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指导
老年人骨折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老年人骨折后怎样进展功能锻炼近年来,发生骨与关节损伤的老年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研究认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增加5岁,发生骨折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倍。
老年人发生骨折多与其患有骨质疏松和肢体不灵便有关。
在老年骨折患者中,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胸腰椎部骨折的患者较多。
这些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如果缺少了正确的护理和锻炼,容易发生褥疮、心血管疾病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下面就介绍一下老年人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和家庭护理方法:一、老年人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髋部骨折的老年人经治疗后须尽早进展功能锻炼。
要鼓励此类患者做咳痰、深呼吸、有节律地收缩两个大腿上的肌肉、伸屈足部关节等动作。
此类患者在手术2周后,就可以用双手撑住床面做抬起臀部的练习和不负重的站立练习,1个月后可拄单拐行走,3个月后可去拐行走。
髋部骨折后常需进展人工关节置换,此类患者在进展功能锻炼时不可过度屈曲髋关节,不要坐矮椅子,坐在椅子上时身体不要向前倾,不要穿插下肢或侧卧,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膝、盘腿,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不能爬山等。
腰椎骨骨折的老年人平时要选择硬板床仰卧,以保持脊椎的平直;翻身时,其上半身和下半身要同时翻转,不能扭曲。
此类患者可进展吹气球锻炼,这样可以增强内脏的功能、锻炼胸腹肌的力量及促进代谢。
当该类患者的疼痛有所减轻、全身状况许可时,可适当地进展上下肢的功能锻炼,并可先进展上肢的被动锻炼,如“左右开弓〞、“双手举鼎〞等。
老年骨折患者在进展功能锻炼时都要遵循早期开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主动运动为主的原那么。
一般的骨折患者在开场治疗后的第二天即可进展功能锻炼。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肌力不强、耐受性差,加上对损伤恢复缺乏信心及害怕疼痛等,常常缺乏主动运动的积极性,其家属要经常鼓励、催促其进展功能锻炼。
二、老年人骨折后的家庭护理大多数骨折患者在治疗的中后期都会在家中度过,所以,做好骨折患者的家庭护理十分重要。
骨科常见病种术后功能锻炼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方法(1)术后第1周术后患肢抬高20~30cm,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术后水肿。
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膝关节轻缓伸屈,每日2~3次,每次2~5min。
3d后患者可坐在床上,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和延长活动时间,但膝关节屈曲不宜>90°。
(2)术后2~3周根据实际情况可鼓励患者下地站立步行,开始屈膝关节锻炼。
锻炼时,护理人员应在现场进行指导,患者先坐在床边,健侧肢体首先着地,然后患肢被动屈膝使小腿在床边悬吊适应后再下地,着地后足要放平,平均用力,先轻后重逐步负重行走。
活动膝关节时,两手可拉住床沿,屈曲膝关节以60°~90°为宜。
年老体弱者可扶拐步行,逐步练习屈膝。
(3)术后4~6周加大活动量,练习下蹲活动,膝关节屈曲达130°以上。
(4)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幅度与强度,同时要密切观察,确保安全,防止摔伤发生其他部位骨折。
CPM机使用方法:保持患肢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0°~15°待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踝趾关节的趾屈、背伸锻炼,每小时做一回,每回10次左右,逐渐增加活动量。
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先教会健肢股四头肌收缩,然后再进行患肢练习。
术后3~10天在稳定内固定的基础上,将患肢置于CPM机支架上,患肢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并系好病人的大腿和小腿上固定带,大腿应尽量贴于活动架上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以达到要求的活动角度;第一天起使角度由0°~15°开始,终止角度30°~40°,2次/日、每次1小时,根据患者疼痛及伤口情况将活动度调到患者能忍受的最大程度为宜。
第二天,对能完全承受第一天运动患者,将活动度增加10°,对不能承受的患者按第一天的锻炼方法,以后每日或者隔日加10°,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以患者能够接受为宜,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
股骨干骨折术后实施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

2 1 年 1 月 01 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 un lo n e n oi ies y frNain lis o r a fI n r Mo gl Unv ri o t aie a t o t
Vo .6 No6 1 2 .
Z A a QA u xa4S IY n l,I i — n H O Y n. IN S — i ,H a —iLU J n mi n 2 a 。
(.h i tP o l’ Hopt fHoqn o g a , o g a 2 0 0 C ia 1 e Fr e pe S s i o ri,T n l o T n l o 0 8 0 , hn ; T s l a i i
施 以有效 的健康教育 , 对预防并发症有积极 的意义.
