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出师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课件
添加 标题
感人肺腑的文字: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 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字 更加生动、形象,读来感人肺腑。
添加 标题
强烈的感染力:《出师表》通过真挚的 情感和感人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作者 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染力 让人难以忘怀。
《出师表》的艺术特色
表达方式多样, 富有变化
运用多种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
• 结构特点: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议论为主,四言句式,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也不引用 古老的典故。《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一 篇奏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议论为主。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饱含感情,主要 是以议论为主。主题是“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主要是表达作者北定中原的决心和报答先帝的 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为蜀汉兴复汉室的大业发出的呼声和宣言。结构方面,四言句式,既不借助于华 丽的辞藻,也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蜀汉兴复汉室的大业发出的呼声和 宣言,主要是以议论为主,饱含感情。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身上的“忠”与“义”,不仅要有对国家和事业的忠 诚,还要有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同时也要秉持正义和公正的原则,为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出师表》对现代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语言简练,意蕴 深远
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
04
《出师表》的影响与价值
章节副标题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成为文学经典,被广泛传颂和引用 丰富了文学形式,为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风格 体现了古代文学的韵味和美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 传承了中华文化传统,为弘扬民族精神做出了贡献
对历史文化的价值贡献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
然/侍 卫之臣/不懈/ 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
侍奉 守卫 不敢懈怠 在 朝廷 舍身忘死,奋不顾身
外者,盖 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里指疆场 追念 特殊的礼遇
给
诚宜/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
确实应当 广泛地听取 发扬光大 留下的美德 发扬、扩展
志士之气,别不人宜的/意妄见自菲[fěi]薄[bó] ,引喻失义,以
❼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因此 托付受命以来,夙[s Nhomakorabea]夜忧叹,恐/付托不效, 以伤/
早晚忧虑叹息
不能完成 以致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lú] ,深入/不毛。
泸水,即如今的金沙江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xīng] 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 咎[jiù]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zī] 诹[zōu] /善道,察纳雅言,深追/ 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
遇到 兵败:指208年在长坂坡被曹操打败
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自那时以来 同“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 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自那时以来已有二十 一年了。
段意:追述以往经历❶先自叙身份、生活、追 求❷再叙遂许先帝以驱驰的缘由——报先帝知遇之 恩❸最后再概述自己跟随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 明创业的艰难,表明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指刘备 统一天下的大业 指帝王之死
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出师表》
全文线索
整个作品贯穿着一条情线,即“报先帝, 忠陛下”。文中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 发自肺腑,辞情恳切,催人泪下。
整个作品,按照“分析形势——规劝进 言——陈情述志——临表惜别”的结构展开, 形势如何、什么建议、什么目标,人员安排 和使用,事实与道理都讲述得清楚明白,展 现出严谨的结构美。
外患
有利方面: (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忠志之士往身于外。
对内 对外
诸葛亮用“侍卫之臣”“忠志之士”舍身忘我, 报答先帝的事实来鼓励刘禅,希望他看到蜀国具有 忠臣竭力、志士效命的优势条件。
危急存亡Leabharlann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追殊遇报 不懈于内 陛下 忘身于外
不 利
诚宜…… 不宜…… 有 利 (正反)
建议: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针对当时的局势,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建议一:广开言路
应:多听进言,广泛纳谏。 不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目的:通忠谏之路。
建议二:严明赏罚
应:宫中府中,赏罚一致。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负责官员处理。
不应:内外有别,偏私不公。 目的:昭陛下平明之理。
建议三:亲贤远佞 最关键
文体知识
关于“表”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 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 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主 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 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 不慕富贵的高远志趣。
出师表九年级下册课文原文人教版
出师表九年级下册课文原文人教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出师表》原文整理如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原文翻译如下: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出师表九年级课文
出师表九年级课文先帝创业还没成功就中道崩殂了,这天下的大事现在可全都落在刘禅您身上啦。
现在国内国外的情况都挺复杂的,这就像是一场超级大挑战呢。
想当初,先帝在的时候,那可是对贤才特别重视。
他不在乎这些人是从多远的地方来的,也不管他们出身好不好,只要有本事,就都拉到自己的阵营里。
就因为这样,才有了像我这样的人能跟着先帝一起干大事。
我本来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在南阳种地呢,就想着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
可是先帝不嫌弃我没名气,三次跑到我住的小破地方来请我出山,那我能不感动吗?我就想着,得跟着先帝好好干一番大事业啊。
后来我们就一起经历了好多好多事,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为了先帝的理想,为了兴复汉室,哪怕拼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现在呢,南方已经平定得差不多了,军队也整顿好了,是时候该向北边发展,去讨伐那些乱臣贼子,把大汉的江山重新夺回来。
这是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您的最好方式啊。
陛下您呢,要发扬先帝的美德,要多听听那些忠诚可靠的大臣们的意见。
皇宫里的事儿和朝廷上的事儿,虽然是两个地方,但其实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区别对待。
那些个好的大臣,像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都是很靠谱的人,您有啥事儿就多问问他们的想法。
将军向宠,这人可不得了,他带兵可有一套了,军队里的人都很服他。
先帝都夸他能干,所以陛下您要是有关军事方面的事儿,找他准没错。
我知道,皇宫里有很多亲近陛下的人,朝廷上也有不少大臣,他们有的是为了国家好,有的可能就有点小心思。
陛下您可一定要明察秋毫啊,对那些忠诚的、为国家着想的人要亲近,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就得离得远远的。
我本来就是个很笨的人,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先帝的信任和栽培。
