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一、内容概述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伦理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其本身有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之分,其中叙事伦理也有现代伦理之称,主要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则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一个路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本书便围绕着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展开。
二、心得评价刘小枫教授,作为一位伦理学研究的大家,在本书《沉重的肉身》中,运用现代性伦理的叙事手法,从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开始,开始打破人民伦理的大叙事,指引人们将视角转入对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在故事中,作为其代表的丹东因其所处的人民伦理大环境,个体力量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最终走向毁灭。但其所表现的力量犹如刺入腹部的一把钝刀,固然仅能留下一个浅浅的伤痕,却会对主体带去不可磨灭的恐惧。
丽莲的《牛虻》,这是一部革命故事,本身所述的也是人民伦理。刘小枫教授从主角“牛虻”开始,一点点地在文中的细枝末节中还原
“牛虻”这一形象及与他有关的女主琼、琼的暗恋者亚瑟,还有“牛虻”父亲的形象,在寻找的过程中,从这一个个活过的生命痕迹中解读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并指出个体与人民伦理的关系,即在人民伦理的约束中,一个人不需要,也不允许想与自己的身体切身相关的伦理问题。个人是被放置于群体之中的,人民所看到的不是个体生命的受难、痛苦和喜悦,而是个体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所做的贡献,所造成的威胁,所带来的足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次,刘小枫教授还提到了媚俗作态(指传统道德中对一切崇高、美好的生命感觉的赞美,区分邪恶与美好,为美好而感动等等。颠覆这些赞美、区分和感动,对其重新命名,不再称为美德,而称为媚俗)。昆德拉曾说“媚俗就是制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围,并拒斥来自它这个范围的一切”。毫无疑问,这是当代伦理的产物,也代表着当下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部分看法,开始将视角转向个人,关注人自身的感受,从自身出发去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和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刘小枫先生利用古老神话中人们视灵魂的本质为正义,身体则为邪恶的观念同现今社会灵魂与肉体仅是价值取向不同的观念相对比,从而将人民伦理中的灵魂与身体不平等这一观点转而为自由伦理中的两者皆为个体选择的结果这一结论。之后,作者通过对基斯洛夫斯基笔下的薇娥丽卡种种行为解读,阐释个人的生命热情是个体化的,个体的生命热情就是个体热情——个体的全部身体感觉投入某种偏好的喜欢什么的在世行为。由此引发了对生与死的思考。从前,个体的死
亡是夹杂在家族、国家、历史、乃至宇宙的缝隙中,同某个超个体的不死观念联结在一起(或是伊壁鸠鲁的智慧理性化,或是宗法习俗和众神),而现今却关注个体的死感,正是自由伦理发展的强力佐证。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伦理思想是从探讨个体体知自己的死感的可能性开始的。”现代人产生要直接了解自己的已死的愿望是由于现代人的灵魂已经身体化——现代人的愿望是了解自己身体的灵魂。其实质也是在探讨自由伦理在所研究的个体问题中一个从未取得实质性的问题,即生与死。不过,一方面,一个人无法体知自己的已死,所能体会到的更多的是我在属于自己的个体生命时间中的“向死(西美尔)”或是“在死(海德格尔)”,而不可能是自己的已死。因为死,只有我自己能感知,然已死的身体根本就没有感觉。如伊壁鸠鲁所言:“死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另一方面,通过体察别人的死来体知自己的死是极其困难并且肤浅的。一个人,想要理解他人的想法已是十分不易,且不说这样的理解有多少与他人的想法所切合,又有多少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作聪明;更妄论去通过他人的行为体察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了。其次,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不同是如此明显和繁多,怎能通过他者来感知死这一感受呢?个体若是直面死感所可能带来的是个体自身的崩溃。那么谁来拯救身体的欠然(自身终将死亡的遗憾与无法释然的悲情)呢?刘小枫教授认为唯有利用利维坦式的灵魂才能解救。在我看来,也即是将自身置于那些个体的不死观念中去,将自己的生命看做那些观念的部分,才能减轻身体的欠然。
在“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小路”这一章节中,从昆德拉的多本作品入手(如《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述说当代小说的叙事与现代伦理的关系,小说本身多为所在社会的一种反映——当代小说有关注于现代伦理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文中通过对“爱怎么可能?”“对谁做到正义?”“杀人行为的原因?”三个问题的探究与思考,提出自由主义伦理学承认生活中充满伦理困境,就是不承认生活这一织体本身是按道德戒律编织起来的这一观点。在其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提到过一个流布甚广的论断:现代性意味着什么?生活世界(或生存)被遗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断呢?还是由两个如此知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所做的论断。我无法得知他们做出这个论断的依据,只能在依照自己的感受述说罢了。一个人的生命被感受破碎时,该如何生活?“牛虻”选择“重生”,然而这样的重生是不被世界所认可,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重生终将背负原有的重担前行,也将永远迷失在这些重担中,我们若是仅仅流于人民伦理之中,最后要么被自身的负重所淹没,要么被人民伦理的宏大所覆盖,故而被遗忘了。
在这位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个故事中,低声诉说着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中之孤绝,高歌吟唱着爱,这一生活中的诸多碎片之一,若将其珍惜,便可支托个体的残身以及自由伦理的艰难,选择幸福时的艰难,承受自己伦理抉择的艰难以及人义论自由伦理的心安理得和神义论自由伦理的“终究意难平”。
“人,在自己给自己的选择提供正当的善的理由,其实是逃避自己的选择必得要承受的负担。”俄狄浦斯王,荷尔德林称他和赫拉克勒斯为苦难的兄弟,并称其为“孤独的异乡人”,是我一直很喜爱的角色。在得知自己将要“杀父娶母”时,他宁愿选择流亡他乡,旅途的艰辛也难改其志;在知晓自己已然“杀父娶母”后,他没有选择否认,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承认这是事实,而是承担这个事实。所谓自由伦理绝不是自如,而是个人承负自己的伦理抉择,或者说自由决断背后的道德背负。
最后,便用毕希纳留给后世的思想家的谶语作为结束。
人啊,自然一点吧!你本来就是用灰尘、沙子和泥土制造出来的,你还想成为比灰尘、沙子和泥土更多的东西吗? 三、结语在这本书中,你可以充分体会到刘小枫教授知识的渊博,思考的深远,以及那思想的独特。尽管本书属于现代伦理学书籍,但其中也涉及到许多思想家、小说家、哲学家的思想,更不用提刘小枫教授在其中阐释时用到的心理学、文学、哲学、伦理学观点了。
另一方面,文中所说的身体的沉重和轻逸的区别,身体和身体影子的关系,利维坦式灵魂,爱怎么可能……等方面存有疑问,并不能理解。
在读本书时,也发现了些许读书的奥妙所在,按书本顺序进行阅读,固然可以感知书中内在的结构和逻辑,但单独阅读某一章节却易于对书中内容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