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沉重的肉身--解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的照片,她依然难以接受裸体照片,难以接受去拍仙人球那 样无聊的东西; 这样不合节拍的作法, 无疑会让她失掉工作。 生活的一切重心落在了对托马斯的关注上. 然而生活中无穷的猜忌己经使特丽莎越来越虚弱了,她
并 有 这 的 变 丧 掉自 的 考 力 她 入 者 没 在 样 巨 中 失 己 思 能 。 拍 侵
墓 , 魂可以 处 漂泊。 对于 那来说,巴 里了 灵 随 地 然而 萨宾 黎
的墓穴太深了,巴黎坟墓边沉重的石头告诉死者 “ 呆在你那 儿吧! ” 这意味着,在那样的洞穴里做一个永远的穴居者,还 有什么比这更让萨宾那痛苦的呢?这种禁锢,无疑让萨宾那 如堕入深渊。于是萨宾那又逃离了。 反抗媚俗是萨宾那一生中苦苦追求的。 她一生都宣称媚 “ 俗是死敌” 。什么是媚俗呢? “ 媚俗就是对大便的绝对否定, 媚俗就是制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围,并排据 来自 它这个范围内的一切。萨宾那当初对共产主义艺术的决 ” 然否定,倒不仅仅是一种对正统艺术的背叛,还有对媚俗的 反抗。因为社会主义话语语境充斥着整个捷克,这种似乎是 代表人民意识的话语语境,难免不走向媚俗。毕竟 “ 人民的 意识形态就是最大的媚俗”②因此萨宾那对这种社会主义的 . 美好叙事的不屑一顾,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萨宾那不 顾一切让人如意,你越想逃脱出命运的捉弄,可能你越摆脱 不了命运的捉弄;萨宾那那越想摆脱媚俗世界的侵扰,而实 际上上她也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媚俗的漩涡。 “ 她的媚俗是关于家庭的幻象,一切都那么安宁,那么 静谧, 那么和谐, 由一位可爱的母亲和一位聪慧的父亲掌管。 这种幻觉是双亲死后她脑子里形成的。她的生活越是不似那 甜蜜的梦,她就越是对这梦境的茉莉表现出敏感。当她看到 伤感影片中忘恩负义的女儿终于拥抱无人关心的苍苍老父, 每当她看到幸福家庭的窗口向迷蒙暮色投照出光辉,她不止 一次地流出泪水。” 因此在萨宾那生活中的关键词就是:背叛,抗争。背叛 一切束缚她灵魂的东西,反抗媚俗— 而这些东西的核心是 萨宾那对轻逸,轻松的追求。 那生活给予特丽莎的又是什么呢? 在我对特丽莎的解读 ( 中,我试图颠覆作品中的时空叙事,回复到中国传统的按事 件发展的时空先后顺序; 这样方便我的解读叙事。 一提取特 ) 丽莎的生活字典里的两个关键词:挣扎,追问。在灵肉的价 值中反复挣扎,在挣扎中反复追问。 特丽莎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轻贱肉体的家庭环境里。她的 母亲因为生活经历的缘故,而对自己的肉体肆意地践踏。在
沉重的肉身
沉重的肉身2007年,在卷帙浩繁的解读西方文学经典的理论著作中,我偶然读到梁旭东先生所著《遭遇边缘情境:西方文学经典的另类阐释》一书。
书中对《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浮士德》《简·爱》《红字》《双城记》《安娜·卡列尼娜》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系列小说,从“边缘情境”的生存状况出发,挖掘每部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性的伟大与渺小,自尊与自怜,把隐藏在意识表面下深不见底的无意识心理世界分析得鞭辟入里,对习惯了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阐释经典名著的思维方式来说,的确是一种“另类”。
“边缘情境”的概念源自于德国存在主义思想家卡尔·雅思贝尔斯。
他认为,“由于某种严重的变故,比如亲人死亡、家庭破裂、身患绝症、面临生死关头、精神分裂、犯罪或堕落等,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个人置身于日常的生活秩序之外,这就是所谓的边缘情境。
”想起很久以前与朋友闲聊,我们都感慨现在已经不怎么阅读小说了,她说:“现实比小说更魔幻、更不可思议,显得小说反而毫无意趣了。
”她所说的“更魔幻、更不可思议”大抵是指现实世界对个体而言更加变幻莫测,个人命运的不可知性和不可预测性比之从前更加不确定,人性的光明和阴暗也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中,在善与恶的天平两端来回摇摆。
网络上流行的穿越风、怀旧风、古风,无不是对拥有稳定价值观生活的诉求。
信息社会让一切无处遁形,角落里的战争,大山里的贫穷,疾病的蔓延……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如同我坐在书桌前敲下这些文字时,窗外是北方三月的回暖天,温度正一点点地攀升,然而雾霾却浓厚不散,中重度的污染天仿佛死神一样弥散在发芽的柳树上,攫住一夜之间绽开的樱花,直至它窒息而亡。
想到此,我惊觉现代人其实每天都活在“边缘情境”中。
我们要么自己面临着疾病、家庭破裂或者亲人亡故的可怕境地,要么每天打开新闻,看到的、听到的是他人的生存困境。
心灵长期被生活的无奈感以及生存的无力感潜移默化地侵蚀,死神神出鬼没,游荡在世界的角角落落,攫取人类软弱的灵魂以飨死亡的盛宴。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中的叙事伦理问题研究
79审美与文学刘小枫《沉重的肉身》是一部小品文集,其中蕴含许多作者对于叙事伦理的真知灼见。
国内研究者对书中所表现的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的区别或人义论与神义论的自由伦理的阐释较为关注,对书中的身体表情较为感兴趣。
但该书探讨个体自由伦理的背后更多指向的是叙事伦理,强调更多的是叙事所带来的伦理意义,因而深刻发掘作品中的“叙事伦理”问题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对其包含的多层涵义进行再探索、再分析有一定的必要性。
针对该书所呈现出的叙事伦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个体自由伦理问题的展示及重要性的强调,大部分研究者已注意到刘小枫所关注的“叙事伦理”,而关于叙事伦理内部的具体包含因子涉及较少。
本文将着力去挖掘隐藏在叙事伦理背后的一系列较为重要的因素,并揭示其重要意义。
一、叙事与伦理的交合“叙事伦理”这一术语最开始是在查里克·纽顿所著的《叙事伦理》被提出,他在文中指出,“讲述本身就蕴含了伦理本质,因此所有叙事都是伦理性的”[1]。
叙事是“叙述事情(叙+事),即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事件”[2]。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3]9,而作为反映生活世界的文学作品,“只要关涉人的生存,就必然或隐或现地呈现某种伦理秩序”[3]9。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贯穿叙事与伦理的交合,试图用叙事伦理去看待与解析具体文本。
