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条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

五、案例分析一、 2009年10月5日10时20分左右,当地人林某(男,28岁)见王某(男,18岁)背着旅行包匆忙往火车站方向赶路,便走上前故意撞了他一下,林某将手中的玻璃眼镜摔碎,并以水晶眼镜被摔坏为由,向王某索取赔偿费用300元钱。

王某信以为真将身上买火车票剩下的仅有的200元给林某。

派出所巡逻的民警正好经过,就此事进行处理。

问题一:林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如何定性?问题二:对此案是否可以进行治安调解?为什么?问题三:对林某可以采取何种传唤方式?应当如何执行?采用什么方式将传唤理由和地点告知林某家属?问题四:派出所巡逻的民警对涉案的200元应采取什么法律措施?如何处理?问题五:派出所民警当场对林某作出了5日拘留,并处2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民警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 1、林某行为已构成治安管理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林某行为应当定性为诈骗行为。

2、此案不能进行治安调节,林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不能进行治安调解。

3、对林某可以采取口头传唤方式进行传唤,应当当面进行告之本人进行口头传唤,采取电话,短信等形式告知林某家属。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一条规定,对违法所得予以收缴,进行登记后返还给受害人。

5、不正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进行当场处罚200元罚款已超过规定额数,并且民警不得当场对林某作出拘留处罚。

二、某派出所在办理周某出售淫秽物品一案时,决定对其进行传唤,办案民警陈某、赵某送达传唤证时,发现只有周某一人在家,并且其家中可能藏有淫秽光盘,遂向周某出示工作证件,对其住所进行了检查。

经检查,发现了10张淫秽光盘,民警赵某在笔记本上予以注明。

周某又称在其小商店内还有一部分淫秽光盘。

陈某、赵某赶紧携带发现的淫秽光盘回到派出所,向所长报告了此情况。

经所长同意,二人带着由派出所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到周某的商店内进行了检查,又发现了5张淫秽光盘,二人决定予以扣押,民警赵某又在笔记本上予以注明。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 题库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 题库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邱某接受胡某家属的委托,担任辩护人。胡某 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翻供, 拒不承认其在公安机关的供述。 检察机关根据这一 情况,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邱某便事先找到证人严某, 引诱严某按照 胡某翻供的情况作证。 公安机关再次核查时, 严某按照胡某翻供的情况作了假证。 问题 :1. 根据案情描述,公安机关在办理本案中,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并简要分 析。
案例四 2011 年 5 月 2 日,王某( A 县人)到 A 县公安局 B 派出所报案,称 4 月 29 日, 在 B 县旅游, 在饭店因言语矛盾被李某 (B 县人)殴打。 该派出所即受理了该案, 该派出所所长审批调查处理。 值班民警郑某即与辅警到 B 县将正在上班的李某使 用手铐传唤至 A 县 B 派出所询问。 在案件调查中, 王某的儿子 (8 岁)口齿伶俐, 清楚地表达了 4 月 29 日游玩之后, 王某带他吃饭, 在饭店是李某动手打了王某。 办案民警郑某认为王某的儿子年幼, 不能作为证人, 故未记录其证言。 在案件办 理过程中,李某听辅警说办案民警郑某与王某是大学同学,遂申请郑某回避, A 县公安局作出了郑某回避的决定。 但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 郑某便停止了对案件 的调查。 同时, 郑某告知李某自己以前进行的调查活动无效。 考虑到此案是由民 间纠纷引起的, 派出所决定对王某和李某进行调解。 王某不同意调解, 但派出所 坚持要调解处理。
案例十 甲是某造纸厂老板, 15 岁的女孩乙谎称自己已年满 18 周岁到甲的厂里上班,后 被甲发现,将乙狠狠地挖苦了一顿后将其辞退。乙怀恨在心,为泄私愤,乙于某 日深夜窜至甲的造纸厂内, 用打火机点燃厂内成品库内堆放的纸张, 致使甲的厂 房、造纸设备、 原料及成品纸和生活用品等财产被烧毁, 甲的妻子和 8 岁的儿子 被烧成重伤, 两个工人被烧死, 还祸及相邻的另外一家造纸厂, 共造成经济损失 500 余万元。甲报案,在甲的儿子的指认下,乙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抓获。本案被 列为当年重特大刑事案件, 由公安局长亲自任专案组组长。 乙到案后, 对自己所 犯罪行拒不交待, 并提出甲的儿子没有作证资格, 公安机关不应当相信小孩子的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 条案例分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 条案例分析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案例一:2013 年 7 月 12 日,赵某在 A 县抢劫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潜逃至 B 县,被 B 县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后立案侦查。

