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方程式默写大赛(全部)资料
高一上化学方程式默写大赛
![高一上化学方程式默写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303f3b56be1e650e52ea9956.png)
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班级________学号__ ___ 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钠在氧气中燃烧:2Na +O 2Na 2O 22、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 4Na +O 2=2Na 2O3、钠与水反应: 2Na +2H 2O=2NaOH +H 2↑ (离子:2Na +2H 2O=2Na ++2OH -+H 2↑)4、氧化钠与水反应:Na 2O +H 2O=2NaOH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 +O 2↑6、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7、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反应: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离子:CO 32-+2H +=H 2O +CO 2↑) 8、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离子:HCO 3-+H +=H 2O +CO 2↑)9、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NaHCO 3+NaOH =H 2O +Na 2CO 3 (离子:HCO 3-+OH -=H 2O +CO 32-) 10、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11、铁与水蒸气反应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离子:2Al +2OH -+2H 2O =2AlO 2-+3H 2↑)13、氧化铝与盐酸反应:14、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离子:Al 2O 3+2OH -=2AlO 2-+H 2O)15、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6、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 2+2H 2O (离子:Al(OH)3+OH -=AlO 2-+2H 2O)17、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2NaOH +CO 2(少量)=Na 2CO 3+H 2O18、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NaOH +CO 2(过量)=NaHCO 319、硫酸铝与氨水反应:Δ 点燃20、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1、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3、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4、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5、氢氧化亚铁在空气氧化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26、氢氧化铁受热分解:27、往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方程式.....:28、往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29、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30、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反应:3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2、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33、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4、钠在氯气中点燃:2Na +Cl 2(白烟) 35、氯气与铁反应:2Fe +3Cl 2 2FeCl 3(棕黄色的烟)36、氯气与铜反应:Cu +Cl 2CuCl 2(棕黄色的烟) 37、氯气与水反应:Cl 2+H 2O=HCl +HClO (离子:Cl 2+H 2O=H ++Cl -+HClO ) 点燃点燃点燃38、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 2HCl +O 2↑39、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 +Cl 2=NaClO +NaCl +H 2O (离子:2OH -+Cl 2=ClO -+Cl -+H 2O)40、工业上制漂粉精(或漂白粉):2Ca(OH)2+2Cl 2=Ca(ClO)2+CaCl 2+2H 2O (离子:2OH -+Cl 2=ClO -+Cl -+H 2O)41、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离子:MnO 2+4H ++2Cl -2++Cl 2↑+2H 2O ) 42、硫在空气中点燃:4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44、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45、三氧化硫与水反应:46、三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47、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48、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49、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50、二氧化氮溶于水:51、工业合成氨:52、氨气与水反应:53、一水合氨受热分解:54、氨气与氯化氢反应:Δ Δ光照55、氯化铵受热分解:56、碳酸氢铵受热分解:57、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加热:58、氨气的催化氧化:59、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60、铜与浓硫酸反应:61、炭与浓硫酸反应:62、铜与稀硝酸反应:63、铜与浓硝酸反应:64、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5、二氧化硫与氯水等体积混合的反应:。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化学方程式默写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化学方程式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bc18f129482fb4daa58d4b49.png)
1、电解饱和食盐水(工业制氯气)2、次氯酸见光分解(漂白粉失效原理)3、氯气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4、氯气和碘化钾反应5、氧化钠和水反应6、四氯化钛和钠反应7、镁和二氧化碳反应8、点解熔融氧化铝9、氢氧化铝胶体的制备10、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11、铁与水蒸气反应12、亚硫酸被氧化13、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14、乙烯和水反应15、苯和浓硝酸反应16、乙醛被氧气氧化成乙酸17、皂化反应18、电解氯化铜溶液阳极反应式19、碳酸钠电离方程式1、实验室制氯气2、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4、氧化钠和盐酸反应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6、镁和氧气反应7、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8、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9、硫单质和汞反应10、硫单质和铁反应11、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2、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13、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14、苯和液溴反应15、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16、淀粉水解17、电解氯化铜溶液阴极反应式18、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19、明矾溶于水电离20、次氯酸电离方程式1、铁和氯气反应2、氯气和次氯酸钙溶液反应(制取漂白粉)3、钠和水反应4、过氧化钠和水反应5、碳酸氢钠受热分解6、铝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氢氧化铝受热分解8、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9、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10、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11、铜和浓硫酸反应12、甲烷和氯气光照生成一氯甲烷13、乙炔和溴单质反应14、乙醇和钠反应15、乙醇和乙酸反应16、葡萄糖水解成酒精17、铁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氢氧化亚铁18、硫酸氢钠电离方程式1、铜和氯气反应2、漂白粉生效原理3、钠在空气中氧化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5、点解熔融氯化镁6、铝热反应7、氯化铝和氨水反应8、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9、三氧化硫通入水中10、二氧化硫和碳酸氢钠反应11、碳和浓硫酸反应12、乙烯和溴水反应13、乙炔和氯化氢反应14、乙醇被氧气氧化15、乙酸乙酯的酸性水解16、锌铜原电池负极反应式17、双氧水分解18、乙酸电离方程式1、氢气和氯气反应2、氯气和溴化钾反应3、钠在氧气中点燃4、点解熔融氯化钠5、镁在氮气中点燃6、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8、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9、二氧化硫通入水中10、硫化氢和浓硫酸反应11、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12、乙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13、乙炔和氢气反应14、乙醛被氢气还原为乙醇15、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16、锌铜原电池正极反应式1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8、一水合氨溶液电离方程式19、。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默写(加特殊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默写(加特殊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7c5e6f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0.png)
1、甲烷燃烧反应:2、甲烷与氯气见光:3、加热醋酸钠与碱石灰的混合物制备甲烷:4、乙烯燃烧:5、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6、乙烯与氢气的催化加成:7、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8、乙烯与水的加成:9、乙烯的加聚:10、实验室制备乙烯11、乙炔的燃烧:12、乙炔与溴水的加成:13、乙炔与氯化氢的加成:14、氯乙烯的加聚:15、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16、苯在铁的作用下与液溴反应:17、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溶液水浴加热:18、甲苯和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溶液水浴加热制TNT:19、苯与浓硫酸共热:20、苯和氢气的加成:21) 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下水解反应22)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下反应23)乙醇与金属钠反应24)乙醇在空气中燃烧25)乙醇在铜催化剂加热下被空气部分氧化26)乙醇在浓硫酸170度下反应27)乙醇在浓硫酸140度下反应28)乙醛加氢被还原29)乙醛在空气中催化氧化30)乙醛发生银镜反应40) 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下发生酯化反应41)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2)苯酚钠与碳酸反应43)淀粉发生水解反应44)氯乙烯在催化剂,加热下制备聚氯乙烯1 烃和有机物燃烧反应CxHy + O2:CxHyOz+ O2:C3H8 + O2:C2H6O + O2:CnH2n+2 + O2:2 加聚反应口罩面料丙烯聚合:氯乙烯聚合:苯乙烯聚合:2—丁烯聚合:人造羊毛丙烯腈聚合:3 酯化反应甲醇与甲酸反应:乙醇与苯甲酸反应:乙二醇与乙酸反应:丙三醇与乙酸反应:乙醇与甲酸反应:4 酯类水解乙酸甲酯水解CH3COOCH3 苯甲酸甲酯水解甲酸乙酯水解乙酸乙二酯水解甲酸丙三酯水解5 特殊加成反应丙烯与盐酸丙烯与水乙醛加氢反应6 有机酸性比较乙酸与纯碱反应乙酸与大理石反应苯酚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
