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 CAM实验指导(第二版) 实验一

合集下载

机械CADCAM 实验指导书

机械CADCAM 实验指导书
Visual LISP 是 Autodesk 公司为增强 AutoLISP 程序开发能力,加速 AutoLISP 程序开发 而设计的一种软件工具,它内嵌于 AutoCAD2000 中。VLISP 的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许多功 能,使编写、修改代码以及测试和调试程序更加容易。另外,VLISP 还提供了工具,用于 发布用 AutoLISP 编写的独立应用程序。 ㈠ 启动步骤: 1 启动 AutoCAD。 2 在 AutoCAD 菜单中选择“工具/AutoLISP/Visual LISP 编辑器”,或在命令提示处输入
参数一致。空字符串 ("") 表示从键盘键入 ENTER 键。不带参数调用 command 相当于键
入 ESC 键,这样可取消大多数 AutoCAD 命令。
command 函数将每一个参数顺序传给 AutoCAD 以响应提示。它以字符串形式提交命
令名和选项;以两个实数组成的表的形式提交二维点;以三个实数组成的表的形式提交三维
如下命令:vlisp 首次启动 VLISP 时,它将显示如下屏幕:
VLISP 屏幕包括如下区域: ⊙ 菜单
1
用户可以通过选取各个菜单项来发出 VLISP 命令。如果您亮显菜单上的某一个菜单 项,VLISP 将在屏幕底部的状态栏上显示相关命令功能的简介。 ⊙ 工具栏
单击工具栏按钮可以快速发出 VLISP 命令。VLISP 中一共有五个工具栏:标准、视图、 调试、工具和搜索,各自代表不同功能的 VLISP 命令组。(在本页的图中,五个工具栏衔
drawline 函数:
二、AutoLISP 基本函数
在此,对 AutoLISP 函数语法的描述遵循如下惯例:
在本样例中,函数 foo 有一个必要参数 string 和一个可选参数 number。还可以提供

CADCAM技术上机实验指导书2

CADCAM技术上机实验指导书2

CAD/CAM 技术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实验一图形变换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设计型一、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学生上机,了解计算机绘图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方法。

任务:熟悉二维、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1、实验内容与要求:编写简单的二维、三维图形几何变换的程序。

要求用熟悉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和运行程序,并打印程序清单和输出结果。

2、实验安排方式:课外编写好程序清单,按自然班统一安排上机。

三、实验步骤1、课外时间编制好程序框图。

2、课外时间编写好源程序清单。

3、上机调试和运行程序。

4、打印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包含变换前后的位置)。

四、程序框图五、源程序清单六、运行结果实验二几何建模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设计型一、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学生上机,了解几何建模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常用建模方法。

任务:熟悉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及三维实体建模的基本方法。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1、实验内容与要求:建立零件的线框、表面模型及实体模型。

要求用熟悉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和运行程序,并打印程序清单和输出结果,重点要求打印出零件的三维实体图和二维工程图样。

2、实验安排方式:课外编写好程序清单,按自然班统一安排上机。

三、实验步骤1、课外时间编制好程序框图。

2、课外时间编写好源程序清单。

3、上机调试和运行程序。

4、打印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各模型所需各表)。

5、打印设计过程框图、三维实体图形和二维工程图样四、设计过程框图五、三维实体图六、二维工程图实验三贝齐尔(Bezier)曲线曲面的生成方法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综合型一、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学生上机,了解贝齐尔(Bezier)曲线德卡斯特里奥的递推算法和贝齐尔(Bezier)曲线的几何作图法。

任务:熟悉线框建模、表面建模的基本方法。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1、实验内容与要求:贝齐尔(Bezier)曲线曲面的德卡斯特里奥的递推算法和几何作图法;要求用熟悉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和运行程序,并打印程序清单和输出结果。

