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观点
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观点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心学方面。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即世界的本原和真理都存在于人心之中。
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理存在于外部的天地之间,而王阳明则强调理在内心之中。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理就是人的本性。
因此,人们应该通过反省内心,发现真理,而不是一味地向外寻求。
2.知行合一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结合,而不是分离的。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学习到的,而且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和价值。
因此,他强调人们应该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3.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实现心即理的关键。
良知是指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是人性的本质。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反省内心,去掉心中的杂念和欲望,发现良知并遵循良知的指引去行事。
这样就可以实现心即理的目标,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4.无善无恶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
他主张人们不要被外界的评判和道德标准所束缚,而是要遵循内心的本性去行事。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本质,但是外界的评判和道德标准往往会干扰人们内心的本性。
因此,他强调人们应该摆脱这些束缚,发现内心的本性并遵循它去行事。
5.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是实现心即理的途径之一。
格物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致知则是指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格物致知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以及格物致知等方面。
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是:1.心即理(价值存在);2.知行合一(价值判断);3.致良知(价值归宿),“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
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所谓“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
简单地理解就是,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2.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3.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
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王阳明(1472-1529),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将领,被誉为“心学”创始人。
他的“心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重要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及其解释。
一、“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是他心学理论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人的心灵本质上是清明自知的,所以人的心就是理。
他说:“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本是一体。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心灵的运动就是宇宙的运动,所以人可以通过心灵来认识宇宙。
“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是要把握住人的心灵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知识和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在的自觉和体验获得的。
这种智慧是一种超越常识和经验的智慧,是一种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智慧。
二、“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道德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良知。
良知是人的内在本性,是清明自知的本质表现。
他说:“良知即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即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在不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他说:“人心有恶,人能自知之;人心有善,人亦能自知之。
”他认为,良知是人的内在道德标准,只有通过不断发掘和培养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境界。
他说:“知行相通,无有间隔。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
他说:“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自行之者。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四、“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知识。
他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灵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即理: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就是说,人的内心即为真理所在。
只要人们能够用心去感知事物的本质,就能够了解真理。
2. 致良知:阳明心学提倡“致良知”,也就是说,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使自己的内心达到一个高尚、纯净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3. 思想统一:阳明心学认为,心与物是相互作用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阳明心学提倡“思想统一”,即要让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一致,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
4.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心性平等:阳明心学强调“心性平等”,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样的,不分高低贵贱。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内心,不要因为外在的差异而歧视或排斥他人。
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不仅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
指导意义,也对于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 1 -。
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与知识获取
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与知识获取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阳明,号仲宗,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的途径,对于后世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以及他是如何获取知识的。
一、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1. 内观:王阳明认为,学习的重点在于内观自己的内心。
他强调通过内心的观照和体悟来认识外界事物,并通过内省、反思和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心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内观,才能真正领悟到真理和道义。
这种学习方法注重通过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体验:王阳明主张通过实践和亲身经历来获取知识。
他认为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外在的工具,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亲身实践和体验。
他提倡学以致用,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深化自己的学习。
3. 反思:王阳明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
他认为学习不仅需要积累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通过反思,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 实践:王阳明认为学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他提倡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习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二、王阳明的知识获取途径1. 读书:王阳明非常重视读书。
