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考大纲(语文)

新课标高考大纲(语文)

2011年高考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语文)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第1题:“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正确答案】:C第2题: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正确答案】:D第3题:《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正确答案】:B第4题:《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正确答案】:A第5题: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正确答案】:B第6题:“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正确答案】:C第7题:“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正确答案】:B第8题:《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正确答案】:C第9题:.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正确答案】:C第10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正确答案】:D第11题: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正确答案】:C第12题:《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正确答案】:C第13题: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正确答案】:C第14题: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正确答案】:A第15题:《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11高考大纲(新课标)

2011高考大纲(新课标)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新课标)2011年3月7日13:24源文档<http://g源文档</201103/125172_2.shtml> aokao.tl100.co源文档</201103/125172_3.shtml> m/201103/12517源文档</201103/125172_4.shtml> 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2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2_6.shtml>高考考试大纲英语(新课标)2011年3月7日13:29源文档<http://g源文档</201103/12517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3.shtml> /201103/125173.shtml>高考考试大纲文科数学(课标版)2011年3月7日13:31源文档</201103/125169.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4.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6.shtml>源文档<http://gaoka源文档</201103/125169_8.shtml> /2011源文档</201103/125169_9.shtml> 03/125169_7.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源文档</201103/125169_11.shtml> /201103/125169_10.shtm源文档<http://gaokao.tl100.c源文档</201103/125169_1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14.shtml>om/201103/125169_12.shtml>l>l>源文档</源文档</源文档</201103/125169_16.shtml> 201103/125169_15.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源文档</201103/125169_18.shtml> /201103/125169_1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19.shtml>高考考试大纲政治(新课标版)2011年3月7日19:34源文档</201103/12516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4.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6.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8.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9.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00源文档</201103/125167_11.shtml> .com/201103/125167_10.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12.shtml>。

2011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语文》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语文》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语文》试卷及详解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

(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恶.心厌恶.恶.贯满盈B.模.型模.样模.棱两可C.剥削.瘦削.削.足适履D.荷.花荷.载荷.枪实弹【答案】C【解析】A项,三项读音均不同,“恶心”中的“恶”读ě,“厌恶”中的“恶”读wù,“恶贯满盈”中的“恶”读è;B项,“模”在“模型”、“模棱两可”中均读mó,在“模样”中读mú;D项,“荷”在“荷花”中读hé,在“荷载”和“荷枪实弹”中读第四声hè。

C 项,三个词中的“削”都读xuē。

错别字的一组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A.不胫而走旁证博引即往开来B.鞭辟入里变本加厉瑕瑜互见C.轻歌曼舞始作勇者一愁莫展D.以逸代劳谈笑风生变换莫测【答案】B【解析】A项,“旁证博引”之“证”应是“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征:寻求,“即往开来”之“即”应是“继”,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继:继承;C项,“始作勇者”之“勇”应是“俑”,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一愁莫展”之“愁”应是“筹”,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筹:筹划、计谋;D项,“以逸代劳”之“代”应是“待”,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_____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

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

③舟曲地区多处山洪______,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A.演化终止暴发B.演化中止爆发C.变化终止爆发D.变化中止暴发【答案】A【解析】“演化”指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变化”使用广泛,指人或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成人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大纲成人高考是许多成年人提升学历、追求进步的重要途径。

在成人高考中,语文科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对成人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大纲的详细介绍。

一、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

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结构试卷分为 I 卷和 II 卷。

I 卷为选择题,占 40 分;II 卷为非选择题,占 110 分。

选择题包括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方面的内容。

非选择题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写作等。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够正确认读常见汉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等的读音。

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准确识别并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避免错别字。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

4、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够识别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并进行修改。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要清晰明了,没有歧义;句子之间的衔接要自然顺畅;说话要符合场合和对象,注意文明礼貌。