高一化学方程式默写(精较、分9张)
![高一化学方程式默写(精较、分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6dd8ae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5.png)
高一化学方程式默写(精较、分9张)1.Na + H2O = NaOH + H22.Na2O + H2O = 2NaOH3.2NaOH + H2O = Na2O + 2H2O4.4Na + O2 = 2Na2O5.2Na2O + 2CO2 = 2Na2CO36.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7.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8.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9.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10.Mg + CO2 = MgO + C11.2Mg + N2 = 2Mg3N212.Mg + 2HCl = MgCl2 + H213.2NaCl + CaCO3 = Na2CO3 + CaCl214.MgO + C = Mg + CO15.2Al + 6HCl = 2AlCl3 + 3H216.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17.4Al + 3Fe2O3 = 2Fe2O3 + 12AlO18.2Al(OH)3 + 3NaOH = 2NaAl(OH)419.AlCl3 + 3NaOH = Al(OH)3 + 3NaCl20.AlCl3 + 3NH3 + 3H2O = [Al(NH3)6]Cl321.NaAlO2 + CO2 + H2O = NaHCO3 + Al(OH)322.Al2(SO4)3 + 3CaCO3 + 3H2O = 3CaSO4 + Al2(CO3)3 + 3H2O23.2Al(OH)3 = Al2O3 + 3H2O24.2Al2O3 + 3C = 4Al + 3CO225.Fe2O3 + 3CO = 2Fe + 3CO226.CaCO3 = CaO + CO227.4Fe(OH)2 + O2 + 6H2O = 4Fe(OH)328.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29.Fe2+ + 2SCN- = Fe(SCN)230.FeCl2 + Cl2 = 2FeCl331.Fe2+ + Cl2 = FeCl2 + Cl-32.Fe + 2FeCl3 = 3FeCl233.Fe2+ + 2Cl- = FeCl234.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35.Cu2+ + 2Cl- = CuCl236.2NaCl + 2H2O + electricity = Cl2 + 2NaOH + H237.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38.FeSO4 + 2HCl = FeCl2 + H2SO439.Cl2 + H2O = HCl + HClO40.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41.Cl2 + Ca(OH)2 = Ca(ClO)2 + 2H2O42.Ca(ClO)2 = CaOCl2 + CaCl243.2HClO = 2HCl + O244.Cl2 + 2NaBr = 2NaCl + Br245.Cl2 + 2KI = 2KCl + I246.2KBr + Cl2 = 2KCl + Br247.AgNO3 + NaBr = AgBr + NaNO3.AgNO3 + KI = AgI + KNO348.NaOH + SO2 = NaHSO349.2SO2 + 2Cl2 + 2H2O = 4HCl + H2SO450.SO2 + H2O2 = H2SO451.SO2 + H2O2 = H2SO452.工业生产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FeS2 + O2 + H2O → FeSO4 + H2SO4.53.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是Cu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默写训练版)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默写训练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f2b0ea04a1b0717fd5dd36.png)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 第一册第一章 卤素第一节 氯气1、NaCl 2Cl Na 22−−→−+点燃2、22CuCl Cl Cu −−→−+点燃3、32FeCl 2Cl 3Fe 2−−→−+点燃4、HCl 2Cl H 22−−−−→−+点燃(光照)5、32PCl 2Cl 3P 2−−→−+点燃6、523PCl Cl PCl →+7、HClO HCl O H Cl 22+→+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11、↑++−→−+∆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见光第二节 氯化氢14、↑+→+HCl NaHS O S O H NaCl 442(浓) 15、↑+−→−+∆HCl S O Na NaCl NaHS O 42416、↑+−→−+∆HCl 2S O Na S O H NaCl 2424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19、33KNO AgCl AgNO KCl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21、O H Cu H CuO 22+−→−+∆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 24、4243324S 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 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极稀) 27、O H 31S O K S O Fe 9S O Cr S 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 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第四节 卤族元素29、HF 2F H 22→+30、HBr 2Br H 22→+31、HI 2I H 22→+32、22Br NaCl 2Cl NaBr 2+→+33、22I KCl 2Cl KI 2+→+34、22I KBr 2Br KI 2+→+35、33NaNO AgBr AgNO NaBr +↓→+36、33KNO AgI AgNO KI +↓→+37、2Br Ag 2AgBr 2+−−→−光照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第一节 摩尔38、22CO O C →+39、↑+→+22H MgCl HCl 2Mg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40、22H ZnCl HCl 2Zn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41、O H 2SO Na SO H NaOH 224242+→+第四节 反应热42、kJ 5.393CO O C 22+−−→−+(气)(气)(固)点燃 43、kJ 6.483O H 2O H 2222+→+(气)(气)(气) 44、kJ 6.571O H 2O H 2222+→+(液)(气)(气) 45、kJ 3.131H CO O H C 22-+−→−+∆(气)(气)(气)(固) 第三章 硫 硫酸第一节 硫46、S Cu S Cu 22−→−+∆47、FeS S Fe −→−+∆48、S H H S 22−→−+∆49、2CS C S −−→−+高温50、22S O O S −−→−+点燃51、O H 3S O K S K 2KOH 6S 32422++−→−+∆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52、↓+−→−∆S H S H 2253、2222S O 2O H 2(O 3S H 2+−−→−+点燃足)54、↓+−−→−+S 2O H 2(O S H 2222点燃不足)55、↓+−−→−+S 3O H 2S O S H 2222点燃56、HBr 2S Br S H 22+↓→+57、↑+→+S H FeCl HCl 2FeS 2258、4224S O H CuS S H CuS O +↓→+59、HAc 2PbS S H PbAc 22+↓→+60、O H NaHS NaOH S H 22+→+61、O H S Na NaOH NaHS 22+→+62、O H 2S Na NaOH 2S H 222+→+(60、61结合) 63、HCl 2FeCl 2S FeCl 2S H 232++↓→+64、↑+→+S H FeS O FeS S O H 2442(稀) 65、3222S O H O H S O ⇔+66、3OV 22SO 2O SO 252∆−−→←+ 67、4223S O H O H S O →+68、↑++→+22424232S O O H S O Na S O H S O Na 69、O H S O Na NaOH 2S O 2322+→+70、32CaSO CaO SO →+71、O H CaSO OH Ca 2S O 2322+↓→+)( 72、23232HS O Ca O H CaS O S O )(→++73、O H 2S 3S H 2S O 222+↓→+74、42222SO H HCl 2O H 2Cl SO +→++75、42222SO H HBr 2O H 2Br SO +→++76、42424422SO H 2SO K MnSO KMnO 2O H 2SO 5++→++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77、↑+−−→−+23222S O 8O Fe 2O 11FeS 4高温78、3OV 22SO 2O SO 252∆−−→←+ 79、4232S O H S O O H →+第四节 硫酸 硫酸盐80、O H 2S O 2CO S O H 2C 22242+↑+↑−→−+∆(浓) 81、O H 2S O 3S O H 2S 2242+↑−→−+∆(浓) 82、O H 2S O PO H S O H P 224342+↑+−→−+∆(浓) 83、O H 2S O S S O H S H 22422++−→−+∆(浓) 84、O H 2S O CuS O S O H 2Cu 22442+↑+−→−+∆(浓) 85、HCl 2BaS O S O H BaCl 4422+↓→+86、NaCl 2BaS O S O Na BaCl 4422+↓→+87、NaCl 2BaCO CO Na BaCl 3322+↓→+88、↑++→+2223CO O H BaCl HCl 2BaCO89、↑++→+222333CO O H NO Ba HNO 2BaCO )( 90、↑++→+2223232CO O H S Na S O H CO Na91、42232S O H 2O S O H 2→+92、42232S O Na 2O S O Na 2→+93、423CaSO 2O CaSO 2→+94、O H 6SO 3S O Fe S O H 6Fe 22234242+↑+−→−+∆)((浓) 95、O H S O Na S O Br S O H 2NaBr 22422242++↑+−→−+∆(浓) 96、↑+−→−+∆HCl 2S O Na S O H NaCl 24242(浓) 97、O H 11C 12O H C 2SOH 11221142+−−−→−浓第四章 碱金属第一节 钠98、O Na 2O Na 422→+99、222O Na O Na 2→+100、NaCl 2Cl Na 22−−→−+点燃101、S Na S Na 22−−→−+研磨102、↑+→+22H NaOH 2O H 2Na 2103、↑++→++242242H SO Na OH Cu CuS O O H 2Na 2)( 第二节 钠的氧化物104、NaOH 2O H O Na 22→+105、↑+→+2222O NaOH 4O H 2O Na 2106、3222CO Na CO O Na →+107、232222O CO Na 2CO 2O Na 2+→+108、O H NaCl 2HCl 2O Na 22+→+109、↑++→+2222O O H 2NaCl 4HCl 4O Na110、O H CO NaCl 2HCl 2CO Na 2232+↑+→+ 111、O H CO NaCl HCl NaHCO 223+↑+→+112、O H CO CO Na NaHCO 222323+↑+−→−∆113、O H CO Na NaOH NaHCO 2323+−→−+∆114、O H 2CO Na CaCO OH Ca NaHCO 2232323++↓→+(少量))( 115、O H NaOH CaCO OH Ca NaHCO 2323++↓→+(足量))( 116、NaCl 2BaCO BaCl CO Na 3232+↓→+117、NaCl 2CaCO CaCl CO Na 3232+↓→+118、O H 2CO 2CaCl HCl 2HCO Ca 22223+↑+→+)(119、O H 2CO Na CaCO NaOH 2HCO Ca 232323++↓→+)( 120、O H S O NaCl HCl NaHS O 223+↑+→+120、HCl NaHSO +3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121、O Li 2O Li 422−−→−+点燃122、22KO O K −−→−+点燃123、MX 2X M 22→+(M 表示氧族元素,X 代表卤族元素) 124、MH 2H M 22→+125、↑+→+22H MOH 2O H 2M 2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本章内容、性质特殊,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均融在其他章节中。