机械CADCAM实训指导书

机械CADCAM实训指导书

机械CAD/CAM实训指导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目录前言实训一草图绘制与线架造型 (3)实训二:曲面造型 (5)实训三实体造型 (9)实训四零件的加工方法 (12)附录评分标准......................................................... (14)参考文献: (15)前言机械CAD/CAM实训是机电相关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通过1-2周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进行零件实体造型与数控加工后置处理的能力;一般掌握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进行零件线架造型与曲面造型的能力,为从事机电行业数控加工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并为学生考取数控工艺员技能等级证书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供相关专业进行机械CAD/CAM实训使用。

机械CAD/CAM实训内容分为四部分:(1)线架及草图绘制;(2)曲面造型;(3)实体造型;(4)零件加工方法及后置处理。

一、实训目的和任务1.认识常用的机械CAD/CAM软件,了解其功能;2.结合实训指导书,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完成零件的线架造型、草图绘制、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刀具轨迹生成,加工轨迹仿真及生成G代码等实训内容。

3.通过实训掌握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掌握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数控铣编程的方法。

二、实训目标定位实训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实训使学生架起“理论-实践”的双向桥梁。

学生根据图形对零件进行造型,选择合适加工方法生成刀具轨迹及数控机床G代码,完成零件造型-加工的过程,反思零件如何合理设计并且合理加工,提高其零件造型及加工的能力,并且形成严谨、节约、统筹规划的良好品质。

三、实训时间安排四、实训报告要求1、封面(标题、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内容(造型图、刀具轨迹、G代码)3、总结(体会、收获、经验、思考)本书由机电技术文晓娟、教务处魏保立编写,不足之处,请读者指正。

实训一草图绘制及线架造型1、实训相关知识点、线的绘制是绘制草图、线架造型、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的基础。

cadcam实验指导书

cadcam实验指导书

CAD/CAM概论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实验一 、 二维图形复合变换编程对图形处理是CAD 的核心技术,也是《CAD/CAM 概论》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各种CAD 系统中,只要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各种图形处理功能,但学生一般不理解这些功能实现的原理和数学方法。

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习到的图形变换数学方法,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实现图形变化功能。

一、实验目的:1.掌握CAD 图形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2.理解CAD 对图形进行复合变换的过程。

二、实验要求在二维模式下,将三角形绕任意点旋转θ角。

三角形三点的坐标、旋转点坐标和旋转角度可由用户任意输入。

原图形和变换后的图形必须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

三、实验设备 1.计算机系统2.安装Turbo C 或其他C 语言集成开发工具 四、实验原理 1、变换原理基本旋转矩阵是相对坐标原点的,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必须先将旋转点和需要处理的图形向原点平移,使旋转点与原点重合,然后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旋转变换后,再将旋转点和旋转后的图形平移到旋转点。

基本变换矩阵如下:1 0 00 1 0 l m 1平移T=cos θ sin θ 0 -sin θ cos θ 0 0 0 1旋转T=根据上述图形变换原理,对二维图形绕任意点(旋转点)旋转的复合变换矩阵M 为2、编程基本要领1)、将显卡设置为图形模式函数为 #include(graphics.h) #include(conio.h) main( ){ int driver,mode;driver=VGA; mode=VGAMED; initgraph(&driver,& mode,””); }2) 画直线函数为 line(x 1,y 1, x 2,y 2) 3) 4*4界矩阵相乘函数float py[4][4],xz[4][4];m[4][4] float xc(a,b) float a[4][4],b[4][4]; { int i , j,k;for(i=0;i<=3;i++) for (j=0;j<=3;j++)1 0 0 0 1 0-x -y 1 M= cos θ sin θ 0-sin θ cos θ 0 0 0 11 0 0 0 1 0 x y 1for(k=0;k<=3;k++)m[i][j]= m[i][j]+ a[i][k]* b[k][j];}五、实验步骤1、在C语言集成开发工具的编辑器中输入源程序2、利用编译器编译源程序3、连接生成执行文件4、执行程序实验二、三次B样条曲线生成自由曲线与曲面CAD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数学原理比较复杂,一般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CADCAM软件二次开发实验教案

CADCAM软件二次开发实验教案

实验一菜单及工具条制作(2学时)一、实验内容1.制作下图所示的标准件菜单;2.将上述菜单的第三级按钮制作成三个工具栏。

工具条按钮如下:二、实验目的1.掌握UG软件中菜单的创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菜单条;2.掌握UG软件中工具栏的创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工具栏。