侦查人员将其带回 B 县公安局后,经刑侦大队长批准于 10 月 2 日上午 10 时予以刑事拘留。

因担心赵某还有同伙得知情况后逃跑,故于 10 月 5 日才通知其家属并送看守所羁押。

10 月 6 日下午 2 时,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该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

在讯问完基本情况后,有下面一段对话:张(侦查人员):赵某,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老实我还揍你。

赵:那你告诉我有哪些权利。

张:别废话,你如实回答就行了。

赵:现在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你的罪行比较严重,现在还不能请律师。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我真的没有罪,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罪。

张:你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我们才能说你无罪。

赵:(沉默)张: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

由于 B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讯问室尚未完成规范化改造,本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

问题:请分析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 . B 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当。

赵某抢劫行为发生在 A 县,应当由 A 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2 .刑侦大队长批准拘留不当。

应当报经县公安局长批准拘留。

3 .拘留 3 天后通知赵某家属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 24 小时内通知家属。

4 .拘留 3 天后将赵某送看守所羁押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 24 小时。

5 .拘留 4 天后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 24 小时内进行讯问。

6 .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进行讯问不当。

公安民警执法考试(中级)案例分析

公安民警执法考试(中级)案例分析

1、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

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

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

黄某听到王某的呛喝声,不等赵某即逃走。

王某手持木棍紧追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

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

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

问题一黄某的行为构成何罪?(3分)为什么?(2分)问题二赵某的行为构成何罪?(3分)为什么?(2分)问题三在量刑时,对黄某和赵某应分别作什么考虑?(3分)为什么?(2分)问题一: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未遂)。

黄某与赵某合伙实施盗窃行为,黄某在门外望风,但由于赵某弄出响声被发现,二人盗窃未成功,是盗窃的未遂。

问题二: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转化)。

赵某在实施盗窃行为被发现,为了逃跑用水果刀捅了王某一刀,转化为抢劫。

问题三:黄某和赵某在盗窃罪方面构成共同犯罪,赵某对转化的抢劫罪行为单独承担责任。

黄某成立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出罚。

赵某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2、某公安机关对涉嫌盗窃的钱某及其妻子范某执行拘留时搜查了他们的住处。

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但钱某夫妇一直在场。

由于没有女工作人员在场,所以由男工作人员对钱某、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

搜查结束时,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搜查笔录上签名时遭到拒绝,侦查人员就此结束搜查活动。

问题该案搜查活动中有哪些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8分)正确的做法应是什么?(7分)本案搜查活动违法的有:由男侦查人员对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笔录上签名遭到拒绝后就此结束了搜查活动。

正确做法: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执法案例法律分析(3篇)

执法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区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小区内发生多起盗窃案件。

经调查,该局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公安机关对张某进行了侦查,收集了相关证据,包括现场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等。

经过审查,公安机关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张某实施了盗窃行为,遂对其进行了逮捕。

在审理过程中,张某对盗窃行为供认不讳,但对自己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认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

为此,法院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并作出了判决。

二、案件焦点1.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2.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3. 法院对本案的判决是否合理?三、法律分析(一)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1. 案件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应当出示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在讯问张某时,出示了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并告知张某享有的诉讼权利。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必须保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应当依法收集证据,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3. 分析本案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依法收集证据,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在讯问过程中,出示了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并告知了张某享有的诉讼权利。

因此,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不存在程序违法。

(二)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1. 案件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张某实施了入户盗窃的行为,盗窃了价值较大的财物,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解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解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解析案例分析题解析一孙某在高原县参加马拉松比赛途中,看到跑道旁边拉拉队员纷纷伸手与运动员击掌,便伸手摸拉拉队员林某胸部。