化学方程式默写(完整)
![化学方程式默写(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fb3de20b28ea81c759f57892.png)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火星四射,产生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铜在空气中受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红色固体变黑。
4.氢气中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出浓厚的白烟。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出白光。
8.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出蓝色火焰。
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高锰酸钾制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固固加热型12.过氧化氢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固液常温型气密性检查: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往漏斗中加水,水柱不变,气密性良好。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V正:V负=1:2(正氧负氢)m正:m负=8:1 14.生石灰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大量水汽产生,放出热量。
15.二氧化碳可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由紫变红。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默写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480c64cc7f1922791688e829.png)
1、小苏打的电离方程式2、电解的MgCl2溶液离子方程式3、水只作还原剂4、工业制漂白粉5、生成一种黑色和一种白色物质的置换反应6、钢铁的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7、硫酸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8、乙醇氧化为乙醛9、丙烯与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10、实验室制氯气11、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2、工业上合成SO313、大理石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4、草酸(乙二酸)的电离方程式15、工业上炼铁的原理16、偏铝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17、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18、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19、稀盐酸与稀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0、工业上制Na[1、看清题目2、注意条件的有无3、配平4、符号]1、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2、电解Cu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3、水只作氧化剂4、工业制水煤气5、生成两种强酸的反应6、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的反应7、氨水显碱性的原因8、2-丙醇的催化氧化9、丙烯的加聚10、实验室不加热制氯气11、氯气与过量氨气反应12、工业上合成氨气13、Al(OH)3与高氯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4、HI的电离方程式15、工业上用黄铁矿制SO216、化合反应生成NaHCO317、盛放硝酸溶液的试剂瓶为棕色的原因18、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19、氢气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氢气的热值为142.9kJ/g)20、工业上制Al[1、看清题目2、注意条件的有无3、配平4、符号]1、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溴2、甲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3、稀硫酸表现出氧化性4、不能用石英坩埚煅烧石灰石的原因5、硫酸铝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6、酸性条件下的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7、NaHCO3显碱性的原因(离子方程式)8、1-丙醇的催化氧化9、2-羟基丙酸(乳酸)发生缩聚反应10、Cu与浓硫酸反应实验室制SO2气体11、SO2气体表现出氧化性12、工业上制NO13、葡萄糖转化为乙醇14、用两种固体物质实验室制氨气15、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6、化合反应生成FeCl217、乳酸(2-羟基丙酸)发生消去反应18、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9、草酸(乙二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20、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看清题目2、注意条件的有无3、配平4、符号]1、乙酸甲酯在稀硫酸溶液中水解2、电解NaOH溶液3、钢铁在食盐水中发生腐蚀的负极反应4、苯与溴反应中溴苯5、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6、碱性条件下的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7、氯化铝溶液显酸性的原因(离子方程式)8、实验室制乙烯9、2-羟基丙酸被氧气催化氧化10、SO2气体通入碘水中的离子方程式11、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12、淀粉水解成葡萄糖13、碳铵受热分解14、乙二醇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反应15、化合反应生成硝酸铵16、除去洒落在地上的水银17、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18、Si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9、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20、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的离子方程式[1、看清题目2、注意条件的有无3、配平4、符号]高中化学方程式默写训练(五)1、乙酸与CH3CH218OH发生酯化反应2、电解NaOH溶液的阴极反应3、钢铁在NaOH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负极反应4、苯与丙烯加成5、Na在空气中燃烧6、碱性条件下的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7、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离子方程式)8、用酚酞作指示剂时用盐酸滴定碳酸钠溶液9、2-羟基丙酸(乳酸)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10、苯制硝基苯11、足量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12、BrCl与水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13、CuH在氯气中点燃14、检验铵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15、化合反应生成Fe(OH)316、NO2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NO17、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18、Be(与Al相似)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用稀盐酸酸化硝酸亚铁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0、氨基乙酸(最简单的氨基酸)与盐酸反应[1、看清题目2、注意条件的有无3、配平4、符号]。
高考必备高中化学方程默写大全
![高考必备高中化学方程默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aa49c90d4d8d15abe234eb3.png)
一、高化学方程式总结(1)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2)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3)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4) 木炭还原氧化铜:(5) 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6) 氧化物的反应a)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b) 氧化钙与水反应:c)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d)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e)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钠在空气中燃烧:b) 钠与氧气反应:过氧化钠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e) 钠与水反应:(8) 及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铁与水蒸气反应:b) 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d)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e)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g) 氢氧化铁加热分解:h) 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i) 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9)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c)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d)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e) 氢氧化铝加热分解:f)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g)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h)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反应:i)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j)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k)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a)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b) 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 氯气与金属钠反应:d) 氯气与水反应:e) 次氯酸光照分解:f)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g) 氯气与消石灰反应:h)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i) 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11) 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a)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b) 氧化氮与氧气反应:c)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d)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e)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12) 氨及其反应方程式a) 氨水受热分解:·b)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c) 氯化铵受热分解:d) 碳酸氢氨受热分解:e)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f)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g) 氯气与氢气反应:h)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i)(13)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b)c) d)e)f)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g) 浓硫酸与铜反应:(浓h)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浓i)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j)(14) 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a) 、的回收:b) 浓硝酸与铜反应:(浓c) 稀硝酸与铜反应:(稀(15) 硅的反应方程式冶炼纯硅a)b) 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c) 粗硅转变为纯硅:(粗(纯二、氯的化学方程式:1)2)3)4)5)(粗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 与浓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 . : . : . :个由到,未变。