三、实验器材计算机1台,UG程序1套。

四、实验原理根据UG中菜单及工具栏制作的方法进行菜单及工具栏制作。

五、实验步骤(详细撰写)1.写出菜单文件;2.写出工具栏文件;3.写出UG系统文件的设置方法。

六、实验过程1.在环境变量中添加,路径可以不同2.建立文件夹C:\TEST\STARTUP,路径可以不同3.菜单文件VERSION 120EDIT UG_GATEWAY_MAIN_MENUBARBEFORE UG_HELPCASCADE_BUTTON UG_M1LABEL 标准件END_OF_BEFOREMENU UG_M1CASCADE_BUTTON UG_M1_1LABEL 螺钉CASCADE_BUTTON UG_M1_2LABEL 轴承CASCADE_BUTTON UG_M1_3LABEL 螺母END_OF_MENUMENU UG_M1_1BUTTON UG_M1_1_1LABEL 圆柱头螺钉BUTTON UG_M1_1_2LABEL 紧定螺钉BUTTON UG_M1_1_3LABEL 十字槽螺钉END_OF_MENUMENU UG_M1_2BUTTON UG_M1_2_1LABEL 向心球轴承BUTTON UG_M1_2_2LABEL 圆柱滚子轴承BUTTON UG_M1_2_3LABEL 推力球轴承END_OF_MENUMENU UG_M1_3BUTTON UG_M1_3_1LABEL 六角螺母BUTTON UG_M1_3_2LABEL 六角锁紧螺母BUTTON UG_M1_3_3LABEL 圆螺母4.END_OF_MENU工具栏文件1)螺钉工具栏文件TITLE 螺钉VERSION 170BUTTON ld1LABEL 圆柱头螺钉BITMAP ld1.bmpACTION ld1.grx SEPARATORBUTTON ld2LABEL 紧定螺钉BITMAP ld2.bmpACTION ld2.grx SEPARATORBUTTON ld3LABEL 十字槽螺钉BITMAP ld3.bmpACTION ld3.grx2)螺母工具栏文件TITLE 螺母VERSION 170BUTTON lm1LABEL 六角螺母BITMAP ld1.bmp ACTION ld1.grx SEPARATORBUTTON lm2LABEL 六角锁紧螺母BITMAP ld2.bmp ACTION ld2.grx SEPARATORBUTTON lm3LABEL 圆螺母BITMAP ld3.bmp ACTION ld3.grx3)轴承工具栏文件TITLE 轴承VERSION 170BUTTON zc1LABEL 向心球轴承BITMAP ld1.bmpACTION ld1.grx SEPARATORBUTTON zc2LABEL 圆柱滚子轴承BITMAP ld2.bmpACTION ld2.grx SEPARATORBUTTON zc3LABEL 推力球轴承BITMAP ld3.bmpACTION ld3.grx实验二GRIP入门(2学时)一、实验内容1、利用GRIP开发工具编写一个简单GRIP程序:编写一个在建模状态下生产一个长方体的GRIP程序;2、利用GRIP工具进行程序编译、链接;3、在UG环境中进行程序的运行调试。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一(样例)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一(样例)
《机械 CAD/CAM》实验一
课程名称
机械 CAD/CAM
实验题目
实验一 表面建模
姓名
学号
年级
机械设计
专业名称 制造及其
层次
自动化
开放本科
实验时间
实验成绩
实验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 Pro/E 软件进行表面建模的实践,理解并掌握表面建模的方法 掌握拉伸建模方法与旋转建模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 求 完成如下
图 3-8 旋转曲面对话框 →单侧→开放终点→完成; →选择前面(FRONT)为绘图平面,选择向屏幕内(即-Z 方向)创建曲面; →选择顶面(TOP)为参考面; →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3-9 所示的剖面,单击绘图工具条中的√,完成划绘剖面 的绘制;
图 3-9 草绘剖面
图 3-10 旋转曲面特征
→360→完成;
三、实验过程、数 据记录和有关计算
主要绘图步骤如下:
一、 用拉伸(Extrude)方式创建曲面特征 步骤一:创建文件名为 extrude.prt 的新零件。 步骤二:以 Extrude 的方式创建曲面特征。 特征→创建→曲面→拉伸→完成,弹出如图产 3-4 所示曲面拉伸对话框;
图 3-4 曲面拉伸创建拉伸曲面 →单侧→开放→完成; →选择顶面为草绘参考面; →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3-5 所示的剖面。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完成草绘剖面的绘 制。
图 3-5 草绘剖面
图 3-6 拉伸曲面特征
步骤三:输入特征的深度,完成拉伸特征创建。
→输入特征深度 50,单击√完成。
→在拉伸特征对话框中确认相关拉伸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拉伸特征创建。完
成的特征如图 3-6 所示。
步骤四:以文件名 extrude.prt 存储文件。