林某指责孙某是“流氓”,孙某大骂林某是“臭婊子”,引来众人围观。

孙某警告林某老实点,不然就揍她,同时握紧双拳,恶狠狠地盯着林某。

孙某逃到县商业街东口,由于形迹可疑,被便衣民警单某、齐某拦住。

单某、齐某向孙某出示人民警察证后,要求其出示居民身份证。

孙某继续逃窜。

单某、齐某在商业街西口追上孙某,单某将孙某摁倒在地,宣布传唤孙某。

县公安局在询问过程中,孙某辩解自己不是故意摸林某的胸部,是与其击掌时不慎划到。

办案民警告知孙某,现场有录像,如不承认将从严处理,孙某遂承认自己是故意摸林某胸部。

询问即将结束之际,县公安局通知孙某家属其涉嫌违法行为以及目前处所。

县公安局拟对孙某罚款2000元、拘留20日,告知孙某涉嫌违法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

解析要点:1.猥亵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的规定,违背他人意志,用抠摸、搂抱、舌舔、吸吮、手淫等行为来刺激或者满足自己的性欲,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构成猥亵行为。

孙某违背林某意志,趁其不备突然伸手摸其胸部,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涉嫌猥亵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侮辱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2项的规定,以暴力、辱骂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构成侮辱行为。

孙某在公共场合骂林某是“臭婊子”,贬低其人格,引来众人围观,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涉嫌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威胁人身安全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1项的规定,行为人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构成威胁人身安全行为。

孙某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眼威胁要揍林某,涉嫌威胁人身安全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问题二: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并指出正确的做法。

2022年公安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附答案)

2022年公安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附答案)

2022年公安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附答案)1.【案例分析】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

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回答以下问题:一、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二、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三、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方式?【参考答案】:一、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

本案中,江某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二、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是正确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本案中,江某之弟无固定的住处,不符合第(二)(四)项规定,公安机关不同意其做保证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三、江某若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可通过交纳保证金,而被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据此,我国的取保候审分人保和物保(财产保)两种,若江某无法提供保证人,可选择财产保,交纳保证金。

但如江某既无法提供保证人,又无法提供保证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卓顶精文-最新2019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

卓顶精文-最新2019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案例一:2013 年 7 月 12 日,赵某在 A 县抢劫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潜逃至 B 县,被 B 县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后立案侦查。

侦查人员将其带回 B 县公安局后,经刑侦大队长批准于 10 月 2 日上午 10 时予以刑事拘留。

因担心赵某还有同伙得知情况后逃跑,故于 10 月 5 日才通知其家属并送看守所羁押。

10 月6 日下午 2 时,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该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

在讯问完基本情况后,有下面一段对话:张(侦查人员):赵某,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老实我还揍你。

赵:那你告诉我有哪些权利。

张:别废话,你如实回答就行了。

赵:现在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你的罪行比较严重,现在还不能请律师。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我真的没有罪,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罪。

张:你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我们才能说你无罪。

赵:(沉默)张: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

由于 B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讯问室尚未完成规范化改造,本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

问题:请分析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 . B 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当。

赵某抢劫行为发生在 A 县,应当由 A 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2 .刑侦大队长批准拘留不当。

应当报经县公安局长批准拘留。

3 .拘留 3 天后通知赵某家属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 24 小时内通知家属。

4 .拘留 3 天后将赵某送看守所羁押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 24 小时。

5 .拘留 4 天后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 24 小时内进行讯问。

6 .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进行讯问不当。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精选14条案例分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精选14条案例分析)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案例一:2013 年 7 月 12 日,赵某在 A 县抢劫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潜逃至 B 县,被 B 县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后立案侦查。

侦查人员将其带回 B 县公安局后,经刑侦大队长批准于 10 月 2 日上午 10 时予以刑事拘留。

因担心赵某还有同伙得知情况后逃跑,故于 10 月 5 日才通知其家属并送看守所羁押。

10 月6 日下午 2 时,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该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

在讯问完基本情况后,有下面一段对话:张(侦查人员):赵某,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老实我还揍你。

赵:那你告诉我有哪些权利。

张:别废话,你如实回答就行了。

赵:现在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你的罪行比较严重,现在还不能请律师。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我真的没有罪,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罪。

张:你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我们才能说你无罪。

赵:(沉默)张: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

由于 B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讯问室尚未完成规范化改造,本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

问题:请分析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 .B 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当。