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eb7f2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c.png)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默写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1) 氧化反应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H4 + 2O2 -。
CO2 + 2H2O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2) 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3Cl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2.乙烯烯烃通式:乙烯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4 + 3O2 -。
2CO2 + 2H2O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4 + Br2 -。
C2H4Br2 与氢气加成:C2H4 + H2 -。
C2H6与氯化氢加成:C2H4 + HCl -。
C2H5Cl 与水加成:C2H4 + H2O -。
C2H5OH 3) 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
3.乙炔乙炔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2 + 5/2O2 -。
2CO2 + H2O乙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2 + Br2 -。
C2H2Br2与氢气加成:C2H2 + H2 -。
C2H4与氯化氢加成:C2H2 + HCl -。
C2H3Cl3) 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
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1) 氧化反应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2C6H6 + 15O2 -。
12CO2 + 6H2O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①苯与溴反应②硝化反应3) 加成反应5.甲苯1) 氧化反应甲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7H8 + 9O2 -。
7CO2 + 4H2O甲苯能使溴水褪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TNT)。
二、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代表性物质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 R—X 溴乙烷 C-X键有极性,易断裂 1.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醇 R—OH 乙醇有C-O键和O-H键,有极性;-OH与链烃基直接相连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放出氢气 2.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3.脱水反应:乙醚、乙烯 4.酯化反应酚 -OH 苯酚 -OH直接与苯环相连取代反应醛 O || CH3-C-H C=O双键有极性,具有不饱和性氧化反应:生成酮羧酸 COOH 乙酸有C=O双键和C-OH单键,有极性 1.与碱反应,生成盐 2.酯化反应酯 R-COOR' 乙酸乙酯 C=O双键和O-C单键,有极性 1.水解反应:生成醇和羧酸 2.酸催化下的加成反应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高三化学方程式大赛
![高三化学方程式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fc2d627aa26925c52cc5bf9f.png)
化学十一作业(三)(时间:40分钟满分:150分)莘州中学化学组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的离子方程式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向纯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的离子方程式6、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7、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8、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的化学方程式9、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11、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12、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13、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14、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15、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的离子方程式16、铁与氧气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二氧化硫制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18、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工业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2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23、氮气和氧气放电下反应(雷雨发庄稼)的化学方程式24、二氧化氮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25、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6、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NO2、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总方程式)28、NO 、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总方程式)29. 氨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30.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1. 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的化学方程式32.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33. 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34. 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35. 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6. 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37.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8.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9. 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0.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1.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42. 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43. 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4.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45.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6. 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7. 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48.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9.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50.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方程式51.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的离子方程式52、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3、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4、氯气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5、氯气和二氧化硫等物质的量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56、漂白粉在空气中漂白粉失效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8、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的化学方程式:59、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0、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1、工业冶炼铝的反应方程式:62、高温下碳还原氧化铜制备铜反应方程式:63、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6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程式:6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66、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67、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68、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9、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0、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71、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2、明矾溶液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3、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4、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75、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混合的化学方程式:- 2 -化学反应方程式大赛参考答案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的化学方程式2Na +O2Na2O2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的离子方程式2Na +2H2O =2Na++2OH -+H2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 =4Na++4OH -+O2↑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2O2+2H2O =4NaOH +O2↑ 2Na2O2 + 2CO2==2Na2CO3+O25、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的离子方程式CO32-+H+=HCO3-HCO3-+H + =H2O +CO2↑6、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 +CO2 ↑7、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Li +O2△2Li2O8、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的化学方程式Cu +Cl2点燃CuCl29、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Fe +3Cl2点燃3FeCl3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H2+Cl2点燃2HCl11、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 =H++Cl -+HClO12、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ClO 2HCl +O2↑13、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OH)2 +2Cl2=Ca(ClO)2+CaCl2+2H2O14、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 -Mn2++Cl2↑+2H2O15、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的离子方程式Cl2+2Br-=Br2+2Cl-16、铁与氧气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17、二氧化硫制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18、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 (浓)CuSO4 +2H2O+SO2 ↑19、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2H2SO4(浓)2H2O+CO2↑+2SO2↑20、工业制单质硅的化学方程式(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SiO2+2C高温Si +2CO↑2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iO2+2OH -=SiO32-+H2O22、氮气和氢气反应(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23、氮气和氧气放电下反应(雷雨发庄稼)的化学方程式N2+O2 2NO24、二氧化氮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 2H++2NO3-+NO25、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26、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4HNO3=Fe(NO3)3+NO↑+2H2O27、NO2、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的化学方程式4NO2+O2+2H2O =4 HNO328、NO 、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的化学方程式4NO+3O2+2H2O =4 HNO329. 氨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 +6H2O30.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H2O↑ +CO2↑31. 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的化学方程式HCl +NH3=NH4Cl32.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Cl2↑+H2↑33.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C+H2O CO+H234.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SiO32-+CO2+ H2O = H2SiO3↓+ CO32-35. 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HNO3(浓) 2H2O+O2↑+4NO2↑36. 碳与浓硝酸的反应:C+4HNO3(浓)=2H2O+CO2↑+4NO2↑37.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6H+=2Al3++3H2↑38.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2OH -+2H2O =2AlO2-+3H2↑39. 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Fe2O3高温2Fe +Al2O3放电光照- 3 -40.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Al(OH)3Al2O3+3H2O41.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 -=2AlO2-+H2O42. 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Al3++3 NH3·H2O =Al(OH)3↓+3NH4+43. 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 H2O44.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NaAlO2+CO2 +3H2O==2Al(OH)3↓+Na2CO345.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 +4H2O(g)高温Fe3O4+4H246. 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2H+=Fe2++H2↑47. 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Fe3++3OH -=Fe(OH)3↓48.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Fe (OH)2+O2+2H2O =4Fe (OH)349.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 Fe2++Cl2=2 Fe3++2Cl-50.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方程式2Fe3++Fe =3Fe2+5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的离子方程式2Fe3++Cu =2Fe2++ Cu2+52、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 OH-=CO32-+ H2O53、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 H+=H2O +CO2↑54、氟气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2+2H2O=4HF+O255、氯气和二氧化硫等物质的量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 +SO42-+2Cl-56、在空气中漂白粉失效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lO)2 + CO2 + H2O =CaCO3↓ + 2HClO2HClO 2HCl + O2↑5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SiF4↑+2H2O58、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的化学方程式:2H2S+SO2=3S+2H2O59、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 =HCO3—+HClO60、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61、工业冶炼铝的反应方程式:2Al2O 34Al+3 O2↑62、高温下碳还原氧化铜制备铜反应方程式:2CuO+C高温2Cu+ CO2↑63、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 Fe( SCN)36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程式: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6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2H2O22H2O+O2↑66、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67、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2 Fe2+ + 4Br—+3Cl2 = 2 Fe3+ + 2Br2+2Cl-68、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 +8H+ +2NO3-=3Cu2++2NO↑+4 H2O69、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 +8H+ +2NO3-=3Fe2++2NO↑+4 H2O70、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 CaCO3↓+2H2O+CO32-71、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 BaSO4↓+H2O72、明矾溶液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2—+2H2O73、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NH3 +CO32-+2H2O74、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75、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混合的化学方程式: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4 -高中化学常考方程式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的离子方程式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向纯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的离子方程式6、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7、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8、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的化学方程式9、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11、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12、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13、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14、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15、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的离子方程式16、铁与氧气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二氧化硫制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18、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工业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2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23、氮气和氧气放电下反应(雷雨发庄稼)的化学方程式24、二氧化氮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25、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6、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NO2、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总方程式)28、NO 、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总方程式)29. 氨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30.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1. 