“没有叙事,生活伦理是晦暗的,生命的气息也是灰蒙蒙的。
”[4]13“叙事改变了人的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感觉。
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命若有若无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破碎不堪时,当我们的生活想象遭到挫伤时,叙事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的空间,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中的无常抹去的自我。
”[4]6在引子中,童年时期的作者与小伙伴们在黑夜中听大孩子讲故事,大孩子所讲的他人已叙述过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4]5。
时间在叙事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填满,而黑暗的空间看起来也不再可怖,这种由于叙事而带来的时间与空间意识上的改变是极具魅力和无法言说的存在。
【最新】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推荐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沉重的肉身读后感(一)夏季才刚刚来临,时断时续的异常高温似乎预示着这个暑假不同往年的酷热。
无法摆脱的头痛加上这么热的高温天气,对我这个体质虚弱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一场将会夜夜持续的梦魇。
脆弱的神经异常衰弱,光是写一个句子就要考虑好长一段时间。
所幸距离天明还早,我可以慢慢磨蹭将这几个小时打发过去。
啊!这可真是一段世上最短暂的徒刑!躺在这张火炉般炎热的床上,身体和精神都是不自由的。
不记得是谁说的这句话了:人的一生,就是一场精神与肉体之间的肉搏。
我甚至认为这简直就是一场上帝判决给人类的无期徒刑,一场人类永远打不完、也永远赢不了的战争。
“打不完”从哲学层面来说是因为“人自身的局限性”是永恒存在的,这是人摆脱不了的宿命;而“赢不了”则是说,人的精神追求与肉体欲望是相互冲突的,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统一完满。
这是伦理学上最大的悖论,也就是现代人最艰难的生存困境。
前不久刚读完了北大哲学系教授刘小枫比较有影响的一部着作《沉重的肉身:现代伦理学叙事纬语》。
作者主要是站在伦理学的角度从叙事纬语上讲述两位现代叙事大家——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米兰·昆德拉的同中有异的伦理观和叙事策略,探讨了现代人艰难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十诫》等作品与昆德拉的“理论(或伦理)小说”在伦理学叙事纬语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叙事策略上,更为主要的还是在两人伦理观具体的信仰上的分歧。
基氏主张神义论的现代伦理思想,认为上帝“虽然不存在”,但我们“可以信奉自己心中的上帝”。
昆德拉则属于人义论的现代伦理学阐释者,用刘小枫的话说就是“罗伯斯庇尔人民民主伦理的承继者”。
他不仅认为上帝不存在,而且还惯于利用宗教教义和学说本身的矛盾用谐谑化的语言驳斥进而攻击宗教的荒谬性。
_沉重的肉身_阅读札记_二题_赵志峰
W U T A ISH A N…………………………WUTAISHAN//2013·04虚无的扼杀现在,弥满屋子的,是蒸汽的味道。
浓郁的热烈的蒸汽味道,使我从埋头的书里脱出身来。
水壶里的水,静静地烧开了。
现在,填满我脑海的,是具有磁性的文字。
关于毕希纳,关于赫拉克勒斯,关于卡夫卡,关于基斯洛夫斯基……可是,洗脑还是填脑?读着“丹东与妓女”里那些关于人民伦理和个体自由伦理的文字,我心生疑问。
《沉重的肉身》是一部小品文集。
该著副题为“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
按作者刘小枫前记中说:“所谓现代性伦理,指的是人民伦理和个体自由伦理。
……本书的叙事纬语从人民伦理转到自由个体伦理,主要围绕中欧两位当代作家的叙事,以探讨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
”“丹东与妓女”是全书的第一篇。
丹东与罗伯斯庇尔对自由、民主、道德的不同理解,导致他死于自己一手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法庭。
个体自由和群体自由,哪个更符合人本身?究竟谁对谁非?立场不同,自然结论不同。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丹东这个曾经在法国大革命中出生入死的赫赫功臣,竟然走向了虚无。
这个虚无,直接要了他的命。
《沉重的肉身》阅读札记(二题)■赵志峰51…………………………WUTAISHAN//2013·04刘小枫说:“毕希纳仅用五个星期就把‘丹东之死’这桩案子搞清楚了,并以索福克勒斯的气度、莎士比亚的文风写出了案情报告《丹东之死》。
”毕希纳写完《丹东之死》之后一年,精神憔悴,身体极度虚弱,死于伤寒。
时年24岁。
可以说,丹东之死对毕希纳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而谜底的揭穿,也对毕希纳构成了足够的杀伤力。
击中了。
掏空了。
不复存在了。
思想,意志,情感,已然没有任何意义。
真相太残酷了,毕希纳无法面对这个秘密,所以他无法抵御伤寒———一场内在的(思想上的)伤寒的袭击。
内心的风暴。
我们能够想象到这风暴的威力无穷。
丹东临死时的无所谓,显示了这种风暴的威力。
崩溃。
绝望。
或者,已经看淡。
一本艰难又令人满足的书
一本艰难又令人满足的书原创 2015-11-18 魏小河不止读书这几天在读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今天的文章算是我自己对《沉重的肉身》阅读后的一个梳理。
虽然他已经说这是不学究化的文字了,但读起来仍然不那么容易。
不过这次阅读过程相当愉快,它需要更集中的精力,和不停的思考。
读这样的书,会让人感到满足。
一一个人该怎样生活,才能幸福?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问过自己的问题,有的人找到了答案,有的人没有。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伦理学范畴内的问题。
简单的说,伦理学就是关于“如何更好的生活”的学问。
在我们惯常的理解中,伦理学似乎是哲学的分支,它探讨道德与生活,追问一种最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中却发明了一种新的伦理学,他称为“叙事伦理学”。
什么是叙事伦理学?这是相对于理性伦理学来讲的。
理性伦理学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进而制造出一些理则,让个人遵循这些理则,从而得到更好的生活。