赵某抢劫行为发生在A 县,应当由A 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2 .刑侦大队长批准拘留不当。

应当报经县公安局长批准拘留。

3 .拘留3 天后通知赵某家属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 小时内通知家属。

4 .拘留3 天后将赵某送看守所羁押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24 小时。

5 .拘留4 天后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 小时内进行讯问。

6 .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进行讯问不当。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题(初级)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题(初级)

单位姓名得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根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测试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民警出警后发现遭受家庭暴力的小明〔12周岁〕可能面临人身平安威胁,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

〔〕2、钟某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布贩卖毒品信息,共贩卖海洛因30克,钟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3、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4、某县公安局督察大队发现民警吴某违反纪律需要釆取禁闭措施,须报督察长同意后才能执行。

〔〕5、公安派出所民警小王、小李对嫌疑人甲经过盘问、检查,发现甲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便将甲带回派出所,经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后,对甲继续盘问。

〔〕6、某公安局刑警大队长陈某让民警小张询问证人乙,小张认为乙不具有证人资格,因此可以拒绝执行该命令。

〔〕7、周某涉嫌特别重大毒品犯罪案件被刑事拘留,辩护律师要求会见周某。

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小时。

〔〕8、为抓捕逃跑的吸毒人员张某,民警小王先对张某口头警告,后鸣枪示警。

在警告无效后,小王开枪击中张某腿部将其抓获。

〔〕9、人民警察对当场发现的违法嫌疑入,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10、王某欠周某钱一直不还。

周某便雇请张某殴打王某,致其脸部有轻微挫伤。

公安派出所受理此案后,认为此案属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案件,便进行了调解处理。

〔〕11、陈某在乙县卖淫,回其居住地甲县后被甲县公安局查获,甲县公安局便对其卖淫行为进行了处分。

〔〕12、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

〔〕13、督察人员对现场督察中发现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行为,可以当场纠正。

〔〕14、陈某因不满下岗安排,驾车冲向人群,报复社会,造成10人死亡,根据【反恐怖法】的规定,此次事件不能被定性为恐怖事件。

〔〕15、是否违背妇女意志发生性关系是区分强奸和通奸的关键。

四川省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案例分析题)

四川省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案例分析题)

四川省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一、案例分析题案例8,朱某(男,1994年1月10日生)与许某(男,1995年3月15日生)二人系辍学青年,平时游手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2011年3月15日上午,朱某与许某碰面后,朱某提出:“今天是你的生日,不如我们去搞点钱,晚上给你搞个庆生会?”随即做出一个手指夹钱的动作。

许某会意,但担心被抓。

朱某称:“到时你去搞东西,搞到之后你就把东西交给我,要是被人发现了,我这一身的功夫不是吃素的。

”许某同意。

朱某打电话给该市一收旧货的李某,称要偷点东西卖给他,李某同意。

二人于当日下午来到甲市A区某电玩城。

许某趁人多之机,将正在玩游戏的王某口袋内的一个苹果手机偷走(后经鉴定价值3000元),并迅速交给朱某。

得手后二人正欲离开时,王某发现手机被偷,于是紧追朱某、许某。

朱某、许某二人跑至该市B区时,发现甩不掉王某,又害怕被抓,朱某随手捡起一砖块,猛砸王某面部、背部数下,王某倒地后(后经鉴定为轻伤)后,朱某、许某二人离开,将手机卖给李某,得款2000元。

问题(1):朱某、许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请说明原因。

问题(2):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请说明原因。

王某受伤后挣扎着来到甲市B区某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姜某听了王某的陈述后称:“这个案子我们所没有管辖权,你应该到手机被偷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问题(3):值班民警姜某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王某来到甲市A区某派出所后,值班民警陈某听了王某的报案后,在工作笔记上作了简单的记录,并向所领导作了汇报后对王某说:“你这个案子我们所长已经决定立案侦查了,有情况我们会通知你的,你先回去吧。

”问题(4):值班民警陈某的做法有何不妥?为什么?办案民警经调查发现,朱某曾于2010年2月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11年2月1日执行完毕。

问题(5):朱某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许某得知朱某被抓后,在家中异常惊恐,不得已向其父亲说出了实情。

其父劝许某去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袭警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袭警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2019年5月15日,某市发生一起袭警案件。