我一直都特别感激先帝,就想着一定要把他没完成的事业给完成了。
现在我要去北伐了,心里真是有好多话想对陛下您说。
我担心自己走了之后,朝廷里会出乱子,所以才唠唠叨叨地跟您说这么多。
我希望陛下您能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打仗,要是我能在北伐中取得胜利,那可都是陛下您的英明领导和大臣们的齐心协力啊。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精品课件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jiǎng)率 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 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 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 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 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 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 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 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 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分析课文:
宫中之事 营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荐
贤 先帝称能之臣 臣
先汉兴隆 亲贤臣
引
教
后汉倾颓 亲小人
训
第三条建议
第三四五段关系
亲( 贤亲 臣贤 ,远 远佞 小) 人
荐 宫中之事 贤 臣 营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先帝称能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引 亲贤臣,远小人 教 训 亲小人,远贤臣
先汉兴隆 后汉倾颓
亲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2课《出师表》(共42张PPT)
劝谏后主
课
(
文 解 说
亲
以史为鉴
贤 远
前汉 → 兴隆 后汉→ 倾颓
正
史 例
反 对 比
第佞
五
段
不应重蹈后汉覆辙
)
劝谏后主
课
文
继承先帝遗志
解 说
亲 贤
先帝对桓、灵二帝因宠信
小人致国家衰敗的遗憾
事
例
远 亲贤远佞
பைடு நூலகம்
(
第
佞
应亲近贤臣(再次推荐人才)
五 段
光复汉室指日可待
)
注意以下字词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如果
作
……的人
宫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国家的官 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 (标准)不应当有差别。如果有做 坏事、触犯法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 人,应当交给各主管部门决定对他 们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平 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 心,造成宫廷和相府有不同的法制。
勉励后主
课
文
应:
解
处
宮中府中,赏罚一致
行 , 振 作 精 神 , 听 信 忠 言 , 任 用 贤 良 , 黜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 希望陛下责成我实现讨伐曹魏、复兴汉朝的大业,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
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完成复兴 古:扩大; 今:铺面开业
课文解说 (第一段)
可是,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 课文解说 (第四段)
昧 懦 弱, 颇 有 内 顾 之 忧, 临 出 发 前 上 书 , 如果有做坏事、触犯法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交给各主管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公开课精品课件ppt
推荐宮中贤臣
课
姓名
郭攸之、費祎、董允
文
分
特长
皆善良忠实、志虑忠纯
析
证明
先帝简拔留給后主之材
(
第
三
工作
咨以宮中之事
段
)
好处
可裨補闕漏,有所广益
推荐营中武将
课 文
姓名
向宠
分
特长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析
证明
先帝称赞,众人拥戴
(
第
工作
谘以营中之事
四 段
好处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形容亲词贤作动臣词,,亲远近小)人,此先(汉…所…以的兴原隆因也) ;
后来遭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 任,在艰危困境之中我领受了使命,从那 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的低微的身 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 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 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 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 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 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 作铺垫。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
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
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
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
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
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 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愚:自称。通 “缺”,缺点。 所:…的效果。广:扩大。 益,:益处。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精品课件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亲自
苟且保全
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闻名做官。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因受此任于败军之际,奉奔命走于效危劳 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还云有吗?请你找找看:
不知所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 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 言
课外拓展:
你知道吗?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返 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公 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19 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27岁:在司马徽、 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 “隆中对”。旋 即出山辅助刘备。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43 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45岁:诸葛亮率 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47岁:诸葛亮向后主 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48岁:北伐街 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4 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 相职位。蜀建兴8年。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 合。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百丈原。
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观察采纳 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不尽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23课《出师表》 教学课件
文学常识部分: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
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 心,或献攻略之策。
正
崩殂( ) 裨补( ) 祎( ) 阕( ) 臧( ) 行( )阵 夙( )夜 诹( ) 斟酌(
音
菲( )薄 遗( )陛下 攸( ) 陟( )罚 否( ) 猥( )自 驽( )钝 攘( )除 )
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 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 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 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 什么?