上课用cadcam实验指导书

上课用cadcam实验指导书

《CAD/CAM技术》课程实验实验指导书经济管理学院一、实验目的CAD/CAM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它的应用和发展引起了社会和生产的巨大变革,因此CAD/CAM技术被视为20世纪最杰出的工程成就之一。

目前,CAD/CAM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船舶和轻工等各领域,它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发展水平及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CAD/CAM技术应用是通过操作CAD/CAM软件完成零件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等工作来体现的。

为适应产品生产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变化特点,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制造周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功能强大的专业软件和高效集成制造设备的出现,传统的机械技术正由手工设计、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械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切削加工、数控电加工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转变。

目前国内外CAD/CAM软件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AutoCAD的基本操作、绘图命令、平面图形的修改与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和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强化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和AutoCAD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共包括六项内容,即AutoCAD的基本操作、绘图命令、平面图形的修改与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块和工程图样绘制,其中工程图样绘制为综合型实验。

针对不同学时可选择相应实验,对于少学时在实验六中可不作装配图。

实验指导书附实验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可供实践环节考核之用。

实验所需AutoCAD软件在实验时提供。

学生除完成所要求题目之外,还应对所实验之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本实验指导书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方法与步骤、实验过程及内容等。

学生做完相关实验后应及时填写实验报告。

本实验指导书与《AutoCAD机械设计绘图应用教程》(陈敏,刘晓叙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配套使用。

CADCAM实验报告1

CADCAM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软件应用实验专业班级:16机械学生学号: 1604233014 学生姓名:陈强
所属院部:机电工程指导教师:茅军
20 16 ——20 17学年第二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机械CAD/CAM软件应用实验实验学时: 2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工科楼C- 306
实验日期: 2017.3.01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应用Creo 2.0软件进行零件的二维草绘,掌握零件建模的一般过程。

2.熟练掌握二维草绘的各种命令的使用。

3.掌握尺寸标注,文字标注方法。

4.熟练掌握零件二维草绘的创建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电子计算机、鼠标器、键盘、局域网络。

2.Creo 2.0应用软件,局域网教学软件。

3.自备存储设备如软盘、优盘等。

三、实验过程
1、实验要求:
1)创建用户文件目录(以自己姓名学号命名)。

2)设置图形背景颜色,选择适合打印要求的背景颜色。

3)合理运用草绘命令创建二维草绘图。

4)在草绘模型上创建自己的名字或学号。

2、建模过程:
进行二维草图的绘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将绘制完成图形文件附于本文档文件夹内。

(文件夹名称为学号姓名实验名称)2.设计的零件模型如下:。

实验机械CAD CAM实验指导(第二版)(图文 (1)