当日凌晨,该市某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市区某广场附近发生一起盗窃案件。

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李某在询问目击者时,发现犯罪嫌疑人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民警李某将陈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进一步调查。

在派出所内,陈某对盗窃行为供认不讳。

然而,在陈某被民警李某押解回派出所的路上,陈某突然情绪失控,挥拳殴打民警李某,导致李某头部受伤。

民警李某在遭受攻击后,立即反抗并制服了陈某。

随后,陈某被依法刑事拘留。

二、案件争议焦点1. 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袭警罪?2. 民警李某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是否有过错?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案例分析1. 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袭警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陈某以暴力方法阻碍民警李某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已构成袭警罪。

陈某在民警李某押解其回派出所的过程中,突然情绪失控,挥拳殴打民警李某,导致李某头部受伤。

这一行为明显属于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符合袭警罪的构成要件。

2. 民警李某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是否有过错?在本案中,民警李某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并未发现陈某具有袭警的迹象。

在押解陈某回派出所的过程中,陈某突然情绪失控,挥拳殴打民警李某。

在此情况下,民警李某立即反抗并制服了陈某,确保了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民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遇到暴力抗拒、威胁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案例分析(附论文)

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案例分析(附论文)
案例分析
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时许,某市棉纺厂女职工张云被强奸。罪犯作案之后逃走,匆忙中留在现场一块手表。事后,张云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征。据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纪大约在30岁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体强壮,满脸胡须。张云还向公安机关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手表。经侦查人员查看,手表为黑色红莲牌机械表,已经半旧。于是,公安机关以这快手表为线索开始了案件的侦查活动。一个多月之后公安机关找到了手表的主人某公司职员刘俊枫。经公安人员询问,刘俊枫承认手表是自己的,但是声称已经与两个月以前丢失,而且
(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方式?
(1)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2款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本案中,江某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理应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是正确的。《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无固定的住处
案例分析
甲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某公安局刑事拘留。向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人民检察院以“甲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但无逮捕必要”,没有批准逮捕。公安局没有将甲释放,便直接将甲呈报了劳动教养。
1、采取取保候审是否恰当?
2、如取保候审,李某是否可以作为保证人?
1、不恰当。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案例分析题复习题本附参考答案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案例分析题复习题本附参考答案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案例分析题复习题本附参考答案摘要一、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6小题)1.甲,男,1974年6月5日出生,户籍所在地:A市B区,现住A市B区某小区。

2004年3月20日6时许,甲窜至B市,暗中尾随被害人乙至某医院南门附近,用匕首架在乙的脖子上,将乙挟持至附近的一个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的身上搜出现金1000元和1张存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内存现金10万元。

乙便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内存入10万元救治伤者并赔偿损失。

乙妻信以为真,向乙的信用卡内存入10万元。

甲将10万元取出后,将乙放走。

乙报案后,B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3月24日,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并在其住处当场搜出作案工具(匕首)。

B市公安机关对甲进行讯问的同时,又组织另外5人和甲一同让乙辨认,乙当即辨认出甲。

3月25日,公安机关将甲刑事拘留。

办案单位以流窜作案为由对甲延长拘留期限至30日。

此前,B市公安机关与A市公安机关取得联系,甲无其他犯罪经历。

问题:(1)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并说明理由。

(2)公安机关应当收集哪些证据?(3)甲作案时使用的匕首应当如何处理?(4)在办案过程中,办案单位有哪些不当之处?2.2011年8月9日上午,钱某到A县公安机关报案称:“10分钟前,一名男子乘其不备从其手中抢走一个皮包,包内装有现金500元”。

当天下午,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将在A县其住处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2岁)抓获,并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讯问。

经审查,张某供述了抢钱某皮包的违法事实,并交代2009年10月份,其与赵某、孙某预谋盗窃,该三人了解到B县王某家经常周末没人,便于某个周末晚上破窗而入准备窃取财物,不料当晚王妻在家睡觉并被惊醒,其便让赵某、孙某继续翻找财物,自己逼问王妻存折密码,因见王妻色美,忽生歹念,其强行奸污了王妻。

8月11日,公安机关民警到B县赵某姐姐家找到赵某,并以涉嫌盗窃罪拘传赵某到公安机关接受讯问。

公检法律案例分析题汇总(3篇)