他认为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可以积累知识、开拓思路、扩大视野。
他提倡在读书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并将书中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 探究:王阳明主张通过探索和研究来获取知识。
他通过亲自实践和研究,探索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规律。
他提倡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来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
3. 借鉴他人:王阳明认为,他人的经验和知识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
他鼓励人们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他人的智慧和知识。
他提倡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和见解。
王阳明心学的五大核心思想
王阳明心学的五大核心思想王阳明心学,又称为“阳明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观意识和自觉性,以及心性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实践与知行合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哲学的“第二次启蒙”。
核心思想一: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将知识与行为融为一体,不断实践和体验所学的知识,从而使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能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
核心思想二:心即理在阳明心学中,心被视为人的本质,是一切智慧和道德的源泉。
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认为人的心灵中已经包含了一切真理,只要发掘心中的真理,就能够理解自我、他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
核心思想三: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通过感知外界物体来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质,这种方法被称为“格物致知”。
他认为,人的感觉和理性应该同时使用,通过感知外在世界的物体来了解自己的内在和本质,从而达到对世界的更深刻的认识。
核心思想四:致良知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致良知”。
良知是人天生的道德本能,只要人们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的良知,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致良知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清醒、自觉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核心思想五:心外无物阳明心学认为,人的内心和外界是相互关联的,心和外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的思想,即内心的感觉和外界的物体是一体的,没有心就没有物。
这种思想强调了内心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强调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掌控。
总结阳明心学是一种注重实践和内心探索的哲学思想。
阳明心学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核心思想也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首先,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实践和行动是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陷入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状态,只关注知识本身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南怀瑾
南怀瑾:明代大儒罗近溪“不动心”的案例由于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提到“不动心”的问题,秦汉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体系中,谈修养,讲事功,或多或少都受到孟子所谓“不动心”这句话的影响。
尤其是宋明以来,以儒家正统自居的理学家们大多数更是如此。
其实,自汉魏以后的道家和佛家,也受到这句话很大的影响。
因为佛道两家的修养方法,所谓讲究修持、注重修为工夫的内涵,基本上和孟子讲的“不动心”异曲同工。
道家学说宗主老子的“为无为”,乃至于一变而成为道教的以“清静无为”为宗旨,原则上当然都要建立在“不动心”的基础上,那是毫无问题的。
等而下之,例如后世道家的神仙丹道派谈修为、修养,所谓“攒聚五行”、“还丹九转”的方法,都是先锻炼好精气神,做好筑基的工夫。
而筑基工夫的大原则,还是以“不动心”为主。
丹道家所谓“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便是描述动心的作用。
现在再来看看理学家们“不动心”的学问与修养,由宋代兴起理学开始,经过百年,其间学者大儒很多,讲心性修养的微言妙论也太多了,我们只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换言之,也只找一个“不动心”最明显的例子来说,所以便采用《明儒学案》中罗近溪的一段。
罗先生是王学的后起之秀,也可以说是王阳明门下杰出的大儒。
所谓王阳明的姚江心学,有两位特别突出的人物,一位王龙溪,一位便是罗近溪。
不过,到了罗近溪的时代,王学已近末流,同时明朝的政权历史也将近尾声。
一般认为,王学到了末流已近于禅,好像不能算是正规的儒家理学。
其实,这是门户之争、派系之见的论调,亦是以真儒自我标榜的攻讦之说,也就是说正学与伪学、真儒与伪儒在思想意见上争斗的丑陋相,事出题外,就不多作讨论了。
在这里,我们只说罗近溪一生中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都在做“不动心”的工夫。
《明儒学案》摘录他经历的一段话说:【又尝过临清,剧病恍惚,见老人语之曰:“君自有生以来,触而气每不动,倦而目辄不瞑,扰攘而意自不分,梦寐而境悉不忘,此皆心之痼疾也。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心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一、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心即理”,即认为心和理是同一的,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是世界的本体,理是世界的规律和法则。
因此,心和理的关系就是本体和规律的关系,理在心中,心就是理。
二、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将知和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
他主张以行为本,以知为辅,认为行为是实现知的前提和基础,而知是指导行为的方向和目标。
因此,只有将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即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他认为良知是天赋的,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
他主张通过内省、体悟、实践等方式来发掘和实现良知,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和人格上的升华。
四、无善无恶王阳明认为,人心中的善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他认为,只有当心中存在某种欲望或情感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善恶观念。
因此,他主张通过消除心中的欲望或情感来消除善恶观念,以达到无善无恶的境界。
五、万物一体王阳明认为,万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认为万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只有通过观察和体验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他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探索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和“万物一体”等方面。
这些观点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完整体系。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同时,这些观点也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实践。
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
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1. 王阳明心学的由来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自宋代诞生以来就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其中,明代思想家王阳明(1472-1529)的心学思想是整个心学体系中最为重要、有价值的一支。
王阳明心学源于儒学,但又是一种新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概念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等。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人类心灵与自然和宇宙之间具有直接而内在的联系,心灵是一种能够感知天地万物本质的透镜,也是理性思考和行动的动力源泉。
因此,心即理,而理在心中生。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最为核心的概念,它强调知识和行动的密切联系。