实验机械CAD CAM实验指导(第二版)(图文 (1)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8-33 选择凹槽特征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3. 后置处理
将前面制作的几个工序执行过切检查后,如果没有过切,
就可对NC工序进行后置处理,以便产生能够在机床上加工产
品的程序。在模型树上选择
,单击【播放路
径】,演示刀具路径,如图8-34所示。在图8-35所示播放路
径对话框中单击【文件】|【另存为MCD】,如图8-36所示选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8-25 加工参数设定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8-26 曲面选取菜单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8-27 序列菜单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8-28 选取曲面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4) 如图8-29验证刀具路径,如没问题就单击【完成序 列】。
图8-29 验证刀具路径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8-22 选择加工轮廓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 8-23 显示刀具路径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图8-24 刀具路径
实验八 数 控 编 程
3) 型腔粗加工 (1) 单击工具栏上的 ,将出现【序列设置】菜单,在如 图 8-12 所示设置菜单中单击【完成】; (2) 单击 | | ,在对话框右侧设置刀具切削直径为 8 mm,刀具全部长度为 100 mm; (3) 在如图 8-25 所示对话框中设置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 数,单击【确定】后在图 8-26 所示的菜单中单击【完成】,出 现如图 8-27 所示菜单,在如图 8-28 所示图形区域选取曲面, 单击【完成】。
(1) 熟悉零件,分析加工工艺,制定出工艺路线。 (2) 创建制造模型。通过一个参照模型和工件建立制造模 型。

机械CADCAM第二版课程设计

机械CADCAM第二版课程设计

机械CADCAM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介绍机械CADCAM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本课程是第二版,对前一版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进和重构。

课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CAD方面,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CAD软件来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和制造细节设计。

在CAM方面,我们将研究如何使用CAM软件来创建刀具轨迹、生成NC 程序和进行机床仿真。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使用CA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2.进行CAD装配和细节设计3.使用CAM软件创建刀具轨迹4.生成NC程序5.进行机床仿真和优化6.实验掌握机械加工过程课程大纲第一章:概述本章将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CADCAM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CAD基础本章将介绍CAD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软件界面、基本绘图命令、模型构建和装配。

第三章:二维制图本章将研究二维绘图的技巧,包括工程图纸的制作和标注技巧。

第四章:三维建模本章将介绍三维建模技术,包括曲线、平面和体素的创建和编辑。

第五章:CAD细节设计本章将研究CAD设备的细节设计技巧,如引导方案、加工顺序等。

第六章:CAM基础本章将介绍CAM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建立数控机床模型、切削工具和切削参数设置。

第七章:NC编程本章将研究NC编程技术,包括编程语言、程序调试和错误排除等。

第八章:生产仿真本章将介绍机床仿真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模型导入、刀具轨迹仿真和仿真结果分析。

实践环节本课程将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中。

课程作业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课程将分配以下作业:1.二维和三维CAD建模练习2.CAD细节设计作业C编程练习4.机床仿真作业5.机械加工实验报告课程评估学生的成绩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1.期末考试2.作业的质量和时效性3.机械加工实验报告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CAD和CAM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机械CADCAM实验指导书

机械CADCAM实验指导书

机械CAD/CAM实 验 指 导 书韩柳 编写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0一一年三月实验一零件的二维线框建模一、实验目的1.掌握零件的二维线框建模方法。

2.熟悉线框建模软件。

二、实验设备1.硬件:海信图形工作站(或486以上计算机);2.软件:Mastercam、CATIA等软件。

三、实验内容1.线框建模概述用棱线来表示物体的方法就是线框建模。

线框结构的几何模型以线段、圆、弧、文本和一些简单的曲线等图形元素为描述对象。

我们不仅可以对具体的图形元素进行操作,还可以把多个图形元素和符号或零件联系起来,组成块,进行统一编辑操作,同时,还可以进行交、并、差的布尔运算。

很多二维CAD系统都是基于这种几何模型。

2.练习利用CATIA软件完成垫片(见图1-1)的二维线框建模。

具体操作步骤见录像——二维线框建模。

图1-1 垫片3.操作步骤:(1)启动CATIA点击桌面上的【开始】→【所有程序】→【CATIA P3】→【CATIA P3 V5R17】或点击桌面上的图标,启动CATIA。