公检法律案例分析题汇总(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某市公安机关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案情简介:2019年4月,某市某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

被害人李某(男,25岁)被嫌疑人张某(男,28岁)持刀刺伤,导致李某重伤。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侦查。

经过调查,公安机关发现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将其抓获。

问题:1. 请分析张某故意伤害行为的构成要件。

2. 请分析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

3. 请分析此案中被害人李某可能获得的赔偿途径。

案例二:某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案情简介:某市某区副区长陈某因涉嫌受贿罪被某市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经侦查,陈某在担任副区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50万元。

问题:1. 请分析陈某受贿行为的构成要件。

2. 请分析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此案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

3. 请分析此案中陈某可能获得的诉讼权利。

案例三:某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案情简介:王某与李某结婚多年,因感情不和,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李某表示同意离婚,但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问题:1. 请分析王某与李某离婚案件的管辖法院。

2. 请分析法院在审理此案中应遵循的原则。

3. 请分析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

案例四:某市公安机关办理的一起盗窃案案情简介:某市某小区发生一起盗窃案,被害人被盗现金人民币5万元。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侦查。

经过调查,公安机关发现嫌疑人孙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将其抓获。

问题:1. 请分析孙某盗窃行为的构成要件。

2. 请分析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

3. 请分析此案中被害人可能获得的赔偿途径。

案例五:某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案情简介:某市某路段发生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赵某(男,45岁)被嫌疑人王某(男,30岁)驾驶的汽车撞成重伤。

经鉴定,赵某构成重伤二级。

公安机关将王某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问题:1. 请分析王某交通肇事行为的构成要件。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1题库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1题库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1题库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题库1、请对纪某的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10分)纪某在14周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元。

14周岁生日那天,纪某邀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后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现金5000余元。

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

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造成2死1伤纪某不但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

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2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

2、问:对甲、乙、丙三名民警应如何处理,依据是什么?(10分)某公安处处长办公会讨论以下三位人员的处理意见:甲某,男,26岁,招聘录用审查对象,经审查,其两年前被某县土地管理局开除公职。

乙某,男,35岁,派出所民警,因肝癌住院治疗长达2年,现仍在医院治疗,其所在单位提出予以辞退。

丙某,男,30岁,机关民警,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

3、问:根据下述对话和剧情,指出其中哪些方面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10分)《法网恢恢》是一部反映公安干警捍卫法律、揭露犯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电影。

剧本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组对话:人物:侦查员:赵某、王某,犯罪嫌疑人:胡某地点:公安局预审室。

赵:被告人胡某,你知道今天为什么找你吗?胡:不知道。

赵:你要老实交代罪行,顽抗是没有出路的。

胡:我没有罪,我要请律师。

赵:现在你不能请律师,你能够自己为自己辩护。

胡:我不明白,我既讲了真实姓名,又有固定住址,你们公安机关为什么还要对我收容审查。

赵:你有多次流窜盗窃的重大犯罪嫌疑,根据规定,对你进行收容审查。

胡:(不语)赵:政府的政策历来都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你若老实交代罪行,我们能够放你出去,你若抵抗,将受到从重处罚。

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

公检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公检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一、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盗窃案【案情简介】被告人李某,男,35岁,无业。

2019年12月,李某因生活所迫,预谋盗窃他人财物。

一天,李某在A市某小区门口,看到被害人张某独自一人回家,便尾随张某进入小区。

当晚,李某在张某家中,趁张某熟睡之际,窃得现金人民币5万元及一部价值2万元的手机。

【问题】1. 请分析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2. 如果构成盗窃罪,李某应受到怎样的刑事处罚?3. 请分析李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案例二:故意伤害案【案情简介】被告人赵某,男,28岁,务工人员。

2019年8月,赵某与被害人陈某因琐事发生纠纷。

在一次争执中,赵某持刀将陈某刺伤,致陈某重伤。

事发后,赵某逃离现场。

【问题】1. 请分析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赵某应受到怎样的刑事处罚?3. 请分析赵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案例三:交通肇事案【案情简介】被告人孙某,男,45岁,驾驶员。

2019年10月,孙某驾驶一辆重型货车在行驶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与前方行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驾驶员王某当场死亡,摩托车乘客李某重伤。

