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1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83e3d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3.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1篇) 认真品味⼀部名著后,⼤家⼼中⼀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 在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中有这样⼀段话:我⼼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我的教师。
勤于学习,充实⾃我,这是成为⼀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个理想的教师,⼀个要成为⼤家的教师,⼀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些书。
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在中国⾮常有影响的教育家,每个⼈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是否做⼀个有⼼⼈,是否执著,是否有恒⼼。
当然,我们知道,教育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化素养、道德素养、⼯艺素养等。
通读此书,我被他的理想教师形象所感染,⼼中不免升腾起⼀种渴望,渴望⾃⼰也能成为⼀名好教师。
他说: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信、⾃强,不断挑战⾃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因素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充满爱⼼、受学⽣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关注⼈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还应该努⼒理解孩⼦的世界。
成⼈世界和孩⼦世界是不⼀样的,孩⼦们的世界有独特的⾊彩、旋律和内涵。
教师要和他们⼀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分⼦。
教师需要有⼀颗⾮常年轻的⼼,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
可是我们⼀直主张师道尊严,⿎励师⽣之间有距离感。
中国教育传统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过于强调师道尊严就不好。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6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e38f5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8.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6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篇1古人云:开卷有益。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豁达。
好多年了,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总喜欢挤一点闲暇时间,让自己静下心,定下神来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作品。
我觉得使我不改初衷的热爱读书,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可以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共鸣与交流,可以让我从书中的文字中沉淀出自我的思想,汲取精神的奶酪。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我受益非前浅。
尤其是读了“我心中的理想教师“这一章后,我对如何当一名好教师更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是的,教育的确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和活力”。
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
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平,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
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要想得到太阳,你可能得到月亮,要想得到月亮,你可能得到星星,要想得到星星说不定你什么也没得到。
可见,教育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而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理想。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
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
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99b51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5.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篇1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老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老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老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
《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化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开展探寻一条实在可行的开展途径。
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老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绘,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提醒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老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根本标准、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老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如今读者面前。
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老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以前崇尚老师有一桶水,如今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那么,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根底。
一个理想的老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老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老师,他必须从最根底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454964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a.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近期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重新认识了如何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在教学中,我更愿意去为幼儿去创设一个探索的情景,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时间、场地和充足的经验,我们班小朋友喜欢兔子,那我就把真实的兔子带给他们,在喂养过程中,不喜欢便便,我们就以便便处理为契机,支持幼儿对于兔子便便的探索,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自己去照顾幼儿,寻找如何处理便便的方法,以及后续对便便利用的研究。
在课程完成之后与幼儿进行一个分享和交流,提升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进行深度的学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在这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会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成为幼儿的好伙伴。
课程有限,但又无限,我们结束了在课堂上对兔子便便与兔子的研究,但是小兔子一直养在我们的植物角,接受着小朋友们的照料。
“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永远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特别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教师首先从热爱幼儿做起,尊重幼儿的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保育活动特点,提供适宜的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少一点冷漠,多一些关心,少一点打击,多一些欣赏,要平等对待幼儿,学会倾听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虽然我距离主教授提出的理想教师的标准还很远,但是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以此标准来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朝着理想教师的目标而奋进。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2“只要我们有梦想,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819c2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4.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前言在当代社会,教育被认为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对于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追求。
本篇文章将记录我对于教育理想的思考和阐述,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
教育的本质意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素质的过程。
教育应该是一种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和合作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注重死记硬背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理想的核心目标在我看来,教育理想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格。
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合作能力、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对未来挑战的适应能力。
教育理想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
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良好的社会行为和道德素养。