[ 关键词 ] 股骨干骨折 ; 健康教育 ; 康复护理 ; 功能锻炼 [ 中图分类号 R 7 . [ 4 37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 8 5 4 (0 10 — 7 0 0 10 — 19 2 1 )6 04 — 3
4Ln ya et lHopt ,Lann rvne igu n 1 20 ,hn) .igun C n a r si l i ig Poic,Lny a 2 5 0C ia a o Abta t O jcie T i et a te e et f el euai i rvnig te ps prt e s c: bet : o n s gt h f c r v v i e f o ha h d ct n n e e t t n o h at u a i n f r Fu c i n l m lm n a i f t e He l Ed c t o n to a o h o Ex r ie o Po t p r t e Fe o a h f r c u e e cs f so e a i m r l S a t F a t r v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尺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功能锻炼:
- 术后第1-2周,主要是进行被动锻炼,由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协助进行。
-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伸/屈曲和旋前/旋后的被动运动,以保证手腕和指关节的关节活动度。
2. 恢复性功能锻炼:
- 术后第2-4周,逐渐从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
- 进行手指的弯曲、伸直、握力和肌肉活动,以恢复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 针对手腕关节进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负重。
3. 功能恢复和强化:
- 术后第4-8周,继续进行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包括手指磨砂板、手腕灵活性练习、手指绕轴活动和手臂上提等锻炼方法。
4. 日常生活功能锻炼:
- 术后8周后,可以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功能锻炼,包括握笔、拧开瓶盖、抓握物品等操作。
- 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以适应日常活动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生
的指导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出现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同时,定期复查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以保证功能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
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指导

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指导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折康复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
骨折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分3个阶段:骨折早期、骨折中期和骨折后期。
1 骨折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早期指术后1~2周内。
1.1 临床特征:患肢局部肿胀、疼痛、肌肉痉挛、血液回流差,骨折处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
1.2 功能锻炼的目的: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1.3 功能锻炼要点1.3.1 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1.3.2 患肢肌肉做舒缩运动例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上臂仅做肌肉舒缩运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
如股骨骨折,可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督促指导并检查病人每日多次进行肌肉的收缩锻炼,每次大约20分钟。
1.3.3 身体其它各关节均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消除肿胀,减少肌肉之间的粘连,延缓肌肉的萎缩,给骨折部位造成一定的生理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2 骨折中期功能锻炼骨折中期指术后3~6周起到8 ~ 10周这段时期。
2.1 临床特征:软组织创伤已基本愈合,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位日趋稳定,但肢体肌肉逐渐萎缩,肌力明显减弱,关节内有粘连。
2.2 功能锻炼的目的: 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2.3 功能锻炼的要点2.3.1 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运动2.3.2 指导并帮助病人逐步活动骨折部位的远近端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如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例如,股骨骨折可进行撑臂提臀,屈曲髋、膝关节活动。
但此时骨折尚不牢固,无论是主动用力屈曲关节或者有人帮助被动屈曲关节,都应慎重,严防再次骨折。
通过活动,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运动能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反之,关节长期固定就会引起僵直、疼痛。
股骨骨折的健康指导

股骨骨折的健康指导
1、体位肢体为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仰卧时在两大腿之间置软枕或三角形厚垫。
2、功能锻炼1术后1日可做深呼吸,并开始做小腿及踝关节活动。
2术后2—3日进行健肢和上肢练习,做患肢肌肉收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每组20—30次,每日2—3组。
拔除伤口引流管后,根据病情可在床上坐起,摇起床头30°—60°。
3术后3日继续做患肢肌力训练,在医生的允许下增加髋部屈曲练习。
病人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缓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90°),以免引起髋部疼痛和脱臼。
保持髋部屈曲5秒钟后回到原位,放松5秒钟,每组20次,每日2—3组。
4术后4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
病人用双手支撑床坐起,屈曲健肢,伸直患肢,移动躯体至床边。
1人在患侧协助,一手托住患肢的足跟部,另一手托起患侧的腘窝部,随着病人移动而移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
协助病人站立时,嘱病人患肢向前伸直,用健肢着地,双手用力撑住助行器挺髋站起。
病人坐下前,腿部应接触床边。
5术后5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和器械练习。
在助行器协助下做站立位练习,包括外展和屈曲髋关节。
在练习过程中,病人双手扶好助行器,,以防摔倒。
6术后6日到出院继续患肢肌力、器械和步行训练。
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
加强髋部活动度的练习,如在做髋关节外展的同时做屈曲和伸展活动、增加练
习强度和活动时间,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
术后康复运动指导

术后康复运动指导术后康复是恢复患者身体功能和健康状态的重要阶段。
通过适当的康复运动指导,患者可以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您提供术后康复运动指导的详细内容,帮助您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
一、术后康复运动的目标和原则术后康复运动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体力、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
在指导术后康复运动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类型,量身定制康复运动计划。
2. 渐进性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3. 安全性原则:确保康复运动的安全性,避免再次伤害。
4. 积极性原则: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运动,保持坚定的信心。
二、常见手术的1. 关节手术的术后康复运动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适宜运动)- 关节活动训练:通过进行灵活的关节活动,帮助减轻关节僵硬,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
- 肌力锻炼:通过抗阻训练,增强相关关节的肌肉力量。
-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感,避免跌倒。
