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合集下载

《荀子》修身篇解析与译文

《荀子》修身篇解析与译文

《荀子》修身篇解析与译文荀子修身篇解析与译文简介《荀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由战国时期的荀子所著。

其中,“修身篇”是《荀子》的核心篇章之一,探讨了人们如何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和美好的生活。

解析荀子在修身篇中提出了一系列与个人修养相关的观点,包括:1. 修身养性:荀子认为个人修养是人生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修身,才能达到道德完善和内心的安宁。

修身养性:荀子认为个人修养是人生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修身,才能达到道德完善和内心的安宁。

2. 德行的培养:荀子强调了道德德行的培养和提升,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研究和实践来塑造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德行的培养:荀子强调了道德德行的培养和提升,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塑造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3. 立志向善:荀子主张人们应该立志追求善良和美好,努力做到自律、正直和宽容,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立志向善:荀子主张人们应该立志追求善良和美好,努力做到自律、正直和宽容,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4. 修身的方法:荀子提出了一些修身的方法和原则,如内省自省、克己奉公、尊敬师长等,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提升和改善。

修身的方法:荀子提出了一些修身的方法和原则,如内省自省、克己奉公、尊敬师长等,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提升和改善。

译文以下是对《荀子》修身篇的一段译文:> 人之所以能修身,取决于自己的自律和努力。

修身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自省,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克己奉公,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社会的大局中去,以利他为己,实现真正的道德境界。

在修身的道路上,我们要尊敬师长,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素养。

通过这些努力和实践,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人。

结论《荀子》修身篇是一部具有重要哲学意义的著作,它为我们指明了修身养性的道路。

通过深入解析和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思想,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荀子荀子,名况,字卿,又称荀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三〇七年,卒于公元前二一三年左右。

荀子生逢乱世,十五岁游学于齐,在稷下留居了较长时间。

齐威王、宣王当政时期,招贤纳士,学者云集,是齐国最繁荣时期。

到齐王时,开始衰败,学者离去,荀子到了楚国。

到齐襄王时,稷下又再度兴盛,荀子又回到齐国,成为齐国最有名望的学者。

荀子也曾经向秦昭王和赵孝成王推荐他的政治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用。

后来到了楚国为官,到春申君死而免官。

以后就一直著书立说,教学授徒,直至去世。

《荀子》一书流传至汉朝,经刘向整理,定为十二卷,三十二篇。

到了唐朝,杨倞为《荀子》作注,定为二十卷,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荀子》。

《荀子》现在通行的是清代卢文弨校勘本,而清末王先谦撰《荀子集解》集清代学者之大成,是清代最著名注本。

近人梁启雄作《荀子简释》是近代著名的注本。

荀学荀子说自己的学问是继承孔子而来的,又常常把孔子和周公相提并论。

这是因为荀子认为自己和孔子一样,是发扬周代的人文文化制度的,其重点和孟子不同。

孟子也是继承孔子,但常说尧舜是创造人伦文化的人,所以重点是在人伦文化,而不是周公的制礼作乐。

《荀子》书中有《尧问篇》,有荀子门人的记录,说荀子的善行,孔子也不能超过,为荀子辩护,认为荀子并非不如孔子。

可见荀子门人并不认为荀子是继承孟子,而是直承周孔。

汉代传授五经的儒者,多数自认为是继承荀子,遥承荀子门户。

例如:解释《诗经》的三家,《鲁诗》是传自浮丘伯,《韩诗》是传自韩婴,《毛诗》是传自毛亨。

而《礼》传自后苍,《春秋左氏传》是传自张苍,《春秋谷梁传》是传自申公。

这些儒者的师承,都可以上溯到荀子的弟子。

这些说法可参考清代学者汪中的《荀卿子通论》。

汉代时,董仲舒已经质疑过孟子的性善论说法。

刘向的《孙卿书录》就称赞荀子,又说董仲舒是大儒而写书称赞荀子。

后来,王充也有质疑孟子的文章。

由此可见,汉初时,荀子的地位在孟子之上。

汉代只有扬雄曾以孟子自比,而反对道家墨家。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修身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修身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修身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原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1〕;见不善,愀然〔2〕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3〕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讖然〔4〕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5〕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6〕"。

此之谓也。

【注解】〔1〕修然:整饬的样子。

存:察,审查。

〔2〕愀(qiǎo)然:忧惧的样子。

〔3〕介然:坚固的样子。

〔4〕讖然:意思是如同有灾害在身。

讖,同"灾"。

〔5〕贼:害。

〔6〕"噏噏(xī)"六句:此处引自《诗经·小雅·小吴》。

噏噏,附和的样子。

呰呰(zǐ),诋毁、诽谤的样子。

呰,同"訾"。

孔,很,十分。

臧(zānɡ),好,善。

具,俱,都。

【译文】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见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惊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

