地势的选择牛场用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选址要干燥、平坦、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地下水位低、易于组织防疫、易于排水并且有缓坡的开阔地方。
地面坡度以1-3度较为理想,总坡度应向南倾斜。
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应将牛场建设在山坡南面或东面。
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
2.场区土壤的选择牛场用地应选用坚实的沙质土壤。
沙质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的清洁和卫生。
3.水源的选择牛场供水量应充足,取用方便,水质应该清洁、卫生。
每头成年牛每日耗水量约为45-60公斤。
4.电力充足可靠电力充足才能确保照明和饲料加工。
5.交通便利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2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场不少于1000米。
6.不得建场的区域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泥严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洪涝威胁地段。
二、规划与布局1.场区规划原则建筑紧凑,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到将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
2.规模肉牛养殖场规划面积一般按每头10平方米计算,具体按XXX的大小而定。
3.牛场分区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
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各功能区间距应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1.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等。
2.生产区设在场区中间,主要包括牛舍与有关生产辅助设施。
3.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贮粪场、装卸牛台和污水池。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
生猪养殖场(小区) 标准化建设规范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现根据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一)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猪场进出道路通畅,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二)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三)养殖场(小区)周围应建设围墙或防疫沟、设置防鼠带,并建设绿化带,但应保证围墙、绿化带不影响猪场的通风。
(四)在养殖场(小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
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一)猪场建筑设施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根据养殖场(小区)生产实际和不同猪群特点,分类别建设猪舍,舍内必须有相应的采食、饮水、通风、降温和取暖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猪场要增加圈顶喷淋降温设施。
各类猪舍应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猪舍。
猪舍朝向和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防疫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
圈舍应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应向粪尿沟处有一定坡度,不滑,易清扫和清粪。
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养殖场(小区)管理区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饲料房、兽医室等生产辅助设施。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生猪规模化养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旨在提高生猪养殖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
为了确保生猪养殖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下是一份关于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的建议。
一、基本要求1. 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无洼地、无积水、通风良好的场地。
远离居民区、水源区、公共设施区等敏感区域,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居民产生不良影响。
2. 设施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场布局,明确不同功能区域,包括猪圈、饲养区、饲料储存区、粪污处理区等。
确保猪舍设施安全、卫生、舒适,满足生猪的正常生活和生长需求。
3. 水源供应:养殖场应有可靠的水源供应,保证饮水水质清洁、稳定供应。
建立饮水设施,确保猪只能随时获取清洁的饮水。
4. 饲料供应:建立科学的饲料供应体系,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养殖需要。
建立饲料储存设施,避免饲料受到日晒雨淋和霉变的影响。
二、管理要求1. 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包括养殖场入场前及时检测和隔离猪只,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卫生消毒措施,确保生猪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2. 人员管理:养殖场要配备专业的养殖管理人员,掌握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
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3. 养殖记录:建立完善的养殖记录系统,记录生猪的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用药情况等。
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养殖管理和技术改进提供参考。
4. 粪污处理:建立科学的粪污处理系统,包括粪污收集、储存和利用等环节。
合理利用粪污,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环境保护1. 废物处理:建立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的处理系统,定期清理和处理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2. 水质保护:确保饮水水源的质量符合卫生标准,定期监测养殖场周边的水质,防止污染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3. 气体排放控制:建立科学的气体排放控制系统,减少养殖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气体排放。
四、品质和安全1. 饲料质量:建立饲料质量监控制度,确保饲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养殖需求。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一、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便利,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具体参照《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场所选址距离确认评估办法(试行)》执行。
二、布局奶牛养殖场总用地面积科学合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死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隔离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
