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一叶障目(课堂PPT)
二年级识字4成语故事
![二年级识字4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2efabe09e314332396893b0.png)
二年级识字4成语故事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楚国有个书呆子,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
”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
有一天,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
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
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
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
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二、《拔苗助长》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
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高。
结出果实。
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
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
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只小羊和一只高大的骆驼相遇了,恰好小羊和骆驼的肚子都饿了。
于是,它就抬头吃起了树上的树叶,吃得很开心。
小羊见了也十分眼红,它见那树太高,怎么跳都够不着。
这时,小羊发现了一个木栏中有许多又鲜又多的小草,这回,小羊笑着钻进木栏里吃了个饱,骆驼十分为难,因为它的个子太高,无法钻进去吃草,可它舍不得这一片小草,但是也只能在木栏外干瞪眼。
***这一句格言的意思是: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_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_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c58223c850ad02de8041c8.png)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
”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
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
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
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
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
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关于叶子的成语故事
![关于叶子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0dc6e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4.png)
关于叶子的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典故: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
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
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边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些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
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
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她分不清。
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
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
”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
”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
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人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
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855da9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4c.png)
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释义】比方被眼前细小、局部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整体。
【出处】毛泽东《论长期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近义词】以偏概全掩耳盗铃管中窥豹不见泰山【反义词】洞若观火【成语故事】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他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
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
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种叶子。
突然,他观看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
他高兴极了,抓紧爬上树,预备采那片叶子。
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到底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也分不清。
好不简洁找到的珍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
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观看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知他:“看得见。
”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
”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珍宝可找到了!珍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
书生满心高兴,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
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观看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成语故事叶障目ppt课件
![成语故事叶障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1765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7.png)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这样 的叶子,就伸手摘下来。不 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 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 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 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 收了足足有一大筐回家。
4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 地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 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 吗?”开始,妻子一直说: “能看见。”后来,折腾了 一整天,妻子很累,很不耐 烦,便骗他说:“看不见 了!”
“一叶障目”的故事
1
从前,楚国有一个人, 家里非常穷。他在《淮南子》 看到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 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 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他 想,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 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 体。
2
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 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 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 自己的树叶。
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 貌,不能自欺欺人,那样只会让别人 笑话。
8
掩
同பைடு நூலகம்
耳 盗
义
铃
词
管
中
窥
豹
9
5
这人一听心里偷偷地高 兴,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 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 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 面拿别人的东西。
6
结果被巡逻的官兵当场 抓住,押送牢房。县官审问 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 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 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 了。
7
这是三国时期一本书,名字叫 《笑林》里记载的一个故事。它的意 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 到外面的广阔世界。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ppt课件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a1d54a32d7375a517800b.png)
2020/11/24
结果被巡逻的官兵当场 抓住,押送牢房。县官审问 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 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 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 了。
9
2020/11/24
这是三国时期一本书,名字叫 《笑林》里记载的一个故事。它的意 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 到外面的广阔世界。
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 貌,不能自欺欺人,那样只会让别人 笑话。
10
掩
同
耳 盗
义
铃
词
管
中
窥
豹
2020/11/24
11
6
2020/11/24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 地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 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 吗?”开始,妻子一直说: “能看见。”后来,折腾了 一整天,妻子很累,很不耐 烦,便骗他说:“看不见 了!”
7
2020/11/24
这人一听心里偷偷地高 兴,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 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 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 面拿别人的东西。