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身上的不善,一定要畏恶它如同灾祸。

所以批评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誉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献媚阿谀我的人,是害我的谗贼。

所以君子尊崇老师而亲近朋友,对于谗贼则深恶痛绝。

爱好善而永不知足,听到规谏而能戒惕,即使想不长进也做不到啊!小人正好相反,极为悖乱而厌恶别人批评自己,极为不肖却希望别人认为他贤能,心像虎狼一样,行如禽兽一般,却厌恶别人视他为谗贼。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原文:人之有德也,自然之情也。

性之善也,犹天之青也;性之恶也,犹天之赤也。

人之有德也,犹白之有色也;人之无德也,犹黑之无色也。

性之善也,犹草木之生也;性之恶也,犹草木之枯也。

人之有德也,犹鸟之有声也;人之无德也,犹兽之无声也。

是故无德者,无所可使也;不善者,无所可与也。

人之有德也,荀子之教也。

荀子之教也,不出乎性也。

性之善也,犹火之热也;性之恶也,犹寒之寒也。

性之善也,犹水之湿也;性之恶也,犹土之坚也。

人之有德也,犹人之有力也;人之无德也,犹人之无力也。

是故有德者,使人也有力;人之无德也,使人也无力。

人之有力也,犹走之有势也;人之无力也,犹止之无势也。

人之有德也,犹天之明也;人之无德也,犹天之昏也。

是故有德者,使人也明;人之无德也,使人也昏。

人之有德也,荀子之教也。

荀子之教也,不出乎性也。

性之善也,犹春之和也;性之恶也,犹秋之寒也。

性之善也,犹日之明也;性之恶也,犹夜之黑也。

人之有德也,犹人之有名也;人之无德也,犹人之无名也。

是故有德者,使人也有名;人之无德也,使人也无名。

人之有名也,犹春之华也;人之无名也,犹秋之叶也。

是故有德者,使人也有名;人之无德也,使人也无名。

译文:人之有德是由于自然的本性。

本性的善,如同天空的青;本性的恶,如同天空的赤。

人之有德,如同白色有颜色;人之无德,如同黑色无颜色。

本性的善,如同草木的生长;本性的恶,如同草木的凋零。

人之有德,如同鸟有声音;人之无德,如同兽无声音。

因此,无德者无所可用;不善者无所可合作。

人之有德,是荀子的教诲。

荀子的教诲不超出本性。

本性的善,如同火的炽热;本性的恶,如同寒冷的寒冷。

本性的善,如同水的湿润;本性的恶,如同土地的坚硬。

人之有德,如同人有力量;人之无德,如同人无力量。

因此,有德者使人有力量;人之无德,使人无力量。

人之有力量,如同奔跑有势头;人之无力量,如同停止无势头。

人之有德,如同天空的明亮;人之无德,如同天空的昏暗。

荀子《修身》原文译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荀子《修身》原文译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荀子《修身》原文译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行礼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译文: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为,感到忧惧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灾祸一样似地厌恶自己。

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

所以君子尊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贼人。

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其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么?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译文: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

肯定正确的(言行)、否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明智,否定正确的(言行),肯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愚蠢。

中伤贤良叫做谗毁,陷害贤良叫做残害。

荀子·修身译文及注释

荀子·修身译文及注释

荀子·修身译文及注释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

”此之谓也。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

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

趣舍无定谓之无常。

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

多见曰闲,少见曰陋。

难进曰偍,易忘曰漏。

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

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作者:荀况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

”此之谓也。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

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

趣舍无定谓之无常。

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

多见曰闲,少见曰陋。

难进曰偍,易忘曰漏。

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

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修身篇是《荀子》的第一篇,主要探讨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以下是《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原文:人之所以能有正直之心、善良之性,是因为人天生具备了理性和道德感。

如果人能够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且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惯,就能够修身养性,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修身养性的过程需要自我反省和不断努力。

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追求道德的完善。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具备道德修养的人。

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一个人要遵循道德准则,并且遵守社会的规范和法律。

一个人应该尽力遵循道义,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只有通过自律和自我约束,才能够真正实现修身养性的目标。

译文:The chapter on self-cultivation is the first chapter of "Xunzi" 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one's character and nurturing one's mind. Here are the original text and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of the chapter on self-cultivation in "Xunzi":Original Text:In the process of self-cultivation, one should follow moral principles and abide by social norms and laws. One should strive to follow righteousness and avoid doing illegal and disorderly things. Only through self-discipline and self-restraint can the goal of self-cultivation be truly achieved.。