(一)生活管理区。
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
(二)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草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三)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及化验室等生产性建筑。
设在场区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
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
(四)粪污处理、病死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
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五)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三'牛舍(一)牛舍。
泌乳牛舍应为散栏式封闭牛舍,原则上应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风机、风扇、雨帘配套温度、湿度、气体和光照等智能环境调节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智能控制。
后备牛舍应为封闭牛舍,四壁、屋顶、门窗齐全。
泌乳牛舍和后备牛舍饲喂通道宽度能够保证大型自走式TMR车通行,饮水槽数量满足奶牛饮水需求。
(二)基础。
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三)墙壁。
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
(四)屋顶。
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
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已成为当前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从场地选择、建筑规划、设施设备、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场地选择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重要环节。
选择场地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和生活区,空气流通良好,水源充足。
同时,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排水条件,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
选址时要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建规划,确保场地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建筑规划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重点。
建筑布局要合理,便于管理和生产操作。
应根据养殖品种的特点,科学设计养殖舍和生产场所,确保通风、采光和保温效果良好。
此外,还应考虑防火、防盗和防疫等安全设施,保障养殖场的安全生产。
设施设备是保障养殖效益的关键。
在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中,应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设施设备,如饲料加工机械、养殖环控设备、疫病防控设施等。
同时,要合理规划设施设备的布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养殖场的正常运转。
最后,环境保护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施,合理处理养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定期检测养殖场周边的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总之,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建设,才能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养殖效益,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养殖场主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重视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共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养殖产品。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要求
规划科学(10分)
选址适宜(5分)
选址应符合当地养殖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环境条件适合养殖业发展,易于组织动物防疫。
布局合理(5分)
园区布局合理,设有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销售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实行人畜分离、进出分离、净污分离;设立或粘贴场区总体平面布局图,养殖品种、栏舍面积、功能区域等信息公示齐全。
生态环保(20
分离到位(5分)
采取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在生产区分设适宜口径的生产污水输送管道和天然水排放渠(沟),实现生产污水与天然水分流处理。
类别
建设标准
分)
尿污治理(5分)
鼓励采用以“AO生物降解处理+立页增氧系统”,或采用“沼气处理十二级膜组(MBR膜组+RO膜组)净化”等技术,配套与规模适宜的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有处理工艺流程图。
生物安全(20分)
有效隔离(5分)
规模场必须建立防护围栏或天然屏障,实现与外界的隔离;生猪养殖场防护围栏必须为实体防护。
严格消毒(5分)
建设与生产规模相适宜的洗消场所及设备,对进出车辆、人员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大型生猪养殖场必须建设洗消中心、;消毒清洗台账健全且记录规范。
定期监测(5分)
养殖场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健全监测检录台账;大型生猪养殖场要自建检测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对非洲猪瘟等疫病实时进行监测;其他畜禽养殖场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监测,并提供年度内检测报告。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要求
类别
建设标准
必备条件
场址不得位于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使用规范。
具有县级以上畜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登记证明(新建养殖场如未取得,则提供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相关证明)。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标准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标准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是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围绕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标准展开探讨,旨在为养殖场主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标准化养殖场的选址至关重要。
养殖场选址应远离污染源,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因素。
其次,养殖场的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
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养殖场的布局、通风采光、排水系统等方面,确保养殖场内部环境良好。
其次,养殖场的建筑结构要符合相关标准。