王阳明认为,只有当人们将所知转化为实践时,才能真正领悟知识所含义,这样才会得到真正的“知”。
格物致知: 王阳明认为,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了解自然法则和人类与之相关的本质规律,进而从中获得知识。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个重要概念。
他认为,人的内心天生善良,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善恶之分”产生了。
致良知就是要通过学习让人们重新认识自身本质、发掘内在的善良本质,从而重拾自我。
3.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除了上述几个基本概念之外,王阳明心学还有其独特的核心理念。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理念:善恶之辨:王阳明认为,人类本来天生善良,道德标准在人心中设立,让每一位个体可以判断自己的行为。
但在个人生活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种善良本质会逐渐模糊和丧失。
王阳明提倡通过学习,让人们找到并强调自己天生的善良特性,重新审视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区分善恶以及行为模式。
忠恕之道:这是王阳明心学中最为核心的思想之一。
忠是指忠于自己本质,即忠于自己的良心;恕是指对人类宽容、权衡利弊、体察别人情感的品质。
王阳明认为,忠恕之道是一种宽容、理性的行动方式,它能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并商讨解决方案。
明世隐:这是一种重视思想实践的行为方式。
跟王阳明学修心,跟曾国藩学修身,跟南怀瑾学修行
王阳明:心是快乐的根王阳明是明代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时至今日,王阳明心学对于当下浮躁的社会大众来讲,仍有着深远借鉴意义。
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释义:心即理。
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
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释义: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
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
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释义: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王阳明心学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王阳明心学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话题。
在繁忙而紧张的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这些因素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王阳明心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目标。
王阳明心学强调人与心的关系,认为心是人的主宰,而主宰之道则在于“知行合一”。
在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方面,王阳明心学提倡“静思”和“知行合一”的方式。
第一,静思静思是王阳明心学中的重要一环,意味着在忙碌和喧嚣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让思绪平复下来,反思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只有在静思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找到情绪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在实践静思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例如,有些人喜欢独处,可以选择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安坐片刻,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还有些人喜欢通过行走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来静思。
无论哪种方式,重要的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私密的环境,并尝试将外部的干扰最小化。
第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指的是我们需要将我们的理解与我们的实践相结合。
在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方面,知行合一意味着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行动。
当我们遇到情绪困扰或者心理压力时,我们首先需要通过静思的方式来了解我们自己的内心和情绪。
然后,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无论是通过与他人沟通,寻求专业意见,还是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变我们的情绪状态,我们都应该尝试行动起来。
在实践知行合一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养成积极的心态。
例如,我们可以每天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坚持适量的运动和休息,以提升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此外,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目标。
王阳明心学四句
王阳明心学四句一、王阳明心学四句话四句话就是他所教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他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论。
王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法论来教会我们心存良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
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
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上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精髓,心学并不是读懂了几段文字就说你真的学会了,要做到知行合一可能是一生要践行的事情。
二、王阳明心学四句话分析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解读。
1、认知方面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行动各个阶段,最后形成独特个体的存在。
举个例子,孩子吃药打针的体验,当孩子第一次看见针头药品时候,产生的是自然感受,这个感受就是心理学的感觉,可以说就是无善无恶的感受,也就是我们心理本体。
当孩子吃过药打过针之后,立即形成了一种不舒服经验,这就有了善恶好坏区别。
之后再次遇到吃药打针事情,心里就有抵触了。
随着小孩子长大,接受社会化教育后,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这就是思维认知阶段,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
孩子长大成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会借助打针吃药这样的一个个小事,扩大到遇到的所有人事物,也就产生一种积极态度,善恶不在于感觉、知觉、思维这些心理活动,而是“格物”,是行动,也即《传习录》提出的“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心学主要观点
王阳明心学主要观点王阳明心学,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里面藏着不少人生的大智慧。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看看这些古老的智慧,是如何在当下依旧闪闪发光,指引着我们前行的。
王阳明心学的头一号观点,就是“心即理”。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挺简单。
咱们平时说的“心里有数”,不就是这个意思嘛。
王阳明认为,心就是万物的起源,心就是理,理就在心里头。
你想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你心里头的世界。
外面的事儿,都是你心里头的反映。
换句话说,你就是自己世界的主宰。
这个观点告诉我们,别老往外找,得多往心里瞧,心里头明白了,外面的事儿也就通顺了。
再来说说“知行合一”。
这个观点,王阳明可是下了大力气去阐述的。
在他看来,知和行是一体的,知道就得去做,做了才算真知。
咱们平时学习,光看书不行,得动手实践,不然那知识就白学了。
这就像咱们做饭,光看菜谱不行,得自己动手炒几盘,才知道味道如何。
所以,王阳明告诉我们,知识得用在实处,用行动去检验,这才算是真正的知识。
最后聊聊“致良知”。
这可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
王阳明觉得,咱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良知,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咱们的一言一行。
见到父母自然知道孝顺,见到兄弟姐妹自然知道友爱,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
王阳明说,致良知,就是要咱们时时刻刻听从良知的指引,去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就像咱们开车,得有个方向盘,良知就是那个方向盘,指引着咱们走正道。
王阳明心学的这些观点,听起来简单,其实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们告诉咱们,要关注内心,注重实践,做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咱们往往被外面的纷纷扰扰迷住了眼,忘了自己心里头的那个世界。
王阳明心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咱们内心的路,让咱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你看,王阳明心学不仅仅是古人的智慧,它更是咱们现代人生活的指南。