但叙事伦理学不这么做,叙事伦理学,只做一件事,就是讲故事。
通过讲故事,让人体会到个别人的生命境遇,从而引发人的伦理反思。
刘小枫认为,听故事和讲故事都是伦理的事情。
“如果你曾为某个叙事着迷,就很可能把叙事中的生活感觉变成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想象乃至实践的行为。
叙事伦理学的道德实践力量就在于,一个人进入过某种叙事的时间和空间,他(她)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种道德的实践力量是理性伦理学没有的。
”而《沉重的肉身》这本书所做的,就是在阐述他的叙事伦理学思想。
他试图告诉读者,叙事,是怎样达到伦理效果的,怎样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
二刘小枫这本关于叙事伦理的书,也是以叙事的方式展开的,他称为“复叙事”,他重新讲了法国大革命领导人物丹东之死的故事,牛虻的故事,昆德拉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故事,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的“红白蓝”和“十诫”的故事。
在讲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他一步步的展开关于叙事伦理学的思考。
刚刚我们已经知道,叙事伦理学是针对理性伦理学而提出来的。
评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叙事思想家的技艺
评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叙事思想家的技艺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初看起来像小品文集,但进一步的阅读会立刻打消这种印象。
书的“前记”中说,要是读者们明白章节上的刻意安排就好了,并且说,写小品文要比写学术性的文字难。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习惯于将《沉重的肉身》视为“学者散文”,批评刘小枫如今做的正经八百的学术文字太晦涩。
然而,《沉重的肉身》一上来就谈论叙事与伦理的问题,考虑到现代人面临的伦理困境,叙事就显得不再是抒情,而是有可能表达某种重要的伦理思想。
一不可否认,《沉重的肉身》涉及现代人生活世界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代人的生存伦理。
《沉重的肉身》在最初几版时有一个副题——“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这副题在第六版时被删掉了。
离开这个提示,《沉重的肉身》就显得晦暗难解。
《沉重的肉身》不过是刘小枫反思现代人生存方式的副产品。
一九九三年在巴塞尔完成学业后,刘小枫着手的研究论题是现代性的社会理论,他思考了现代性的基本品质,并从特洛尔奇、西美尔、松巴特、韦伯和舍勒等人那里熟悉了一整套现代性的社会学和哲学话语,其最终产品就是《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在这本书中,刘小枫已然与关注具体社会结构的现代性学术话语摆脱关系,转向对人的内在心灵结构和欲望结构的考察。
在对舍勒研读的基础上,他得出如下结论:“现代人的理念是一场系统的‘冲动造反’,是人身上一切晦暗的、欲求的本能反抗精神诸神的革命,感性的冲动脱离了精神的整体情愫。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一九九八年版,23页)读完《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有关现代人对于身体和欲望的理解之后,再来读《沉重的肉身》,就显得好理解得多。
《沉重的肉身》中讲述的故事仿佛注脚,没有这注脚,《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就显得有些玄乎。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的笔法四平八稳,《沉重的肉身》则十分细腻。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用论文文体写,冷静得让人吃惊,刘小枫没有或很少在其中表达私人观点,但在《沉重的肉身》中,他的讲述令人难以平复,没有人觉得那些故事与己不相干,而是担心有一天故事会在自己身上上演。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刘小枫用散文式的语言通过叙述一些被淹没在历史之中的人或事来向人们阐释伦理的哲学。
缓慢的语言,平静的叙述,流露着哲理的悲伤之感,然后从伦理的各个角度来叙述生命和道德。
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这是他对伦理的定义。
而理性伦理学关心道德的普遍状况,叙事伦理学关心道德的特殊状况,而真实的伦理问题从来就只是在道德的特殊状况中出现的。
其实,伦理更多的是有关悲剧的,凡是涉及到伦理,大多数都是伴随着悲剧而发生的。
而这种悲剧不一定是看的到的,更是关系到生命的隐性悲剧,这种伦理的悲剧可能让人快乐,当然是个人所认为所理解的快乐,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伦理是符合我们的要求或暂时的需要的。
其中的章节“沉重的肉身”叙述的是肉体与灵魂的选择,卡吉娅与阿蕾特的冲突是男人们关于身体与灵魂争夺在世支配权的冲突:卡吉娅要求身体的在世只服从身体自身的法则,阿蕾特要求身体的在世服从灵魂的法则。
萨宾娜与特丽莎的关系是这种古老冲突的现代再现,托马斯站在她们中间实在难受。
吉娅能给男人带来的是性和生活的逸乐,代表着生命之轻;而阿蕾特带来的是辛劳厚重的身体感觉和生活经历,她引导男人通向生命之重——所谓的“美好”。
这是很难抉择的,一方面,我们要求享乐,卡吉亚代表了享乐,性和青春美好并且安逸,这是人的需求,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都会倾向于这个选择;另一方面,阿蕾特是信仰的抑或是心灵的需求,这种带给人生活的信念。
赫拉克勒斯在这两个女人之间的选择代表着男人对于不同生活、不同伦理的选择。
这是道德伦理和自由伦理的选择,这个问题是从“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说起,说是宙斯不小心留下的生命痕迹,真实性有待考证。
赫拉克勒斯面对卡吉娅和阿蕾特两个女人的选择问题也可以看做是:卡吉娅可以理解为“享受生命”、“随心所欲”;阿蕾特则可理解为“神明的伴侣”、“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通过努力获取”。
而这个故事在苏格拉底讲给自己的学生时加入了他的道德审判:“你应该与阿蕾特一起”的道德指令。
沉重的肉身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沉重的肉身》写作之脉络01《引子:叙事与伦理》的思想脉络既然引子以“叙事与伦理”为题,那么显而易见,全书关于文艺作品的探讨都将以叙事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中心。