“一叶障目”的故事
二年级五班 任弘毅
2020/11/24
1
2020/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从前,楚国有一个人, 家里非常穷。他在《淮南子》 看到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 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 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他 想,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 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 体。
2
2020/11/24
3
精品资料
4
2020/11/24
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 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 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 自己的树叶。
5
2020/11/24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这样 的叶子,就伸手摘下来。不 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 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 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 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 收了足足有一大筐回家。
小学语文阅读课 丛书《杞人忧天》《一叶障目》《买椟还珠》《丑女效颦》课件
![小学语文阅读课 丛书《杞人忧天》《一叶障目》《买椟还珠》《丑女效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6b533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1.png)
可笑的言行
明白的道理
课文篇目 主要人物 可笑的言行 明白的道理
《杞人忧天》 《一叶障目》 《买椟还珠》
杞国人 楚国人 郑国人
担心天地会崩塌,自己没 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
有地方躲藏,睡不着吃不 不切实际的事物。
下,既自扰也扰人。
对书上的荒唐内容信以为 要看清事物全貌,不能盲
真,拿着树叶遮住眼睛, 目轻信。
差当场抓住,押送县衙门。县官审问他的时候
,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县官听了
大笑不止,把他给放了,没治他的罪。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 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 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 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 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寓言故 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寓言故 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揭示 一个深刻的道理。
自学要求: 阅读《杞人忧天》《一叶障目》《买
椟还珠》《丑女效颦》四篇文章,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尝试读出节奏。借助注释 读懂故事内容。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 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 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 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 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 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 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 喜。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一叶障目》](https://img.taocdn.com/s3/m/8dc0431476c66137ee06194b.png)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楚国有个穷书生,在家闲居时,读了《淮南子》,看见上面记载:“得到了螳螂捕蝉时遮蔽自己的树叶,可以用来隐身。
”
于是,他就到树下仰着头寻找这种叶子。
他看见一只螳螂正躲在一片叶子后面伺机捕蝉,就去采摘这片叶子。
忽然叶子落到了树下,和树下原有的落叶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了,他只好扫了几斗落叶带回家里,然后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的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他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
”后来见他整天这样问就厌烦了,随口谎骗他说:“看不见了。
”
这个人心中暗自高兴,拿着这片树叶到集市上去了。
他当着人家的面,就偷人家的东西,被官吏捕获送到了县衙里。
县官受理这一案件,让他先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县官听后大笑起来,把这个书生放了。
一叶障目的故事
![一叶障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4bc733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7.png)
成语释义:⼀⽚叶⼦挡在眼前会让⼈看不到外⾯的⼴阔世界。
⽐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不能够认清根本问题。
⽤法:作宾语、定语;⽤于劝诫⼈
近义词:以偏概全、不见泰⼭
反义词:洞若观⽕
出处原⽂:楚⼈贫居,读《淮南⼦》,得“螳螂伺蝉⾃障叶,可以隐形”,⼤喜,遂于树下仰望,欲觅螳螂伺蝉⾃障叶。
偶见之,即缘⽽摘之,然不慎叶落树下。
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乃扫取数⽃归,⼀⼀以叶⾃障,问其妻⽈:“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见”,经⽇,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楚⼈默然⼤喜,赍叶⼊市,对⾯取⼈物。
吏遂缚⽽诣县。
县官受辞。
⾃说本末,官⼤笑,放⽽不治。
成语故事:楚国有个穷书⽣,在家闲居时,读了《淮南⼦》,看见上⾯记载:“得到了螳螂捕蝉时遮蔽⾃⼰的树叶,可以⽤来隐⾝。
”
于是,他就到树下仰着头寻找这种叶⼦。
他看见⼀只螳螂正躲在⼀⽚叶⼦后⾯伺机捕蝉,就去采摘这⽚叶⼦。
忽然叶⼦落到了树下,和树下原有的落叶混在⼀起,分辨不清了,他只好扫了⼏⽃落叶带回家⾥,然后⼀⽚⼀⽚地拿起树叶,遮住⾃⼰的眼睛,问他的妻⼦:“你看得见我吗?”
他妻⼦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
”后来见他整天这样问就厌烦了,随⼝谎骗他说:“看不见了。
”
这个⼈⼼中暗⾃⾼兴,拿着这⽚树叶到集市上去了。
他当着⼈家的⾯,就偷⼈家的东西,被官吏捕获送到了县衙⾥。
县官受理这⼀案件,让他先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说⼀遍,县官听后⼤笑起来,把这个书⽣放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7a0756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c.png)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意思: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故事: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
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
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边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些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
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
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她分不清。
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
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
”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
”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
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人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
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https://img.taocdn.com/s3/m/711c0e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8.png)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源自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被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而无法看到眼前的泰山,从而失去了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人们因为一时的局限性而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全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述这个成语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年轻人,他非常聪明,但是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非常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爬山。
他们一路上欢声笑语,兴致勃勃。
然而,当他们爬到山腰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小明的朋友们都兴奋地跑进树林,去探险寻宝,而小明却停下来,因为他觉得这片树林里有一片叶子特别大,遮住了阳光,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于是,小明决定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朋友们都回来再继续爬山。
他找了一棵大树,坐了下来。
这时,他的一个朋友跑回来告诉他,他们在树林里发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小路,而且这条路上还有很多珍贵的宝藏。
听到这个消息,小明非常后悔自己没有跟着朋友一起进去探险。
他想:“如果我能跟他们一起进去,说不定还能找到什么宝贝呢!”于是,他决定马上去找朋友。
可是,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眼睛被那片大叶子挡住了。
他伸手摘掉了叶子,却发现这叶子已经长到了他的眼前,让他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焦急地四处张望,试图找到朋友和那条通往山顶的小路。
然而,由于眼睛被遮住,他只能看到周围的树木和杂草,却无法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他感到非常着急和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时,一个年迈的智者路过这里。
他看到小明的样子,便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小明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智者。