《荀子.修身》阅读练习

《荀子.修身》阅读练习

《荀子.修身》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①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③成;厌④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注】①菑:通“灾”,菑然,指灾害在身的样子。

②折阅:折本,亏本。

③崇:通“终”。

④厌:同“压”,堵塞。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君子隆师而亲友隆:尊重、尊崇B.不如事穷君而顺焉穷:贫穷C.累土而不辍辍:停止D.道虽迩迩:近【答案】B(试题分析:原文“乱君”与“穷君”是相对的两类君主,“乱”为“昏庸”“昏乱”之义,“穷”不可能翻译为“贫穷”,而应为“困厄,处于困境”之义。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欲人之贤己也/人不知而不愠B.良贾不为折阅不市/不足为外人道也C.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更若役,复若赋D.其出人不远矣/其可怪也欤【答案】A(A项:“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B项:介词,因为/介词,向;C项:动词,像/代词,你的;D项:代词,他们/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君子“修身”表现的一组是(3分)①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②谄谀我者,吾贼也③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④身劳而心安,为之⑤良贾不为折阅不市⑥其为人也多暇日A.①④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⑤⑥【答案】B(③是小人不修身的做法,⑤贾人非“君子”,⑥是懒散人的作为。

《荀子修身》原文及翻译

《荀子修身》原文及翻译

《荀子修身》原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①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③成;厌④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译文: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为,感到忧惧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灾祸一样似地厌恶自己。

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

所以君子尊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贼人。

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其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么?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

《荀子·修身》原文与译文(十四)

《荀子·修身》原文与译文(十四)

《荀⼦·修⾝》原⽂与译⽂(⼗四)[原⽂]君⼦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道理也勇。

君⼦贫穷⽽志⼴,富贵⽽体恭,安燕⽽⾎⽓不惰(1),劳倦⽽容貌不枯,怒不过夺(2),喜不过予。

[注释](1)燕:通“宴”,安逸。

(2)夺:剥夺,使丧失,此指处罚。

[译⽂]君⼦对于求取利益是漫不经⼼的,他对于避开祸害是早作准备的,他对于避免耻辱是诚惶诚恐的,他对于奉⾏道义是勇往直前的。

君⼦即使贫穷困窘,但志向还是远⼤的;即使富裕⾼贵,但体貌还是恭敬的;即使安逸,但精神并不懈怠懒散;即使疲倦,但容貌并不⽆精打采;即使发怒,也不过分地处罚别⼈;即使⾼兴,也不过分地奖赏别⼈。

[原⽂] 君⼦贫穷⽽志⼴,隆仁也;富贵⽽体恭,杀势也(3);安燕⽽⾎⽓不惰,柬理也;劳倦⽽容貌不枯,好交也(4);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

《书》⽈(5):“⽆有作好(6),遵王之道;⽆有作恶,遵王之路。

”此⾔君⼦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注释] (3)杀(sh4i 晒):减少。

杀势:指不盛⽓凌⼈。

(4)交:当作“⽂”(王念孙说),指礼仪。

(5)引⽂见《尚书·洪范》。

(6)⽆:通“⽏”,不。

[译⽂] 君⼦贫穷困窘⽽志向远⼤,是因为他要弘扬仁德:富裕⾼贵⽽体貌恭敬,是因为他要减弱威势;安逸⽽精神不懈怠懒散,是因为他选择了合理的⽣活准则;疲劳⽽容貌不⽆精打采,是因为他爱好礼仪;发怒了不过分地处罚别⼈,⾼兴了不过分地奖赏别⼈,这是因为他奉⾏礼法的观念胜过了他的私情。

《尚书》说:“不任凭个⼈的爱好,遵循先王确定的正道;不任凭个⼈的厌恶,遵循先王确定的正路。

”这是说君⼦能⽤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的欲望。

《荀子·修身》原文与译文(十二)

《荀子·修身》原文与译文(十二)

《荀子·修身》原文与译文(十二)
[原文]
端悫顺弟(1),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2),可以为君子者矣。

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炀悍而不顺(3),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4);虽陷刑戮可也。

[注释]
(1)弟(t@替):同“悌”,顺从兄长。

(2)钧:通“均”,相等。

(3)炀:同“荡”,放荡。

(4)详:通“祥”(杨倞说)。

[译文]
端正谨慎顺从兄长,就可以称为好少年了;再加上好学谦虚敏捷,那就只有和他相等的人而没有超过他的人了,这种人就可以称为君子了。

苟且偷安懒惰怕事,没有廉耻而贪图吃喝,就可以称为坏少年了;再加上放荡凶狠而不顺从道义,阴险害人而不敬从兄长,那就可以称为不祥的少年了;这种人即使遭受刑罚杀戮也是可以的。