(2)进入“草图绘制器”操作界面如图1-2所示,选择主菜单上的【开始】→【机械设计】→【草图绘制器】。

弹出“新建零部件”对话框。

在文本框内输入名称“exercise1”,点击【确定】。

图1-2(3)恢复默认工具图标位置如图1-3所示,选择主菜单上的【工具】→【定制】,或者鼠标左键点击右侧工具条处,弹出快捷菜单,在菜单内选择【定制】,弹出“定制”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内选择【工具栏】→【恢复位置】→【关闭】即可。

(4)选择绘图平面如图1-4所示,在操作树内选择“YZ平面”,进入“草图绘制器”操作界面。

图1-3(5)绘制外轮廓线如图1-5所示,单击右侧工具栏内的轮廓图标或在主菜单上的【插入】→【轮廓】→【轮廓】,打开“草图工具栏”;在草图工具栏内单击直线图标(该选择为默认选择,选中后为橙色)以坐标原点为起点,绘制直线OA;在草图工具栏内单击相切弧图标绘制切弧AB;绘制直线BC;单击绘制切弧CD;绘制直线DE,注意E点在水平轴线上。

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指导书朱小蓉编常州大学二0 一五年九月目录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指导书 0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指导书 (1)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1)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三.主要参考书目 (1)第一部分工程设计数据处理上机实验 (2)实验一数表的文件化处理 (2)一.实验目的 (2)二.基本知识 (2)三.实验内容 (8)四.撰写实验报告 (8)实验二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基本知识 (10)三.实验内容(选做一题) (11)四.撰写实验报告 (11)实验三插值法应用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基本知识 (12)三.实验内容 (14)四.撰写实验报告 (14)实验四数据库及数据传送上机实验 (15)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5)二.实验的步骤 (15)三.实验内容 (15)四、撰写实验报告 (15)实验五图形变换 (16)一.实验目的 (16)二.基本知识 (16)三.实验内容(选做一题) (16)四、撰写实验报告 (16)第二部分基于Pro/E的CAD/CAM应用实验 (18)实验一零件的实体造型 (18)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设备 (18)三、实验内容 (18)四、实验步骤 (18)五、实验要求 (20)实验二平面零件数控加工刀具路径的编制 (21)一、实验目的 (21)二、实验设备 (21)三、实验内容 (21)四、实验步骤 (21)实验三空间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路径的编制 (27)一、实验目的 (27)二、实验设备 (27)三、实验内容 (27)四、实验步骤 (27)五、实验要求 (27)实验四零件的数控加工 (29)一、实验目的 (29)二、实验要求 (29)三、实验仪表及设备 (29)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29)五、实验报告要求 (29)1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指导书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CAD/CAM技术是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强有力手段,也是未来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

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轴支架绘制过程1、运行Pro/E软件,软件界面如下。

2、按照“菜单”→“新建”→“零件”→“确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在点击“确定”时要注意选用mmns。

3、下图为准备开始绘制的零件图界面。

4、点击界面右侧“拉伸”,选择top平面为草绘平面,在此平面上进行相应操作。

以后的操作中拉伸操作也是如此,只是选择的平面有所不同。

下图为轴支架底板的草绘图。

5、轴支架底板实体图如下。

6、在底板上开槽。

7、底板上圆筒部分。

8、圆筒一侧筋的绘制草图。

9、圆筒一侧筋的实体图。

10、利用镜像工具绘制出另一侧筋。

11、绘制轴支架最后一部分,此过程须进行两次拉伸操作。

12、底板上孔的绘制草图。

13、进行倒角之后,绘制完成的零件实体图。

14、轴支架的二维工程样图。

第二部分:法兰盘绘制过程1、运行Pro/E软件,软件界面如下。

2、按照“菜单”→“新建”→“零件”→“确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在点击“确定”时要注意选用mmns。

3、下图为准备开始绘制的零件图界面。

4、点击界面右侧“拉伸”,选择top平面为草绘平面,在此平面上进行相应操作。

以后的操作中拉伸操作也是如此,只是选择的平面有所不同。

下图为法兰盘底板的实体图。

5、法兰盘上部圆柱实体图。

6、中间孔实体图。

7、圆角特征。

8、倒角。

9、采用阵列绘制底板上孔。

10、法兰盘的二维工程样图。

CAD CAM 实验1

CAD CAM 实验1

CAD/CAE/CAM实验作业机械学院工业工程班丁鹏辉201216163030实验要求:1. 根据所给零件的二维图纸用pro/e软件将三维图画出;2. 对零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力学分析,可用pro/e自带的mechanica组件,也可自选ansys 等其他软件;45号钢3. 生成此零件的数控加工代码。