- 步态训练:进行步态训练,恢复正常的行走能力。
2. 心脏手术的术后康复运动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适宜运动)- 心脏康复操:进行适当的心脏康复操,帮助患者恢复心肺功能。
- 无氧运动:进行无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 有氧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行等,帮助患者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健康。
-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和伸展运动来放松身体,减轻术后压力和焦虑。
3. 骨折手术的术后康复运动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适宜运动)- 初期活动训练:进行适度的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 肌肉力量训练:进行相关肌肉力量锻炼,帮助骨折部位恢复稳定。
-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稳定性,避免二次跌倒。
- 走路练习:逐渐从辅助器具辅助下进行走路练习,恢复正常步态。
三、术后康复运动的常见注意事项和禁忌症1. 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注意事项)- 术后康复运动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正确性。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骨折是指断裂的骨头,骨折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训练来增加身体的机能和功能。
它对于骨折病人的康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首先,功能锻炼应该以医生的指导为依据,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进程进行。
医生会根据骨折部位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一般来说,在骨折初期,病人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预防二次受伤,并按时服用药物。
等骨折稳定后,就可以逐渐开始进行功能锻炼了。
其次,功能锻炼应该包括四个方面: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平衡训练和日常功能训练。
肌力训练主要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例如,手臂骨折的病人可以进行上背肌、三角肌和手臂肌肉的锻炼。
关节活动则是通过一些动作来进行关节的活动,以预防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平衡训练则是通过一些平衡的动作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最后是日常功能训练,也就是通过进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来恢复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例如,独自进食、穿衣等。
另外,要注意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不可急于求成。
骨折病人的骨头还在愈合过程中,过大的压力和运动可能会导致骨头再次断裂或延缓愈合。
因此,在进行功能锻炼时需要非常谨慎,并听从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
适当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给身体充分的时间休息和恢复。
最后,功能锻炼不仅仅是有效的康复措施,也是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可以减少摔倒的风险,使骨骼更加强健。
因此,骨折病人不仅在康复期间应该进行功能锻炼,平常也应该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总之,对于骨折病人来说,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医生的指导和科学合理的训练,骨折病人可以有效恢复身体的机能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骨折病人和家属应该高度重视功能锻炼,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共同努力实现康复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
的健康指导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指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折康复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
骨折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分3个阶段:骨折早期、骨折中期和骨折后期。
1 骨折早期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指术后1~2周内。
临床特征:患肢局部肿胀、疼痛、肌肉痉挛、血液回流差,骨折处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
功能锻炼的目的: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功能锻炼要点
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
患肢肌肉做舒缩运动
例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上臂仅做肌肉舒缩运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
如股骨骨折,可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督促指导并检查病人每日多次进行肌肉的收缩锻炼,每次大约20分钟。
身体其它各关节均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
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消除肿胀,减少肌肉之间的粘连,延缓肌肉的萎缩,给骨折部位造成一定的生理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2 骨折中期功能锻炼
骨折中期指术后3~6周起到8 ~ 10周这段时期。
临床特征:软组织创伤已基本愈合,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位日趋稳定,但肢体肌肉逐渐萎缩,肌力明显减弱,关节内有粘连。
功能锻炼的目的: 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功能锻炼的要点
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运动
指导并帮助病人逐步活动骨折部位的远近端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如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例如,股骨骨折可进行撑臂提臀,屈曲髋、膝关节活动。
但此时骨折尚不牢固,无论是主动用力屈曲关节或者有人帮助被动屈曲关节,都应慎重,严防再次骨折。
通过活动,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运动能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反之,关节长期固定就会引起僵直、疼痛。
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靠滑膜液运送,并需要在正常压力才能吸收,如果关节不活动或活动范围小,滑膜液达不到全部关节面,得不到滑膜液和营养的关节面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2]。
所以,要尽量使关节能有最大幅度的活动范围。
3 骨折后期功能锻炼
骨折后期指骨折临床愈合后。
临床特征: 永久性骨痂形成,恢复骨之原形,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功能锻炼的目的: 恢复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主要以抗阻力为主。
功能锻炼的要点
上肢提重物,下肢踢沙袋,也可配合蹬车、划船等各种锻炼方法。
对不同关节主动锻炼的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例如,髋关节除了练习伸、屈以外,还要练习外展、内收与内外旋转,直到能盘腿为止。
而膝关节主要练习伸、屈活动,肩关节活
动范围更大,以外展、上举锻炼为主。
肘关节的锻炼以伸展为重点。
前臂的锻炼以旋转为主被动运动既可借助机器或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也可自身控制进行被动锻炼。
例如,要锻炼膝关节的伸屈时,病人可在床边站立,双手扶住床沿,用力下蹲,以自己身体的重量向下压,来被动屈曲关节,锻炼时间20次/d,1h/次。
此种锻炼有疼痛感,因此一定要坚持并逐渐增加屈曲的力量和程度,循序渐进。
肩关节的锻炼可手握单杠,以自己身体的重量下坠,以便被动进行肩关节的上举锻炼。
肘关节的屈曲锻炼方法是将前臂放在桌子上或墙壁上,以上半身的压力向前、向上压前臂,使肘关节被动屈曲,也可配合理疗、健身器进行锻炼。
脊椎骨折在后期可以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部肌肉,在仰卧或俯卧位积极锻炼腰背肌肉,在双杠中练习前进和后退步行,逐渐练习双拐站立和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