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耐用性是保障养殖场正常运营的基础。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考虑材质的耐腐蚀性、保温性能等因素,确保养殖场建筑能够经受住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再者,养殖场的设施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合理的设施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场的设施设备应包括饲养舍、饲料储存设施、疫病防控设施等,以满足养殖过程中的各项需求。
此外,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是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养殖环境、设施设备、饲料饮水等方面的卫生监测和管理,确保养殖场内部环境卫生,避免疫病的传播。
最后,养殖场的运营管理也是关键。
养殖场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计划、组织生产、调配资源,确保养殖场的正常运营。
总之,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标准是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养殖场主要负责人应加强对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本文能够为养殖场主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肉牛)
饲养密度
牛舍内饲养密度≥3.5平方米/头
(二)
消毒
设施
场门口有消毒池,场内有消毒室
场区有内外环境消毒设备
(三)
养殖
设备
牛舍有固定食槽,运动场设补饲槽
有精料搅拌机或使用专业精料补充料,有饲料库
有自动饮水器或独立饮水槽,运动场设饮水槽
有青贮设备,有干草棚
有带棚的贮粪场及粪便处理设备管理
(四)
辅助
设施
附件2: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验收条件
必备条件(任一项不符合不得验收)
1.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土地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
2.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3.有完整的养殖档案
4.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
5.年出栏育肥牛500头肉牛育肥场
创建内容
具体标准
有资料档案室
育肥牛场有兽医室
有装牛台和地磅
有专用更衣室
三、管理Βιβλιοθήκη 及防疫(一)管理制度
有生产管理制度并上墙
有防疫消毒制度并上墙
(二)
操作
规程
有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三)
生产
记录
有购牛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完整记录品种、来源、数量、月龄、出栏月龄、出栏体重等情况
有完整生产记录,包括产犊记录、牛群周转、日饲料消耗及温湿度等记录和生产性能记录
对牛场废弃物有处理设备,如有机肥发酵设备或沼气设备等,并有效运行
(二)
农牧结合
粪污作为有机肥利用,粪污农牧结合处理
有收购农户秸秆、自有粗饲料地或有与当地农户有购销秸秆合同协议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doc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引言本规范旨在指导蛋鸡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养殖环境、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总则1.1 目的确保蛋鸡养殖场(小区)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满足养殖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蛋鸡养殖场(小区)。
1.3 基本原则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选址与规划2.1 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点。
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污染源。
2.2 规划布局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
确保养殖场内部交通流畅,便于物资运输和管理。
第三章建筑设计3.1 鸡舍设计鸡舍应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
鸡舍内部布局应便于鸡只饲养管理和日常操作。
3.2 设备配置配置自动化的饲养设备,如自动喂料、饮水系统。
配置环境控制系统,确保鸡舍内温湿度适宜。
3.3 废物处理设计合理的废物收集和处理系统。
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章生产管理4.1 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和操作规程。
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4.2 饲料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优质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饲料安全。
4.3 疾病防控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对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5.2 资源利用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开展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粪便的堆肥化处理。
第六章安全与卫生6.1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6.2 卫生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
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
第七章质量控制7.1 产品质量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鸡蛋质量。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同时兼顾南方与北方、丘陵山区与平原的条件差别,特制定本标准。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一)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
(二)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三)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一)圈舍朝向、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
(二)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三)大门口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四)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防疫严格,管理规范(一)有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二)养殖场从业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三)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和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记录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
(四)小区内部应尽量推行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其品种应大体一致,外购种猪应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进。
(五)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猪能够使用锅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四、废污利用,排放达标(一)养猪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GB18596规定。