咱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王阳明心学中汲取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它让咱们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外面的权势和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坚定和纯净。
王阳明心学4句话,如能用心悟透,则好运相随
王阳明心学4句话,如能用心悟透,则好运相随篇一:王阳明心学四句教: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四句教是王阳明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核心观点,也是他心学思想的核心。
以下是对这四句教的详细解释和拓展。
1. 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是王阳明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根源都在于内心,而不是在于心外。
换句话说,内心是世界的本质,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因此,我们不能将事物视为它们之外的存在,而是要将它们视为内心的本质。
2. 心即理“心即理”是王阳明的另一个核心观点。
他认为,内心中的理性思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王阳明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通过内心的理性思考来获得,而不是通过经验或观察。
因此,“心即理”强调了内心的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内心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密切关系。
3.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
他认为,知识应该和实践相结合,只有将内心中的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真正获得真正的价值。
因此,知行合一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内心的理性思考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4.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中的最后一句名言。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道德感。
只有通过内心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将其付诸行动。
因此,“致良知”强调了内心的自我反省和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道德感和内心理性思考之间的联系。
王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一套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思想体系,强调了内心的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如果能够用心悟透这四句教,将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处理问题,并获得更多的好运。
篇二: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言,是指王阳明所提出的关于如何运用心灵、达到智慧、获得好运的教导。
以下是这四句教言的原文和拓展内容:1.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传习录》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内心应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但是当人有善恶之分的时候,是因为内心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了善恶的反应。
王阳明心学解读
王阳明心学解读王阳明,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哲学史上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心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三个方面对王阳明心学进行解读。
一、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认为人的本心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和真理。
他主张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名利,而在于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行,使本心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是至善的,没有任何瑕疵和缺陷。
然而,由于世俗的迷惑和执着,人们常常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
因此,人生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修行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二、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王阳明的认识论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从外部获取的,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得出的。
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知行合一的思想贯穿了王阳明的一生。
他在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和理念,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提出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的本心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至善的象征。
然而,由于世俗的干扰和蒙蔽,人们的良知往往被遮蔽或遗忘。
因此,致良知的任务就是通过修行和反省,将良知从本心中唤醒,并付诸实践。
致良知的修行方法包括静坐冥想、反省忏悔、去欲存心等。
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逐渐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执着,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同时,王阳明也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知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坚持良知的指引,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王阳明心学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思想体系。
通过了解和掌握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以及致良知的修养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强调了人本主义和道德修养
阳明心学:重塑人本主义与道德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明心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凸显了人本主义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源自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创立的学说,强调了内心的道德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在当今社会,阳明心学的思想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启示,对于人们在追求个人完善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人本主义的内涵与特点人本主义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认为人作为万物之灵、性善的存在,具有无限的潜能和价值。
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内心的完善和自我实现。
阳明心学将人的内在本性视为道德准则,主张“知行合一”,即实践与道德的统一。
在人际关系中,人本主义强调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提倡以人为本的伦理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与包容的价值观。
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实践方式道德修养是阳明心学的另一重要内容,它强调了人应当修养道德心、做一个有德行的君子。
在阳明心学看来,培养道德修养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修正思想与行为之间的不合理,坚守正义、诚实、宽容和仁爱等道德标准。
通过修养道德心,人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塑造高尚的品格,从而影响他人、改善社会,实现道德的价值。
三、阳明心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阳明心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当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物质繁荣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灵魂的滋养,阳明心学提醒着我们要重视内心的美好、修养品德,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