《荀子—修身》“行而供翼,非渍淖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荀子—修身》“行而供翼,非渍淖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荀子—修身》“行而供翼,非渍淖也”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行而供翼①,非渍淖②也;行而俯项,非击戾③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

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④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⑤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注]①供:通“恭”。

冀:当作“翼”,恭敬之意。

①渍淖:陷于烂泥。

①击戾:抵触。

①“坚白”“同异”“有厚无厚”:都是当时名家学派的辩题。

①倚魁:怪诞骇俗之行。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及:到达B.意.亦有所止之与意:意思C.然而君子不辩.辩:辩论,辩驳D.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县:同“悬”,悬殊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读书人行走时小心谨慎不是因为怕陷在烂泥里,与别人对视先低下头也不是因为惧怕对方。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

《荀子》修身篇章的原文和对应译文《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著作,其修身篇章主要阐述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以下是该篇章的原文及其对应译文。

原文君子者,异物也,者,目不观淫,耳不听邪,口不言乱,心不思过,专一于道,以修其身,后能以至于人。

译文故齐景公田,鲁隐谏之,曰:“既得之,又何求?”言将以礼义为养,而弃捐玉石之好也。

译文Therefore, when Duke Jing of Qi was hunting, Confucius' disciple Heng Jian advised him, saying, "Now that you have obtained it, what else do you seek?" This means that one should nourish themselves withpropriety and righteousness, and abandon their fondness for jade and stone.故曰: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剑伤。

故君子必慎其言。

译文It has been said: To speak kindly to others is warmer than a piece of silk; to wound someone with words is deeper than a sword cut. Therefore, the noble person must be cautious with their words.夫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其心者,必慎其独。

译文To cultivate oneself, one must first align their heart; to align one's heart, one must be cautious in solitude.以上是《荀子·修身》篇章的部分原文及其译文,希望能对您的研究和理解有所帮助。

修身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修身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修身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修身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修身墨子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②;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

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

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谮慝③之言,无入之耳;批扞④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⑤,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⑥,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⑦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

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⑧,此以名誉扬天下。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⑨,反其路者也。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⑩行者也。

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注】①陈:同“阵”,阵法。

②外交:与亲戚以外的人交往。

③谮慝:恶意的说。

④批扞:批驳。

⑤孩:念头。

⑥隳颠:秃顶。

这里指年纪大。

⑦辩:同“辨”,明白。

⑧伐功:夸耀自己的功劳。

⑨彼:同“非”。

情:同“惰”。

⑩戴:同“载”。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本:根本。

B.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暗:不明白。

C.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原:原来。

D.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简:轻易。

1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渔父见而问之B.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鹏之徙于南冥也C.其唯圣人乎吾其还也D.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仆以口语遭此祸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本为先务末次之是墨家“修身”的原则,即如能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则事半功倍;修身不可舍本而逐末。

荀子修身原文翻译

荀子修身原文翻译

荀子修身原文翻译现在,在这个社会上都以“德、智、体、美、劳”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德为重,智于其后,由此可见,德,即就是修养、品德;智,即就是才华。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荀子修身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就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就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

谋之其臧,则具就是违;谋之不臧,则具就是依。

”此之谓也。

含义本段叙述大家对善与不善应采取的态度,指出君子隆师亲友、好善不厌,因而能够取得成功。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

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就是也。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就是就是、非非谓之知,非就是、就是非谓之愚。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就是谓就是、非谓非曰直。

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

多见曰闲,少见曰陋。

难进曰偍,易忘曰漏。

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之炤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荀子》修身思想原文及其译文

《荀子》修身思想原文及其译文

《荀子》修身思想原文及其译文
《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修身思想集中体现了儒家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理论。

以下是《荀子》中修身思想的原文摘录及其译文。

原文摘录
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研究论
故学也者,固本虚志,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礼法论
礼起于何也?曰:起于饮食。

夫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而所以节制者,是所以设礼也。

德行论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必败。

译文
性恶论
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表现出善良品质的人是通过人为的努力达到的。

研究论
因此,研究的过程就是巩固根本,虚心求教,通过不断的修使得精神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心境也就这样准备好了。