(二)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应根据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选择达标排放技术模式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宜采用沼气工程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的地区宜采用达标排放技术模式;具备可利用污水的地区宜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养殖场建设标准【模板】
附件1:养殖场建设标准一、畜禽良种化养殖场要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畜禽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严格执行动检部门的审批备案程序。
二、养殖设施化(一)养殖场选址1、养殖场建设要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建设用地应符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占地面积符合畜禽养殖需要。
2、养殖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和村庄的下风向。
3、养殖场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力充足、可靠。
4、养殖场应远离XX区、交通便利,符合畜牧、动物防疫、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场区布局1、养殖场整体建筑布局科学合理。
分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五大部分。
生活管理区应处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辅助生产区不宜在生产区的下风向,隔离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应处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2、生活管理区:包括宿舍、办公室、消毒室、消毒池等生活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设施。
养殖场大门口应设置消毒池,消毒室应安装喷雾设施和紫外线灯。
3、辅助生产区:包括饲料草料库、饲料草料加工车间、青贮窖、配电室、水塔等辅助生产建筑设施。
4、生产区:包括各类圈舍和生产设施。
生产区应与管理区严格隔离,禁止一切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
在生产区入口处设工作人员更衣沐浴消毒室。
5、隔离区:隔离区应当远离生产区。
6、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等。
7、养殖场内净道和污道要严格分开。
净道主要用于畜禽及产品周转、饲养员行走和饲料、产品的运输等;污道主要用做处理粪污、病死畜禽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三)设施与设备1、圈舍建造(1)根据饲养畜禽品种,因地制宜选择半开放式或密闭式畜禽圈舍,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结构,要求框架结实,抗风、抗压能力强。
(2)畜禽圈舍的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防疫要求。
(3)畜禽圈舍应能防止雨雪侵入,保温隔热。
(4)根据饲养畜禽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理阶段、生产性能表现等,建设相配套的各类型圈舍。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试行)重庆市养猪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推广使用。
为提高规模猪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重庆市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一、建场审查、备案管理1、各区县(自治县)农业(畜牧兽医)局对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下简称猪场),要严格实行备案管理。
2、在备案猪场现场条件审查时,各区县(自治县)农业(畜牧兽医)局要重点审查周边土地消纳粪便能力、附近已有养殖场数量及规模和猪场对粪便处理利用方式,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场数量和出栏量。
原则上猪场粪便按一年一亩粮食土地消纳存栏一头猪的粪便、一年一亩蔬菜或经果林土地消纳存栏二头猪的粪便进行测算,消纳粪便进行布局。
3、在备案猪场现场条件审查时,新建猪场原则上要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审查备案。
二、选址适宜、布局合理4、猪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和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
新建猪场应在二环高速公路以外选址建场。
5、猪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6、猪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猪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生猪当量999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500米以上、年出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
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
德宏州标准化千头肉牛养殖场建设要求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1、场址选择(1)示范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易于防疫的地方。
(2)示范区周围1000米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屠宰场、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米以上。
2、水质水源充足稳定,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
3、空气场区和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403、-2001的规定。
4、用电电力供应充足有保障(备有发电机组)。
5、道路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
6、场地面积对于育肥牛,牛舍面积6平米,场区道路、防疫设施、青贮池、草料棚、粪污处理设施等建筑建设均摊面积6-9平米,共12-15平米。
对于涉及自繁自养的牛场来说,种牛、犊牛、育成牛还需要有运动场,成年牛应占面积为15-20平方米,育成牛10-15平方米,犊牛5-10平方米,即成年牛、犊牛、育成牛分别占建筑面积为:25平米、20平米、13平米左右。
对于没有自繁自养,完全进行育肥的牛场来说,一千头牛,不包含运动场的建筑面积应有12000平米,建筑面积一般占牛场面积的15%-20%,故牛场总面积为6000-8000平米。
对于有自繁自养的牛场,应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规划生产区的建筑面积。
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1.生产方案年向社会提供肉牛1000头。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存栏一定数量的基础母牛头,种公牛与种母牛比例为1: 20(采用冻精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种公牛存栏量),年淘汰基础母牛20%左右,并于每年购入或培育后备母牛,其数量大致等于年淘汰的基础母牛数。
2.生产工艺流程3.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育肥时间:青年牛6—8个月, 架子牛2—3个月,最长不超过4个月。
日增重:育肥牛日增重1.2kg4.主要技术措施(1)犊牛培育a护理出生后1h内应吃上初乳。
出生7d—10d后,可随母牛自由运动半小时。
一个月后增加至1h—2h,以后逐渐延长。
标准化养殖场的要求和标准
标准化养殖场的要求和标准养殖业是我国农业中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化养殖场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从场地选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养殖管理等方面对标准化养殖场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标准化养殖场的选址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距离工业废气排放源和垃圾填埋场等环境污染源要保持一定距离。