在社会发展中,阳明心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可以引导我们改变竞争至上的现状,推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同时,道德修养的实践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打造更加和睦、温暖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座闪耀的明珠,它强调人本主义和道德修养,积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阳明心学的精神,培育出更多有情怀、有担当的“君子”,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阳明心学之美,必将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心学的启示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之阳明心学启示1阳明学说的中国影响与汗颜中国在五百年前诞生了阳阴学说,阳明学说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不仅是明代的大师,而且更是中国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他是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的源头河水,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中国,还影响韩国、越南,尤其影响日本。
五百年来,阳阴学说启迪、影响和造就了无数志士仁人。
明清时期的许多名臣都是阳明学说的践行者,近代的思想家都是阳明学的传承者,阳明学说对于中国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王阳明虽然不是启蒙思想家,但是,以他为学术宗师的思想流派竞相阐发师说,伴随着斗转星移,适应时代之变化,演变和发展阳明之学,尤其是明未清初和晚清的启蒙思想主张和当时的社会批判思想潮,却往往可以从他那里找到源头。
然而,在中国社会阳明学说的影响远不及孔孟之道。
阳明学说,五百年来,一直影响日本,尤其是近代在日本非常盛行,并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精神资源,日本武士道把阳明学说当的他们《圣经》。
我们应当汗颜,国人对阳明学说的理解与应用远不如日本人;我们应当汗颜,日本人把阳明学说拿去应用与实践,注重从学习与研究到应用与实践,落脚于社会实践,国人把阳明学说拿去学习与研究,重点放在文字上,热衷于文字游戏;我们应当汗颜,日本把阳明学说放进推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去,国人把阳明学说放进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停的争论之中;我们应汗颜,日本对明阳学说着力于微言大义和世界格局上,国人对明阳学说着力于的迂腐考据和“天朝的理想”中。
日本借用了中国明阳学说完成了国家现代化,是名符其实的发达国家,我们还在国家现代化的路上。
日本应用明阳学说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要领,应当给中国正在进行的国家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意义的启示。
2龙场悟道,悟出了中国伟大的哲学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入狱释放后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相当于今天的乡镇邮政所所长。
1908年王阳明到龙场,龙场地处云贵高原,高拔高度1300米左右,龙场万山丛薄,充满瘴疠之气,荒凉偏僻,当地聚居的是苗族与布衣族,语言不通,自然与人文环境艰险,随时都生命危险。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必须提到一位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
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
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
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采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维新采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
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
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
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
王阳明的着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
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
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
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王阳明的天人合一的心境详解
王阳明的天人合一的心境详解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
他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天人合一”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王阳明所说的“天人合一”心境,是指一种内心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无间无隔的境界。
他认为,人的本心与天地万物的本性是相通的,只因被私欲所蒙蔽,才会导致内心的混乱和与外在世界的分离。
因此,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须通过去私欲、恢复本心的工夫。
在具体实践中,王阳明提倡“良知”的发掘和实践。
“良知”是指人内心深处最原始、最本真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它不受个人立场和偏见的影响,能够客观地认识事物和判断是非。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炼,人们可以逐渐恢复“良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总之,王阳明的“天人合一”心境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通过去私欲、发掘良知等工夫,人们可以逐渐达到这种境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元晦,号阳明。
他是明代中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心学”,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心学的基本概念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人的内在心性,认为心是人性的核心,是认知、道德和行为的源泉。
他主张“致良知”,即通过斗争和实践,通达和觉醒自己的内心,从而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完善。
心学的核心理念是“知行合一”,即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才能真正实践道德和达到真知。
二、心学的核心思想1. “致良知”的观念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良知,只需通过一定的修炼和实践来激发和发掘自己的内心潜能。
他主张个体的道德行为和智慧不是依靠外界的规范和教导,而是要依赖个人的内心反思和认知,从而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2. “知行合一”的原则王阳明认为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行动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认为知识和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使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行为,使理念和实践达到一致,从而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3. “格物致知”与“反思实践”的方法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方法,主张通过观察外界的事物和实践中的经验,来认知和理解。
他强调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是否正确,并通过修正错误来实现真理的逼近。
三、心学的实践应用1. 教育思想方面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主张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通过启发式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2. 军事思想方面在军事领域,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他认为军事指挥官需要具备高度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来制定合理的作战方案和决策。
3. 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心学的思想也能够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必须提到一位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
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邙日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
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
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一一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至U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
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
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