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的化学方程式32.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33. 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34. 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35. 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6. 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7.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8.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9. 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0.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1.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42. 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43. 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4.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45.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6. 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7. 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48.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9.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50.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方程式51.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的离子方程式52、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3、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4、氟气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5、氯气和二氧化硫等物质的量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56、漂白粉在空气中漂白粉失效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8、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的化学方程式:59、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0、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1、工业冶炼铝的反应方程式:62、高温下碳还原氧化铜制备铜反应方程式:63、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6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程式:6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66、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67、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68、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9、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0、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71、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2、明矾溶液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3、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4、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75、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混合的化学方程式:- 5 -。
高中化学方程式默写大赛(全部)资料
![高中化学方程式默写大赛(全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46a096526fff705cc170af9.png)
11. Na2O + CO2 = Na2CO3 12.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13.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4.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15.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 16. 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17.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8.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9.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20.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31.C6H12O6
(s)
+
6O2
(g)
催化剂
△
6CO2 (g) + 6H2O (l)
32.C12H22O11+H2O 稀硫酸 C6H12O6+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33.C12H22O11+H2O 酸或酶 2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34.(C6H10O5)n+nH2O 酸或酶 nC6H12O6
2.CH2 = CH2 + H2 催化剂 CH3—CH3
3.CH2=CH2+ HCl
催化剂
△
CH3—CH2Cl
4.CH2=CH2
+
H2O
催化剂
高一化学方程式默写
![高一化学方程式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7036669a417866fb84a8e4f.png)
1、甲烷与氯气
2、甲烷与氧气
3、乙烯与溴水
4、乙烯制乙烷
5、乙烯制乙醇
6、乙烯制氯乙烷
7、乙烯制聚乙烯
8、苯与液溴
9、苯与浓硝酸
10、苯与氢气
11、乙醇与钠
12、乙醇燃烧
13、乙醇催化氧化
14、乙醇乙烯
15、乙醇制溴乙烷
16、乙醇制乙醚
17、乙酸与钠
19、乙酸与氢氧化钠
20、乙酸与碳酸钠
14FeCl3溶液腐蚀铜板做印刷线路板
15铁与水蒸气
16碳酸钠与盐酸
17碳酸氢钠与盐酸
18碳酸氢钠分解
19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
20碳酸氢钠与少量氢氧化钙
21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至过量
22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序号
化学方程式
离子(化学)方程式
24高炉练铁主要反应
25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CO2
57氧化铝与硫酸
58氧化铝与氢氧化钠
59金属铝的冶炼
60实验室制氢氧化铝
61氢氧化铝与盐酸
62氯化铝与氢氧化钠
6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
64偏铝酸钠与少量盐酸
65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
66偏铝酸钠与少量二氧化碳
67偏铝酸钠与足量二氧化碳
21、乙酸与碳酸氢钠
22、乙酸与乙醇反应
23、乙酸乙酯水解
序号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1钠与水
2钠与硫酸铜溶液
3过氧化钠与水
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5铁与氯气
6氯气与水
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
8氯气与氢氧化钙
9实验室制氯气
10实验室制氢氧化铁
11氢氧化亚铁氧化成氢氧化铁
高一必修化学方程式默写
![高一必修化学方程式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3fd522d381c758f5f61f673c.png)
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⑨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铝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写出①-⑬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③④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⑬铁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写出①-⑩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①⑤⑧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硅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写出①-⑨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⑥⑦写离子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Na2SiO3SiF4Si SiO2H2SiO3CaSiO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氯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写出①-⑩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③⑤⑧⑩写离子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CuCl2HClOHCl Cl2FeCl3NaClOCa(ClO)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写出①-⑩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①S SO②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写出①-⑩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①⑨ ⑧⑦⑥ ④ N 2 NH 3 NH 4ClNO NO 3② ③。
默写化学方程式(全册)
![默写化学方程式(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ba60a076edb6f1aff001fac.png)
CaCO3+2HCl====CaCl2+CO2 +H2O 高温 CaCO3====CaO+CO2 C+O2====CO2
点燃 2C+O2 ====2CO 点燃
C+2CuO====2Cu+CO2 C+CO2====2CO 高温 3C+2Fe2O3====4Fe+3CO2 H2CO3 ==H2O + CO2 CO2 +H2O==H2CO3 CO2 + Ca(OH)2====CaCO3 +H2O
点燃
MnO2
3Fe+2O2=====Fe3O4
2Mg+O2=====2MgO
点燃
点燃
第三单元(2条)
水电解 氢气燃烧
2H2O====2H2 +O2
电解
2H2 +O2 ====2 H2O
点燃
第六单元(13条)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工业制二氧化碳
碳完全燃烧
碳不完全燃烧
碳还原氧化铜、碳还原二氧化碳 碳还原氧化铁 二氧化碳溶于水,碳酸分解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H2SO4+2NaOH===Na2SO4+2H2O
第十一单元(9条,注意有关现象)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硫酸铜、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碳酸氢铵、硫酸铵和熟石灰研磨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FeCl3+3NaOH==Fe(OH)3↓+3NaCl CuSO4+2NaOH==Cu(OH)2↓+Na2SO4 Na2CO3+Ca(OH)2==CaCO3↓+2NaOH NH4HCO3==NH3↑+H2O+CO2 ↑ NH4HCO3+Ca(OH)2==NH3↑+2H2O+CaCO3
化学方程式汇总默写
![化学方程式汇总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070e11419e8b8f67d1cb9f3.png)