第一段分析
( 开广 张开 圣言 听路
)
危急 存亡
追殊遇 报陛下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不利
益州疲弊
诚宜……
不懈于内
不宜……
有利 (正反)
忘身于外
分析
严明赏罚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以昭陛下 不宜偏私, 平明之理 内外异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23 课《出 师表》 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23 课《出 师表》 教学课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
因此
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
《出师表》 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
刘禅建兴五
年)出兵伐魏,
临行时写给
返
刘禅的奏章。
回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 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 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 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 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ī)身死、魏国 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 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 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
这两首诗都涉及了 一个人物,这个人 是谁?
诸葛亮
新知导入
这是诸葛亮北伐的示意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 在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出师表》。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 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 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发明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 子书》等。
精读课文
译文: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中只求保全性 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社会地位低 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 我,询问我对时局大事的看法,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 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在危机患难期间接受任命,自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当世之事咨臣”)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精读课文
字词句式·古今异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由是感激
古义:感奋激发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不宜异同
古义:不同 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精读课文
愚以为宫中之事
古义:我,谦称 今义:愚笨
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说话不恰当, 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 的道路。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 不同。
统编版 · 语文 · 九年级(下)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出师表 复习要点
22 出师表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崩殂(cú):死。
崩,古代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秋:指“时”。
殊遇:优待,厚遇。
开张圣听:扩大盛名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
妄自菲(fěi)薄:随便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陟(zhì)罚臧否(pǐ):奖惩功过、好坏。
臧否:善恶。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刑赏:惩罚或奖赏。
刑,罚。
理:治。
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简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都。
咨:询问。
裨(bì)补阙(quē)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行(háng)阵:军队的行列。
此指军队。
优劣的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亲近,形容词作动词。
远:疏远,形容词作动词。
先汉后汉:先汉指西汉,后汉指东汉。
倾颓:倾覆衰败。
未尝:未曾,不曾。
贞良死节:坚贞可靠、以死报国(的人)。
计日而待:计算日期而等待,意思是很快可以实现。
苟全:苟且保全。
闻达:扬名显贵。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由是:因此。
驱驰:奔走效劳。
倾覆: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再加上,还有。
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
不毛:不长草,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效:(讨贼兴复之效)效劳的事,重任。
(不效)实现。
慢:怠慢,疏忽。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出师表》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征前给刘备写的一封奏章,表达了他报答先帝、忠心耿耿的决心,以及对后主的忠诚和教诲。
这篇课文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历史价值,是古代散文的佳作。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品质,同时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古代历史和文学背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可能会对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并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诸葛亮忠诚、敬业、报答先帝的品质,激发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对诸葛亮品质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的历史背景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出师表》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理解问题。
4.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字词和句式,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5.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诸葛亮的品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6.课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拓展:总结本文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2020初中文言文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出师表》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实词翻译文意理解
《出师表》三国诸葛亮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一遍过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殂:死亡(2)秋:时候(这里是“时”的意思)2.然侍卫之臣不解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内:朝廷(2)外:这里指疆场(3)追:追念(4)殊遇:厚遇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开张:扩大(2)光:发扬光大(3)遗:遗留(4)恢弘:发扬,扩展(扩大,发扬)(5)引:称引(6)喻:譬喻(7)失义:不合道理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2)陟:提拔、晋升(3)臧否:赞扬和批评(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4)异同:这里指不同5.若有作好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付:交给(2)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3)刑:罚(4)昭:彰显,显示(5)理:治理(6)异:不同6.侍中、待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良实:忠良诚实的人(2)简拔:选拔(3)遗:给予7.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愚:我,谦称(2)悉:全,都(3)咨:询问(4)阙漏:缺失疏漏8.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淑:善(2)均:公正、公平(3)晓畅:谙熟,精通9.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阵:行伍、部队1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亲:亲近(2)远:疏远(3)所以:这里表示原因1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1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布衣:平民百姓(2)①躬耕:亲身耕种②躬:亲自(3)闻达:有名望,显贵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