只有有真善美的灵魂,才能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实现教育理想的路径要实现教育理想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来指导教育实践。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路径和方法:1. 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
因此,个性化教育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基本准则之一。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并提供相应的培养和支持。
2. 质量教育质量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质量教育的关键在于提供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教师。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能够创造积极、活跃、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氛围。
同时,学校也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和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3. 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但不限于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等。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c0ae1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e.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1《我的教育理想》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哲学著作,他以独特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
这本书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好公民”、“好公民意识”、“好公民习惯”。
他强调了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这种理念对于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提醒我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所打动。
他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
在李镇西老师的眼中,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和关怀的。
他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他认为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他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我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李镇西老师还强调了教育应该具有民主性和平等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种理念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总的来说,《我的教育理想》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像李镇西老师一样,充满爱心和关怀,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我们就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2《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前不久,我读了我国家长、教育家朱永新的一本书《我的教育理想》,读后真是感触良多。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的理想比教育的目标更重要;教师的理想比教育的目标更重要。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教育学生,首先自身必须受到教育。
因此,我们要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9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4e502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6.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9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问、困惑是很多的。
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问题,更是多种多样。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新教育理想》一书,让我深受震撼。
这篇文章没有高深的理论,而是在一个个真实的实例中,孕育出来的教育实践经验。
这些实例,不正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过、困惑过的吗?例如:现在,为什么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累,却出不来高成绩呢?是啊,和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相比,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新西兰某校的一堂课,让出访的中国教师很惊讶。
他们五年级的一堂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可是,这不是我们二年级的课吗?由此可见,新西兰五年级的那个“蛋糕题”同我们五年级孩子承受的学习重量,已是多么强烈的对照。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学生承受了如此大的压力。
这也难怪,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厌学感,比他获得多少知识重要!我们自己的国情和历史决定了我们这样的教育方式。
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使自己更加的适应我们的教育。
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地成长。
我想这不仅是所有学生的愿望,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愿望。
长久以来,家长说“学生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一提学习,就发火”,“家长天天晚上陪着孩子学习到很晚,电视不敢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不见学习成绩提高?”……以前,我们老师总是和家长讨论如何鼓励、鞭策学生学习的问题。
现在看来,我们也有必要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了。
我曾经在与学生聊天的时候,也听学生说过,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没有真正的平等。
所谓的平等,只不过是空谈,当学生真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家长或老师就开始批评说教了。
这就是一个陷阱,一个不平等条约。
我们都明白孩子的压力,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却不能为孩子缓解压力,这就出现了学生逃学、上网聊天、沉迷游戏等状况的出现。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34283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6.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去看的,在我通读朱永新先生的这部著作之后发现,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
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的勾勒。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
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行,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我们怎么办?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又一个问题在轻叩我的心扉。
如果你是教师——那么你“应该是胸怀理想、善于合作、充满爱心、富有创新、勤于学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果你是校长——那么你“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人”;如果你是学生——那么你“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如果你是父母——那么你“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人。
2023年《我的理想教育》读后感10篇
![2023年《我的理想教育》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3463e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2023年《我的理想教育》读后感10篇2023年《我的理想教育》读后感10篇1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
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也认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者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__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
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最让教师震撼的是书中《理想的教师》一章,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理想和激情,人们纷纷写心得,抒发感想,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
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但是,光靠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平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十五个论题,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五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6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a2390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7.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拜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
这本书文字隽永、理清意明,真的能够唤起我们教师的激情。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
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
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3f6cc2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1.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带着梦想去追寻,带着理想去实践,带着渴望去阅读,我见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它承载着培养人才的使命。