在引子中,关于叙事与伦理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叙事,什么是伦理以及叙事伦理在现代的体现。
叙事最重要的作用是改变人对时空的感觉。
当人的生命热情难以实现,人的现实生活破碎不堪之时,叙事就成了我们在想象中的避难所。
在叙事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回在现实中破碎的美好,而且通过倾听别人的故事,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困惑会有更明晰的认识,对于自己生活的苦痛也会得到同病相怜者的安慰。
因此,叙事是“幸福不在时”帮助我们谋求幸福的一种方式。
同时,叙事也是一种实践性伦理的构想。
如果说,叙事“谋求幸福”的作用是帮我们弥补过去的创痛,那么,叙事“对实践性伦理的构想”就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盼望。
在构想中,叙事试图找到一种更优越的伦理形式,从而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或者,叙事通过揭示现行伦理的不合理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警示。
在作者的定义中,伦理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
因此,伦理学探讨的是生命感觉与道德原则的关系。
伦理学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理性伦理学和叙事伦理学。
理性伦理学关注的是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即“生命感觉应该是怎样的”,因此它关注的是建立基本的道德观念,以此来适应道德的普遍状况。
叙事伦理学关注的是个体特殊的生命感觉,探讨这种生命感觉“曾经怎样”“可能怎样”。
它构造的是具体的道德意识与伦理诉求,即道德的特殊状况。
总的来说,理性伦理学关注的是生命感觉和道德原则的一般性,目标是建立一个普适的道德法则;叙事伦理学关注的是生命感觉和道德原则的特殊性,目标是发掘和呈现个体的情感价值。
在现代,叙事伦理与传统有了很大不同。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不仅人的叙事能力增加,现代生活也为人的生活想象提供了更多可能,个体化的现代伦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的叙事伦理分为两种,一是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它认为共同体的大命运高于个人的命运,因此它想要动员、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建立国家化的道德原则,指示人们“应该怎么做”。
《沉重的肉身》
读《沉重的肉身》有感以前就有朋友推荐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但我却一直没有勇气去读这本书。
原因是,单听名字,我以为是在讲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不易的事情,肉身之所以沉重,是经历了太多生命不能承受的苦痛吧。
我本身就不是那么乐观的人,读了这种显示灰色人生的东西,也许会深深地陷入苦闷之中。
后来,文艺心理学的王老师又推荐了这本书,我才有兴趣去看一看,也许它并不像我想的那样。
素雅幽静的绿色封面一侧横排着“沉重的肉身”,那是没有过多修饰的红色字体,绿色和红色搭配一起,却并不让人觉得突兀浮夸。
翻开书的那一刹,我便沉寂在刘小枫独特的人民伦理与自由伦理的叙事之中,随之疑惑,随之探求。
在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的关于个体偏好自由与人民公共意识的辩争中,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坚守的公意道德,用于束缚自我行为的良知,都是无比抽象的。
人民公意从何而来?何为人民公意的自由?按照人民公意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让人民公意自由就能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吗?按照人民公意制定的法律,是为了保障人民公意的自由,还是统治者利用所谓的人民公意来保障自己的统治呢?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子里,我忍不住回头再读这一篇,希望能够在刘小枫的论述中探寻和我模模糊糊的观念的类似点。
人民公意从何而来?丹东、罗伯斯庇尔、毕希纳,包括作者本人,都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这个问题。
在文中,作者写道:“‘人民’道德是总体性的或共同体的公意伦理,不是有个体差异的实质伦理脉动。
”那也就是说,“人民”只是一个抽象的整体,包含着千千万万的有着差异的个体,个体才是具体的,那么把具体的个体的诉求统计并转化为抽象的公意,是谁在做这件工作呢?做这件工作的人又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呢?举一个例子来讲,有些销售者在促销产品时,总是要找一些内部的人,故作出一副抢购的样子,用来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和购买欲,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而消费者往往在买完之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有目的的人会利用人群效应,估计传输一些观念和诉求,使人们认同这样的意志后,在冠之以“人民公意”的名号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沉重的肉身读后感(一)夏季才刚刚来临,时断时续的异常高温似乎预示着这个暑假不同往年的酷热。
无法摆脱的头痛加上这么热的高温天气,对我这个体质虚弱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一场将会夜夜持续的梦魇。
脆弱的神经异常衰弱,光是写一个句子就要考虑好长一段时间。
所幸距离天明还早,我可以慢慢磨蹭将这几个小时打发过去。
啊!这可真是一段世上最短暂的徒刑!躺在这张火炉般炎热的床上,身体和精神都是不自由的。
不记得是谁说的这句话了:人的一生,就是一场精神与肉体之间的肉搏。
我甚至认为这简直就是一场上帝判决给人类的无期徒刑,一场人类永远打不完、也永远赢不了的战争。
“打不完”从哲学层面来说是因为“人自身的局限性”是永恒存在的,这是人摆脱不了的宿命;而“赢不了”则是说,人的精神追求与肉体欲望是相互冲突的,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统一完满。
这是伦理学上最大的悖论,也就是现代人最艰难的生存困境。