智者听后微笑着说:“年轻人,你之所以看不到前方的路,是因为你被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
你要学会拨开这些阻碍你前进的障碍,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小明听了智者的话,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于是他决定放下心中的执念,不再纠结于眼前的困难。
他用力拨开了遮住眼睛的那片叶子,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方向。
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f1a241a98271fe900ef920.png)
【近义词】:以偏概全、不见泰山
【反义词】:洞若观火
【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楚地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并没有惩
一叶障目的故事
![一叶障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eeef41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8.png)
一叶障目的故事
【拼音】yī yè zhàng mù
【成语故事】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
妻子气愤说看不见。
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出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毛泽东《论持久战》
【释义】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成语举例】我们不能一叶障目看不见森林。
一叶障目注释
![一叶障目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aa5e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0.png)
一叶障目的意思是指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寓意是盲目地相信他人,做事根本不经过头脑的思考是愚蠢的行为。
许多人对待事情往往只注重表面和局部,他们自以为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却不知自己看到的离真相还差很远。
为避免因没能全面认识而产生的偏差或错误,应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去思考,去分析,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一叶障目(拼音:yīyèzhàng mù)是一则汉语成语。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用法: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以偏概全、只见树木、掩耳盗铃、管中窥豹、不见泰山。
反义词:洞若观火。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7a0756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c.png)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意思: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故事: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
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
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边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些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
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
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她分不清。
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
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
”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
”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
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人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
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https://img.taocdn.com/s3/m/c134a7bf856a561252d36f6c.png)
龙源期刊网
一叶障目
作者:
来源:《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7年第05期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
【求解驿站】障(zhàng):遮盖。
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
比喻被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很久以前,有个穷书生,有一天,他在一本古书上看到这样一段活:“螳螂捕蝉时,会先用一片树叶把自己的身体掩盖起来,这样,蝉就看不见螳螂了。
如果有人能得到螳螂捕蝉时用过的树叶,就能把身体隐藏起来,那样谁也看不见他了。
”于是他心里升起一股贪念。
此后,他每天都到樹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用过的树叶。
那天,他终于看到一只螳螂在一丛叶子上捕蝉,就连忙爬上树揪下这片叶子。
书生回到家,举着一片叶子遮住一只眼睛,然后问妻子:“你能看到我吗?”妻子老老实实地说:“能看到。
”书生就换了一片叶子,继续问:“这回能看见吗?”妻子仍然说:“看得见。
”书生不甘心,又换了一片,问:“看得见我吗?”妻子被问得不耐烦了,就没好气地说:“什么也看不见!”
书生高兴坏了,第二天,他便带着那片叶子上了街。
在街上,他悄悄地拿出那片叶子,遮住自己的眼睛去偷东西。
他以为别人看不见他,可是刚一伸手,就被人当场捉住了。
成语故事:一叶蔽目
![成语故事:一叶蔽目](https://img.taocdn.com/s3/m/021e491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3.png)
成语故事:一叶蔽目【成语】一叶蔽目【发音】yī yèbì mù【释义】蔽:遮住,挡着。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亦作「一叶障目」,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语源】《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
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意谓目有所蔽,就看不见东西;耳有所塞,就听不到声音。
后用以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和整体。
【故事】事见三国时期邯郸淳《笑林》。
从前,楚国有一个书生,家里很穷。
一次,他在读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时,看到书中写着:「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蔽身体的那片树叶,具有隐身的功能。
」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蝉时藏身的叶子。
一天,他果然看到一只螳螂藏身在一片树叶下,正准备捕捉它前面的蝉。
他兴奋极了,连忙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谁知,由于太激动了,居然没有拿住,那片树叶就飘飘摇摇地掉落在树下,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了。
于是他找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打算一片一片地试。
书生拿起一片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后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回答:「看得见。
」他又举起一片树叶问:「你能看得见吗·」如此反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就这样整整被问了一天,妻子实在是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就随口答道:「看不见啦!」他一听喜出望外,连忙带着这片叶子到集市上去,当面拿别人的东西。
店主惊奇极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
县官也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书生说了原委,县官听后大笑,说道:「你真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呀!」【示例】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毛泽东《论持久战》可是由于多年积习,内陆汉人总是将满洲部落看成辽东夷狄之邦,非腹心之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这样 的叶子,就伸手摘下来。不 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 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 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 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 收了足足有一大筐回家。
4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 地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 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 吗?”开始,妻子一直说: “能看见。”后来,折腾了 一整天,妻子很累,很不耐 烦,便骗他说:“看不见 了!”
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 貌,不能自欺欺人,那样只会让别人 笑话。
8
掩
同
耳 盗
义
铃
词
管
中
窥
豹
9
5
这人一听心里偷偷地高 兴,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 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 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 面拿别人的东西。
6
结果被巡逻的官兵当场 抓住,押送牢房。县官审问 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 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 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 了。
7
这是三国时期一本书,名字叫 《笑林》里记载的一个故事。它的意 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 到外面的广阔世界。
“一叶障目”的故事。他在《淮南子》 看到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 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 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他 想,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 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 体。
2
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 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 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 自己的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