钠的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的默写一、氧化钠(化学式与物理性质) 1.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2.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3.氧化钠与稀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二、过氧化钠(化学式、俗称与物理性质)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6.过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三、氢氧化钠(化学式与物理性质)碱的通性:a:b:碱+酸=盐+水化学方程式c:化学方程式d:化学方程式四、碳酸钠(化学式、俗称与物理性质)7.向碳酸钠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化学方程式a:b:离子方程式a:b:8.向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9.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0.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五、碳酸氢钠(化学式、俗称与物理性质)9.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0.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11.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2.碳酸氢钠与少量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3.碳酸氢钠与过量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4.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5.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6.十水合碳酸钠的风化化学方程式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一、铝1、铝在氧气中燃烧:;2、铝在氯气中燃烧:;3、铝与硫共热:;4、铝与稀硫酸反应:;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铝与浓硫酸共热:;7、铝与浓硝酸共热:;8、铝与稀硝酸反应:;9、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10、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11、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12、铝与四氧化三铁高温共热:;13、铝与氧化铜高温共热:;14、铝与二氧化锰高温共热:;二、氧化铝1、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三、氢氧化铝1、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加热氢氧化铝:;四、硫酸铝1、硫酸铝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2、硫酸铝的水溶液呈酸性:;3、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6、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8、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9、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11、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12、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13、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1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1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五、偏铝酸钠1、偏铝酸钠溶液呈碱性:;2、偏铝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盐酸:;3、向偏铝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铝溶液:;7、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8、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铁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1、铁与非金属单质反应:(1) Fe在纯O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2) Fe与S的反应:化学方程式:;(3) Fe与Cl2点燃:化学方程式:;(4) Fe与I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铁与水反应:(1)与水蒸汽反应:化学方程式:;(2)常温下,铁与水不起反应,但潮湿的空气里形成原电池,铁易被腐蚀,最终形成铁锈。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默写训练版)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默写训练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720057804d2b160b4ec066.png)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化学 第一册第一章 卤素第一节 氯气1、NaCl 2Cl Na 22−−→−+点燃2、22CuClCl Cu −−→−+点燃3、32FeCl 2Cl 3Fe 2−−→−+点燃4、HCl 2Cl H 22−−−−→−+点燃(光照)5、32PCl 2Cl 3P 2−−→−+点燃6、523PCl ClPCl→+7、HClO HCl O H Cl 22+→+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9、HClO 2CaCOO H CO ClO Ca 3222+↓→++)(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2222ClO H 2MnClMnO HCl 412、O H 8Cl5KCl 2MnCl2HCl 16KMnO22224+↑++→+(浓)13、2O HCl 2HClO 2+−−→−见光第二节 氯化氢14、↑+→+HCl NaHSO SO H NaCl 442(浓)15、↑+−→−+∆HCl SONa NaCl NaHSO42416、↑+−→−+∆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2(浓)(14、15结合)17、33HNOAgCl AgNO HCl +↓→+化学 第一册第一章 卤素第一节 氯气 1、−−→−+点燃2Cl Na 2、−−→−+点燃2Cl Cu 3、−−→−+点燃2Cl Fe 4、−−−−→−+点燃(光照)22Cl H 5、−−→−+点燃2Cl P 6、→+23Cl PCl7、→+O H Cl 22 8、→+22Cl OH Ca )( 9、→++O H CO ClO Ca 222)( 10、→+2Cl NaOH 11、−→−+∆2MnO HCl12、→+(浓)HCl KMnO413、−−→−见光HClO 第二节 氯化氢14、→+(浓)42SO H NaCl 15、−→−+∆NaCl NaHSO416、−→−+∆(浓)42SO H NaCl (14、15结合) 17、→+3AgNO HCl18、33NaNOAgCl AgNO NaCl +↓→+19、33KNO AgCl AgNO KCl +↓→+20、↑++→+2223COO H CaClCaCOHCl 2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21、O H Cu H CuO 22+−→−+∆22、O H 2NO4COHNO4C 2223+↑+↑→+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24、4243324SO H 15PO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25、O H 3KCl Cl3HCl 6KClO223+↑→+(浓)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极稀)27、O H 31SO K SO Fe 9SO Cr S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28、↑+↑+→++2223CO3N S K S C 3KNO2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HF 2F H 22→+ 30、HB r 2B r H 22→+ 31、HI 2I H 22→+32、22B r NaCl 2Cl NaB r 2+→+ 33、22I KCl 2Cl KI 2+→+ 34、22I KB r 2B r KI 2+→+ 35、33NaNOAgBr AgNO NaBr +↓→+36、33KNOAgI AgNOKI +↓→+37、2Br Ag 2AgBr 2+−−→−光照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第一节 摩尔18、→+3AgNO NaCl19、→+3AgNO KCl 20、→+3CaCOHCl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21、−→−+∆2H CuO22、→+3HNOC23、−→−+∆(极稀)3HNO Zn 24、→++O H CuSO P 2425、→+(浓)HCl KClO326、−→−+∆(极稀)3HNO Mg 27、→++4243722SO H O Fe O Cr K 28、→++S C KNO3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22F H 30、→+22Br H 31、→+22I H 32、→+2Cl NaBr 33、→+2Cl KI 34、→+2Br KI 35、→+3AgNO NaBr36、→+3AgNOKI37、−−→−光照AgBr 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第一节 摩尔38、22CO O C →+ 39、↑+→+22H MgCl HCl 2Mg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40、22H ZnCl HCl 2Zn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41、O H 2SO Na SO H NaOH 224242+→+ 第四节 反应热42、kJ 5.393CO O C 22+−−→−+(气)(气)(固)点燃43、kJ 6.483O H 2O H 2222+→+(气)(气)(气) 44、kJ 6.571O H 2O H 2222+→+(液)(气)(气) 45、kJ 3.131H CO O H C 22-+−→−+∆(气)(气)(气)(固) 第三章 硫 硫酸第一节 硫46、S Cu S Cu 22−→−+∆47、FeS S Fe −→−+∆48、S H H S 22−→−+∆49、2CS C S −−→−+高温50、22SO O S −−→−+点燃51、O H 3SO K S K 2KOH 6S 32422++−→−+∆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52、↓+−→−∆S H S H 22 53、2222SO 2O H 2(O 3S H 2+−−→−+点燃足) 54、↓+−−→−+S 2O H 2(O S H 2222点燃不足) 55、↓+−−→−+S 3O H 2SOS H 2222点燃56、HBr 2S Br S H 22+↓→+38、→+2O C 39、→+HCl Mg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40、→+HCl Zn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41、→+42SO H NaOH 第四节 反应热42、−−→−+点燃(气)(固)2O C 43、→+(气)(气)22O H 44、→+(气)(气)22O H 45、−→−+∆(气)(固)O H C 2第三章 硫 硫酸第一节 硫46、−→−+∆S Cu47、−→−+∆S Fe 48、−→−+∆2H S 49、−−→−+高温C S 50、−−→−+点燃2O S 51、−→−+∆KOH S 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52、−→−∆S H 2 53、−−→−+点燃足)(22O S H 54、−−→−+点燃不足)(22O S H 55、−−→−+点燃22SO S H 56、→+22Br S H 57、↑+→+S H FeClHCl 2FeS 2258、4224SO H CuS S H CuSO +↓→+ 59、HAc 2PbS S H PbAc22+↓→+60、O H NaHS NaOH S H 22+→+ 61、O H S Na NaOH NaHS 22+→+62、O H 2S Na NaOH 2S H 222+→+(60、61结合) 63、HCl 2FeCl2S FeCl2S H 232++↓→+64、↑+→+S H FeSO FeS SO H 2442(稀)65、3222SO H O H SO⇔+66、3O V 22SO 2O SO252∆−−→←+67、4223SO H O H SO →+ 68、↑++→+22424232SOO H SONa SOH SO Na69、O H SO Na NaOH 2SO 2322+→+ 70、32CaSOCaO SO →+71、O H CaSO OH Ca 2SO 2322+↓→+)(72、23232HSO Ca O H CaSOSO )(→++73、O H 2S 3S H 2SO 222+↓→+74、42222SO H HCl 2O H 2Cl SO +→++ 75、42222SO H HB r 2O H 2B r SO +→++ 76、42424422SO H 2SOK MnSOKMnO 2O H 2SO 5++→++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 77、↑+−−→−+23222SO8O Fe 2O 11FeS 4高温78、3O V 22SO 2O SO252∆−−→←+57、→+HCl FeS58、→+S H CuSO 2459、→+S H PbAc2260、→+NaOH S H 2 61、→+NaOH NaHS62、→+NaOH S H 2(60、61结合) 63、→+32FeClS H64、→+FeS SO H (稀)42 65、⇔+O H SO 22 66、∆−−→←+5222O V O SO 67、→+O H SO 23 68、→+4232SO H SO Na 69、→+NaOH SO 2 70、→+CaO SO 2 71、→+22)(OH Ca SO 72、→++O H CaSOSO 23273、→+S H SO 22 74、→++O H Cl SO 222 75、→++O H Br SO 222 76、→++422KMnO O H SO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 77、−−→−+高温22O FeS78、∆−−→←+5222O V O SO 79、4232SO H SO O H →+80、O H 2SO2CO SO H 2C 22242+↑+↑−→−+∆(浓)81、O H 2SO 3SO H 2S 2242+↑−→−+∆(浓)82、O H 2SOPO H SO H P 224342+↑+−→−+∆(浓)83、O H 2SO S SO H S H 22422++−→−+∆(浓) 84、O H 2SOCuSO SO H 2Cu 22442+↑+−→−+∆(浓)85、HCl 2BaSO SOH BaCl 4422+↓→+ 86、NaCl 2BaSOSO Na BaCl 4422+↓→+ 87、NaCl 2BaCOCONa BaCl 3322+↓→+88、↑++→+2223COO H BaClHCl 2BaCO89、↑++→+222333CO O H NO Ba HNO2BaCO)(90、↑++→+2223232COO H S Na SOH CONa91、42232SO H 2O SO H 2→+ 92、42232SO Na 2O SO Na 2→+ 93、423CaSO2O CaSO2→+94、O H 6SO 3SO Fe SO H 6Fe 22234242+↑+−→−+∆)((浓)95、O H SONa SO B r SO H 2NaB r 22422242++↑+−→−+∆(浓)96、↑+−→−+∆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2(浓)97、O H 11C 12O H C 2SOH 11221142+−−−→−浓 第四章 碱金属第一节 钠98、O Na 2O Na 422→+ 99、222O Na O Na 2→+ 79、→+32SO O H80、−→−+∆(浓)42SO H C 81、−→−+∆(浓)42SO H S 82、−→−+∆(浓)42SO H P 83、−→−+∆(浓)422SO H S H 84、−→−+∆(浓)42SO H Cu 85、→+422SO H BaCl 86、→+422SO Na BaCl87、→+322CO Na BaCl88、→+HCl BaCO 389、→+33HNOBaCO90、→+3232SO H CO Na 91、→+232O SO H 92、→+232O SO Na 93、→+23O CaSO94、−→−+∆(浓)42SO H Fe 95、−→−+∆(浓)42SO H NaBr 96、−→−+∆(浓)42SO H NaCl 97、−−−→−42112211SO H O H C 浓 第四章 碱金属第一节 钠 98、→+2O Na 99、→+2O Na100、NaCl 2Cl Na 22−−→−+点燃101、S Na S Na 22−−→−+研磨102、↑+→+22H NaOH 2O H 2Na 2 103、↑++→++242242H SO Na OH Cu CuSO O H 2Na 2)(第二节 钠的氧化物104、NaOH 2O H O Na 22→+105、↑+→+2222O NaOH 4O H 2O Na 2 106、3222CO Na COO Na →+107、232222O CONa 2CO 2O Na 2+→+108、O H NaCl 2HCl 2O Na 22+→+109、↑++→+2222O O H 2NaCl 4HCl 4O Na 110、O H CO NaCl 2HCl 2CO Na 2232+↑+→+111、O H CO NaCl HCl NaHCO 223+↑+→+ 112、O H COCONa NaHCO 222323+↑+−→−∆113、O H CONa NaOH NaHCO 2323+−→−+∆114、O H 2CONa CaCO OH Ca NaHCO 2232323++↓→+(少量))(115、O H NaOH CaCO OH Ca NaHCO 2323++↓→+(足量))(116、NaCl 2BaCO BaCl CO Na 3232+↓→+ 117、NaCl 2CaCOCaClCONa 3232+↓→+118、O H 2CO2CaCl HCl 2HCO Ca 22223+↑+→+)(119、O H 2CONa CaCO NaOH 2HCO Ca 232323++↓→+)(120、O H SONaCl HCl NaHSO223+↑+→+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100、−−→−+点燃2Cl Na101、−−→−+研磨S Na 102、→+O H Na 2 103、→++42CuSO O H Na第二节 钠的氧化物 104、→+O H O Na 22 105、→+O H O Na 222 106、→+22CO O Na 107、→+222CO O Na 108、→+HCl O Na 2 109、→+HCl O Na 22 110、→+HCl CO Na 32 111、→+HCl NaHCO 3112、−→−∆3NaHCO113、−→−+∆NaOH NaHCO 3114、→+(少量))(23OH Ca NaHCO 115、→+(足量))(23OH Ca NaHCO116、→+232BaCl CO Na 117、→+232CaClCO Na118、→+HCl HCO Ca 23)( 119、→+NaOH HCO Ca 23)( 120、HCl NaHSO+3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121、O Li 2O Li 422−−→−+点燃122、22KO O K −−→−+点燃123、MX 2X M 22→+(M 表示氧族元素,X 代表卤族元素) 124、MH 2H M 22→+125、↑+→+22H MOH 2O H 2M 2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本章内容、性质特殊,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均融在其他章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C6H12O6
(s)
+
6O2
(g)
催化剂
△
6CO2 (g) + 6H2O (l)
32.C12H22O11+H2O 稀硫酸 C6H12O6+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33.C12H22O11+H2O 酸或酶 2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34.(C6H10O5)n+nH2O 酸或酶 nC6H12O6
1.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化
2.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学
3. Mg + 2HCl = MgCl2 + H2↑
方
4. 4Na + O2 = 2Na2O
程
5. 2Na + O2 △ Na2O2
式
6. 2Na + 2H2O = 2NaOH + H2↑ 7. 3Fe + 4H2O(g) △ Fe3O4 + 4H2↑
CH≡CH↑+ Ca(OH)2
8. CH≡CH + Br2 CHBr = CHBr
9. CH≡CH + HCl
催化剂
△
H2C
=
CHCl
10. + Br2 Fe
Br + HBr
11.制备TNT 12.制备一氯甲苯(氯在支链) 13.苯制备环己烷 14.溴乙烷的水解取代 15.溴乙烷的消去 16.乙醇与钠反应 17.乙醇的催化氧化 18.乙醇制备溴乙烷 19.苯酚与钠反应 20.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
CH3
11. +3HNO3
CH3
12.
+Cl2 光照
CH3
浓硫酸
△ O2N
NO2 +3H2O
CH2Cl
+ HCl 催化剂
14.
CH3CH2Br
+
NaOH
醇
H2O
△
CH3CH2OH + NaBr
15. CH3CH2Br+NaOH △ CH2=CH2+ NaBr+H2O
16. 2CH3CH2OH+2Na
2.CH2 = CH2 + H2 催化剂 CH3—CH3
3.CH2=CH2+ HCl
催化剂
△
CH3—CH2Cl
4.CH2=CH2
+
H2O
催化剂
△
CH3CH2OH
5.nCH2 = CH2 催化剂 [ CH2—CH2 ] n
6.nCH2=CH-CH=CH2 催化剂 [CH2-CH=CH-CH2] n
7. CaC2 + 2H2O
2CH3CH2ONa + H2↑
17. 2CH3CH2OH+O2
Cu/Ag
△
2CH3CHO + 2H2O
18. CH3CH2OH+HBr 19. 2 OH+ 2Na
20.
OH+ NaOH
△ CH3CH2Br + H2O
2
ONa + H2 ↑
ONa + H2O
21.苯酚与碳酸钠反应 22.苯酚钠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3.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 24.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25.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26.乙醛与氢气反应 27.乙酸乙酯的制备 28.乙酸乙酯碱性条件水解 29.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 30.油酸甘油酯的氢化(硬化)
21.
OH+ Na2CO3
ONa + NaHCO3
22.
ONa+ CO2
OH + NaHCO3 OH
23.
OH +3Br2 Br
Br ↓ +3HBr
24.
Br CH3CHO+2Ag(NH3)2OH
△
CH3COONH4
+2Ag↓+3NH3+H2O
25. CH3CHO+2Cu(OH)2+NaOH △ CH3COONa
高中化学方程式默写 课件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1.烃(CxHy)的完全燃烧 2.乙烯与氢气加成 3.制备一氯乙烷 4.乙烯与水加成 5.制备聚乙烯 6.制备聚1,3-丁二烯 7.实验室制备乙炔 8.乙炔与溴加成 9.乙炔与氯化氢加成 10.制备溴苯
1.CxHy+(x+y/4)O2 点燃 X CO2+y/2H2O
催化剂
△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31.葡萄糖的人体内氧化 32.蔗糖水解 33.麦芽糖水解 34.淀粉水解 35.葡萄糖酿酒 36.甘氨酸与盐酸反应 37.甘氨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38.制备聚乙二酸乙二酯 39.以二丁烯为原料制备2,3-丁二醇 40.一氯乙烷制备乙二醛
淀粉
葡萄糖
35.C6H12O6 酒化酶 2C2H5OH+2CO2
36.NH2-CH2-COOH+HCl HOOC-CH2-NH3Cl
37.NH2-CH2-COOH+NaOH NH2-CH2-COONa+H2O
38.
nHOOCCOOH+
nHOCH2CH2OH
浓硫酸
△
HO [ OCCOOCH2CH2O ]nH+(2n-1)H2O
26. CH3CHO + H2
催化剂
△
+Cu2O↓+3H2O CH3CH2OH
27.
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CH3COOCH2CH3
+H2O
28. 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
29.
△
30.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3H2
39.CH3-CH=CH-CH3+Br2 CH3-CHBr-CHBr-CH3
CH3-CHBr-CHBr-CH3+2NaOH
H2O △
CH3-CH-CH-CH3 + 2NaBr
OH OH
醇
40.CH3CH2Cl+NaOH △ CH2=CH2 ↑+ NaCl+H2O
CH2=CH2 +Br2 CH2Br-CH2Br
8.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9. 2Al + 6HCl = 2AlCl3 + 3H2↑
10. Na2O + H2O = 2NaOH
1. 2Al + 3Cu2+ = 2Al3+ + 3Cu
离
2. Cu + 2Ag+ = Cu2+ + 2Ag
子
3. Mg + 2H+ = Mg2+ + H2↑
CH2Br-CH2Br +2NaOH
H2O △
CH2-CH2 + 2NaBr
OO
OH OH
CH2-CH2+O2
Cu/Ag △
HC-CH+2H2O
OH OH
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一
1.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3.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4. 在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无离子方程式) 5. 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无离) 6. 钠与水的反应 7. 加热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无离) 8.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 铝与盐酸溶液反应 10. 氧化钠与水反应