(二)现代文阅读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具有指代性、比喻性、概括性等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文章的主旨。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包括“之”“其”“以”“于”“而”等,要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差ch 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解ji 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C.塞s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提t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强求/牵强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B.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差可造慰/差强人意C.解嘲/押解蹊跷/另辟蹊径一脉相传/名不虚传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英国的职业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淌着的是水还是泪?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5.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金钱的多少表示着人情的轻重礼品的贵贱显示出关系的亲疏A:。

,。

,。

B:,,。

,。

C,。

,;,。

D,,,;。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7.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热烈。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复习资料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复习资料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一)第Ⅰ卷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ì)伶俜.(pīn)编纂.(zuǎn)载.(zǎi)笑载言B.契.(qiâ)阔婀娜.(nuó)修茸.(qì)渐.(jiàn)车帷裳C.诘.(jiã)问诟.(ɡòn)厉詈.(lì)骂不可遏.(â)制D.解剖.(pāo)吐哺.(pǔ)煦.(xū)暖熠.(yì)熠发光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锐智禅让厘定原墙周庭才华卓著B.发祥国萃遨翔与世常辞皇恩浩荡C.恬退对现逡巡有目共堵泰然自若D.社稷鬻卖嗜好心悦诚服鼎鼎大名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甄别周游 B.曲解鉴别漫游C.误解鉴别漫游 D.曲解甄别周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

B.近几年来,青少年真、假性近视和眼病的大幅度上升与大屏幕彩电、电脑、游戏机的关系很大。

2011天津春季高高考试大纲语文部分

2011天津春季高高考试大纲语文部分

天津市高等学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天津市高等学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是由符合条件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考试能力要求语文科目的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

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②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 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⑤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

识记 A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④默写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则、者、之、何、也、与。

2011全国大纲卷

2011全国大纲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ǔ)B. 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 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D. 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 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来源:学&科&网Z&X&X&K]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11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2011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适用专业:法学、艺术、新闻类College Chinese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学时:64学时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理、工、农、医、艺、法、经济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的直接功能,并承担着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拓宽视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对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追问等重任。

2、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方法上,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获得和能力锻炼相结合。

本课程的精读课文全文讲解,阅读课文由学生自学;口语和写作课内外结合进行训练。

课堂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指导学生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辅导光盘(正在出版中)以及已开发的大学语文网页进行预习和自学。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听课和阅读中外文学经典篇目,提高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掌握口头表达及文章写作的技巧;并在文学和文化鉴赏之中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品味情趣,拓宽社会视野,加深文化底蕴。

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思维明晰而有条理。

具体要求做到: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思维和鉴赏能力,使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高效地讲话、阅读和写作:能写文艺、社会评论文章、各类事务的实用文章和学术文章;能用语准确、条理清晰、口齿流利地说话、发言、朗诵、演说、辩论。

4、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5、先修课程:高中语文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第一,所选全部课文的作文体常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第二,作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

2.考试形式:闭卷3.考试时间:期末1.试卷结构: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简答题、论述题、写作等。

#新课标文科全科—2011高考大纲TXT便利版

#新课标文科全科—2011高考大纲TXT便利版

201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大纲新课标文科全科(语文)根据教育部测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测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测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测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测试内容一、考核目标和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使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使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一、全国语文考纲:求稳,考点基本无变化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高考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保持了求稳的特点。

备考建议:从2011年的考纲来看,高考语文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考生要在有条不紊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整合并优化下一轮复习计划,关注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般论述类文章还是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部分要关注基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对于古典诗词,考生还是应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下功夫。

近年来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高考试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多侧重人生感悟、人格教育、时代生活等。

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依然是作文的终极目的。

而新课标,也在呼唤真性情、真感悟的文章。

高考作文,既是对考生读写能力的考查,又是对考生认知水平和情感价值的考查。

因此,在写作时,构思应注重审视自我情感,反映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以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展现清晰的结构,写作时注重从小事思索感悟;修辞方法不能一味堆砌,创造让读者去思索的意境。