前不久刚读完了北大哲学系教授刘小枫比较有影响的一部着作《沉重的肉身:现代伦理学叙事纬语》。
作者主要是站在伦理学的角度从叙事纬语上讲述两位现代叙事大家;;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米兰;昆德拉的同中有异的伦理观和叙事策略,探讨了现代人艰难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十诫》等作品与昆德拉的“理论(或伦理)小说”在伦理学叙事纬语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叙事策略上,更为主要的还是在两人伦理观具体的信仰上的分歧。
基氏主张神义论的现代伦理思想,认为上帝“虽然不存在”,但我们“可以信奉自己心中的上帝”。
昆德拉则属于人义论的现代伦理学阐释者,用刘小枫的话说就是“罗伯斯庇尔人民民主伦理的承继者”。
他不仅认为上帝不存在,而且还惯于利用宗教教义和学说本身的矛盾用谐谑化的语言驳斥进而攻击宗教的荒谬性。
在昆德拉看来,世界上其实只存在三种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小说里他借用苏格拉底向柏拉图讲述的赫拉克勒斯与两个女人(分别代表“丰盈的轻逸”的卡吉娅和代表“美好的沉重”的阿蕾特)的故事将之置于现代社会环境下重新演绎,以此来说明两千年来人类伦理观的转变历程。
沉重的肉身
鸭 绿 江I Y A L U J I A N G
沉重 的肉身
+
周 齐林
我脑海里不时呈现着那个雨水弥漫的清展 ,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雨雾 之中, 村里的人还沉浸于睡梦之 中。 睡梦中我隐约听见楼下传来意率的响声。 母亲起床了。一小时后,我听见母亲蹒跚着步履上楼 ,轻声轻脚地叫唤着 我的乳名。睡梦中的我胡乱应着母亲的叫唤。很快 ,我 听见母 亲下楼的脚 步 声。我起身 ,独 自枯坐在无边 的夜色里,窗外 电闪雷鸣,雨 声拍打在地 发出嘀嗒嘀嗒 的响声。我顿时陷入一阵恍惚之 中,我忽然想起许多年前的
公交站台上,依着公交车提供的路线 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我手握着 面试单 ,循着公交车提供 的方向 ,在城市森林中缓缓前行着。我 紧 抱 着 自 己依 着 城 市 的 纹路 。按 部 就班 地 照着 城 市 固 有 的生 存 法 则 。 遍遍 地抵 达一 个个 陌生 的角落 。
一
频繁穿梭于各路公交车上 ,马不停蹄 ,我穿越几个镇 区,辗转 来到一个偏僻的工业区。 带着僵硬的笑容推门而入, 经过短暂的面试, 又一脸疲惫地出现在工业区尘土飞扬的马路上。 两个多小时的颠簸 , 换来 的是不到两分钟 的面试 ,一股深深的忧伤忽然充塞在我 内心 深
那个夜晚 。年幼的我躺在母亲身旁,枕着雨声缓缓入睡,而母 亲则半倚在
床 前织 着 毛衣 。屋 外 是 裹 着丝 丝 寒气 的 雨 水 ,屋 内却 温 暖如 春 。那 是 怎样 副温馨的场面, 它长久地镌刻在我生命里, 成为一幅意味深长的乡村图景, 久久挥之不去。窗外一声霹雳把我从悠远的思绪当中拉了回来 ,我使劲甩
末班 车 。车 上拥挤 不堪 ,整个 车厢 弥漫 着一股 浓 烈的汗 味 ,我拿 着简 历 袋 , 紧 贴 着车 门站着 。车 窗外是 高楼 林 立 的繁 华世 界 。马路 上 不 时有意味着一条固定的方向和路径。在陌生的城市森林里 ,我站在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沉重的肉身读后感范文第一篇:沉重的肉身读书笔记读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中题为《沉重的肉身》的那一篇。
喜欢刘小枫特有的,用于哲学散文的湿润的文笔。
那种需要逐字去领会,推敲其中逻辑推理和品味文字迂回曲折的阅读感觉,是与读亦舒小说的畅快淋漓完全不同的。
慢慢地看,有些地方还需要反复地跳回去重新解读,这种凝滞的感觉就像拉长了的盛宴,每一次咀嚼都有完全新鲜的味觉享受。
《沉重的肉身》谈到关于男人对女人选择的性伦理,谈到身体和灵魂感觉的地位对比,以及个体差异等等。
文中反复提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及这个故事的源头故事“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坐在十字路口,面对着两个女人:卡吉娅和阿蕾特。
卡吉娅能给男人带来的是性和生活的逸乐,代表着生命之轻;而阿蕾特带来的是辛劳厚重的身体感觉和生活经历,她引导男人通向生命之重所谓的“美好”。
赫拉克勒斯在这两个女人之间的选择代表着男人对于不同生活、不同伦理的选择。
这个论题被男人们唠叨了数千年,发展到昆德拉的版本,就变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萨宾娜和特丽莎的故事。
在刘小枫的解读中,昆德拉似乎还增加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中“人民-意志”的因素,将男人的性漂泊由寻求女人身体感觉的不同以及背后隐藏的生命意义的不同,进一步演绎成探求历史规律下趋同群体中个体的差异。
似乎托马斯的行为写进三流小说中不过是拙劣的风流韵事,而经过哲学化的处理就变成了对历史和社会的政治性反抗……这些逻辑让我感觉极其可爱,是我看到的对于男人动物性的滥情的最新鲜也最富丽堂皇的解释。
不过话说回来,最后文章里谈到了托马斯的选择,或者说赫拉克勒斯的选择,或者说是昆德拉心目中男性群体的选择。
托马斯的性漂泊终于止于特丽莎:他在一个又一个女人的身体之间游荡,寻找每个女人身体中那百万分之一的差异,而最后,他发现了特丽莎与所有个体的不同这是一个他愿意与之共眠的女人,而且他的灵魂开始排斥特丽莎以外的女人的身体……这里文章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关于历史,关于社会,关于差异的个体。
读书感悟
在《沉重的肉身》中寻找幸福我们在探讨着一个话题:幸福。
词典对幸福的解释: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那你幸福么?你觉得什么才是幸福?你觉得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不一样,有人说有钱,有房就是幸福。
有人说有人爱就是幸福。
有人说能做自己想做的就是幸福。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都很不一样。
即使是一些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学理论在阐述幸福观时,也是千差万别。
儒家文化认为幸福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注重内在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学会行中庸之道,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生。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逃避俗世,清静无为,去过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而佛教则是要世人摆脱人的贪求欲念,摆脱“爱”和“痴”,修行念佛方可达到幸福的彼岸。