1. 请分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2. 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孙某应受到怎样的刑事处罚?3. 请分析孙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案例四:毒品犯罪案【案情简介】被告人周某,男,32岁,无业。

2019年6月,周某得知某地有人贩卖毒品,便与同案犯陈某一起前往购买。

在交易过程中,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周某趁机逃离现场。

【问题】1. 请分析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贩卖毒品罪?2. 如果构成贩卖毒品罪,周某应受到怎样的刑事处罚?3. 请分析周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案例五:贪污案【案情简介】被告人刘某,男,50岁,某国有企业财务部经理。

2019年1月至12月,刘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侵吞公司公款,共计人民币50万元。

【问题】1. 请分析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2. 如果构成贪污罪,刘某应受到怎样的刑事处罚?3. 请分析刘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二、案例分析题解答案例一:盗窃案1. 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案例一:2013年7月12日,赵某在A县抢劫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潜逃至B县,被B县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后立案侦查。

侦查人员将其带回B县公安局后,经刑侦大队长批准于10月2日上午10时予以刑事拘留。

因担心赵某还有同伙得知情况后逃跑,故于10月5日才通知其家属并送看守所羁押。

10月6日下午2时,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该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

在讯问完基本情况后,有下面一段对话:张(侦查人员):赵某,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老实我还揍你。

赵:那你告诉我有哪些权利。

张:别废话,你如实回答就行了。

赵:现在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你的罪行比较严重,现在还不能请律师。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我真的没有罪,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罪。

张:你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我们才能说你无罪。

赵:(沉默)张: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

由于B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讯问室尚未完成规范化改造,本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

问题:请分析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B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当。

赵某抢劫行为发生在A县,应当由A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2.刑侦大队长批准拘留不当。

应当报经县公安局长批准拘留。

3.拘留3天后通知赵某家属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通知家属。

4.拘留3天后将赵某送看守所羁押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24小时。

5.拘留4天后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

6.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进行讯问不当。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

7.张某直接要求赵某交待犯罪事实不当。

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讯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

8.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时,未告知其诉讼权利和义务不当。

侦查人员在讯问时,应当告知其有关诉讼权利和义务。

9.张某说抗拒从严不当。

犯罪嫌疑人有权作无罪辩解,侦查人员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证实自己有罪。

10.张某不允许赵某聘请律师的说法不当。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11.侦查人员在拘留时未告知赵某有权聘请辩护人不当。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应当告知辩护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12.张某关于拘留时不出示拘留证的说法不当。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13.张某关于由赵某自证其无罪的说法不当。

犯罪嫌疑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14.张某“不老实我还揍你”、“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的言辞不当。

侦查人员不能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收集证据。

15.讯问过程未录音录像不当。

对赵某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应当对讯问过程录音录像。

案例二:某日下午14时,张某(男,15岁)骑自行车欲抢夺同学李某(男,15岁)携带的手机(价值400元)时被发现,李某为免受侵害将张某推开,致张某连人带车摔倒,造成张某轻微伤。

事后,张某邀约赵某(男,18岁)一起教训一下李某,二人在学校附近一胡同内找到李某,赵某要求李某赔偿医药费,用木棍指着李某,说“不赔就打死你”。

李某不同意,张某随即给了李某几拳,二人遂扭打在一起,均未受伤。

当地派出所民警巡逻发现后,大喊“警察,不许打架”,直接要求三人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下午15时到达派出所后,张某、李某要求联系其家长,民警未予许可。

民警分别询问三人后,发现出入很大,便将三人叫在一起当面对质,继续询问调查。

当晚22时,张某的母亲听说儿子在派出所,便赶来要求见儿子一面,派出所民警以张某正在接受调查为由拒绝。

次日下午16时,民警结束调查。

3日后,派出所对张某作出处以15日行政拘留的处罚并于当日执行,对赵某未作处罚。

问题一:对于张某、赵某、李某三人的行为应当怎样定性?有哪些量处情节?对多个违法行为如何处理?请说明理由。

问题二:本案中公安机关及其办案民警的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问题一:对于张某、赵某、李某三人的行为应当怎样定性?有哪些量处情节?对多个违法行为如何处理?请说明理由。