实验步骤:一:利用pro/e绘图A.轴的绘制1.利用旋转命令绘制FROT1平面上的二维图2.确定旋转后生成三维图3.调整后并利用选择平面命令,选择一个基本平面并平移后与左端圆周面相切后,选择草绘命令在该平面内草绘该键槽形状,确定并拉伸,调整方向后,再调整键槽的深度数值,选取切除材料,确定生成键槽,如下图所示4.按照第三个步骤的方法做出右端第一个个键槽,如下图所示5.按照第三个步骤的方法做出右端第二个键槽,如下图所示6.选择pro/e里面的做孔命令,选择螺纹孔,并选择孔断面和轴线,以及孔的深度和孔的圆周大小后确定,如下图所示7.同理做出该端面第二个孔,端面为左端面,定位轴平移一定数值,如下图所示8.对需要倒角的部分进行倒角操作9.整体效果如下图所示二:轴套1.分析后选择旋转命令后,在一个基本平面后做出如下二维图2.选择x轴旋转后生成三维图,如下所示3.调整后如下图所示4.选择一个平面平移适当距离后与外圆周面相切,选择在此平面上草绘,画出该孔的形状,并进行拉伸,取出材料,调整方向和拉伸深度,确定后孔生成如下图所示5.同理,选择合适的平面,草绘出半透孔的形状,拉伸后形成上端半透孔,如图所示6.选择合适的平面后,草绘出中间的孔形状,拉伸后如图所示7.选择第一步的平面作为基准平面,草绘出右端键槽形状并拉伸,如下图所示8.选择第一步平面,平移后,草会出下部键槽形状,拉伸后如下图所示二:对零件进行力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操控板:包含消息区,在创建特征或装配零件时,操 控板位于图形窗口上部的对话栏。
(8) 特征工具栏:将常用的功能以工具按钮的形式集中在 其中,位于屏幕右侧。
(9) 状态栏:显示当前模型中选取的项目数和选择对象时 采用的过滤器类型。
(10) 选择过滤器:通过下拉列表框中的选项可缩小可选 项目类型的范围,轻松定位项目。
图1-7 隐藏线显示模式
(3) 无隐藏线显示模式:按下 图1-8所示。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如
图1-8 无隐藏线显示模式
(4) 着色显示模式:按下 9所示。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如图1-
图1-9 着色显示模式
6. 基准显示 Pro/E Wildfire中可以显示四种基准,分别是基准平面、 基准轴、基准坐标系和基准点。工具栏所示的按钮 就分别代表这四种基准。 (1) 显示基准平面:按下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如图 1-10所示。
图1-4 【新建】对话框
4. 打开图形文件
选择【文件】︱【打开】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中的打
开按钮
,出现如图1-5所示的对话框。在【类型】下拉
列表框中单击下拉按钮,可以从中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类型。
选中文件example-1.prt,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打开连杆
图形文件。
图1-5 【文件打开】对话框
2) Pro/E Wildfire的组成模块 Pro/E Wildfire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大型软件,常用模块 有五个,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功能。 (1) 草绘模块:用于绘制和编辑二维平面草图。 (2) 零件设计模块:用于创建三维模型。 (3) 装配模块:可轻松完成零件的虚拟装配。 (4) 曲面模块:用于创建各种类型的曲面特征。 (5) 工程图模块:可以直接由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二维工程 图。 (6) Pro/E Wildfire的其他模块:包括制造模块、机构仿真 模块、模具设计模块、布线模块、分析模块等。
图1-10 显示基准平面
(2) 显示基准轴:按下 11所示。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如图1-
图1-11 显示基准轴
(3) 显示基准坐标系:按下 如图1-12所示。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
图1-12 显示基准坐标系
(4) 显示基准点:按下 13所示。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如图1-