郭攸( yōu)之
以遗陛下( wè ) i 猥( wěi )自枉屈 夙( )夜忧叹
费祎( yī)
攘( rǎng )除 咨诹( zōu ) 以彰其咎( )钝 nú )损益
sù
jiù
)
庶(
)竭驽( shù 斟( )酌(
zhēn
zhuó
字 词
句翻译
指刘备。因刘备此 时已死,故称先帝
指没完 成帝业
中 途
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 特殊待遇。殊,不一般,特异。
不懈于内,
忠志之
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
之殊遇,
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
欲报之于陛下也。 想要在陛下您身上报恩啦。
实在应该
发扬 光大
留下的美德
扩大圣明 的听闻。
诚 宜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
德, 恢 弘
(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 过于小看自己 。菲 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 喻。失义,失当,违背大义 薄,轻视,小看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 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 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 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 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 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 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 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 追封他为武兴王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课《出师表》教学PPT课件
正
音
崩殂( cú ) 裨补( bì )
菲( fěi )薄 遗( wèi )陛下
祎( yī )
攸( YōU )
阕( quē )
陟(zhì)罚
臧(zāng )
否( pǐ )
行(háng )阵 夙( sù )夜
猥( wěi )自 驽( nú )钝
诹(zōu )
攘( rǎng )除
斟酌(zhēn zhuó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课 《出师 表》教 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课 《出师 表》教 学课件
经典句段停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
《出师表》 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
表》是诸葛
亮在公元227
年(蜀汉后主
刘禅建五
年)出兵伐魏,
临行时写给
返
刘禅的奏章。
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课 《出师 表》教 学课件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 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 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 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 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ī)身死、魏国 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 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 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课 《出师 表》教 学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出师表》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重点)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年轻时,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
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
诸葛亮年谱
1岁: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15岁: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
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
诸葛亮任丞相。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6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
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
恢复丞相职位。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54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二、文本介绍
“表”是古代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
《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是表文中的杰作。
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三、背景简介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当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四、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一)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析形式,提建议
第二部分(第6、7段)忆往事,表决心
第三部分(第 8 段)明责任,提期望
第四部分(第 9 段)结束语
(二)读第一部分思考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是怎样分析的?(用原文回答)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主要?为什么?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
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小
其中“亲贤远小”是最主要的,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不是为馋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三)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追忆了哪几件往事,追忆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三件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
目的:(1)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对刘氏父子的忠心;(2)说明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治理好国家。
2、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本文表达了诸葛亮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五)归纳本文的写作手法
寓情于议(提建议析形式)
寓情于叙(叙往事)
五、知识检测
(一)名句考点(用原文回答)
1.文中表明诸葛亮志趣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文中说尽诸葛亮一生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词语积累: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三顾茅庐不知所云
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计日而待察纳雅言
六、知识拓展:
1、你知道吗?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诸葛亮收复的蜀国两处根据地:东川、西川
三顾:三顾茅庐
五丈原:诸葛亮出征时病死的地方
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东和:东和东吴
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死时,点燃了四十九盏长明灯,祭神灵以求延续阳寿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2、诸葛亮故事汇萃
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
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挥泪斩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