最后基督教认为只有信仰上帝,不要专注于物质的享受,最后回归天国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这个围绕了人类千年的话题,在不断地被探索,不断地被定义,但始终得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最近刚刚看完刘小枫先生的《沉重的肉身》,我深深地被先生的深刻的语言和深层次的人性挖掘所触动。
刘小枫先生所讲的文学大家的经历和一些文学著作让我收获颇多。
借这篇文章浅谈我从《沉重的肉身》中挖掘出来的幸福观。
书中讲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的故事。
赫拉克勒斯又一次坐在人生僻静处阅读,见到两个女子朝自己走来,一个是肌体丰盈柔软,穿着亮丽的袍子的性感女子,卡吉娅。
而另一个是生的质朴,甜美,穿着端庄,眼神谦和的阿蕾特。
两个女人同是光鲜亮丽,同样能够给赫拉克勒斯带来幸福,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品质。
卡吉娅能满足赫拉克勒斯期许的感官的舒适,丰满和享受,但是却意味着“邪恶和淫荡”。
而阿蕾特带给赫拉克勒斯的是辛劳,沉重,而它们带来的美好就是“美德和高尚”。
那么赫拉克勒斯到底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他选择了阿蕾特,选择了承受生命的重负。
我们应该为他呐喊和鼓掌。
沉重的肉身
个体生命感觉不可调和的痛苦根源摘要:伦理对与生命感觉只是一种探究,但并没有去评判生命感觉的对与错,而旨在探究其真实意义。
换种说法,就应该是,生命感觉本身并不存在对错善恶之分,而造成这种判定的,是群体道德,然而生命感觉却是一种个体意识,群体对个体总是有着这样一种无形的禁锢存在。
而禁锢本身是对是错,却也无从评论。
关键词:伦理学个体生命感觉群体道德意识禁锢“自由叙事伦理学不说教,只讲故事,它首先是陪伴的伦理:也许我不能解释你的苦楚,不能消除你的不安,无法抱慰你的心碎,但我愿陪伴你,给你讲述一个现代童话或者我自己的伤心事,你的心就会好受得多了。
”我个人觉得,这与佛教中的禅很近似,禅宗并不说教,而是通过叙事让你自己理解,自己去悟。
究竟对于这个道理如何去领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沉重的肉身》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以我目前对其的理解实在难下定论。
我对于伦理学的认识并不多。
但从书中的理论中,也初步认识到了一点。
“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
伦理是关于生命感觉的只是,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
”伦理对与生命感觉只是一种探究,但并没有去评判生命感觉的对与错,而旨在探究其真实意义。
换种说法,就应该是,生命感觉本身并不存在对错善恶之分,而造成这种判定的,是群体道德,然而生命感觉却是一种个体意识,群体对个体总是有着这样一种无形的禁锢存在。
而禁锢本身是对是错,却也无从评论。
我们的痛苦如何产生的,肉身又为何如此沉重。
在“丹东与妓女”的伦理案中,丹东在个体意识受到了群体的禁锢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痛苦,妓女马丽昂出现也使得丹东看到了个体意识的自由,然而玛丽昂受到社会群体道德意识的审判时,他也再一次的加深了个体与群体碰撞时的痛苦。
如此说来,痛苦出现在何处?难道罪魁祸首就是群体道德意识对个体的禁锢。
而群体道德意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国家,国家的体制。
叛逆的影子_读刘小枫_沉重的肉身_有感.kdh
这些赞美、区分和感动的话语方略一是重新命名—不再称 道德的信念,而是另一种声音。他所倾听的是我喜欢称作
为美德,而为媚俗。二是用归谬法的皮鞭抽打—比如用昆 小说的智慧的那种东西。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倾听这种超
德拉的说法,媚俗就是认为“大便是不道德的。”
个人的智慧,这说明伟大的小说总是比它们的作者稍微聪
但是,潜在里作者并不赞同昆德拉的这种道德颠覆, 明一些。比自己的作品聪明的小说家应当改换职业。”(《耶
女人身内不可猜想的部分,或者说,是迷恋那个使每个女人 一个善恶分明的世界,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压抑不住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一、内容概述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
”“伦理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
”其本身有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之分,其中叙事伦理也有现代伦理之称,主要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则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一个路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
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
本书便围绕着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展开。
二、心得体会评价刘小枫教授,作为一位伦理学研究的大家,在本书《沉重的肉身》中,运用现代性伦理的叙事手法,从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开始,开始打破人民伦理的大叙事,指引人们将视角转入对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在故事中,作为其代表的丹东因其所处的人民伦理大环境,个体力量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最终走向毁灭。
但其所表现的力量犹如刺入腹部的一把钝刀,固然仅能留下一个浅浅的伤痕,却会对主体带去不可磨灭的恐惧。
丽莲的《牛虻》,这就是一部革命故事,本身所述的也就是人民伦理。
刘小枫教授从主角“牛虻”已经开始,一点点地在文中的细枝末节中还原成“牛虻”这一形象及与他有关的女主琼、琼的单恋者亚瑟,除了“牛虻”父亲的形象,在找寻的过程中,从这一个个活到的生命痕迹中阐释民主自由伦理的个体故事情节。
并表示个体与人民伦理的关系,即为在人民伦理的约束中,一个人不须要,也不容许想要与自己的身体真切有关的伦理问题。