考生要注意书写规范,尽量避免因错别字而丢分。

考纲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试卷上的东西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有些考点会出现轮换考查,即便是考查同一个考点,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全国语文大纲(新课标版):分值略有调整,增加了探究性试题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相对于去年,变化较大: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都有所调整,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大纲卷(精校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大纲卷(精校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解读

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解读

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解读暨2012高考备考方案2012年6月,我省将迎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河北省新课程改革2012年进入首届新课标高考,考卷采取全国卷宁夏卷模式。

相比以前,语文学科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考查内容的顺序和结构有所调整;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由原来的8分增加的11分,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高中14篇,初中50篇;范围扩大。

现代文大阅读采用二选一式的选考题模式,兼顾到考生的个人爱好,给考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选考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题;作文要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还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一)现代文阅读:紧扣文化内涵,概括能力要强宁海卷的现代文小阅读部分以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承载了比较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今年"诗歌"、"诗经"的用途都具有了浓郁的文化色彩,社科类文章答题技巧就在于抓住主要问题,回到文中找寻答案。

大阅读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体阅读中,采用二选一的考题模式,出现了多项选择题。

中间两题答法不变,回文中找寻具体位置,概括后得出最终结论。

而开放性试题,是课堂上我们反复强调的"内引外联"型,先给出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章内容论述,做到万无一失。

(二)文言阅读:传记依然是重点宁海卷中,命题人依然青睐"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今年的文言选段同样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宋史》。

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考法,全面考察阅读理解能力。

今年对实词的考察难度略有增加,更多的是需要考生将平时课本所学和文章中的语境相结合,判断出词语的正确意思。

在对文章理解不够深入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以题解题"的方法加深了解。

而翻译题的难度明显降低,没有太难理解的实词解释,句式也比较单一。

推荐: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推荐: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推荐: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一、全国语文考纲:求稳,考点基本无变化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高考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保持了求稳的特点。

备考建议:从2011年的考纲来看,高考语文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考生要在有条不紊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整合并优化下一轮复习计划,关注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般论述类文章还是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部分要关注基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对于古典诗词,考生还是应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下功夫。

近年来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高考试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多侧重人生感悟、人格教育、时代生活等。

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依然是作文的终极目的。

而新课标,也在呼唤真性情、真感悟的文章。

高考作文,既是对考生读写能力的考查,又是对考生认知水平和情感价值的考查。

因此,在写作时,构思应注重审视自我情感,反映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以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展现清晰的结构,写作时注重从小事思索感悟;修辞方法不能一味堆砌,创造让读者去思索的意境。

考生要注意书写规范,尽量避免因错别字而丢分。

考纲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试卷上的东西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有些考点会出现轮换考查,即便是考查同一个考点,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全国语文大纲(新课标版):分值略有调整,增加了探究性试题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相对于去年,变化较大: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都有所调整,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大纲2011-05-11 15:22:11 | 作者: shan | 来源: 中国成考在
线 | 查看:
语文
语文科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阕读和鉴赏、写作四个方面,考试以测试阅读和写作能力为重点。

能力要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四级,高层次要求一般包含低层次要求。

A级着重测试记忆辨识能力;B级着重测试理解分析能力;C级着重测试鉴赏评价能力;D级着重测试应用表达能力。

一、复习考试内容
语言知识及运用
了解基本的语言知识,目的在于运用。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A
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以附录《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

A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B
4.辨识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D
5.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D
6.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D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B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B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

B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B
5.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C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C
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C
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鉴赏古代诗歌。

1.理解句子,把握文意。

B
2.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B
3.归纳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主旨。

B
4.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C
5.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C
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C
写作
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

D
2.根据试题要求,写作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

D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采用人工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常规卷;采用机器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分卷。

分卷包括I、Ⅱ两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占30分,试卷类型有A,B两种,每位考生只答一种;Ⅱ卷为除单项选择题以外的其他题型,占120分。

试卷自客、赋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 24分
现代文阅读 41分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 25分
写作 60分
题型赋分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25% 其他题型(含作文) 约75%
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50% 中等难度题约40% 较难题约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