图1-13 显示基准点
7. 视角操作 在设计3D零件或装配件时,为方便地在计算机屏幕上观 察实体的各种视角,如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需进行 必要的视角操作。 点击工具栏上的 按钮,弹出如图1-14所示的视角控 制对话框。
图1-14 视角控制对话框
(1) 前视图:点击视角控制对话框中的【FRONT】,模 型显示效果如图1-15所示。
图1-3 【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
3. 新建图形文件 在主界面下,选择下拉菜单【文件】︱【新建】命令, 或者单击工具栏中的 图标,出现【新建】对话框,如图 1-4所示。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系统默认选择的 是【零件】模块。在【名称】文本框输入零件名称(不能有中 文),单击【确定】按钮,即进入零件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下 可进行零件三维设计。
② 模型树:在屏幕左边列出零件的特征或装配中的元件。 ③ 文件夹浏览器:类似于Windows资源管理器,列出了 所有文件,可以方便地打开和查看某个文件或者文件夹。 (3) IE浏览器:多功能的Web浏览器,用于显示模型列表, 位于屏幕中心。 (4) 主菜单:位于屏幕上方,常用的菜单选项有“文件”、 “编辑”、“插入”、“工具”和“帮助”等。 (5) 工具栏:将常用的命令做成图形化的按钮,放在主菜 单栏的下面,这样可以快速地进行各种操作,提高建模效率。 (6) 消息区:显示提供操作的状态信息、警告或状态提示、 要求输入必要的参数以完成模型的设计提示以及错误提示等。
2. 软件的用户界面 Pro/E Wildfire启动后的初始用户界面如图1-1所示。
消息区
标题栏 操控板
主菜单
工具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航器
IE 浏览器
选择过滤器
状态栏
图形窗口
特征 工具栏
图1-1 Pro/E Wildfire的初始用户界面
界面的基本组成如下: (1) 图形窗口:也称为工作区、绘图区、图形区,是设计 者最主要的创作场所,模型位于其中。在单击“IE浏览器” 右侧向左的箭头时,可以使绘图区的窗口扩大至整个用户界 面的绝大部分。在单击“导航器”右侧向左的箭头时,设计 工作区将充满整个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工作区同时是设计成 果的展示舞台,所有模型的静态或动态显示都将呈现在这里。 (2) 导航器:位于屏幕左边的可折叠面板。它的三种表达 形式如下: ① 层树:对模型的层进行管理。
实验一 Pro/E Wildfire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Pro/E的操作界面、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主要功
能; (2) 熟练掌握对象操作方法、文件的管理操作; (3) 了解Pro/E建模的基本流程。
二、基本知识 1. Pro/E Wildfire系统的特点及组成模块 1) Pro/E Wildfire的特点 (1) 实体建模。 (2) 基于特征。 (3) 参数化。 (4) 父项/子项关系。 (5) 以模型为中心。 (6) 相关性。
5. 模型显示
Pro/E Wildfire中显示模型的方式有四种,分别是线框模
式、隐藏线模式、无隐藏线模式和着色模式。工具栏所示的
按钮
就分别代表这四种模式。
(1) 线框显示模式:按下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如图1-
6所示。
图1-6 线框显示模式
(2) 隐藏线显示模式:按下 1-7所示。
按钮,模型显示效果如图
三、操作实例 1. 启动Pro/E Wildfire 方法一:双击桌面的 图标; 方法二:选择【程序】︱PTC︱Por ENGINEER︱Por
ENGINEER命令,如图1-2所示。
图1-2 通过【开始】菜单启动
2. 设置当前工作目录 在主界面下,选择下拉菜单【文件】︱【设置工作目录】 命令,出现【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如图1-3所示。 单击 按钮,选择要改变的工作目录,将目录设置到 “光驱\实验指导书随书光盘\实验1\操作实例”,单击【确定】 按钮,则当前工作目录将改变,以后保存图形文件或者打开 图形文件均在此目录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