个人就是被置放于群体之中的,人民所看见的不是个体生命的殉道、痛苦和欢欣,而是个体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所搞的贡献,所导致的威胁,所增添的不足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其次,刘小枫教授还提及了媚俗作态(指传统道德中对一切崇高、幸福的生命感觉的赞美,区分恶魔与幸福,为幸福而敬佩等等。
沉重的肉身与精神症候(评论)——徐小雅小说论
壮族,1996年生,广西百色人。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沉重的肉身与精神的症候(评论)·周丽华 徐小雅可以被称作是一位擅长叙写当代原生家庭与亲密关系的破裂与纠葛的作家,其创作所集中展现的对婚姻的价值、活着的意义和在扭曲的关系下人物自我认同的斯芬克斯之谜、沉重肉身的焦虑等问题的思考,使其小说在复杂的叙事伦理中焕发出生存哲思的意味。
这是她小说的一大特质,也是其作品具有较高艺术层次的重要来源。
在她的众多中短篇小说里,都有一个沉默缺位、面目模糊的父亲;聒噪强势、歇斯底里的母亲;还有在这样极度不健康、畸形的原生家庭关系里成长出来的性格拧巴别扭的孩子:她们无法热烈而直接地去表达爱与需求,也无法大方心安地接受别人的爱与注视。
在她们的潜意识中,总有一种不配得感,她们拒绝亲密、看似冷酷,但实际上却是无比脆弱的、渴望被看见、被温暖、被疗愈。
她们是·周丽华 ——徐小雅小说论徐小雅小说世界的核心人物。
徐小雅很擅长用一种近乎冷漠而疏离的零度叙事姿态,一点一点、有节制地去编织铺陈人物所处的破裂与纠葛的关系网——家庭关系、恋爱关系、婚姻关系、手足关系……然后在这种冷静叙述和残酷现实的巨大张力之间,加深其间人物无法获得健全自我的无力感、一步步被吞噬的焦虑感。
在这样一种弓满易折的紧张关系和无法调和的自我矛盾中,展开对她们隐秘曲折的心灵世界的探寻,书写她们复杂幽微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空间。
在《拔牙》中,生得漂亮灵动的粒粒却唯独长了一口歪七扭八的烂牙,这口烂牙是她最突兀的缺陷,曾让她在面试中丢掉本就唾手可得的工作。
医生、母亲、朋友无不劝她拔掉,但她却宁愿忍受烂牙带来的钻心疼痛也不愿意拔除,这种坚持在母亲一次次对父亲的埋怨中更是被固化。
母亲不厌其烦地憎恨道:“还不都是遗传她爸的咯,就没遗传点好的!”1母亲不知道的是,粒粒不愿拔除的秘密也恰恰在于此。
父亲曾说:“一看这牙就知道你是我女儿,这是粒粒和爸爸的标记。
《沉重的肉身》语录
《沉重的肉身》语录自我欺骗的说谎与与对另一个人说谎有很大差别。
对别人说谎,不涉及对自己的诚实问题。
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对自己诚实,不然的话,拯救自己就是不可能的。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他叙述的时候,我们不再惊恐地四处张望,不再慌张地想要寻找蜡烛,甚至不再期待电灯重新亮起来。
这个大孩子讲的前人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
时间,若有若无的时间被叙事填满了。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这个大孩子讲的前人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
时间,若有若无的时间被叙事填满了。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生活世界中总得有某种思想要理解人的具体生活,小说就是这样的思想,它甘愿与一个人的生命厮守在一起,“这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小说询问什么是个人的奇遇,探究心灵的内在事件,揭示隐秘而又说不清楚的情感,解除社会的历史禁锢,触摸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角落的泥土,捕捉无法捕捉的过去时刻或现在时刻缠绵于生活中的非理性情状,等等等等。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叙事伦理学从个体的独特命运的例外情形去探问生活感觉的意义,紧紧搂抱着个人的命运,关注个人生活的深渊。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小说叙事成了自如伦理的机体,让个我的身体现在的真实恢复真相,一个人的生存真相只会出现在被叙事挽留住的兴奋的现在时间中。
不仅如此,小说的喃喃叙事还可以培育自由的伦理感觉和品质,抹去国家政治、习俗宗教、传统道德抛在一个人的现在一刻上的种种陈词——它们都有一个罪恶目的,让个我忘记自己的兴奋,以至于让人根本没有经历过人生晕的高潮。
生活的敏感浸透到生活的隐喻中,往往让人失去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对生活的隐喻世界有所感的人并不少,而叙事作家却不多。
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
生活在言语中,人人都在言语中生活。
叙事家是那种能够反向运用语言、进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沉重的肉身》读后感一、内容概述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
”“伦理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
”其本身有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之分,其中叙事伦理也有现代伦理之称,主要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则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一个路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
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
本书便围绕着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展开。
二、心得评价刘小枫教授,作为一位伦理学研究的大家,在本书《沉重的肉身》中,运用现代性伦理的叙事手法,从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开始,开始打破人民伦理的大叙事,指引人们将视角转入对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在故事中,作为其代表的丹东因其所处的人民伦理大环境,个体力量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最终走向毁灭。
但其所表现的力量犹如刺入腹部的一把钝刀,固然仅能留下一个浅浅的伤痕,却会对主体带去不可磨灭的恐惧。
丽莲的《牛虻》,这是一部革命故事,本身所述的也是人民伦理。
刘小枫教授从主角“牛虻”开始,一点点地在文中的细枝末节中还原
