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6002 动物病理学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06002 动物病理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

1. C

2. C

3. C

4. D

5. C

6. D

7. C

8. D

9. A

10. D

11. B

12. C

13. B

14. C

15. C

16. A

17. D

18. C

19. C

20. D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20题)

1. 病因(致病因素)--疾病发生是有原因的,引起疾病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

2. 诱因--能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3. 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某些物质其浓度迅速增高,称为急性期反应物,急性期反应物绝大部分是蛋白质,故又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4. 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机体自稳态受威胁、扰乱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反应,当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时,全身适应综合征表现为一动态的连续过程,并可最终导致机休适应能力的耗竭,疾病、甚至死亡,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

5. 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动物机体内能够产生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的细胞。

6. 生理性体温升高--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如剧烈运动、使役、妊娠期、某些应激等)也出现体温升高,因它们属生理性反应,也有学者称为非病理性发热。

7. 低张性缺氧--也称为呼吸性缺氧、乏氧性缺氧、低张性低氧血症。由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为主要特点的缺氧。

8. 发绀--缺氧时,血液中还原HB含量增加,当其达到或超过5g%时,可视黏膜或皮肤呈现紫兰色的现象。

9. 细胞水化--是指细胞内液积聚过多。

10. 脱水--是指由于水分丧失过多或/和摄入不足而引起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障碍的病理状况。

11. 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尽管动物机体经常由肠道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并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机体通过各种调节功能,如缓冲系统,肺脏呼出CO2

和肾脏排H+保Na+、排NH3保Na+等,使体液pH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这种生理条件下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性的维持。

12. 酸碱平衡障碍--病理情况下,当机体酸性或碱性物质的量发生变化(过多或过少),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使血浆pH超出正常范围;或由于肺、肾对酸碱平衡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以及因H2O、电解质紊乱,使HCO3- 和H2CO3的含量,甚至〔HCO3-〕和〔H2CO3〕的比值发生改变。13. 微循环--是指血液从小动脉流入小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部分,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

14. 休克肺--休克时所呈现的急性肺功能不全,其病理形态变化特点是:肺淤血、水肿、局部肺不张、微血栓及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16. 凋亡蛋白酶--又称半胱天冬蛋白酶,是对底物天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的一组酶。

17. 肝功能不全--肝脏遭受严重的或广泛的损害和代偿能力减弱时,出现明显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形成和排泄障碍等肝功能异常。

18. “肝肾”综合征--肝功能不全时,常常伴有肾脏功能障碍,如肾的清除能力降低,出现氮质血症,尿量减少等;反之,肾功能不全时,也常影响肝脏功能呈现一定障碍。

19. 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脏泌尿功能降低,不能有效地排出尿素、肌酐、尿酸、氨基酸、氨等非蛋白含氮物质,引起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增高。

20. 肾功能不全--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体内代谢产物和其他有毒物质不能排出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的全身性病理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1分,共20题)

1. 答: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特点:有一定选择性、有一定特异性、有一定持续性、有明显潜伏期、产生有毒代谢产物。

2. 因果转化规律是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发病,产生一定的病理变化,即为原始病因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作为病因又可引起新的病理变化,即转化为新的病理变化的原因。如此原因、结果交替出现,互相转化,形成一个链锁式的发展过程,推动疾病的发展。疾病过程中的这种因、果交替的关系,称为因果转化规律。

如机械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创伤性大出血,使血液容量减少,致使心脏输出量及动脉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因而皮肤、腹腔内脏器官的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结果导致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大量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内,回心血量则进一步减少,心输出量和血压也随之进一步降低,组织缺氧更加严重,于是微循环中血液淤积也增多,回心血量更加减少。如此不断发展,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导致动物死亡。这就是创伤性大出血的因果转化和恶性循环。

3. 答: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强烈刺激时,机体势必动员内在力量来克服、消除各种强烈刺激对机体的不利影响,以提高机体对外环境适应能力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将应激定义为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是因为:①引起应激的刺激(应激原)是非特异的,并不需要特定刺激;②应激反应是非特异的,各种不同的应激原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大致相似;③应激反应广泛,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从分子直到整体水平都有表现。

4. 答: 应激原作用于机体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是最早参与应激反应的系统之一,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迅速增加,血中儿茶酚胺增多。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主要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反应的急性反应。介导一系列代谢和心血管代偿机制以克服应激原对机体的威胁或对内环境的扰乱。

5. 答:发热(fever)是指恒温动物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并伴有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和代谢改变的病理过程。

体温升高可见于下列情况:①生理性体温升高。如母畜妊娠期以及剧烈运动和使役等生理条件,体温升高可超过正常体温;②病理性体温升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发热,是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二是过热,是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控或调节障碍所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的水平可超过体温调定点水平。见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产热异常增多,先天性汗腺缺乏引起的散热障碍等。

6. 发热时参与体温正负调节的中枢介质有哪些?

答:发热时体温的正调节介质:(1)前列腺素E2(PGE2);(2)环磷酸腺苷(cAMP);(3)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4)Na+/Ca2+值;(5) NO发热时体温的负调节介质:(1)精氨酸加压素(AVP);(2)α-促黑激素(α-MSH);(3)脂皮质蛋白-1

7. 简述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

答:(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2)外呼吸功能障碍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8. 以低张性缺氧为例,说明急性缺氧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

答:(1)呼吸系统变化

(2)循环系统变化

(3)血液系统变化

(4)组织细胞变化

9. 试比较高渗性脱水与低渗性脱水的异同。

两种类型脱水比较

脱水原因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

发病原因失水大于失钠失钠大于失水

主要变化特征细胞外液细胞内

液血液循环障碍

酸碱平衡障碍尿

液渴感

高渗,量变不显(晚期减少)减

少,细胞脱水不明显(晚期显著)

晚期可出现量少,钠多明显

低渗,容量减少增多,

细胞水肿明显较常见

量较多(晚期少),钠少

补液原则补水(加适量盐)补等渗或高渗盐水10. 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比高渗性脱水更易发生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