礼法论
礼的起源是什么呢?回答是:起源于饮食。

饮食和男女之情,是人最强烈的欲望,而用来节制这些欲望的就是礼。

德行论
因此,君子在独处时一定会非常谨慎,而小人则在闲居时容易犯错误。

---
以上摘录和译文只是《荀子》修身思想的一部分,它还包括了许多关于如何通过研究、遵循礼法来修身养性的深刻见解。

这些思想至今仍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中文言文阅读】《荀子修身》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荀子修身》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荀子修身》阅读答案及翻译【高中文言文阅读】《荀子?修身》阅读答案及翻译荀子的修身养性必须是自我存在的;如果你看到不好的事情,你会反省自己;然而,良好的身体必须自我完善;不擅长自己,?① 然而,这一定是自作自受。

因此,如果不是我,我的老师也是;我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①然而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善待祖先的称为教诲,善待他人的称为顺服;不擅长祖先的人叫阿谀奉承,不擅长和谐的人叫阿谀奉承。

对与错的是知识,不对与错的是愚蠢。

伤害好人时诽谤,伤害好人时偷窃。

是的,是的,不,不。

放弃兴趣和不确定性是无常的,放弃兴趣和正义是小偷。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一个人的马一天能跑几千英里,慢马也是。

因此,小步无涯,瘸龟千里;大地疲惫,永不停歇,群山崇敬;④ 憎恨它的源头,公开它的亵渎,河流就会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匹马不会来。

它像一只跛脚的乌龟和六匹骏马吗?然而,如果是跛脚乌龟引起的,而六匹骏马没有,那么就没有其他原因了,不管是不是因为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删除)【注】①:通过“灾难”吗,?然,指灾害在身的样子。

② 折中:收支平衡,赔钱。

③ 敬拜:通过“结束”。

④ 疲劳:与“压力”相同,阻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修身》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茁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伤良曰谗,害良日贼。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
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①:通“灾”,害。

②折阅:折本,亏本。

③崇:通“终”。

④厌:同“压”,堵塞。

⑤县:同“悬”。

1.对文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君子隆师而亲友隆:尊重、尊崇
B.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贼:指出……罪恶
C.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先:引导。

D.不如事穷君而顺焉穷:贫穷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对君子“修身”的表述的一组是(3分)()
①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②谄谀我者,吾贼也③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
④身劳而心安,为之⑤良贾不为折阅不市⑥其为人也多暇日
A.①④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不修身,他们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

B.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

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D.一次只能走半步的跛鳖一直走不停,也能到达目的地;一日能行千里的六骥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做”的不同。

修身也应向跛鳖一样,贵在行动。

4.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3分)
(2)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3分)
(3)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陶潜)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阅读【答案】
1.D
2.B
3.C
4.(1)所以指责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

(“是”、“非”各1分,判断句式1分)(2)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

(“役”、“物”各1分,被动句式1分)
(3)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县”、“足”各1分,句意1分)
5.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错1-2处扣1分,错3-4处扣2分,错5处扣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原文“乱君”与“穷君”是相对的两类君主,“乱”为“昏庸”“昏乱”之义,“穷”不可能翻译为“贫穷”,而应为“困厄,处于困境”之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③是小人不修身的做法,⑤贾人非“君子”,⑥是懒散人的作为。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可使用定位区间法,将选项回归原文相应位置:选项C应回到原文第三段这句话“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修”是“美好”而不是“修身”之义。

整句话的意思是“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


考点:本题考查对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字(1)“非”指责,“是”译为赞扬,判断句式“者……也”译为“……是……。

”(2)“于”为被动句式的标志,“役”译为役使,“物”译为外物。

(3)抓住句末语气词“哉”应翻译为疑问句,注意通假字“县”通“悬”,译为悬殊,“足”应译为“大”。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可抓住语言标志“曰”和句末语气词“邪”断出这两处,然后抓住人物名字、官职等标志,上官郡应为“上官”“郡”、“县吏”不能作“至”(到)的宾语,应为“县”“吏”,便可
推断出断句的地方。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为,感到忧惧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灾祸一样似地厌恶自己。

所以指责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

所以君子尊崇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憎恨那些害人的人;爱好善良的品行永不满足,受到劝告就能警惕,那么即使不想进步,可能么?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其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
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么?
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

肯定正确的(言行)、否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明智,否定正确的(言行),肯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愚蠢。

中伤贤良叫做谗毁,陷害贤良叫做残害。

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叫做正直。

偷窃财物叫做盗窃,隐瞒自己的行为叫做欺诈,轻易乱说叫做荒诞,取舍没有个定规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的叫做大贼。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

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

”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

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
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

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走十天也就能达到了。

所以一步半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积泥土不中断,土山终究能堆成;塞住那水源,开通那沟渠,那么长江黄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关于荀子《修身》读后感荀子修身篇全文内容翻译及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