“牛虻”这一形象及与他有关的女主琼、琼的暗恋者亚瑟,还有“牛虻”父亲的形象,在寻找的过程中,从这一个个活过的生命痕迹中解读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并指出个体与人民伦理的关系,即在人民伦理的约束中,一个人不需要,也不允许想与自己的身体切身相关的伦理问题。
个人是被放置于群体之中的,人民所看到的不是个体生命的受难、痛苦和喜悦,而是个体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所做的贡献,所造成的威胁,所带来的足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其次,刘小枫教授还提到了媚俗作态(指传统道德中对一切崇高、美好的生命感觉的赞美,区分邪恶与美好,为美好而感动等等。
颠覆这些赞美、区分和感动,对其重新命名,不再称为美德,而称为媚俗)。
昆德拉曾说“媚俗就是制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围,并拒斥来自它这个范围的一切”。
毫无疑问,这是当代伦理的产物,也代表着当下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部分看法,开始将视角转向个人,关注人自身的感受,从自身出发去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和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刘小枫先生利用古老神话中人们视灵魂的本质为正义,身体则为邪恶的观念同现今社会灵魂与肉体仅是价值取向不同的观念相对比,从而将人民伦理中的灵魂与身体不平等这一观点转而为自由伦理中的两者皆为个体选择的结果这一结论。
之后,作者通过对基斯洛夫斯基笔下的薇娥丽卡种种行为解读,阐释个人的生命热情是个体化的,个体的生命热情就是个体热情——个体的全部身体感觉投入某种偏好的喜欢什么的在世行为。
由此引发了对生与死的思考。
从前,个体的死
亡是夹杂在家族、国家、历史、乃至宇宙的缝隙中,同某个超个体的不死观念联结在一起(或是伊壁鸠鲁的智慧理性化,或是宗法习俗和众神),而现今却关注个体的死感,正是自由伦理发展的强力佐证。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伦理思想是从探讨个体体知自己的死感的可能性开始的。
”现代人产生要直接了解自己的已死的愿望是由于现代人的灵魂已经身体化——现代人的愿望是了解自己身体的灵魂。
其实质也是在探讨自由伦理在所研究的个体问题中一个从未取得实质性的问题,即生与死。
不过,一方面,一个人无法体知自己的已死,所能体会到的更多的是我在属于自己的个体生命时间中的“向死(西美尔)”或是“在死(海德格尔)”,而不可能是自己的已死。
因为死,只有我自己能感知,然已死的身体根本就没有感觉。
如伊壁鸠鲁所言:“死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
”另一方面,通过体察别人的死来体知自己的死是极其困难并且肤浅的。
一个人,想要理解他人的想法已是十分不易,且不说这样的理解有多少与他人的想法所切合,又有多少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作聪明;更妄论去通过他人的行为体察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了。
其次,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不同是如此明显和繁多,怎能通过他者来感知死这一感受呢?个体若是直面死感所可能带来的是个体自身的崩溃。
那么谁来拯救身体的欠然(自身终将死亡的遗憾与无法释然的悲情)呢?刘小枫教授认为唯有利用利维坦式的灵魂才能解救。
在我看来,也即是将自身置于那些个体的不死观念中去,将自己的生命看做那些观念的部分,才能减轻身体的欠然。
在“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小路”这一章节中,从昆德拉的多本作品入手(如《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述说当代小说的叙事与现代伦理的关系,小说本身多为所在社会的一种反映——当代小说有关注于现代伦理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文中通过对“爱怎么可能?”“对谁做到正义?”“杀人行为的原因?”三个问题的探究与思考,提出自由主义伦理学承认生活中充满伦理困境,就是不承认生活这一织体本身是按道德戒律编织起来的这一观点。
在其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提到过一个流布甚广的论断:现代性意味着什么?生活世界(或生存)被遗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断呢?还是由两个如此知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所做的论断。
我无法得知他们做出这个论断的依据,只能在依照自己的感受述说罢了。
一个人的生命被感受破碎时,该如何生活?“牛虻”选择“重生”,然而这样的重生是不被世界所认可,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重生终将背负原有的重担前行,也将永远迷失在这些重担中,我们若是仅仅流于人民伦理之中,最后要么被自身的负重所淹没,要么被人民伦理的宏大所覆盖,故而被遗忘了。
在这位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个故事中,低声诉说着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中之孤绝,高歌吟唱着爱,这一生活中的诸多碎片之一,若将其珍惜,便可支托个体的残身以及自由伦理的艰难,选择幸福时的艰难,承受自己伦理抉择的艰难以及人义论自由伦理的心安理得和神义论自由伦理的“终究意难平”。
“人,在自己给自己的选择提供正当的善的理由,其实是逃避自己的选择必得要承受的负担。
”俄狄浦斯王,荷尔德林称他和赫拉克勒斯为苦难的兄弟,并称其为“孤独的异乡人”,是我一直很喜爱的角色。
在得知自己将要“杀父娶母”时,他宁愿选择流亡他乡,旅途的艰辛也难改其志;在知晓自己已然“杀父娶母”后,他没有选择否认,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承认这是事实,而是承担这个事实。
所谓自由伦理绝不是自如,而是个人承负自己的伦理抉择,或者说自由决断背后的道德背负。
最后,便用毕希纳留给后世的思想家的谶语作为结束。
人啊,自然一点吧!你本来就是用灰尘、沙子和泥土制造出来的,你还想成为比灰尘、沙子和泥土更多的东西吗? 三、结语在这本书中,你可以充分体会到刘小枫教授知识的渊博,思考的深远,以及那思想的独特。
尽管本书属于现代伦理学书籍,但其中也涉及到许多思想家、小说家、哲学家的思想,更不用提刘小枫教授在其中阐释时用到的心理学、文学、哲学、伦理学观点了。
另一方面,文中所说的身体的沉重和轻逸的区别,身体和身体影子的关系,利维坦式灵魂,爱怎么可能……等方面存有疑问,并不能理解。
在读本书时,也发现了些许读书的奥妙所在,按书本顺序进行阅读,固然可以感知书中内在的结构和逻辑,但单独阅读某一章节却易于对书中内容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