理想也是神圣而崇高的,它是行动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更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性的意义。
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不断传承,并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教育的理念要紧跟现代化的发展,理想的教育需要得到广泛舆论的支持。
(经过修改)一、理想的德育1、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通过自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让他们在游戏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内涵。
2、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与书籍的亲近关系,与伟大导师进行对话,并通过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来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和塑造个人品格。
3、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热爱和对才艺的发展,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并在美好的环境中促进道德教育的实施。
4、理想的教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榜样,通过真实而感人的道德形象来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
5、理想的德育,应该合理地制定一套循序渐进的目标,从现实和理想的双重视角出发,形成一个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6、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7、理想的德育应该包括教授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如自警、自诫和自励,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自律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意志力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渐形成“不教之教”的自我约束能力。
8、理想的德育应该是一个全社会都认同“以人为本”的共识,并且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互相协作的德育合作网络,使各种力量能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强大的德育优势。
这样的德育理念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环境,通过家庭的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基本品德和道德观念。
学校则提供了系统化的德育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塑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4bc5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3.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0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通过品读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深感他的教育思想是对我灵魂的深刻洗礼,从而激励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向名师靠近的决心。
我的理想很简单:做一个幸福的人。
而我的教育理想就是通过幸福的教育,教育出幸福的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伙伴,深受学生的喜欢。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教育理想呢?首先要做一名这样的老师:一、以朱永新教授所言的理想教师做标杆,不断努力靠近。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二、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当今时代,教师是一个设计者,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适合他学习的环境;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要使学生在信息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够解决。
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以专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发言的人;学生的红领巾歪到一边去了,我们会为他扶正;课外活动时,我们会加入学生游戏的行列。
要成为伙伴就要让他们喜欢你,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关注点有所差异,诸如讲课精彩,幽默风趣,博学多才,和蔼可亲,认真负责,宽容大度,公平公正……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因为‘喜欢’是相互的。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172dc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4.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1《我的教育理想》是一本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所写的一本教育理论著作。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魏书生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期望,以及他对于未来教育的设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成为有用之才。
他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书中,魏书生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例如: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自我评价等。
这些做法让我对于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这些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总体来说,《我的教育理想》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让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于未来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相信,在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之才。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2标题:教育理想:从理论到实践在深入阅读《教育理想》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陈孝大博士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富有理想和活力的教育蓝图。
首先,我被书中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
陈博士强调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使我意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个体。
其次,书中的实践案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6篇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9cbbf41711cc7930b71612.png)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6篇《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是2009年4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永新。
本书作者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以及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1 近日有幸拜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
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一桶水的提法早已过时,而教师具有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
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
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多读书,多学习,多给孩子更多的爱,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2023年《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
![2023年《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983d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3.png)
2023年《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读完朱永新老师所著作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如同下过一场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心不断变得柔软、柔软、再柔软……它又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记忆的大门。
徜徉在书中,自己就像坐在一片生命一样翠绿的草地上,聆听着周围孩童纯真无忧的欢笑,任纷乱的思绪飘飞,渐渐地,那个在记忆中尘封多年的日日月月,又开始灿烂、明丽起来。
那时的自己刚满19岁,花一样的年龄,带着初为人师的美丽心情,带着对“老师”这一职业所有的向往与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
虽然被分配到了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实现一个梦,一个关于“老师”的梦。
“老师,快来看,这里的花儿开了!”“老师,小草发芽了!”“老师,阳光真温暖啊!”……这是孩子们对我的招唤,更是对于春天的呼唤。
在那所乡村小学,“天高皇帝远”,平时很少有领导去检查,更没有谁听课,我和学生的舞台在三尺讲台之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快乐。
春天,带他们走近田间,追赶春姑娘的脚步;秋天,跟他们一起体会丰收的喜悦;冬天,我又会和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真真正正是一个“孩子王”。
当时全校总共不到100名学生。
早晨,我会带着全校的孩子们一起跑操;课间,我又教他们从没做过的广播体操;“六一”儿童节,我现学现卖,教孩子们跳舞,组织他们表演节目;春季运动会,我跟他们一起训练,时不时还来一场比赛;课堂之外,我还会自编自演,教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幼儿园小朋友唱歌、跳舞……那时的自己,真是热力四射、激情无限啊!而年轻的自己,也给这所学校带来了新鲜。
只要我在学校,学校里的男生、女生们总是匆匆吃过午饭后喜欢到我的宿舍玩。
有时我跟他们谈天说地;有时什么也不说,就用录音机放歌给谈们听,其实都是当时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孩子们却听得入迷。