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
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
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
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
“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
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
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作人做事,“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
“去恶”,坏的事情绝对不干。
“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学生曾子作的《大学》里的辞。
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个叫格物。
我对七十岁的人说“你好年轻”,大家就笑,其实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只有七十岁,太可贵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们都是年轻人。
我们小的时候受的教育,这些书都要会背的。
那个时候把自然科学翻译叫“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
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
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辞上先做一个解说。
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性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
当年国家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先生,也是黄埔军校校长,他对王学的研究很深。
我正好担任政治教官,讲政治课就碰到这个问题了。
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
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
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
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
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 <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
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 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
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
关于这四句教,我就这样公开讲了几十年。
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
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
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
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
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
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一直在讨论人性是善是恶,现在在座诸位又提出这个问题。
所以我常常讲,东西方文化都说人为万物之灵,我说那是人类自己吹牛的,人类一点都不灵,这些人性的问题、生命意义的问题,不管东西方所有宗教、哲学,到现在还没有解答出来,拿不出一个结论。
人怎么会生来的?一男一女在一起,精虫卵脏相结合,一下就变出人来,而且变出来的人个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性到现在也没有结论啊!人类现在可以上天了,可是最基本的生命与人生的道理还没有得到结论,还没有脚踏实地呢!讲的王阳明这个问题,用唐宋来做一个界限,其实唐宋以前一直都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刚才我们提到春秋战国时,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儒墨道三家,到唐宋以后演变成儒佛道三家,这三家的文化都在追寻这个东西。
什么是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以“明心见性”为宗旨。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剃光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要潜心追究这个生命以及人的本性的问题。
这个学问走的路线,就是怎么样明心见性。
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
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
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
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
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
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
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那么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
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
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中国禅宗文化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你们大概都听过。
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不谈庙子里和尚唸经吃素这些形式,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
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以外,另闢了一条路子,直接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换句话说,是印度文化跟中国文化的接轨,产生了新的东方文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禅宗都讲传承,传到了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
后来禅宗又分南北两派。
北宗讲渐悟,慢慢做功夫、做学问,一步一步达到明心见性,见到人性的本来。
南宗讲顿悟,立刻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都可以得道,众生平等的。
当时广东出了一个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师。
五祖年纪大了,想把这个心要传下去,于是吩咐弟子们,每人写个偈子报告。
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学问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写了一个偈子,题在迴廊牆壁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认为自己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要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
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忧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无论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做一个领导人,都需要这个修养。
“时时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镜子,镜子上的渣子要时时擦干净,“勿使惹尘埃”,永远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个有知性没有情绪的刹那,保持那个心境,就是最高的修养,像镜子一样干净,不可以使情绪、心理感觉落到上面。
你们诸位问修养问题,这个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传到正在做劳动春米的六祖那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
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牆上题下这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
我们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刚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性之体”,就是根据六祖这首偈子来的。
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后来他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
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当时的肉身还保存到现在。
讲到这个心性的本体,提到王阳明,再讲到中国文化禅宗所标榜的明心见性。
刚才提过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都是人性的问题,可见人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是现在中国文化却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这样能和现在科学接轨吗?中国要恢复这个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学文化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