同时,选址还应考虑到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排水畅通等因素,以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和生产安全。
其次,养殖场的设施建设也是标准化要求的重点之一。
养殖场应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合理设计和建设畜舍、饲料库、粪污处理设施等各项设施,并且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和卫生标准。
此外,养殖场还应配备完善的防疫设施和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疫情和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是标准化养殖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环保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备、废弃物处理设施等,确保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养殖场应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负荷,采取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养殖管理是保障标准化养殖场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养殖计划、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确保养殖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同时,养殖场还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养殖场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标准化养殖场的要求和标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养殖场主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确保养殖场的合法合规运营,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地养殖场主和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和标准进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要求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县畜牧产业发展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生态化、健康化发展,根据凤庆县人大常委会对《凤庆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凤庆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关于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所提出的审议意见,结合我县畜牧工作实际,以现有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为典型,提出我县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如下:
一、选址与布局
1、场区选址:场址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干燥的地方,符合城市、村镇规划要求,不得在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内新建养殖场,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动物饲养场等500米以上,距种畜禽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3000米以上;
2、场区布局:养殖场分四大区域:引种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四个区域需用围墙隔开。
其中引种隔离区需建引进种畜隔离观察舍;生活区需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值班室等;生产区需建兽医室、料库、畜舍、病畜隔离舍等,畜舍间距至少5米以上;无害化处理区需建粪便堆积发酵池、污水沉淀池、病死畜填埋井等。
提倡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沼气池。
二、场容场貌
1、场区大门设计:
入场大门(指生活区大门)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大方,宽度3米以上,方便运输车辆出入。
2、畜舍与墙体
畜舍房顶所用材料为10公分厚保温彩钢瓦,颜色一般为天蓝色,对养殖场的围墙内外以及生产区、生活区的墙体进行涂刷,确保美观、坚固、耐用。
3、场牌
制作条形场牌,内容为“XXX养殖场(公司)”,悬挂于场区大门左侧。
4、场区简介牌
以喷绘为主,制作场区简介牌,内容包括场区鸟瞰图和场区文字简介两部分,固定在场区大门外醒目处。
版面悬挂在场门口外墙上,如果墙体不适合固定版面,须制成固定架竖在场区大门外。
版面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5、固定标语
养殖场要刷写1—3条固定标语,标语位置原则上写在场区外墙醒目处,字体为黑体字,颜色为红色,字体大小根据墙体大小和标语字数来综合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6、制度版面
养殖场应以免疫、兽药、饲料使用、消毒防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病监测、检疫申报、疫情报告、引种隔离等生产管理制度制成版面,并悬挂在场区内合适位置。
三、道路硬化
主干道至养殖场、生活区、生产区内的主要道路之间的道路应硬化,无坑洼积水;生产区污水采用暗道排放,排污道应硬化、加盖。
四、场区绿化
1、养殖场围墙外环绕一周及猪舍与猪舍之间要栽种多行速生树木,每株树干自下而上涂白1米;
2、生活区及生产区内其它地方的绿化,以常青景观树为主。
3、生活区、生产区内的空闲地带以及树下要种植“地被花卉”。
五、配套设施建设
(一)消毒设施
1、场区大门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要建消毒池,消毒池宽度与大门同宽,消毒池长度为通过消毒池最大车辆车轮周长的一周半,消毒池深度以倒入的消毒液能淹没车轮橡胶轮胎的厚度为宜。
2、生产区入口要建消毒室,配置自动喷雾消毒设施或超声波雾化消毒设施,并确保能正常使用。
(二)引种隔离舍和病畜隔离舍
1、引种隔离舍:
建在养殖场区外,远离粪污无害化处理区。
隔离舍面积可根据引种规模确定。
2、病畜隔离舍:
建在养殖场生产区内,下风向50—100米,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隔离舍面积。
(三)无害化处理设施
1、贮粪池:位置在养殖场下风向,远离生产区,并做防雨防渗处理。
建设标准为:按年出栏1头猪需建0.1m3计算。
2、污水沉淀池: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宜,内壁及底部用水泥硬化。
通向沉淀池的污水管道要加盖,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坡度。
建设标准为:按年出栏1头猪需0.14m3标准建沉淀池,沉淀池需建3级(比例为1:2:4),确保污水充分沉淀后排出。
3、沼气池: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应配套建设沼气池。
建设标准为:按年出栏1头生猪需建0.2m3计算。
4、无害化处理池
无害化处理池要求为深4米(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酌情确定)、直径2.5米以上的窖形,容积在15m3以上,内壁水泥硬化并做防渗处理,底部放置20厘米厚的生石灰层。
无害
化处理池应建在养殖场外下风向,距离生产区100米以上。
无害化处理池需加盖加锁,旁边树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
六、养殖档案管理
养殖场要主动向当地畜牧部门申请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证,要有档案柜、档案盒,规范建立免疫、生产、消毒、兽药饲料购进使用、粪便及污物无害化处理、产品销售、抗体检测、疾病诊疗等养殖档案。
2016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