傍晚,吃过晚饭,他们又会聚集到我的宿舍做作业、聊天、嬉闹,玩够了就一起回去。
偶尔也有女生会住在我那里,美其名曰“跟老师做伴”。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6567f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3.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上篇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且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
《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育者,首先要成为一名读书型教师。
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
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
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35bd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4.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是朱永新教授所写的一篇青年教师自述文,从自身角度阐述了他的教育理想和对教育未来的期望。
一、教育的目标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这种人才应该在专业知识上有着过硬的实力,在跨文化交流上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在人文素养上有着高尚精神和强烈责任心。
二、教育的方法
作者认为,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者也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不断地开展教研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三、教育者的责任
作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最大的责任在于传承中国文化、发扬人文精神。
教育者应该具备宽容包容、公正廉洁、高尚品德的道德素养,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能力。
四、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教育是国家、民族和个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没有教育,社会和人类就无法向前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为教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这篇文中蕴含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和殷切期望。
作者的教育理想受到启迪和熏陶,并集合了他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
对于广大的青年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篇文章更是一份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的优秀教育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
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第二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带着梦想去追寻,带着理想去实践,带着渴望去阅读,我见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理想也是神圣而崇高的,理想是行为的动力;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
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教育的理想要坚持面向现代化,理想的教育要有舆论支持。
(朱永新教授语)一、理想的德育1、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3、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4、理想的教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极力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5、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6、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7、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8、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筋疲力尽,为之也操碎了心。
为什么学校的德育会如此苍白无力?朱教授告诉我们:首先,道德教育要结合平时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重要的是行为的熏陶,实践的感染,习惯的坚持。
使道德教育达到润无心无声的境界。
其次,让学生的心灵在经典中憩息,在阅读书籍中净化灵魂。
其实就是让学生有健康的思想,与经典中的人物对话,在书中自然地呼吸,得到新鲜的空气,使自己的整个心空都明亮起来。
然后,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没有层次性。
小学与大学的德育目标简直颠倒,对小学生的教育太过空洞,太过远大。
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所在的学校那样:对刚入学的孩子就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只有爱自己的妈妈,才能去爱别人,爱社会,爱祖国。
最后,我们的道德教育太过于说教,太不注重环境的创设。
德育更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
我们应该联合社会、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优势力量。
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中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完善、教育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理想的智育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2、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3、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4、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5、理想的智育,应该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花的传薪者。
6、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7、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8、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来的基础有所进步;既要保证考试取得高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的学校,离这样的目标有多远?我们的老师,敢不敢说分数是次要的,我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不追求分数的高低,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孩子愉快地享受学校生活,这样的理想离我们有多远?教育需要理想支撑,理想需要教育实现。
虽然理想显得那么遥远,可是有理想就有希望,带着理想快乐地前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方向。
在新世纪第一缕阳光投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教育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只有对未来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才会奋力拼搏,战胜危机,摆脱和超越困境,我们需要教育的自信心和崇高理想,只有对未来有崇高理想的民族,才会消除恐惧,抛却悲观,乐观地拥抱未来。
——朱永新教授语三、理想的体育1、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2、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3、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4、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
5、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6、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和美的和谐。
7、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8、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生化的趋势。
体育,代表着力量、竞争,体现着拼搏,谦让,为我们展现了无数美的瞬间,定格了无数美的永恒,也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为之倾倒。
可是,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真的做到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能力的培养吗?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吧。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众星捧月的被小心呵护着,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天热怕晒着,下雨怕淋着,跑步怕摔着,游戏怕撞着,怎不令人担忧?四、理想的美育1、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之美”,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3、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4、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5、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树立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6、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7、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8、理想的美育,应该是“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初春时柳树枝头的一抹新绿,盛夏里透过树梢的斑驳光影,秋日里梧桐树下飘落的第一片叶子,寒冬中草丛上的一层薄霜,都是美丽的。
但是,在我们的学生眼中,可能就觉得习以为常了,感受美的能力有些欠缺,发现美的眼睛少之又少。
要说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接受艺术美育,那肯定没人同意。
瞧瞧双休日的少年宫里,琴行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学声乐、钢琴、舞蹈、书法、绘画比比皆是,真恨不得孩子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如此强化下的艺术多少带上了功利性,失了一些真,失了一些美。
五、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1、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2、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