答:张某抢夺李某财物,未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抢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张某殴打李某,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认定为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张某15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张某的两种违法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赵某以言语、木棍威胁李某人身安全,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威胁人身安全违法行为。

李某为了免受张某正在实施的违法行为的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照《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应予以处罚。

问题二:本案中公安机关及其办案民警的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

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不符合法律的地方:1.民警口头传唤时未出示工作证件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2.民警在传唤后未履行向被传唤人家属的告知义务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在传唤后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3.询问张某、李某时未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场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询问不满16周岁违法嫌疑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4.对赵某威胁李某使用的木棍未扣押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应当扣押。

案例三:赵某(男,17岁)游手好闲,讲究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一些钱用而费尽心机。

某日,赵某让钱某(男,18岁)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谎称自己被警察抓走了。

钱某问为什么要撒谎,赵某说:“这不关你的事。

”钱某给赵某的父亲打了电话。

第二天早晨,赵某沾着鸡血写了一封“血书”求救信让孙某(男,17岁)送到赵家楼下的食杂店,委托店主交给赵的父亲。

中午,孙某按赵某的旨意给赵某的父亲打电话:“你的儿子已经被我们绑架了,拿50万元来赎人,否则你儿子便没命了。

”赵某的父亲立即报案,公安机关将赵某、钱某、孙某抓获。

赵某在被拘留期间,主动交待了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另一犯罪事实:赵某于二年前盗窃了李某家5000元现金后,为了毁灭罪证而放火烧李某家(李某家在市中心,附近有大量的平房)的行为。

钱某在被拘留期间也主动交待自己曾于三年前参与一起绑架案,分得赎金3000元。

孙某在被拘留期间,检举、揭发了周某的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有重大立功表现。

问题一:本案中的赵某、钱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请简述理由。

问题二:上述犯罪嫌疑人各具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节?参考答案:问题一:本案中的赵某、钱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请简述理由。

答:赵某编造谎言,通过威胁的手段,向赵某父亲索取财物5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刑法》规定,构成敲诈勒索罪。

同时,由于李某家附近有大量平房,赵某放火烧李某家,危害了公共安全,构成放火罪。

赵某在敲诈勒索时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实施盗窃和放火行为时,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赵某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对放火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钱某主观没有勒索财物的故意,因此其给赵某的父亲打电话撒谎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钱某参与绑架时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对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

孙某帮助赵某谎称绑架,勒索数额巨大的财物,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

问题二:上述犯罪嫌疑人各具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节?答:1.赵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赵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孙某作为赵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对赵某的敲诈勒索罪起着辅助、帮助作用,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孙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孙某在被拘留期间,检举揭发了周某的重大犯罪行为,有重大立功表现,依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案例四:2013年10月20日,某市居民王某向该市某区一派出所报案,称有人抢夺他的钱财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材料。

派出所依照法定程序呈请立案后立即展开侦查,10月22日,在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时,民警当场将其抓获并先行拘留。

返回派出所后,经派出所所长批准,于当晚22时对此人签发了拘留证,并进行了讯问。

经查嫌疑人李某,系该区待业青年,整日游荡街头,已作案两起。

办案单位于10月24日10时,将李某与其他犯罪嫌疑人一同送看守所羁押,同时通知了其家属。

为查清案情,民警将李某从看守所提审到派出所再次进行讯问。

派出所认为李某属于多次作案,于是报区公安分局负责人批准,延长李某拘留期限至30日。

问题一:本案中,公安机关及办案民警的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

问题二:如在侦查期间,李某在看守所癫痫病发作,经医生诊断,有随时犯病的危险。

李某家属申请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可否对李某取保候审?应由谁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如批准,应责令李某提供何种方式的保证?取保候审的期限为何?请说明理由。

问题三:请简述保证人的条件和义务。

问题四:如李某在侦查期间委托了律师赵某作为辩护人,赵某以派出所所长与受害人王某是同学为由,申请回避,其请求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问题五:如果办理李某案件的公安机关认为赵某伪造证据,涉嫌犯罪,法律程序上应当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问题一:本案中,公安机关及办案民警的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1.由派出所所长批准作出拘留决定并签发拘留证,不符合法律规定。

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2.作出拘留决定后超过24小时才将李某送看守所羁押,不符合法律规定。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